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思政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范文1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阶段的公共必修课,跟专业课不一样的是,所有的专业都必修学习这门课。这到底是一门什么课,或可做此一观。

第一,是国民教育课。国民首先要爱国。爱国,本来是一种天性。但在各种利益面前,国家有可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商品。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非常有必要了。爱国主义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保持爱国之赤子之心,不受利益驱使。要保持爱国初心就必须明确爱国的意义和价值,把爱国从一种原始的情感,上升到理性的行为。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二,是人生教育课。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就要懂得生活。生活一定会面对很多的现实问题,比如身体疾病、心理问题、情感危机等等等等。生活要过得美好,无疑就必须处理好这些问题。人生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处理这些问题,包括处理问题的勇气和方法以及道德和法律规范。

第三,是学业教育课。大学生最好的定位是什么,就是由纯粹的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大学生当然还是学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大学生就是通过学习来实现上述转变。如何学习,这其实是门技术活,也许需要一点天赋,但天道酬勤。

如果说学生在古代最缺的是学习材料,那么现代学生最缺的则是学习方法了。或可这样说吧,对于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给知识,而是给方法。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本身就是学习最基本的东西。学业教育首先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把学习材料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走进课程的殿堂,但大部分时间应该记住千万不能忘了把方法教给学生。

好学,或者说好奇心,本来也是人的天性。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从三岁小孩时就学得很开心很快乐,他基本上就可以保持这颗宝贵的好学心。但事情往往不是这样,人在学习的过程必然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问题、挫折,好学心很可能在一次次打击之下,消失殆尽。学业教育就必须重新激活学生的好学心,因而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意义和价值。通过理性反作用于感性,把好学心重新激活。

第四,创业教育课。这个是对大学来说的,小学和中学不存在这个问题。一个人到了大学阶段,就应该明白大学跟中学和小学不一样,中学小学毕业之后仍然是学生,而大学毕业之后就不再是学生了。因而,大学阶段就必须慢慢地从学生(消费者)转变成创业者(生产者)的角色。

创业教育课必须引导学生实现这样一个转变,首先就是转变思维方式。要实现从消费者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为创业者的思维,习惯于“花出去,回得来”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其次,当然还要教授创业方法。创业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学会撰写创业计划书,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和业务。

高校思政课范文2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针。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思想理论课,它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的生命状态是决定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思政课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活力和生命质量,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教育价值。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思政课渗透生命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生命教育;渗透;探究

前言:

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和价值的源泉,通过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的价值,自觉地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而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命教育充分体现出对生命的关爱,对生命质量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样是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进一步达到完善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生活状态、塑造学生的目的,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富有生命意义。

1.高校思政课与渗透生命教育之间的关系

1.1高校思政课中生命教育的定义

高校思政课中的生命教育是指教师以生命发展的规律为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更加完善的认识生命,增强其对生命的热爱程度,使之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并且增强对生命的敬畏感。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让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充满生命活力,健全自身的人格,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增强大学生的智慧。这一过程的实施将使高校思政课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

1.2高校思政课中生命教育的目标

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完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终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在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其目标在于强化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取向,使其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同时,通过生命教育来实现满足学生成长内在需求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3高校思政课是生命教育的有效平台

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主要是以教育为主要手段,将生命作为核心,对学生的整个生命活动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生命、尊重生命,使之增强对生命的热爱感,从而达到提升生命质量、获取生命价值的目的。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更加关怀生命状态、追求生命情调,从而更好地感受生命的意义,焕发出生命的光彩。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关怀意识,它不仅是指对生命个人的关心,更是对人生态度、生命价值的引导,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尊严,丰富内心世界,使之充满生命活力。思政课与生命教育的目标是相互融合的,他们都在寻求个体生命的完善发展。教育部门对高校思政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无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指导思想上,都为思政课中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2.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任务的紧迫性,让思政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生命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2.1更新生命教育理念

