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1

常见一些父母也兴致勃勃地带孩子春游夏旅,到风景优美的地方玩耍。只见孩子穿着漂亮衣裳,背着大包食品,出去,嬉闹了一天,吃喝了一天,最后高兴而又疲惫地回家了。不能说这样出去玩没有一点意义,至少锻炼了身体,呼吸了新鲜空气,扩大了一些见闻。但其实我们可以带领宝宝得到更多。

出行一次,探索大自然的机会那么难得,我们就应该带宝宝玩出不一样的精彩,让宝宝对大自然有真正的了解和收获,真实地探索出大自然每一个美丽的画面。

野外的大自然

到大自然中去玩,父母一定要明确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去,并不是单纯地让孩子玩,有计划的出行,能达到事半功信的良好效果所谓的有计划,除了出行时间和地点外,最重要的是玩的内容。

首先时间的选择,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出去一次为宜,以接触不同季节的大自然的变化。另外,每1~2年最好到较远的地方去旅行一次。到大自然中去不要只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还要让孩子感受各种天气的变化。

其次地点的选择也要多元化,尽可能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不同的面目,接触多种自然现象,尤其是要多播触原始的自然状态,如大海、沙漠、森林、沼泽等等平时较难见到的去处,而不是过多地到人工修饰的公园中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容。正确地有计划地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应该做到根据游览地的特点、地理条件和季节确定目的和要求,确定玩什么,做什么,观察什么。

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宝宝探索大自然的活动中,如去学习照相、绘画、采集、认物、锄地、钓鱼、划船、溜冰、滑雪、爬树、野炊、露宿、摸螺蛳、吃野果、捉螃蟹、堆雪人、制冰灯、植树、登山、游泳、放风筝、测量土地、放飞鸽子等这些都是家长可以和宝宝起进行的在这些活动中,宝宝既和大自然有了亲密的接触,得到了很多野外的知识和体验,又有了实体的收获可以带回家作纪念,这些在他们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都将是一个个美丽而生动的回忆。

“身边的大自然”

对于宝宝来说,世间万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要懂得让宝宝在任何一个环境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抓住“身边的大自然”,或把大自然引进家里。外出游玩注意采集一些可以带回家玩的物品,如小鱼、小虾、昆虫、树叶、野花、种子、各种石头、矿物及凡是新奇的自然物。这些采集来的物品,有的可以饲养,有的做标本,有的将来做实验,如种子可以种植,树枝可做盆景,树叶可做剪贴画等。

在家庭附近玩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留意身边的景物、细心观察,这些现象如:蜻蜓、蝴蝶有什么不同的飞行姿态,什么季节出现雾、霜、露珠,哪些树叫乔木,哪些树叫灌木,哪些树是常青树……

观察白天、黑夜、晴天、雨天、春夏秋冬不同的天空,区别晴天、少云、多云、阴天的异同,观察月亮的圆缺,认识一些星星,观察四季星座的变化,看银河的位置、流星的坠落、云彩的变幻……仅仅看天就有无数的自然现象。

屋里也有“大自然”,如蚊子什么时候闹得最凶,叮人最厉害,什么时候家里的苍蝇最多,盐怎么潮湿了,菜刀怎么生了锈,下雨前家里为什么闷热……大自然的现象是无处不在的。

还可以有意把自然现象拉到身边来观察,如观察小猫走路,摸自己脉搏与心脏的跳动,观察不同的物体燃烧的火焰……

书里的“大自然”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作为人类的重要智慧结晶,我们一定不要忽略书本里的大自然的知识探索。有很多宝贵的大自然景物在现实的大自然中已经无迹可寻,因此想要了解这些就只能依靠书本,例如宝宝很感兴趣的恐龙或者是某些已经绝种了的植物等,就只能依靠书本或者其他媒介去了解。

