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面质量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1

相关热搜: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等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教育质量管理上显得后劲不足,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及评价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全面质量管理(TQM)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为目的,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高等教育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办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一、高等教育全面质置管理概述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最早由美国人休哈特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随后在日本快速发展并风靡全球。全面质量管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国际标准组织也对其作出了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开始尝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人教育管理,进行教学结构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世纪70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传人我国,80年代在教育领域开始实践,90年代部分中小学掀起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热潮,21世纪部分高校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积极进行ISO认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三)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内涵

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发展来看,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最早应用于生产型企业,要求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面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质量管理被广泛应用,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起到了积极影响。

根据对全面质量管理定义的研究,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指全国各个高等教育组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及社会满意和本组织内所有师生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社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必须要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有利于教育产业的和谐发展

1992年,我国政府就明确指出教育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但是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过相继出现教育经费不足、机构冗杂、专业设置冷门等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一方面促进了办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的和谐、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和谐、招生与就业的和谐、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和谐,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人才保障,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要求对教职工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此举能够让教职工在教育过程中主动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质量意识;实现学生满意人才培养方式、社会满意人才培养质量的双赢,实现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符合社会需求。

三、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效

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最近几年在各大高校得到迅速推广,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规范,服务意识也逐渐加强;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全面质量管理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都得到了提升;学校教学环境不断得到改进,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家长、社会的满意度。

(二)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虽然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是有很多高校不愿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很多学校都怀疑其可行性和适应性。主要表现为:学校全面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学校不重视、教师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推动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同时,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仅仅停留在教师层面,没有涉及到学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之前也没有进行全面调查,没有分析出当前学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没有明确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范围和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重点,往往虎头蛇尾,?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还存在的问题就是国家层面上不够重视,没有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要求,对学校教育的质量也没有进行严格考核,导致了部分高校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开展质量整改工作。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和学校的不重视。

四、实施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

    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实现了教育过程的全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学生及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是各个高校的事情,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坚持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协调一致的推进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一)政府进行宏观层面的调控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政府要高度重视,将推行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上升到战略层面。

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减少高等教育组织的行政管理机构,争取实现垂直领导,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机构’实现国家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直接领导,加深对教育质量的监管;同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严格实行“教育质量工程”以及“本科教育达标考核”,提高高校教师准入要求,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制度,提高高等教育学生考核标准。通过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宏观上保障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次,教育部门要监督执行国家质量管理政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但各学校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必须担负起监督的职责,督促各个高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切实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到各大高校了解教育质量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改正方向,要号召各高校进行质量管理认证,规范质量管理过程,对严重违反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高校,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二)高等教育组织进行质量改革

学校是教育管理的载体,学校内部质量管理对教育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从高等教育组织内部进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实现质量管理全程控制,要坚持正确的质量管理方法。高等教育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质量保障、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估、质量改进的顺序进行管理。要落实质量保障,树立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质量责任感,在教育过程中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让教育质量得到保障,然后邀请专业的机构对学校教育管理质量是否达标进行测评并作出客观评价,学校根据这些评价以及学生、社会的多方建议进行不断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内部一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高校内部管理工作中,如何确保管理质量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人才观,合理使用人才。

既要强调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提高教育质量活动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教学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教师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

五、结语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2

一、档案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档案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单位领导档案工作全体人员参加的,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充分发挥科学管理和专业技术的作用,建立一套贯穿于档案形成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证高质量的档案。其核心是强调提高档案工作水平,以保证档案的高质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体人员密切配合。档案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档案形成过程中的所有人员,如各处(室)所的领导、文件起草人员、定稿人员、档案员等等人员的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共同完成公文处理和文件的归档及档案管理工作。树立“档案质量,人人有责”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统一性,也才能保证电子文档的及时传输和电子文档的及时归档。

2.全过程有序控制。从公文的起草、审核、印制、传递、执行到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编研、开发利用的整个过程都实行质量管理。

3.全方位科学管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来解决档案的质量问题,不断提高档案质量和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二、解决和改进档案质量问题的步骤

档案现状不容乐观。有的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觉得档案工作不能给单位带来效益,只是花钱不争钱;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档案管理的必备硬件如档案室、档案柜、微机、档案管理软件等都配备不齐全;室藏档案数量不完整;平时不注意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档案制度不完善;有的单位甚至没有自己的《档案分类大纲》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1.分析现状,找出档案存在的质量问题。首先要从公文拟撰开始,各部门、各个工作人员必须经常地、自觉地树立档案质量意识,查找问题。

2.分析产生档案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3.找出影响档案质量的各种因素。

4.针对影响档案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计划,并制定解决问题的落实措施。

5.组织实施解决和改进档案质量的措施或计划。

6.同计划和目标对照,检查采取措施后收到的效果。

7.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吸收到相应的制度、规定中去,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