高校思政课的开展目的不仅是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应当强化学生综合能力、自身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则是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人格特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生命得以正常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拥有生命教育的意识,自觉地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政课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之路,将学生看作是有情感、有智慧的生命个体来进行教育,同时自身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的生命态度,用蓬勃的活力来感染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沟通自身对生命的体会和情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意义,通过更新自身的生命教育理念,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的。

2.2开发生命教育资源

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要充分开发生命教育资源。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很多蕴含生命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中,讲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规律时,可以将一些伟人的事迹穿插到教学内容中,讲述这些历史伟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以及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是如何应对的,让学生在这些历史实例中感受生命价值的力量。让学生在思政课中获取知识,获取对生命的认知,从而不断地创造自我,实现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来扩展教学资源,例如让学生观看影片、旁听法院庭审等,使其真正受到心灵的洗涤,亲身体验到生命的意义,通过美化环境、植树造林等活动来感受生命带来的无穷力量,进而产生对生命的敬仰。

2.3转变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学模式是指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从课程主体出发,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原则,从而提炼出较为典型、富有趣味、比较稳定的教学样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讲、听、读、记、练,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比较刻板,学生往往是被动地获取知识,并不能真正的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高校思政课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讲授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它是一种高级的育德、育心的心理活动。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自身的情绪变化较大,如果单纯的利用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用心设计教学方案,可以将自身的成长经历、人生体验等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启发学生,真正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意义。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关注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教会他们处理生活困难的方法,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3.高校思政课渗透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3.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它与其他专业课不同,有着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我国教育事业的功利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一些思政课教师并没有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以自身为主,运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听课感受和反映,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远远不够。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的,教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而思政课作为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核心课程,却并没有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的传播。学校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思政课,教师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多样性和个性的发展。学校思政课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也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将生命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高等院校只有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政课中,督促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才能营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引导并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态度,有效达到思政课教育的目的。

3.2拓宽生命教育渠道,降低悲剧发生率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大学生生活在多元的文化社会中,价值观念在逐渐发生转变,他们面临的

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困惑与人生的迷茫状态。据调查,很多大学生对自身生存状况、社会现实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产生了困扰,有些大学生甚至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他们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出现了漠视生命存在、丧失生命意义等的现象。传统道德正在受到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的冲击,新闻报道的大学生自残、轻生与犯罪等事件频频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社会秩序的紊乱。这些事件应当引起高校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界普遍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一些高校已经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政课中,然而还有部分院校并没有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等到恶劣事件发生时才去处理问题,高校缺乏生命教育教师,教育效果不明显。在高校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人生,提高对生命的热爱意识,自觉地把握主流意识。要想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就必须渗透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旺盛的精力,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感受,让他们更加正确的看待生命、看待人生,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世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 (06): 176-178.

[2] 何仕.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10): 152-153.

[3] 魏瑞花,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渗透“三生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1 (06):211-213.

高校思政课范文3

关键词:慕课;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一、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上个世纪末国外出现的混合式学习理论,最初适用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员工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这种教学方法引起学者关注,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目前学者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主要包括三种:教学模式或传输媒介的混合;教学方法的混合;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2003年,国内学者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并应用“混合式教学”概念,并开始在国内教育教学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普遍定义为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协作联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承继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网络在线教学的优点,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与方向。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了线下课堂教学以及线上网络教学的互补,不单纯依靠传统课堂教学,而是借助课堂与网络两个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了教学效果。相比较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而言,以慕课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问题,选择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有效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教学资源上,慕课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思政课的相关教材资源、实践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可以采取视频、音乐、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有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讲解不深入的不足。从效果评价上,慕课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线上综合评定,最终产生系统化的课程效果评价结果。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类型

