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诞节的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圣诞节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圣诞节的诗歌

关于圣诞节的诗歌范文1

Venus and Love, her son, to speak plainly—

born of the sea supposedly,

at Christmas each, in company,

1)braids a 2)garland of 3)festivity.

Not always rosemary—

since the flight to Egypt, blooming indifferently.

With lancelike leaf, green but silver underneath,

its flowers—white originally—

turned blue. The herb of memory,

imitating the blue robe of Mary,

is not too legendary

to flower both as symbol and as 4)pungency.

Springing from stones beside the sea,

the height of Christ when he was thirty-three,

it feeds on dew and to the bee

“hath a dumb language”; is in reality

a kind of Christmas tree.

美,与美之子,与迷迭香——

显浅说来,就是维纳斯与爱,她的儿子——

据称诞生于海上,

在每个圣诞节,彼此相伴,

编织一个欢宴的花环。

并不总是迷迭香——

自从逃到埃及,它冷漠地开花。

叶子如同长矛一般,翠绿却在背面泛着银光,

它的花——起初是白色——

后来变成了蓝色。这记忆的香草,

仿效圣母玛利亚的蓝色长袍,

并非过于传奇

对于这既是象征又是香料的花儿而言。

从海旁的石头冒出,到达

耶稣基督三十三岁时受难的高度,

它以露珠为食,滋养蜜蜂

“拥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在现实中

是一款圣诞树。

赏析

玛丽安·穆尔(Marianne Moore, 1887—1972),美国现代派女诗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柯克伍德城,1909年毕业于布林莫尔学院。穆尔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纽约,起初是一名图书管理员,1915年开始专职发表诗歌,1952年获普利策诗歌奖。狄金森、穆尔和毕肖普通常被认为是美国三大女诗人。穆尔的诗构造犹如精致的镶嵌术,讲求精确、机智、知性,经常善于讽刺。主要诗文集有:《诗集》(Poems, 1921);《观察》(Observations, 1924);《诗歌选集》(Selected Poems, 1935);《何谓岁月》(What Are Years, 1941);《然而》(Nevertheless, 1944);《诗和评论集》(Poetry and Criticism, 1965);《诗歌全集》(The Complete Poems, 1967)。

迷迭香在西方一直是一种有实用意义,同时也极富传奇色彩的植物。英文名字Rosemary由两个拉丁文ros和marinus演变而来,意指“大海之朝露”,希腊传说里它与维纳斯一起诞生在海上。迷迭香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夏天会开蓝色小花,看起来像小水滴一般,因而得“海中之露”之名。传说迷迭香的花本是白色,圣母玛利亚在带着圣婴耶稣逃往埃及的途中,曾将她的蓝色罩袍挂在一株迷迭香上,从此,迷迭香的花就从白色变为蓝色。迷迭香因此又被称为“圣母玛利亚的玫瑰”。还有一个传说,是圣母把圣婴的蓝色小衣挂到一株迷迭香上,花由此得色得香。无论如何,代表纪念的迷迭香和圣诞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圣诞时的观赏植物。

关于圣诞节的诗歌范文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这些都要求语文课堂做到:①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②强调学会略读和浏览,要求学生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突出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的:

学生中普遍存在口语表达能力不强、思维定势等问题,通过这一类型的课堂,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听取别人的观点来扩展自己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实施过程:

在一个雪花纷飞的日子,伴着丁建华朗诵的《雪花的快乐》,一节语文课开始了。欣赏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倾听着丁建华声情并茂的朗诵,看得出来,学生异常兴奋。

教师:哪个同学能说说雪的特点。

来晓军:雪是白色的。

赵瑞香:雪是六角形的。

郭明明:气温很低才会下雪。

徐婷婷:确切地说,气温要降低到零摄氏度以下时才会下雪。

董淑珍:气温降低到零摄氏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形成雪花。

张奎兵:雪是颗粒状的,或者也可以说晶体状。

学生的发言越来越踊跃,气氛也越来越热烈。

教师:我们说了这么多雪的特点,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学过的下定义方法给雪下一个定义。(短句变长句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开始认真地思考,然后讨论。

谢宗记:我认为,雪属于晶体,句子主干应该是:雪是晶体。雪的其他特点都做晶体的定语。

教师:雪的这些特点应该怎么安排顺序呢?

徐从凯:应该把气温降低到零摄氏度以下放在第一位,因为它是雪形成的条件。

杨明香:我认为应该把水蒸气放在第一位。

刘培喜:我是这样安排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气温降低到零摄度时以下时凝结而成的白色六角形晶体。

张文广:我认为应该把六角形提到白色之前,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气温降低到零摄度以下时凝结而成的六角形的白色晶体。

学生一致通过这种看法,查找词典比较,学生发现词典上关于雪的特点他们都想到了,于是更加兴奋。教师乘兴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

教师:雪是古典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你能想到一些关于雪的诗文名句吗?