8.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管是遗留下来的还是新出现的,再从第一步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改进,继续加以解决。

三、档案质量管理的要求

1.必须牢固树立档案质量意识。档案质量的提高,与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其中,领导的档案质量意识最为关键,领导通知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清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清档案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要高度重视本单位档案网络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因此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档案质量意识,用较高的工作质量来促进档案质量。

2.要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内部人员的制约机制。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要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档案人精神。档案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比较强的工作,档案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档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工作人员要从搞好档案工作、提高档案质量的角度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领导要给从事专兼职档案工作的人员创造业务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的业务知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要求。

3.要把全面实现档案的价值作为检验档案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每个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通过加强档案的质量管理,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教育、科研服务,促进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档案的真正价值。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3

关键词:药品监管;全面质量管理;药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189-02

建设社会主义平安药品市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药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质量,全力防止因监管不力所滋生的各种不法现象。所以,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药品监管中,构建药品监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药品监管部门改变“重处罚而疏预防”、“重执法而疏服务”等现状,进而提高药品监管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树立服务型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良好形象。

一、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体现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美国的菲根堡姆和朱兰于1961年最先针对企业所提出来的,后引入政府部门。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运筹方式、工作原则等运用到药品行政监管中——将公共服务、完善监管和公民参与置于中心,运用科学的手段落实到位,持续不断全过程改进监管质量,提供优质监管服务,降低药品监管成本的同时达到监管质量的高效,为公众提供安全的用药环境就构成了药品监管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强调以下四个管理理念。

1.顾客至上。药品监管全面质量管理将“顾客”为导向作为药品监管全面质量管理的起点和落脚点,建立畅通的消费者举报渠道,广泛参照全面质量管理净化药品市场,满足民众用药安全的需求。将“顾客”为导向的思想引入药品监管工作中,对提高药品监管执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注重质量。这里的质量不仅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还包括工序质量、工作质量、监管人员培训质量。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以外相关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有利于达到降低成本、及时提品和服务的目的,以便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3.预防式管理。通过强调事先预防和控制,有助于药品监管部门在避免公共资源不必要浪费的同时保证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高质高效。

4.多方面受益。通过全员参与和全社会参与,有助于药品监管部门充分调动组织内外所有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地提供更优质的监管质量和公共服务,使广大民众得到药品市场的安全保障。

二、目前药品监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缺乏常态化

常态化监管缺失留下了很多的隐患,比如化工厂为制假者生产假药原料,无人监管;网上假药销售信息泛滥,没有具体的部门查处。正是注重对已流通的假冒伪劣药品的追查和处理,而忽略从源头上进行防范性的事前监管,使得一些不法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

(二)监管范围不全面

药品研发环节存在注册不规范的现象。例如在已上市的药品基础上改变药品剂型、给药途径或者增加新适应症的就可以申请注册成新药,这种规定明显存在着疏漏之处。

药品生产环节存在假劣药品屡禁不止的现象。目前在国内主要对企业采用GMP(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强制认证,这种认证方式是对制药企业的总体评价和综合评估方面,并不针对具体药品,所以很多制药企业花费巨资进行改造以获得GMP认证,但是认证之后又放松要求,使那些为了迎合认证的设备和配套制度形同虚设,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也使GMP认证体系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药品流通环节存在价格虚高、虚假广告泛滥的现象。1997—2012年初,国家对药品进行了28次的降价,但是面对这样的调整,药品市场上出现了“降价死”的现象。“降价死”的现象是指当国家指定的药品降价后,商停止进货、医院停止开方、药厂停产,“降价药”经过改名变新药,高价再上市,药品“降价”变成了“涨价”。同时,在流通环节还存在着虚假广告泛滥的问题,在市县级地方性电视台、报刊上尤为严重,这些药品广告商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夸大或虚假宣传迷惑大批消费者,最后使其经济受损的同时病情得不到及时治疗。

药品销售环节存在管理不力的现象。我国目前药品分为处方用药和非处方用药,按规定,在无医师开具处方的情况下不得销售处方药。但是在大部分药店没有驻点药师的情况下,为了追求营业额,直接根据患者需求出售药品,造成乱使用抗生素等现象,最后对药品分类管理产生很大障碍的同时使得民众用药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监管内部结构不合理

从纵向职权配置来看,药品审批工作采用“中央集权”的方式,由国家级药监管理部门对药品进行审批和认证,省级以下药监局主要进行申报资料的审核和日常监管。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药品质量标准,但是由于决策机制还未实现真正的透明和公开,所以容易导致腐败;从横向职权配置来看,药品监管是以药品监管机构为主,工商及卫生行政等部门为辅的监管主体较为分散的模式,所以不可避免的造成在执法过程中各部门争权或推诿现象。

