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1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财政问题,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借鉴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可以从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去构建。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国家财政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无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诠释,这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和分析框架———国际财政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因此,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财政问题,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财政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工业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2005),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和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1997),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1995)。虽然在欧盟的财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现代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和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财政存在的客观前提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同样,国际财政的产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首先,国际财政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财政问题的国际化,其基础是市场经济;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的国际市场失灵,就直接成为了国际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董勤发,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利益目标追求,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直接构成为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严重阻碍,因此,寻求和实现各国政府间的财政协调和合作,是国际财政存在的现实基础。
从国际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角度出发,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又由于当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世界权力机构,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制定、颁布和执行国际课税和支出方案的“国际财政当局”,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范围内的全球财政制度。因此,国际财政只能采取多国财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据合作的程度,国际上多国财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为财政协调(FiscalCoordina2tion)、财政同盟(FiscalUnion)和财政一体化(FiscalIntegration)。这三种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财政协调是以既有国家为基础的国际财政合作形式,是国际财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强调财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协商性,如现有的各种国际税收协定等;财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国家的让渡为前提,它强调财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强制性,往往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较高级的合作形式,如欧盟内部废除关税、统一增值税等;财政一体化则以国家财政的完全让渡或消失为条件,实行超国家财政干预,它是最高级的财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现实性,所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财政合作形式。而根据不同的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国际财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国际财政协调是当前国际财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主要是围绕着国际财政协调来展开。①
三、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产生的财政问题,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的范畴。而通过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分析,我们找到了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实质上就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因此,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本质上就是要诠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性的运行机制及意义,通过推进和实现区域内外各经济体的财政协调和财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着从国家财政到国际财政的思路,借鉴马斯格雷夫等人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的阐述,通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中引入政府及其经济活动———财政这一变量,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的新视角和分析方法———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部分构成。
国际区域财政导论主要阐述国际区域财政的含义、产生、研究范围及方法等内容。借鉴国际财政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国际区域财政做出这样的界定:它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政问题,是国家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延伸和发展。换言之,国际区域财政就是国际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和国家间的财政关系,是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层面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也有着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国际区域市场失灵,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体不断寻求财政协调与合作的努力,现实地演绎了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总体看来,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性质依然是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研究范围也包含着财政协调、财政同盟和财政一体化三种形式,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国际区域财政也应遵循国际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董勤发,1997),即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国际区域财政支出主要探讨国际区域财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应。具体而言,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现,前者类似于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后者则更多地具有政府转移支出的性质或类似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效应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综合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分析区域财政支出中国际投资的框架。从现实来看,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由各国家的投资制度、双边层次投资制度、区域层次的和多边层次的投资制度构成,且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并成为国际投资的阻碍,因此,要从制定更权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资制度和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及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柳剑平等,2005)。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援助在传统的国家财政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作用(郧文聚,2000),主要是缓和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短期性、政治性和经济战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国际援助特有的规律和运行规则总体上与作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经济体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能有效协调区域财政关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国际援助制度。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主要研究国际税收、国际债务和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等问题及其经济影响。国际税收是国际财政大厦相对独立的体系和重要支撑,同样也是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内容。国际税收的研究,不仅表现在早期对国际税收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当前对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协调、国际税收合作与国际税收组织、贸易与税收摩擦、反吸收调查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扩展。