张万三:的《青松》中“大雪压青松”。

杨明明: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不过我不知道作者是谁。

她的回答引来善意的笑声。

教师:谁能帮杨明明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谢宗记:这是李白的《北风行》中写雪的名句。

周丽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有“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刘培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这句诗虽未点明“雪”字,却更形象地写出了下雪的壮观景象,这是用南方春景写北方雪景。

她的分析迎来阵阵喝彩声。

张文广:我也想说一句,只不过不是诗歌中的,《水浒》中有一句“那雪下得正紧”,我感觉“紧”字用得很到位……

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也想到了一首与雪有关的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学生七嘴八舌地背起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教师:天晚了,眼看就要下雪了,两位好朋友围着火炉,喝着新酿的美酒,也许室外真的就飘起了雪花,但室内却是那样的温暖和谐。试想,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所以,雪总是与浪漫、美好联系在一起,那么,请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想一想雪中会发生什么美丽动人的故事呢?有五分钟的时间思考。

蒲洪娟:雪花飞舞的世界显得格外美丽,让我激动的不仅仅是这白茫茫的世界,还有刚出世的小羊羔。或许它对这银白的世界太好奇了吧,老想站起来走走,可总是一次又一次跌倒。羊妈妈站在一边,不断地舔着小羊羔湿漉漉的身子。

小羊羔刚晃悠悠站起来走了几步,羊妈妈就走过去,于是小羊羔趴在妈妈身边,羊妈妈就努力贴近自己的孩子,或许是怕它冻着吧。在这个雪花纷飞的圣洁世界里,我懂得了一种更圣洁的真情——母爱。

孟祥新:大雪纷纷,上苍送给人们一个银白的世界;北风阵阵,上苍也给邮递员出了一道心灵的难题。他,选择了上路,因为他知道,手中握的也许是人们的期盼,也许是至关重要的消息,也许是……白雪依旧下个不停,路更难走了,他的步履也更加艰难了。望着遥远的小村落,他艰难的挪动着……我觉得,雪中最美丽的故事,就是邮递员的身影。

谢洪洋: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早、来得大,厚重的雪花铺落在笔直的马路上,洒落在屋顶、枯树上。——啪,远处一位骑车的大伯摔倒在光滑的马路上,行人赶紧把他扶了起来,并互相告诫着“路滑,小心点”。多么美丽的一幕,我不仅想起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刘培喜:雪儿一生也不会见到雪,因为她看不见。我知道,她想看雪,尤其想和我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可她怕,怕别人嘲笑她。于是,在一次大雪纷飞中,出现了这样一副画面:几个孩子手冻得通红,却高兴的唱着歌在堆雪人。其中一个弱小的小女孩在其他孩子的帮助下摸索着堆雪人,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当雪儿说那是她感到最幸福的时候时,我感到我们做的是雪中最美丽的故事。

关于圣诞节的诗歌范文3

传统节日首重人亲情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春节、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振兴传统节日,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就要弄清楚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基因。

在笔者看来,传统节日首重人伦亲情。春节也好,清明也罢,抑或是中秋、重阳,从古至今,贯穿这些传统节日始终的一直是浓浓的人伦情义。夫妻恩爱、亲慈子孝、感恩长辈、关爱晚辈、敦亲睦邻,这些人伦方面的价值观都在传统节日的仪式化行为中得到了体现。比如,春节、清明、中秋,中国人通常都要祭先拜祖,这彰显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再比如,过年长辈都会给晚辈发红包,则透露出长辈对晚辈浓浓的关爱。那句著名的诗歌“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直接道出了人伦亲情与传统节日的关系。

因此,传承振兴传统节日,留住传统年节习俗中的文化记忆,就要抓住“人伦亲情”这个关键词。回家过年就是人伦亲情。除夕的年夜饭是团圆饭,是过年的仪式,是生命的盛典,不仅是在世人的团圆,也是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不远千里冲风冒雪赶回来,不是单纯为了吃饺子,而是为了赶回来参加阖家团圆的盛典,实现阖家团圆的愿景,这是一种心愿,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当节日中对人伦亲情的留恋成为习惯和传统,那就形成了文化。中华传统年节习俗是这种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虽然未必强烈震撼人,却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会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潜移默化地产生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影响。比如,在老人的记忆里,许多往事已经如烟,而儿时过年的温馨场面仍珍藏心底。这是什么?这就是华人的精神之根、民族的集体记忆。我们要维护这种铸造中华魂的文化记忆。所以,如今我们过年,不能再像尚未解决温饱的年代过年时那样注重吃喝,而要把重心放在营造表达情感的环境、气氛和载体上。一旦激发起、注入了真情实意,一切年俗就有了生命的真谛,就会长留心底,温润终生。

