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教学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小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崭新
初中的学习与小学有极大的差别,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完全是基础型的学习。从学前班开始就开始认识数字,上了一、二年级学习加减法,到了三、四年级学习乘除法。五、六年级的时候已经是加强学习应用题。这些都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就难以继续学习数学。
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是怎样的?以下笔者将分享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初中生刚步入初中首先要认识的是什么是有理数、什么是无理数、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什么是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以及上初中就接触的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等等。新阶段的学习。
零度还要低的温度。那么比零还要低的温度我们就要用一个概念来表示他。那么负数就能表现出他的价值了。还有生活中人与人所做的交易买卖。总会有赢利,也会有亏本。亏本就可以用负数表示。等等负数在生活中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因此,学习负数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我们教材还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对于解决实际运用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我们还会接触到线、角等几何问题。在下一阶段我们还接触了坐标系等等。初一阶段的概率,整式运算还有对角线平行线、还有幂的方程正负数的加减法,以及一元一次方程都是比较简单的。在中考考点中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三十左右。
到了初二阶段学习的难度就会加强些,就会接触到一次函数,反函数,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概念。还会学习分式的加减乘除,幂等一些比较深入的数学学习。
初三阶段的学习是难度最大的,初三阶段接触的知识点也是初中三年最难的。初三阶段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有十一个。他们分别为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图形的旋转、圆(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弧长、扇形面积、概率、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投影与视图。其中一元二次方程、圆、弧长、扇形面积和二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是中考重点考点这几个考点约占卷面总分值的百分之五十。初三阶段我们不仅要学习这些知识点完而且还需要复习初一以及初二学习过的内容。所以初三阶段学习是比较紧张的。
算问题过了就没什么大的问题。高二阶段就要多进行测试。主要是章节的测试。初二上学期尽量把初二阶段的课上完,下学期用来上初三的课。把初三大半年年的课拿来复习,否则将会不够时间复习。据往届的经验看如果上课的进程过慢学生就不能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所以初中的数学老师必须做好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
在初三阶段是很关键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压力会比较大,老师不能不停的给学生发试卷写发练习做。也不能做太多的测试。要知道题海战术是不被提倡的,我们要求学生做题是精而不是多。所以老师有必要的给学生挑出历年的中考重点常考题型给学生做训练而不是让学生盲目的去做题。这样只会徒劳无功。更严重的是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激情和勇气。有了一个方向学生才能去使力!还有一个关键点是对于初三阶段的一切测试以及模拟考的试卷,一般学生都不会自觉的去纠错订正,因此老师必须统一给学生再讲评遍试卷并且挑出学生易错题给学生建立一个错题本以及给学生挑出每次都会考的考点。
想做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老师,只懂得教材的提纲和中考考点是不够的。课上的教学也极为一个关键,数学课需要的是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数学课主要的是给学生多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把思维开拓。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体验数学。那么课堂上老师该怎么跟学生互动呢?课堂上,老师讲例题,可以找出一些相似的题型,给学生想出一些解题的方法。可以多鼓励他们利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充分的认识知识点。
为什么很多同学都觉得数学难学,而且数学平均分相对比较低。即使初中数学难度不是很高,但是极多数的同学还是没拿到及格。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多数同学是对知识点比较模糊。还有计算大意,等一些粗心的问题。有些题目学生明明会做,但是为什么没有得分呢?因为学生只是看着题目会做就很大意的忽视一些知识点,没有注意小细节因此就比较容易丢分,好或者拿不到满分。初中的数学拿及格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学生掌握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东西并做好练结。及格是很容易拿到的。所以老师要有足够的信心能把学生的成绩提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是必须的。
数学教学小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小结方法 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30-02
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其课堂小结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和整理,快速找到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缺点,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的规律,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小结的效果,将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一、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必要性分析
目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课堂小结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并且被逐渐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课堂小结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每节课或每章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都可以通过文字、语言或表格的形式将所教内容归纳起来,这种课堂小结能够将教学前后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清晰的教学层次,此外还可以将教学的内外在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之后进行课堂小结,也是发现教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无论教师的教学准备有多么的完美,在教学中始终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进行弥补。此外,在进行课堂小结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生疏的知识点,教师则可以根据这些点的特点,在课堂小结中进行重点的讲解,增加学生的印象。
(三)我国初中数学的课程比较复杂,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多数学生都不能在第一时间完全的掌握。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则应该通过课堂小结的方式,来大致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的知识,为后续的教学铺设道路,避免一些学生糊里糊涂的就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常见的几种方法及实践
(一)数字法
抓住教学中关键的字词,结合相应的数字就成为了数字法小结。例如,作者在教授“有理数”的第一课时,我就将课堂小结分为了三个部分,即:一个定义、三个分类、四个法则。一个定义是指有理数的基本定义,三个分类是指可以将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四个法则是指加减乘除这四个计算法则。数字法简单明了,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数学中的重点。