因此父母尽量要做到让宝宝接触真实的大自然和阅读与大自然相关的书籍的结合,让宝宝更好探索大自然。每次外出要与孩子共同商定时间和去处,讨论到那里玩什么、做什么,事先应当准备什么。准备的内容应包括阅读或讲解关于目的地的资料、科普常识或传说,准备好玩时必带的工具;还要预料到游玩时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如气候突变,遇到蛇等危险物),应作哪些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接受磨炼,勇敢探险,保证安全。

平时可以让孩子阅读徐霞客、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故事,麦哲伦、哥伦布环游世界的探险故事等,或在茶余饭后讲给孩子听。还要多阅读诗词文章中描写大自然的名篇,多学习反映大自然规律的成语。

问题中的“大自然”

每个宝宝都是一个有无穷问题的好奇宝宝,因此到大自然中去的整个活动中及前前后后,宝宝都会冒出无数个或许你哑口无言或者让你苦笑不得,又或者让你也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家长必须认识到,孩子喜欢提问,并能提得出各种问题,这是他们求知兴趣和聪明才智的表现;而善于提问又是推动深入实践和观察,充分发展思维和想像,掌握丰富知识的最重要的方法和动力。

因此要鼓励孩子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对于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答复,答复的时候也要有技巧地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甚至去查证。对于一些问题,家长如果不能很清楚地回答,那就和宝宝一起去查阅资料,这不也是一种探索吗?而且还能和宝宝一起长见识。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2

关键词: 诗歌教学 三读 三问

诗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式过多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走进诗歌,使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阅读教学方法,总结出“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诗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三读”是指激趣读、品味读、感情读;“三问”是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下面,我结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谈谈体会。

一、激趣读

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诗歌教学的需要,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完成对诗歌的初读。例如:教学《蝈蝈与蛐蛐》时,我设计的教学导入是: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看看英国诗人济慈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怎样的灵感,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写出了怎样美妙的诗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文本,和文本对话。初读诗歌时学生会查找资料、扫除字词障碍,达到了解诗歌基本信息的目的。学生读完后,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了解学情时检查学生:通过初读诗歌,你了解到了什么(关于诗歌、关于作者)?能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你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你?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了解到诗人济慈面对大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叫声,发出了“大自然的歌声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学生实现了正确、流利朗读诗歌的目标。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作者说“大自然的歌声从来不会死亡”?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品味读”。

二、品味读

在这一环节,学生围绕“三问”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首诗写了什么(主要解决理解作品内容方面的问题。整体把握作品主要内容、理清作品的思路)?怎么写的(主要解决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写(主要解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主旨问题,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一边学习理解,一边列出阅读提纲,完成自读笔记。师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并板书。例如:教学《蝈蝈与蛐蛐》时,交流及板书如下:

蝈蝈和蛐蛐

写了什么

主要内容:

《蝈蝈与蛐蛐》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明朗欢乐的情调。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

理清思路:

首句总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分写/盛夏――蝈蝈的乐音

严冬――蛐蛐的歌儿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

怎么写的:

十四行诗田园诗总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写出冬夏两幅小景以动衬静明写冬夏,暗示春秋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

为什么写:

教师点拨:诗人济慈有“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他的思想”的创作思想。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在这首诗中,诗人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

师生达成共识: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三、感情读

完成了激趣读、品味读后,学生逐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形式及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发挥想象再现诗中的情境,体会当时诗人的思想感情,设身处地将诗歌的韵味读出来。站在诗人的角度设想当时的环境、人物、事件,体会彼情彼景,再像当时的作者一样吟诵一遍诗歌,这样就能读出诗歌的感情。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写作思路背诵,完成语言材料的积累,培养语感,为日后阅读和写作做好知识储备。

四、拓展作业

尝试练笔,发展诗歌学习能力。新课标强调淡化文体,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目的是提倡学生作文中写我所想,写我所感,诗歌写作的特点正与新课标的写作理念相契合,这就为诗歌写作提供了理论依据。青少年是人一生中感情最丰富和活跃的阶段,这也为诗歌写作提供了可能条件,用诗歌记录学生的丰富情感,记录成长的烦恼和喜悦,不但可行,而且有益。实践表明,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进行练笔尝试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验。在具体练笔时,可采用仿写、改写、创作等各种练笔手段,以此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3

