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干部学法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干部学法心得体会范文1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工人阶级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工会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工会干部带头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带领广大群众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中切实增强“四种”意识。
树立发展意识。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就要求工会干部尤其是工会组织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树立大局意识。处处以大局为重,事事以大局为先,做维护大局的模范,是工会干部的职责所在。树立大局意识,就要正确认识大局、准确把握大局,着眼于抓住当前发展的大好机遇,深化改革,扩展服务,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树立大局意识,就要心里想着大局,心中装着大局,主动融入大局,紧密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研究思路,确定重点、落实举措,找准工会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增强服从服务大局的自觉性。树立大局意识,就要坚持思考问题、处理问题,都要从服从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和谐这个大局出发,善于处理好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大局的关系,把贯彻上级精神与完成本职工作、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对单位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相统一,促进人与人、个人与整体的和谐发展。
树立团结意识。团结是干事业、谋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工会干部必须带头讲团结,营造有利于团结共事的良好局面。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团结,说话办事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做到谋事一条心、做事一股劲。要始终坚持原则,决不拿原则作交易,时时处处自觉用原则约束自己的言行。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护团结、珍惜团结、维护团结的模范。
树立融合意识。随着改革的深化,各种矛盾交织呈现,人们将面临新的环境和新人际关系,这就更加需要工会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传达上情、沟通下情,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树立整体观念和融合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旧集体、新集体的关系;摈弃小集体意识、旧集体意识,不断增强大集体、新集体意识;用真挚坦诚的胸怀、平和友善的态度对待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真正做到思想上融合、感情上融洽、工作上融入,凝聚起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无穷智慧和强大力量。
干部学法心得体会范文2
一、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其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诸多影响、阻碍发展的因素和困难。因而,应坚持不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始终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去投身贵州各项事业,实现稳定、和谐、跨越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各项体制和机制。坚决打击和消除一切腐败现象,逐步消除党内个别腐败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牢固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动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振奋精神谋发展。
三、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之自觉树立“对党感恩、对国忠诚、对民有情”的责任意识。时刻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经常牢记党和人民的培育之恩,安心工作,学会知足。讲报恩,不求索取;比实绩,不比排场;比人品官德,不比华丽外表;比付出奉献,不比车子房子;比内心充实,不比奢侈享受。用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在民众中树“一根标杆”,立“一座丰碑”。
干部学法心得体会范文3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物价工作观念
价格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信号。研究价格不能不研究市场经济。研究我国的价格,不能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而科学发展观比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覆盖的范围更广阔,内涵更深邃,可视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灵魂。它升华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明晰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也逐步掌握了我国条件下耦合运用“两只手”的艺术,引领我们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轨道健康发展。可以说,在今天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可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我们必须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发展的高度来统一对价格问题和价格工作的认识。
价格作为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的支配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又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配置资源的引擎和尺度。在一般市场经济中,均衡价格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在很多情况下市场又是失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可以形成特有的价格功能,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即以自觉利用市场价格机制为平台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防范和制止价格恶性涨落,自觉调节经济关系,使之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服务。这就是科学发展观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价格的新内涵。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调控与市场的关系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多年来,流行着两种“价格迷信”。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认为价格可以任意控制,可由行政包打天下,所谓“控制万能论”,至今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中还有一定的惯性,并与部门利益、企业利益结合,动辙用行政手段定价。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有些人又助长另一种迷信,即“市场万能论”,认为市场价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明明价格出现严重扭曲,却口口声声说“由市场定价”,实际上是少数私商或企业定价。这是需要澄清的。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规律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以及货币流通规律综合起作用的表现,围绕价值轴心受供求关系和货币流通的影响上下浮动。价格的形成机制,就是指影响和决定价格形成的各种因素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狭义地说,价格形成有三种因素:(1)生产和流通成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其价值基础;(2)供给与需求的相互拉动作用,是其涨落的成因;(3)货币流通(供应量和流通速度),是其稳定与浮动的重要因素。广义的价格形成机制还包括多种因素,如人为的垄断(价格联盟等)、投机欺诈行为、国际市场影响(包括汇率变动)、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其他政治因素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可变动的,许多因素还受制于人为的影响。
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价格要听市场的。”应当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这里要甄别真市场价格与伪市场价格。真市场价格,即客观上由价值量和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水平,这是必须尊重的。但即使是真市场价格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要尽可能顺应价格规律加以弥补、矫正,设法减少震荡和损失。至于伪市场价格,那就是打着市场旗号制造高价或低价,欺诈者有之,垄断者有之,制造虚假需求者有之,利用巧妙的销售手段误导消费者更是屡见不鲜。目前伪市场价格比比皆是,动辙打出“听市场的”挡箭牌。为此,必须甄别真伪,该处置的要处置。还要说明,企业或经营者作为市场的主体,其定价也不能完全与市场定价画等号。实际上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都有一定调控价格的手段,诸如降低或提高成本、增加或减少有效供给、扩大或限制有效需求、调节货币供应量、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人们的消费心理,乃至动用行政措施等。目前正在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没有有效监管调控的市场是危险的。
