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小衔接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小衔接论文

幼小衔接论文范文1

教师没有能够考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笔者常常听到很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抱怨:“小学不如幼儿园,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不好玩!”短短的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好玩。然而进入小学后,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面对枯燥的课本、严厉的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学生只有不断地压抑自己的天性,逐渐转变为学习的工具。低年级教师的评价方案不符合小学与幼儿园衔接实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没有注重初入学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在当前的学生评价过程中,学生就像是一个个零件似的等待教师检验。教师对学生所作的评价也并非必然地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这些对做好小学与幼儿园衔接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二、解决策略

1.根据学生入学前的学习情况确定小学教学内容。初入学儿童从幼儿园的游戏生活进入小学的书本学习生活,学习内容的转变会使儿童产生不适应,小学低年级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教学内容做科学地整合。开展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在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要使孩子对所学内容能够顺利吸收、消化。在幼儿园向小学过渡阶段,学习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但要尽量减小这个坡度。要把学生的学习看成一个整体,避免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注意发挥课本本身提供的整合条件,注意各个学科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注意学生的现实生活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渗透作用,并把课外生活引入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授低年级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人生最重要的习惯都是在低年级养成的,如写字姿势、卫生习惯、遵守课堂纪律等。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有些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将来。

2.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兴趣对于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首先,要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适时地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方面都有利于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并且大大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平舌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时,可采用“蒙眼辨音”的游戏,通过反复感觉,加深知识在脑海里的印象,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其次,用实物与实物演示帮助低年级学生记忆。有位教师在教学生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在课的开始设计了“对号入座”的活动,把学生带入生活的境界中学习知识。教师事先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的图片粘贴在四张小桌子上,请每个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玻璃球、火柴盒、魔方、茶叶筒、易拉罐等平时收集的物体放在认为与图片相似的桌子上。学生们仔细观察后根据物体的形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物体的特征。经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再次,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也是幼小衔接的好帮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上来,大多习惯了幼儿园里轻松欢快的教学形式,一下子要让他们面对枯燥的书本,自然提不起兴趣来。这时,设计一个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教学课件可以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事半功倍。

幼小衔接论文范文2

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思维发展、学习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数学教育内容有效地衔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自主锻炼能力,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数学思维模式的转变,还可以为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总结了目前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数学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幼小衔接过程中的数学教育的优化对策,为幼儿园向小学转变过程中的数学教育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

数学教育;幼小衔接;对策

作为幼儿启蒙时期的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幼小教育中数学教育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从幼儿园到小学,幼儿从以游戏为主的学习环境过渡到了以正规的教学为主的学校环境,这对初入小学的幼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不仅需要幼儿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工作,更需要小学、幼儿园老师以及家长做好各方面的应对工作。因此,剖析幼小衔接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应对措施,既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又有助于减缓幼小数学教育衔接的坡度与难度,使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一、国内幼小衔接的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较为丰富,李小培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课程与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幼小衔接教育最终还必须借助于幼小衔接课程的实施来进行[1]。栾萍萍2011年分析了幼小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幼小衔接小学化现象严重、幼小衔接的单向性、幼小衔接表面化和片面化和家长理念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等[2]。翁飞燕2012年以课程为突破点对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管理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调查为实例支撑,说明了我国幼小衔接课程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步构建出我国幼小衔接课程政策[3]。幼小衔接课程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幼小衔接课程的各个方面普遍存在着人人差异、校际差异、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只有从全局性的角度构建幼小衔接政策才能保障幼小衔接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

二、呼和浩特市幼小衔接教育现状

1.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衔接缺失。

通常,幼儿园对幼小衔接教育非常重视,不管是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上都积极主动地向小学教育形式上靠拢,而小学则缺乏这方面的准备,造成了幼小衔接教育的单向性。一些小学低年级老师认为幼小衔接教育是幼儿园的事,与小学关系不大,因此这种单向的教育问题长期不能得到解决。

2.多数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现象严重。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幼儿园对幼儿的小学化教育现象非常严重。通常幼儿园幼小衔接班的幼儿学习任务跟小学差不多,如背诵课文、识字、做作业、算术等,而不是注重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幼儿园的办学宗旨本应该是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这种学习并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综合性的素质,其中包括学习兴趣的培养、说话能力、动脑能力、创造能力等。

3.低龄段的小学老师希望幼儿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各种知识

这样教师在上课时的教学进度快,幼儿易掌握,幼儿完成作业好,教学起来比较容易。

三、呼和浩特市幼小衔接过程中数学教育问题

笔者走访了呼和浩特市几家幼儿园,发现在当前家长过分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背景下,本应在小学中出现的数学知识也逐渐提前到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为了让家长达到他们的目的,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逐步将小学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渗透到了幼儿园。尤其是幼儿园数学教育为了能与小学接轨,将大量的计算内容带进了课堂。缺少了引起孩子兴趣的实物玩具、教具,急于求成的心态只追求短时成效,忽略了长远意义。孩子在幼儿园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甚至是产生了厌恶的情绪,等到上了小学后不可能把精力集中在数学课上,更难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将小学提前搬到了幼儿园,这种超前的教育模式对于幼儿教育毫无意义,对幼儿也是有害而无益的。

四、幼小衔接过程中数学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建立数学活动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模拟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渗透相关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愉快、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带到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之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设计游戏活动。好奇心、求知心是幼儿参与数学学习的动力来源,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数学学习的动力。诸如在“认数”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语言、动作描绘相应的数字,让幼儿来猜,诸如“哪个数字立如笔”“哪个数字像耳朵”“谁像镰刀能收割”等,让学生来猜是哪一个数字,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设计动手实践活动。动手实践可以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记忆能力、动手能力,促进智力发育。在教授“数的分合”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废旧材料,设计成耐玩的学具,供幼儿选择、整理,让学生发现数的分和规律。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难度系数低,利于幼儿参与,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积累操作经验,不但使幼儿在动手活动中得到了快乐,也为其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养成良好数学习惯

