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情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情调查报告范文1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收集的立场和相关行为的状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大都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局部教员上网经历不敷丰厚
互联网以共同的魅力吸引着广阔中学生。查询显示,93.5%的中学生透露表现对收集感兴致,并有11.4%的中学生以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耐的”。周末和节假期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顶峰时段。与孩子们比拟,家长和教员们则大为减色。45.2%的家长透露表现不调查收集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要7.7%的家长常常上网。大局部教员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历分明不足。
2.大都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前提不称心,家长、教员呼吁改善前提
关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前提透露表现称心的中学生只要19.4%,不称心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以为学校并没有把需要的收集技巧教给他们。还,不少教员关于学校的收集资本近况,特殊是现有资本的应用率透露表现不满。据教员们反映,校园收集设备和多媒体教育设备首要用于展现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沛运用于平常备课和教室教育,更不克不及充沛知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大都家长既赞成后代上网,又担忧后代上网影响学业
关于后代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立场,对立的只要15.9%,大局部家长则顺从其美,但近折半的家长透露表现但愿后代未来能从事收集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以为,收集最大的益处是“能使后代坦荡眼界,增进见识,并把握好电脑技巧”;还,29.5%的家长还感觉收集能促进后代的进修兴致,11%的家长以为“收集没有任何益处和效果”。58.5%的家长透露表现,最不克不及承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糜费时间,耽搁学业。明显大都家长心里非常矛盾:既但愿本人的后代能享用收集的益处,更怕因沉沦收集而旷费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炙的事还有:阅读、反抗、暴力信息,发生网恋,痴迷收集游戏等等。
(二)收集情况对中学生的影响
1.收集情况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运用互联网有助于构成全球认识,增强对国度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收集的窗口,他们存眷“家事、国务、世界事”,使视野空前坦荡起来。全球认识的加强,顺应了中国参加wto的新情势,关于中学生们往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明显是大有益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进修供应了有利前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收集资本在必然水平上知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求性进修、研讨性进修的需求。
(3)中学生运用收集有助于扩展交往的局限,促进芳华期心思的健康发展。收集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南地北、素昧生平的人拉到“零间隔”,在互相征询、攀谈、评论、倾吐、讨教的进程中,极大地知足了中学生们兴旺的表达欲、显示欲和社交欲。这关于舒解压力,坚持芳华期的心思健康有必然的益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起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能的进修热情。
2.收集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沉沦收集对学业发生冲击。
(3)网上聊天激发网恋,查询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本人有过“网恋”行为(实践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很多感情圈套,中学生往往是受益者。
(4)收集不良文明弱化了中学生的品德认识。
(5)网吧治理问题仍然严厉,给中学生形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收集情况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应战,还也供应了很多时机。同志在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强调指出:“关于信息收集化问题,我们的根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增强治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起劲在全球信息收集化的发展中,占有自动位置。”这是我们进行收集德育工作的指点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收集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经过宣传和进修,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一致思想看法,丢弃“收集有害论”,消除“收集惊恐症”,充沛看法到收集德育的主要性和收集在中学生生长进程中的主要效果。
第二,从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的,把青少年儿童的品德成熟度作为收集德育的首要目的,出力培育学生准确的品德价值观、判别力和克己力。
第三,从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根底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加强辨认评价和选择品德信息的才能;注重品德意志力的练习,使学生的品德看法与行为理论一致起来;开设收集德育课程,增强学生的收集品德认识和收集责任感。
第四,应用核算机和收集技能,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育收集德育步队,加强收集德育力气