三、构建药品监管部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监管内部TQM基础性工作

首先,取得领导及高层的支持。药品监管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数理分析和流程改造,需要参与人员能够突破常规。所以这种模式能否正常运行,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

其次,构建专门的职能机构。监管部门在实施TQM的过程中,必须确立关键性角色,并进行相应的职能建构。这些职能机构的人员要包含组织内部从高到低各个层次的人员,也要有来自外部的专业咨询和参谋人员。通过这种专门的职能建构,能够提高TQM在组织内部的影响力与合法性地位。

最后,开展全面的培训。首先是提高监管人员的服务技能,进而形成符合TQM改进要求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定式。其次是不断更新知识。随着有关药品监管和查处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新的法律法规、执法程序大量涌现,需要监管人员加强学习,及时熟悉掌握并正确运用。其三是更新技术。针对现代社会中新型制假贩假犯罪行为的不断出现,制假手段日益翻新,监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监管人员对化学,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增强工作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二)扩大民众参与度

在药品监管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中,需要内部监管人员和外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第一,对内要充分授权。基层监管人员直接接触民众,最了解民众的药品安全需求,最明确组织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所以监管部门应该充分授权予基层监管人员,调动他们的监管积极性。第二,建立监管部门对社会公众服务承诺制度。将监管部门对社会公众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工作程序、责任追究等细化和量化,并经上级批准形成服务承诺的正式文件,之后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问责。第三,建立外部评价机制。组织社会公众监管评议活动,根据他们的评价,监管内部形成相应的反馈机制,采取奖惩等激励和强化措施,促进监管部门与外部社会的良性互动,推动监管服务和质量的提升。

(三)建立监管日常持续改进机制

药品监管质量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实现监管质量的持续提高,需要规范的管理模式做保障,这个科学的管理模式就是“PDCA质量环”。“PDCA质量环”是指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环节的循环往复,实现管理质量阶梯性提高。药品监管“PDCA质量环”中,P是找出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质量工具的运用查找影响监管质量的原因,之后寻找出影响大的原因,最后制定处理问题的措施计划。D是按照高层的设计方案采取具体行动和措施执行。C是检查在实施阶段的各种活动是否遵循计划阶段制定的标准,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如果与预期存在着偏差,就要综合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技术,寻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A是总结经验的阶段,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是有利的,就在认真验证后固定下来;如果这些因素是不利的,则应防止其再次发生。尚未解决的问题则反映到下一计划。

(四)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建设药品监管全面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相应的文件体系。这套文件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药品监管质量手册。它阐述药品监管的质量方针和整个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体系、运作要素、实施要点、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文件的结构、制定和审批程序、分发、控制、归档等)。二是药品监管质量计划。该计划针对特定监察项目、服务等规定专门的质量实施、资源和活动顺序。三是药品监管程序。它包含药监管质量活动的目的、步骤、方式、时间、资源等程序内容。四是药品监管质量记录。它为已完成的活动和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包括实际监管过程的全部信息。文件编写质量的高低对其后的质量管理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还应充分考虑到体系文件的实用性、协调性、适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

(五)强化药品监管质量保证体系

在提升药品监管全面质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组织教育培训,使各级监管人员掌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随时掌握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加强组织协调。严格对有关程序、方法、条件、过程、服务、记录进行连续监视和验证,以纠正监管过程中偏离规范的情况。建立监管信息闭环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并纠正不符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要求的做法,并对质量体系文件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最后,定期组织对药品监管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核和评审。

参考文献:

[1] 魏娜.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吴剑.公共服务视野下公安执法全面质量管理的构建[J].公安研究,2011,(11).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4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选煤厂、应用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今世界的市场竞争中,质量是第一位的,如果质量不过关那在竞争中绝对要处于劣势。美国著名质量学家朱兰博士有一句名言“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接触质量的问题。一旦质量得不到保证,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如每年媒体批露的诸多企业的违法违规事件,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给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与启示,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下应运而生,这不仅是为了顾客的利益保障问题,也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选煤厂是一个高度机械化连续运转的生产单位。一个完整的选煤生产过程是由接受原煤、原煤准备、洗选加工、产品脱水、煤泥水处理、产品装车等生产环节所组成的。在这些多工序、多工种的构成中,无处不渗透着质量全面管理的理念。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这个名称,最先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的著名经济专家菲根堡姆提出的。菲根堡姆博士于1961年在其《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他提出: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要把战略、质量、价格、成本、生产率、服务和人力资源、能源和环境学一起进行考虑,即要认识到现代经济中质量的广泛性,树立“大质量”概念。菲氏的全面质量管理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各个国家在实践中又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了创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其含义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综上所述,全面质量管理是指组织开展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标是通过使顾客满意,本单位成员和社会受益,从而达到长期成功。