幼儿园大班到小学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大的过渡,在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学习习惯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为了让学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就需要让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听、看、模仿是幼儿园的教学侧重点,然而进入小学,课本知识更为重要。为此,在幼儿园大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其二,培养幼儿的思考习惯。幼儿多比较感性,对事物的认知比较直观,思维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而小学阶段的学习需要幼儿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养成思考的习惯。为此,教师要注重对幼儿思考习惯的培养。诸如在“数的整理归纳”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渐进式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么?”诸如此类。这样渐进式的设问,能够促进幼儿思考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通过观察,幼儿能够更好地发现组合记录的异同点,在实际的过程中能够刺激他们主动思考,并拓展他们的横向思维。总的来说,只有让幼儿园大班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才能减轻其小学适应、融入的阻力,完美地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

(三)做好数学知识衔接

小学一年级的很多内容,幼儿都没接触过,诸如1~20以内数的认数、认识几何形体、加减运算等。为了避免幼儿进入小学面对过大的阻力,影响学生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为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可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注重幼儿的体验。利用幼儿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去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在体验、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幼儿的认知规律、活动情境,站在幼儿的视角上设计相应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幼小衔接的关键数学概念。其二,加强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数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幼儿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渗透数的基数、顺序、序数、组成等相关概念,并设计一系列的观察、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数的概念。

(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幼小衔接同样也是学习能力的衔接,教师要注重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避免进入小学幼儿存在过大的应激反应。不但要让幼儿学会,还要提高其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来说,应该着力提高幼儿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其一,听讲能力。教师要培养幼儿专注、集中的状态,提高其课堂听讲效率与能力,使其能够根据教师授课内容、速度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二,观察能力。教师要培养幼儿对图文、图形、数字的观察能力,以便其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加强记忆效果。其三,思维能力。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学会思考,建立知识之间、经验之间、知识与经验之间的广泛联系,做好融会贯通。

作者:黄以瑾 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一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李小培.呼和浩特市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栾萍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2011,(8).

[3]翁飞燕.我国幼小衔接课程政策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幼小衔接论文范文3

关键词:幼小衔接 幼儿大班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30-01

幼儿大班是对幼小衔接所设置的过渡期,构建完善的幼儿大班教学模式变得尤为重要。完善幼儿大班教育模式有助于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模式转变,增强学习适应性。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目前我国的大班教学出现片面性、过于形式化等问题,因此,探究幼小衔接理念下的幼儿大班教学模式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的热点。

1 幼小衔接理念及其断层分析

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向小学转变的过渡过程,也可以称之为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转变的准备阶段,幼儿大班的作用就是起到这样的缓冲效果,使幼儿能够在读小学前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首先,是教学方式的不同,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以游戏为主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较粗浅。而小学教育是以严谨、抽象的课程教学为主,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体系。其次,是课程时间安排的不同,幼儿园教学主要是每天的课程学习时间在1~2个小时,其他时间属于灵活的活动时间,而小学教育则是每天保证4~5个小时上课,同时每节课45分钟。最后,是要求的学习能力不同,幼儿园教学是以形象的模拟和玩游戏使学生掌握知识,而小学则是以重复练习获取知识。

2 幼儿大班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班课程设置过于片面化、形式化等,导致了大班不能起到幼小衔接的缓冲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班的设置过于形式化,包括在课程内容、教课形式等方面。大班教育出现的普遍问题是过于重视形式的过渡,而忽略了实质的衔接。目前的大班仿照小学的教育模式计,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发展阶段。导致只有效率没有效果,虽然严格按照上课时间、增加了课程量等,但是到了小学还是不能真正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其次,大班的课程设置知识量较多,学生真正进入小学以后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真正在接触到没有学过的知识时,出现学习能力下降,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班提前对学生进行小学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其提早接触小学的知识,促使其提高对小学课程学习的适应性,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

最后,仅重视学生的生理变化,不重视心理及实际学习习惯的调整,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下看待问题。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并不是两个独立的阶段,而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阶段存在交叉重合,因此,应真正根据学生心理的变化过程设置相应的大班教育模式。

3 幼儿大班教学模式相关建议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的主要问题,针对构建完善的幼儿大班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参考。

3.1 重视系统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量的增加

目前的大班教学在认识上出现偏差,过于注重课程量的增加。出发点是通过提前进行小学课程的教育,使学生在进入小学前接触到将来要学习的知识,从而增强其适应性。但是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学生进入小学后,因为已经学过部分知识,而出现学习倦怠,缺乏学习兴趣,失去对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从而在后期出现未学到的知识时,不能充分掌握;另一方面,单纯增加知识量,不进行教育方式的改善。这导致的结果是,使用幼儿园松散的教育方式传授小学系统严谨的知识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准确掌握知识,形成错误的知识体系。从而进入小学以后,较难改正原来掌握的不准确的知识,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应该注重全方位的培养,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全面改进,使学生不仅从知识上,同时,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真正做到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3.2 去形式化,培养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当前的大班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与小学教育模式的吻合,普遍在形式上争求与其相似,比如上课时间、课程知识等等。但是这样的模式往往容易使大班没有起到相应的过渡作用,反而使学生提前进入小学,幼小衔接的断层更加严重。

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入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这种小学前的准备教育相比于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更为重要。比如培养幼儿的坐姿、握笔的姿势、根据铃声上下课、形成上课规律等。另外应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加强幼师的培训,使其在大班教学时摆脱松散的教学方式,而是传授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小学的学习。

3.3 培养学生自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方式是每个学生有一个教师一个培育员,专门对幼儿的衣食住行进行全方位的看护。而小学只有几个任课老师,每天只在讲课时间见面。学生在小学出现的问题都应该学会自己解决,独立思考。因此,在大班应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独立生活、独立完成任务等。

