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学原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学原理论文

教育学原理论文范文1

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但目前独立学院的教育机制和模式还有许多制约工科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不利因素。

1.1工程教育体系不清,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模糊

我国工程教育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落后、目标含糊等方面。长期以来,高等工程教育一直委身于科学教育甚至被等同于科学教育,造成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导致教育培养体系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企业技术创新的脱节,增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3]。

1.2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实践训练

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个弊端是轻视工程实践训练,部分学校实习基地萎缩,流于形式,学生走马观花式的生产实习较多,深入生产过程、动手参与较少,理论和实践脱节,使学生难以领会和消化理论知识,只能纸上谈兵,见到带有工程性质的问题就心里发虚[4]。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疏于实践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质量反映最多和最普遍的问题。此外多年的应试教育助长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风与思维,压抑了他们的自主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3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比较落后

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一直受传统专业的影响,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符,专业教育知识面狭窄,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负担沉重,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工程实践、工程设计的训练环节偏少、学时偏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能力的提升[5]。

1.4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锻炼,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近年来很多学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迅速上升。由于他们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教师,缺乏系统的工程实践锻炼,因此,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同时学校与教师个人重学历、轻实践,重专业、轻综合,导致教师培养集中在学历学位提升上,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形成知识传递从书本到书本、工科学校不“工”的尴尬局面。

二、独立学院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针对独立学院工程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2.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现代工程教育观

要树立大工程观意识,使工程训练与现代工业生产水平相适应,强化设计、制造、运行、开发、管理以及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训练,增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协作意识。要注重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真正体现面向工程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将工程教育由培养工程科学家向培养工程师转变;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转变;由注重科学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综合性转变,从而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2.2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工程意识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使之尽早面向工程实际,强化工程实践。工程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学校应经常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跟踪调查毕业生,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开展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实习实训的改革,使教学过程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聘请研究设计院所、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订,针对企业岗位实际需要,增设实践类课程和实验,让学生动手拆装设备,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工程实际。

2.3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工程能力培养渠道

通过实践教学工程化改革,让学生尽早地、更多地接触工程实际问题,以建立起牢固的工程概念或工程意识。

(1)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以产学研结合为桥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带领学生到生产现场在企业技能专家指导下实习实训,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生产班组,跟班实习。参照企业职工技术培训资料,与企业人员共同确定实习实训项目、内容和要求,编写实训教材。带领学生到企业技术培训机构,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生产、管理实际,得到技术、技能、管理、文化、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实训,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解决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场地、设备不足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逐渐成为工程技术的创新主体,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先进的工艺装备和现代化加工工艺,是学生理想的工程实践场所,这是校内实践基地所无法替代的。

(2)建立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荣获各种技能大赛奖励的技能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专业教师和学生讲授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的应用,指导学生实训。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类课程、实验、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

(3)多渠道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为节约资金,可将企业闲置或报废的典型设备搬迁至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同时利用政府专项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包括软硬仿真操作实训、典型设备拆装实训等。针对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实践教学内容;邀请企业参与设计和建设实训基地,确保实践仿真模拟的准确性、广度、深度以及技术上的先进性;统筹校内实验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之间实践资源的共享,促进实践教学水平共同提高。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既增强了教师的工程实践锻炼,也避免了学生在企业实习走马观花的现象,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时间。

(4)通过项目开发与研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训练。通过参加教师或合作单位技术项目开发,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技术开发环境,培养与训练学生技术开发能力。

2.4多渠道培养工程型教师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关键。由于多数青年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难以自觉、有效地引入工程思想、原理和方法体系,难以对学生进行严格、有效、切实可行的工程训练,造成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达不到社会与企业对用人的要求。学校可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做导师,并安排他们为企业兼职教师助课,从中学习先进技术、企业文化、最新标准和多年的技术工作体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改革薪酬计算办法,吸引教师参与指导实践教学,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定期为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师工程能力提升培训班。

2.5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要具备现代工程能力,就要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应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综合学习,开展学术研讨活动,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模拟和案例研究等推动学生学习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构建技能,学习与人交流合作技巧,在工程实践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要增强课外实践活动效能,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例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等活动,开阔视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教育学原理论文范文2