(二)口诀法
在编制课堂小结时,可以将小结编制成为朗朗上口的口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预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教学时,建设就可以将教学内容编为: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法则可以编为:同号正、异号负、一项为零就为零。由此可见,初中数学中的大量运算法则都可以将其编为口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加使用口诀,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数学的运算法则。
(三)兴趣激励法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的课程环节较多,而且多数内容又非常的抽象难懂,因此,教师的教学和课堂小结都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勇于探索未知的知识。比如,在对“平面图形”进行认识时,教师则可以利用课堂小结,安排几个学生扮演不同的平面图形,然后让扮演平面图形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名字和自己所扮演平面图形的特点。这种新鲜又实用的课堂小结一下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感到非常的有趣,都想扮演平面图形的角色,在学生扮演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还活跃了课堂,为后续的教学搭建了坚实的基础。
(四)扩展延伸法
扩展延伸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通过扩展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一次高效的课堂小结,可以围绕一个问题点进行扩展延伸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知识和更全面的数学理念。扩展延伸法主要是以一点思维,向周围可行的知识问题点上发展,以学生学习为核心,展开发散性教学。
三、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小结的重要性,发挥课堂小结的最佳效果,掌握并实践课堂小结的各种方法,是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学需求,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源. 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张萍.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的常用方法浅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3.
数学教学小结范文3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完美的结局则蕴含了成功的精髓,课堂小结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仅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而且启迪新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画龙点睛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本文总结了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常用方法,以期为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 。
二、课堂小结概述
课堂小结其本质是对一节课或一章课的概括性的说明,时间控制5-10 min,既要全面概述本节课内容,又要言简意赅,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目的;(2)言语精炼;(3)启迪性;(4)思想性。
三、开展课堂小结的必要性
1.完善课堂信息
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知识点增加,知识的难点增多,在正常教学结束后,学生接受的信息多而杂,很难做到层次分明、结构条理。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或图表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是对课堂信息的完善,不仅协助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层次,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
2.教学效果反馈
通过课堂小结教师不仅可以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教学的课堂小结是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便日后的改进;也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以便再次的讲解和示范,加深印象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3.承前启后
初中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具有系统性、连贯性,新知识作为旧知识的延续和扩展,新知识的学习需要旧知识作支撑,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忽略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通过课堂小结,在巩固、归纳旧知识的同时,启迪新知识。
四、课堂小结的方法
1.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一般是在课堂结束的五到十分钟内,教师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学思想进行总的概括,以图表、阐释、视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教师再次的授业解惑。归纳总结法,为学生展示了整节课的内容,在突出教学中心的同时,也突出了重点。例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列举三角形全等的所有证明条件,学生通过选择的方式回答哪些条件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哪些条件不可以;也可以延伸扩展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全等条件。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延伸拓展法。延伸拓展法具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维力的作用,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通过问答的形式,教师启迪性提问,学生试探性回答的方式,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扩展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视野。一节完整的课堂,应该以引导性问题开启,以启迪性问题结束,使学生在追逐中进步。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时,教师通过提问:大家这节课收获了什么,什么样的数属于有理数。有同学可能回答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再进行深层次的提问:小数是否属于有理数。不断的通过提问,学生温习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比较异同法。初中数学中有许多相似的概念,相近的结构,通过比较异同的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温习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异同观念,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别和联系。把新知识和旧知识中的相似概念、原理、结构等放在一起,对比不同概念、结构、原理等之间的差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不同概念、原理、结构之间的异同,避免混淆,而且可以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记忆。例如, 在学习《认识圆》时,学生容易混淆圆周角和圆心角的概念,教师可以分别列出圆心角和圆周角的概念,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然后利用图示分别在圆中找出圆心角和圆周角,这样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异同就清晰可见,以便于日后的灵活应用。
4.实践法。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小结中,可以预留一定的时间,作为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学生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立方体时,可以通过指认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来总结不同立方体的结构特点。在学习对称图形时,可以指认生活中的实物,来总结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深知识,体验快乐,提高教学效果。