4 结语

提高学生在幼儿园向小学的转变过程中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为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打好坚实的基础。幼儿大班在幼小衔接中起到过渡作用,应去形式化,真正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入手,构建完善合理的幼儿大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沙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冷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幼小衔接论文范文4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2016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学生即将升入二年级之际,校领导和一年级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 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具有了任务意识。

学生学会了记作业,也能够完成家长分配给的一两项家务劳动,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能够完 成老师分配的任务,例如擦黑板、收发作业等。

2、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一年级学生的通病。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让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先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家长也形成了监督孩子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意识。

3、学生学会了认识新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师教会了孩子主动出击,结识新伙伴,并且能够与同伴和睦共处。

4、学生学会了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老师和家长携手,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流的技巧。例如;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家长不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5、家长和学生都明白了如何认真对待英语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教育大纲中,英语学习反而大于数学。英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母语环境的语言,老师、家长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环境,让孩子感觉英语是好学的。比如,每天让家长监督孩子听录音、练口语15分钟,教师每天通过家长签字检查练习情况。

6、学校引导家长认识孩子的进步和发展方向。

开学末召开一年级家长会,传达了两个精神。第一个精神,让家长明白本学期孩子取得的进步。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提高了,竞争意识加强了,学业水平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第二个精神,假期应该继续努力,巩固教育成果,让孩子顺利过渡到二年级。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根据本学期孩子的特点,协助教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二、不足及努力方向:

1、个别学生良好习惯未形成,教师要做好个案跟踪,因材施教。

2、个别家长的教子观念要进一步改变,要与家长加强沟通,说明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的任务。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2016

本学期,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愉快、顺利的进入小学生活。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在做幼小衔接工作时,首先要突破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认识的误区。这三个误区分别为:1、家长操之过急,希望孩子尽早具备小学生的素质,并提前入学。2、盲目重视知识的灌输,给孩子造成学习压力。3、家长包办代替,忽视能力培养。

正是由于这三个误区,造成了小学生在入学初的不适应。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学习不适应(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慢)2、社会性不适应(规则意识差;随意性强)3、心理不适应(教师形象的突然变化使他们感到压力和负担、要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环境变化、要求提高,所以有的压力大,出现厌学、紧张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从孩子入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1、学会整理(书包)

2、学会生活(穿脱衣服、主动喝水、入厕等)

3、学会劳动(值日生)

4、学会学习(善于倾听、自主阅读、握笔训练、拼音教学、规则意识的培养、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5、改变环境(作息时间、铃声等的调整)

二、从研讨入手,加强幼儿园与小学间的教学衔接

1、举行公开课,共同研究幼小衔接课堂。

2、课堂教学兴趣化,向幼儿园教育靠拢。

3、与幼儿园教师交流,探讨幼儿教育方法。

4、进行个案研究(观察、记录学生表现,形成新的教育策略)

5、教师写教育随笔、论文、反思,针对性开展一日常规活动。

三、从家长入手,争取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小衔接

1、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宣传幼小衔接的策略。

2、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家长需求,调整教育策略。

3、走进课堂与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教育,参与孩子的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积极配合,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学生顺利由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家长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协助学校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孩子实现心理过渡。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实现习惯过渡。

3、培养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实现能力过渡。

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感兴趣,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问。二是活动能合群,就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三是生活有条理,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

本学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自信、快乐地进入了小学生活,迈好了小学学习第一步!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2016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学生即将升入二年级之际,校领导和一年级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 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具有了任务意识。

学生学会了记作业,也能够完成家长分配给的一两项家务劳动,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能够完 成老师分配的任务,例如擦黑板、收发作业等。

2、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一年级学生的通病。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让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先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家长也形成了监督孩子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意识。

3、学生学会了认识新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师教会了孩子主动出击,结识新伙伴,并且能够与同伴和睦共处。

4、学生学会了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老师和家长携手,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流的技巧。例如;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家长不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5、家长和学生都明白了如何认真对待英语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教育大纲中,英语学习反而大于数学。英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母语环境的语言,老师、家长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环境,让孩子感觉英语是好学的。比如,每天让家长监督孩子听录音、练口语15分钟,教师每天通过家长签字检查练习情况。

6、学校引导家长认识孩子的进步和发展方向。

开学末召开一年级家长会,传达了两个精神。第一个精神,让家长明白本学期孩子取得的进步。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提高了,竞争意识加强了,学业水平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第二个精神,假期应该继续努力,巩固教育成果,让孩子顺利过渡到二年级。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根据本学期孩子的特点,协助教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二、不足及努力方向:

幼小衔接论文范文5

(一).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

(二).为个人私利,违规学前班严重存在。

(三).师资薄弱,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

(四).幼小衔接中,小学的协调工作往往被忽视。(五)、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

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三方面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

1、幼儿园要明确自己的办园宗旨。2、增加男性教师,改变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3、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切实做好衔接工作。4、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5、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

(二)、小学

1、合理调整低年级幼儿的作息时间。2、小学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学习与借鉴学前教育。3.与幼儿园取得联系,掌握幼儿的适应情况。

(三)、家长

1、增强幼儿的信心。2.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3、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5、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6、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7、家长接受幼儿园、小学的专题指导,有效地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

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90年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多样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抚顺小学为衔接而建的第一所幼儿园小学衔接教育实验班,以及大大小小的科研论文。但是现实工作中的幼小衔接形势却不容乐观。

一.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读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10遍甚至一页,还有计算、英语、常识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幼儿园以学知识为主,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则更是危害不浅。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扼杀幼儿天性,与社会要求背道而弛,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二)、为个人私利,违规学前班严重存在。笔者看到的是以各种社会名义租小学校舍办学前班、小学校内改名换姓办学前班、以及幼儿园为了生源为了盈利办学前班,美其名曰“大大班”。这些都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顺利开展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学前班还上英语课,某种意义上是实行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不见得会取得多少效果,一旦实施不当,将会给幼儿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处于天真活泼时期的幼儿心理与生理都是一种摧残。

