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预防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艾滋病预防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艾滋病预防措施范文1

艾滋病预防措施

1、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 正确使用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4、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珍爱生命。

5、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健康教育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艾滋病毒;不要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使用安全套;不与别人共用针头,使用已消毒注射器;小心使用血制品。

一、特异性预防

(一)随着1993年美国CDC分类诊断标准,扩大了AIDS的诊断范围,有利于AIDS的预防及治疗,依据CD4T淋巴细胞减少,给予一定的投药;

(二)艾滋病疫苗:美国对含有gp120成份的两种艾滋病疫苗进行了第二期296人的试验,由于已有6人发生了感染,而暂时终止,泰国正进行UBI合成疫苗试验;

(三)阻断母婴传播:CD4+T 淋巴细胞>;200/μl的艾滋病孕妇,用AIT于产前,产程内及婴儿治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二、综合预防

(一)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二)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尤其与外籍人员性乱行为,取缔暗;

(三)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四)禁止与静脉药隐者共用注射器,针头;

(五)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份及血液制品时,必须进行HIV检测;

(六)国内供血者严格排选,应逐步做到检测HIV阴性方能供血,严防HIV传播;

(七)献血,献器官,组织及者应做HIV检测;

(八)建立艾滋病检测中心;

(九)提倡使用和避免;

(十)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

艾滋病预防措施范文2

5大防控措施,遏制艾滋病上升态势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包括无保护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目前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措施包括:

①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

②促进安全行为,避免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杜绝共用针具注射;

③开展母婴艾滋病预防和阻断,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

④实施生物学预防措施,如男性包皮环切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等;

⑤营造艾滋病反歧视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全球采取了上述一系列预防与治疗措施,帮助遏制和扭转了艾滋病疫情流行的上升态势。与2000年相比,2015年,艾滋病新发感染下降了35%,艾滋病相关死亡下降了42%。至2015年底,全球超过158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疗,而在2010年和2005年接受治疗的人数仅为750万和220万。

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治疗,终结艾滋病流行

国际社会决心在 2030 年之前终结艾滋病流行,这是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宏伟目标。如果实现这一目标,至2030年,全球每年艾滋病新发感染者将下降至 50 万例以下,婴儿新发感染为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够长久、健康地生活。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0年,应实现“确保9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了解其病情、确保90%的艾滋病确诊者获得抗病毒治疗、确保90%接受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现病毒量抑制”的目标。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治疗,成为实现控制目标的三个路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及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艾滋病相关事件及非艾滋病相关事件(非艾滋病死亡,如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肾病、失代偿期肝病和非艾滋病相关肿瘤等)发生率,提高感染者的生存质量。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南,建议对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抗病毒治疗,不再考虑其CD4计数水平的高低。据估计,通过向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抗病毒药物治疗,到2030年可以避免约2100万例艾滋病相关死亡和约2800万例新发感染病例。另一方面,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播的概率,保护配偶或性伴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2011年,一项针对1763对“单阳”配偶(配偶中一方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方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研究发现,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将“单阳”配偶间经性传播艾滋病的风险降低96%。

扩大检测范围,采用有质量保证的新检测技术,能及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和其他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艾滋病毒预防措施的潜力和治疗效果,可减少艾滋病相关死亡,减少艾滋病传播的风险。

Tips:

艾滋病预防措施范文3

【关键词】发放资料;候诊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90-02

医院门诊是候诊流动人群主要聚散地,同时是疾病预防宣传教育的前沿阵地。利用医院门诊候诊场所的地缘优势对候诊流动人群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增强全民普及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009年3月―2011年5月,项目人员在本医院各门诊对部份候诊人群发放宣传资料,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感染性疾病门诊,妇产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各诊室门诊并自愿配合项目人员调查930例候诊人群发放宣传资料,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男582例,女348例,年龄18―64岁,平均34岁,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384例,高中及中专270例,初中以下276例,职业:职员 366例,民工354例,农民138例,其他72例。

1.2方法 在医院门诊各候诊室放影宣传艾滋病防治政策和防治措施,板报展出与张贴宣传画和标语,营造艾滋病预防知识传播环境。对每位来医院就诊候诊人群免费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与宣传小册子和安全套各1份。教育内容包括艾滋病概念,预防措施,艾滋病危害以及正使用安全套及推广等。