三、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目前我国企业质量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现代企业质量管理观念落后

只停留在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传统观念已落后于时代要求,企业质量管理应包括品牌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及技术创新管理,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2)企业运营成本偏高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的经营成本、质量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现场维修成本等等不经济问题的出现,造成了产品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3)技术和知识创新匮乏

我国企业面临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我国多大数企业,技术和知识创新能力匮乏,且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而产品的技术高低,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2、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

当今时代是一个质量竞争的时代,企业都在围绕着“质量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培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不断开拓质量方面的新领域和潜在需求,及时了解质量管理理论的新成果、新发展,把握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促进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管理。

1、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用户要求、科技情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产品质量目标;组织有销售、使用、科研、设计、工艺、制度和质管等多部门参加的审查和验证,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做好标准化的审查工作;督促遵守设计试制的工作程序,等等。

2、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制造过程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和优质品的生产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组织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和促进文明生产;组织质量分析,掌握质量动态;组织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等等。

3、辅助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辅助过程是指为保证制造过程正常进行而提供各种物资技术条件的过程。它包括物资采购供应、动力生产、设备维修、工具制造、仓库保管、运输服务等。主要内容有: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包括外协准备)的质量管理,保证采购质量,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验收,按质、按量、按期地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做好工具制造和供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等。另一方面,企业物资采购的质量管理也将日益显得重要。

4、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使用过程是考验产品实际质量的过程,它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继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保证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不断促使企业研究和改进产品质量。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处理出厂产品质量问题;调查产品使用效果和用户要求。

五、全面质量管理在选煤厂中的应用

1、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选煤厂岗位繁多,各道工序互相制约,像厂部、准备工段、主选工段、压滤工段、备煤工段、机电工段等,所有岗位人员都应纳入全面质量管理范畴。要把全体员工都涵盖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之中。选煤厂是对煤进行分选,生产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厂。选煤厂的工作就是为保证生产出用户所需的产品所做的一系列工作。从原料煤进厂、人员安排、各种机械的合理配置等工作人手,对原煤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选,既保证满足用户的需求,又能使选煤厂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还要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环保政策。选煤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在此系统中的每名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实施者、把关者。

(1)建立现场指导生产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原料煤入仓合理配比入选,产品贮存配比装车,充分发挥煤仓储存能力,以减少外部影响时间,保证生产。做到合理配比,分装分运,全过程控制。

(2)健全包括入厂原煤储、装、检、配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精煤产品储装运质量控制、精煤销售和售后服务在内的质量保证体系按照标准要求,严把各个生产环节质量关,形成了班班有措施、时时有考核、天天有汇总、月月有分析的质量动态管理机制。

(3)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遵循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以指导生产。

(4)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在商品煤质数量方面,对采制化以及相关的责任队组实行连环、闭合管理考核,选煤厂负责煤质管理人员组织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理并进行严格考核。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从选煤厂的最初设计开始,就应具有质量管理意识。要掌握选煤工艺,包括煤质资料整理与分析、工艺设计原则、产品结构及质量要求等。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用户要求。选煤工艺是由原煤性质和用户要求来决定的,各厂不尽相同。选煤厂是由原煤受煤、原煤的选前准备、选煤、煤泥的分选、回收,选煤产品的脱水,干燥,产品的装车外运等部分组成。大部分选煤厂有受煤、选前准备、选煤、装车等分别的各个厂房,各厂房之间有胶带输送机连结。选煤生产主要的检查包括:快速浮沉、煤泥水浓度、湿式筛分、月综合煤样试验、单机检查。

(1)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煤质管理制度。制定一套相对完善、齐全、适于操作的煤炭质数量管理制度,主要有选煤厂质量工序管理制度、测灰仪管理规定、选煤厂质量倒查法实施办法、选煤厂采制化管理制度等。各项煤质管理制度的健全,为加强煤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2)强化过程监督,稳定产品质量。煤质管理,重在过程的控制。从入厂的原煤抓起,采用先进选煤设备,提高了筛分效率,降低了煤泥水质量浓度;加强对筛网的管理,确保筛网不破不漏;加强对质量工序点的管理,明确工序控制目标,制定科学考核标准,加强工序信息数据反馈,及时指导生产,确保上下道工序的产品质量稳定。

