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德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校德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校德育论文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1

首先,高职院校德育在方法上忽视了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就拿道德规范或知识学习来说,当学生成长到一定年龄,逻辑思维开始发达,人际交往频繁,对外界社会的交流和了解增多,如果道德教育是单纯地进行灌输,容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进而则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反感。可以说,学生中出现对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药性”与此不无关系。因此,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在内容上,也应该在所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适应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忽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依然沿用大中小学生一个样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劳而无功。

其次,忽视了青少年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特有的心理倾向。对上一代人极为有效的方法,若全盘照搬,对下一代则可能收益甚微。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德育方法在某个阶段或时期有效而在另一个阶段或另一个时期又不那么有效的现象。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的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创新、变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与他们时空距离较远的内容,对他们作用自然十分有限。无论是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如果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和枯燥,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其效益必然递减。

最后,忽视了道德的内化过程。对学生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道德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过学生自身和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之内化,他们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操作又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培养其自律品质。因为他律必然是有时空限制的,当学生处在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中,不少人就有可能有不道德的言行。如有的学生将自己的钱物上缴,以博得拾金不昧的美名,有的学生撕破自己的衣服,自伤身体,谎称是见义勇为、与坏人搏斗等等,这就是道德没有内化的结果。

由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说明,德育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已迫在眉睫。

二、如何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为了让我们的高职教育紧跟时代,为了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改革和创新德育教育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笔者认为,当前的道德教育应按以下方法创新:

1.内在化。即道德教育活动方式方法要抓住内在本质,使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现在的学生,大量的并不是没有道德认识,而是“知情脱离”或“知行脱节”。比如说雷锋活动,他们也会去参加,但未学到本质东西,在活动日或活动月里,大家表现不错,但过了这一段时间,依然如故。我们的德育教育要有成效,就要抓住本质,有针对性。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后,就通过让他们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处理人际关系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以培养他们宽容礼让,相互理解和情感融洽的品质。在日常教育中,一些学生虽然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但由于缺乏情感的推动力,不能躬身实践。有一位学生看见一位盲人撞到树上,忍不住笑了起来,还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教师问他该怎么做才对,他心不在焉地回答:“应该同情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可见他是懂得同情人、尊重人的道理的,但还未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就让他设想、体验一下盲人的心理反应和感受,然后启发他:“如果你是盲人,也撞上树,同时还遇到旁边人的嘲笑,这时你的心情如何呢?”这时才可能让这位学生认真思索起来,甚至可以蒙上眼睛让他走一段路或生活学习半天,这样就能真正对其有所触动,亲身的体验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真正让学生“心临其境”去体验,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启开他们的情感之门,达到“理达通情”,言行一致的要求。

2.理性化。即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反省,使之不但其自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便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正确地学会识别千差万别的具体的道德情境。国外比较成功的方法就是道德困境讨论,提供一个学生易在道德认识上产生的混淆和道德问题或品质问题,如诚实与朋友义气、逞能鲁莽与勇敢等以及一些正确的道德动机与不恰当的道德行为之间的两难矛盾现象,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让他们大胆地讲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并要他们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常识或材料展开讨论,教师不断根据讨论的进展提出可供进一点思索的问题,将讨论引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并逐步地导向正轨。最后老师可对学生的讨论结果,针对不同观点展开细致的分析,水到渠道引出较高的道德层次的、让学生充分信服的观点,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目的。

3.科学化。即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要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水平。比如,同样是故事叙述方法,小学生与大学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小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一般是从直观的、具体的、比较肤浅的感知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最早形成的道德概念,主要是依据成年人对各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从大量的道德情境里抽象概括出来的。利用道德故事的情境进行教育有着悠久而广泛的历史,在许多情况下,通过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要比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守则》效果要好。要教育儿童诚实,老师无须大叫大嚷“要诚实,要诚实”,而只需讲述《伊索寓言》中那个牧童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故事;要教育儿童尊重长者,只要让他们去读“孔融让梨”的故事;要想让儿童如何懂得面对逆境,只要给他们讲爱迪生成才和张海迪的故事等等。这种方法比仅仅记忆行为规则条文印象要深刻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对于知识阅历相对较多,自我意识逐步完美的高职学生来说,再重复他们已经知晓的故事可能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当作小孩而不屑一顾,改由学生叙述自己经历过的道德故事,将是一种很有效的理解途径和道德发展手段。