其一,经过各类方式的培训、讲座和审核,使各级教育治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员把握收集根本常识、技艺,并熟习收集德育的运作方法和伎俩,学会经常见的德育课件开拓东西(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考究实效的前提下,改良和充分当前施行的“市中小学教员核算机审核”的方法与内容,如添加教员应用收集开展品德工作的审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本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厚的收集经历和技艺的专兼职收集德育工作者,由他们供应在线指点,协助上网中学生处理各类心思、思想、进修等问题;还,留意在网上搜集整治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本能机能部分反应,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增强对中学生进行收集品德和收集行为标准教育,盲目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增强以幻想信心为主题的思想质量教育,用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抗网上各类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腐蚀。
社情调查报告范文2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社员的参与为条件,同时社员对本社团的了解也以积极参与为基础。社团活动经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活动的规模和质量。社团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举办更有影响力的活动,在其内部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调查目的及概况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社团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才能的舞台。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进行调研,了解社团运作的经验和不足,总结有效的管理方法,使社团更好地发展与合作,为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作贡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对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5所高校的社团成员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回收问卷748,有效回收率83.11%。
根据各校学生会或社团联合会提供的情况看,平均每个高校有30多个,社团成员已占到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一半左右。社团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体育类、文艺类、科技类、学术类等,社团活动丰富,活动形式主要有讲座、竞赛、郊游、沙龙、咨询等,而且各校都有一些富有创新意义的特色活动。
二、问卷统计资料分析
1社团的参与程度。社团活动在大学生活中所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丰富校园文化。而参与活动是创造文化、获得锻炼的起点。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社员的参与为条件,同时社员对本社团的了解也以参与为基础。从调查获得资料来看,南京高校学生社团的参与程度较高,51.07%的同学每次活动都参加。在这样的条件下,社团经常开展活动占70.59%,因此社员对社团的了解程度也较高,社团成员认为熟悉自己所在社团的占总样本的63.63%。
2社团的管理。社团的管理可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大方面。社团作为由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业余团体,要正常运行其内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内部管理包括选举或任命社团负责人、明确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规范经费的运行及活动开展时的分工与合作等。从调查的结果看,28.46%的在宁高校社团内部管理高效而有序,49.73%达到正常水平。在会费收取上,40.51%的社员认为合理,各高校社团会费平均水平为12.06元/年。关于社团活动和办公条件,88.24%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和办公条件较好。一个学校里众多社团能够协调发展,社团的外部管理也非常重要。目前高校学生社团主要由校学生会或社团联合会管理,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监督社团的运作,督促社团制定管理章程,协调社团之间关系,促进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调查涉及的高校各社团之间的校内合作较多,有40.32%的社团之间活动交流频繁且高效。
3社团活动的资金来源。社团活动经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活动的规模和质量。目前高校社团活动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社团内部的会费收取,二是企业、单位的赞助,三是学校的资金支持。调查得知71.43%的社团有企业资助,经常得到资助的有30.65%。最主要的赞助单位是学校附近的服务性行业,占45.85%;其次是知名度高的企业(如百事可乐、李宁等大学生喜欢的品牌企业)占20.05%;第三是考证类培训单位,占15.57%。社团校内活动得到企业赞助在500元以下的占35.25%,500元-1000元的占27.65%,1000元以上的占28.35%。校际活动得到企业资助在500元以下的占23.96%,1000元-2000元的占29.26%,2000元以上的占28.35%。社团中有学校资金支持的占69.35%,认为学校资金充足的占32.94%。总体而言,有三分之一的高校社团经常得到企业资助或是学校资金支持。
4社团活动的影响或作用。社团活动开展得如何可从其影响力来观察。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活动对社团成员的吸引力来评价,有41.71%的社员认为活动对自己的吸引力很大。第二,从活动在学校的影响力来评价,调查显示社团活动中在学校中影响很大的占35.43%,影响一般的占53.34%。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本身的质量与开展活动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是出于对社团活动的兴趣。大学是学生发展兴趣的最好时机,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两种自己的兴趣爱好,各校丰富多彩的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第三、丰富课余生活,结识更多朋友。认为加入社团完全实现初衷的占10.50%,基本实现的占66.20%,完全没有实现的占16.72%;认为参加社团活动使自己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的占38.24%,有一点提高的占46.65%,完全没有提高的占11.63%
三、小结与讨论——营造社团发展的良性循环
