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环境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投资环境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分析范文1

【关键词】 民间资本;投资环境;西部地区;发展战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深入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速,各区域性经济在未来发展上将呈现出更加强烈的竞争性。如何有效利用投资环境来吸引资本入驻,丰富经济发展结构,将成为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我国提出了依托民间资本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指导理念。但从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具有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无法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与东部、中部投资环境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无法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行产业投资。

一、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现状

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该地区的民间投资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2007年西部地区民间投资绝对量为13288.76亿元,2015年增加到了65764亿元,大概增加了快3倍左右,可是与东部地区民间投资绝对量164175亿元、中部地区103760亿元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015年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资同比实现增速16.7%,中部地区为16.3%,东部地区为13.8%,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资增速相对于东中部民间资本投资增速较大。根据民间资本投资所占社会总投资比重来看,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大约是社会总投资的53.1%,东部地区是68.5%,中部地区是72.1%,根据所占比重来看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资水平较弱,低于中东部民间在资本投资所占比重。西部地区的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房地产、旅游、冶炼等竞争力相对激烈的领域,而在金融、基础设施、电信等领域一直被国有资本所垄断,无法进入高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等核心领域,造成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资对于西部地区发展的贡献程度较低。在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各地区在民间资本投资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呈现出梯队发展状况。其中重庆、四川、广西、内蒙古民间资本投资额最大,贵州、陕西、新疆、云南属于第二梯队,、宁夏、青海、甘肃属于民间资本投资规模利用最小的地区。

二、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产业链构建不完善

从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资方向来看,主要集中在工业、冶金、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粗放式产业,对于高新科技产业、互联网产业、第三产业的涉及较少,使民间投资产业布局较为有限。同时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其工业产值占据GDP的20%以上,主要以基础性工业产品、冶炼制品等产业为主。而在西部各省在第三产业的占比多为34.6%-41.4%之间,第三产业占据了47%,生活服务型产业为22%,高科技文化产业为16%,在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分布为11.6%。总的来讲,西部地区产业布局结构失衡,产业链构建不完善,影响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致使在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服务较大时影响了总体经济增速。尤其是在产业链构建上,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而言,没有完善、丰富的产业链结构,只是在低端产业占据比重较大,而在高端产业层缺乏产业布局,使西部地区众多资源只是在初加工后运输到东部地区进行产业升值,在深加工领域布局单一缺乏竞争力。

2、交通网络布局单一

从西部地区交通网络布局来看,主要集中在公路和铁路两种交通工具布局上,在水路和空运交通网络布局局限性较大,无法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从公路交通网络布局来看,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的水平,还没有在西部全县通高速的规划。而2015年西部地区人流、货流中转枢纽的建设仅为50%左右,使得其在高速公路、农村通、城乡通建设的覆盖率极为不足。从铁路运输网络布局来看,我国东部、中部大部分省份已经实现高铁布局,但西部仍然有宁夏、青海、、贵州、内蒙古、甘肃等10个省份未开通高铁,在高铁布局上西部地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在基础铁路布局上仍然无法实现所有县级城市通铁路的基本目标。在水运网络布局方面,除重庆、四川、广西、云南外,其他8个省份基本不具备水路运输条件,在水路建设上与东部地区差别甚大,无法为西部提供水路运输覆盖服务。西部地区的空中运输布局还未完善,只能达到每10万平方米1.03个机场的建设数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全国性枢纽机场数量较少,不能发挥出空中枢纽的优势,带动西部地区航空运输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设施离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其在电力、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因素来看,主要表现在使用效率低、投入资金有限、规划布局滞后。从建设投入资金上来看,占据我国土地面积57%的西部地区,在资金投入为129171亿元,与中部地区投资124112亿元相差无几,平均面积投入西部地区差距明显。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上来看,由于西部地区地貌特点、经济发展情况造成的约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仍然处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总体方针上,在建设规模、质量及水平上与东部地区相差较远,尤其是在高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上较为落后。

4、地方政策扶持力度有限

中央针对西部地区发展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地区发展经济问题不平衡,在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针对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扶持上的力度仍然有限,只是针对资源性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以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GDP的快速发展,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而对高新科技、互联网等第三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较为有限,对于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资无法以总体规划、统筹发展的高度来对各项产业提供政策扶持,来丰富地方产业布局及结构均衡。

5、人力资源供给滞后

西部地区大部分处于山区,戈壁,等地区。其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来比相对落后,贫困地区人民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导致农村无法吸收富余劳动力。由于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受普及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限制了人力资源供给素质。大部分优秀人才没有在西部地区落户发展,使得西部地区呈现出人才净流的现象,大量优秀人才无法落户西部,制约高水平人才发展,无法满足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法促进西部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总体表现出高素质人才缺少的特点。

三、优化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环境的对策

1、完善区域型产业链布局

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推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被定义为重中之重。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民间资本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根据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环境的特点,可以通过完善区域型产业链的布局,以此来加大对各种民间资本投资的吸引力,丰富产业链各节的产业发展,逐步优化产业链结构。同时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统领,加快区域之间的产业链构建,促进不同省区根据自己特点来增设各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链运行高效、产业布局紧凑、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

