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 体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对策

1、陕西省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1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换,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1%以上。高等教育大局和态势的急剧变化为数百万原本无望接受大学教育的学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由此凸现。“十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1090人,年均增幅27%。从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看,1999-2005年分别为93.7%、97.1%、82.0%、76.8%、79.0%、82.0%、90.0%、80.0%、70%、73%、73%,总体呈下降趋势[1]。而陕西省的高校就业率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又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可想而知,体育专业应届本科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应该倍加关注这一社会群体。

1.2学生就业需求情况分析

目前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结构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一方面体育院(系)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市场面狭窄,导致一部分学生的一次就业率较低;另一方面社会上许多部门缺乏一些体育专业人才。这种矛盾反映了体育专业培养上的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正由体育教师为主的单一型向体育科研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经营管理人员等复合型人才转变的一种新趋势。

2、影响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因素

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并非单纯由高校扩招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当前的情况,造成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诸多因素主要是:

2.1国家体制改革给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

国家相关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通过精简机构、合理划分权责、适度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等举措搞了行政组织部门的管理效率。但人事制度改革的直接结果是行政机构的用人数量减少,同时也使就业机会减少。而同时,在2004年之前,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行是“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在这种体制下,我国高等学校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取消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所有毕业生面向人才市场。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纷纷涌向教师岗位,使得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剧增,就业率连年下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2社会因素影响

受社会经济的因素影响,体育发展状况不一,人们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参差不齐,存在地域性差异,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居民较之西部欠发达地区更注重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另外,体育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现状结合性较低,这一点在社会体育类专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3体育专业办学缺乏特色,专业缺乏优势

陕西省高等院校设置体育院(系)专业的不少,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不多。大部分都是依据传统的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显得落后于社会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教师知识更新缓慢;体育项目开设不全;专业课学时太少,选修课时效性差;实践环节明显不足;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等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培养规格近乎一样;专业培养面过窄,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的现象,影响了体育教育人才的就业。

2.4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强,缺乏竞争力

通过对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生中,有83.5%左右的学生是在高中阶段才开始接触系统的体育训练,有67%以上的学生选择体育专业就是为了可以考上大学。进入高校后,潜心愿意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不足51%,因此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并不十分用心,认为对将来就业用处不大。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仅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也放松了对于外语、计算机、文字组织能力等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在竞争市场注重的专项技术突出、一专多能人才的要求下,不具备竞争力。

3、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对策和建议

3.1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规划、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综合考虑个人的价值、兴趣以及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优劣势,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3.2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毕业生自身受文化素质的局限和择业观念的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中学,都需要英语过四级或六级、计算机具有一定水平的毕业生。通过和毕业生的访谈了解到,体育专业毕业生,英语过四级的很少,过六级的就屈指可数了,并且在综合人文素质方面明显落后于其它专业毕业生。

3.3专业型向通用型转化,提高灵活适应能力,扩展就业空间

目前体育专业的就业现状看,就业面很狭窄,大多数集中在体育教育上面,但是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人才还很缺乏。原因何在?这就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将自己的资本存量由专业型扩展到通用型。在体育专业毕业生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专业型专业知识已经不再是就业的稀缺资本,没有竞争性。而缺乏的就是将体育专业型知识与通用型知识的结合,这样才能扩展自己的视野,面临更多的就业空间。现行的体育产业提供的岗位都是要求综合性人才,不仅要求懂体育知识,更多的还要有通用型知识,实现与市场的接轨。

3.4面向基层、面向西部,自主创业有机结合

积极的相应国家号召,鼓励同学支援祖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加大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去基层就业。把自主创业作为一条新的就业出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思想,鼓励学生做好自主创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3]。学校应组织优秀的创业代表对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相关知识的讲座和培训,对有意向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济川. 关于体育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2005(3):253-254.

[2]郝鑫.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分析[J].管理教育.2008-9.