本文论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模式是指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慕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根据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结合时间,可以将其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该种类型指的是线上教学以及线下课堂教学在相同的时间点展开教学。这种方式通常将手机客户端作为载体,线上内容不仅包括了教师上传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任务,还包括了学生课程签到、在线讨论、问卷调查、课程反馈等诸多模块。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也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在线上完成相应的功能,进而实现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同步开展;其次,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时间不同。线上教学主要利用慕课平台课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内容,学生通过线上慕课平台能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线下课堂教学则主要是教师针对课程课前预习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课后根据自身喜欢的内容,完成线上学习。在这种类型中,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补充以及相互融合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本文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了学生线上课程预习、课堂深入教学、课后巩固反思三部分环节,主要是合理引导学生有效应用网上资源以及线下课堂教学熟练地掌握各种核心理念,通过课后线上+线下对知识巩固反思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线上课程预习。教师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视频资料、阅读材料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这些课程内容包含课程的教学任务、难点、重点等相关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对知识点有初步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学生预习完课程内容以后,视频资料中会有测试环节,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系统的测试,教师按照学生测试的结果可以掌握学生的课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难点问题和知识漏洞,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师线下课堂授课的针对性与专业性。第二、课程深入教学。学生所开展的线上课程预习活动能够为线下课堂教学深入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教师通过对学生难点与知识漏洞的梳理,对教案进行合理化设计,凸显学生不明白或者是还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实现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迁徙,进而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授课前,教师可以设置诸如:道德的含义指的是什么、你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等这类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讲解,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阅读课前搜集的相关文献,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换看法,完成协作探究活动,将相关知识用于新情境当中,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课程讨论的结果以论文的形式上交,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第三、课后巩固反思。该阶段可以分成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线上部分,教师在网络平台中集中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并交由学生对课前预习问题进行修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漏洞的梳理,从而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线下部分,教师针对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有效利用课程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书写论文、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徙和应用。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以及效果进行调查,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以及自我总结的形式,搜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举措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社会教育功能以及学生之间的融合。在慕课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获得学生思想动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化的教学内容,应用专题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向性专题教学作为核心,按照不同知识点之间所具备的逻辑关系将整个知识体系划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同时,为了全面整合资源,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广泛的搜集工作,比如经典文献资料、课程教学视频等内容。按照教学资源制作课件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互动渠道

为了加强课程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要实现线上慕课平台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线下课堂教学模块包含了课堂知识讲解以及小组讨论等相关环节,教师负责对教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讲解,针对线上慕课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保证所有学生的疑难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三)转化教学语言风格

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不单单与教学内容的有关,还和教师教学话语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通常会采用教材式的语言,表现出一定的政策性与学术型,对学生理论理解能力要求高,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由此可见,教师在编制慕课课件的时候需要注重语言风格的转变,构建一套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丰富而又生动的话语体系,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感染力与形象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用更加富有时代特色,幽默而又通俗的语言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将一些抽象化的概念采用生动的语言加以诠释,保证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内容,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高校思政课范文4

关键词 全面考核 过程考核 素质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实施以来,关于考核方式的改革就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同仁就传统思政课考核方式的缺点、考核改革的方向和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实践中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一些具体做法。

目前各高校思政课考核方法的改革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其一,从对学生单纯的理论知识考核向对学生的全面考核转变。全面考核要求对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态度等诸方面进行考核,特别是对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能力考核即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考核。其二,由对学生的单纯期末闭卷考核向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转变。这种考核从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核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注重考核的过程性,更能客观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精神面貌、学习积极与否。

可以说,全面考核和过程考核目前已成为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教师考核学生的基本要求。与这样的考核要求相适应,目前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即“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各高校大都采用考查方式进行考核。思政课考查科目如何考核能更好地达到考核目标?这也成为我们教学中努力探讨解决的问题。

1目前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各高校思政课考查科目的具体考核方式,可以看到其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1.1考核目标不够明确,不能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功能与本质要求

一般专业课与公共课的考核目标,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状况的考核。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授知识、培养分析问题方法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历史观的培养,这是思政课的特殊功能与本质要求。这就要求思政课的考核要客观体现学生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情况,这是思政课考核目标的特殊要求。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核易于客观评价,而思想、精神、灵魂却难以量化考核。思政课考查科目尽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考核方式,但主要还是知识、能力考核,而不是思想道德素质考核,不能体现思政课的特殊功能和本质要求。建立客观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