2、优化交通运输网络

借助“十三五”规划,根据西部地区发展特点,加快交通运输网络布局,逐步优化各省交通运输连接枢纽,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和时间,为产业发展提供交通基础。尤其是在高铁战略布局上,加快对西部地区高铁架构,能够在2020年基本达到西部各省通高铁的布局目标。在公路建设上,能够在2020年实现西部地区乡县通,依托公路网络布局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新型城镇产业重构,加快民间资本在县、乡的投入。在空运网络布局上,加快对西部地区大型飞机场的建设,提高西部地区重要飞机场定位,丰富各省主干航空运输线路架构,增加支线航班次数,基本完成西部地区航空线路布局。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居民消费水平作为民间资本投资环境分析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是衡量消费带动程度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基础建设的滞后,地广人稀,交通设施不完善,无法发挥消费带动的刺激作用。根据这一问题,应该在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上,由地区出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步骤、有层次、有目的的开展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对水利、交通、电信、电力、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高居民满意度来推动居民消费力的提升,达到提高民间资本投资效益的目的。

4、完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给予较大范围的扶持,制定了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性发展战略,同时在交通网络、产业结构等方面制定了战略部署。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应该根据西部地区发展特点,加大对成渝经济带的经验推广,促进不同多个省份建立协同区域发展战略,依托共享发展、协调发展理念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在各省特色产业领域,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运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带动各别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以点构线、以线带面的发展作用。在“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省在战略布局中的地位,优化重点产业发展结构,加快对外出口发展。

5、加大优秀人才资源开发

针对西部地区人才资源较少、人才吸引力不足等特点,主要从开发公民创新思维、改革发展高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引智工程等六方面,积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的运用,发挥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力扶持西部地区的教育环境,使西部地区的人们能够有之所学,学之能够所用,以此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开发利用。推进引智工程建设,通过加大国内国外的技术和智力人才引进,逐步改善现有人才的结构,提升人才资源的总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指依托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广、资源丰富的特点,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扶持农业开发。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指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依托少数民族干部来解决西部地区集中的民族问题,维持社会发展稳定,为民间资本投资创造和谐环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指,加强对引入企业的基础职业职工投入,通过职业教育来达到基础产业链布局。改革发展高等教育是指通过合并整合,加大对高层次高校的扶持,加强对高等人才的培养。开发公民创新思维是指,积极转变公民思维理念,加大对创新发展理念的培育,依托创新来促进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投入,高新科技转化和民间资本创业带动,使得民间资本在西部地区的投资能够得到高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琳琳.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资本积累的变化分析[D].云南大学,2015.

[2] 郝丽霞.民间资本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财会通讯,2012(35).

[3] 谢致富.从投资环境角度分析民间资本投资公共基础设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4).

投资环境分析范文2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量实践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技术优势、灵活的运行机制及对市场的敏锐把握能力,这使得他们能较快适应市场及用户需求变化,以较高的效率根据市场需求来从事产品(服务)创新、工艺创新、技术转移。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特点和优势,不仅使之成为推动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主体,而且是推动区域产业从制造到创造升级的基本力量。因此,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南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有力地推动了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05年,在南昌市123家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大型企业10家,中型企业17家,小型企业96家,分别占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单位的8.1%、13.8%、78.1%,其中中小科技型企业占91.9%,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有效推动了区域产业的升级,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为主体。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待业人员的安置、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这一切使南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扩招后的大量高等院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2008年江西省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预计达21万余人,比上年增加近5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其产品附加值比较高,能够支付比较高的工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条件为大学生就业者提供比较高的报酬。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进一步繁荣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南昌县、进贤县、新建县、安义县、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是南昌市的7个涉农县(区),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贤县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医疗器械、文化用品、鞭炮礼弹、食品加工、特种水产、食用菌类等特色优势产业中;青云谱区内农产品、建材、水果、肉类、摩配、啤酒等中小企业专业市场发展良好。南昌县、新建县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好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占比重不大,大多数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要进一步繁荣南昌市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集中必要的财力扶持县域内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脱胎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不仅是改善区域经济运行环境和质量的重要路径,而且是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逐步从资源依赖型、投入支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驱动力。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进一步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昌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意义重大,但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力量还不是很强。从数量上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南昌的中小企业中,占的比重还不大,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要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其投资环境。

二、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按照其可见性分为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前者是指与投资活动直接有关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后者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等许多无形要素。投资环境差,中小企业投资成本就高,过高的投资成本将增加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将难以吸引和留住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因此,包括科技型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密切相关。

南昌市投资硬环境近年来有了较大改善。从基础设施看,作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进入内地的重要中转地之一,南昌的航空、公路、铁路、水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初步构成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立体交通基础;从自然资源来看,南昌淡水、土地和农产品、矿产等资源丰富,具有资源比较优势,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特色食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一直是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强项;从地理位置来看,南昌地理位置优越,历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南昌投资硬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南昌距离出海口较远,还没有完全融入区域经济城市群中。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土地政策收紧,南昌过去以土地为最大“卖点”的低成本优势目前正在丧失,中小企业投资硬环境需进一步完善。但相比之下,就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投资软环境更关键,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环境。科技型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是减免税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科技融资政策。南昌市目前对高新技术企业有一系列优惠的税收政策,如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但是,现行的科技税收政策主要是针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和外企,而对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几乎不存在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一些非高新开发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享受优惠,降低了政策效率;南昌在科技融资政策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有相关的扶持,如南昌市政府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但受惠面还是非常有限的。总的来讲,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属于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对于政府对国有大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环境还有待完善。

