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阳光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收集阳光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收集阳光作文

收集阳光作文范文1

还记得在那个冬季,我跟着爸妈来到远在大理的姑姑家。年幼无知的我还以为南方的雪花要比北方的雪花大得多,好玩的多!然而,当我亲身经历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里的冬季从不下雪,我觉得这一点是这座美丽城市的缺憾!可是,这里的阳光却格外的温暖。

一个小女孩和我成为了好朋友。她家住在大理郊区一个偏僻的地方。她年龄大我几岁,上小学三年级。她很好客,当我认识她的第一天,她就邀请我到她家做客。

我来到她家,坐在柱子制成的椅子上,喝着她为我沏的普洱茶。不一会,从房间;里走出一个白族姑娘,她为我介绍这是她的姐姐。大姐姐对我非常和蔼,让我时常对比着我自己的姐姐。她问我:

“小妹妹,你从哪来啊?”

“辽宁!”

“离这很远吧!”

“是啊,很多天才到这的!”……

不知为何,无论和她谈什么,那阳光般的笑容总是挂在她的嘴边,让人见了心里暖洋洋的……

后来,我的好朋友对我说:“其实,我姐姐小学都没有毕业!”

“为什么?”我疑惑不解的问。

“因为我的家里的经济状况只允许一个人去上学。我小时候就很喜欢读书,见姐姐的书总会爱不释手。姐姐为了满足我的心愿,所以……她自己毅然选择了弃学,让我念书……”

我霎时惊呆了。原来在我身边的人会发生这样惊奇的事,原来我一直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

原来,姐妹之间的爱是如此地伟大,,它像阳光般的温暖照耀着黑暗中的人们……

从哪以后,我不再觉得那里不下雪是一大缺憾,而是觉得那里的阳光是那样的温暖!

收集阳光作文范文2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稳定的情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我校以心理健康周教育契机,以“沐浴心育阳光 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使之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主题活动周,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在认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活动主题:沐浴心育阳光 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时间:第14周

活动地点:陈埭紫峰中心小学

活动内容:

一、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观摩研讨活动(具体议程如下):

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开始

2、顾问代表讲话

3、教委办领导讲话

4、宣读紫峰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周方案

5、学生代表发言

6、大型手语操

7、团体心理活动观摩课

8、心理讲座

二、黑板报

各班以“沐浴心育阳光 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低年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中年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高年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于5月8日前完成)

三、宣传栏(美术作品、书法、作文)

负责各宣传栏的老师(其中有美术、书法、作文)围绕“沐浴心育阳光 健康快乐成长”收集好相关作品,高年级的作文可让外来生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生活、学习、交往所遇到的烦恼或挫折。(于5月8日前完成)

四、心理辅导课

各班的辅导员在周五第三节上一节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题与黑板报的主题相一致。

五、广播站

与校广播站的老师合作,推出午间“心灵之声”栏目,负责的老师收集关于心理方面的小知识、小测试、歌曲等等,于星期二~四中午播放。

六、展板

制作心理展板,其一为学生作品展示板,其二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介,由心理课题组的老师完成。

七、活动乐园

(一)团体心理活动

时间:星期二下午

地点:操场

内容:感统训练(夹弹珠、袋鼠跳、走s型、弹乒乓)

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二)团体心理活动

时间:星期三下午

地点:操场

内容:合作之旅(纸板渡河、赶鸭子、人椅、结对而行)

对象:三、四年级学生

(三)心理知识竞赛

时间:星期四下午

地点:多媒体教室

对象:五年级学生

(四)心理影片欣赏

时间:星期三下午

地点:多媒体教室

内容:《隐形的翅膀》

对象:六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

收集阳光作文范文3

我们再来读一首短诗,“风是善良的/它从不忘记低弱的小草/于是每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小草就有了生命”。读之,心会为之一动,闭上眼睛,一些相关的体验涌上心头:分享、等待、理解、阳光、沟通、合作、温暖等,这些体验贴近我们的“心灵”。

那么,我们有表达这些“心灵”体验的愿望吗?

中考作文这个舞台,期待着我们“心灵”的载歌载舞!