关键词:课堂 生活 教学

前不久,有幸去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活动中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的一堂课,令我热血沸腾,澎湃的心潮久久不能退去。于老师为我们示范的是三年级起步作文――描写人物外貌。教室里的人济济一堂,投影布上打出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于永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字样,而却未见到于老师的身影。在大家焦急而又担心的期待中,姗姗来迟的于老师走进了教室,夙未蒙面的孩子们看见了满头白发的于老,都情不自禁地“啊”了起来,在这“啊”声中作文教学开始了。于是,于老就让孩子们把刚才这种真切的情感体验自然地表露出来,有孩子说:“没想到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头儿!”有孩子说:“真没想到这位头发花白,眼睛细小的老爷爷就是于永正!”有孩子说:“于老师这么老了,他能不能给我们上课呢?”接着于老按照自然的交往方式认识了班长和副班长,但他是以间接方式让别的学生描述班长和副班长的外貌,自己根据学生们的描述来“找认”他们。找到了班长和副班长,于老就和他们亲切地握手并拍照留念。接下来于老师让孩子们用插图勾画出想要描写的人物外貌……在最后的依依惜别中,孩子们很想和于老交朋友。“怎样才能让于老师永远记住你呢?小朋友们必须认真作文,让你的作文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于老的话让孩子们很自然地愿意竭尽全力去作文了,而改变了过去那种“压迫式作文”的方法。在没有师生再见的告别声中,作文教学自然地戛然而止。在这堂课中,于老和孩子们谈话的语言是那么的朴素自然而又富有哲理,行云流水般轻轻地流进孩子们的心田,这也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有真意,勿卖弄”。孩子们绘画的笔法是如此的娴熟,线条是那么的流畅,感情的流露是如此的真切自然,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于老的教学理念是如此的平常而又高深,谈话内容是如此的贴近生活,课堂中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气息,流淌着“自然生活”的真实。这里所说的“自然生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体现了教法上的自然,更泛指整个自然界的生活,不仅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生活,还包括艺术生活,通常将其简称为“生活”。

那么,生活是什么呢?生活就是简单,一笔一画的粉笔字能够写出做人的道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能够道出人生的真谛。然而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那缓缓流淌着的音符正是大自然母亲的呼唤,这呼唤充满了每个人的心灵。生活也是一幅绝伦的活画,那轻轻勾勒的线条正是大自然母亲柔美身躯的展示,那淡淡涂抹的色彩正是大自然母亲灿烂笑容的映照。生活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大自然的风沙雨雪正如人生的酸甜苦辣;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的回环往复正如人生中成功与失败、欢乐与忧愁、美好与丑恶、光明与黑暗的此起彼伏。生活中有自然的关爱,有孩子充满稚气、自然的眼神,有孩子身上那自然的馨香……

生活的内容是如此的丰富,那么我们为何不能把课堂教学作为展示生活内涵的舞台,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呢?

一、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决不能够脱离社会生活的学习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是育人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都是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我们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生活,要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打基础。我们的教学任重道远,只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对这些内容我们应进行“二度开发”,让它们更具生活情趣

周德藩同志在鼓励学生们学习时曾说过:“同学们要敢于冲破束缚,创造奇迹,教育的责任就是把人培养成‘上帝’。”而“上帝”蕴育的摇篮就是这些活生生的生活实践。正是在这生活实践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发明了长锯……然而现在仍有不少地方,“应试教育”这股浊流仍侵袭着我们的课堂,让河水不再那么清澈,天空不再那么明朗,花儿不再那么艳丽,小草不再那么嫩绿,空气不再那么清鲜,一切都失去了原先自然的本性。孩子们被“囚困”于教室之中,无奈的教师如同小鸡啄米似的“就文讲文”――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请问这种教学又怎么能够让学生去体验与吸收教材中所蕴含的深刻内容和深厚的生活情趣呢?又何以让学生去品尝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源头活水呢?又何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教材,优化教材呢?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切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葬送祖国花朵未来的前途。