5.学生自立法。由学生自己完成课堂小结,教师在上课前,指出由哪位同学完成课堂小结,或者以自荐的形式完成课题小结,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小结,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小结范文4
从小学到初中稚气未脱的孩子们面临成长过程中第一次蜕变,学习的内容有了变化,相应的学习方式也要进行一系列的适应和调整。帮助学生做好从小学到初中的有效过渡,树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学生认真学习的重要保障。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习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衔接;策略
假期一过,漫长的初中生活就拉开了帷幕,很多学生刚开学还沉浸在假期的喜悦之中,还没有聚齐精神认真听课,老师就噼里啪啦讲过去了一个单元,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一下怎样在初中开学阶段为学生的中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引导学生们做好小升初的有效过渡。
一、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本书放在那里让学生看,可能三天他都看不完,一部电视剧摆在那里,可能一天他就看完了,甚至故事长一些精彩一些的晚上不睡觉他都要看完,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值得他们废寝忘食去深究。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每集电视剧的结尾,导演都会留下一点悬念引着我们继续往下看,尤其是一些下集预告总是挑选最精彩的桥段播放一点,吊足了观看者的胃口,让我们欲罢不能。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期待,开学之初先不用给学生过多的介绍新知识,先把小学阶段学过的四则运算,简易方程等知识搬进课堂,让学生温习一下以前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动点小手脚,原本可以通过乘除运算解决的问题加上一个假设变量,做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引着学生往方程的角度去考虑,再把运算的难度逐渐加大,吊足胃口之后一元二次方程的出现就变得自然而然。
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相对于中学阶段的知识来讲,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都相对简单一些,所以很多刚入学的学生接触数学会感觉知识太难了,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一定要帮助他们做好引导,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拿爬山来讲,让一个小孩子自己去爬泰山,你一定会说简直不可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孩子如果从小就有锻炼的习惯,方位感也很强,他掌握了爬山的方法之后很快就可以掌握爬山的技巧,泰山虽高一步一步走起来也不是那么费劲。学习数学也是一样,不要一开始就急于把最难的呈现给学生,先慢慢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从点到线,从刻度尺到坐标轴,慢慢给学生顺过来也就不那么难了。一提函数的时候学生会觉得太难了,太抽象了,可是慢慢的知道怎么定坐标,怎么作直线之后,函数其实就已经呼之欲出。所以说学习其实并不难,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进入初中以后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是数学学习的两驾马车,教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之后,很多数学问题解决起来得心应手,后续的学习也会更加顺利。
三、让数学课堂充满色彩
暑假的时候跟着旅游团一起去了北京,一路上舟车劳顿,导游说去爬长城刚开始还很兴奋,爬到后面一个个累得都不愿动,这时导游走到我们中间又是唱歌又是讲故事,不知不觉的我们就走过了好几个烽火台,后来问起导游说她每个月要来好几次长城,这些故事每次都要讲,但是每次她都当成是第一次见到,而且讲得声情并茂,不知不觉就把热情感染给了众多游客。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同样的课程一个教师不知道要讲上多少遍,因此很多老师就会出现倦怠心理,课也讲得马马虎虎。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所有的知识都是新奇的,教师一定要抱着第一次分享的态度,和大家一起见证问题解决的瞬间那种激动心情。枯燥的教学如果学生出现听课疲倦时,教师不妨讲几个小故事调动一下氛围,把很多数学知识儿歌化,朗朗上口,学生容易记忆,把小学时候学生学过的知识用更加简便的方法变戏法一样解决一遍,让教学过程充满色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乐趣。
四、宽严并济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的态度
学习本身是一件很苦的差事,教师对学生也不能一味儿的包容和放纵,必要的时候也必须要给学生形成一些规矩和章法,学生才能沉下心来学习。宽严并济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坏事,一味儿纵容学生只会形成依赖,越来越松懈,适当给学生一些压力,学生反而可以成长的更快。对于学生的一些坏习惯,也要及时纠正,数学是一项缜密的学科,必须要帮助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才可以。拿出小学的100道数学习题给他们做,初中生也未必也全做对,过后讲解的时候他们又都会,很多人会说这就是粗心大意的结果,其实这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一道题当你上到初中还不能够一眼迅速知悉答案,那就是你对题目的分析不到位。学习的态度不端正,那么多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得尽善尽美,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不要认为只有不批评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能帮助学生成长的老师才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
小结: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会有长足进步,这其中必不可缺的就是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快速时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的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在点滴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作者:余娜 单位:常州市正衡中学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小结范文5
一、 造成初一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
1. 教材的原因
教材的变化。首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规计算,题型少而简单;而初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小学相比增加了难度。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小学、初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小学降低的幅度大,而初中由于受中考的限制,教师并没有降低难度,从而造成了初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的现象。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小学与初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加深难度。
2. 教法与学法的原因
小学时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学习,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3. 学生心理原因
对初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需要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有的学生在入学前,就知道初中数学比较难学。确实,初中数学课程一开始是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等,有的同学从开始就处于无趣的被动学习之中,因为这些原因都严重影响了初一新生的数学的学习质量。
二、 搞好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 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通过入学教育(军训、夏令营等)提高学生对小学与初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首先,给学生讲清初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所占的位置和作用,其次,结合实例,采取与小学初中对比方法,给学生讲清小学、初中数学内容体系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特点,此外,结合实例,给学生分析小、初中教学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最后可以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初中学习。