丰富节日的文化内涵

许多人觉得现在年味淡了,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归根结底,这缘于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过度功利化。过分地以功利为指归,以功利为算筹,就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扭曲人的正常感情,削弱人伦情义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因子”。如何避免过分功利化,让过年节时的精神元素重于物质元素,文化价值重于经济价值,是个大课题。

此前数千年,过年时都是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近年来,“压岁钱”越来越成为大人和孩子攀比的对象,“压岁钱”的变异反映了功利心与人伦情之间的消长。要去功利化就要对其进行改造。比如,可以由晚辈给长辈发红包。当儿女的小时候已经从父母等长辈那里接受过了“压岁钱”,他们长大后工作了,反哺长辈,在过年时给他们发个红包,表达一下祝福,不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父慈子孝”的表现吗?这样一来,过年时“红包”的文化含义就立刻厚重起来。

说起红包,不得不提这两年风靡神州的手机抢红包大战。最初几年,抢红包的广告和活动铺天盖地,淹没了过年时的人伦亲情。而今年则有了改进,抢红包活动开始与家人团聚、人伦亲情挂上钩。这给了我们启示:振兴传统节日,要大胆采用现代方式。不管是过年,还是过其他传统节日,都应该欢迎互联网等新科技的加入,也欢迎商家的助推,重要的是要把握住“有助于增强人伦情义”这个大方向。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借过年节之机开展家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增进人伦亲情,也能丰富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比如,“忙年”,不仅要忙家庭的物质建设,还要更注重忙家庭的文化建设;不仅要忙过年过节时的文化环境,还要忙长远的家庭文化传承,如家风、家教。有条件的家庭,在今后过年时可以搞年度总结赠言,可以搞“家庭年记”,把家庭成员做的好事,记在一个本上,让其成为家庭文化的载体。这种家庭文化,一年年积累,一代代相传, 若干代积累下来就会成为家史,这比单纯的祖宗牌位厚重得多。

形式要适应现代生活

有青少年说,传统节日是跟家人过,没意思;洋节是跟朋友过,很放松。当传统年俗逐渐消失,过年变成在家里“坐冷板凳”时,过年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自然会下降许多。相较之下,过洋节的花样却有很多,很多人可以一起疯狂、一起娱乐、一起放松。这就要求,春节等传统节日,在过法上要积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多策划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过年或者过其他传统节日成为大家一起参与的狂欢。

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何不可以扩大到跟朋友一起过呢?举行团拜活动,就是大家一起过节的一种形式。目前,单位团拜,已经在开展,但都在过年之前。过年之时也可以开展多层面的团拜。开派对,AA制等,在朋友团拜中都可以照做不误,那样就可以把过节的气氛营造得很轻松活泼。发扬“敦亲睦邻”的传统,亲戚也可以团拜,邻里也可以团拜。亲戚间可以“轮流做庄”,每家几年轮到一次;邻里团拜可以由社区组织,大家参与。那样,大家既可以一起过年,也有利于密切邻里乡亲关系。

再比如,春节和元宵节时,逛庙会已发展成为新节俗,可庙会的内容和形式都远未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有关主管部门需要花大力气创新庙会的形式和内容,要能吸引人,要给孩童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全家快乐。北京的一些庙会已经在改变。天坛和地坛庙会分别恢复了祭天和祭地的仪式。北京龙潭公园文化庙会围绕动感、现代风格,结合冰雪、棋类、重竞技、非遗等内容,打造了包括文化、体育、民俗、低碳等各种内容的活动演出。庙会还可以跟社区活动结合起来,广泛发动社区群众参与,使其成为社区活动的舞台,而社区活动会为庙会提供丰富的资源。

各地都在发掘发展传统年节习俗,找回了许多文化记忆。比如,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经典形象一出现在地坛庙会中便大受欢迎,特别是孙悟空头上的紫金冠更是销售火爆。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孙悟空的紫金冠并挥舞着金箍棒。这让传统文化记忆与传统节日有效地结合到了一起。

关于圣诞节的诗歌范文4

大学重阳节活动方案

一、 活动主题

情满九月九 爱携夕阳红

二、 活动背景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写了很多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例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众多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知道一开始的重阳节更加注重的是团圆,并形成了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酒、赋诗词、吃蓬饵〔即重阳糕〕等习俗。在民俗观念中,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并且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正所谓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更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快乐和健康。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