综合分析以上各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笔者认为目前高校社团可谓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很多优秀社团成为高校校园生活的亮点,引领着校园文化向高水平、高层次迈进。同时各个社团的运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团活动的吸引力有待提高。48.53%的社员认为社团活动对自己的吸引力一般,7.22%的社员认为社团活动对自己的吸引力很小,2.54%的社员认为社团活动对自己没有任何的吸引力。相应的认为社团活动在学校影响力一般的占53.34%,很小的占7.49%,完全没有任何影响的占2.27%。社团活动缺乏吸引力主要有两个方面:调查中我们发现,为了不影响社员的正常学习,大多数高校的社团在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多比较集中于晚上或者周末。这些时候学校会放映电视或者电影,那些十分喜欢看电视电影的一些社员就会放弃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这些时候,有些社员因有其他私人活动也可能放弃参加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就不能保证社员百分之百地参加活动。另外,社团活动本身的质量也是影响其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一些活动流于形式,或者年年如此,缺乏新意,影响了社员的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并不是每一位成员都会在社团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一般来说每一个社团都有自己独立的管理体系,除社长外还设有专人负责对外宣传、组织活动等。管理层的社员往往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通过组织活动他们可以很快了解社团运作的过程,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有机会受到社团上级管理组织的嘉奖。而普通社员得到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少,有些社团活动缺乏竞技性,社团成员的个人兴趣或特长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有的社团活动缺乏知识性,仅仅以集体游艺或观赏为出发点,对社员的成长帮助不大。还有的活动互动性不强,不能制造更多的机会给社员沟通和交流,不能有效扩大社员交往面。调查显示,有11.63%的社员认为参加社团后自己的能力完全没有得到提高,46.65%的社员认为能力提高不大,而认为能力有很大提高的社员83.6%是社团的管理人员。相应地认为参加社团时的初衷得到完全实现的只占10.50%,完全没有实现的占16.72%。 转贴于
第三、社团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社团管理存在不足。有些学校对新成立的社团把关不严,新社团有时与原有社团的属性重合,导致了社团成员的分散,对学生会的经费造成一定的浪费。各社团在组织活动时不能充分调动所有社员,也导致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调查显示,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高。这些社员有的投入大量的精力参与活动,甚至影响到学业的正常发展。另有一些则没有机会参加活动,几乎游离于社团之外。
为使高校社团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建立一个良性的社团运作体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从培养社员能力角度出发,组织更多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社员有效参与。首先,社团活动要切实从社员的兴趣出发,增强活动的知识性。大学生群体对于知识和新鲜事物的需求十分强烈,增加活动的知识性可以满足更多大学生的求知愿望。其次,增强活动的竞技性。竞技型活动有利于社员提高能力、发展兴趣,能更大程度地调动社员的积极性。而且竞技类活动可观赏性强,可以吸引更多本社团以外的成员,对于增强社团知名度、壮大社团规模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第三,在活动设计上注意创新,提高活动的质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使社员更加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团。
2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使社员的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第一,针对社团管理成员和普通社员锻炼机会上的巨大差异,增加民主选举在社团管理成员选拔中的力度。第二,考核社员日常出勤率和活跃程度,对积极分子给予提拔或组织和参与活动的机会。第三,对于社团的活动场所、言论空间、表现机会,每一位社员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例如文学社的刊物必须保证新老会员都有同等的发表权利,防止刊物成为几位管理成员的言论纪念册,避免社团成为几个管理成员的小团体而失去其社团本身的意义和作用。
3有效利用社团资源,加强社团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协调与监督,使社团活动更有序地开展。社团在保证活动性质积极向上、服务同学的前提下可以充分联络学校周围的商家,争取资金赞助。目前虽然各个社团都在上一级管理组织的要求下制定有自己的章程和管理制度,但是具体施行的力度不够,应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虽然社团成立和活动以自愿为基础,但社团的性质和活动的影响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而社团外部管理体系在监督社团发展方向上负有重要责任,必须保证社团活动积极向上,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除每年评选优秀社团和品牌社团活动外,还专门举办“江苏省高校学生社团论坛”,邀请江苏省二十多所知名高校学生会(或社团联合会)的代表和优秀社团负责人参加论坛,研讨社团发展的经验,有效促进了高校社团的发展。
总之,社团必须以其丰富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参与,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来发展社团,使社团能更好地开展活动,使社员获得锻炼成长,进一步吸引大学生参与,从而形成一个良性运作循环。
参考文献
1周预分,李婷.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3)
2杨凤娟.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
3邹宁,郜世杰.试析高校大学生社团与商业赞助的几个问题[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社情调查报告范文3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湖南文理学院20名,湖南大学10名,长沙理工大学10名,湖南师范大学5名,湘南学院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调查结果分析: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社情调查报告范文4
