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干部考察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两委干部考察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两委干部考察材料

村两委干部考察材料范文1

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成功

XX镇下辖34个行政村,XXXX户,XXXX人口,XX个党支部,XXX名党员,换届选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选拔德才兼备的村民进入两委班子,关系着村级社会稳定、村务工作的开展及上级政令的畅通,关系着上级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带领广大村民实现奔小康的宏伟目标,镇党委、政府将本次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我们将做到: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农村党员、群众行使民利,完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和要途径。我镇将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宪法、《》和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按照“依法、公正、规范、有序”的总体要求,和市组[2004]112号关于“两推一选”的工作程序规范操作,严把各个环节,切实做好这项村级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

把握镇情、村情实际,尊重客观规律,遵循科学程序,努力探求政策和镇情、村情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不抱残守缺,走特色之路。深入实际,系统调研,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群众智囊,听取群众真实的心声和意向,获取和掌握准确的信息。对选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坚持实事求是面对和处理,克服“一俊遮百丑”的倾向;对选拔对象坚持点面结合,除考虑现在位干部的实绩外,也要考虑村后备干部和其他优秀青年党员和群众,克服“单线条”发展的倾向;进一步增强考察工作的透明度,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使决策执行起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考察材料中的语言坚持真实、准确地反映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坚决杜绝“谈成绩千人一面,说不足千人一病”的情况发生。根据干部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作决策,推进决策的民主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情观,筑牢“人情防线”

近年来,由于血源关系、个人交情、传统的宗族观念和一些村霸强权等因素的介入,村干部选举工作在群众中的威信受到了一定损害。为此,我镇在选举前期就做了各方面情况的调查摸底,充分了解和掌握各方面情况,确保机制选人才的顺利实施。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坚持用严格的程序选人,坚持用改革的办法选人,坚持用群众公认的人;确定候选人时,对于那些未经过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的、未经过组织部门讨论的、到会人员未达到法定人数以上的不予研究讨论。在干部考察方面,积极推行考察评价标准科学化、方法全面化、工作程序化、人员专业化、过程公开化,保证考察结果的准确性,对被考察人和人民群众负责。对于那些跑官的要官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认度低的、拉票争官的坚决不予任用。做出决策时充分考虑不同意见中的正确因素,坚持公开公正,尽量避免和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克服“一边倒”的倾向。

村两委干部考察材料范文2

(一)村级计生专干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思想好,有较高群众威信;

2、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热爱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

(二)严格聘用流程

1、各村将聘用人员材料上报至镇党委,并加盖两委会公章;

2、由镇计生办经考察后提议;

3、镇党委对提议名单进行组织考察;

4、正式聘用。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者,由镇党委颁发聘书,聘用期为一年。

二、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增强村级计生专干干事意识

在镇计生办的指导下,村级计生专干要积极协助村委会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1、积极宣传国家人口计生政策法规。以“婚育新婚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国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知识和法律法规,做好各类宣传品的发放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工作,针对不同育龄人群,分类开展宣传服务,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配合镇计生办充分利用村人口分校开展“五期”教育和农业科技知识宣传等,提高群众知识普及率和满意度。做好各类资料的建档、保管和更新工作。

2、认真开展优质服务工作。认真做好已婚育龄妇女随访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等工作。及时对已婚育龄妇女信息进行摸底登记,根据镇计生办安排,组织好随访服务工作,确保本村应参加随访的妇女一个不漏。根据已婚育龄妇女不同情况,已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为主,积极引导已婚育龄夫妇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督促和指导已婚育龄夫妇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负责领取、保管和发放避孕药具并做好随访工作。经常深入已婚育龄妇女家中,了解群众对生产、生活、生育、生殖、节育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向村委和镇计生办反馈,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节育补救措施和生殖健康检查陪护落实率达90%以上。

3、做好基础信息的保障工作。负责本村年度人口计划安排的摸底、上报和调整工作。为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家庭办理申报手续,对符合再生育的申请对象,要严格按规定把关后上报。及时了解和掌握本村人口出生、死亡、结婚、怀孕、节育、流动等信息,并做好登记备案。完整、准确地填报常住人口登记表、育龄妇女信息卡、信息报告单、生育意愿和服务需求调查表等“四个一”统计台帐。做好户不漏人,人不漏顶、变更及时,确保各种逻辑关系准确无误。每月按时参加镇计生办组织的工作例会并上报信息报告单。