1.3问卷调查与资料处理 调查表采用自制“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于健康教育活动实施前后分别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方式采用无记名进行。完成问卷后当场收回。每次的调查方法均统一,调查资料及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教育前发放问卷1082例,回收有效问卷930例,回收率为87.3%,教育后发放问卷930例,回收率有效问卷880例,回收率93.5%。

2.2 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情况见表1。

2.3健康教育前后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知晓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是评估艾滋病性病行为改变的关键[1]。医院门诊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窗囗,是任何公共场所不能所具备的地缘优势。在对社会人群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过程中,医护人员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人力资源,最具有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权威人员。项目选择门诊各候诊室作为教育平台对候诊人群在候诊暇间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方便,快捷,有效的宣传途径。

3.2健康教育后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明显提高,调查结果表1显示。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有些了解,正率为86.8―97.2%,但表1中的第8―13项知晓程度不容乐观,很多知识非常模糊,正率为56.4―79.3%,尤其是共用办公用品或用具以及多性伴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正率为56.4-56.5%。低于朱清云[2]、 李雪琴[3]等67.9%调查报道。说明部分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传播的实质尚未清楚,提示在当今少数民族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山区医院对少数民族人群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应从人们的保护动机出发,通俗易懂有具体性,针对性帮助和提高少数民族人群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通过宣传教育后,目标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大幅提高,13项艾滋病相关知识中,12项知晓率达到了91.7%以上,证明在桂西山区医院对少数民族候诊人群以分发宣传材料为主要方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模式能够在短期内提高该人群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可作为山区医院对门诊候诊少数民族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3.3健康教育后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预防措施明显提高。

从表2调查结果发现,98%候诊人群希望能获取艾滋病防治措施的愿望和需求,反映他们希望解决医疗服务需求中居首位,尤其接受相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观愿望更大。这与近几年国家对艾滋病宣传和教育密不可分。这些恰当地推动了今后在山区医院开展艾滋病宣传工作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在皮肤性病门诊和感染性疾病门诊是性病/艾滋病患者较为集中的场所,病人主动性,需求性,迫切性和悔改性都高于一般人群患者,因此对医护人员信任度和依从性较好。但是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于安全套正确使用可避免艾滋病传播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阻力。从表2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前正确回答率52.8%,健康教育调查后正确回答率仍为65.5%。显示该人群对于正确使用安全套有着较差的接受性,多数人把安全套的作用只停留在避孕上,这可能是害羞与面子或无所谓态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传统意识观念和行为改变需要一定的长期过程,本次调查已经提示我们在今后在山区医院对门诊候诊的桂西少数民族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应把工作重点广泛放在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和推广上。

针对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防治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专项防治措施,利用医院门诊各候诊室良好资地缘优势,挖掘医护人员良好资源优势,开展对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营造防治艾滋病一定的社会支持与知识传播教育环境,提高人们对艾滋病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自觉抵制艾滋病,全方位的扩大预防和普及防治艾滋病知识,使人人成为防治艾滋病执行者和宣传者。最终达到遏制艾滋病在本地区流行和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新莲,864例喑行为性病调查分析 [J]. 右江医学,2009,37(1);10-13.

[2] 朱清云,白雪,黄志平,等.对深圳市健康体检人群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3)∶195-196.

[3] 李雪琴,杨莺卿,林碧莲,发放资料对门诊患者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护理学报,2007,14(1)∶83-84

作者简介:

艾滋病预防措施范文4

[关键词]艾滋病; 高危人群; 防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 R512.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172-01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被誉为“史后世纪的瘟疫”,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该病的患者因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后期会发生肿瘤,最终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被列为国际卫生检测的传染病之一[1]。目前对于艾滋病还没有很好的治愈方法,死亡率极高,主要以预防为主。吸毒者、者以及同性恋等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HIV病毒可通过他们向一般人群传播。但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预防知识贫乏,加之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因此,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开展有效的综合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如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开展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变他们危险的行为作出探讨。

1 健全管理体制

当今,世界各国艾滋病防治经验及流行态势表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是一项刻不容缓、复杂而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全社会参与实施综合治理。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体制,从领导方面入手,加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的领导,加大防治经费投入,由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真正的使各级县政府把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纳入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成立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建制订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年度工作计划,要设置负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管理工作部门和专(兼)职人员,成立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队,在各乡镇成立防治艾滋病工作小组,负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管理工作,使上级下达的工作得到切实的开展和落实。

