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球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全球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范文1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表通报称,中国生产的一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成为通过该组织预认证的首个中国疫苗产品。这种疫苗凭借其质量、产能和价格优势,预计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儿童免于乙脑危害提供强大保障。而这只是中国科技创新红利日益惠及全球的最新例证。事实上,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已充分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的科技创新正以自己的智慧成果惠及世界。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位居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仅党的十以来,从《“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到《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实施,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再到《“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中国就出台了多项推动科技创新举措。

在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近年来中国自主创新硕果累累。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提升到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的授权量达到世界第三。从举世瞩目的神舟、蛟龙、北斗,到探月工程、超级计算、基因育种……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创新成就,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也使中国具备了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实力。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中国坚持合作共赢,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从政府到科研机构,中国越来越重视国际科研合作,“走向全球”成为中国科技界的共识。中国科技创新带着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的意愿和诉求,正逐步融入全球科技发展的乐章。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拓展,不仅推动了中国与合作国科技的共同进步,也使有关成果切实惠及世界人民的生活。

科技全球化范文2

    一、世界经济的时空结构变化

    当今的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两大结构性的变化:其一,是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种结构变化的学术语言就是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其二,是时间结构的变化,这种结构变化的习惯用语就是所谓的“新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宏观上经济体制趋同、微观上跨国公司的全球性套利活动、以及有助于降低远距离控制与交易成本的信息技术革命。由于全球化的运作机制是市场,因此,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也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过程。市场经济是解放生产力的,因为它把为自己消费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变成了为他人的消费而进行的市场活动。因此,全球化的发展,势必会导致全球性的供给过剩与通货收缩。

    如果说全球化增加了全球的供给,那么新经济则改变了需求的结构。新经济源于信息产业革命,信息产业革命造就了一个新的产业部门,那就是IT产业,IT产业的崛起导致了全球性的需求结构的变化,即相当数量的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正在从传统经济部门流向新经济部门。其结果是,传统经济部门的供给过剩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二、谁能够成为国际竞争中的赢家

    在全球性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只有两类国家(地区)可以活的比较轻松,简单地讲就是一高一低的国家(地区)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这一高,就是拥有具有垄断性质的高科技的国家(地区);这一低,就是具有全球最低生产成本的国家(地区)。前者因为可以借助于高技术的垄断权而保持经济的增长,后者则因为具有绝对的成本竞争优势而使经济的增长成为可能。

    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更加早些时候的德国与日本,都曾因为拥有可以垄断的先进技术而成为世界上增长较快的国家。目前的中国则因为拥有全球最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国家而长期保持着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

    但是,随着原先公认为是先进的技术日益走向成熟,先是日本、后是德国,现在是美国,先后走上了经济衰退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们不再具有可以垄断的高新技术,也没有廉价的劳动力来参与国际竞争了。后来又有东亚国家的经济危机,其实这场危机的发生也是根源于这些国家不再拥有可以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的廉价的劳动力。

    三、中国经济如何保持可持续增长

    目前,有相当多的经济学家(包括国内的与国外的)正在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真实的问题而进行着热烈的辩论。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辩论存在着方向上的错误。就中国目前实际财富的不断增加这一事实而言,中国官方宣布的每年7-8%的增长其实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还应增加的更快。

科技全球化范文3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1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科技全球化范文4

1 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1.1 经济发展更加依赖科技创新和技术储备,科技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技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科技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科技全球化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表现在农业科技领域是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农业领域不断渗透,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引领和支撑世界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目前,发达国家瞄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纷纷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原始性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技术研究,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

1.2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大国加快了全球农业布局进程,科技是农业布局的有力手段 发达国家利用科技合作日趋深入和全球化趋势,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科技实力。如欧盟已与 43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国际科技合作协议,美国仅联邦政府各主要职能部门就与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近 900 个科技外交方面的协议和谅解备忘录等。

1.3 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启动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和重大科技行动计划与工程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公共健康等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挑战,当今世界许多科技问题带有区域性或全球性,生态与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灾害防治和动植物疾病防治,需要多国参与才能解决,全球科技呈现科学研究大合作、多元文化大碰撞和技术创新大发展的趋势,农业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加速进行,科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多学科大规模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日益突出。

2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判断与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做法