(二)经济环境。投资软环境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经济环境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高,就意味着市场容量大,社会购买力强,这也是吸引投资的必要条件。南昌是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南昌市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190.61亿元,近5年南昌市经济增速虽连续超过15%,但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总量仍然偏小,2007财政总收入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位最后。政府财政能力不强,直接影响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也势必影响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的力度。虽然,南昌从2006年起,将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每年增加到1000万元元,但这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三)社会服务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反映政府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业发展的状况,服务环境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门对企业的服务和社会中介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公共服务是南昌市投资软环境的根本问题。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势单力薄,更需要各种社会化服务,如政府、有关组织及中介机构提供的技术、人才培训、信息交流、财务审计、法律、技术咨询等服务。从政府行政部门对企业的服务现状来看,近年来,南昌市政府已经认识到服务环境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一环,2001年至今,先后组织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全国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显示,2004年在中国2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中,南昌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30位,从数据分析中看到,南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最大拉动力是来自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提高。从社会中介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的社会服务来看,南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所获得的技术支持、信息咨询、法律支援、投资咨询、职工培训和人才培训、市场营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和东部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融资环境。目前,南昌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南昌市统计局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200户企业中,有166户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紧张制约了企业发展,占企业总数的83%。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开发活动的不确定性、长时效性,科技型中小企业较一般中小企业而言,需投入资金更多,风险更大,而且一旦技术开发失败则少有回旋余地。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最大的难题是融资问题。除了极少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创新基金支持外,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还只能依靠自身积累进行发展,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特别是一些新投产企业,由于信用度低,无法筹集到足够的流动资金,影响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南昌市政府做了许多工作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到2006年12月7日为止,南昌市共有22家担保公司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但由于市场主体不明确、信用担保基金来源单一、担保机构多头管理等原因,有25%担保公司业务处于半停滞状态。当前,资金难题困扰南昌市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出现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企业后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就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瓶颈”一直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三、优化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对策和思路

南昌已经确定了“和谐创业、富民强市”的战略方针,在这样的背景下,优化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将更大范围地拓展其发展空间。对南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优化,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硬环境,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从软环境方面着手改进,在改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尤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南昌市区域金融服务能力,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1.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破解其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南昌市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的企业信用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征集、评价、系统和严格的违信惩罚制度,强化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是其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收集和保存企业的信用记录,帮助银行和其他企业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信用状况,为企业的融资和其他交易活动提供便利。同时它还可以充作信誉抵押品,减轻本企业在融资中实物资产抵押、担保的压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和企业本身的共同努力,

2.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南昌市担保体系是以政府政策主导型担保为主,政府出资较多,而民间资本介入较少,担保贷款远远满足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建议政府大力发展社会互助型担保制度,运用社会互助担保方式弥补政府政策型担保方式的不足。社会互助型担保主要由企业以会员制形式组建,通过会员缴纳风险贷款保证金,进行会员之间的互助担保,获取金融机构贷款。互助型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由于担保审批人与担保申请人相互较为了解,他们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具有很强的趋同性,容易形成群体信誉机制。处于劣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互助担保联合起来,在和银行的谈判中可以争取到较为优惠的贷款条件。由于商业担保公司是纯粹以赢利为目的的,可能加重企业负担,建议适当采用。

3.完善资本市场,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市场上受到重重限制,过高的门槛阻隔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向社会募集资金之路。如《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为1000万元,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等要求,这些硬性条件都是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达到的。我国在2004年推出了中小企业板,目前中小板市场在加快扩大规模,这对南昌市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内的一些目前规模不大但具有良好成长性和潜力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很好的融资机会。南昌还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种社会资本进行风险投资。此外,还应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中心等渠道,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民间或海外资金。

(二)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其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政府的政策性资助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手段。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包括投入、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在内的各项政策是长时间、普遍起作用的因素。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优化,政策是关键。政策制定要有科学性,要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吸收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类相关群体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来,以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考虑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出台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同时,要真正落实各项政策,树立政府信用,增加政府在投资者心中的可信度。落实各项政策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最重要的职能转变就是服务职能的转变,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成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社会的全方位服务,具体包括中介服务、教育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目前,要根据南昌市的实际情况,逐步构建一个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要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框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南昌还应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陈长伟,赵维双,王春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数量经济分析[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7,(2).

[2]计文青.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出路选择[J].探索与争鸣,2004,(8).

[3]伊永贵,樊贵祥.多管齐下解决难题——吉林延边州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J].金融时报,2005,(9).

[4]谢晓国.江西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战略思考[J].企业经济,2004,(12).

[5]吴敬琏.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J].宏现经济研究,1999,(7).

投资环境分析范文3

关键词:“走出去”;外部投资环境;营商指数;投资战略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174-04

中国目前已经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企业13 000家,对外投资累积达到2 457亿美元。2004年以来中国共有14家企业在海外发生巨额亏损,14个项目累计亏损达950.5亿元,近千亿的损失实在令人触目惊心,而这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大连企业的境外投资情况也不容乐观。2011年4月,大连市国税局联合市外经贸局、市工商局等四家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大连多数境外投资目前都是亏损状况甚至“零收入”。

对于企业“走出去”的风险,究其原因,有企业自身经营方面的问题,如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不足、国际化人才的短缺,但更重要的是“走出去”的企业自身缺少战略思维规划,特别是对外部投资环境——国外法律环境及经营环境缺乏系统的分析。

加快推进“走出去”开放战略,是大连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老工业基地率先振兴,加快“三个中心,一个集聚区”建设的重要选择。本文基于大连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对其外部投资环境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帮助企业在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方面的经营活动前了解外部的投资环境,根据产业、技术水平及产业链关系正确选择“走出去”的投资策略以及目标国家和地区,减少决策和经营中的失误,使得企业在海外走的更顺、更远、更好。

一、企业外部投资环境的评价标准与范围

投资环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组成的复杂系统,既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气候、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等有形的硬环境,也包括法律法规、办事效率、政策等无形的软环境。如何评估投资环境,目前世界各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自20世纪60年代末,一些国家的政府、学者先后提出了若干个判断投资环境优劣的标准,并形成了多种评价模型和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等级尺度法、三菱投资环境评估法、道氏评估法、雷达图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FDI潜力指数法等。根据世界银行外国投资咨询服务部(FIAS)的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及国际机构用于研究分析投资环境的指标有21套。近些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有形的投资硬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导致在吸引外来投资过程中,投资软环境的作用日趋凸显。目前在国内外评价投资环境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经济组织倾向于将评价的重点放在软环境方面。