(3)对筛选末煤和商品末煤分别采取“双控”和配煤措施。即筛选末煤在线测灰仪监控和人工采样做快灰监控。

(4)制定化验上报制度,推动化验工作科学管理,快速准确、及时上报煤质数据,为决策层提供参考,指导选煤生产。

3、全面的质量管理

全面的质量管理包括商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所做的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的质量。商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商品质量的保证和基础,重点抓好工作质量,商品质量也就获得了保证。选煤的主要目的是:①除去原煤中的杂质,降低灰分和硫分,提高煤炭质量,适应用户的需要。②把煤炭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适应用户需要,以便有效合理地利用煤炭,节约用煤。③煤炭经过洗选,矸石可以就地废弃,减少无效运输,同时为综合利用煤矸石创造条件。据此目的,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1)加强人选原煤管理,加大对人选原煤的考核力度,确保人选原煤平均灰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要求人选的原煤质量稳定,应加强煤炭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保持煤炭质量的优质、稳定。矿井的煤质管理是整个企业煤炭质量全面管理的根本。保证煤质稳定对煤炭洗选加工有重大意义。

(2)定期召开煤质分析例会。选煤厂煤质领导组每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煤质例会,对煤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得失分析,强化管理人员的煤质意识,提高煤质管理的执行力。

(3)在材料采购环节要降低采购成本。材料成本是原煤成本中的最主要变动成本,具有很大的潜力空间。材料采购是材料成本发生的第一环节,应制定原材料计划制度、采购控制制度及售后跟踪制度。

(4)选煤厂设备具有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度、精密化的特点。高度的机械化要求各工种之间无缝衔接,上一道工序为下一道作好铺垫,不留问题。质量意识牢记在心,时时刻刻不忘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为连续生产作好日常保养工作。

六、结束语

近些年来,质量管理方面的新概念和方法以几倍于过去的速度出现,现在的企业都在引进或者将要引进这些新概念和新方法,但是从目前我国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情况来看,质量信息化是一个新趋势,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企业想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顺应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大潮流,而质量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将会随着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而发生一个巨大变革。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曾经说过,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随着工程项目实施进入市场化运作,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控制难度大大增加,各类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日趋复杂,用户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更好地应用到选煤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利用好选煤厂加工手段,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优良产品,作到最低运营成本运营,是选煤工作者面临的长久的课题。只有执行全面质量管理,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精煤产率最大化,从而实现选煤厂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玉鑫:《对青山选煤厂质量管理工作的分析》,《煤炭技术》,2012年03期

[2] 王建运:《压力管道元件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的监督检查》,《化工设备与管道》,2010 年05期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5

[关键词] 酒店服务 质量管理 理论

一、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旅游市场开始全方位对外开放、旅游消费趋于成熟,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少企业力图通过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质量来改善酒店经营绩效。随着《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的出台,以及旅游局相应的星级酒店评定标准,许多酒店都制定了规范的服务操作程序,有不少高星级酒店还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在服务质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酒店业相比,国内酒店服务质量在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服务技巧等方面在竞争优势上落下了一段距离。例如,服务人员缺乏热情,不积极主动,表现为“机械”式的微笑和“无感情”化的言谈;客房服务不及时,餐厅就餐等待时间长;员工无法识别个别客人的特别需要(如客人对所提供香水过敏)造成服务缺陷。而我国历来就有轻视服务工作的传统思想,很少有人把“服务”当作自己的“事业”,甚至有些管理人员都不能以正确态度看待员工,这也导致我国酒店服务总是不尽如人意。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及其相关重要理论

1.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他给全面质量管理所下的定义: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套有效的体系。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它更集中反映了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所追求的价值观,通过以下三个原则可以体会到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

(1)以顾客为导向。任何组织都要依存于他们的顾客,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需求,满足并超越他们的需求,才能获得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和源泉。与过去相比,顾客们有更明确的质量期望值,正确理解顾客需要和识别潜在的顾客需要成为搞好质量管理的关键。

(2)全员参与。一个酒店的运作相当于一部机器的运转,任何一个零件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产品整体的质量输出。组织内全体员工,从总经理层到员工层,都必须参与到质量管理的活动中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3)持续改进。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和目标。顾客需求的迅速变化,酒店必须要持续改进才能持续获得顾客的支持,才能获得不断的利润进而持续发展。全面质量管理不只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主动寻求不断和系统融合的改进理念。

2.顾客价值和顾客感知价值

全面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顾客满意使该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受益,以达到长远成功。对顾客价值的研究是从最初的以产品为中心,单纯注重产品质量,到以顾客为导向争取顾客满意和忠诚的新发展。

伍德洛夫从顾客的角度对顾客价值定义如下:顾客价值是顾客对产品属性、属性效能以及使用结果的感知偏好和评价。载瑟摩尔认为,在企业为顾客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顾客导向出发,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他通过调查总结出四种感知价值的涵义,全面概括为:顾客感知价值就是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