(三)、师资薄弱,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大多数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育规律的教师,而小学低年级教师对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知之甚少。师资薄弱局面的存在割裂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及幼儿与小学生之间联系。幼儿园与小学没有一起研究衔接工作。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彼此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工作方法等不了解。幼儿也没有去观察小学的环境,不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小学的学校环境和小学生角色都感到陌生,对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教师有较深的感情,都有不愿意离开幼儿园的意念,这对幼儿园这个教育阶段向小学教育阶段过渡很不利的,同时也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四)、幼小衔接中,小学的协调工作往往被忽视。现阶段入学儿童个性强、自理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教师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变为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刚由大班升上小学的幼儿心理情绪必定会经历兴奋、紧张、焦虑三个时期,由于小学对于协调工作的忽视,新入学的儿童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而出现抗拒心理。

(五)、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许多家长重视儿童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儿童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儿童个性,影响健康成长。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甚至有的家长出于过急而超前训练,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交给幼儿掌握。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是算术,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能不能大胆回答问题,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故而,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活动造成压力,幼小衔接难以顺利进行。

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三方面的指导策略

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它有着自己的基本标准: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要使幼儿身心健康,达到如此标准,使幼小衔接工作能顺利进行,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一)幼儿园

1、幼儿园要明确自己的办园宗旨,不能为了一己私利,一味的追求生源及办学光环。要真真切切地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增加男性教师,改变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不利。增加男性教师,则能增加阳刚之气,提升坚韧性、自信、自尊、豪放坚毅、诚实无畏、敏捷果断等品质,对耐抗挫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为幼儿园建立一个小社会,增加男性教师,将能健全幼儿的人格、强健体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3、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切实做好衔接工作。把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百折不挠的品格、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从小班就开始,找准“教与学”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接触,增加感性认识,从而体现美、创造美、展示美。在教育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并倡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勇于面对挫折、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鼓励幼儿形成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同时,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谦让、合作能力等,做一个社会的人。到了大班幼小则应一体化。首先,建立和健全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幼儿园教师应定期参观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主动参与一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并向小学一年级教师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展示幼儿的学习水平,在教育工作上做到衔接;幼儿园教师还应带领幼儿参观小学,使幼儿了解小学生一般情况,让幼儿参加小学生的某些活动,同小学生联欢,举办作品交流展览,以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求学和效法小学生的愿望。其次,调整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为幼儿适应小学作息制度,幼儿园大班作息制度应适当更改,如缩短午睡时间,延长上课时间,增加上课节数,减少游戏及户外活动等。再次,加强幼儿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经常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和倾听同伴所见所闻,在各项活动中注意丰富幼儿词汇,如在学习单词的基础上,让幼儿用一个单词说一句完整的句子,从而提高幼儿造句能力,然后让幼儿把多单词用完整的句子编成一个情节或一个故事,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读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幼儿想象力。在幼教活动中,注意提高幼儿写的能力,如让大班幼儿写一些有关联的词语或独体字,如爸爸,妈妈,幼儿自己的姓名,住址等,这样可以训练幼儿写的能力。同时,可让幼儿多参加民间游戏“跳房子”,充分了解田字格的结构,为前书写做好充分准备。最后,在一日活动中要有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使其参与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坚持性,能够独立、认真、细致完成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独立生活处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入学积极态度,使幼儿顺利走过幼小衔接这个“陡坡”。

4、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可有意识引导幼儿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玩”、“这样玩会有怎样的后果”,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为幼儿进入小学能够有安全意识,能进行自我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5、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幼儿园通过家长学校、幼儿园园报、家园联系栏、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宣传途径使家长与幼儿园统一认识、统一方法,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聘请心理学教授、幼教办教研员以及对幼小衔接颇有研究的教师、有较多经验的教师或家长给家长们做专题讲座,引导家长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调整好家教计划,全面认识幼儿的发展。同时教师记录下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根据幼儿个人的实际情况,向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幼儿的个人方案,与家长共同探讨高效率的解决的方法。

(二)、小学

1、合理调整低年级幼儿的作息时间。科学实验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幼儿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是15分钟,高年级一般是25分钟,而实际中每节课都是40分钟。对于低年级幼儿来说显然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科学的。尊重科学,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小学应专门为小学低年级幼儿设计作息时间表,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一天学习,注重动静结合。

2、小学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学习与借鉴学前教育。首先,要重视环境创设。在幼儿刚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布置一个充满童趣又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小天地,减少幼儿离开幼儿园的心里反差。教师可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画着学生课外活动的图片,时刻让幼儿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把拼音卡片贴到显眼的地方,让幼儿时刻不忘学习的内容,找来幼儿(也是一年级学生)自己画的画,张贴在学习园地里,用他们做的手工作品布置教室,让幼儿一开始就有参与感。还可设立了生物角,摆上几盆花呀、草呀,设立了图书角,放上有趣的连环画。这样幼儿一跨进教室,感到既陌生又很熟悉,既整洁又漂亮,让他们的心里埋下喜欢上学的种子。同时学校应尽量配合幼儿长期在幼儿园生活而形成的习惯。例如允许幼儿有更多的自由空间———适当调节课堂节奏,课间上厕所的时间较自由,配合多种的课间、课外活动;在学习上,暂时降低难度,以减低新生的压力,以缩短幼儿到新学校时产生焦虑、紧张的时间,从而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而且学校还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例如小学教师要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意关爱每位学生,尊重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的个性化要求,尽可能地与每位学生交流和沟通,增强亲和力,在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上切忌简单急躁,要循序渐进,自然养成,对孩子多些理解与宽容。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培养幼儿团体归属感。小学校必须抓准时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1)、让其确定自己的身份,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激发幼儿的自豪感,从而主动去熟悉学校。(2)、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老师和新生互相认识,鼓励幼儿与其他人接触交流,培养团体归属感。(3)、利用集体活动,用活泼的形式告诉幼儿自己是几年几班的学生,以后的身份就是班上的一分子,在外代表着这个班。纠正许多孩子普遍存在的“讲的能力强于倾听的能力”等毛病,学会与人合作。最后,重视游戏,帮助幼儿积累各种各样感性经验。小学教师应多研究学前教育学及其心理学,了解幼儿年龄、心理特点,顺应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将游戏引入课堂,注重形象、直观教具的使用,力求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把幼儿的兴趣引导到主动学习中去,主动建构学习,使幼儿顺利度过不适应期。