三、 活动意义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

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寂寞。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次活动让老教授们感觉到即使没有子女的陪伴,他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很多的温暖。

2. 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

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马识途的道理,养成尊老敬老的习惯。

3. 现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观念和意识越来越淡薄,尤其是

一些与自身无多大关系的节日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反而是一些外国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很流行,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所以在这样一个节日里举办这样一个具有交流和学习的目的的活动,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除了树立敬老爱老的意识外,更是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次传承和发扬,有助于我们不忘中华民族伟大光荣传统和文化。

四、 活动时间

2016年10月20日晚上19:00-22:00 

五、 活动地点

关工委综合活动厅 

六、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爱心协会

关心下一代成长委员会(关工委)

七、 参与对象

退休老师 梨园戏剧社 演讲与口才协会

南湖风文学社 民俗民艺协会 魔术协会 茶文化协会 笛箫协会

爱心协会成员及爱心家教教员 其他协会代表及有关成员

八、 活动策划流程

1. 活动前期准备:在于关工委的负责人讨论协商后,制定出初步的活动策划。然后联系其他协会,与他们一起商量出活动的大概内容;并明确活动分工及相关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本协会内部开会讨论各项具体事宜。最后制定出一个内容丰富、温馨、具有可行性的活动策划书。

2. 活动中期准备:宣传人员进行活动海报、横幅、纪念书签等制作和张贴,以及请柬制作和发放等。相关负责人负责跟进各个协会的活动和项目准备情况,互相协商进一步的改进不足的方面。着手购买装饰会场的材料和小礼物、茶叶等物品。 3. 活动后期准备:在活动前一天布置好会场,确定好活动流程,确定参加人数、参演人员的情况和安排好相关人员的位置工作,为接下来的汇演做最后的确认工作。

九、 活动内容流程

1、 开场音乐及相关表演。

2、 主持人上场,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有请相关领导发言,之后由老教授为我们介绍重阳节的传说、来历和习俗。 

3、 由公益社团联合会主席朗读重阳节活动贺词。

4、 有请南湖风文学社为我们朗诵诗歌;由梨园戏剧社戏剧社为我们带来京剧表演,青衣《梨花颂》,老生唱腔《三家店》。由茶文化协会带来的茶文化表演以及现场的茶品尝;欣赏由魔术协会带来魔术表演;请演讲与口才协会带来抒情诗朗诵。期间穿插一些老教师的准备的节目。 

5、 请民俗民艺协会表演竹竿舞。

6、 欣赏笛箫协会带来的节目葫芦丝独奏《军港之夜》 

7、 接下来老教授为我们演唱一首红歌,感受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和事,以及传递精神风貌。

8、 爱心协会成员带来自己准备的节目以及邀请的其他人员的表演等。

9、 有请爱心协会的会长为我们介绍一个有关于服务空巢老人的活动,邀请更多的老教授加入我们的活动。

10、 最后,由主持人说结束语,宣布活动结束。大家合影留念,交流感想。

十、 人员安排 

1.

策划工作 :由杨元斌和朱玉婷负责活动整体策划,包括活动方式、内容、开展流程、会场秩序等工作,以及人员安排工作。

2.

宣传工作 :由肖伟伟和徐庆负责。此工作包括活动海报、横幅、纪念书签等制作和张贴,以及请柬制作和购买等。另外,负责向同行宣传活动,争取支持,如自强社、红杜鹃爱心社、红十字社等公益社团的邀请、请柬投放活动,以及社联相关人员的邀请交流等。

3.

外联工作 : 由彭展和武珍负责。主要包括相关媒体的邀请,同关工委老师的及时沟通和交流工作,以及联系相关的协会(笛箫协会、民俗民艺协会、魔术协会、南湖风文学社、梨园戏剧社和演讲与口才协会等)并负责实时打听其节目准备情况。同时也要负责活动开展时的接待工作。

4.