20__年7月20日
最近,根据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的安排,由市新农村建设8个专业工作组组成联合调查组进村组、访农户、搞座谈、看项目,对全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调研表明,全市新农村建设开局顺利,来势较好,但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需持之不懈地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长期抓下去,从而推进全市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各级各部门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总抓手,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是突出宣传发动。各地把发动群众参与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层层召开了动员大会或群众大会,开展了“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媒体的导向性,积极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市、县两级共编发新农村建设稿件1.8万多条。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到目前为止,全市13个县(市、区)财政共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800多万元,其中溆浦、辰溪、靖州、会同、芷江等县都在100万元以上。三是落实工作措施。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在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订了示范村建设考核办法、工作进度报告、村支部第一书记管理、督查督办、目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2、立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市落实优质播面230万亩、杂交玉米42万亩,同比分别增加5.8万亩和5万亩;建立无公害水果和优质稻基地50万亩,新建优质柑桔基地6万亩;引进优质蔬菜品种39个,建成蔬菜基地33个28万亩。完成牛冷配7000多胎次,出栏三元杂生猪59.6万头,推广稻田模式化养鱼56.4万亩。制定地方性生产标准5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5个、“三品”认证20个。二是着力培植发展龙头企业。1-6月,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48.2亿元、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0.6;农产品加工完成销售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2.6;新上泰格林纸、惠龙草业、绿兴源糖业、小丫丫食品等4家规模企业和会同贤胜精炼油加工、湖南金珠米加工、芷江和翔芷江鸭加工3个大项目。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到目前为止,全市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73个,其中今年新培育发展21个;直接联系农民9万多户,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8元。四是狠抓农村劳务输出。截止6月底,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21.7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64.8万人,分别占全年任务的64和85;实现劳务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8.9。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1-6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84元,同比增长73元,增长7.2。
3、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其示范带动效应开始显现。一是点上抓示范村。各地在确定示范村上坚持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多种类型、注重平衡,经层层申报筛选,共确定了50个示范村,其中建整扶贫村18个;共确定县级示范村155个,下派村支部第一书记544人。每个市级、县级示范村都确定了相应的领导联系挂点,部门对口帮扶,力求抓好示范,增强带动效应。二是区域上抓“一线一圈”建设。各地在抓好市、县两级示范村的同时,鹤城、中方、洪江、芷江等县(市、区)立通较为便利、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经济相对发达的“一线一圈”(__城区周围和怀黔高等级公路沿线)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并把它作为新农村建设区域性的示范区。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重点启动了2万亩节水灌溉、31万亩生态公益林、工业“三废”治理、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开展了1000户科技示范户、100户营销大户及5个文明乡镇、55个生态文明村、500户文明户的评比活动。三是大面上抓“三清”、“四改”。各地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花钱少、群众最容易办到的事情入手,以沼 气建设为切入点,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引导农民开展以“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四改”(改水、改灶、改厕、改栏)为主的村容整治工作,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打基础。通过示范引导,“三清”、“四改”工作已在全市80的行政村开始启动。
4、以“54321”为切入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农村面貌有了初步改观。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通”、“四改”、“三清”、“两解决”、“一提高”为切入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突出抓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五通”方面,通路有400公里县到乡公路、390个通畅通达项目、67个农村客运站点建设项目挤进20__年省计划笼子,资金总额达2.4亿元。已完成通村公路建设改造343.6公里,其中新建155.5公里,硬化道路219.2公里,完成农村客运站(点)建设16个;完成总投入4180.6万元,其中上级投入2246.8万元,群众自筹1933.8万元。通水已解决8个乡镇、24个村、1.9万人的安全饮水,完成投入 681.9万元,其中上级投入460万元,群众自筹221.9万元。通电已启动第三期农网改造,农网改造入户率达64.7;今年已投入农网改造资金8568万元,其中上级投入7620万元,解决自筹948万元。