4.时代化。即要注意学生个性必理的时代特征。当今的大中专学生,自立意义非常强烈,特别是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他们摒充权威,厌恶别人对他们指手划脚,而要自己探索和追求。他们认为,教师没有权力命令他们相信什么,怀疑什么。对于许多事情,假如明知是自己分析错了,宁可要自己思考后改正,而不要即使是正确的现成答案。对于这样的学生教育的方法主要在于提出某个道德故事,并使学生与这些道德故事中涉及的人物相互发生影响,让他们有机会去面对真正的道德情感。

5.自主化。即发展学生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道德完善。比如利用假期,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组织学生在山区或农村住一段时间,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出严格的纪律,并以此约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日常生活、开展活动或劳动均由学生轮流自己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生根据规定的作息时间、规则和安排展开活动,晚上进行自我小结,让学生谈自己的苦和累以及心理的感受,教师加以指导。要求学生相互鼓励,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进相互的感情和友谊,体验劳动者的艰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事后要求他们介绍劳动全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与同学视其效果予以评分,并将结果通知家长,以密切学生与家长间的感情交流,让学体验家长的辛苦,培养他们孝敬父母的品质,同时以实际成果引起父母对德育的重视。

6.反复化。即要使道德认识内在化、理性化,道德教育就一定具有重复性。只有经过反复认识、反复感染,才能真正从心灵深处产生道德信念。而且,必须使这种重复教育每一次都能根据新的情况、结合新的内容,使学生有新的切身体会。开展的活动最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多次才能完成的项目,使活动和成效能与学生的个人努力相联系,并通过时间延续,使学生对之产生感受,并产生一定的审美情趣或心理满足感。如让学生在某一较荒凉的空地上种植花草树木,要具体地规划各个学生的具体负责范围或对象,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学生的劳作情况进行评比,要求学生给予通过关书本知识或请教有经验的长辈加以解决。

教育人的工作由于其对象的特殊性,本来难度就大,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实践,作为新世纪的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运用先进的德育理念,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来构建21世纪的德育方法模式。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2

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其内容是高职院校中的管理人员依照所设定的德育目标,而采取计划、组织以及指导与管控的手段,对于德育中不同要素加以充分的利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具备优良品德的一项综合管理行为。德育管理的主要内涵是:1.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是其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2.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属于较为特别的教育活动,其将所设定的德育目标作为教育活动的指导。3.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不仅仅包含有德育管理的相关承受者,例如,学生、财务事件以及信息等,同时也包含有德育管理活动相关对象,例如,对人的组织以及管理人员所存在的关系等。

二、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通过开展德育管理活动,可以让德育工作人员拥有更为良好的状态,可以进一步的协调好德育管理工作中组织和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工作人员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使高职院校的德育组织能够一直处于较好的机能状态之下,以进一步的改善德育管理的效果。

1.要充分调动德育工作人员的能动性

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是依靠德育管理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同时德育工作人员也是改善德育效果的根本保障,所设定的德育目标也要由德育工作人员来达成。所以,在进行德育管理工作时,最为重要的是怎样充分的发挥德育工作人员能动性,让德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使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更为科学化,应当让德育工作人员及时、全面的了解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实施方案,让德育工作人员可以认识到自身德育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以及应采取的方法,要确保德育工作人员学习以及工作的欲望得以激发。在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主动的去关心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拥有良好的工作心态。要对德育工作人员定期的审查,增强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更好的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水平。

2.要充分的利用德育组织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德育组织指的是为了可以达到所设定的德育目标,而通过特定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人员集体。例如,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会、社团等各种的组织形式。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德育组织是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开展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时,正因为借助了不同的德育组织所发挥的作用,才可以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德育计划的执行阶段,德育组织是最为基础的保障。如果想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效果,要求要做好相关的德育组织工作,以充分的发挥出德育组织所具有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处于各个层次的德育组织间存在的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是相互的制约。若要想更好的利用德育组织所具有的作用,第一,应当对高职院校中的不同德育组织所存在的关联性加以梳理,让不同的德育组织可以更加的一致,确保组织可以维持一种良好的状态。例如,要对校级德育组织和下级的德育组织所存在的一些差距进行改进,确保不同层次的德育组织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推行不同组织间的横向合作,以对高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共同管理。另外,也应当对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和社会以及家庭之间的关系加以调适,让社会以及家庭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给予更大的支持,让学校内部以及学校外部可以产生出更大的德育合力。第二,应当构建科学、适宜的德育组织,让不同的组织可以更加的明确自身职责,同时也更有利于德育组织对各种问题的处理,使德育组织成员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3.要建立优良的学校风气