会场布置 :由廖巧燕、汪文龙和陈映霞负责。工作内容包括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布置场地、调试设备,同时,负责现场指挥、组织、控制、服务等工作,做好活动记录工作、包括文字、照片、影像等资料的获取,以及临时突发状况的处理等。

十一、 计费预算

横幅:20*2=40元 纪念书签:0.5*100=50元 海报:15*4=60元 邀请函:3*20=60元

装饰品(气球、彩带等):20元 民俗民艺协会演出服装:100元

十二、 活动负责人

杨元斌: 朱玉婷: 彭展

十四、 财务负责人

xx:

华中农业大学爱心协会

2016年10月11日

【附】重阳节的起源:

关于圣诞节的诗歌范文5

既然是以农业立国,农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又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因此,对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的研究,又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主体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所叙述的,实为中国古代文明史,其意义又不限于农业文明本身。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从历史学中已经分离出思想史、法制史、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专门学科,而对于中国古代立国之本的农业及其文明史的研究,虽然已有大量成果问世,却尚未建立起独立的专门学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作为第一部全面描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历史的专著,对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学科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作者对于“农业文明”即所研究的对象进行了科学定位:“当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农业技术形成一定的体系、生产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并开始上升到更高的认识,才能称之为农业文明。”同时,将农业文明细分为物态文明、制度文明、行为文明和心态文明,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丰富了其内涵;又将研究重点放在行为文明和心态文明上,以区别与一般的农业研究。其次,作者对于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进行了富有创见的判断,认为“一部中国农业文明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围绕这个中心,本书对农业文明的发展线索、内在理路和主要贡献等进行了系统探讨,把宏观研究和微观探索结合起来,做到了融会贯通、重点突出。其三,在坚持历史学本位的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作者灵活运用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和剖析。这些,都为本学科的建立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可操作性理论体系。

因为对文化和文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理解不一,一般通论性的文化史和文明史著作总不易做到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不是与思想史、哲学史混淆不分,便是对各种文明成果进行简单的罗列和描述,因此,这些著作就不免流于琐碎,缺乏宏观统览和融会贯通。《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的作者显然关注了这些弊端并力求予以克服。作者在《绪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其理论假说:农业塑造了中华文明,农业对中华民族的衣食住行、文学艺术、家庭结构和价值体系也即文明的四个层次都起着决定作用,中华文明实质上就是一种农业文明。在这样一种宏观的理论视野指导下,作者再从饮食、文学艺术、茶文化、哲学思想等方面微观地分析行为文明和心态文明两个层次,以充实的史料对其理论假说进行了严密论证,言之有理,颇有说服力。与之相辅相成的是,这种宏观的理论关怀也为微观的文化成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如唐宋以下,咏诵花卉的诗词视前大增,以往我们只是对这些诗词的创作特点、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进行分析。但作者在本书中却指出,这些吟咏花卉的诗词之所以兴盛,是与花卉种植业的发达分不开的。宋代以下,赏花和种花逐渐在民间形成风气,促进花卉种植成为专门行业,许多人以种花为业,也有人以卖花为生。在这种背景下,花卉自然成为了文人雅士们的创作题材。再如宋元时期农事诗的繁荣,作者指出这与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当时内忧外患,社会动荡混乱,一般的知识分子因躲避战乱而流离颠沛,辗转于社会底层,流落乡村,从而有机会接近农民,有的甚至直接参加农业劳动,过起农村生活。有些上层官吏也因企图改革政治以挽救垂亡的政权,需要掌握农村实际情况,因而在他们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农事的诗歌。像这种例子书中随处可见,这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成果和文化现象的一个独特视角。作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既具整体眼光,又不乏细致描述;既有理论视野,又有史料基础,实可为今后撰写文明史者借鉴。

本书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同时也是对农业文明的创造主体的关注也值得称道。底层民众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农业文明的创造主体,其群体性的欲望、信仰、价值观念等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历史的走向。自二十世纪后期以来,传统的政治史模式结束了其一统天下的局面,社会史大行其道,底层民众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社会史学者将关注底层奉为圭臬,取得了丰硕成果。虽然其中许多成果可被划入文明史的范畴,但至今尚未进入文明史研究者的视野。由于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农业文明,这为关注底层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底层民众,研究农业文明,自然绕不开底层民众的生活、信仰和价值观念。故本书作者很自觉地将农业文明的范围确定为“既包括诸子百家、文人雅士、宫廷贵族等精英文化,又涵盖大众文化的民间风俗、信仰、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等”。在行文中二者兼顾,在某些地方甚至对大众文化有所偏爱。作者通过对农谚、农事诗、饮食风尚、耕织图的叙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底层民众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也使读者对底层民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迁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农事节日为例,作者在叙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农事节日时,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各式各样的节日习俗,而是进一步指出,与秦汉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节日有明显的变化:一是更趋向生活化,二是宗教性加强,三是全国性的统一节日形成,四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再如唐代中期后,饮茶之风普及全国,茶在广大农村日常生活中已经与米盐并重,一天都不能缺少。而作者指出,唐代饮茶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佛教的盛行有关。僧人坐禅修定须持“过午不食”之斋戒,故丛林不作夕食,但许饮茶以助修。故将坐禅饮茶列为宗门规式。茶会成为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佛门如此重视饮茶,信佛的善男信女自然仿效。这些论断,都直指底层民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虽然在宏观史学者看来显得琐碎博杂,但却是民众实实在在的生活和真真切切的情感,而这就是历史。本书对底层的关注还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底层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视野,是将过去所忽视的底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纳入史学研究的范围,但并非一定要做区域社会史才可关注底层,通史性著作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底层取向固然需要大量收集地方志、家乘族谱,但正史、政书、农书等全国性资料同样可以用来做底层研究,而且更具普遍性和针对性。