2.1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判断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除技术的应用供给不足外还突出表现为成果转化率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 53.5%,而美国、以色列、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高达80%,差距十分明显。对于国际间农业现代化比较,由于国情不同,各个国家资源禀赋不同,要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原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指标一般是土地生产率、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总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等。

2.2 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主要做法 我国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加大农业生物基因资源的引进;以发达国家为重点,强化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注重先进仪器和设备的引进,特别是关键部件、工艺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注重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实效性,使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益。鼓励和支持国内科技人员出国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支持其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所开展中短期学术访问、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积极引导和加强国内优势单位聘请国际一流专家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开展相关学术活动,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发展。

3 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国外合作伙伴国家的情况调研与了解不足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模式不同,我国在与国外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前必须全面了解其社会文化习俗、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各方面情况,并充分估计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我国寻找农业科技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对合作方国家各方面的情况缺乏全面深入的考察和论证,同时,大部分出国考察团组由于受到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在国外停留的时间较短,而需要调查的内容和落实的环节又较多,难免掌握和了解情况不全面。

3.2 缺乏顶层设计和全球布局战略蓝图,低水平重复 一是现有科技体制和机制瓶颈凸显。国家、省、市科研机构职责分工不明确,创新难以整合,导致投入不能有效集成,研究合力难以形成;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地方、计划与计划之间依然存在条块分割现象,使得对外科技合作存在散乱、重复等问题,围绕国家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偏少;政府多、双边合作协议中务虚的框架式合作偏多,真正落实到具体合作单位、具体专家和具体项目的务实性合作偏少。二是在项目支持上,缺乏持续性扶持政策。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多以竞争性投入为主,而且项目周期较短,导致不少业务骨干整天忙着跑项目。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但竞争性投入的比重仍然偏大。

3.3 农业科技合作经费不足,缺乏落实重大合作和布局的手段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农业科技实力的增强,农业科技在全球布局有了一定基础,但仍存在一定差距。如科技部掌握的科技合作经费仅占 R&D 经费的 0.3%,而美国研究发展国际合作经费 1995 年就占政府 R&D 经费的 4.5%,以色列为 12.0%,印度为 6.0%,巴西为 2.1%。由于国内配套经费不足,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以打工式、受援式为主,往往是接受对方资助,完成对方的工作,存在着资源浪费和流失的现象,在合作交流中体现我方的意志不够。

4 有关政策建议

4.1 完善部门和地方的国际科技合作统筹协调机制 完善部门和地方的国际科技合作统筹协调机制,形成政府推动、科研联动、企业为主体、科技与经济和贸易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强化科技合作和对接国内产业发展需求,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协调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组织和民间科技组织关系。建立完善国际合作专家战略咨询和信息收集与研究系统。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收集、整理和利用。建立信息合作网络,对重点国家、重点领域、重点机构和重点国际科学家建立动态跟踪数据库,对国内科研单位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为农业科技合作提供信息支撑。

科技全球化范文5

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使中国所获得的第一波的“全球化红利”已不可持续。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在中国与世界的再平衡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表现之一,就是要把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转变为以扩大内需为特征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或称为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

扩大内需战略并不反全球化,更不会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行动相冲突。“扩大内需”既可以开放的方式进行,如进口国外要素在国内加工并在国内或国外销售;也可以封闭的方式进行,如在国内完成产业链的整个价值增值过程,不与国际经济分工发生任何联系。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要在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的基础上,强调利用全球的优质要素获得发展。在开放条件下,因大国经济的内需潜力大,一般都属于“基于内需的全球经济”形态,而小的经济体如新加坡、台湾和韩国等,因内部市场容量无法消化达到规模经济产量点的供给量,因此都属于“基于出口导向的全球经济”形态。

总的来看,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第二波”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与“第一波”基于“出口导向”的经济全球化之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根本差异,这是我们做好紧抓新一轮全球化机遇必要的认识前提:

第一,战略前提不同。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全球化,主要的前提是国内低收入的市场需求不足以支持高经济成长速度的要求,同时我国低廉的生产要素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而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其主要前提是要素价格的不断提高,低技术、低附加值和高消耗、高污染的产出正在丧失竞争力,经济发展再也不能以牺牲劳动者利益、破坏国内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因争夺内需市场,本土企业会产生对高级要素的强大需求,同时要素价格不断上扬压缩低端产业的生存空间,就会出现创新驱动、生产率上升、服务业大发展趋势。因此获取“第二波全球化红利”的主要途径是“创新驱动”,是提升要素的质量和生产率,而不是单凭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