[3]盖安俊,何宜中,王国权.分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人文论坛.2004.5.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2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自从遵义医学院2008级社会体育专业(52人)、遵义医学院2008级麻醉专业(就业率较高、50人)、遵义医学院2008级英语教育专业(就业率较低、36人)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通过搜索查阅遵义医学院图书馆中有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的分析及其社会体育专业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和遵义医学院就业办关于学生就业资料,并在因特网上收集整理具有权威性的相关文献资料,全面了解社会体育专业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参考。

2.访谈法

对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关于就业问题方向和关心程度。

3.专家咨询法

通过对具有权威专家的咨询得到有效的依据及其理论,并且整理资料,为遵义医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提供相应的指导。

4.归纳与演绎推理法

通过调查出的实际问题、对同学的了解、检索等途径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和总结归纳以及逻辑分析与综合、演绎推理,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被调查的基本情况

通过查阅遵义医学院学生处就业办学生就业率资料,主要针对从遵义医学院2008级(2012毕业)、2009级(2013毕业)2010级(2014毕业)影像专业、英语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三个专业进行相应调查,分析就业基本情。数据来自初次就业时间为当年的8月31日。

(二)遵义医学院麻醉,英语,体育专业率特点研究分析

个人要求和表现在追求工作的不同,在社会体育中很少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大多数人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其中研究生同样是一个就业的行业,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水平,提高在社会中竞争能力。部分学生从事健身教练行业,在中国快速发展社会中,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健康重要性,人们对于健身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事健身教练也是一个不错工作。对于体育学生自身有着不同与其他专业能力,善于交往和沟通,性格开朗。也有部分学生从事市场的销售工作。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了解社会体育学生的专业特长、社会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需求状况,认真分析社会体育学生的就业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通知相关的主要政策帮助高校的社会体育学生知道就业工作,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相关专业,加强学校对于就业课程的开展,从而减轻学生就业压力,这样对于社会体育学生就业率提高有着很大意义。

个人能力始终是社会体育就业一个关键性问题,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充分发挥自己潜质水平,从而为适应社会,获取更好就业方向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对于社会体育关注程度还不够,不能足够了解社会体育专业的性质,以及目的。加强对社会宣传,让社会体育真正在大多数人中了解,认识是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所在,从而减少社会就业压力,让社会体育真正在人们群众中发展起来。

学校专业的师资力量同样也是决定着该专业就业问题,师资力量雄厚,该专业学生自身能力强,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二)建议

在社会体育中,为了适应社会不断进步,继续深造比如读研。其目的为了增加自身学历水平,从而间接提高自身竞争力。也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为推动新时期下现代化体育建设。

随着全世界的各个地区的迅速发展,现代人对于体育的品味不断提高,由此推动全世界性的体育大发展。现在体育性质和规模发展迅速,在规模上不断壮大,推动全世界的体育发展和繁荣。 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 要适应新时代下自己能力培养,从而立于社会的不败之地。不断培养社会体育学生就业观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此同时, 社会体育的教学课程还要不断改革,打破原来的教育观念,冲破原来束缚,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水平。在人才的竞争中立于前茅,立于不败之地。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体育管理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 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45-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必须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可见,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产生的新问题,探索解决的途径,对推动大学生就业、实现个体良好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纵观近30年我国体育管理专业发展状况,体育管理专业的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基本上是脱轨的,从近几年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可见一斑。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好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对缓解就业压力,推进体育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查阅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关文献以及著作,为本研究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采用“田野调查法”,对河南省主要大学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规划的情况作有限量的调查,从中得到一些真实的数据,并进行必要分析。

1.2.2 访谈法

根据体育院校的师生和领导进行采访的形式,分析了所调查学校课题相关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搜集到的数据运用EXCLE进行处理,归纳出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障碍与发展研究的相关的数据。

1.2.4 逻辑分析法

本文按照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存在的问题,成因的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更有效的把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障碍与发展研究的相关策略。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又被简称为“生涯规划”或者“职业生涯设计”,也就是将评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作为基础,通过对自己个性、爱好、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个人特质的客观分析,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在对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和成功的关键条件进行进入了解后,在结合自身职业倾向的基础上来判断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且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地安排来实现该目标,确立并发展正确而完整的职业观,为了满足职业发展需要有效培养自身的应变和决策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种是本人对自己所规划的职业生涯,第二种是组织为组织内部的员工进行的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