学校风气是高职院校的所有人员在思想上、学习上以及工作上体现出的一种个人态度以及个人行为的总和,其涉及到领导的作风问题、教师教学的作风问题以及学生学习的风气问题等多方面的内容。学校的风气其实是无形的校规,学校有良好的校园风气,可以带给学生更大的感召力以及约束力,使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对于自身的行为、思想上的一些违背学校风气情况加以改进。所以,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是达到高职院校德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学校风气不仅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目的,同时又是学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一种结果,是学校难得的一种精神力量。

4.要发挥出德育管理工作的综合效益

高职院校开展的德育管理工作属于系统性的一项管理工作。首先,应当确定德育管理的具体目标、相关对象以及涉及的内容,并形成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德育管理方案。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人员涉及范围较广,不仅包括学校的内部人员,也包括学校的外部人员,不同的人员之间通过紧密的合作与配合,才组成了完整的德育管理体系。在德育管理工作中,不同的人员具有的特定工作内容与职责,不过,不同的人员也要进行统一的管理。若使管理工作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则可以使不同人员的自主性被激发出来,才更易使系统所拥有的整体功能得以高效发挥。

我们不仅要对德育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了解,同时还应当掌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要求,通过采用高效的德育管理手段,对德育管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以提升高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水平。

作者:陆明 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3

1.1学校对职业素养全面性认识不够职业素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是职业素养的基石,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本课题组通过对《企业高职人才职业素养需求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企业最看重的是前三项的职业素养,企业认为,一名员工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轻易地获得。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育都十分重视,把大部分的教育资源用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上,无论是校内实验实训,还是校外实习实训,实习教学比重都高达50%或者更多,忽视了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

1.2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缺失高等职业院校将培养的学生输送到社会各个岗位,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良好的职业素养都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在现实中,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职业院校录取在普通本科院校之后,录取分数线低,考上职业院校的学生要么高考失利,要么本来学习基础就差。一般以后者居多。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校不思进取,经常迟到、旷课,每天的生活就是电脑、手机,自由散漫。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在进入大学后仍不改唯我独尊的习惯,凡事首先考虑个人利益最大化,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合作意识较差。当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不能遵守严格的工作纪律,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更缺乏团队协作、积极进取和创新开拓精神。

1.3职业素养培育留于形式所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和本职业相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但对于职业素养要求并没有课程或活动来做具体的支撑,更没有像职业技能那样有各种硬性的考核指标,多半停留在计划之中。有些学校用就业指导课代替职业素养培育,只是传授一些企业招聘应聘的技巧,并没有解决职业素养养成等内在问题;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就业率,为了迎合企业需求,不断地调整专业方向,加大专业设备投入,强化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但对本专业企业用人标准研究甚少,更谈不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了德育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2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高职生德育新模式

2.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教学是高职德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两课”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方法,遵循道德教育以情感体验法为主的学习规律,突出引导和启发,利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社会就业现状,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观和择业观培养,做到“要精要管用”。其次,发挥专业课教学的德育功能。专业课教学中也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加强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在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获得对社会和未来职业的价值体验、情感培养和人格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可以聘请企业人士到学校的课堂上现身说法,从职场人的角度讲述企业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素养,把职业理念和企业精神传递给在校学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2在企业实习中融入德育工作企业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比如优秀的企业导师不仅在专业技术上指导学生,更能通过言传身教将职业道德传递给学生,从而发挥榜样作用影响学生。因而,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加强合作,在企业实习中融入德育工作,使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不仅提高实践技能,而且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和专业课教师一起参与学生的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结合企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在这个环节积累到丰富的教学案例,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鲜活性。