很多酒店经理已经认识到,酒店从固定顾客获得的收入和利润远远高于首次和一次性光顾的顾客,且获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保留一个老顾客成本的5倍。而顾客购买你的服务并再次光临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你提供了优质服务,而是因为顾客感知到了这种优质服务。一旦他感知到了,才会真正认可他的付出是物有所值,从而认可酒店,才能走向每个酒店所期待的忠诚之路。反之,若顾客感知不到这种优质服务,或甚至感知到的是一种劣质服务,酒店的代价可想而知,酒店声誉受损,失去一大笔未来的生意,给竞争对手送去了一批原本可以属于自己的顾客。

3.员工价值和员工不满意代价

酒店的服务过程和消费过程基本是同时发生的,酒店的员工作为服务的生产者和传递者,在决定服务质量高低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优质服务的角度,员工在工作中的工作绩效决定了酒店业员工的价值。酒店的组织资源本身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能否利用这些资源给顾客创造价值的决定因素是员工的工作绩效。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把企业员工纳入到“内部顾客”之列,要取得顾客忠诚,员工也必须忠诚于企业。研究者已经多次证明,服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顾客的满意度成正比关系。酒店业中顾客与员工有着大量的直接接触,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往往首先来源于对这种接触的感知,员工不满意,第一个代价就是损失生意,不满意的员工无法提供达到顾客期望值的服务,甚至于顾客发生服务方面的纠纷,从而导致顾客不再光顾。第二个代价便是员工的离职成本。员工不满意的最终表现便是离职,其个人的解雇费、招募费、培训费等直接成本,对每个企业都会是不小的损失。而离职带来的附加成本或间接成本,也不容忽视,如新员工的工作效率通常很低,使浪费增加,还会增加工作中的事故等。

三、新型全面质量管理之路

1.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感知价值

面对顾客不断成熟的消费观念和需求,只有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变化,才能在目标中有的放矢,针对顾客的需求,开发出符合市场和顾客满意的服务项目。比如在客房中增加网络设备,以提高顾客对信息需求的方便性。酒店业中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千变万化、各有不同,要求有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在满足顾客多层次的需求的基础上,提高顾客感知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针对酒店服务,在伍德洛夫的顾客层次模型基础上可建立顾客价值的层次模型。顾客在入住酒店之前对自己即将享受的服务都会有一定的期望,在接收服务之中或之后,顾客往往把自己感知到的服务与期望的服务作比较,只有当感知的服务达到或超过期望的服务时,顾客才会满意。

2.加强员工质量教育,培养员工忠诚

要想提高员工的价值,就必须在提高员工个人能力的基础上让员工的个人资源被充分利用。对员工的质量教育,主要包括意识教育和技能教育。通过意识教育,让员工了解熟悉酒店的质量管理政策和具体做法,使他们掌握酒店服务的深层知识,以更好地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使顾客对服务质量形成正确的期望,甚至可以帮助顾客购买和消费服务,指导顾客配合服务工作,同时提高顾客价值和酒店价值。技能的加强,可以使员工准确熟练地提供和传递服务,随着酒店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科技的发展成果,很多酒店服务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此外,技能教育可以提高员工自身能力和价值,让员工对工作本身有一种满意感而对企业忠诚。

3.采用目标管理,实行团队合作

目标管理的实质是强调组织成员亲自参与目标计划,实现自我控制,围绕目标展开工作。目标管理还能促使下放过程管理的权力,使员工在独立解决顾客的问题时不会有所顾忌,从而在保持整体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把酒店服务搞得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由于酒店组织都划分了部门界限,严格规定了标准的操作程序,餐厅和厨房之间、会议销售部和客房部之间、客房部和工程部之间等都存在一种潜在的权责的竞争,传统的等级管理制度限制了酒店组织的决策能力,利用团队合作,如部门工作队、跨职能工作队、特派工作队等,打破了传统等级制度对决策能力的限制,能根据顾客不断变化的需要和期望快速反应,制定出有效的绩效目标,并达成目标。

4.控制关键时刻,持续改进

“关键时刻”是由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总裁简・卡尔莱首次提出,而后卡尔・奥尔布雷克特和罗恩・泽门克将其定义为“顾客与组织的任何方面进行接触并对其服务质量产生一定印象的任何时刻”。如果“关键时刻”顾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酒店的服务得分就会大打折扣,即便别的方面都很好。为避免关键失误,林恩・舒期塔克提出使用“服务蓝图”的管理来解决。“服务蓝图”通过描绘出服务流程中的关键时刻,如客人登记入住、客人点餐、询问信息等步骤,现实动态的展现过程的瞬间状况,使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顾客的总体需求,以及酒店应该在时间和地点方面做出哪些安排来满足这些需求。对关键时刻的控制,可以促使酒店体系不断改进,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贾依・坎达姆普利.服务管理――酒店管理新模式[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