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差生和优生合理地搭配起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的互补,促进每位学生的成长。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前,将所授班级进行有效分组。目的是引进竞争机制,让每一位学生都为小组去努力。为了达到组际间的竞争,对小组成员的分配在实力上尽可能均衡。同时,若发现小组在实力上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应当及时调整。其目的在于提高实力比较弱的小组的自信心。然后在每个小组内选拔一名组长和一名副组长,其要求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有一定的协调组员关系的能力。并且指明组长和副组长的职责。比如组长,要求他们必须管理好本组的纪律,在测试的时候,准确地测试和统计组员的分数,并及时向教师汇报成绩。督促组员配合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副组长协助组长将以上的任务完成。组员则在各项学习任务中,做好相互的配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扎实教学,合理评价

将小组进行合理分组后,对学生进行授课。由于采用分组模式,可以很好地进行合作探究模式教学。在课堂的前十分钟,教师将教授的内容给学生讲述一遍,然后对组长进行考核,在组长通过考核以后,让组长对组员进行考核。当然,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除了合作学习模式,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启发式教学,设计情境进行教学活动。不论何种教学模式,由于采用的是分组教学方式和引进竞争机制的教学,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应该将学生的合作意识渗透进来。

为了考查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积极性。一般采用固定性评价和随机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对学生站队的要求,要他们做到快静齐。作为一种固定性的评价方式。而作为学习的内容,则在各个环节中,进行随机测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三、创新设计,多元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技能要求,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终身体育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体育教育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对单一的技能型的评价有必要创新和补充。比如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异,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尽一致。对于这些学生,应该给予分层次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有所提高。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给予每一位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育学原理论文范文3

1.大部分独立院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见,教育的地位受到排挤,忽视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级人才方面的作用。2.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与分析。基础课+选项课、基础课+俱乐部制是目前武汉地区独立院校普遍的教学模式。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独立学院体育教学逐渐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1)体育课程设置。通过调查发现,武汉地区独立院校课程的设置一般一年级上普修课,二年级开设先修课或俱乐部,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一年级开设的普修课大多以竞技运动为主,较为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育课程教材的使用。从调查的结果来看,20%的独立院校使用的是体育院校专业教材,使用社会上的教材占到70%,只有10%的独立院校有自己教材。由于独立院校中青年教师居多,在科研和编写教材方面缺乏经验,所使用的教材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安排教学,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教学手段。大部分独立院校因领导对体育持有偏见,体育教师培训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很难学到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的缺乏,也不利于教学手段的实施。因此,难以达到《纲要》中提出的课程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4)体育教学考核与评价。体育教学考核评价工作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检查教学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可以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使教学双边达到良好双赢效果。独立院校体育课考核都是由技术考核和平时表现两部分组成,最后通过总成绩表现出来。从调查结果看,在体育课考核中,选择技术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比较多,平时成绩一般只注重学生的考勤,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反映的比较少,不利于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3.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状况分析。调查发现,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已初步建成,主要以专职教师为主、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为辅构成。独立院校中青年体育教师居多,工作热情饱满,但在科研和编写教材方面存在不足。

4.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严重缺乏。由于独立院校办学时间短和资金方面的原因,使得体育场地不能很好满足教学需求。由于场地的缺乏,使得一些目前比较流行的项目无法开展,例如羽毛球、形体课等。

二、独立院校体育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特征

1.体现全体性特征。素质教育主张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教育。独立院校的体育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学的目标、内109容和考核都必须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体现全面性特征。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独立院校体育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又要促进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

3.体现学生主体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尽可能地调动大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素质教育视野下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对策.