“走出去”是企业层面的微观经济行为,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所感受的投资环境是与其经营直接有关的微观环境。从企业进行选址、注册登记、日常经营,到金融服务、纳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都将对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在对外部投资环境进行评估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与企业经营关系密切的微观法规环境上。

世界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定期的全球营商环境(Doing Business)报告,无疑为我们评价各经济体的投资软环境提供了一个指南。该报告测量了不同经济体中关系到企业生命周期十个阶段的监管规则,这十个阶段代表了10项指标,每项指标由若干个二级指标组成。

具体评估指标如下:(1)开办企业(包括程序数目、时间、成本、实缴资本下限);(2)申请建筑许可(包括程序数目、时间、成本);(3)获得电力供应(包括程序数目、时间、成本);(4)注册财产(包括程序数目、时间、成本);(5)获得信贷(包括合法权利指数、信用信息指数、公共注册处覆盖范围、私营调查机构覆盖范围);(6)投资者保护(包括披露指数、董事责任指数、股东诉讼指数、投资者保护指数);(7)缴纳税款(包括纳税次数、时间、利润税、劳动税及缴付、其他税、应税总额);(8)跨境贸易(包括出口文件数、出口时间、出口成本、进口文件数、进口时间、进口成本);(9)合同执行(包括时间、成本、程序数目);(10)办理破产(包括时间、成本、资产回收率)。

大连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投资和经营,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涉及的区域却已遍布世界各地。落实到不同的行业及具体的企业,各自“走出去”的目的不同,且发展水平、营销方式和市场竞争力差别很大。针对这些特点,并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本文选择世界各地182个国家和地区作为评价对象。

按照发展水平,这182个国家和地区内高收入的有48个;中高收入的有48个;中低收入的有54个;低收入的有32个。按照所处地理位置,这182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分为以下7组: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有23个;东欧及中亚,有24个;中东及北非,有18个;南亚,有8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有32个;撒哈拉以南非洲,有46个;经合组织高收入国家(OECD国家),有31个。

投资环境分析范文4

关键词:旅游投资环境;评价;因子分析法;空缺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1-0101-05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3600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而旅游投资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旅游业投资尚存在结构不合理、决策不科学、投资具有盲目性和短视性以及投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限制了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造成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对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的分析和评价不足。旅游投资环境是指围绕投资主体和地点在一定时间、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环境中诸多因素的有机统一体,对旅游投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各区域差异较大,因此,准确评价我国各地的旅游投资环境对促进旅游投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价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相关研究工作相对起步较早,侧重于投资环境的定量评价。国内研究方面,邓宏兵研究了投资与投资环境的关联问题;肖泽炎和李平分别研究了旅游投资环境的评价和优化问题;潘霞等和应望江等则进行了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吴晓春等完成了陕西、辽宁、长三角地区、湖南、江苏、湖北、福建、山西等地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评价问题的研究工作。目前国内研究较多侧重投资环境理论性分析,研究范围限于各省行政区划内,从全国范围对各区域旅游投资环境的分析与评价研究相对较少。此外,现有研究工作大都在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给出研究区域的分类并进行相关类别(如环境评价级别)的说明,没有与旅游投资空缺分析相结合,导致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直观性和实际指导意义。

本文尝试构建我国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进行定量分析、综合评价以及排序,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区旅游投资现状进行空缺分析,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区域、受资区域改善旅游投资环境、优化投资政策,最终促进旅游投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

体系的构建

对于旅游投资环境的分析和评价,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基于全面性、科学性、差异性、系统性、简单性、可比性、综合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选取了经济环境、区位条件、政治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5个方面共27个指标,构建我国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旅游投资环境评价

(一)原始数据获取

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作为因子分析的观测样本。选取的反映旅游投资环境的27个量化指标的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2009)》。

(二)因子分析过程及结果

因子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种重要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将原始的多个指标组合成相互独立的少数能充分反映总体信息的指标,从而便于分析问题的关键。本文所述的因子分析过程采用SPSSl 7.0统计分析软件实现。

计算主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选取前4个主因子作为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主因子,如表2所示。累计信息含量为87.968%,说明前4个主因子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的信息总量。

由初始因子载荷矩阵通过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4个主因子的含义为:第一主因子主要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铁路网密度、职工平均工资、人口密度以及每10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等变量决定,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对旅游投资的影响,因此,第一主因子定义为经济和社会因子;第二主因子主要由私人汽车拥有量、邮电业务总量、互联网上网人数、客运总量、入境旅游者人天数、旅游外汇收入、星级饭店床位数、星级饭店固定资产投资、旅行社总数、景区营业收入、景区固定资产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等变量决定,分别反映区位条件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因此,第二主因子可以定义为区位和产业因子;第三主因子主要由资源品味变量决定,定义为资源因子;第四主因子主要由资金来源非国家预算比重变量决定,定义为政策因子。

计算各主因子得分,以各主因子的特征值占4个主因子特征值总和的比值分别作为各主因子的权重,通过加权求和获得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依据计算结果,对各省、市、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计算和排序结果如表3所示。因子分析后得到的综合得分排序反映了各省、市、自治区旅游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为后续的旅游投资空缺分析奠定了基础。

根据综合得分情况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分为3级:

第一级:得分大于0。包括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辽宁、福建和河北。以上省市旅游投资环境相对较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是国家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资源较好,旅游投资政策相对宽松,投资积极性高,是目前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最高的地区。

第二级:得分大于-40。包括四川,湖北、河南、湖南、吉林、内蒙古、重庆、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陕西、云南、广西以及海南。以上省、市、自治区旅游投资环境相对一般,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无显著优势,相关产业促进作用不突出,资源实力相对雄厚,开发程度不高,政策相对投资鼓励的倾向性不够,是目前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较高的地区。

第三级:得分小于-40。包括宁夏、新疆、贵州、甘肃、青海和,以上省市相对旅游投资环境较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相关产业缺乏支撑作用,资源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需要制定更具鼓励性的投资政策,促进旅游投资的发展。

三、旅游投资空缺分析

所谓的旅游投资空缺是指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较高而旅游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旅游投入)较低,而旅游投资就是解决针对投资空缺投入相应的投资要素的过程。旅游投资的空缺分析是指分析和比较不

同地区旅游投资的空缺程度,从而提高旅游投资决策的针对性、合理性和科学性。长期看,持续的空缺分析可以作为旅游投资的动态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投资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短视性。通过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结果表征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水平,采用旅游业固定资产增加描述投资现状,叠加分析环境吸引力和投资现状之间的差别,可以反映旅游投资吸引力水平与现有投资水平的空缺。

为便于结合国家对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宏观经济政策的部署和投资导向,按照分区(东、中、西、东北)进行旅游投资空缺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各地旅游固定资产原值的分布来看,东部固定资产的增加较多,其它地区相对较少。从具体省市来看,东部投资水平较高的省有河北、上海、江苏,中部有河南、湖北、安徽,西部有四川、贵州、青海,东北有辽宁。

对比固定资产增加与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力区内排名,可以分析得到旅游投资的空缺省市(忽略东部发达地区省市):

高度空缺区域:在该区域内,投资吸引力排名前1/3,投资水平排名后1/3,西部的内蒙古和重庆。

中度空缺区域:投资吸引力排名前2/3,投资水平排名后2/3,扣除高度空缺省市,中部的湖南和山西;西部的陕西,广西,宁夏以及新疆;东北的吉林。

低度空缺地区:扣除高度和中度空缺省市,中部的河南、江西、安徽以及湖北;西部的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青海以及;东北的辽宁和黑龙江。

综上所述,结合地区发展情况,我国目前旅游投资的空缺省市主要是内蒙古、重庆、陕西、广西,宁夏以及新疆等。值得说明的是:我国各地区的旅游投资空缺程度的结论应该结合旅游业发展阶段等经济学意义进行分析,不能机械地将空缺分析结果照搬到旅游投资的实践中去。

投资环境分析范文5

关键词:投资环境;金融投资管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1-0161-02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的环境下,社会经济活动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工业产业活动的发展趋势,当前各个国家、地区都在不断推动经济环境的发展与进步,对于金融行业的投资环境,主要包括硬件、软件条件,硬件条件主要指进行投资活动所需的基础环境;软件条件指投资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金融投资作为经济环境中,比较明显的运行指标,投资环境和投资管理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相互促进,进而实现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对投资环境进行动态和简洁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阵营,对投资环境的评价要充分考虑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系统地构建各项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全面、完整地反映评价投资目标。由于投资环境系统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组成部分,要从各层次描述和反映投资环境系统的整体状况,在此过程的资源要得到充分应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的有效利用应坚持和谐共存、互通有无的发展原则。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对金融行业来说,投资环境对金融投资管理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从基础经济环境上看,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能确保金融投资管理的有序进行;不断优化投资文化环境,可有效促进投资管理人员间的沟通与交流;正确的经济政策环境,可以确保投资活动的安全、稳定。其次,投资环境的评价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要遵循动态性和简洁性原则。例如,政策框架属于金融投资活动中,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及宏观的经济政策。商业机会属于金融投资活动当中的便利性,指金融投资管理中的促进及鼓励措施。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投资区域的资源循环利用与价格、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以及劳动力的可利用性等。在金融投资管理中,因为投资环境的发展是一个动太过程,所以要对其发展速度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尽量降低整合资料信息的成本,遴选和设置的指标做到高效而简洁。较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也能促进金融投资的发展。从目前金融投资管理实际情况来看,构建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是确保取得良好投资效果的基础,可以促使投资人员作出较好的决策。总之,投资环境对于金融投资管理的影响较大,投资者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掌握其影响,才可促进金融投资管理,进而确保金融投资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投资环境对金融投资管理造成的影响

(一)投资环境对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环境的区域间产业同构现象也越来越受到金融投资的重视。首先,从硬性投资环境上来看,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在当前提倡绿色环保理念的社会环境下,布局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技术、环保节能的绿色能源科技已经成为金融投资的共识。若投资环境在环保资源上的利用不当,对投资者的投资意识会造成很大影响。并且,金融投资管理与基础设施的配置条件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如果投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会为金融投资行业带来一定的潜在投资风险,很多国外的资金在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后,很少会选择投资。其次,从软性环境投资环境来看,国内很多金融投资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水平及服务能力很难和国外相比,金融投资管理的服务环境与水平相对较差,且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相对落后。因此,在这种投资环境的背景之下,国内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的问题较多,若没有得到及时改善,投资环境将很难发挥在金融投资管理中的有效作用。最后,在金融投资市场上,市场风险难以避免,投资者想要合理、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就需要充分了解投资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并通过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而促进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正确地认识与了解投资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对投资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进而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投资风险,以实现金融企业财富最大化。