由于受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约,国际区域财政中的国际税收除国际税收协调这个核心以外,还涉及到国际税收同盟和一体化等表现形式,这在欧盟的统一关税、统一增值税和“自有财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证。也就是说,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国际税收,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税收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效应。关于国际债务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在国际金融研究和国家财政的债务分析中找到较为完整的内容和体系。如何从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出发,立足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探讨区域国际债务的规模及效应和债务监控体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国际债务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框架中的国际债务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为了避免如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的尴尬,还应该积极研究关于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方式,使区域国际组织能够高效正常运转,确保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的发挥。
国际区域财政政策主要研究区域内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及其实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国独立分散决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减低各国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稳定各国和区域经济的稳定运行,获得经济开放带来的多方面利益,只是这种协调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国政策的自主性。区域财政协调的理论分析指出,协调政策会减小针对繁荣或萧条的财政扩张或收缩的溢出效应;在协调计划中,任何国家的财政扩张或收缩都应该考虑伙伴国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它要求伙伴国的财政政策取向相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的协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既包括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又包括区域内外财税政策之间的协调;而狭义主要是指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即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机制和方式来实现财政政策的协调。从政策协调的程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交换、危机管理、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全面协调及联合行动等层次;从协调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相机性协调和规则性协调两种。还需指出的是,国际区域财政政策协调还涉及到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它们共同构成区域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
总之,国际区域财政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性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国际区域财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构建,不仅是这种区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和表现,而且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效应分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注释:
①马斯格雷夫教授从财政的国际协调和发展财政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国际财政的基本内容;而董勤发则是结合财政的经济职能从国际财政合作形式的角度来构建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
②区域有不同的层次划分,区域财政也多以行政区划确立的社会、政治、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但本文所论之区域指的是国际区域,国际区域财政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
参考文献:
[1]BelaBalassa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Allen&UnwinLondon,1962121
[2]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71
[3]MaurriceSchiff,L1AlanWinters.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41
[4]邓力平,陈涛.国际税收竞争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
[5]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421
[6]董勤发.国际财政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4、7、12-141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2
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高校数量很多的一个省份,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河北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不理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之后大学毕业生与日俱增,河北省在2003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12.33万人,2006年是23.8万人,到了2014年竟达到36.78万人,比去年多出1.28万人。再加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2014年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造成现状的原因主要有:
(一)专业实训课程落后、培养目标不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这共性,但更应突出自己的特色,高职教育的优势在于实践性、实用性、操作性,但是在凸显高职毕业生就业优势的实操方面,却发现存在严重问题。首先,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实训教学,但实训教学中仍然使用着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传统的口头传授、板书演示为教学手段,首先大大量的理论灌输给学生,老师演示操作,学生进行模仿实践,学生们基本上能学会、学懂,或者有一部分能学精,但这样培养出了的学生创新性不够。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跟不上教学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教学仪器和设备与企业第一线存在很大程度差距。学生通过学校教学很难了解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和先进技术,学生学到的技术一到社会上就是落伍的技术,或被淘汰的技术,这样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顺利就业。最后,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不够深入,主要停留在毕业实习,并且毕业实习的岗位往往和所学专业并不吻合,甚至还有的学校到企业参观,也美其名曰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应该融入到学生在校专业学习的尽可能多的环节,让学生能时时的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企业的信息。
(二)毕业生指导工作不到位,学生就业心理还不成熟现在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人数增长,不仅是包括高职高专毕业生大幅增长,还有本科层次毕业生人数、硕士研究生。这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增加了很大压力。于此同时,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不均衡也造成了一定的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毕业生不成熟的就业心理,不合实际的高期待也造成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不尽人意。就业市场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扭转,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毕业生应当改变自己的求职心态,以市场为导向,避免就业地区和就业领域过于集中,还要认识到,中小企业和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却求贤若渴,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和发展空间。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水平的思路