1.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以“以人为本”为体育理念是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向深层次探索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2.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教育对象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性为主的观念;在教育目标要以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为主,同时促进其他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合理使用教材、丰富教学手段和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观念。课程设置:尽量减少竞技运动项目,增加目前比较流行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比如体育舞蹈、瑜伽、散打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体育选修课,如学旅游的学生,可以先修形体课锻炼自己的气质,适应社会需求;学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耐心,可以选修太极拳。俱乐部模式在武汉地区开展的不是很多,主要受到场地、师资等方面的制约,但这种模式是独立院校体育课程今后发展的趋势。教材使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院的特殊条件编排的教材更能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独立院校体育教师应积极钻研体育理论知识,加大教材的编写力度。学院也应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水平。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比赛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通过游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知识的掌握;比赛教学,锻炼学生的配合和抗压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和欣赏能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3.以人为本,优化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结构。加大中青年体育教师培训力度,只有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体育教师与时俱进,不断钻研专业知识、提高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学院领导要重视体育,加大投入培养体育教师,尽可能地提高体育教师待遇,让体育教师工作充满激情,这样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教育学原理论文范文4

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笔者有了这样的认识:第一,多元智能理论给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要加快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还要将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重新定位,要以开发学生的智能为最终目的。第二,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单一智能观,在校的每一个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智能优势,不能对学生以智能的标准区别学生的好坏,而应该给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让其发挥自身更为突出的智能,关注他们的优势,引进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中进行应用,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1.职业学校中普通存在的现象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英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同,教学计划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教学的硬件投入不多,设备陈旧、简陋、落后;不积极派教师出去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等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制约着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发展。2.教材不能适应学生的层次和水平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分为两种:一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及技校出来的学生;二是高考落榜者。前者经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后者经过初高中六年的英语学习,并且参加过高考,英语基础要稍好些。所以考生知识层次和结构各不相同,有的差别很大,如果全部用一套教材对教学与教学效果难免会产生不良影响。3.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占用大量的时间来讲单词、语法、课文,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教材,没有认真地去拓展知识面,没有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接受知识的环境,没有很好地去研究知识的内涵和传授方法和手段。教师的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潜力无法得到有效挖掘。4.学生自身情况由于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有兴趣,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去思考,只是仅仅依赖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自己也不花时间和力气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没有上进心、对知识没有一颗渴求心。这样的局面必然导致英语教学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果不抓紧改变这种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学原理论文范文5

养成教育的特点。综合来看,养成教育有四个特点:第一,互动性,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其需求,追踪教育效果,给予持续性的关注和刺激,并接收受教育者的反馈意见,更改或者改善教育内容与手段;第二,目的性,从字面理解,养成中的“成”是完成,是一个动作的完成和后果,从“成”字理解,能看出其目的性来;第三,动态性,知、情、意、行四个内容恰恰说明了养成教育的四个阶段,从认知(或者教育的规定规范)到情感认同,再到意志毅力,最后具体行动,本身就是教育行为的过程或者受教育者(学生)对养成教育的反应过程;第四,自主性,因为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即使是相同的教育手段和内容,也可能会起到大相径庭的教育效果。

二、独立学院养成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1、学生学习基础差,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强。因为学生高中阶段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的成绩无法被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的高校录取,从而被独立学院录取,这些学生的学习从高中、高考看来,是整个本科院校里相对最差的,这种继承性导致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学习不理想、学习基础差。与此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头脑灵活,善于走出校园,他们不擅长学习,往往在“办事情”上特别有优势。

2、学生信心不够,但是个人交际能力显著。由于高考的失意或是整个高中阶段的荒废,他们在高校里的学习往往缺乏信心,而缺乏信息又导致他们在高校学习中选择了比较消极的方式,沉溺于网络、结交社会朋友等非学习方面,恶性循环,信心越来越不够。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超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善于结交朋友,善于和老师沟通,也善于推销自己。这种擅长又反映出他们在学业之外的自信和能力,只要善加循诱,也能促进他们在高校里的学习和成长。

3、学生不喜欢纯理论学习,但对生动教育感兴趣。由于他们学习基础差,以及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更多的是短、平、快等更为直接、直观的信息,他们逐渐养成了不喜欢纯粹的理论学习的习惯。“一听到理论就想睡觉、就头大”,这是独立学院学生的通病。相反,他们却对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任课老师有趣的课程特别感兴趣,自然他们投入的精力和热情也就不一样。

(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养成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养成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是道德教育的要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养成教育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都有极大的益处。其次,养成教育为大学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前提,并推动其他方面的大学教育,彼此相得益彰。再有,作为高初小教育的延续,大学教育也离不开养成教育,面对多元复杂的社会,学生的意识行为选择具有盲目性和非理性,正确积极的引导和教育能够更好的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