(二)投资环境对企业人才要求的影响

当前,投资环境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社会上很多金融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对人才的需求也较多。长时间以来,社会经济体制发了较大的改变,大部分金融行业的投资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在这个持续变化的状态之下,金融企业想要较好地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就需要引进一些专业能力、投资能力较强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的金融投资管理者,进一步确保金融企业的投资活动一直处于运行管理的状态,进而提升金融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金融投资业中,大多数投资管理者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办理业务的能力较差,并且对金融企业投资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这就直接导致金融企业在管理中,难以提升其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现阶段,单从国内的投资环境方面来看,因长时间受国家政策的限制以及管理制度影响,给金融企业的投资管理带来很多影响。投资环境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这就需要管理者进一步优化企业的投资管理模式及人才结构的配制,构建较为完善的金融人才体系,利用高素质、高能力管理人才,较少投资环境对于金融投资管理活动多带来的影响。因此,金融企业在开展投资管理时,应更加注重投资环境对于金融投资管理产生的影响,并积极地做好投资环境的构建工作,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市场对于投资管理的需求,进一步促进金融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投资环境和金融投资管理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一)投资环境和金融投资管理应和谐发展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促进投资管理。高科技可以为金融投资管理活动提供一个电子的交易系统,并在该系统内开展相关的投资活动,交易系统的有效投入,可以较好地改善金融投资环境。并且,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子式的金融交易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其安全性有了较大的提升,这就为金融投资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进而避免在管理人员在进行投资操作管理时,因操作风险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其次,科学、合理地规避经济市场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属于金融投资管理中的关键任务。金融行业在长时间的创新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管理风险渐渐增多,其发生的频率也愈发频繁。因此,其金融投资管理创新应该和企业的投资管理活动相互适应、相互发展。最后,金融管理创新在实际的金融投资管理过程中起到很大的活跃作用,能有效地促进整个投资环境。并且,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促进金融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作为一项专业化非常高的职业,对金融投资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人力资源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且积极做好金融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与提高整个金融投资效果。

(二)优化投资环境,确保金融投资管理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投资环境所处区域的气候、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的构建等,对于投资管理的各个方面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基础投资环境会给金融投资者带来一定的视觉感受,一个较好的投资环境对于金融投资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金融投资管理需要投入相关的物质设施才可完成,而优良的物质条件,又可以衍生出较好的基础投资条件。而且任何形式的投资与管理都需依托相关的环境来支撑,投资管理也不例外,对投资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主要因金融发展需和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联系。同时金融产业的升级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商业繁荣属于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在投资管理活动中,缩短投资者对于投资时机中的反应时滞,进而改善金融行业的投资环境,进一步促进金融投资管理发展。

五、结束语

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30多年之后的今天,国家政府应该加强对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直接影响着金融投资管理,而且金融企业在投资建设中,不仅要做好投资环境硬件的建设,还要确保投资环境的软件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与补充,以便吸引到更多外资,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作者简介:杨姝,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参考文献:

[1]王宇,郭新强,干春晖.关于金融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系统和消息冲击的视角[J].经济学,2015,10(1):120.

[2]李延凯,韩廷春.金融环境演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个国际经验[J].世界经济,2013,12(8):23.

[3]王硕.对金融投资体系及其金融环境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5(23):24.

[4]牛晓东.金融投资体系建设与环境评估的综合探讨[J].财经界,2014,24(20):26.

投资环境分析范文6

关键词 环境质量;环境治理投资;CDM;绿色信贷

中图分类号 X19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8-0061-0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8.010

1997年,全球84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就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达成协议,这标志着加大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时间进入到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自此,“低碳经济”开始了它风靡全球的旅程。与其相伴而行的是不断涌现的一系列的新鲜词汇,如“碳金融”、“赤道原则”、“环境金融”、“碳排放交易权”、“CDM”、“CERS”、“绿色信贷”、“能效贷款”等等。其中,“赤道原则”为银行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提供了一个基准。“CDM”机制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手共同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平台。“绿色信贷”为我国商业银行评估环境风险、改善信贷体系提供了契机。虽然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我国在2012年之前,尚不需要承担减排任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2012年已经近在眼前,改进环境质量,融入低碳经济的浪潮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似乎永远是跷跷板的两端,如何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不失为解决这一矛盾的良策,但是在投资之前,如果能够了解环境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冲击路径,便可制定相宜的投资策略,选择合适的投资路径,以实现投资效应的最大化。

本文选取199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作为样本,使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误差修正模型(VEC)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对环境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冲击进行模拟。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是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主要工具。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首次提出了库兹涅茨曲线的概念,并指出“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上升,在高收入水平上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即呈现“倒U”形的趋势。随后,国外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之上对EKC进行修正并预测拐点。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EKC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赵云君和文启湘通过对我国1990-2002年排污量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的比较,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呈现较弱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因此,我国完全可以放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1]。张学刚和王玉婧指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环境规制的结果而不是内生机制,当前我国各地环境污染与收入水平实际上是同步增加的正相关关系, 这与我国片面追求速度而忽视环境污染的政策取向密切关联,同时指出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环境质量的自动改善, 只有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强化环境规制, 才是真正有效的途径[2]。冯相昭和邹骥指出CO2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是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而能效的提高以及能源结构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排放的过快增加[3]。林伯强和蒋竺均采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LMDI)和STI RPA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人均CO2排放的主要因素,指出中国CO2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拐点对应的人均收入是37 170 元,即2020 年左右。但实证预测表明,拐点到2040 年还没有出现[4]。这个结果对我国目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及低碳经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王崇梅使用1990-2007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指出在一定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处于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的阶段。环境污染的状况直接影响了环境的质量[5]。目前,我国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某个地区或城市的实证研究。例如,彭立颖和童行伟等分析了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指出应该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尽早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6]。闫新华和赵国浩使用VAR等计量方法对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存在动态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7]。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就必须加大对环境的关注,加强对环境治理的投资。苏婕使用协整理论,利用我国1990-2007的数据对环境治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8]。