让我们静下心来,“带一本书去旅行”(2012年江苏南京卷)打开我们的精神空间,寻找“我的心灵憩所”(2012年辽宁大连卷),于是发现“我的心中有个梦”(2012年山东滨州卷);轻轻唤醒沉睡的心灵,我们“心中有支欢乐的歌”(2012年江苏苏州卷),于是吟唱“心灵深处的歌”(2012年甘肃白银卷),慢慢抚摸柔软的内心,“心里美滋滋的”(2012年上海卷),那缕缕阳光就会投射进来,让我们感受“温暖的阳光”(2012年湖北荆州卷),让我们想起理解、沟通、分享的“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2011年江苏南通卷);在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中,“以心灵温暖心灵”(2011年吉林卷)“幸福就在现在”(2012年江苏无锡卷),这些年,与我们心心相印的师长、亲人、朋友,他们“微笑”(2012年四川资阳卷)着,真是“那个温暖的表情”(2012年四川自贡卷)……这些心与心的交汇,使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充盈。

静下心来感悟生命,涵养心灵,表达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保持心灵的平和与宁静,“心灵类”作文自然就会在我们笔端流淌。

2013年,中考作文期待着我们的美好“心灵”。

仔细品味“心灵类”作文题目,我们发现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明目张胆”,直指“心灵”,如“以心灵温暖心灵”“我的心灵憩所”;一类是“暗送秋波,”隐含“心灵”,如“温暖的阳光”“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明目张胆”者,好像已经告诉我们写了什么,其实不然,“心灵”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办?我们要让“心灵”找到一个载体,要用一件事或一个物来体现“心灵”,要实写。

“暗送秋波”者,题目中都有实实在在的“物”,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要写好这类题目,就要读懂“物”的内涵,通过这些“物”,写出“心灵”的轻盈灵动之美,要虚写。

“虚实相生”是写好“心灵类”作文的最好法宝。那么,我们如何去写呢?

一、巧选材。让“心灵”不再“空荡荡”

我们先来看看“我的心灵憩所”(2012年辽宁大连卷)这个题目,题目前有这样一段引言:“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有自己真正的爱好,这爱好,犹如一处种满宜人香草的供人歇息的场所,它本身的美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休息,让我们的情操受到陶冶,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滋养。”这段话中有一个关键词“爱好”,音乐爱好者,在怡情乐声中,让心灵得到休息;阅读爱好者,在邀游书海中,让心灵得到休息;运动爱好者,在激情跃动中,让心灵得到休息……这音乐、书海、运动就是“心灵”的载体,因此,巧妙地选择一个实实在在的“爱好”,让“心灵”有所依托,并进而升华,就是写好这个题目的关键。

比如,有考生这样写道:

午后微醺,摊开书坐到桌边,细细地读那千年前的文字,寻找沧海中的遗珠,嗅着唐风宋韵里亘古不变的浓郁墨香。那一刻,我的心被历史潮流卷走了,竟然与衣袂轻扬的太白、子美、东坡、易安等贴得如此之近。我读他们的桀骜不羁,他们的狷介疏狂,抑或他们的缱绻情思,他们的几多悲喜。渐渐地我就成了他们,在草色烟光残照里伏于案上,一笔笔一字字把过往的沉浮起落刻进柔软。的宣纸,留给后人评说。复杂的情感如潮,涨落在心中,恍惚间我看到,经典诗文,悠悠雅韵,在那风骨清嘉的笔锋末梢,默然与我对望,我的心灵憩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段文字中选择的素材是“阅读经典名著”,作者潜心阅读,涵养心灵,找到了“心灵憩所”。

二、善联想,让“心灵”可以“轻盈盈”

我们再来分析“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2011年江苏南通卷)这个题目。很显然“春暖花开”一词,本义形容春天的美好,但是在这里更应该读懂它的比喻义,这一短语的比喻义具有多义性,感动、温暖、快乐、自信、自豪、成就感、幸福感、光明感等相关体验都在其中。

夜,静悄悄。我打开厨房里的灯,想把芒果重新放回冰箱。打开冰箱门,只感觉眼前一亮――两个芒果静静地躺在冰箱里,被柔和的灯光包裹着,好像一场“预约”的迎宾会。三个芒果又站在一起,刚才的“分果”一事恰如没有发生过一样。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三个芒果,三个小太阳,将它们收集到的一季阳光,都释放在夜里,照亮着我自认为苦闷而枯燥的初三生活。眼前的明亮彻照我心,也将温暖包裹我身。

这段文字,用春暖花开时候芒果收集的阳光彻照我心,揭示了“春暖花开”的深厚意蕴,巧妙表达了作者的心灵体验。

我们要善于联想,实题虚写,将题目中暗含的心灵体验,轻盈灵动地表达出来,这可以使“实”的“实物”表达出独特的“虚”的“心灵”。

写作“心灵类”作文题,特别要注意,要在虚实相生中,追求语言的灵动优美。因为我们的“心灵”是美好而灵动的,如果语言平实,甚至枯燥乏味,那么就是极大的败笔。

比如,有考生在作文《倾听月色》中这样写道:

在琴声中,我仿佛看到了法国塞纳河畔的月光,中国黄果树瀑布的飞泻。

而同样的题材,有考生却是这样表达的:

一刹那,我的心突然一震。手指下的琴键活动了,变幻了,成了一个个活泼的精灵,跳着、舞着。我的手指在琴上飞动,仿佛芭蕾舞者的足尖,轻盈而坚实。或许是百年前的夜晚,法国的塞纳河畔:清冷的月。似在河水中洗濯过一般明净;那云,如青纱一样轻薄素淡。小提琴缠绵的声音萦绕在耳边。或许就是今夜,中国黄果树的飞瀑前:月正当空,高高的悬崖与嶙峋的山石将水扯成了雾,飞溅的水珠、重叠的山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神秘与圣洁。远处,隐隐有悠扬的箫声,若断若续,如泣如诉。还有梅花的暗香与山风的清凉……

收集阳光作文范文4

关键词:注重方法 培养兴趣 观察积累 读写结合 评改提高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可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一、作文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我在作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是:(1)以熟悉的内容引导激发兴趣。作文的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表达的愿望。(2)开展丰富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会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人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在同学们掌声和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让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3)每期编辑一至二集属于自己班上的《优秀作文集》,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装订成书,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作文情趣。

二、作文教学应重视积累,从细处入手

1.仔细观察,从生活中学习作文。

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习性,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学会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提高了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2.加强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谴词造句是习作的奠基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平时就应加强以下两点训练。(1)句子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是写好句子的前提。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仅要能回答“谁在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更要能够回答“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或“什么时候,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2)内容要生动:文章是由句子构成,为了使文章生动,句子的表达首先就要生动具体,必须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如教学“抚摸”一词造句时,有学生说:“阳光抚摸着大地”,就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在怎样的季节里,阳关如何抚摸着什么样的大地?”经过引导学生造出“春天,柔和的阳光轻轻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大地。”显然第二句要比第一句表达得更准确、鲜明、生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为习作打下牢固的奠基石。

三、有效的作文教学应重视读写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寻找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仿写点,运用迁移的规律,让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学会写作。在读写结合的形式上,我初步探索出了以下几种:一是模仿性读写结合,就是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引导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掌握写作的要领,学会写作的方法。比如: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安排仿写《我爱家乡的柑橘》等。二是延伸性读写结合。就是对课文中的空白处,或者写得不详细处进行补充性续写,如对《凡卡》一课结尾进行补写,写《凡卡从梦中醒来后……》。三是改动性读写结合。就是对学习的课文进行改写,或者改动人称,或者改动记叙的顺序,或者改动文章的结构,或者改动表达方式。四是评议性读写结合。就是让学生在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议,或谈体会,或谈感受,或谈评价。这样的读写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实现了读写的互补。

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利用课外阅读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好的词、句、片段、格言警句等及时搜集到“采蜜集”(作文素材收集本)中,作文时可随时借鉴和运用,并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四、重视作文评改

收集阳光作文范文5

一、挖掘生活的源泉,积累丰富的素材

有些学生很怕作文,问其原因,皆回答无内容可写。这固然和学生的生活不够充实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平时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熟视无睹,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勤于思考,牢固树立作文就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的思想,不愁打不开学生作文的思路。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寻找素材要依循。即:“丰富、体验、挖掘、收集”。

1.丰富。孩子天生好动的性格特点和旺盛的求知欲使整个自然界充满奇幻的色彩,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是他们活动的乐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特点,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在和熙的风中,聆听流水的欢唱,蟋蟀的低吟,鸟儿的婉转,观赏绚丽的花朵,农人劳作的身影,暮归的耕牛……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丰富生活,增长见识,充实情怀。

2.体验。为避免学生闭门造车的无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情景,预先将题目布置给学生(如《记一堂生动的实验课》、《记一次学校运动会》等),然后精心安排,组织活动,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亲身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从而在作文时做到心中有数,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3.挖掘。熙熙攘攘的的社会人来人往,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各种悲喜剧,平凡的生活中蕴育着各种人生的真谛,我们要使学生睁大眼睛,从生活的激流中采掘芬芳的浪花,教师要抓住适时的切合点,指引学生挖掘实情表象下掩盖的至真、至善、之美,鞭打人生的虚假丑陋,在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同时,积累丰富的素材。

4.收集。初中学生已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他们不仅有对昨天生活的回忆,也有对明天理想的憧憬,引导学生将家庭中、班级里的身边事,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如第一次骑车、做饭……个人的性格、爱好,对某人的评价等)细细加以整理,都是写作的好素材。为此,可建立班级日记,每周增加三十分钟“闲话课”,让学生畅所欲言,倾述自己的所思、所感、所见、所闻,在说中练,在练中说,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作文素材的极大丰富,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但要行之于文,还必须激发学生作文的内在潜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激发创作欲望,调动作文积极性