1.2随意性

这既是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的优点,也是缺点。从优点方面看,考查形式灵活多样,没有统一的形式规定,而不以单一的卷面成绩评定成绩,这有助于教师从知识、能力、态度、素质等多方面更为全面地评定学生学习效果。从缺点方面看,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考核态度随意性过大。教师考查的随意性过大表现在:考查内容的随意性,即考查内容不能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不能体现其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客观反映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培养的效果;考查形式的随意性,即教师更多地从评定成绩容易与否的角度出发,选择写论文、思想汇报等主观性较强的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学生考查的随意性过大表现在:相对于考试课有明确的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通过闭卷考试进行考核而言,学生普遍认为考查课内容简单,考核方式开放,不经过正规的闭卷考试,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学习投入较少,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主观性,即考查成绩评定缺乏客观的、定量的指标体系,其标准由教师主观掌握

(1)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考查课考查内容及方式的选择,不仅要全面反映学生素质培养、知识学习、能力锻炼的成效,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与否,能否认真预习、听课、思考、回答,以保证学生成绩评定的完整性。(2)考核指标体系中各项具体指标所占分值不够合理。素质、知识、能力、态度四项指标中,知识、能力较容易以量化数据评定;态度考核有赖于教师教学中的教学管理水平高低和教学实践的投入,也易于以量化数据评定;思想道德素质则难以以量化数据评定。这使得在思政课的考核指标体系中,知识、能力、态度所占分值较多,而素质考核几乎难以体现。

2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查方式的改进方向

明了目前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就可以明确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查方式的改进方向。

2.1明确考查目标,确立考查标准

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的区别,明确思政课考核目标,是搞好思政课考核的首要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和目标是为了加强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制观,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与经验,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原则,养成优良的个性品质。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功能和本质要求。因此,在课程定位、方向、标准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思政课均不同于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除了一般课程具有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功能外,思政课更侧重于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素质培养是思政课的本质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目标必然要体现其特殊功能和本质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及方法时,必须考虑如何能有效地对学生素质培养情况进行考核,以明确并达到思政课的考核目标。

2.2建立客观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

思政课考查科目的考核采用结构成绩,以保证对学生成绩评定的完整性、科学性。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目标,其考查科目的考核应包括四个方面的指标:素质,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知识,即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认识和积累的经验;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态度,即学习中的积极性,表现为出勤率、课前准备、课上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课后复习等。四项考核指标中,主要依据考核目标和价值取向,素质培养所占权重应适当加大。

2.3探讨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

加强考核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考查方式。如:对学习态度不佳的学生,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以强化其学习的紧迫感;对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可以采用开卷法,或者写读后感、或者作卷面试题、或者面试、或者写课程论文等,使学生在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论述,以客观评价其素质、学习效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困惑

有了努力方向,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考核体系。学生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二者比例或是三比七,或是五比五,由授课教师灵活把握。平时成绩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素质、知识和能力,期末成绩侧重素质、能力,二者结合,能从这四个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突出了思政课考核的全面性、客观性、过程性。这种改革,有助于在教学和考核中全面贯彻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改革教学方法适应课改新要求。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仍然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惑:

3.1教师应适应新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考核题目设计

全面考核和过程考核对教师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环节的考核中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素质、知识、能力、态度四项考核指标而言,平时考核环节首先突出的是态度指标,它最能直观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是素质、知识、能力指标,在师生互动中展示学生学习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学生的政治素养;期末考核环节首先突出的是知识、能力指标,其次是素质、态度指标。这一变化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考核题目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一方面要加强课堂管理,直观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以思考性的题目而不是记忆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设计的这些思考性题目应尤为注意侧重政治理论分析。只有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才能真正展现学生的平时表现,才有客观的平时考核成绩。其二,期末考核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其题目都应避免随意性,应紧扣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从素质指标方面考核学生。