目前,我国环境治理的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银行与企业自筹。其中,政府投资占据了绝大部分。在2005年之前(包括2005年在内),我国政府对环境治理主要通过国家预算内资金和环保专项资金两种方式进行投资。自2006年起,我国政府对环境治理的投资主要以排污费补助和其他补助的形式进行。来源于银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较小,企业自筹的部分更是凤毛麟角。2007年,我国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即《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明确提出“绿色信贷”的概念。自此,绿色信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董竹等:中国环境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冲击的计量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8期谈到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就不得不提“赤道原则”。Benjamin J. Richardson指出,虽然存在很多异议,但是“赤道原则”的大体方向上是正确的,虽然“赤道原则”目前的形式很难为环境可持续融资的承诺的生成提供足够的支撑[9]。Christopher wright和Alexis Rwabizambuga指出保持或加强企业信誉的目标促使企业“采纳赤道”原则,从赤道原则中所能获取的信誉优势的大小决定了企业是否接受“赤道原则”[10]。董志和康书生指出,银行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为导向,强化信贷准入管理,将赤道原则转化为银行的内部政策[11]。郑文和宋凯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的环保风险管理可以采纳“赤道原则”,以确保银行所融资的项目按照对社会负责的方式发展,进行环保风险防范[12]。冯守尊和陈胜从“赤道原则”适用范围、对象、标准等方面分析了“赤道原则”的脆弱性,指出要通过健全管理制度、独立的问责机制,并有效利用贷款来保证“赤道原则”的实施[13]。

3 我国环境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冲击的计量分析由于工业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而目前低碳经济主要考虑的是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因此本文选择工业废气作为考察对象。鉴于当前我国环境质量指标的统计都以城市为单位,本文选用万元工业GDP的工业废气排放的变化率(lnemi)来表征环境质量,其中,工业废气包括工业SO2、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万元工业GDP的废气排放量越大,说明环境质量越低。需要注意的是,公布的排放量是经过处理的排放量,本文选用的是实际排放量,即公布排放量与处理量之和。同时,本文选用工业废气治理投资完成的变化率(lninu)来表征环境治理投资,其中包括来源于政府部门的补助,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企业的自筹资金。

3.1 平稳性检验

本文使用Eviews 6.0分别对时间序列lnemi和lninu进行ADF检验,以判断其稳定性,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结果显示,lnemi和lninv都是1阶单整序列。

3.2 协整检验

上文的单位根检验证明lnemi和lninv是同阶单整序列,因此,我们可以考虑lnemi和lninv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使用Eviews 6.0对lnemi和lninu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表2显示了检验的结果。

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lnemi和lninv在5%的置信水平下,存在且只存在1个协整向量,这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具有长期的均衡趋势。

3.3 建立VEC模型

Johansen检验证明了lnemi和lninv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之上,使用Eviews 6.0建立VEC模型。VEC模型能够将变量的水平值和差分值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二者包含的信息。从短期看,因变量的变动是长期的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长期看,误差修正项ecmt会将变量拉回长期的均衡状态。

本文使用Eviews 6.0进行VEC建模。由于lnemi和lninv是在假定序列有确定线性趋势和截距、协整方程有截距,并且一阶差分的滞后阶数为1的情况下进行协整检验,因此,VEC模型的形式为:

D(lnemi)=A(1,1)×(B(1,1)×lnemi(-1)+B(1,2)×lninv(-1)+B(1,3)×@trend(98)+B(1,4))+C(1,1)×D(lnemi(-1))+C(1,2)×D(lninv(-1))+C(1,3)

D(lninv)=A(2,1)×(B(1,1)×lnemi(-1)+B(1,2)×lninv(-1)+B(1,3)×@trend(98)+B(1,4))+C(2,1)×D(lnemi(-1))+C(2,2)×D(lninv(-1))+C(2,3)

其中,A(i,j)表示VEC模型第i个方程中的第j个协整方程的调整系数;B(i,j)表示第i个协整方程中第j个变量的系数;C(i,j)表示VEC模型第i个方程中第j个一阶差分回归量的系数。

使用Eviews 6.0估计得到模型参数的估计值为:

A=(-0.108 540 938 517,-2.326 359 132 95)’

B=(1,0.391 043 634 024,0.117 451 130 034,-1.947 585 391 32)

C=-0.044 433 371 497 7,0.047 806 431 401 9,0.035 423 760 308 7

2.058 599 892 03,0.178 580 173 488,-0.006 439 009 579 14

VEC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lnemi和lninv在短期内会出现波动,暂时偏离长期的趋势,但协整向量会以A=(-0.108 540 938 517,-2.326 359 132 95)’的速度,将其拉回长期均衡关系。

3.4 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准确刻画lnemi和lninv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Eviews6.0在VEC模型的基础之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环境治理投资的变动对环境质量的冲击,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动对环境治理投资的冲击,结果如图1-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如果在本期给环境治理投资一个正向的冲击,如加大政府补贴等,万元工业GDP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在前2期没有任何变化,第2期之后略微下降,第4期后稍有回升,6期之后回归平稳。这表明环境治理投资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会存在一个为期2期滞后期,随后会带动环境质量的改善,4期之后环境质量改善的幅度略微下降,6期之后环境质量稳定在略高于冲击之前的水平之上。