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对资料的选择和运用尤为重要。中国古籍汗牛充栋,考古成果日新月异,但如何获取真正有价值的资料并摒弃一些学术著作通常采用“举例子”的办法,却是检测学术成果品质高下的重要标准。本书在全面搜集和整理大量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考古材料、文献记载等有关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广泛关注学术前沿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料和成果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辨,使每一知识点的判断均有可靠的资料作实证铺垫,避免了“拿来主义”,坚持了原则性,提升了科学性,这既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是研究方法上的重要贡献。

除了以上所举学术价值外,本书还寄托了作者深切的现实关怀。中国正在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在此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使原来农业文明中一些优秀传统和遗产被忽视、遗忘甚至破坏,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提到的:“不要说‘’期间以‘破四旧’名义,破掉了多少优秀文化遗产,即以农业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事节日’来说,过去有一些地方政府以‘移风易俗’为名,轻易地将一些祭祀祖先的民间习俗视为封建迷信的‘陋俗’而强行废除,并没有认识到民间风俗是历史遗传下来的文化行为,只能因势利导,而不能用行政手段去禁止,更何况,这种禁止的理论根据并不怎么正确……又如这些年来,在类似的情况误导下,许多青年已经淡忘了祖国的传统节日而热衷过西方的洋节。传统的春节味越来越淡,圣诞节却热闹非凡;不知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却陶醉于西方的情人节。”怀着这种深深的忧虑,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对传统社会中的农谚、农事节日、宗教习俗、饮食风尚等优秀文化成果进行细致描述和热情歌颂。而且,在追求学术价值的同时,力求使行文通俗易懂、生动流畅,将甲骨文、《诗经》等艰深难懂的文字翻译成通俗易晓的白话文,使这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既是一部价值极高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普及传统文化精粹的易懂读物,对于推进学术与普及学术之间的有机结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虽然此前也不乏有关于农业文明史的研究成果,但像《中国农业文明史》这样专门讨论农业文明的煌煌巨制,却还是第一部。但这个第一次无疑是成功的,其视野之开阔,行文之流畅,以及处处可见的思辩性与实证性,均显示了作者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深厚的专业功力及内在的智慧。而作者长期从事农业史特别是农业科技史研究,又以一人之力开创并支撑《农业考古》刊物二十几年,无疑为这一部著作的推出奠定了学术基础。

关于圣诞节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少年维特之烦恼》;自杀;自然与文明;狂飙突进运动

引言

“我选定了留下,你选定了离去,你且先行吧――你没有丧失很多东西。”

――歌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主人公维特才华横溢、情感炽热,读者无不对他的精神和性格感到钦慕和震动,他悲剧的命运也不禁使人洒下同情泪。在文学艺术中,爱情与死亡的结合都极具感染力,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怜悯。维特在追求与反抗无果之后,选择以死来抗议和解脱,给人以哲学的启迪,但对于维特选择自杀这一情节仍存在非议。在他的死亡里,有人看到了理想和生命的升华,有人看到了懦弱和妥协。歌德曾说:“自杀是本于人类天性的一种,关于自杀虽早已有许多许多议论,但仍唤起一切人的同情,在每一个时代必会重新加以议论。①”

一、“必死无疑”――维特如何走向自杀

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知识青年维特,才华横溢、富有创造力、热爱自然、对社会怀有美好的幻想。在瓦尔海姆,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天使――夏绿蒂。对这位聪敏、单纯、善良、美丽的姑娘,维特一见倾心,并且充分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以及巨大的幸福,周围的整个世界全都给抛到了脑后。对于这样一个坠入爱河、被幸福环绕的年轻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呢?