当然,从根本上说,不能象计划经济体制那样控死,控死就会扭曲,最终造成严重恶果。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一定的商品价格进行适度的控制和引导,设法变动它的形成因素。既然价格有可能在一定限度内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可以疏导它为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服务。正确监管和引导价格,可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规律。它对于一般价格规律来说属于特殊规律。这就是在顺应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依托基本经济制度运用经济手段和其他手段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商品形成和供求关系,对一定的商品价格适当疏导和调节,使之扩展正效应、限制负效应的规律。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作用就是自觉驾驭规律的体现。
三、按照科学发展理念要求,提高物价监管工作水平
1.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要把“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作为物价工作的指导思想。因为物价与群众的利益联系最直接、最敏感,特别是对贫困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更为重要。价格工作要定位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基本分配制度,践行共同富裕的宗旨,而不能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当然,要统筹各方利益,以农产品为例,生产方是农民,消费方是城市居民,必须找到双赢的平衡点。
2.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监管体系。正确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价格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既要防止控制过死,又要防止撒手不管。其基本原则应当是:适应市场,掌握信息;重点监管,遏制垄断;定价透明,依法行政;稳定秩序,有扬有抑。就是说在改变以往统管、管死价格体制的基础上,主要工作放在搜集、运用、价格信息上,特别要对国内外从生产到市场的纵横深广多维度的信息跟踪,如成本变动、供求变化等,要及时加以分析研究并权威,克服少数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扭曲价格。一般商品放开,主要抓住影响面大、连锁反应强的关键产品和产业,实施强有力的监管,尤其是遏制垄断价格,制止哄抬物价及其引发的米诺骨牌效应。在监管中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增强消费者的发言权。价格监管的宗旨是稳定市场正常秩序,重大价格的调控要注重发挥价格的积极作用,抑制价格的负面效应,防止大起大落。
干部学法心得体会范文4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物价工作观念
价格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信号。研究价格不能不研究市场经济。研究我国的价格,不能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而科学发展观比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覆盖的范围更广阔,内涵更深邃,可视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灵魂。它升华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明晰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也逐步掌握了我国条件下耦合运用“两只手”的艺术,引领我们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轨道健康发展。可以说,在今天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可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我们必须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发展的高度来统一对价格问题和价格工作的认识。
价格作为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的支配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又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配置资源的引擎和尺度。在一般市场经济中,均衡价格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在很多情况下市场又是失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可以形成特有的价格功能,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即以自觉利用市场价格机制为平台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防范和制止价格恶性涨落,自觉调节经济关系,使之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服务。这就是科学发展观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价格的新内涵。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调控与市场的关系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多年来,流行着两种“价格迷信”。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认为价格可以任意控制,可由行政包打天下,所谓“控制万能论”,至今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中还有一定的惯性,并与部门利益、企业利益结合,动辙用行政手段定价。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有些人又助长另一种迷信,即“市场万能论”,认为市场价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明明价格出现严重扭曲,却口口声声说“由市场定价”,实际上是少数私商或企业定价。这是需要澄清的。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规律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以及货币流通规律综合起作用的表现,围绕价值轴心受供求关系和货币流通的影响上下浮动。价格的形成机制,就是指影响和决定价格形成的各种因素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狭义地说,价格形成有三种因素:(1)生产和流通成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其价值基础;(2)供给与需求的相互拉动作用,是其涨落的成因;(3)货币流通(供应量和流通速度),是其稳定与浮动的重要因素。广义的价格形成机制还包括多种因素,如人为的垄断(价格联盟等)、投机欺诈行为、国际市场影响(包括汇率变动)、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其他政治因素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可变动的,许多因素还受制于人为的影响。
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价格要听市场的。”应当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这里要甄别真市场价格与伪市场价格。真市场价格,即客观上由价值量和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水平,这是必须尊重的。但即使是真市场价格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要尽可能顺应价格规律加以弥补、矫正,设法减少震荡和损失。至于伪市场价格,那就是打着市场旗号制造高价或低价,欺诈者有之,垄断者有之,制造虚假需求者有之,利用巧妙的销售手段误导消费者更是屡见不鲜。目前伪市场价格比比皆是,动辙打出“听市场的”挡箭牌。为此,必须甄别真伪,该处置的要处置。还要说明,企业或经营者作为市场的主体,其定价也不能完全与市场定价画等号。实际上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都有一定调控价格的手段,诸如降低或提高成本、增加或减少有效供给、扩大或限制有效需求、调节货币供应量、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人们的消费心理,乃至动用行政措施等。目前正在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没有有效监管调控的市场是危险的。
当然,从根本上说,不能象计划经济体制那样控死,控死就会扭曲,最终造成严重恶果。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一定的商品价格进行适度的控制和引导,设法变动它的形成因素。既然价格有可能在一定限度内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可以疏导它为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服务。正确监管和引导价格,可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规律。它对于一般价格规律来说属于特殊规律。这就是在顺应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依托基本经济制度运用经济手段和其他手段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商品形成和供求关系,对一定的商品价格适当疏导和调节,使之扩展正效应、限制负效应的规律。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作用就是自觉驾驭规律的体现。
三、按照科学发展理念要求,提高物价监管工作水平