3.与幼儿园取得联系,掌握幼儿的适应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指导家长一起帮助适应不佳的幼儿,使他们尽快度过适应期。

(三)、家长

1、增强幼儿的信心。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其学习和社会适应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家长要增强其自信心,让幼儿在解决难题中感到乐趣而并非压力,培养幼儿对失败的承受力。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具有在群体中既能竞争又能共处的能力。让幼儿知道他们长大了,正在学本领,使幼儿直觉上感到上小学的好处和乐趣。

2.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3、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家长应从开学前两周开始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专家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可以早晨6点起,晚上8点睡,总之至少要保证10小时的充足睡眠。中午,最好让幼儿有50分钟午睡时间。给幼儿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幼儿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可见,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家长们应在关键期培养幼儿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比如大班时期,家长就要注意让幼儿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时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

5、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平常在家中一家三口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同时,家长精心地为幼儿选购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培养幼儿热爱阅读,对看图说话家长督促大班幼儿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对短文则督促小学低年级幼儿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长期培养,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让幼儿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还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作业时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6、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家长还是接送比较好,但要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横道,迷路找民警。其次,让孩子记住父母和其他负责接送的亲属的名字,记住家里的电话和父母的手机号码,记住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和办公电话。当然,为以防万一还可以把这些内容写在一张硬纸卡上给孩子随身携带,告诉他在讲不清楚的时候把这个拿给警察叔叔看。

幼小衔接论文范文6

幼儿教师应热爱每一位幼儿,平时能够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幼儿的表率,注重个人形象,使幼儿得到良好教育。那么自我鉴定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幼儿园工作自我鉴定五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幼儿园工作自我鉴定1转眼一学期结束了,回顾走过的日子,好像很忙碌,可是却感到很充实而有意义。异常是这学期对我来说很特殊,有压力同时也有了工作的动力,要求自我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有更多收获,此刻一学期结束了,回头看看,也不免有一些感慨。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能进取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保育和教育并重的原则,忠于职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牢固树立专业思想,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技巧技能水平。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基本上能作到不迟到早退。

二、和孩子的相处,看孩子的成长:

这学期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38个可爱的孩子,我们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从他们一开始对你不服不依,到此刻能把自我的心里话偷偷说给你听,感到自我终是“付出得到了回报。”我们班孩子都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开学初应对陌生的教师,应对没来过的幼儿园,应对家长的离开,有好多幼儿忍不住掉下眼泪,“哇哇”大哭起来,对家长的依靠性很大,可是别看小朋友小,脾气很倔,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哭鼻子,并且哭起来可蛮了,可是我和刘教师决心用爱感化孩子,耐心说教,细心照顾,此刻我们的小朋友懂事多了,也坚强多了,不再乱发脾气或不愿来园了。还有我们班的柳雨捷从一开始朋友很少到此刻拥有了许多自我的朋友,并且还渐渐喜欢了帮我早读书;以前文静内向的林书晴也变活泼开朗了好多。

对待孩子要细心耐心有爱心,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我们班也是如此,便是一个让我头痛的孩子,他很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并且不善和同伴相处,经常给我惹“麻烦”,有时真的很生气,可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啊,所以我总是耐下性子,跟他讲道理,用爱感化孩子。我想孩子会明白教师的用心的,我会继续下去……

三、真诚相待,家长将心比心:

38位孩子与其有关的却不止38位家长,如何处理好家长的关系很重要,我是比较年轻的教师。开始接触家长是在孩子报名时,那时从家长的眼神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担心和不信任,于是我和刘教师便决定用行动证明自我对工作的热忱,对孩子的爱。渐渐家长的眼神变了,送幼儿来时叮咛少了,信任多了。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小,每一天放学时,我和刘教师都要帮忙幼儿一个一个的整理衣服裤子。有时候是有意训练幼儿自我穿鞋子,提高他们的自理本事。此刻,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都学会了自我穿鞋子。看着他们的变化我是心里很有成就感。此刻家长很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了。应对家长的放心,我们苦点、累点算什么呢值得!

四、严格要求自我,争取更多收获:

古话有云:“学海无涯苦做舟”,对呀,教师更应当如此,中心幼儿园有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于是对自我提出了几点要求:要虚心,要有苦心,对事情要有恒心。因为年轻,所以很多事情都得从头开始学,我虚心向别的教师请教班级管理的心得,认真对待每次的教学活动,认真写好活动设计,争取上好每节活动课。

为了更新自我的观念,我还利用休息时间看一些幼教杂志,如《幼儿教育》、《幼教博览》、《学前教育》等等,把别人好的方法摘录下来,并且认真学习新《纲要》,并以此来要求自我,尽量把理论转化成实际,提高活动质量,争取更多的收获。