《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做负担”。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利用多种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1.开设实践作文课。在课堂结构中我们可将可控性的实践活动(如:游戏、比赛、科学小实验、小魔术表演等)引入课堂,强调多种训练的组合,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如《我的小制作》一文,教师在作文时,可先知道学生按各自爱好制作风筝、小飞机、纸鹤、贺年卡……等各种作品,当学生在亲自体验了制作的过程后,很容易就能“我口说我语,我手写我心”。在学生用笔表现自己生活的七色阳光时,写作文自然就由“苦”变“甜”了。2.续写激趣。作文中,可预先出示文章的开头,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的经历编写童话,故事等文章过程结尾,从而激发作文兴趣,锻炼学生思维想象能力。3.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读写的共同点,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故乡》一问中鲁迅抓住人物特点,仅用寥寥数言,就勾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了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我以“猜人物”为题,要求学生描写本班某同学外貌,然后其他同学根据外貌描写特点猜测描写的是哪位同学。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兴趣盎然,很快便掌握了本单元作文训练的要点。教学《凡卡》则可以《我与凡卡比童年》为题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畅谈体会,使其胸有块垒,不吐不快。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力地渗透了思想教育,带动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使训练进一步向深入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在作文评价中要多鼓励少批评,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我们在品尝成功的喜悦时,提高作文的兴趣。

三、循序渐进,培养写作技能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并不等于就可以写出“言之有理,言之有序”的高水平文章,要使学生成为一名“巧妇”还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1)摹写作文,读写转化。学生最初对篇的认识来源于优秀的例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时刻注意顺序。要写在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思路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够“依葫芦画瓢”写出相同体裁的文章。如教学《背影》、《我的老师》、《唠叨》为题进行作文训练,促使学生将在读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的技能。

(2)作文训练要有中心、有重点。每次作文,教师都要抓住一项重点训练,评讲也要进行专项评讲,使学生确实练有所得。教师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学生如坠入云里,不知东西。

(3)提倡多读多练。多读多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有益的书籍,写日记,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成长。

(4)教师做“下海”文章。教师与学生一起写作文,可以了解学生在作文中的具体困难,抓住难点进行指导。同时安排优秀学生谈体会(写作成功的经验)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

(5)改革评改的方法。具体程序为成文——自评——互评(小组评议)——师生共同评议——修改,评改要使学生从中吸取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教师也可采用随写随批得方式(学生任何时候写完都可找老师评改),对学生面授机宜,评优指劣。

总之,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复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四、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收集阳光作文范文6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存在费时较长、效果较差等问题,一些语文教师对作文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太过随意,导致学生对作文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认为作文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收效很慢,所以平时的作文训练就不积极参加,只在考试时应急拼凑。其实,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会发现在作文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十分重要,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动笔,才会产生灵感,久而久之,作文练习就成了无压力下的自觉行为。语文教师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意识,充分认识到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体现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途径,所以语文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感与意识。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启发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克服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使他们实现由“不愿写”转向“很想写”。我们语文教师要端正学生写作的思想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给他们多一点希望。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雾里看花,云中观月”,作文教学看似无章可循、无法入手。学生作文也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情可表、无理可述,缺乏写作素材,没有写作技巧,没有真情实感。对此,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情况、思想特点、写作能力与水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精心构思作文题目。好的题目能让学生感到新鲜,只要符合学生实际,足够标新立异,就能调动和启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体验生活的意识,认真观察的习惯。脱离实际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作文题目就像缘木求鱼,因此作文题目一定要来源于学生的身边,否则他们会觉得生涩,无情可表。

(一)要培养和启发学生发现美的意识

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就要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和分析的眼睛。“从花看世界,从鸟看天空”,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里有父母的呵护、同学的问候、教师的关爱,一丝一缕中都包含着浓浓深情。每位学生若仅凭借自己的直接经验,对社会的认知总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要学会多积累收集间接的经验。而获得间接经验的最有效方法便是阅读。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是获取作文范例的一个重要途径。朱自清在《背影》中道出了浓浓的父爱,鲁迅在《一件小事》中发现车夫崇高的思想品德,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了爱的淡淡温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在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读书是发现、吸收、积累、酝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感情、素材佳句、感受以及语言的运用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备了起来。教师要启发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发现美、认知美,从花的芳香、草的鲜绿中感知自然,从阳光明媚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这样学生在作文时,一旦需要,这些在脑海里的储备就会自然地涌现出来。

(二)启发学生勤思考、勤动笔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认识到美,养成良好的习惯。写作需要反复练习,语言的运用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是很难写好作文的。写作更是一种创新的体现,必须要在反复练习中体味、揣摩,才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学生要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做到滴水穿石,熟能生巧,作文能力就是在这不断的练习中提高的。

三、教会学生初期模仿,后期敢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