爱情、事业、人际关系受挫

正当他完全沉浸在对绿蒂的爱恋所带来的欢愉和周围大自然的美好中时,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来了,这对维特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阿尔伯特是个善良、高尚、理性的人,他那冷静的外表,与维特不安的个性、激动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维特感到不安、痛苦。令他幸福的东西,一时间竟成为了他痛苦的根源,在理智上他明白自己应该放弃这段不被世俗所接受的暗恋。为了逃避失恋的痛苦,他做了第一次寻求解脱的尝试――觅得了一份公使馆的差事,离开了瓦尔海姆,以期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接着,现实总是事与愿违,事业上的不顺使维特遭到二次打击。公使的吹毛求疵、一板一眼、拖沓多疑,其他人的夸夸其谈、沾沾自喜,都让他感觉到工作的无趣。此时的维特一无所有,但他的心却为他所独有,是他区别于其他庸鄙之人的唯一特征。再者,在贵族晚会上的遭遇使维特彻底地对社会和人生感到悲观失望。在C伯爵家的聚会上,贵族男女们因为维特的在场而感到不满,连维特认为“仍不失其自然天性的可爱姑娘”封・B小姐对他的态度也很尴尬,伯爵迫于压力不得不请维特先行离场。这般麇集此间的小市民如此地虚荣与无聊,对等级斤斤计较,整个心思都挂在繁文缛节上。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维特气愤难平,最后辞了职,美好前程就此断送。

天性受阻、走投无路

他不是没有做过尝试和挣扎,他努力地去排解自己的郁闷情绪:出走、读诗。但是孤傲敏感的他无人赏识,事业的失败、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使他的情感临近崩溃,他的每一条寻求解脱和转移注意力的道路和途径都被歌德堵死了。在庸俗繁杂的社会中历练一番之后,歌德再次将维特置于瓦尔海姆、回到了离绿蒂最近的地方。

他脆弱、受伤的心灵需要完美的爱情来抚慰,绿蒂是他的精神支柱。但他此时的心境也有所不同,对周围的人、事、景物都抱以消极的心态,喜欢的诗歌从清静、明亮的荷马转向了忧郁、悲伤的莪相。然而越是爱得深越是伤得重,一切的希冀和渴望都是刺向他痛苦的利剑。使维特产生对命运的无力感不只是他自己的处境,那位寡妇家的长工、那个因失去爱人而被淹死的少女、那个为爱而疯的窕ㄇ嗄辏都让维特感到命运带来的欺骗和嘲弄。维特烦恼的内涵其实远远超过了恋爱的范围,他的苦闷与悲伤来自于个人与社会之间极度的不协调。当工作的失意和周遭环境使维特感到彷徨无助的时候,特别希望能在爱情中找到慰藉和解脱。但是事与愿违,他与绿蒂之间无法逾越的道德屏障也让他十分失望和痛苦,因此不但没有使他慰藉反而加重了他的忧郁感和无助感,进一步加剧和促成了他的悲剧。

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快、公使馆里的难堪、爱情的纠结,统统都使他感到窒息和厌倦。最后他决定去死,以摆脱这既无希望也无欢乐的生活,摆脱这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无奈与苦涩,摆脱这吞噬他精力与安宁的无尽的苦痛。生活好似一条死胡同,他逃出爱情的深渊、又跌进社会的陷阱、又再一次在爱情中坠身而下。维特的自杀绝不是一念之差所致,在长期无法超脱的痛苦折磨下,死亡是他解脱、超越的唯一选择。自我与环境的不协调,使维特感到难容于世。他的自杀代表了他的觉醒,在与封建社会秩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寻找自己的出路,这是他以生命的代价对现实社会做出的决裂和反抗。

二、从歌德的角度解读维特之死

文学作品是一个作家根据自己世界观、价值观对周围社会的看法和寄托,从维特自杀的情节中或多或少能看出作者歌德的人生观、文学创作观以及宗教观。

与歌德人生经历的关系

歌德青年时期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结识了友人凯斯特纳之妻夏绿蒂,他对绿蒂的感情上升为疯狂的热情,但这段无望无果的爱情使他陷入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屡次萌生自杀的念头。直到后来,他听闻公使馆的青年耶路撒冷因单相思一个朋友的妻子而自杀了,这让他萌生了创作的冲动,把这一切虚实难辨的激情都灌注在他正在撰写的作品中,几乎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维特》这部小说一气呵成,所以维特的死是有现实依据的。

维特之死与歌德的宗教观

众所周知,自杀在基督教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是会下地狱的,而维特还选择在圣诞节前一天自杀。歌德的观念投射在他笔下的人物维特身上,是不受宗教束缚的,他遵从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的自由、支配自己的生命、只对自己负责,死前并没有忏悔。所以《维特》曾遭新教和旧教的两面夹攻。爱克曼在与歌德相处数年之中,从未记载过歌德进礼堂做礼拜。他曾说过:“宗教对艺术的关系,和其它重大人生旨趣享有对艺术的关系一样。宗教只应看作一种题材,和其它人生旨趣享有同等的权利②。”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都是违反基督教义的,基督教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方便法门,被他借助用于进行文学创作。他的代表作《浮士德》就是一个例子,很多都是借助于基督教的神话形象。