三、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遵循了自然的人才成长的规律

生活的内涵是那么丰富,我们为何不能把课堂教学作为展示生活内涵的舞台,从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呢?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成就往往都是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接触,对人类社会的了解,他们是在生活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我国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周游全国,访问了无数的名山大川,接触了无数的平民百姓,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搜集了大量珍贵的医学资料。试想,如果李时珍当时跟父亲学医时,仅仅局限在“跟学”上,那他会不会也能编写出这部举世闻名的药物学专著呢?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四、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能够满足学生情感生活的需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4

科目: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师姓名:韩惠勇

知识来源

课标要求

知识分析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幻想也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作

为行星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地球,更是有着一个神秘核心,在这个核心中究竟有无生命,按照常规的思维肯定是没有。但是科学家为何在海底的火山口附近,温度高达几百度的海水里发现了游动的小虾。不能把人生活的环境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等同去看,生命的表现形式不

可能完全一样。要抛开一些惯用的思维模式,这是幻想思维的首要条件。地心是未知的,即便是科学的研究也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像《地心游记》里记载的是地心有炽热的岩浆,假

如炽热的岩浆里有游动的生物,

那也应该是何等的壮观和美丽。那发着光的流动着的岩浆照耀着地心,那是怎样的一个光怪陆离的地底世界。也可以画一些从未见过的想象中的植物、动物,还可以画一些想象的人和环境。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大胆想象选取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幅关于地心游记的想象画。

2.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和乐于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和乐于探究的意识。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大胆想象选取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幅关于地心游记的想象画。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课前布置 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地球构造方面的资料,对地心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二、教学引入: 让学生进行交流搜集整理的资料,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视频资料欣赏 利用恐龙灭绝、神秘的太平洋百慕大三角失踪的飞机、轮船和火山爆发等视频资料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地球的中心是否有另外一个未知世界。 (教师可以联系现时生活中已知的,但并不一定存在的东西,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发展到创作意识和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人、物、事和地心这种神秘莫测的世界联系起来。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播放有关科幻、探险的影视作品,通过画面、声音来感染学生,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想象。)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  学生在进入想象阶段后,如何定位是一个关键。 师:作为行星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地球,更是有着一个神秘核心,在这个核心中究竟有无生命,按照常规的思维肯定是没有。但是科学家为何在海底的火山口附近,温度高达几百度的海水里发现了游动的小虾。不能把人生活的环境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等同去看,生命的表现形式不可能完全一样。要抛开一些惯用的思维模式,这是幻想思维的首要条件。地心是未知的,即便是科学的研究也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像《地心游记》里记载的是地心有炽热的岩浆,假如炽热的岩浆里有游动的生物,那也应该是何等的壮观和美丽。那发着光的流动着的岩浆照耀着地心,那是怎样的一个光怪陆离的地底世界。  学生想象、讨论交流 五、学生想象绘画创作 可以画一些从未见过的想象中的植物、动物,还可以画一些想象的人和环境。描绘地心的景色也是选择之一。 (学生从直观的欣赏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思维也被激活了。) 出示一些科幻题材的图画,或分析书本中的学生作品。 提示学生思考:作者表现的是怎样的科幻情景,又通过怎样的线条、颜色的对比,以及画面的组织来表现想象中的奇幻世界的。 (启发学生利用动植物的变形的特定空间环境,甚至于还可以利用毕加索、马蒂斯的变形人物,从中得到借鉴,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在学生通过感性的欣赏和理性的认识后,会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绘画练习。)  选择更利于自己表现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六、作业展评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可以通过自评、学生互评、老师总评等方式进行。要给每个孩子发表观点的机会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和乐于探究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儿童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增强想象力和创作意识。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评价学生的作品。