3.2学生平时表现的信息收集难度大,难以客观评定平时考核成绩

考核方式改革的要点之一是要改变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更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评定。尤为重要的是,平时考核更能有效地体现学生素质培养情况,更能体现思政课考核目标的本质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收集学生平时表现的信息难度大,信息收集少,准确性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思政课大班化、课时少的教学特点。课堂教学中难以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展示空间,难以充分收集学生平时表现的信息,也就难以准确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

高校思政课范文5

塑人灵魂的工程师首先,高校“思政课”教育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有部分学生认为,我既不信奉唯物主义世界观、也不信奉唯心主义世界观,我信奉我的专业,因为我将来只靠它吃饭。这种观点不仅错误、而且在实践中有害。虽然,大学生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便将来能够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人的思想都离不开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不同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所作的行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任何专门学问的研究只是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研究,而任何研究都离不开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其次,有益于大学生修炼良好的人格魅力。要想将来当专家,不仅要受世界观支配,而且还必然受一定人生观、价值观支配。一个人不管他能否成为专家,学生时代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将来要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培养自己一个什么样的人格。即使成为专家,也存在着一个具有什么人格力量的专家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专家,在个人的荣誉、地位、利益等系列问题上,如何对待?已经成为专家,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为自身个人利益而努力奋斗还是造福于人类社会?当科研受到挫折和失败时,是气馁、退缩,还是迎难而上直至成功?遇到科学研究的社会环境不理想,是抱怨、发泄还是积极克服、主动进取?如此等等系列问题,都需要作出明确的、毫不含糊的回答。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人生观,以它为思想武装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才兼备。大学生只有以这样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人生行为的指导,努力学好专业,将来才有可能成为受到国家和人民欢迎和重用的、有人格魅力的专才、专家。

二、高校“思政课”教育

授业育才的引路人

第一,解决人才发展的正确方向。长期以来,有部分人认为高校教育是通过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来实现,与“思政课”教育没多大关系。这是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偏见,好多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这一现象的出现就是明证。事实上,专业知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的特征之一,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专业课教育教学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授业育才的双轮车。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能够解决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为谁服务、代表谁的根本利益的专家、学者,这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带有方向性的根本问题。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所有的学科、所有的领域的知识,大到宇宙天体演化、社会形态更迭,小到基本粒子的结构演变,还无一不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都可以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作为指导思想,去进行分析与研究。当然,科学方法论的普遍原则,不能等同也不能取代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我们不能以具体科学方法的不可取代性,排斥理论的普遍指导作用。

第二,引领实事求是作风的树立。任何学科科研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引领。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也是一种科学精神。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这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出发点,坚持实事出发就是坚持唯物主义。求,即探索、研究,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对其对象的未知领域进行求证、求解、求新。一个“求”字凝聚了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精神,如严谨治学精神、刻苦钻研精神、甘于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是,即规律,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必然规律、建立关于规律的知识体系。为了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总之,任何取得成功的科学研究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结晶。

高校思政课范文6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双主体交互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21-03[作者简介]兰宏伟,女,河北承德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模式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它力图从知识形态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连接问题。”[1]286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是指在主体间性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之间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通过问答、讨论、辩论等形式进行的交流、合作,以至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模式。它主张教师和学生均是教育主体,两者并存共生、对立统一于教育活动之中,同时认为教育活动是师生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交流、互动活动。主体间性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是对传统思政理论课教育模式和新课程理论的扬弃,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的特点

(一)平等性是“双主体交互模式”的基础

“双主体交互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两者不是主体与客体或者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一方面,同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自主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不存在支配与被支配、服务与被服务、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另一方面,同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获取信息的权利和能力上是平等的。在信息资源如此发达的网络社会,教师已经丧失了获取信息的优先权。现代思政理论课要求教师将学生看做可以与自己进行平等交流的另一个主体,并时刻保持一颗对信息的敏感之心,努力提高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要将教师看成信息交流的另一个主体,改变以往只听讲、做笔记、回答问题的学习习惯,主动思考,主动获取信息。