(一)高职院校教育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结合区域特点,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办学特色,进行合理的定位。教师应能传授行业发着经济发展的新内容和新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熟练掌握本教学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正确认识本专业发展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把新的教学内容融入进去。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认真设计教学情境,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训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同时,要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在具体教学中还可以要求企业人员参与到学校的实训教学中来,把企业一线的技术要求展现给在校生,并在实训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和职业技能,避免出现学生所学和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树立区域性就业的观念首先,政府应从未来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前编制合理的人次需求计划,制定符合区域发展的人才战略目标,引导毕业生合理就业。其次,高职院校也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各个部门要树立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观念,建设专业的、职业化的指导队伍,并积极参加社会组织的就饿指导培训,并要克服困难,深入到企业中、行业中和区域经济研究中,了解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形势,拓宽就业思路,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职院校毕业生也要转变就业观念,抛去好高骛远的不正确心态,懂得学好一样本领,应用一样本领,提高一样本领的道理。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一线的工作岗位,培养他们正确的认识和信心,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平稳走上就业岗位,融入社会。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3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合作是以江河为纽带和轴心,通过区域内水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与整合,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具有开放性的经济区域。[1]虽然流域经济不同于以行政区为划分标准的区域经济,但是,以流域作为经济活动空间,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域经济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文明史,就是一部流域文明史,流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河流两岸是各行政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例如,我国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欧洲的多瑙河流域,等等。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河流都是流域经济的纽带,主要的产业都集中在流域区,流域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珠江流域不但在天然河系、生物区系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交通运输、物质交流、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珠江流域地处滇、黔、桂、湘、赣、粤六个省区,流域面积44万km[2],河长2000km,水量丰富,年径流量为3000亿m[3],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12.3%,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5.7倍。经过“八五”、“九五”的建设,珠江已经成为带动流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从香港始发的万吨海轮可逆江而上,直达广东港,千吨级船舶可直达梧州、桂林、贵港和南宁,120吨级的机动船可进入红水河和南盘江。[2]同时,南昆铁路和成都至广西北海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广州尤其是珠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对中上游地区的辐射能力增强,便利的水陆交通,加强了流域内的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用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一举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虽然1997年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近年来,经济迅速恢复。珠江流域具有优越的区位,整个流域地处我国南方,濒临太平洋,面向东南亚,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地理优势,又具有亚太地区中心的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已经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化地区之列,香港是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拥有资金、技术、信息、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中上游的广西和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山脉同缘,江河同源”,拥有我国通往东南亚的最重要的战略通道,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因此,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加强流域的经济合作,实现流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珠江流域揽括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它以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我国流域开发中,特别在西部开发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通过区域经济带的建立和发展,并依靠其联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一直作为全国率先实行开放的前沿阵地,发展速度遥遥领先,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三角洲地区的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江门等都步入全国50强的行列。据统计,1996年珠江三角洲总人口2166万人,占广东的31%,占全国的1.77%;国内生产总值4474亿元,占全国的6.6%,占广东的70%;出口总额537亿美元,占广东600亿美元的89.5%;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6%。但是,近年来,三角洲地区受到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一次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发展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先天不足,因此目前三角洲地区某些产业和产品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比较优势。其次是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价值低廉的优势正在丧失,导致企业成本迅速上升。因此,向中西部投资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产业阶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上游的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矿能资源极为丰富,如珠江上游的云南省矿藏资源丰富,并且种类比较齐全,有“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中游的贵州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居长江以南各省区之首。广西锰、锑、锡等10种矿藏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水能资源丰富,如云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711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贵州、广西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红水河水力发电梯级开发是国家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它将是华南最大的能源基地;[3]珠江流域具有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过渡的特征,纬度低,气候类型复杂,特有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中上游地区还有极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奠定了经济起飞的物质基础,而且也决定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由于流域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地理、自然条件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中上游地区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差、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通过开展流域经济合作,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实现全流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积极开展珠江流域多行业多形式的经济合作
珠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使下游地区的资金、先进技术、人才、经济信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经验等向中上游地区流动,与中上游地区的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等相结合,以实现中上游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和下游地区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就目前来看,合作应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开展资源性合作,为下游地区建立稳定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珠江中上游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多年来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产品优势。相反,一些地区随着资源的开采,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的资源开采企业属于乡镇企业,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大都属于基础性的上游产品,产业链短,加工程度低。同时,近年来,以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体系,在全国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约束增强的情况下,出现了能源、原材料工业品滞销的现象。因此,当前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广东及三角洲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联手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延长产业链,这样,既有助于将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又可以为下游地区建立原材料的综合加工、销售、利用基地。另一方面,应当依据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原则,调整投资方向,重点开发那些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业。