板书设计

地心游记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5

(一)善待自然

自然界有着本身的不依赖人的价值,自然生命有着各自的生存和延续的权利,“没有一种动物……是带着镣铐出世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抹灭自然生命存在物的永续存在和自在发展的权利,相反,我们要领悟到自然作为“地球母亲”对人类的孕育和养育之情,自觉地焕发出对大自然的感恩、赞美、热爱和敬畏之情,养成关爱万物、善待自然、崇尚自然、敬畏生命的道德情操,,恢复人与土地的温情脉脉的关系”。马克思警示人们,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身的生存环境,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善待和养护自然,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得以延续,使自然界得以持续。我们必须要学会用伦理道德的尺度对待自然物,用伦理道德的态度对待自然界,按照“美的尺度”善待自然、守护自然。

(二)循环生产

虽然循环经济是一个近来提出的新理念,但是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关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理论中就己经内含着循环的思想。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在对自然掠夺的同时,还对自然环境排放了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和污染物,“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使人与自然间的正常物质变换受到干扰和阻碍,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马克思提出了用尽废料的生产理念和“消费排泄物”的再利用。马克思提出了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合理的物质循环,进行废物的再利用。同时,马克思还论述了科学技术对循环生产的重要性。在这里,马克思的理论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利用科学技术将废物资源化,产业生态化的问题。

(三)适度消费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的过度消费,造成了自然环境无法修复的损伤。在资本主义下的自然观,自然只是相对于人的有用性而存在的,自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人类提供所需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自然环境系统也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的价值只在于它对社会环境系统的价值。马克思主张消除人对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料的无节制消耗,确立适度消费的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他批判了私有制下的生产的“功利的目的”和“利己的目的”,这种以对财富的占有为目的的生产,必然会造成人的生存的片面化和自然界的贫困化。所以,我们需要确立一种基于环境伦理的合理的消费观念,以人的合理需要为尺度适度生产和消费,这也正是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的指向所在。

二、西方近代环境伦理理论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启示

在中国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的生态环境思想向我们提供了一条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为我们摆脱危机、走出困境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生态环境危机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是人性的危机、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危机,马克思的生态环境思想为解决中国生态问题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方法论。

(一)解放大自然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获得解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大自然获得解放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人的活动去实践它。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认为,大自然拥有权利,这些权利是人类必须予以尊重和捍卫的。①就像人们为鲸鱼、海豹、海豚以及濒危物种争取权利一样,我们也要为荒野、河流、岩石、生态系统、甚至大自然和一般意义上的地球争取权利。作为成熟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把这种环境伦理应用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从人的利益出发,保护大自然是正确的,破坏大自然是错误的。

(二)构建循环型社会

循环社会和传统社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循环社会是把自己看做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要按照系统的规律来进行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规律就是生态规律。所以,循环经济中最根本的特征或者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切活动遵循生态规律。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不仅关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也关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重视能源的节约;考虑技术对环境的保护作用,重视技术对生态的修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依靠最小消耗、合乎人本性的合理调节和循环。

(三)提高国人生态素质

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以便于共同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靠公民生态意识的提高,或者生态素质的提高。客观上讲,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水平还处于初始状态,即有了一定的生态理念与意识,但这种理念与意识没能与人的日常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还没有成为人的一种自觉行为,而且自制能力比较弱。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生态环保的日常生活习惯,千百万人的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势必会改善我们的生存状况,这种全社会达成一致的生态环保意识,也必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高度重视人本身的培养教育,这不仅意味着人要接受传统中经济、文化、道德等方方面面的教育,而且还要对人进行生态方面的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生态人格教育。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及生命。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生态人格的人,能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才能改善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也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作者简介:聂龙飞(1988-6),佳木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6

我们可以推想:在某一个特定时空范围和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文本作者以特定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语文素养应用于写作实践中,造就了文本个性化的语言环境,而作者的语文素养随之也融入了这个语言环境。从这以后,他的语文素养就不能再单独从文本中分离出来,因为它们一旦离开了文本这个典型语境,在意韵、情感和效果等方面,都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变化,失去了它们原来的情趣。正因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以整体文本为依托,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而不能走向割裂。