4、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本村符合照顾再生育、病残儿鉴定、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以及困难计生家庭等对象,要及时摸底掌握,实事求是上报,确保计划生育各项照顾政策得到准确执行。对本村独生子女家庭,要积极协调村委会在土地、扶贫救助、帮扶项目等各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主动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5、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在镇计生办指导下,积极配合村委会,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组织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对住地育龄妇女群众及流动人口实行合同管理,明确权利义务,落实责任要求。定期开展计划生育“双述双质双评”活动,提高民主管理程度。积极组织开展“五新家庭”创建工作,推动“六进农家”系列服务,提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6、认真做好上下沟通联接工作。参加村两委、村计生协会研究解决计划生育问题的会议,积极建言献策并认真记录,及时向镇计生办汇报村计划生育工作。收集、整理好计划生育各种证明文件及材料,并做到规范建档,保存完好。按时参加镇计生工作会议,及时向村两委传达会议精神,分析计划生育形势,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7、配合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规范征收行为,严格征收程序。向超生户反复宣讲计生政策,告知当事人相关事实、理由和依据。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的前期调查、取证等工作,合理确定当事人的实际收入,计算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在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工作中,做到文明执法,遏制政策外生育现象的发生。

三、管理考核、落实待遇,增强村级计生专干责任意识

对村级计生专干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制。镇计生办对村级计生专干实行政绩考核和日常工作评议相结合的动态管理制度,建立考核档案,每半年考核一次,并将考核和评议结果记录在册,保留存档,作为村级计生专干工资发放、奖惩兑现的依据。

村两委干部考察材料范文3

一、帮扶工作现状

村位于后域乡东南方,距后域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县城30公里。最高海拔2100米,最低海拔1150米,高度落差大。冬季寒冷,气候干燥,最高温度35度,最低温度-3度,昼夜温差明显,年平均温度15.5℃,无霜期180天,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8、9月。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有259户,825人,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00亩、林地1206亩。旅游资源有古八景之一鸡冠朝艳,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大樱桃、红富士、核桃等水果。

2014年,村贫困户委76户237人,2015年,贫困户53户108人。为了摸清村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工作队认真走访每一户贫困家庭,把每户的详细情况登记在册,建档立卡。2015年通过三次精准识别“回头看”最终确定贫困户7户13人。2016年脱贫人数为4户9人,目前村剩余贫困户为3户4人,预计2017年脱贫1户1人。针对每个贫困户的情况,驻村工作组把村内贫困户致贫原因依类划分,为他们量身制定了可行的脱贫方案。

二、帮扶经验做法

(一)协调落实帮扶政策,争取帮扶项目和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方便贫困村民生产生活。

1、由驻村工作组村牵头,争取帮扶单位县供销社项目资金组织更换了1组、6组、7组4100米老化饮水管道,灌溉工程重新堰实现三面光1100米,消除了村民饮用水的安全隐患,今年利用市水务局的百万项目整治村的红旗堰、重新堰水利灌溉工程以及一、二组产业环线和堡坎的修建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2、本着“要致富、先修路”原则,2016年为村2组、3组硬化村内道路1.41公里,4组砂石路700米,今年年初,争取到县扶贫移民局项目资金15.9万元,硬化四组通组道路0.62公里;争取县农工办“一事一议”奖补资金37万元硬化了六组、七组近1.32公里通组道路,解决了村民长久以来的出行难题;

3、为2组、3组、6组、7组各增加新架设变压器一台。农村电网的改造,实现了网络电视、通讯设备的联通。改造村文化活动室,硬化村委院内的地面,安装篮球架、乒乓台等健身器材,增加农家书屋书籍,修缮村委会公共厕所,采购腰鼓等,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二)扶持发展主导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培育致富带头人,壮大集体经济。

1、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加大宣传政府扶贫项目和政策力度,帮助贫困户主动找项目,找信息,找出路,学习技术,不再固守土地,实现就近就业或外出务工,从事经果林种植,种植大樱桃1000亩、红富士苹果600亩,家禽养殖200只,找到致富门路,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

2、邀请“金剪子”培训公司、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等为农户提供经过林管护培训,组织一批有能力、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贫困户合作经营,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让农技员定期为农户提供经果林种植及家禽养殖管理技术培训。

3、联系帮扶单位县供销社为贫困户发放经果林树苗若干、鸡苗200只、饲料300斤,实现土地托管50亩,惠及120户村民,提供约价值15000元的硫磺石灰,切实为贫困户解决生活经济来源问题。

从今年五一过后,全村陆续进入大樱桃的销售高峰期,驻村工作组全力投入帮助村民的摘果、销售工作,帮助联系收果商人商户,拓宽村民的销售渠道,目前全村销售大樱桃收入已达百万元,有的农户销售超过二十万元,总收入达四百万,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全村经果林出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氛围。