[2]何健民:提高我国饭店企业顾客价值与利润的方式[J].旅游科学.2004年1月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6

我国的煤炭资源十分匮乏。由于各种原因,煤炭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并且也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现象。其根源除了涉及煤炭供应商的诚信问题,还映射出商品煤检测中存在某些缺陷。譬如,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检测方法不统一;采制化方法和设备落后,精密度低,人为误差率高;对商品煤检测过程的监管不全面系统、不能持续进行等等。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在商品煤检测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在提高商品煤检测质量的同时达到了控制成本的目的,在供货商方面也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度,给企业树立了公平、公正的社会形象。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0引言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大电力集团和煤炭供应商越来越关注煤炭产品质量。由于各种原因,市场上开始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煤炭市场上掺杂使假现象也时有发生。用煤单位在商品煤检测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检测方法不统一,计量设备器具性能和精密度不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对商品煤检测过程的监管不全面系统、不能持续进行。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商品煤检测和校准工作,本着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入手,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大胆创新燃料管理机制,突出重点,规范流程,把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商品煤质量检测的全过程,不断探索燃料质量检测科学化和制度化运作机制。从管理到技术等诸多方面如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人员、设施化境、检测校准方法、设备和标准物质、结果质量控制等方方面面并遵照大唐集团公司火电企业燃料标准化管理相关要求制定标准和方法,通过培训实施到自主化管理保证实现化验室检测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科学地构建了煤质检测管理体系,该体系目前运作良好,化验室出具的检测数据科学、准确、可靠,满足企业严把质量关目标,成功地解决了很多用煤单位在商品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供货商方面也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度,给企业树立了公平、公正的社会形象。同时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控制成本的目的。在煤质检测领域保持省级先进。

1商品煤检测现状分析

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处在贫煤地区,受资煤炭源匮乏限制,为保证发电和供热用煤需求,积极争取低成本煤源。由于百万电厂用煤量比较大,煤质复杂,商品煤检测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和风险:如采制化方法和设备落后。首先是采样受气候影响一直是人工采样,采样误差占采制化总误差的80%,是商品煤检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人工采样相对于机械化采样代表性差,精密度低,人为因素也比较多,风险较大。其次制样设备类型不全面,性能也相对落后,当不同煤质需用不同种制样机才能制出符合标准,粒度均匀的煤样时,现有制样设备就不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也会给下一个工作环节———化验工作带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引起样品不能完全燃烧、水分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烘干,达不到检测目的的现象发生。最后是化验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化验程序设计相对落后的设备既达不到国标要求的精密度又会在检测过程中带来人为数据造假的风险性。另外,在整个采制化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标准如采样的子样量和子样数不达标,制全水分样时水分损失较大、粒度不达标,化验环节设备热容量标定不准确,环境温度飘忽不定,对不同燃烧特性煤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处置样品,这些错误的做法都会造成检测的最终结果不准确,或高或低。商品煤化验结果偏高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会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造成灭火,结焦事故发生。化验结果偏低会损害供煤方利益,引起供需双方矛盾,损害企业声誉。

2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综述

一套完善的化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应对其活动过程予以严格规范的控制。作为提供服务的商品煤检测的化验室,还应确保其建设和运作的质量体系符合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的国家标准。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借鉴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正在对探索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一种有益尝试。

2.1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

2.2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商品煤检测的重要意义

全面质量管理既符合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也是实现用煤单位和供煤方各自经济建设的需要。目前各大电力集团和煤炭供应商越来越关注煤炭产品质量。由于各种原因,市场上开始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煤炭市场上掺杂使假现象也时有发生。电力和煤炭系统各种检测校准试验室依靠仪器设备,提供准确数据,为各自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公正和科学的技术服务。科学地构建了煤质检测管理体系,该体系运作良好的化验室出具的检测数据科学、准确、可靠,既满足企业严把质量关目标,在供货商方面也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度,给企业树立了公平、公正的社会形象,产生了及其深远的社会影响。

3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商品煤检测中的应用策略

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科学准确,精细严禁,求真务实,诚信守约”保证供煤客户满意,其次是不断标准化检测流程,提高检测准确度。为持续改进管理体系,人员培训要采用创新思维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如定期讲课、组织交流、岗位互查,既节约时间,空间和资金,效果也会更显著。最后是控制检测中心环节,即商品煤采样环节,确保采样无系统偏差,无人为因素干预。保证体系正常运作。