尽管时间不可倒流,但语文学习如下棋,不可重来,却可“复盘”。我们可以依靠学生的生活体验,借助各种媒体,想象文本原来的情景,把培养语文素养的目标放在这个特殊的语境中,循着作者语用的轨迹来教来学,从而实现文本价值的再生,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所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我们不妨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教学文本《寂寞》为例,结合一些课堂情景回放,谈谈具体的实施步骤。

一、 “还阳”――恢复生机

离开了读者,再好的文本也了无生气。如何让它栩栩如生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把教学文本还原到原生态,在感性认知中,让文本这个“躯体”死而复活,恢复生机。

《寂寞》节选自梭罗的散文随笔《瓦尔登湖》。它细腻地描写了瓦尔登湖的湖光山色,真实记录了梭罗的生活与思想,充满了睿智脱俗的哲理性思辨。但高一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由于生活视野所限,对于作品深沉敏感、恬静智慧、细腻优美等特点,理解上大多浮光掠影,较难领会。

为了还原文本的生机,教师做了以下的尝试:

1. 舒缓导入,还原生活背景。教学伊始,教师的导入语是:160年前,美国一位青年做出了一番举动。他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建了自己的14平米的小木屋。两年又两个多月,他独自一人生活,捕鱼、打猎、耕作、沉思、写作,经历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他远离亲人朋友,远离现代化的生活条件,远离社会生活,甚至周围也没有什么邻居。

2. 解读作者,还原思想轨迹。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知人论世,了解梭罗的为人:梭罗,美国作家、诗人、哲学家。他生活的19世纪中叶,美国因商业和技术的发展而走向大工业化国家。大机器生产代替了田园牧歌时期的工场手工业。这样的社会变革让梭罗很不安,所以他选择远离城市,回归自然。梭罗曾做过自然主义者爱默生的助手,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两年多时间是对自然生活的亲验和实证。

3. 配乐诵读,还原现场氛围。选取文中典型的环境描写即第三至第五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放松心情聆听。在由淡淡的虫鸣鸟叫声和潺潺流水声做背景,吉他做伴奏,排萧、提琴为主旋律的优美舒缓又不失快乐的《水径》一曲中,教师朗读了这三段。读完后,没有马上关上音乐,等大多数学生自己睁开眼睛,音乐才关闭,教室里所有的人都在安静的氛围中回味文字的意境。

经过以上的努力,看似僵卧的、木然的文字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成为立体的、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画面,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也为后面的教学蓄势。

二、 “松绑”――注入活力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用“绑架法”。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及时捕捉课堂契机,变硬性塞给为巧妙引导,让学生发现教学文本的活力与魅力,把语文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在《寂寞》教学的中心环节,有学生在陈述完文中第三至第五段描述的一系列事物后,这样表达:“我觉得作者是说它们(指景物)更寂寞,没有人去欣赏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太寂寞了。”而此前,大多数学生对文题《寂寞》的理解还停留在人的情感方面。为了深入激活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及时抓住这一良机,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中“寂寞”的含义,进而理解作者。教师提问:“我们怎么形容梭罗笔下‘寂寞’的自然?”学生在思考后达成共识:大自然的寂寞指一种宁静和谐、淳朴甜蜜的状态。

教师进一步发问:“作者寂寞吗?为什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争执,并在教师提示下在文本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后,学生有了以下陈述:

生1:梭罗说:“这是一个愉快的夜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的一部分。”大自然让梭罗觉得自由,梭罗是快乐的。

生2:梭罗也有过寂寞,后来他在温和的雨丝中感觉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他与自然交朋友,就不觉得寂寞了。

生3:梭罗对自然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他觉得雨只要对万物有好处,哪怕他种的豆子烂掉也没关系。