1.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要把“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作为物价工作的指导思想。因为物价与群众的利益联系最直接、最敏感,特别是对贫困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更为重要。价格工作要定位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基本分配制度,践行共同富裕的宗旨,而不能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当然,要统筹各方利益,以农产品为例,生产方是农民,消费方是城市居民,必须找到双赢的平衡点。
2.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监管体系。正确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价格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既要防止控制过死,又要防止撒手不管。其基本原则应当是:适应市场,掌握信息;重点监管,遏制垄断;定价透明,依法行政;稳定秩序,有扬有抑。就是说在改变以往统管、管死价格体制的基础上,主要工作放在搜集、运用、价格信息上,特别要对国内外从生产到市场的纵横深广多维度的信息跟踪,如成本变动、供求变化等,要及时加以分析研究并权威,克服少数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扭曲价格。一般商品放开,主要抓住影响面大、连锁反应强的关键产品和产业,实施强有力的监管,尤其是遏制垄断价格,制止哄抬物价及其引发的米诺骨牌效应。在监管中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增强消费者的发言权。价格监管的宗旨是稳定市场正常秩序,重大价格的调控要注重发挥价格的积极作用,抑制价格的负面效应,防止大起大落。
干部学法心得体会范文5
首先,我们学习实践发展观要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其次,结合我院的实际院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发展观理论精髓为指引来发现问题寻求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影响我院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以来,在回顾医院的发展历程,肯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的同时,通过学习、调研,全面查找和分析医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清醒地看到,医院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医院领导班子在领导和推进医院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存许多不足。医院因为底子薄等原因,与国内外的同类医院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存在于人、财、物各个方面,表现在医院规模的扩展、医疗的综合实力提升、学科发展的前景等方面。受发展空间拓展的制约,医院的发展受到巨大阻碍,已成为医院发展的瓶颈;医院综合实力不够强,高端人才不多;管理理念和手段需要更新;医院发展的特殊历程造成学术梯队和管理梯队的建设还跟不上发展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作风建设等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显然,出于维持快速稳定可持续性的需要,医院二次创业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话题。
总结和分析以上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是历史方面的因素。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医院员工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理解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疗事业的发展,对全体员工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这需要我们从思想观念方面不断适应,从实践锻炼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而这种适应和努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是不现实的。
二是主观方面的因素。我们当中的一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对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虽然从口头上是坚决支持和拥护,但在具体的贯彻执行中,还认为要解决好医院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强调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心不够。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大家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另外,有些同志忙于抓具体业务,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够系统不够深刻,有的虽然学了,但还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不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上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
三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能力具体到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主要还是医院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科学发展的能力问题,它不是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一致的认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标准。虽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已逐步成为共识,但对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的要求缺乏刚性要求;对于医院来说,各项评价科学发展能力强弱的体系还不够完善,评价医院全体教职员工推进科学发展的成效机制还要进一步健全,需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
以上这些因素在主观和客观上影响着医院全体员工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针对问题我们将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一)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是要义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场所,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精湛的医护技术、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医院文化来支撑。随着疾病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竞争的加剧,如果医院停滞不前,必将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惨遭淘汰。所以,提高医疗效果,增强竞争能力要靠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优质服务要靠发展;打造医院品牌,形成特色专科,还是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医院发展就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
从我院近年来的变化看,就是抓住了发展这个要义。2006年,全院收入421万,2007年达474万,2008年达487万,2009年1-4月份上升势头良好(已达185万),这为医院的各方面发展提供经济基础;门诊量上升,显示医院良好的发展势头,也为病人求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优势是关键
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在医院工作中,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没有速度就不存在发展。但是发展是协调和具有优势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真务实,踏踏实实,推出医院的发展优势。
(三)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前提
医院担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以人为本、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首要内容。我院首先做到要以病人为中心,把患者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首要任务。医护人员要重视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提高,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病人,赢得效益,赢得发展,最终达到人民群众的真正满意。否则,医院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在竞争中必然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其次要以员工队伍为本,提倡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形成“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培养人”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医院决策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以方便广大病员、增加群众信任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好群众的联络员、监督员、服务员,努力为临床一线服务。唯有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