2. 摸清学生学习基础,以此规划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
摸清底细,规划教学。为了搞好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小学与初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3.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小学与初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方程概念、基本图形与几何相关知识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新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4. 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初中的学习与小学截然不同。小学强调算术方法和运算小技巧,缺少严密性训练和系统性的教学,而初中强调数学方法的传授和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积累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会对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转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多种数学思维方式的渗透,使初一新生能更快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以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5.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初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要能做到每堂课都有方法指导与提高思维层次的训练,引导学生“见题必寻类,见点必索系”,做好方法归类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多向思维的机会。必须“相信学生,发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趣,让学生关注知识,乐于探索知识。
6.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教学小结范文6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素养 小学生 细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31-01
所谓数学素养,是指个体在获取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数学活动影响,所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自觉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行为。它包括数学的问题意识、数学的观察力、数学思维、推理、解题的方法与策略以及自觉地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还涵盖更高层次的如创新意识、数学的美学价值及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素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表现在帮助他们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正确认识和端正态度,自觉使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的意识,简洁严谨的表达方法,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落笔有据、言之有理的良好品质,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习惯,以及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敢于突破常规、不迷信书本和权威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乐于质疑及奋发进取的精神。而这些数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围绕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方方面面的细节入手,把数学素养教育渗透在许多小问题、小细节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如何把培养计划落实到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受益呢,笔者近几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仔细计算,学会经常性的反思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也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矫正计算错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计算经常出错的学生,如果是因为计算技能不过关,则要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加强必要的技能训练。如果是由于敷衍、急躁的心态造成的,要指导学生及时调整心态,提醒他们做计算题要耐心、细心、放慢速度。教师要教育学生既要自信,也不能轻信自己的经验与直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要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意识,计算后要看看自己的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得数是不是一致,做到自觉检查和验算,有错必改。
二、认真审题,形成缜密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展开正确有效的思维当以理解题意为先导,如果题意没有理解清楚,那一切将是徒劳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审题习惯,引导学生真正迈好数学学习的第一步。小学生审题时不仔细,容易忽略细节,不善于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因而常发生感知失真现象,导致审题错误。因此,对由于审题不严密而常出错的学生,要求他们每题读三遍,圈出题目中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忽视的关键词,仔细推敲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准确理解题意。教师平时也要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感知生活中数学的算理,为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教学时能准确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形成稳固的思维定式,并把这种思维品质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三、准确说话,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教学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严密的语言,它的严密性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反映,因此数学语言必须严谨周密,符合逻辑。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语言要规范,做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思路清晰、叙述有条不紊,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其次,教师要训练学生用规范语言完整地发言,有条理地表达思考的过程。如,说说怎样给数位分级,每级的数位有哪些,有学生说成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级有个、十、百、千,万级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有亿、十亿、百亿、千亿。这样的表述不准确,还因一字之差混淆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概念,应引导学生进行区分,并正确归纳小结。又如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可能性》这个单元里,学完新知后,有这样的习题“小红和小明用A~9(A当作1)做摸牌游戏,请你帮助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学生们都知道只要两人拥有牌的张数相等,输赢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但少数学生这样描述“摸到5以下算小红赢,摸到5以上算小明赢”,这样叙述缺乏完整性,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在日常的教学中严格训练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促使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规范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