生4:梭罗说“我的最愉快的若干时光在于春秋两季的长时间暴风雨当中”,他愿意在雨中思考、发展自己。

生5:梭罗写道:“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他认为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就是自然之子,在自然母亲的怀抱里,他当然不觉得寂寞。

教师总结说:“同学们说得真好,梭罗不仅把自然当作母亲,还把自然当作了曾祖母。(学生会意地笑了,并找到第八段的第一句“我们的大自然曾祖母”)梭罗笔下的寂寞并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内心孤独,而是在宁静和谐的大自然中,身虽寂寞,心却充实。当与自然相通时,独处也是快乐的。”

当学生概括梭罗是一个孤独的隐居者的形象时,教师也没有放过这个直击文本价值取向的问题,联系前面掌握的作品创作背景,让学生理解生活在人为物质所累的1817至1862年,梭罗对自然的爱就是对物欲的远离。学生也很快在文本中找到了可以传达作者这一心理轨迹的语句,也更理性地理解了文题《寂寞》和作者梭罗。

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恰当的机会把握、激烈的思想交锋,让我们深深感到;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教学文本本身与涵义及其文化底蕴三者在学生脑海里契合的过程。成功的施教者能让教学文本焕发勃勃生机,也能让教学过程变得灵动和富有活力。

三、 “涅”――融会贯通

历经感性的洗礼和理性的碰撞,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浴火重生”般的质的飞跃一触即发,只要方法得当,他们就能在阅读中实现融会贯通、发现新我、提升素养、充盈人生的目的。

在《寂寞》教学的关键阶段,教师分成两步实施教学:

第一,引导学生在品味文本美感、挖掘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采用比较法,体会其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学价值。课堂中,学生经过一番准备和讨论,分别举出了漂流荒岛、独立生存的鲁滨逊;回归田园、种豆南山的陶渊明;甘心淡泊、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来和梭罗比较,发现他们的异同,详细论证了梭罗选择在瓦尔登湖畔定居的与众不同的意义。这种俯视的视角、纵横的方法,一方面让学生产生阅读的,体会阅读的乐趣,拓展了对课外人物的了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深化了对课内文本的解读,提高了鉴赏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第二,引领学生探究自己生活中人和自然的关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当教师让学生管中窥豹,多角度探讨《瓦尔登湖》对今天的意义,思考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学生的发言无疑迸发出了情感和思想的火花:“城市生活让我们忽略了大自然的美。其实我们要有一颗体会自然的心,有时我就很喜欢在雨中漫步,雨也给我温柔的感觉”;“有资料说梭罗以二十八元一角二分来建立一个家,用二角七分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他以一年中六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一年的生活费用,四十六个星期去做他喜欢的事。所以他是超脱物欲的,自由的。我很羡慕他”;“现代社会在创造舒适的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生态的陷阱,地下水在不断下沉,天空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我们的视觉……160年前的梭罗以他的离群索居、素面朝天的方式诠释了他的人生目的和他要到达目的的途径。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这大概也是我们学习他的意义”。这样,文本的“节制物欲、理性淡泊、热爱自然、享受自由”的价值观在此得以深植于学生心灵并升华为他们自身的人格追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阅读和鉴赏目标中有这样的阐述:“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对《寂寞》的“涅”式的解读过程唤醒和滋养了学生心灵中的经典情怀和自然之思,驰骋于万里之外,纵横于千年之间,大概可看作是以上阅读和鉴赏根本性要求的一种具化。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教育的目的并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语文课堂教学文本的“飞跃三部曲”,既不是“嚼饭哺人”,也不是“以筌为鱼”,而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语文素养渗透于整体感知中,以最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完成课程任务,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展望,当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课堂教学文本的“飞跃三部曲”后,在课堂以外,学生将续写语文学习的第四部曲“实践”,即放飞想象,融入自然;回归理性,走进社会;净化心灵,触摸文化;激扬情怀,拥抱世界……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曾祥芹著《现代文章学引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③[德]马丁・布伯著《我与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