迎接我的也将是新的学期,我相信自我本着对这份职业的爱和执着,会有更多的期望等着我的……

幼儿园工作自我鉴定2距离毕业到成为一名正式的幼儿教师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由于自我是非科班出身也吃了许多的苦头,好在一次次的教师培训中自我都经过不断的努力坚持到了最终,此刻的我在身边同事的帮扶下已经逐渐成为了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可是漫长的学前教育道理对我来说还是相当具备挑战性的,为了做好以后的职业规划必须要先对以往的教学工作进行个人鉴定。

首先我根据幼儿园增设的拼音课程教授了他们学习最为基本的拼音,无论是较为简单的声母部分还是较为复杂的韵母都有给孩子进行适当的教学,可是由于部分孩子说话还是存在吐词不太清晰的缘故,所以拼音教学也是为了帮忙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发声技巧,只可是让人感到无奈的是部分孩子学习拼音的速度还是比较慢,可是鉴于一年级上学期也有这方面的教学资料,所以幼儿园所教授的拼音更多程度上还是给他们的语言系统打好基础,这样的话当他们从幼儿园毕业以后也能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字词。

其次则是数学方面的加减法教学让我花费了许多精力,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能够很快的将其全面掌握,可是一旦涉及到十以上的两位数加减便很容易让他们的思绪产生混乱,即便是建立较为全面的奖惩制度也很难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步伐走。除此之外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教学工作也是不能够忽视的,比如说让孩子们在长期的训练之中从拿勺子变成使用筷子来吃饭,为他们塑造一个不挑食且独立自主完成身边的事情的观念也是需要自我去努力的。

最终则是关于英语的音标学习方面的错误性,老实说我不清楚为什么家长会在孩子还没完全掌握26个英语字母的基础上便让他们提前接触这些,更令我感到诧异的是园方竟然答应这样不合理的要求并增设了音标教授课程,实际上教授这类不属于学前教育资料的知识的确令我吃了许多亏,更让我有些抱怨的是部分孩子在拼音都没有学好的基础上便提前接触音标导致他们的语言系统有些混乱了,幼儿园有着如此多的教学方式为何非要选择去揠苗助长呢

实际上在思考教学工作方面的不足之时也令我意识到有可能是本身教学水平的不足,正所谓其他教师能够完成的教学资料为什么会令自我感到抱怨呢所以我接下来要做的应当是调整好自我的状态之后再逐步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工作自我鉴定3随着新年的即将到来,本学期的工作也基本结束。在教科研的工作方面,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教科研水平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根据本学期的教科研活动安排,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定期的课题研究与探讨、课程资料探讨、业务培训、教学经验交流、团体说、讲、评课等活动,还应对家长开展了孩子们的才艺展示、公开课、教学成果汇报展演等家园性的活动。多方面的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技能。现鉴定如下:

一、开展读书活动

幼儿园为教师订阅了《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报刊杂志,及时供给新《纲要》精神相应的各种书籍,为教师供给学习的资源。让每位教师认真阅读,要求教师每月至少摘记两篇。经过这一活动,促进教师自觉学习有关幼儿教育书籍,丰富幼儿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我园利用外出开会、学习的机会购买各种书籍,存放阅览室供教师借阅;教师们相互介绍好书,让有益的书籍净化心灵,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增添完美的色彩。

二、托幼教育衔接研讨活动

托班的宝宝离开托儿所,升入小班学习。但到了幼儿园以后,换了新环境,新的教师,孩子哭闹,情绪不稳定,幼儿园的教师发现有的孩子在班上行为习惯较差等等方面的问题。小班年段教师邀请托儿所的教师参加开展了本次研讨活动,为托儿所的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做好衔接。

2月26日晚上,托儿所的教师和我园小班年段的教师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大家围绕:(1)、幼儿的行为习惯;(2)、幼儿的动手本事(3)、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教育三方面进行研讨。大家根据实践经验出发,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分析,经过本次活动,相信对教师们今后如何更好地组织好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开展教育活动,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幼儿园大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

3月18日,大班年段教师针对“幼小衔接”教研组进行了专题研讨,对本学期全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进行布置。以大班为试点班,从心理准备入手,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帮忙孩子适应幼小衔接中的断层问题,为孩子们打下基础,做好小学学习的各种准备。

三、课题《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研讨和学习

我园围绕课题开展一系列有关的研讨、学习。本学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研究课题设计,成立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全园开展两次的课题专题学习使教师对课题如何开展和实施有了初步的认识。各年段围绕课题开展研讨活动为下学期更好的实施和开展课题做好前期准备。小班段开展《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研讨;中班段开展《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习惯的研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学习》研讨;大班段本学期送走毕业生将又迎来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她们开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研讨》开展研讨。

四、围绕课题开展全园教师制作课件、教案评比活动

幼儿年龄小,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同样以幼儿的认知规律为指向,不仅仅要让幼儿明白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更应当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幼儿明白了不好的行为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有利于生活、学习,那么,他才会乐意去做。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着许多偶发事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如能抓住机会,适当引导,用现实中的生动事例作为活生生的教材,对幼儿进行教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如,幼儿小便后洗手,教师要求幼儿对着水池甩甩干,调皮的幼儿喜欢反教师的教导而行,有意把地面弄湿。这时,教师不妨把当时的情景拍下来,制成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大家看,这位小朋友做得好不好为什么”经过讨论,幼儿了解其行为所产生的不良结果,会把地面搞脏、容易滑跤等。所以开展幼儿园教师制作课件、教案评比,教师们进取地参加,本次活动六位教师取得最佳设计奖,本次的设计教案和课件在下学期将作为课题活动在班上开展。

五、全园开展公开课观摩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从20__年4月20日—5月4日幼儿园开展了全园教师公开课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开课的资料为本学期的华东师大教材,采用团体教学活动,选材范围缩小了,那么如何把大家平时上过的活动更加趣味新颖的展现出来,让孩子更加欢乐的参与,这无形增加了难度。