2.积极开展资产型合作,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包括企业托管、产权转让、收购兼并等,形成新的生产组合和新的竞争力。在20世纪80年代,海外及港澳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的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当时廉价的劳动力、廉价土地、税收减免等要素的优化组合下,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是,随着世界性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迫切需要进行经济转型与产业转移。珠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经过40多年的建设,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
铁、有色金属、建材工业为基础和军工企业相结合的工业体系;而且中上游地区腹地辽阔,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土地、劳动力、能源和矿藏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在相应的产业和产品生产上具备或者正在获得比较优势。通过这些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上下流域的产业结构都可以升级,实现结构的高度化,从而双方都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产业的转移,有效地降低成本,也必然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产品需求。
产业的转移,必须通过企业来实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且也应当成为流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因此,应当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到中上游地区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源型合作。如鼓励三角洲地区的名牌企业与中上游地区的同类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中上游地区的土地、部分设备和资金建立生产基地;采用技术转让、产权置换、产品调整、市场转移兴办合作开发项目等等。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合作。加强中上游地区的基地设施建设,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也是构成产业群落经济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和中上游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鼓励下游企业到中上游地区投资不仅会有好的回报率,对于开拓市场、转移投资风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中上游地区的农业、环保、旅游、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投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当前尤其应当加强在区际交通、通讯信息、江河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尤其是强化在流域整治规划上的相互衔接,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4.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珠江中上游地区之所以落后,其中科学技术不发达是根本原因。要改变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一方面,要靠自身不断努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引进技术包括引进国外的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引进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成本更低,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应当积极开展流域地区的科学技术合作,充分发挥下游地区科技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让,技术、专利入股,联手进行科技攻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中上游地区传统产业升级优化。同时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5.积极开展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与合作。珠江流域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流域各省区都把绿色产业、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加以发展。如云南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旅游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贵州、广西也提出加快旅游业和生物资源开发目标;广东凭借区位优势,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从生物资源开发看,中上游地区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开发程度比较低;旅游资源由于跨省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整体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应加强流域各省区的合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下游地区的科技、人才优势;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流域各省区应尽量做到统一规划,搞好跨省区的流域旅游线的共同开发,加强流域内外的联合促销,实行旅游网络资源、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珠江流域经济合作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目前,珠江流域经济合作与建设还处于自发阶段或者萌芽阶段,目前的合作还是零散和小规模的,流域经济合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因此,流域各省市之间的政府,应当加强沟通与联系,达成共识,加强合作的规划与建设,积极引导下游沿江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通过流域经济专业化协作与综合发展,最终实现整个流域经济的统一、联动和协调发展,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发挥东部地区的主力军作用。
2.与行政性区域经济相比,流域经济活动是经济协作式的,而非行政行为。流域经济组织是以经济关系为核心的,而非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政权组织或者部门,因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松散性。流域经济合作的上述特点,要求在开展流域经济合作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要求坚持互惠互利,力争实现双赢。[4]但是,单纯的市场调节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合作机制上应当是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政府部门予以积极的推动和支持。地方政府在流域经济合作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手段,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又必须树立新型的市场观念,避免不正当的干预。
3.中上游地区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体制机制环境,对外开放程度,企业家创业精神,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珠江中上游地区传统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要改变落后面貌,必须硬件软件都要抓,不仅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还要消除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那种不思进取、肥水不流外人田,怕钱被别人赚走、得过且过的自然经济意识。树立“以开放求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政策换效益”[5]的新的发展观。应进一步把扩大开放与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把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方面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改善政策和法制环境,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软环境建设吸引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投向那些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4.正确处理产业转移与接受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下游地区一些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是必然趋势,那些高耗能产业、劳动密集型、耗用原材料多的产业和产品将向中上游地区转移。这些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不仅有利于下游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对中上游地区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产业的转移不应当是简单的搬迁,必须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以科技为先导,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使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在决策过程中合理地制定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受损。中上游地区虽然具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生态脆弱,必须尽量避免那种“边开发、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
收稿日期:2002-06-05
【参考文献】
[1]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梁植松.珠江流域整体开发的战略思考[J].热带地理,1996,(1):27.
[3]王文长等.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4
1.1工业园区建设状况
安徽省五河县工业园区始建于2003年,规划面积16km2,工业园区产业主要定位是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引进了以华芳纺织、华运毛纺为代表的4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6亿元,占全县比重达到43.9%;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97.5亿元,占全县比重达到46%;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9.8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3亿元,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35%以上,解决了55%的社会就业。
1.2新区规划及产业定位
新工业区坚持规划引领,集聚人气与发展活力,将园区定位为“工业园、生态园和新城区”。新区的规划是在原工业园区基础上扩大,总面积约40km2,起步区10km2,核心区5km2。新工业区重点产业定位设想:打造2~3个重点产业,如新型建材产业(防水、防热、密封墙体等)、新材料及电子信息产业(超薄玻璃、触摸屏、LED产品等)、装备制造产业(数控、汽配、医疗设备制造等)、新能源产业(生物发电、太阳能、风能能源开发等)。