为加强医务人员的廉洁自律行为,做到文明行医、廉洁行医,我院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严格物价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多年来,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疗费用低于同级控制标准,收费水平在同级医院中处于较低水平。为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我们坚持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在“方便”两字上下功夫,注意改善工作中不方便群众的工作程序,简化优化就医流程,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全面推行无节假日值班制度和免收取挂号等等,尽量做到“便民、为民、利民”。医院这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医院依托医院党支部的工作,分别在“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服务宗旨、等方面精心设计、全面推进;围绕“一线服务病人、后勤服务一线”建立认识主体,把服务理念贯穿工作实践之中。医院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宣传等部门的作用,开展职工座谈、专家讲座、主题教育、全院趣味活动等多种形式活动,既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又增进了职工之间的感情交流,在医院的发展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团结协作和拼搏竞争优势,促进了医院的和谐、高效、快速发展。
(四)加强医疗安全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为坚持增进医疗安全意识,实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新突破,将2009年确定为“医疗质量安全年”。
(五)坚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坚持党员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了中心组学习计划,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班子科学管理能力。能采用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全面实施医院管理。其重点内容是要有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完善的领导体制;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思路是目的
我院正处在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这就需要通过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大讨论,理清发展思路,把医院的事情做好。一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发展步伐;二是要增强创新意识,构筑发展高地;三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发展体系;四是要增强竞争意识,提升发展动力;五是要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发展战略。
通过认真学习和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获得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
科学发展观是医院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医院发展过程中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基本原则。作为医疗服务部门,如何提高全体员工的科学发展能力,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如何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是否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非常关键。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院职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强化了求真务实的意识,管理理念不断进步,科学管理水平和科学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进而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改革开放。
二是激发活力,鼓足干劲。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念,鼓足了干劲,推动了医疗和教学事业的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
干部学法心得体会范文6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和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各项统计工作始终,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统计部门应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计工作始终,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坚持不懈地创新统计工作思路。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是统计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工作法宝。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老体制的加速交替,统计工作中原有的方法制度、指标体系、调查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不能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统计实践要发展,统计事业要前进,迫切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扩展新视野,在实践中做出新探索,着力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积极破解统计改革与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不断加强对经济社会科学知识、统计理论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努力提高推进统计改革创新的本领。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冲破传统的统计思维定势,创新统计观念、统计组织、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使我们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知识与时代进步的要求相一致,使统计部门服务发展、服务人民的本领得到进一步提高,使统计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大胆实践,积极务实地推进统计改革。近年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时代负于统计部门的新要求,进一步理顺统计工作关系,完善统计监督机制,改革统计调查制度,拓展统计服务领域,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的评估、引导和监督作用,提高统计的效能和公信力。从而为各级党委政府、各类经济体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
三、拓展统计服务领域,改进统计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统计部门作为经济信息主体部门,统计数据、信息资料的真与假、虚与实,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福祉安康,统计监测、信息的快与慢、多与少,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统计产品是公共产品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要在本职工作中更加紧密地结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更多地思考如何为社会公众提供科学、系统、准确的统计公共产品,充分发挥统计资源的社会效益。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咨询服务电话等多种渠道和提供统计资料,加强对统计数据的诠释,使统计成果惠及全社会。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与普通市民密切相关的专项调查,在调查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树立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良好的形象,真正做到服务于基层群众,服务于普通市民。
四、加强各项统计建设,努力提高统计能力。首先,必须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干部队伍的学习、培训以及统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和修炼,强化爱岗敬业意识,提高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出假数的自觉性,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诚实守信的统计干部队伍。同时还要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切实改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稳定基层队伍。其次,要着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完善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基础设施,建立全国统一的统计业务工作平台,健全国家统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统计工作从方案设计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管理、等全过程的网络化、信息化。再次,要严格贯彻执行《统计法》,加大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统计诚信教育、统计普法宣传,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搞准每一个数据,做好每一张报表,审查好每一个数据,坚决惩处统计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完善的统计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树立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确保统计数据可靠、可信、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