通讯今年新增农村固定电话3.4万门,新增移动电话1.8万门,分别占年度任务的51.4和52.7。通广播电视今年新增农户3.4万户,全市通广播电视率已达81.3。“四改”(改水并入“五通”)、“三清”方面,新建沼气池4129口,占年度任务的28,带动农户改厕3760个,改厨8600户,改栏1.2万间;完成清垃圾325万吨,清污泥784万吨,清路障3.4万处,新建垃圾站(池)2571个。“两解决”方面,解决就学争取到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60所,专项资金3470万元;已开工建设寄宿制学校18所,农村学校危房改造1.5万平方米,完成投入1020万元。解决就医方面争取到75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上级投入1650万元,已完成卫生院改造17所,完成投资613万元。有会同、中方、芷江3县被列为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参合农民达43.4万人。通过“54321”工程的实施,全市农村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观。如鹤城区石门乡双村村(现为区级示范村),村支部书记黄秀佳自筹资金110余万元,硬化村到组公路4.6公里,通组公路硬化率达82;同时,还上求下跑筹措资金20余万元,组织村民积极推动“一池三改”,全村新建沼气池38口,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5、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一是突出抓好财务公开,夯实民主管理基础。各地结合实际,着力于村级财务公开内容的标准化、公开方式的规范化、公开时间的制度化和公开程序的科学化等四项制度的建设。目前,全市的农村财务公开面达到了98以上。二是深入推进村民自治,提高农民法制意识。目前,全市690个村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占总数的95.6;3620个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小组,占总数的93.8;3582个村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占总数的92.8。三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体活动。各地充分利用农民夜校等教育教学基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道德评议活动,倡导爱国守法、文明诚信、团结在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了破除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活动,消除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组织发动农村文艺队伍,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靖州县贯堡渡村上半年列支8000多元,组织了蓝球赛、龙舟赛、演唱会,把群众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四是以“星级”评选为载体,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地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广泛开展了“科技示范户”、“文明诚信户”、“文明乡镇”、“双带双强型党员”、“五好村支部”以及“好婆婆”、“好媳妇”等星级评选活动,广大农民群众诚实守信、守法护法、公民道德意识明显增强,农村打牌财博之风大大收敛,偷盗、抢劫、斗殴等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地方群众发动工作不到位,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调查表明,广大农民群众对中央建设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尤为拥护和欢迎,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值很高,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普遍,对于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农民投工投劳建设自己的家园招数不多,措施不力,个别地方没有什么实际动作,无所作为。
2、一些地方“点面”工作不统一,对大面上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乏力,缺乏整体性。按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既有“点”也有“面”,但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县(市、区)“抓小放大”,所有的人、财、物力过度往示范村倾斜,忽略了非示范村的大面上工作,“点面结合”工作虚化,缺乏整体性和有效性。
3、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缺乏发展公益事业和改善基础设施的实力和后劲。由于大包干“两山变一山”时,将集体林场、果园等资产分到农户从而造成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据对新晃的调查,全县没有集体经济的村为240个,占到93。群众非常迫切需要的改水修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难以正常启动。
4、有的乡村各项工作不平衡,缺乏统筹科学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二十字”方针,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但一些地方在推进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产生了“重生产轻乡风”“重项目轻人文”、“重硬件轻软件”等不良倾向,尤其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工作较为滞后。
5、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严重制约后续工作的开展。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是必须着力走好的第一步棋。但由于资金匮乏,目前市级50个示范村仅完成10个,155个县级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基本上还没行动,对后续工作的展开造成严重影响,势必影响全年计划的顺利完成。
6、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启动力度不大。截止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财政投入极为有限。由于资金投入乏力,融资渠道有限,特别是少数的市、县后盾单位对示范村的“挂靠”不到位,帮扶资金和物质没有落实,导致启动工作力度不大,一些地方面貌依旧,没有什么新的动作和起色
三、下段工作建议