2存在的问题
2.1工业区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初始规划形成园区与自然村共存,园中有村、村中有园,基础设施简陋,给企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使得部分已建项目需要拆迁重建(布雷斯顿、利达针织、鸿雁塑业等),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园区虽然搭起了框架,但还存在断头路、半面路、道路狭窄等现象,路网未形成环状,三水管网、绿化、亮化建设未能实现全覆盖,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适应,需要进一步完善。
2.2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缺乏
园区的建设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化,二要有相当企业进驻,三要实现产业的集聚。园区初始建设经验不足,各方面条件不完善,没有很好的达到这个标准,招商引资的整体环境不过硬,形成了“拾到篮子里都是菜”现状,引进项目质量不高、规模不大,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地整合,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同时,引进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均以加工、跟踪模仿为主,没有核心竞争力,缺乏龙头带动企业,难以形成集团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开发区的积聚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3项目建设用地紧缺
一方面由于招商引资竞争激烈,为吸引项目落户,建区初期对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土地投入产出率等不加控制,几乎是有求必应。有的项目认定外来固定资产不少,但与实际投入不相符,出现项目占地过多、只圈不建、停产闲置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土地指标紧张,加上近年来招商引资成效日渐提高,造成有签约入园企业在等地开工的现象。
2.4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空乏
园区内第三产业配套几乎空白,无仓储物流配送,造成企业运营成本高,招商洽谈项目屡屡提出此问题;无公交站点、商场超市、娱乐服务等场所,不方便企业员工生活,不适应“产城一体化”构建宜居宜业环境的要求。
3对策建议
3.1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开发
一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工业区的规划,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眼光放得长远,高标准规划,做到十年、二十年之后,甚至更远,都不会落后。既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专项规划,既要有用地的布局规划,又要有产业发展规划;要舍得花钱,要结合实际,请知名的大的规划设计院设计。二要高起点开发。结合县域经济能力,按照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九通”,即通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燃气、公交、通信、有线电视。要优化环境,做好绿化亮化,为吸引大项目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注重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标准,工业区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应根据实际确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不能因为关系而降低标准,不能因为急于完成招商任务,盲目满足招商企业要求而违背原则;要坚持规划的严谨和严肃性,不得随意变更规划。园区规划一经完成,就要严格执行,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
3.2坚持把引进大项目作为工业区发展的关键来抓
项目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要重点支持主业突出、成长性好的龙头骨干企业,依托大项目、好项目、尖端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增粗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对抓企业上项目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招商引资发展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改善环境服务企业的基本路子,实现企业数量增加,规模壮大,效益提升。要积极尝试招商引资工作“公司化体制、职业化队伍、专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即招商体制由政府推动转入公司化运作;招商队伍通过职业培训,树立职业精神,形成职业化的队伍;招商活动渐成体系,招商措施形成专业知识;通过市场化运作,为招商人员提供佣金和经费,在需求和市场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千方百计谋划、争取、引进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全力以赴把项目建设搞上去。要集中全力抓项目,突破一点,以点带面,以商招商。要进一步抓住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瞄准大企业、大集团,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努力将其吸引来投资兴业。
3.3坚持大力培育特色农民工创业园
按照“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市场导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整合闲置厂房和场地资源改建一批综合性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调查显示,全县各乡镇农民工创业园大多数都存在入园企业少,企业停产和土地闲置等情况,建议统一整合各乡镇农民工创业园,在县城周围建设四个大型特色农民工创业园,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模式。大项目、大企业可以直接进入新工业园区,一些中小项目、地方企业进入不了工业区,可以根据企业特色,就近进入特色园区,这样有利于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动员(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申报补助。还可根据企业规模、促进就业人数、实现经济价值等情况给予资金奖励,努力提高(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农民工创业园的有效整合,还可以腾出土地指标,解决土地闲置、土地浪费等问题。
3.4坚持统筹保障工业区建设用地
从有利于引进县外优质资源、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效益,有利于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等方面考虑,“园区化”是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国家严格土地管理政策的背景下,土地供给困难和用地需求增加,使工业用地问题成为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最大“瓶颈”。针对这个问题,一要竭力引进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向上争取点供用地。二要大力开展土地整治,置换出土地指标。三要大力开展土地清理,盘活闲置土地,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对闲置土地情况进行认真地调查核实,把厂房布局分散、占地面积较大、投资强度偏低、经营效益较差、土地浪费严重的企业作为重点处置对象,使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3.5坚持推进工业区配套服务综合体建设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知识经济一体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我国的文化产业由来已久,尤其是时代进入了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不断整合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并以科技创新和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为核心,将经济、政治与文化产业融为一体,最大程度上覆盖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所有文明,包涵了知识、信息、娱乐、休闲等内容,拓展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内容,并逐渐在经济发展领域突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了我国的主导、支柱型产业。
一、文化产业概念综述
文化产业的概念应当以文化为生产第一要素,在工业标准和条件下,实现对文化商品的规模化生产、策划、销售和售后服务,并通过文化资源市场配置而实现的产业集合型文化经济形态。它主要是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属性:
1、知识创造特性。在文化产业之中,其特定的知识信息、文字、音像、艺术等产品和服务,都承载有文化的内涵和知识的特性,在这些文化内容的生产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属性即在于文化产业的知识创造性,它必须是原创的、唯一的,具有不可替代和再生的特性。可以说,文化产业是以其独特的知识原创性的特征而存在的,正因为这个特性,一些国家将文化产业界定并命名为“创意产业”。
2、可复制性的传播特征。在文化产业的经营产品或服务之中,对于原创文化的传播是需要加以工业化复制为前提的,它虽然以知识原创性为核心,然而对于文化产业的传播则需要借助于复制技术而加以实现。
3、市场导向特性。文化产业是一种营利型的商品,它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它与其他商品一样,都要依循市场价值规律而运营,然而,它不是简单的文化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而是在产业化的运营机制之下,通过整合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持续化的产业链开发,从而满足人类对于文化的需求。同时,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还具有对人类的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其中包括的政治观点、社会观点、哲学观点、道德观点、艺术观点等,都对人们产生思想上的导向作用。
4、服务与营利特性。文化产业提供的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它将人类的知识、智力成果,以文化产品为依托,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它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之下,还具有自身的营利性特性,也即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知识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1、文化产业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灵魂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它是我国民族发展的灵魂,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于我国的发展方向具有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与中国民众道德观念相契合的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以使其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的功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才能深入和全面建构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产业为中国人民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的前提下,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都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功能。