2.2 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 规划意识淡薄

现在的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通常不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因而缺少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恰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缺乏个人职业生涯在就业过程中的设计。大部分的学生只是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或者短期的社会实践和校外兼职,并没有真正的社会经验,并不能恰当分析现在社会就业形势如何严峻,竞争意识以及紧张感欠缺。

2.2.2 职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

职业期望也叫做职业意向,就是劳动者向往某种职业以及某些职业涉及的范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不断加强。但是通常还是不能够全面的认识自我,容易过于理想化的思考和观察事物,心理并不完全成熟。

很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没有清楚了解自身和求职单位的情况下,职业期望往往过高。过高的职业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在无形中为体育管理专业学生的求职之路关上了一扇窗户。我们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把我们的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的阶段性的目标,这样的话,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的职业生涯的总目标也一定能够最终实现。

2.3 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2.3.1 传统体制的束缚

我国的职业指导开始于1916年。建国以后,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职业指导一度停滞,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模式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一切服从分配为核心的思想教育模式大行其道。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大学生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体制才被打破,开始试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尽管如此,大学生就业仍然受到思想惯性的影响,遵循传统的就业方式,而不能灵活变通,转变就业观念,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2.3.2 社会观念的误导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对价值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一味强调个人绝对服从社会,变为更加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尊重个人的选择,到现在提出的“以人为本”,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由于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机制转换、观念更替的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问题,首先,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其次,片面追求舒适安逸,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惰性心理。不求上进,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爱好与职业的匹配性,不仅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而且不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

2.3.3 高校指导专业化不足

长期以来,学生职业指导被看成是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是学校的一项行政职能,思想教育模式的泛化使其专业性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不能有效的开展。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该行业的从业者以行政人员和政工干部居多,专业人士较少,而且学历水平参差不齐,在高校里从业者高学历的不多。据统计,在高校心理咨询开展得较好的北京市,心理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万分之六,其中包括大部分兼职人员,实际比例为万分之二,而在香港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1∶ 15000。目前,全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

2.3.4 学生综合素质的欠缺

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保障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胜任某一项工作的必要能力。但从目前体育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情况来看,其综合素质欠佳。部分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心理素质不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卑感,没有进行正确客观地自我认知和评价,对自身的学识、能力、品德等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客观评价,从而无法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导致职业理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竞争意识,遇到困难和逆境容易消沉、退缩,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2.4 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研究

2.4.1 社会应广泛树立正确职业规划理念

政府部门应给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令及规章制度等,成立专人专班负责规划工作的管理和实施,增加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资金投入;社会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舆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成立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

2.4.2 高校应加强生涯指导课程建设,提高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就业指导课是实施全程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

3 建议

3.1 建议

(1)体育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思路是:端正择业价值取向;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进行客观的评估;确定基本的职方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综合素质。

(2)作为组织的管理学院应采取的措施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全过程;将“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外部力量,提高组织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浪.北京体育大学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2]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

[3]陈兆陨.吉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卢红梅.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郑祥江.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4

姓 名: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92年6月

婚姻状况:未婚

户口:湖北

现居住地:湖北

政治面貌:党员

毕业院校:湖北三峡大学

专业:社会体育

学历:本科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从事职业: 销售、咨询/顾问、市场/市场拓展/公关、人力资源、教育/培训

期望从事行业: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设备、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讯(设备/运营/增值服务)、咨询/管理产业/法律/财会、教育/培训、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草/化妆品)、耐用消费品(服装服饰/纺织/家具/家电)、贸易/进出口、汽车、环保、娱乐/体育/休闲、传媒/出版/印刷/包装、广告/公关、房地产/建筑/装潢、零售/批发、交通/运输/物流、农/林/牧/渔、政府/公共事业