(二)主体性是“双主体交互模式”的根本

“双主体交互模式”的根本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均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性是人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教师和学生之所以同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因为两者均具备主体性,但两者的主体性表现不同。教师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具体包括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学生,积极而主动的运用教育介体,科学而准确的确立教育内容,公平而合理地进行教育评价等。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包括积极而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全面而客观地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进行审视、反思,客观而准确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等。只有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均得到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教学相长的理想效果,其中一方的主体性发挥不足都将直接影响另一方主体性发挥。

(三)交互性是“双主体交互模式”的关键

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的交互性特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主体间性思想曾提出交流是两个主体同时存在、共同进步的根本所在。同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将组织活动和交往看作是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1]271。同为思政理论课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只有在主动掌握了知识和信息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认识的不足,从而进行自我认识重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再认识和对价值观念的一致认同。交流、互动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效果得以实现的关键。传统思政理论课正是缺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才形成了教师满堂灌和学生被边缘化问题的出现。思政教育的关键不是教师教育学生,也不是教师引导学生,而是在教师和学生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在对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形成对自我原有认识的扬弃和重塑,以至促进双方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实施的现实阻碍因素

(一)教育理念落后,师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教育理念指人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的观念和看法。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学生对教育对象的态度,以及对教育方式的选择。学生的教育理念指的是学生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的认识,其决定了其对教师的态度和对学习内容、方式的选择。传统的“教育工具化”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将自己看作教育主体,将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和被动接收者,更多地以灌输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效果不佳。同样,在“教育工具化”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常常不假思索地接受,被动地接受式学习,使他们越来越不善于思考。教师和学生只有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看作人生发展的基本需要,将对方看做和自己一样的教育主体,积极交流互动,才能在发挥各自主体性的基础上,提高思政理论课实效性。

(二)教学机制陈旧,师生沟通不畅

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机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大班级授课制,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师生沟通。当一名教师面对着100名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想要进行交流、互动是十分困难的,而讲授法是唯一最易行、最简单的授课方式。大班级授课制在阻碍交流、互动的同时,使班级管理工作也变得异常困难。一些学校通过签到、点名的方式监督学生出勤,但效果仍不理想。除此之外,课时问题也是影响师生沟通的重要因素。大部分高校将思政理论课定为每周一节,面对着如此庞大的教学内容,每周一节课程显然满足不了教育目标的要求,教师只有采用灌输方式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缺少了合理教学制度的支撑,“双主体交互模式”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教材理论性过强,师生精神建构不足

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3]419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论性过强。传统的思政教育受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影响,承认对道德认知可以形成道德思想,主张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获得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赫尔巴特曾指出:“教学可以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这就是我的教育的全部。”[4]12传统思政理论课更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训练,过分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建构。实际上,精神建构才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具备道德知识并不必然产生道德品格。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的构建

(一)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师生主体性

“双主体交互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主动转变自身落后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思政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思政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其实践性。思政理论课并非简单传授知识,而是一门以“三观”养成为核心内容,以提高思想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的重要课程。因此,同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应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广泛的交流、互动,在此基础上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才是主体,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应主动发挥其主体性。教师和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本质及价值的正确认识是转变教育理念的关键,而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关键。

(二)改革教学机制,保障教育模式实施

针对目前教学机制存在的影响师生交流、互动的大班级授课制,学校应该果断改革,减少班级容量,为师生交流创造条件。小班授课使教师更容易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特点,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提高每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格。一直以来对思政教育的评价都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十分困难的问题,因为思政教育的效果有显性的、影响的,有直接的、间接的。因此若想使“双主体交互模式”得以实现,必须改革思政理论课评价机制。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造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师生互评和自评结合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环节的健康运行。

(三)合理编排内容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面对高校思政理论课内容理论性过强,与学生实际脱节的问题,教育部文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凝聚力。”[3]377高校思政理论课不仅承担着社会教化功能,更重要的是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体价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中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看待,层层深入。针对教材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目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已经纳入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除此之外,对于内容体系的编排还应该发挥一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征询意见,赋予内容科学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唐平,李智.论大学生主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5).

上一篇实例教学法

下一篇市场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