2.3建设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是高职院校德育的有效载体。建设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在校园举办优秀合作企业推介会、劳动模范报告会、优秀校友报告会等,邀请社会精英或专业人士走进校园,宣传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学生立志成才;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亲身感受企业文化;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学校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不仅加强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而且增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2.4完善德育评价体系首先,德育评价形式多样化。改变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德育评价的考核标准,应以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与考核方法评估学生。其次,德育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其他任课教师、班主任、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同学以及学生自己都可以成为德育评价的主体。最后,德育评价内容综合化。应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突出其实践性。

3结语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4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当然,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犑辈患欠郑瑺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

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刚刚荫芽的思想火花能够越闪越亮。

在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要为其道德行为的培养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少先队、班集体,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之中,使其产生出各种道德情感,培养意志,促进道德习惯的形成。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串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艺术,而“问题串”则为这一艺术增添了生命活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问题串的教学意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紧扣重难点,精心预设,优化“问题串”设计,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知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串教学的概念及其优点

问题串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授课内容,老师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一个一个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得到反馈,再继续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都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扩展。

问题串教学法的优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师生双方可以互动,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学生通过自己的回答、老师的提问更容易记住所学的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课本的知识,再不用回家死记硬背了。这样一来,使学生不易产生厌学情绪等。由此可见,问题串教学法的优点很多,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老师的教学都大有益处,那么,问题串教学法可以随意实施吗?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让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二、问题串教学的具体做法

1.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科学地设置问题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深入地探究,使学生跟随着老师的教学步伐,通过自主思考,寻求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这样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比如,我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夜莺的歌声》一文的教学时,便设置了这样的几个问题串。

第1串:看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在学生说出了各自的想象以及最想知道的内容后,紧接着我再给出另一个问题。

第2串:初读课文,看看你想的和课文中的内容一样吗?课文告诉了你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小夜莺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当学生通过阅读、寻找,有了初步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引导,最后得出一个大家认可的结论:课文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前苏联的一个小男孩儿,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和德国侵略者作斗争的故事。小夜莺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勇敢、机智。

第3串: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读出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能在课文中画出这些句子吗?请画出来。学生们在我这一串问题的指引下,开始寻找这些句子。比如,表现勇敢的有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表现机智的有: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第4串:通过学习,你能否体会一下作者对小夜莺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读了课文,对小夜莺怀着怎么样的感情?你应该学习小夜莺的什么精神?通过这样一串问题,提升学生的认识,深化对课文的主题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并发问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提问有多么的重要。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问题串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发问。

3.通过“问题串”,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

问题串的设置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以上两种设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大方向的指引。比如,我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端午节》一课的教学时,就是通过问题串: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各地有哪些风俗?你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除了端午节,你们还知道有哪些重要的节日?知道是哪个民族的吗?通过这样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去寻找、去探究、去总结、去发现。他们知道端午节与屈原有关,还有挂艾叶、香囊以及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到: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端午节之外,还有寒食节、中元节、重阳节、腊八节等,除此之外,各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回族的肉孜节,宰牲节;朝鲜族的回甲节、回婚节;侗族的花炮节;蒙族的“白节”、祭敖包、那达慕、打鬃节等。

问题串法教学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自然,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关键在于老师要教会学生“提问”。只会回答问题是不足够的,重要的是要自己设计问题。学会设计问题,便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思考,学习的深度就会增加,这样,教学效果就得到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职校德育论文范文6

关键字:高职院校 毕业论文 组织管理

毕业论文是高职院校教学科研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阶段,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实践能力、学习成果的综合性考查,对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水平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从论文选题、撰写论文、毕业答辩、评定成绩以及归档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科学统一的组织与管理。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创新、健全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重点研究和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组织体系

论文选题范围较大

各学院对于论文的选题比较随意,论文题目范围相对来说不好把握。不少毕业论文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内容相对偏大,跟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太相符,与专业的培养方案目标也有出入;部分选题的难易程度也不等,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重复的现象,从而使得学生工作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所给出的论文题目中,能够联系实际进行创新的课题不多见。

时间安排不科学

学校课程结束后,就是毕业论文的撰写、答辩安排时间,这期间正好与毕业生就业存在冲突。这期间正好是学生忙碌找工作的时候,毕业生这时候大都会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找工作上,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就会得不到任何保证,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不重视,往往抱着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在整个毕业论文过程中,很少自己去主动跟导师沟通交流探讨论文知识,基于此情况,导师对于学生的论文进展也了解的不多,更没办法好好指导,等到快论文答辩的时候,再想着追赶进度。这样,答辩时,就会出现准备不充分、论点不明确、答辩也匆匆了事等情况,这样一来根本就无法起到毕业论文该起的作用。