期望工作地区: 湖北省

期望月薪: 1000-2000元/月

目前状况: 应届毕业生

自我评价

诚实正直,责任心强,守时守信是我大学四年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的磨练,使我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

工作积极、负责、守时、守信。担任学生干部增强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团体精神。参与过较多的社会实践工作,提高了自己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生活中的我快乐而自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长期的体育锻炼保证了自己时时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精力。我善于收集获取信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迎接新挑战。

教育经历

2010/09 --2014/07 :三峡大学 | 社会体育 | 本科

在校情况

曾获 院校级二等奖奖学金

曾获 院校级三等奖奖学金

2013.5 在三峡大学第届广播体操比赛中担任指导员指导的学院获得等奖。

中国青年志愿者 三峡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注册成为中国志愿者。

实践经验

2013/9--至今:体育教师 | 在市学院任兼职体育教师,在此期间课堂组织学生学习广播体操、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体育项目,同时协助组织学校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获得领导及教师的一致好评。在课堂上可以很好地组织学生学校,课下与学生打好关系,深得学生的喜爱。

2013/10--2013/11:店长助理 | 在市文体用品公司体育器材专厅做店长助理,主要任务是做店内手工帐、安排店员的日常熟悉产品知识及销售工作,并做好排班表及每周的销售小结和市场调查总结,以及客户的回访工作等。

证 书

2012/06: 健美操三级运动员 健美操竞技三级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84―02

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村体育教师,同样肩负着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以及其他各类人才的重任,对体育课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明确的锻炼目的、合理的教学设计、科学的内容搭配、严谨的教学组织、丰富的练习方法、鲜明的个人特点等,从而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更高的要求:知识结构、体育素养、业务能力等。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教师富有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体育教师要适应现代教学需求,认真学习新知识拓宽教学思路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努力做到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成为受他人乃至全社会都尊敬的人。所以本文对廊坊市乡镇初中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了一个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及调查结果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

实施过程:每个学校发放5-12份问卷,现场做答,随后收回。总共发出了1000份,收回99.1%,当时,有些教师不在学校,于是向其他教师做了一些了解,并做了记录,把试卷留下了,个别的没能收回。同时,在做问卷调查时,也对一些教师进行了走访,做了记录。

廊坊市总共有十一个县区,体育教师1000多名,对这十一个县区的中学体育教师进行走访、记录、问卷调查,由于试卷是当场作答,随后收回,试卷回收率较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如下:

有0.5%体育教师并没有接受过全日制体育专业的教育,只是个人的喜好或者曾经有过比赛经历的,如参加过乡里的运动会,并取得过优秀的成绩,进而参加县运动会,个别有参加过市级比赛的,先是待课,后来通过参加“三沟通”或联合办学等方式成为正式体育教师。

有0.2%是其他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由于教师配比问题,短期安排不了工作,加上年轻力壮,并有体育特长,领导同意短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

有99.3%体育教师是经过体育教育专业的,原始学历中专占总数的30%左右、大专占总数的40%、本科占总数的30%左右是全日制毕业生,从事一线体育教育工作。同时,有一部分人参加了自学、函授进修到第二学历,即本科学历。

年龄大多集中在30-50岁,男、女教师比7:1。

体育开展情况不理想,资金投入一般,多数教师对现状不满意,科研水平欠缺。

对体育的热衷程度高,多数人是有劲无处使,主要原因是体育活动或者是体育竞赛开展得少。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器材、场馆设施不完备,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有些东西只是停留在文件上,脱离实际。

二、分析与讨论

通过调查结果,不难看出体育师资的专业知识参差不齐。个别是靠经验来教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有所欠缺,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练习方法、训练手段等方面缺乏创新。

即便是全日制的体育专业毕业生,由于毕业年限较长,当时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到如今有些不适应,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与训练。再有,距离体育前沿的东西较远,没有机会过多地接触,从而影响了科研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存在原因:

通过调查还发现,有接近13%的体育教师只重视体育教学而忽视体育科研工作,多数以50岁的老教师为主。由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学被放在首位,而体育科研不被重视,教师职责只是传道、解惑、授业。同时体育教师在求学期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体育科研教育,虽然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缺乏体育科研理论知识,进行体育科研总觉得缺乏条件,因此他们中的多数人对体育科研不感兴趣,由此导致他们的体育科研能力比较差。

调查结果表明,有55%的体育教师属于具备教学和科研并举的条件,缺乏时间和精力做保障,占调查对象的大多数,而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这些教师多是大学毕业生,基本都接受过体育科研专业的系统的体育科研教育,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他们当中多数人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学校太多的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任务,同时还有家庭、子女教育等因素的压力,他们不会花太多的精力与财力来进行体育研究工作,面对体育科研,他们总是习惯蜻蜓点水,缺乏必要的时间与精力保障,同时包括财力因素,因此体育科研水平有限。

由于社会的原因――长期推行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智育,而削弱体育、德育、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降低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体育课及其他体育活动,致使体育工作者处于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荒废了所学专业,甚至转入其他领域学科的教学。

领导缺乏重视。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师的任职条件、资格相对宽松,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但领导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事实表明,领导高度重视的问题,其解决问题的力度较大,所以作为领导要加强重视的程度,把工作做扎实,做到实处,不能只是停留在文件上。

资金投入欠缺。在场馆等硬件设施方面缺乏长远的规划,对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缺乏强有力的后盾支持。

三、总结与建议

加大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引进后备新生力量,待遇问题,如工资、职称、住房这些都应该逐步加以解决和提高。让大学生安心地教学,让他们把大学里的一些新知识、新思路带过来,让新老知识互相交融,合理地学习利用,从而扩宽教学新思路,改变固有的知识结构。

加大对体育的资金投入,要让体育教师走出去,尤其是年轻教师,要进行深造,增强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把握最前沿的知识动向,提高教科研水平,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聘请专家、学者进行有关体育科研的讲座或报告。这些专家和学者不但站在了体育科研的最前沿,而且他们也具有很强的体育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体育科研经验,聘请他们来进行各种关于体育科研的讲座或报告,能有效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通过他们的讲座或报告,体育教师不但可以在体育科研上少走弯路,而且可以从他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从他们的成功中借鉴经验;通过他们的讲座或报告,体育教师可以和他们直接交流和探讨自己在体育科研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和他们保持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受他们在体育科研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定期撰写教学心得和教学论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闭门造车是写不出有价值的好文章的,要想做学问,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学会整理与分析有关的资料,对观点材料进行思考总结,将理论科研信息和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的结合,随时把一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必有一番作为。另外,体育教师在撰写论文时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体育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多学科专业,包括哲学、医学、生物力学、化学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因此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扩宽知识面,同时还要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如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增强横向的交流,与兄弟院校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多开展一些活动,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兄弟院校之间的篮球联赛、足球、排球联赛,田径的单项对抗赛等。既丰富了课余体育文化生活,又交流了教学、训练等方面的经验,从而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

参考文献:

[1]冷斌,涂小华,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及素质现状的分析[J],江西化工,2007,(1).

[2]卞继伟,郑孟煊,论知识结构与创新思维[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5).

[3]孙印厚,仁许,试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型[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4).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6

一、 题目来源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六、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七、 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八、开题报告参考文本: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9,4(35)

[3] 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9,4(18):77-78

[4] 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 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19年第4期

[6] 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

[7] 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

学刊.2019,2(19):107-108

[8] 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21学校体育网(理论研究)

[9] 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18):77-78

[10] 王天惠.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济宁师专学报.1999,6(20):52

[11] 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19年第1-2期

[12] 卫洪斌.体育课激趣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18):97-98

[13] 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19,5

[14] 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19,12

[15] 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19年第1-2期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1.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

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期限为五个月左右,2019年1月开题,2019年5月结题。研究进度分为查阅指导教师指定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资料整理、最后成文四个阶段。

2019年1月 查阅文献资料阶段。

2019年2月 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