从图2可以看出,在本期给环境质量一个冲击,如发生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环境治理投资额在本期骤然上升,随后迅速下降,第3期开始,环境治理投资的效应逐渐开始显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4期之后,随着环境质量改

善幅度的下降,环境治理投资快速上升,6期之后缓慢下降,9期开始略有回升,11期之后达到平稳。这表明一旦环境质量受到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在短期内会带给环境治理投资反向的冲击,冲击幅度较大,并且持续期较长。

4 结论及建议

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环境治理投资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环境治理投资确实对环境质量具有正向的冲击,但幅度较小且具有滞后期。这个结果与我国目前环境治理投资不足以及以政府补助为主的环境治理投资结构密切相关。政府的补助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惰性,无法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使得环境治理投资的效果甚微。同时,银行尚未进行贷款管理机制的创新,尚未形成有效的评估机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违反环境法规的企业和项目进行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治理投资带动环境质量改进的效率。

此外,环境质量稍有变动,就会迅速引起环境治理投资大幅变动,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这说明我国环境治理投资随环境质量变化的波动性较大,尚未形成持续治理的长效机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环境的重视度不够,尚未给予环境质量持续的关注,“临时抱佛脚”的间歇性的投资方式无法解决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针对实证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结合我国目前面临的形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的重视。政府要密切关注环境质量的变化,将环境因素纳入GDP的核算之中,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体系之中,健全并强化法律法规,加大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惩罚力度,确保各项环保政策持续有效地运行,建立环境治理投资的长效机制。

第二,要改变环境治理投资的结构,促使环境治理投资推动环境质量的改进。

首先,就政府而言,鉴于当前低碳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势,我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政策倾斜,调动银行和企业加大环境治理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应该改变投资策略,创新投资形式,避免污染企业滋生惰性。

其次,就银行而言,要加强对环境风险的重视,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信贷评价体系,加大绿色信贷,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内各类银行应该秉承绿色信贷的政策,加强绿色信贷产品的创新,以期融入低碳经济的浪潮,带动我国环境质量的改进。

最后,就企业自身而言,要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筹资,不能单纯地依赖政府的财政补贴进行污染的控制。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企业要充分把握CDM机制的有利时机,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促进我国环境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赵云君,文启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我国的修正[J].经济学家,2004,(5):69-75. [Zhao Yunjun, Wen Qixia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and its Correction in China [J]. Economist, 2004, (5):69-75.]

[2]张学刚,王玉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内生机制抑或是规制结果?[J].财经论丛,2010,(7):7-12.[Zhang Xuegang, Wang Yuj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Is it a Endogenous Mechanism or the Result of Regulation? [J]. 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0, 152 (4):7-12.]

[3]冯相昭,邹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的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43-47.[Feng Xiangzhao, Zhou Ji. Economic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 Trends in Chin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18 (3):43-47.]

[4]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27-36.[Lin Boqiang, Jiang Zhujun. The Prediction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n China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J]. Management World, 2009, (4):27-36.]

[5]王崇梅.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33-35.[Wang Chongmei. Decoupling Analysis of China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 (3):33-35.]

[6]彭立颖,童行伟,沈永林.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86-194.[ Peng Liying, Tong Xingwei, Shen Yongli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hanghai of Chin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 (3):186-194.]

[7]闫新华,赵国浩.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VAR 模型分析――基于山西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6):59-62. [Yan Xinhua, Zhao Guohao. The VAR Mode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Shanxi Province[J]. Economic Issues, 2009, (6):59-62.]

[8]苏婕.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投资的协整分析[J].统计教育, 2009, 114(3):51-54.[Su Jie. The Co Integration Analysis between Economic Increase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vestment of China[J]. Statistical Thinktank, 2009,114 (3):51-54.]

[9]Richardson B J. The Equator Principles: Voluntary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Finance[M]. European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2005.

[10]Wright C, Rwabizambuga A.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Voluntary Codes of Conduct: An Examination of the Equator Principles[J].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2006, 111(1):89-117.

[11]董志,康书生.赤道原则的国际实践及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124(2):39-52.[Dong Zhi, Kang Shusheng.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Inspiration of the Equator Principles[J]. Fina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9,124(2):39-52.]

[12]郑伟,宋凯.赤道原则与我国银行业环保风险防范[J].农村金融研究,2010,(2):45-47.[Zheng Wei, Song Ka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quator Principles and the Preven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 in Banks in China[J].Rural Finance Research, 2010,(2):45-47.]

[13]冯守尊,陈胜.论赤道原则的脆弱性[J].上海金融,2010,(2):12-16.[Feng Shouzun, Chen Sheng. The Study on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Equator Principles[J].Shang Hai Finance,2010,(2):12-16.]

[14]孙力军.国内外碳信用市场发展与我国碳金融产品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 2009,(6):30-33.[Sun Liju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arbon Credit Market and lnnovative Study of Carbon Finance Products[J]. Economic Review,2009,(6):30-33.]

[15]朱萃.商业银行实施绿色金融的效率分析及发展途径[J].企业导报,2010, (6):126-127.[Zhu Cui.The Analysis of Efficiency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 of Green Finance in Commercial Banks[J].Guide to Business,2010,(6):126-127.]

[16]Scholtens B,Dam L.Bank on the Equator,Are Banks the Adopted the Equator Principles Different from the NonAdopters?[J].World Development, 2007, 35(8):1307-1328.

[17]Amalric F.The Equator Principles:A Step towards Sustainability?CCRS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No.01/05.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the Investment Bring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Based on the VEC Model and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DONG Zhu1,2 ZHANG Yun1

(1.Business Schoo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

2.China Center for Public Sector Economy Research at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