2、养成教育的特点弥补了独立学院学生在教育中的劣势。通过以上对养成教育以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两者之间,不难找到优势弥补劣势的地方。养成教育的互动性、自主性要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体现出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而非被动接受,通过主动性的实现从而也能更好地解决学生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养成教育的动态性和目的性也能让学生参与到养成教育中来,其目的性所强调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也能让学生挥发挥其优势,在劳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辅导员在养成教育工作中的角色

作为思政教育的执行者和与学生密切联系的联络者,辅导员在养成教育中必然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中,必须明确其扮演的角色和角色的要求。

(一)养成教育的执行者。辅导员作为思政课教师,也是学生管理的工作者,其承担的养成教育职责也最大。在养成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要担起执行者的角色。

1、在“知”方面。辅导员承担了国家和学校授予辅导员传授正面思想和传递正面能量的责任。在担任形势政策课、大学生心理、安全、感恩等教育内容时,自然要学习政治和党的理论,熟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辅导员只有具备过硬的、全面的知识,才能为学生提供“知”方面的教育。

2、在“情”方面。辅导员应该加强同学生的联系,在和学生建立较好的信任基础上再开展养成教育工作。通过强有力的感情纽带提高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同感和感召力,使学生达到理应的情感认同,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动力和信念。

3、在“意”方面。在学生气馁或者松懈时,辅导员应该鼓励学生,督促学生,通过正反激励让学生在“意”的养成方面下功夫,形成好的决心和毅力,最终达到养成教育和自我觉悟成才的要求。

4、在“行”方面。辅导员应该给予适当的、及时的反馈。对于“行”的教育内容,应该扩展其内容和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较广范围的参与以及师生间良好沟通的方式,让“行”更易接受和实行。同时,要对学生的“行”给予恰当的反馈,对优点要总结和鼓励,对不足的地方要加以纠正。

(二)养成教育的协调者。养成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相关,辅导员应该起到协调者的作用,要协调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

1、在学生和学校之间,辅导员要协调好学生与任课教师、学校、班集体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与任课教师之间,辅导员应该与任课老师协调以便保证养成教育的一致性,向任课老师反馈学生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到课教育,辅导员应该明确任课教师的目的和具体要求,也要注意把私下了解的学生情况反映给任课教师。第二,与学校之间,辅导员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养成教育,比如主题班会的内容则要反映学校的文件要求,并根据学生特点调整、细化、丰富教育内容。第三,与班集体之间,辅导员应该为班集体在开展养成教育中提供便利和支持,对学生的自律活动、认知活动要给予正面的引导和支持,并给予班集体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2、在学生和家庭之间,辅导员也应该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和学生家长密切联系,了解家长养成教育的特征,和家长进行探讨,交换信息和方法,形成养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3、在学生和社会之间,辅导员要善于观察、仔细辨别,传播社会正能量,使学生不与社会脱轨的同时,也避免被不好风气所玷染。

教育学原理论文范文6

高等职业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首先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教师是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每一位教师都是高等院校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对整个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管理就是要根据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对他们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和教学质量的把关。管理教师的实质就是为他们更好地提供服务,更好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不断增强他们教育教学的效率,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更多的知识,提升更强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对教师的管理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要针对相关的专业教学计划和相关的工作章程制度,给老师一定的约束和激励,让他们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要不断地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充实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队伍中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引进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同时带动更多的教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要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以便于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知识培养和实践指导。

二、加强教学计划管理,确保合理科学有效

教学计划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当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等方面的总体设计,也是更好地安排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造就更多的实践性应用人才的重要保障。教学人员首先应该制定较好的教学计划,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来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应对教学计划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教学计划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计划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落实,确保教学计划得到有效执行,并且能够执行得有质量,确保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能够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更好地适应教学管理,服务培养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开展各分层次的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还应不断地去研究社会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社会发展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要求等,以便更好地从社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考虑,不断调整相关的教学计划,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就业。

三、有效开展教学评估,切实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