2 加强综合治理

2.1 加强艾滋病的宣教工作

加强艾滋病的宣教工作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不良的行为和缺乏预防知识是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的社会因素。有相当一部分高危人群对AIDS相关知识比较缺乏,方位意识差,据相关报道表明,某地区美容美发人员知道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由感染AIDS的危险性的只达65.6%。对共用剃须刀、牙刷可能感染AIDS的人数只达到49.8%[2]。这充分表明在高危人群中全方位、分层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营业性娱乐场所、服务场所、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开展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教育,对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进行艾滋病知识普及的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

2.2 开展高危人群抗体筛查

由专业人员组成艾滋病高危人员干预工作队,定期进行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抗体筛查,深入社区、娱乐场所及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现场采样,是防治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手段。筛查的内容包括HIV抗体初筛、确认、感染者CD4计数和病毒载量、丙肝和梅毒检测等,具体做法为对高危人群(性病门诊病人、吸毒人员、可疑病人等)进行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进行初筛,阴性者定为阴性,阳性者送至高一级的艾滋病检测中心确认[3]。该项工作的开展可以及时发现HIV感染者,了解某个地区艾滋病的患病情况,传播方式、流行特征,为及时展开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3 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和调查

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进行检测,保证高危场所的HIV筛查,HIV自愿咨询检测,安全套的推广使用的易获得性以及四免一关怀等工作措施的落实。通过行为的干预,改变他们的危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尽量消除传播HIV的条件,实现综合治理。同时,对高危人群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明确本地和相邻地区艾滋病、性病流行与危险因素的情况(如吸毒人群、者及流动人口等),开展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和吸毒人群血清抗体监测及高危行为干预,及时准确地掌握目标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的现状,以及加强预防、控制、监督和监测的能力,调整和制定干预措施,促进防治工作的开展。

3 完善艾滋病咨询体系

目前的艾滋病防治体系,是一个由检测监测、行为干预、治疗关怀、宣传教育共同组成的防治体系,自愿咨询与检测是沟通管理与咨询者之间的桥梁,是早期发现感染者的关键措施之一。我国自2004年启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但就目前而言还处于一个低效运转的状态,进一步完善艾滋病咨询体系建设,扩大自愿咨询检测覆盖面,鼓励个人自愿进行HIV抗体检测,有利于确定艾滋病的传染源,从而有利于发挥整个艾滋病防治体系的作用。

4 小结

目前,艾滋病呈流行且增长趋势,人们对艾滋病应加强认识、加强预防措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是决定其感染危险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综合治理、完善咨询体系三个方面对加强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作出了探讨,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措施的实行,增加提高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改变他们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以其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增强社会抵御艾滋病传染的能力,减轻其对人们健康、国民经济和社会防治的阻碍。

参考文献

[1] 关,白春玉,张迪.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前后效果比较[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6):412-414.

艾滋病预防措施范文5

1.是不是曾经与人发生过,但并不能确定其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A.是 B.不是

2.是不是曾经与艾滋病病毒阳性者或艾滋病患者发生过?

A.是 B.不是

3.是否曾经与从事商业者(如女)或其他拥有多个的人发生过?

A.是 B.不是

4.是否曾经与静脉注射吸毒者发生过?

A.是 B.不是

5.是否曾经吸毒,并与别人共用过注射器?

A.是 B.不是

6.如果曾经吸毒,是否在吸毒后兴奋的时候发生过?

A.是 B.不是

7.是否与很多人发生过?

A.是 B.不是

8.是否曾经患过性病,如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淋病、梅毒等?

A.是 B.不是

9.不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者,是否曾经与不了解的人发生,并且没有使用安全套?

A.是 B.不是

10.是否曾经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体液?

A.是 B.不是

说明:

上面10个问题,只要有一个回答为“是”,就说明有过可能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属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作为高危人群,应该尽量杜绝高危行为。也可以考虑做一次艾滋病病毒检测,目前,各地都可免费检测艾滋病病毒,并且检测结果也会严格保密。

应该掌握的有关艾滋病的10个要点

* 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珍爱生命。

*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艾滋病预防措施范文6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态度-行为;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8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5(b)-0136-02