第二,战略目的不同。改革开放初期,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外汇以进口急需的设备或原材料;后来则更多是为了解决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这种战略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利用别国的市场用足本国的低端生产要素”,国内市场的缺口通过出口解决。第二波基于内需的全球化战略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利用本国的市场用足国外的高级生产要素,尤其是利用国外的创新要素加速发展中国的创新经济”。

第三,战略核心内容不同。1992年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的核心内容,逐步演化为“通过吸收FDI来增进出口”以及“用市场换技术”。新一轮的全球化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要在扩大内需条件下争取更多的全球高级创新要素,提高对创新要素的全球配置能力,加速发展我国的创新型经济。

第四,战略路径不同。以低端要素加入全球价值链,是第一波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全球化的基本路径。在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中,基本的路径则是要求企业加入或形成国内价值链,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全球创新链,国内巨型企业或中国的跨国公司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治理者位置,他们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自己主导的研发设计向国内外企业发包,使全球生产要素供给企业成为自己的供应商或形成全球供应链,然后把产出向全球销售。显然,形成和利用国内价值链或全球创新链是“第二波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路径。

第五,战略实施方法不同。过去的经济全球化,在对境外的经济要素的利用方式上,主要是单向的招商引资,即把产业和资本“引进来”。在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中,对全球高级要素的利用重点在于技术和人才,其方式则是“内外双向关联型”的。一是“走出去”,即通过海外设厂或者海外并购等方式,以资本的控制为突破,打造利润丰厚的技术、品牌、渠道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实现发展方式转型。二是利用国内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规模效应的支持,发展逆向外包,吸收外国高级要素为我所用。三是建设各种内需平台,如以事业平台吸收海外高科技人员加入我国产业高级化进程的研究开发等。

第六,战略所依据的产业内容不同。“第一波经济全球化”中我国得以迅速成长的产业主要是可供出口的加工型劳动密集产业。在依靠内需的“第二波全球化”中,中国要依托高级创新要素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制造业崛起为例,一是新能源等升级版汽车;二是技术过硬的高铁;三是已积累多个技术的飞机;四是数字化节能化的重型机械,这一类产业、产品,我国已有优势也大有前途。如果这些产业在产业链升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的支持,无疑将会大大缩短中国的赶超进程。为了让世界先进国家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要素供应商,把中国市场规模培育成名列全球前茅的世界性市场,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综上所述,“第二波全球化”战略的重点,在于在转换需求结构的过程中,利用内需市场的吸引力促进中国逐步加入全球创新价值链,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发展创新经济。为此我们提出提升中国参与“第二波经济全球化”竞争力的政策取向,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形成适应“第二波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全球化理念和为其服务的战略和政策。其中最为关键的政策目标是要搭建中国扩大内需的经济平台,并以此吸引全球高级要素。一是制造业平台。强大的制造业是现代科技的受体和载体。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将需要进一步发挥现代制造业的增长功能。二是城市化平台。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的前期主要是投资驱动。一旦完成了基础设施的投资,“消费拉动”将取代“城市化”扩大内需的功能。三是“五外”平台。主要指吸收全球高级要素的“外贸、外资、外经、外智、外包”平台。四是生产平台。生产业作为把高级技术、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引进商品生产过程的“飞轮”,是决定现代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的投入因素。中国建设金融、商务、物流、设计、技术服务等在内的各类生产者服务业,将直接吸收国内外高级要素。五是居民消费平台。

第二。为了构建强有力的处于创新价值链高端地位的跨国公司,尤其是民营性质的跨国公司,最为关键的是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形成资产集中和集聚态势。一是要打破国有企业在行业上的垄断性,对外资、国资和民资实施统一的国民待遇,放手让民营经济进入竞争性行业;二是要首先鼓励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进行兼并重组,使其形成具有一定市场控制力的巨型企业,以便为国内市场的充分开放做好准备;三是要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西方目前的经济危机时机,联合收购拥有技术、人才、品牌和渠道的企业,同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实现产权融合和资产重组。