1、进一步抓好宣传发动,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意识。要在宣传发动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__市新 农村建设网》、《__日报》、《__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广泛深入组织发动各级各部门干部进村入户,抓好“支帮促”工作,帮助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深入领会、全面理解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突出农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地位,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引导与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
2、进一步抓好办点示范,着力做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强化面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突出抓好“一线一圈”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办点示范要重点抓好市、县级示范村建设,科学规划布局,选定建设项目,确定扶持重点,落实扶持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扎扎实实地办出成效来。全面推进要注重发挥示范村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做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做好典型培育与总结宣传工作,推广“荆坪村经验”、“双村经验”、“贯堡渡村模式”等一批先进典型经验,真正通过示范村建设带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切忌抓住了“点”忽视了“面”。要创新新农村建设共建机制,健全完善帮扶机制,推广“企业结对帮扶”、“单位联村共建”等模式,重点抓好“一线一圈”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社情调查报告范文5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湖南文理学院20名,湖南大学10名,长沙理工大学10名,湖南师范大学5名,湘南学院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
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调查结果分析: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 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
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
社情调查报告范文6
2010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建立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县里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组建了信息化办公室。2010年9月,建成了协同办公平台;2011年9月建成县、乡互联互控的视频会议系统;2012年6月建成网上行政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全县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应用正向全方位、多领域推进,初步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府”,并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电子政务建设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府投入较少。在主干网建设上,实行分级负责、分级建设,承建方、中标商、终端用户三方利益捆绑方式,运用此模式不仅高标准建成了主干网和各单位局域网络,而且规避了财政投入大但建设“热”、服务“差”、使用“冷”的常规结果。几年来,在县级财政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调动电信运营商及各单位共投入1000多万参加全县信息化建设。
2、网络架设质量高。覆盖全县120多个单位和10个乡镇的电子政务主干网实行物理隔离的全光纤架设,统一出口接入互联网,在出口处架设高羰路由器和防火墙。在单位接入口布设三层智能交换机,架设成一个可控、可管的高安全、智能化的高质量网络。
3、总体架构符合全国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电子政务网建设注重了三个结合:即长远规划与短期建设相结合,局部与整体建设结合,协调操作性与指导性结合。总体架构上实行“六统一”(统一一张网、统一网管平台、统一办公软件、统一共享资源库、统一公众服务平台、统一安全支撑平台),并可与全国电子政务网接轨。
4、门户网站集新闻宣传及政务服务合一。在门户网站建设上,将原新闻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合并,全县形成一张网,打破了常规的新闻网与政务网分离运行的模式;在功能版块划分上,突出新闻宣传,注重政务服务,形成了以新闻、政务、生活、互动为主体框架的整体架构。开通政务公开频道,设置了县委文件、政府文件、领导讲话、人事任免、领导信箱、督查通报、为民办事、招商引资、政府采购、行政审批、政务办公、部门导航等栏目,初步建立起既为公众服务、又为公务人员服务的两套服务体系;打造“信息公开”、“政民互动”、“在线访谈”等与公众直接对话栏目,并成为门户网站的品牌栏目。
二、应用情况简述
县始终以应用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推进全县电子政务建设。目前,全县所辖10个乡镇及120个县直单位全部接入,平台用户达2018多个并全部配备电子钥匙,每天登录办公。推广应用中,我们综合利用了培训、宣传、软件本地化修改、考核督查等多种手段,确保电子政务在全县各单位得到广泛应用。
在培训上,组织单位网管员、主要负责人、系统管理员、信息员培训,请电子政务专家授课,组织县“四大家”文秘人员进行实战演练,组织技术员分赴各单位进行技术指导等,确定专门培训机构对各单位网上办公人员进行政务平台操作培训等。同时,还利用电子政务QQ群进行技术交流。
在宣传上,充分利用《网》、《新闻周刊》开设电子政务专栏,有针对性介绍操作要点、平台常用功能介绍专栏,扩大推广应用范围。
在技术服务上,组织专人搜集各单位在应用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督促软件公司对部分细节进行修改,使软件功能本地化,同时,开通了移动办公平台和短信通知功能,尽可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考核督查上。县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规模较大的信息化建设会议,同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各单位综合目标考核,并与单位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县信息化领导小组还定期组织专班对各单位建设应用情况进行逐一督查。从今年上半年督查的情况来看,全县网上协同办公和行政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用户已达2000多人,各单位办公人员每天均进行网上办公。
三、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