随着我国艾滋病(AIDS)传播速度的加快,新疆地区AIDS发病人数逐渐上升,已成为全国艾滋病高发区。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窗口期全身症状不明显,不易早期发现,在AIDS发病的前1~4年内,大多数患者会首先出现口腔症状[1],而且口腔医生在工作中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自身也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因此,对口腔医务人员来讲,其对AIDS/HIV感染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控制措施掌握情况对AIDS预防和早期发现有重要作用,本调查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人员对有关AIDS/HIV 感染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态度,以期为相关部门加强AIDS/HIV知识教育及感染控制提供背景资料及依据。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10~2011年乌鲁木齐地区从事口腔工作的医护人员共350名,其中,男157名,女193名;汉族276名,维吾尔族74名;年龄24~57岁。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参照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调查表进行相应修改,调查通过发放统一调查表,现场匿名填写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口腔表现等。问卷以选择方式回答问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口腔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一般知识了解情况

本研究用正确、错误和不清楚三种答案来统计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对AIDS在口腔的症状表现缺少足够了解,被调查者中大多数只对口腔念珠菌病有了解,对另外4种AIDS的常见口腔表现了解者均未超过半数。见表1。

2.2 口腔医务人员对AIDS/HIV感染患者的态度和行为情况

本研究采用“是”、“否”两种情况判定调查对象的行为态度,其中,有67.7%的口腔医务工作者认为,治疗AIDS/HIV感染患者将增加个人感染机会, 对职业接触感染危险性会增大,仅49.1%的医务工作者愿意与AIDS/HIV 患者做同学或同事。

2.3 调查正确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统计模型分析显示,民族、性别对调查结果没有影响,不同工作单位影响调查结果,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工作者调查正确率高于口腔专科医院和个体牙科诊所,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正确率高于大专和中专学历,初级职称正确率高于中高级职称,从专业上看,口腔外科医生正确率高于口腔内科和修复科医生。

3 讨论

新疆目前是中国AIDS高发区,患者人数排全国第4位。本次调查表明,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人员对AIDS的一般知识了解较多,对于HIV的传播途径基本了解,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从HIV病毒感染到艾滋病发病之前的很长时间内,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在此期间,绝大多数患者本人及周围同事并不知道其已染病,但这些患者仍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不可能做HIV血清学普查的情况下,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防止该病传播的重要环节。据国际研究和临床经验,在艾滋病发病前1~4年内,大多数患者都会单独出现艾滋病初期口腔症状,表现为各种典型的口腔病损,这是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指征。鉴于艾滋病口腔表征是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关键症状,已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成立了艾滋病感染者口腔表征协作中心。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医院报道了在口腔门诊患者中检出HIV感染者。本调查结果显示,口腔医务人员对AIDS/HIV患者常见口腔表征有一定了解但并不全面。提示对口腔医务人员应该加强教育,提高对口内可疑病损的重视,以便对AIDS作出早期诊断[3-4]。

目前研究表明,HIV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HBV弱很多[5],然而口腔医务人员对HIV的危险性估计过高,在防护措施健全并在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情况下,对HBV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即能有效防护HIV,因此,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 的危险性是很低的,但本调查结果反映,被调查者普遍存在对AIDS/HIV恐惧心理,这种恐惧会导致医务人员推诿甚至拒绝对AIDS/HIV患者的医疗服务,害怕因治疗AIDS/HIV 患者而出现职业暴露。提示要加强对口腔医务人员有关AIDS知识的宣教。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术者的面部不可避免地会有飞沫的污染。本调查表明,多数口腔医务人员未采取合适的感染控制措施,拥有护目镜和面具防护的仅仅在几家大医院和教学医院,而个体牙科诊所采取的抗感染控制措施非常薄弱, 尚有一部分医生连手套也未配戴,因此,在今后要教育口腔医务人员正确认识职业暴露危险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显示,对口腔医务人员需要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使其充分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AIDS/HIV患者的口腔表征,有关部门要为口腔医务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口腔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止职业暴露和医源性感染,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从而阻断AIDS/HIV的传播[6]。

[参考文献]

[1] 黄莺.对口腔健康的损害与预防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11(2):38.

[2] 陈玮,朱万孚,张孔来,等.山东省临床医务人员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调查[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62(2):19-21.

[3] Wright AA,Agbelusi AA. Group Ⅱ and Ⅲ lesions in HIV positive Nigerians attending the General Hospital Lagos,Nigeria [J]. Odontostomatal Trop,2005,28(112):19.

[4] 陈文颖,李玉叶.HIV感染者/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病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1,34(3):153.

[5] 张孔来.艾滋病[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