全园教师也为本次活动做好充分准备,自我做课件、写教案……活动中,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实践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感受;运用游戏、谈话、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参与性和进取性,收到了良好效果。活动中,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实践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感受;运用游戏、谈话、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参与性和进取性。活动后,幼儿园进行团体评课。首先是上课教师进行说课,然后所以参与听课教师对每节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执教教师课堂上的精彩之处和不足地方每位教师都能畅所欲言,发表自我的见解,真正到达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次活动不光体现了教师的业务水平、风格,更体现了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本事,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教师相互之间地学习与交流,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研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组织全园教师开展家长开放半日试教活动

我园一向十分重视家园共育,其中家长开放日是家长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状况,了解现代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本学期5月10日——5月12日旭日幼儿园开展为期三天的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活动前教师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精心选择、设计活动,周详安排半日活动的每个细节,还进行了认真的试教。有了活动前的试教和修改。教师们在家长开放日半天更加有自信,这对新教师尤其的重要。

七、承办县教研室幼教学科的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模式适切性研究》会议

3月11日上午,春光明媚,暖意洋洋。县教研室幼教学科的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模式适切性研究》的有关幼儿园和课题组负责人会议在我园召开。12所幼儿园的课题组成员聚集在旭日礼堂,首先是我园教师__为大家上了一节公开课大班音乐游戏《和尚和老鼠》,课后,课后__教师针对自我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之后是,在县教研员陈于今教师的主持下真正进入了我们幼儿园音乐游戏教研特有的思维碰撞的互动讨论。教师们也畅所欲言,适时地提出自我的观点与看法,一个个的金点子、好方法应运而生。

经过本次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模式适切性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会议的召开,各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任务,同时也体现了围绕幼儿园音乐游戏教研专题,充分发挥幼儿园教研团队的作用,有效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疑难问题的研究,推进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向纵深发展。我园在承办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合作、细密的组织活动上级领导的认同。

八、教师参加教科研论文比赛

本学期,我园教师进取参加县里论文评比__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幼儿自主学习的培养》获县二等奖;___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获县三等奖;___教师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培养幼儿自我会学的本事》获县二等奖;___教师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研究》获县三等奖;__教师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幼儿园里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反思》获县三等奖;__教师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获县三等奖;__教师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谈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本事》获县三等奖。

以上是我园在本学期教科研的几点重要工作,另外还有一些常规性工作,如制定计划,教师备课、环境评比等等,我园都扎扎实实的开展着,虽然工作中有些收获,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课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师进行钻研的进取性不够高,有点安于现状;教师撰写文章的进取性不太高,质量也不算高……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教科研的作用,促进我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实现科研兴园的奋斗目标。

幼儿园工作自我鉴定4聆听大自然,你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聆听孩子、聆听教师、聆听家长、聆听幼儿园的教育现状、聆听窗外的声音,能够给你智慧的灵光和启迪,能够让我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调整。一学期来,我们聆听着、思考着、实践着,让所有参与到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孩子、家长最大限度地展现实践者生命的独特魁力,让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完善。

一、采用多种园本教研方式,推进新课程实施进程

网—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开展了“新”幼儿园课程研究。我们能视课改为发展契机,进取营造自我追求,自我加压的环境,不懈努力,全园上下进取地投身于课改的实践活动中。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园本教研活动方式,实现了“教研科研相结合,亦教亦研两提高”。

1、参与式互动教研的学习方式: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提出要创设和谐的活动氛围,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其实这也同样适用于教师的教研活动。

在本学期的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以往“一言堂”的旧模式,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为每位教师供给展示、交流见解的机会,强调每位教师的双重主角——既是培训者(促进者)又是被培训者(被促进者)。为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我们往往采用教育沙龙的方式展开教研活动,围绕一个资料和话题采用主讲和问答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活动前把资料通知各教师,让教师经过网上搜查、阅读杂志等途径增加自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以“有备而来”。活动中创设宽松的氛围,让教师各抒己见,在唇枪舌剑中迸发思辨的火花。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能发表自我独特的见解,不辩不明,教师们在侃侃而谈的陈述、面红耳赤的争论中加深了对教育观念的认识了解了她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实现了取长补短。

2、行为跟进式的实践研讨: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本学期我们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结合,增加了行为跟进式研讨活动:每年级组推选一位教师组织团体活动,教研组其他教师共同观摩、研讨、——组内研讨调整——再在园内进行实践研讨、调整——在各年级组研讨的基础上再外出借班上课——进行姐妹园之间的研讨,互相汲取更多的信息。

“有的放矢”的研讨,突破了原先研讨活动的随意性,使“研”字的意味更浓。

3、以反思促提高的小组研讨:在开展“新”的课程研究中,每个主题之前我们同一年级的教师都能在一齐共同进行课题前审议,本学期中,我们又增加了课题后审议。

即在每一主题后,各班级介绍自我班在活动中的成功之处及使用策略,针对活动的意料不足进行反思,对出现问题的提出新的设想。“他山之石,能够攻玉”,经过对同一主题的反思,教师互相汲取亮点,共同反思缺点,在下一主题的前审议中就能增加预见性,从而提高教育成效。

二、满足不一样教师的成长需要,加速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教研组渗透园务计划,根据“成熟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将青年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时期: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针对新教师,我们经过师带徒的方式来引导新教师入门,来满足新教师的适应需要。对于二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我们经过有针对性的带教,初步使她们在教学上构成自我的特色,满足她们的发展需要。针对骨干教师,我们鼓励帮忙她们先走一步,先研一步,先写一步,先进一步,努力构成自我的特色,经过跨园带教,引导骨干教师向学者型和研究型发展,以满足她们的成熟需要。