3.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总体流程

3.2具体措施

3.2.1全员参与体系建设

筹建吉林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站建立伊始,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向全体参与实验室管理、技术、现场操作、执行和核查化验室人员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宣传培训,旨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体系建设的积极性,理解他们在建立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理解他们在建立管理体系工作中的责任和作用,认识到建立健全化验室管理体系的工作中人人有责。使化验室全体人员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能做到积极响应和参与。培训分对象分层次逐步开展:公司决策层通过学习《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评审准则》、“管理体系要素”提高他们对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按国家标准建立管理体系的认识、明确决策领导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对于体系建设的骨干力量,重视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是重点培养对象。对于检测全过程参与的作业人员,使其熟悉本岗位活动有关内容,及在质量活动中应承担的任务、权限,以及造成质量过失应承担的责任。

3.2.2制定体系建设计划圈定重点层层推进落实

化验室管理体系成立了一个精干的领导小组,确定建立化验室管理体系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为企业控制成本的目的,不断创新管理,提高管理标准。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挂帅,煤检中心主任主抓落实。领导小组任务包括: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按职能进行质量职能的分解。化验室负责人员按照质量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化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明确管理体系要素的责任,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对质量体系完成时间细化到周工作,对质量体系建设主要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一一部署,对关键环节可能遇到的阻力制定对策和安排负责协调解决的责任人,确保整个工作表如期进行,顺利完成。

3.2.3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确定

质量方针是长二热化验室全体检验人员工作中遵循的准则,管理体系小组结合化验室工作内容:商品煤检测和校准工作,是为满足供煤客户对检验数据的质量基本要求,为电厂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公正和科学的技术服务。为此确定化验室质量方针“科学准确,精细严谨,求真务实,诚信守约。”质量方针的确定指引着化验室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同时确定的质量目标对检验的及时率、差错率和客户的满意度详细给出规定,并本着诚实守信的态度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持续改进管理体系,质量目标中对各部门专业人员持续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都制定出不同的阶段计划。化验室质量方针目标的确定指导者整个管理体系的设计、建设工作。

3.2.4掌控质量环节确定体系要素

长二热化验室管理体系领导小组选派出既熟悉化验室业务工作,又熟悉管理工作,能准确理解《评审准则》的工作人员对检验工作及将要实施的要素进行分析比较,能够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确保运作管理体系符合长二热化验室实际情况,与长二热自身的检测活动相适应。长二热化验室为了能使体系内工作人员明确管理要求,明白自己的职责和职责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和技术活动,如何去实施,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目的,质量活动过程中一些基准要求是什么等等、统一编写成可参考操作的书面文件。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报告及质量记录等文件。保证体系有效持续运作,对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环实施控制,最终能够提供合格的检验报告为目标。

3.2.5职责明确管理畅通资源合理配备

长二热化验室为了做好质量职责的落实工作,对组织机构精心筹划设计。根据电厂和化验室管理特殊性,确定出有利于化验室检验工作的组织机构主管工作的主任担任站长,分管副主任担任质量负责人,专工担任技术负责人,各级人员对质量体系要素职能分区负责,相关人员协办。组织机构确立和职能明确后,有利化验室各环节与管理工作的衔接,有利于质量职能的发挥和管理;同时有效避免职能重叠或职能空缺造成的无人管理的现象发生。在长二热质量体系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通过合理计算工作任务、设备运行寿命和化验室发展趋势后分阶段进行充实和调配,以保证检测活动正常开展。

3.2.6管理体系试运行

长二热化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通过试运行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纠正。质量负责人对体系运行和体系文件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搜集,召集相关人员提出整改建议,采取纠正措施。对质量信息做到及时收集、分析、传递、反馈、处理归档。

3.2.7管理体系正式运行

当管理体系通过评审合格后进入正式运行阶段,由于领导重视,经常关注体系活动效果,并采取激励措施对管理体系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电厂质检验收部门全员参与使体系运作各个过程达到受控状态,实现了预期目标。审核活动的开展、纠正措施的落实是促进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作为提供服务的商品煤检测化验室,也被日益发展的大燃料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所要求,确保其建设和运作的质量体系符合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的国家标准。通过借鉴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对探索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一种有益尝试,在探讨和分析商品煤检测化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商品煤检测化验室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成立吉林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站,商品煤质量检测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达到规范检测化验室检测行为,最终实现为客户公平公正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目的。

3.3实施效果

4结论

作为提供服务的商品煤检测化验室,也被日益发展的大燃料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所要求,确保其建设和运作的质量体系符合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的国家标准。通过借鉴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对探索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一种有益尝试,在探讨和分析商品煤检测化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商品煤检测化验室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成立吉林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站,商品煤质量检测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达到规范检测化验室检测行为,最终实现为客户公平公正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目的。

作者:徐红 单位: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欢.我国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