2、文化a业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志
文化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在现代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国家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中国现今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凝聚和激励中国人民的思想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生产力,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和标志,在知识经济一体时代,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直接推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并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种生产力要素,文化产业的“人化”作用可以较好地提升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文化创新能力。
3、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构成之中,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已经不断发展、繁荣和壮大,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文化产业如:新闻产业、出版产业、广电产业成为了“核心层”,新兴的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多媒体广告、会展等成为了“层”,它们共同映衬、互为提升,致使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不断上升,并创造出上千亿的文化产值。可见,文化产业在知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不断繁荣,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4、文化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文化产业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文化食粮,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播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信息,提供了有益的渠道,并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文化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外,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具有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尤其是不可再生的文化或文物资源,突显出文化产业的责任和使命。
5、文化产业成为了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媒介
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们必然要进行文化的交流,国际贸易内容也融入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一些经济强国通过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而对世界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文化产业也极其强盛。我国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也必然要以文化产业作为与世界联结的桥梁和媒介,将中国的文化有力地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领略到中国文化产业的魅力,从而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
2、全面优化中国文化产业环境
在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知识文化进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1)人文环境的优化
我国要从国情出发,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打造一流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中心区,利用地理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的不同优势,创建和开发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和深远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并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文环境。还要注重社会文化氛围的积极创设,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注入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共青团、文联、作协、记协的团队力量,营造出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另外,还要强化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设计特色化、功能化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2)法制环境的优化
在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法制环境的优化是前提和保障。要完善文化产业相关的规制,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如:高新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文化企业的所得税返还政策等,并在对文化产业加强执行监督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民间艺术的保护,确保文化产业发展在法制的轨道上不断壮大。
(3)市场环境的优化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密不可分,通过对市场环境的优化,积极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通过文化创意吸引社会消费者,打造全新的文化品牌,增强社会文化产业的消费。同时,还要将文化产业的眼光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要打造与我国农村经济相适应的农村文化市场环境,从而培育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市场。
3、提升中国文化产业整体素质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要实现跨行业经营、多媒体运作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多元资本介入的条件下,成立跨行业的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在集成资源的前提下,对文化产业结构和产品加以优化,从而实现跨区域文化经营和管理。并致力于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使之成为增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法宝,最快地缩短中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文化产业专业人才还应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在人才强国的战略引领下,培育中国文化产业的专业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兴的产业,它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自身的问题,为了实现二十一世纪下的中国文化产业跨越式的发展,我们要依循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文化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把握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真谛,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祁述裕,刘琳. 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2] 李凤亮. 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 2011(12)
[3] 王安琪.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J]. 生产力研究. 2011(11)
[4] 刘筠梅.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5] 冯华,温岳中. 产业链视角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05)
[6] 薛秀萍.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功能探析[J]. 企业导报. 2011(17)
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6
Abstract: Western econom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udy were divided into micro-and macro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is the basis of macroeconomics. However, in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the arrangement, it is strict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gain, the two remained independent, basically has not matter in content. For example: in production theory, only study a single firm's total revenue maximization conditions (resource utilization), but not at the same time to contact macroeconomic issues and consider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contact the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to consider the consumer's utility maximization problem and the associated price elasticity of commodity price decision makers to consider the issu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se issues.