歌德对“自我”与“天性”、“自然与文明”的思考

尽管《维特》是歌德青年时期的作品,但是其主题实际上延续了歌德整个一生。在他后来的《亲和力》《浮士德》等作品中也延续了这样一种对“自我”的思考。在小说中,他先后将维特置于田园诗般的舒适安逸状态和郁闷困苦的压抑状态,设置出一个个与他天性相违背、抵触的元素,建立起一道道阻碍他个性发展的障碍,将他的走投无路推向了极致。维特的自杀是在个人的天性受阻、无法超脱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现代文明社会,将人过早地训练得驯良起来,用各种规则、制度进行约束,把一切自然、独创性和野蛮劲都驱散殆尽,最后只剩下一派庸俗的市民气味。“总而言之一句话,尽管我们学了那么多哲理,也懂得什么叫人道和礼貌,而且又熟知那么多佳言隽语,但为什么又要去问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如何,而不敢自己问自己是怎样一个人③?”歌德对卢梭“崇尚自然、反对理性”的承袭,表现在他在《维特》中将内部与外部的自然都推向了极致,同时也将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对现代文明社会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遵从“自我”的本性,而往往我们的意愿所要求的自由,总是同整体的必然进程相抵触,而维特正是歌德展示的个性和整体的必然进程之间的这种悲剧性冲突的典型。歌德将一切新青年个性发展与社会冲突的一切问题都有机地囊括在了这出爱情悲剧中。

三、维特之死的时代背景

维特因其高度典型的德国进步知识青年的形象,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其痛苦遭遇和自杀的宿命更是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掀起了一股“维特热”。

德国的社会背景

《维特》之所以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反映了当时时代的某些本质。维特的烦恼正是处在封建专制下的民族的烦恼,时代的烦恼。不妨回顾一下当时德国的社会现状:社会的急剧变动,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更迭与交替,启蒙思想已深入到像维特一样的新兴市民阶级中,但封建贵族势力仍然坚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制约了个人的发展。当时的青年界已埋有厌世观的炸药,他们被维特的忧郁所吸引,学习他愤世嫉俗的言辞以此来排解社会带给他们的压抑和痛苦。维特的死亡是肉体的毁灭、精神的升华,在追求与反抗无果之后,以死亡换来永恒,无言地对抗着逼迫他的世界。

感性与理智――狂飙突进运动与启蒙运动

关于启蒙运动与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关系,资产阶级文学史及庸俗社会学都认为它们是完全对立的,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智”,而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心是“感情”,是对理智的一次叛逆。维特其实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准备阶段出现的“新人”,他性格中的迷醉与狂热的确喷薄而出,但他做出自杀的决定绝不是为了反对“理智”,也绝不是“情感”对“理智”的胜利。他悲剧的一生的激情自白突显出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矛盾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是个性与资产阶级社会产生、发展之间的矛盾。《维特》只不过是热情而恣意地将资产阶级发展的矛盾表现出来了而已。费尔巴哈说:“我们的理想不应当是被的、失去肉体的、抽象的东西,而应当是完整的、实在的、全面的、完善的、有教养的人④。”《维特》所表达的中心问题就是要求自由全面地发展人的个性,维特是在德国对人的个性压迫和侵犯的具体典型,是个性与资产阶级社会之间对立的牺牲品。歌德借维特的自杀尖锐地指出封建等级制是个人个性发展的根本障碍。

结语

从某些方面来说,《维特》这部作品的经典正在于他选择了充满非议的死亡。维特之所以散发恒久的魅力的关键在于它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说它真实不仅是因为它是歌德青年时期的经历的翻版,更因为它所抒发的情感是如此自然流畅,让人感觉这就是身边的人所正在经历的事。说它典型是因为它所描绘的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和冲突是非常典型的青年人的烦恼,放在任何时期都能让青年读者产生共鸣。《维特》的划时代性,不在于它出现在某个具体的时代,而是在于它所揭示的自然与文明的冲突、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个人天性发展所受到的束缚,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找到。(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注解:

①歌德,《歌德自传――诗与真》(下),刘思慕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619

②爱克曼辑,《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42

③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7:119-120

④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2

参考文献:

[1]爱克曼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3]歌德著,《少年维特之烦恼》,杨武能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4]歌德著,(《歌德自传――诗与真》,刘思慕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5]卢卡契,《歌德和他的时代》,柏林建设出版社,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