(2)不健全的监督管理

各部门对毕业论文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同

在对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目前一些学院管理部门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各部门管理措施以及操作规程没有进行合理的统一和规范,还缺少详细严谨的管理措施;二是对于教师的指导监督没有跟进,缺少师生定期进行交流的管理指导体制,对于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工作仅限于形式上的流程,导致了很多同学论文格式书写不规范、质量低下等现象。这些现象应该引起高职院校的强烈关注,以便加强管理体制的改进。

缺乏完善的约束机制

在对毕业生进行论文指导的教学过程中,还没有统一的必要的激励约束规范机制。特别是对于学生论文的指导,在整个毕业论文期间,是否认真对待、是否投入了足够多的精力,这些情况对于导师在年度考察以及评定职称中都没有产生影响。这就使得责任心不强的部分导师,不够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抱着走形式的态度。这种考核机制的缺乏目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最终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组织管理毕业论文的改进措施

基于上述出现的问题,经过分析调研,各学院应从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开始进行改进调整,通过采用合适恰当的应对方法,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从而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不断健全各项规章体制,快速有效的调节好各种出现的问题。

加强组织管理意识

各学院要合理实现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工作,应不断提高对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学院应该充分认识到,做到要把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当做课堂一样重要。要不断提高管理意识,首先应成立组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会谈,特别是针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加强完善各项规章、规范管理制度。

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定期召开动员大会

为了调动导师和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在毕业论文开题之前,各学院就应该先召开毕业论文的动员大会。借助于每次的动员大会,导师和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和应走的程序,熟知毕业论文的各项要求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对于优秀的毕业论文给予奖励,并向用人单位推荐,同时对于不达标的论文应给予延期毕业等处理方式。由此方法,来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自觉独立的完成毕业论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各学院组建工作管理小组,然后对毕业论文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在工作小组下同时设有审题组、答辩组以及监督组。其中,审题组主要有学术委员会、校内外专家等组成,他们的职责是评审并指导各院论文的选题,确定选题范围,以供学生进行自由选择。答辩组包括由各院答辩委员会组成,主要负责论文答辩的最终评定结果。监督组主要由主管论文校长、教学督导组以及教务处等共同监督。学院各部门应按照毕业论文的各项要求,组织导师认真开展教学工作,随时跟踪学生论文的进度以及各种要求情况,从而保证论文质量。

2、健全论文细则

第一, 就是要制定可行的论文管理文档。将对论文的具体要求和整个过程记录在文件中,逐渐形成文件体系,使的论文组织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文件化。还有明确规定各种论文的具体细则,如何选题,答辩规则以及成绩的评定等。

第二,建立导师责任制。毕业论文所选取的导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否则不予指导毕业论文。导师最多指导6篇以上毕业论文,且导师应以本学院专职教师为主,特殊情况下,可聘请外系教师为辅。

3、规范过程管理

首先,论文的选题工作必须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严格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基本要求,做到有利于加强、巩固、深化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以及独立创新能力。

其次,撰写应符合要求规范。各学院都会制定“毕业论文选题审批表”以及“毕业论文任务书”,同时提供各专业毕业论文的参考样本。学生撰写论文需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选题、调研、进行文献查阅、写作等各项工作,论文撰写格式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写,导师定期填写指导记录,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

再次,规范答辩过程。毕业论文的答辩由答辩组负责,进行统一答辩及评审。答辩前,学生应先提交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等其他成果材料,经导师和答辩委员评阅后,才能参加答辩。在答辩过程中,先由学生陈述论文情况,再由答辩委员向学生提问,同时答辩秘书做好答辩记录。答辩结束后,答辩意见应立即反馈给学生及导师,以提高答辩的高效性。

最后,科学评定成绩。毕业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对毕业论文进行评分,评定时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评分细则,根据学生的答辩表现、论文质量以及答辩陈述情况逐一进行评分,综合评定论文的最终成绩。通常采用五分等级制进行划分,其中优秀的比例应控制在百分之十五以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