关键词:生产理论;利润最大化;问题;思考
Key words: production theory;profit maximization;problem;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88-02
0引言
西方经济学传统生产理论对厂商总收益最大化的讨论是基于高等数学中原函数(总效用函数)的一阶导函数(边际效用函数)的值为零时,原函数可取到最大值的原理,论证了生产者在投入(成本)即定的前提下(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要取得总收益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收益MR为零。即边际收益为零时的商品销售量能够保证生产者实现总收益最大化。对此结论,本文认为:对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分析,除必然需要站在生产者的角度分析外,还需要把它放在更加广泛的环境中去进行更加全面的考察,这样才可能得到更加客观、更加实际的结论。
1传统生产理论的具体内容
1.1 传统生产理论基本分析框架依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般而言,厂商的销售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即厂商的价格会随着销售数量的变动而发生改变。通常,如果厂商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那么厂商则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就意味着厂商要想销售更多的产品,就必须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假定市场是出清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厂商的生产数量等于销售数量。以下(如表1)是一个厂商的销售(收益)情况表。
单纯从数学角度分析:当一个连续函数的一阶导函数的值为零时,该函数能够取到最大值[实际上,MR=(TR)′]。按照这一数学结论,在假设TR函数为连续函数的前提下,当MR=0时,厂商的总收益TR为最大。从上表的情况来看,当厂商的生产(销售)数量为5时,厂商得到最大的总收益20。
1.2 基本作图根据以上表格,传统教课书作出了MR曲线和TR曲线,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当销售量Q=5时,MR=0,同时,TR取得最大值20。
2对传统生产理论的思考及修正
2.1 对边际产量和总产量曲线图形做法的思考及修正依据上表1可知,实际上能满足总收益TR的值为最大的销售(生产)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亦既在销售量为4到5这个阶段存在一个总收益保持最大值的平台期。所以,严格来讲,TR函数的图象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抛物线,而是在抛物线的顶端应该有一条平行于Q轴的线段AB,如图2。图2才真正反映了表一中商品销售(生产)量、边际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对厂商总收益最大化条件的思考及修正从表1和图2能够看出,厂商总收益最大(20)时的销售(生产)量可以是4也可以是5,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并把宏微观经济学其他理论结合起来分析,总收益最大时的销售(生产)量则有不同的结论。
2.2.1 单纯从厂商的角度来考虑,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保证总收益为最大的基础上,厂商生产(销售)更多的产品意味着厂商在生产技术不变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需要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更大损耗。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假设厂商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首先要满足的必要条件则是成本最小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单纯从厂商角度考虑,其最优的生产(销售)量为4,而并不是大多数传统教材中认为的5。
2.2.2 从商品价格弹性理论和厂商所生产产品的可替代程度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该厂商生产(销售)的产品需求弹性很小甚或无弹性,并且该产品的替代品(包括完全替代品和不完全替代品)很少甚或没有,则意味着该厂商有能力在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向市场(消费者)索要更高的价格,牟取更大的超额利润。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厂商最优的生产(销售)量应该为5。
2.2.3 单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厂商的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5。这是因为当厂商生产并向市场投入更多的产品时,既市场供给量加大时,依据供求定理,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约束下,花费相同的收入会取得更大的效用(即收入效应: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收入不变但其实际购买力增加)。
2.2.4 抛开以上三种考虑角度,单纯站在宏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厂商的最优生产(销售)量应该为4。这是因为在销售量为4时,厂商已经取得了总收益TR最大。如果厂商继续生产,不但意味着厂商自身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损耗加大,而且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甚至无效。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生产量从4增加到5)而投入的生产要素可以在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配置到能够更有效利用该生产要素的生产上去,最终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总之,对西方经济学中厂商总收益最大化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在厂商自身的角度来思考,而应该同时结合宏微观经济学中的其他相关理论综合进行考虑,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宏微观经济理论的融合,不至于让人们产生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完全割裂和西方经济学中各个理论相互割裂的印象。也只有这样,对具体经济问题的分析,才能得到更加客观,更加实际的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