科技全球化范文6

一、会计教育目标的动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之基

(一)教育目标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先决作用

每个高校在办学之前,应首先明确该校的使命(Mission),以进一步制定本校的战略目标,确定本校学生的目标市场。只有明确本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决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设置、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素质,从而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毕业生。此外,通过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调整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再进一步调整相应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更贴切社会需求的学生,从而推动本校的品牌建设,最终构成一个良性循环。高校制定课程体系的流程所示:

因此,要优化我国经管类院校的课程体系,首先要重新审视本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明晰?是否贴切社会环境?是否科学合理?只有在确保目标正确的前提下,才可以制定、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也才能确保本校输出的产品被市场认可,从而推动本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会计环境变迁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

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财务信息是会计的一大目标。随着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的变迁,会计的内涵与职能将发生相应的变革。在当前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格局下,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经营方向多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企业经济活动范围已由国内市场扩大到国际市场,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更为复杂的经济环境。这些环境的发展与变化,迫切需求大批国际化会计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熟悉WTO及其他有关国际惯例,更要精通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既能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风险熟练处理各种会计业务,还能为企业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三)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目标定位的动态调整

会计教育目标直接决定着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面对会计环境变迁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定位。我国传统会计教育目标定位注重人才教育的专门化,设置过多的会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侧重于传统会计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知识无法与实践有机结合,不能适应企业对其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当前形势下,我国的会计教育目标应以时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通晓国际惯例、具备外语沟通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具有独特创新能力和未来环境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会计人才。

二、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特质

(一)恪守诚信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可见,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近年来,接二连三的会计造假事件使会计职业陷入了全球信任危机,如何重建会计职业的公信力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因此,国际化会计人才首先应注重诚信品质的构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恪守诚信精神。

(二)具有国际视野、熟知国际惯例

作为一名国际化的会计人才,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要了解国际商法、经济与政治、文化等特点,尤其是要熟知国际交往过程所遵循的国际惯例,精通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以及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对外提供国际通用的财务报告,以利于企业的全球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决策。

(三)具备用外语交流的能力

随着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上市,会计人员必须能用外语(以英语为主)编制财务报告,以供国际投资者作为决策依据。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外语阅读与应用能力,掌握用英文表示的基本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精通国际会计准则。此外,随着我国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将是其战略发展方向,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客户,也势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用外语进行口头沟通的能力。

(四)能快速适应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许多会计的传统职能可由计算机取代,而会计人员将从事更多的“非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如只接受有限、狭窄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则无法在快速发展的职业生涯中走向成功。会计人员除了掌握财务会计的核心知识外,还必须熟知经济管理类的一般通识,更重要的是,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摄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五)过硬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综合能力

随着会计人员工作环境的变更,会计人员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会计人员的责任将更为重大,遇到的问题也趋于复杂。因此,国际化会计人才除了上述特质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此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应用的今天,要在会计职业生涯中走向成功,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掌握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工、产生会计信息的能力,还要具备应用信息与沟通协调的能力,并能为相关领导提供决策建议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主要指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调整要与培养目标一致。课程体系设置犹如工厂的生产线,为保证最后输出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事先必须周密设计工序的总量、类别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同理,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实现会计高等教育目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首先应围绕培养目标分设几个阶段,设置分阶段的课程群,每一阶段都应明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锻造哪方面的能力,当会计教育目标因时展而发生改变后,课程体系也必须随之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输送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指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加以动态调整。前文已述,当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调整后,为与培养目标一致,必须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大的调整,可能包括整个教学结构的调整。然而,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每年进行修订,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专业的课程群也一成不变,若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内的分类方法发生变化,会计课程体系也应随之变革。此外,就一门课而言,尽管名称相同,但其内容应反映当时会计科学的最新成果,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加以更新,比如会计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必须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而加以修订。

(三)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指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要科学、合理。为了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是宽口径、注重通识教育与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课程体系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即一般教育课程、经管类学科教育课程以及专业教育课程,关键是要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此外,课程的门数设计还要符合教学信息最优化原则,应根据规定的学习期限,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地按照最优化要求安排课程内容,课程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四)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指各门专业课程要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与层级性,根据课程的性质与难易程度确定各门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要修读高年级的专业课,必须先达到该课程先修课的最低成绩。目前,财务会计系列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国际会计。这四门课之间有一定的层次性与连续性,学生要修读中级财务会计,应规定其先修课《基础会计》的最低成绩,不一定是通常的60分为合格,可根据各门课程的特性规定最低成绩,比如可要求为70分,学生只有达到最低成绩,才可以继续修读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不是60分万岁。要改进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就必须要对现有科目进行重新评价,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整合目前的专业课程。