针对我们幼儿园新教师多的特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为新教师敞开大门,让新教师多观摩其他教师的活动,多参加她们与老教师的交流互动的机会。“怎样组织好自主性游戏”是新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本学期我们多次组织了“游戏组织策略”的系列探讨,经过介绍经验、提出问题、互相探讨等多种方式来增加新教师对游戏的认识。为了帮忙教师能获取最新信息,每次外出活动的教师会及时反馈,让教师们从一个个优秀的活动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的认识,教研活动的学与思、教与研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促进教师提高自身认识,优化教育行为。

三、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构建幼儿园、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框架

因为我园地处管理区,大部分家长都在商城经商,文化素质普遍不太高,且因忙于做生意,没有充裕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和关心孩子,给我们的家园共育增加了难度。也因为吃了没有文化的苦,家长往往就把“学会写字、学会计算”当成孩子进幼儿园学习的主要资料,这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相去甚远,“扭转家长的这种意识,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已成当务之急。因为家长没有时间带幼儿外出,本园的孩子基本都没去过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也没去过沙家浜、尚湖等常熟著名的风景点,造成孩子视野不开阔、知识面局限。为了促进幼儿发展,构建幼儿园、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框架,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我们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家园路路通的利用“网上家长学校”的开通又增加了我们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一条渠道,利用家园路路通的方便和快捷性,我们及时家长进行了沟通。

每一天能以“我们学会的新本领”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资料,在孩子有提高时能以“你的孩子有提高了”及时和家长分享这份喜悦,在活动前能以“请您配合我们”向家长提出配合要求,在家长配合之后,我们还会送上真心的感激。在平时还能对家长发出:“天冷了,要注意……”等友情提醒,在节日给孩子送上“祝你……”等温馨祝福。每位教师每个月都能发到每个幼儿人均八条以上信息,还有不少教师被评为家园“互动之星”。家园路路通架起了又一沟通桥梁,心与心的贴近也增加了家长的支持动力。

2、家长开放日的创新家长开放日是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景的一个窗口,为了让家长经过这个窗口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了解我们的课程特点,今年的家长开放日我们进行了创新:展示新课程,活动前让家长参与收集材料工作,活动中让家长感受自我协助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开放了游戏活动,让家长经过自我的亲眼所见,认识到游戏能和团体活动整合,体会到游戏的重要性;增加了和家长的互动,教师结合具体活动和家长就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交换意见,改变家长以往的认识,和家长达成教育共识。

3、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由单位出面,我们与学校周围的交警中队、消防队、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区中心医院分院、图书馆、蔬菜种植基地等结成教育共建单位。

作为长期的教育基地,这些单位能进取配合我们的生活化教育活动,根据我们的活动需要,给予我们最大程度地支持。本学期我们带孩子参观了管理区消防中队、绿色蔬菜暖棚、市图书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医院等,带孩子走出去,让孩子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4、以网络资源库进行共享一方面教师经过网络资源库寻找需要的生活教育资源,如视频“武警人员的训练”、“消防队员的演习”等。

另一方面教师把对各种生活资源的利用拍成照片、录象,或组成文字资料,存放在网络资源库中。网络资源库的利用不仅仅实现了园内班与班之间的共享,还逐步实现了园与园之间的共享,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成绩和问题共存,在下学期,我们将进一步重视对教科研工作的研究,努力构成自身的办园特色,将幼儿园建设成家长放心、孩子喜欢、社会信赖的儿童乐园。

幼儿园工作自我鉴定5在忙忙碌碌中我们的学期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自我的工作,真是又喜又忧。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就是默默无闻,就是不求索取!这使我更深地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职责的伟大,而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日俱增。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我有喜,有悲,有累也有汗,但更多的是欢乐。这份欢乐是孩子带给我的,我爱孩子,孩子们也爱我。也因为有爱而满心欢喜,也因为有爱使我深入每个孩子的心灵,让我与孩子的心融汇在一齐,这使我对班中的每个孩子也有了更深地了解。的确,虽然有时也会因孩子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不听话而失态。因为工作的忙碌而感到累,可是由此在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职责:我是教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孩子。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我想,只要我们用自我的"心"认真地去爱,那么我们的孩子将是最棒的。

在工作中,我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我,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不懂就问,做到不早退,无旷工。还进取参加园内外的各项活动,服从工作安排,努力用幼儿教师职业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我,全心全意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由于我班孩子年龄小,刚入园时,很多孩子都是脸上挂满泪水,生活自理本事也相对较差,在一日学习中,我们重点放在稳定幼儿情绪、帮忙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方面。所以,在我们的培养下,我们班孩子的自理本事都大大的提高很多,比如原先大部分孩子经常穿错鞋子的情景,此刻已经大大减少,他们的小脚丫都不再"吵架"了;原先孩子们吃饭洒饭的情景此刻也好转了许多,孩子的转变让我们、让家长感到欣慰。一学期以来,在我们教师的帮忙和领导下,我班幼儿学会自我照顾(能够独立进餐、安静的午睡、会正确使用自我的毛巾、杯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等等)、懂得友好相处。

在教研活动中,我也能认真投入,认真学习。我感到人人都是我的师长,我能学,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如:蒙氏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做到规范、正确的操作演示。教具的设计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等等。经过这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与实践,我觉得自我只要坚持认真学、认真做,在空余时间,阅读一些自我订的幼教杂志,去图书馆翻阅一些有关幼教资料,去书城购买与教育教学有用的各类书籍和音像资料进行观看学习,我相信我会做到更上一层楼的。

作为新世纪、新时期的教师,我认为还要继续学习,拓展视野,更新观念,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仅有思想的切实转变才能确保教育改革的持久和深入。尊重幼儿,关注每个孩子的寻常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之窗,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理念都能熟记于我的心中。如何将课程有机的整合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如何及时的捕捉幼儿有价值的生成热点还值得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探讨才行。

在家长工作方面,本学期我利用电话访问、家长会等形式,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孩子之时进行随机谈话。不仅仅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幼儿现状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及时教育供给了有利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