(五)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指会计专业的每一门课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大部分高校都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但还要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针对财务会计系列课程而言,学生最重要的是应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财务报表信息的应用,上课时可借助于上市公司在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财务报告,让学生对财务报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例如,《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可从开学初就要求学生跟踪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然后每学一章都会提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公司进行案例分析,到学期结束时交一个总报告,并占成绩的一定比例。

四、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着力点分析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构建——优化课程体系之本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原则,对于会计专业课程进行动态调整之前,应首先分析一下课程体系的结构,即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的比例是否构建合理。由于知识更新迅速、劳动市场对技能需求的迅速提高和技术过时的速度加快,与专门知识和技能相比,普通的、灵活性强的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所谓“学历、经历、不如学习力”,本科生在就业后为了保住工作,必须继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因此,大学内所教的很具体、很规则的内容往往会迅速贬值与过时,而若教会学生如何在新情况下迅速捕捉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能力,则高校培养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就真正具有竞争力,也才能被市场最终认可,从而才能真正树立该校的品牌。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应该成为本科教育的主要课程,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可以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获得所需技能的宽厚的基础。这一点从美国哈佛大学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可以得以反映。在年即将实施的课程改革计划下,哈佛大学将推出8门全新的课程,要求每一位入读的新生必须学习分析推理、道德推理、世界社会、文化和信仰、世界中的美国等课程,协助学生把目光放得更广更远,加深对外面世界的认识,而不是把目光集中在主修的学科上。

目前,我国国内的许多高校为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素质教育,在教学结构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教学基本结构分设公共教学、学科教学、专业教学三个逐层递进、相互联系的教学层次,每一个层次分别由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块组成。教学平台为必修教学环节,分别包括公共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平台。教学模块为选修教学环节,分别包括公共教学模块、学科教学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或专业选修模块)。总体而言,这一教学结构设置比较科学,适应了总体的发展趋势,较好地解决了三大部分课程体系之间以及必修与选修课的搭配问题,但还是应进一步探析教学层次之间的比例是否足够合理,各部分之间的逻辑演进关系是否还有待改进,以及具体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确定方面是否有待完善等问题。

(二)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的确定——优化课程体系之核

在确定合理的教学结构之后,更关键的是要确定通识类、管理类以及专业类的核心课程,这是优化课程体系的核心。以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学会计专业为例,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46学时)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历史、政治科学、社会科学、公共传播学、哲学、体育等;而管理类(3时)分为低层级课程(21学时)与高层级课程(18学时),其中低层级课程包括《财务会计入门》、《管理会计入门》、《计算机信息系统》、《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法》、《计量方法》,而高层级课程(18学时)包括《管理学》、《市场学》、《计算机信息系统》、《金融学》、管理学3353、管理学4335;会计专业课程(33学时)包括《中级会计1》、《中级会计2》、《成本/管理会计》、《会计系统》、《政府会计》、《审计》、《公司决策中的联邦所得税》以及限选的管理类选修课与高级管理类选修课。上述课程体系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财务会计入门》、《管理会计入门》是作为管理类的核心课程,而不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之中,对于管理学专业,管理学与管理3353也都是归类为管理类的核心课程,而不是作为专业类的核心课。可见,无论是管理专业还是会计专业,通识类与管理类的核心课是一致的,专业的区别仅在后面专业类的核心课中体现,而且会计专业类的核心课程还包括限选的管理类选修课、高级管理类选修课。

此外,该大学的课程体系与我国大部分院校还存在区别的地方有,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四年级的选修课并不如我国大部分学校在专业类课程中选修,而是包括管理类中的一些高级选修课程,即每门课是按照其课程性质、课程的难易程度、应学完哪些先修课而定在哪个学期开设,学生可根据需要进行选修。笔者认为,该大学课程体系设置比较符合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原则,值得我们在调整课程体系时加以借鉴。

(三)课程群与课程的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之实

上一篇人理财业务

下一篇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