(三)广泛宣传落实惠农政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定可行脱贫计划,开展“四好村”建设。本着让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宗旨意识,驻村工作组积极开展“四好村”建设活动,推进村经济社会发展,驻村工作组积极联系帮扶部门利用灾后重建、精准扶贫等项目资金支持,为村黄平、黄树乾、白炳超、李春连、李成刚、郭洪先、余华等7户贫困户维修加固危房,保障了贫困户住房安全,并为特困难贫困户购置家电、床上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从贫困户切身利益出发,真正提高了贫困户的生活质量。

同时,整治全村卫生环境,宣传督促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形成良好的村风民气,不断向“四好村”建设要求积极靠近。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村“两委”班子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村干部队伍。

暨今年1月19日完成村村“两委”换届后,村支部书记黄国庆、村主任刘明治、村副主任余辉走马上任,对全村2017年度村务工作做了明确分工,同时制定了村村组干部工作规章制度,确保为民服务政策的落地实施。村两委成员5人,小组长7人,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两位同志的带领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

三、帮扶工作成效

(一)精准扶贫方面:在新成立的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贫困户脱贫情况调研。深入村2016年脱贫的4户9人家中,实地了解了贫困户生活状况,计算其2016年全年人均经济收入,查看是否有“返贫”现象发生;针对2017年预脱贫的贫困户余华家进行深入了解,确保低保兜底等政策扶贫措施、土地托管项目的落地实施,并将2017年的余华的帮扶台账进行梳理,保证其实现2017年脱贫;2018年脱贫的2郭洪先、任春莲、李成刚家,协同驻村工作组一道密切关注其生活状态,保证每月补助发放到位,经济收入动态监测表的实时更新;2017年村将实现“脱贫摘帽”任务繁重同时针对本年度工作做出了精确的规划。

(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村支部书记黄国庆同志的支持下,帮助村成立了水果蔬菜专业合作社,准备在该合作社建立党支部。水果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村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通过采取“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相信党支部一定能够引导、保障、协调、服务好合作社,发挥好党支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功能,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实现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形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三)村级管理方面:安排村民刘明治、王西顶专门负责村河道整治工作,确保汛期来临的应对方案实施到位;安排李永清负责村道保洁工作、张淑芳负责村文化活动室、村委公厕卫生保洁、各组组长负责安排个组组路清洁工作;刘明治及各组组长负责全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森林防火、毁林开荒的预防工作;郭林先负责村重新堰和红旗堰的堰道管护工作。

(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走访农户,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村内道路问题。经实地查看后发现,村内道路狭窄,坑凹不平,大雨过后,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在走访农户的同时,始终坚持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工作,并积极和市水务局、县供销社等帮扶部门加强联系,争取到县扶贫移民局项目资金15.9万元,硬化四组同组道路0.62公里;争取县农工办“一事一议”奖补资金37万元用于修建六组、七组近1.32公里道路硬化;同时利用市水务局的百万项目整治村的红旗堰、重新堰水利灌溉工程以及一、二组产业环线和堡坎的修建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硬化村内道路1940米,解决了村民长久以来的出行难问题。

(五)产业扶持方面:对贫困户郭洪先发放鸡苗15只、饲料400斤;组织驻村工作组农技员杜江对全村农户进行经果林春季管护培训和动物疫病的防治培训,做好春季经果林的病虫害防治和果树的管理工作;同时邀请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对大樱桃种植户进行实地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户的经果林种植和管护水平;组织全村七个小组组长召开村委会,集中村民投工投劳建设一、二组产业环线的开挖项目。今年的大樱桃销售中,驻村工作组全力投入帮助村民的摘果、销售工作,帮助联系收果商人商户,拓宽村民的销售渠道,目前全村销售大樱桃收入已达百万元,有的农户销售超过二十万元,农户切实实现了增收致富,全村经果林出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氛围。

四、存在问题

(一)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有些村干部不能一心靠在村里工作,有些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才大量外流,不愿留下来在村里任职。

(二)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除了土地之外,没有其他资源优势,村集体收入也只有土地租赁收入,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目前除了应付日常开支之外,基本没有什么结余。没有经济保障,村集体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开展修路、维修水利等公益事业,只能发动村民捐款,因此想为村民办好公益性事业非常困难。村文化活动室配套设施不完善,村委无纸化办公水平有待提高。

五、下一步打算

(一)待“一事一议”补贴资金全部到位后,排查全村七个小组内的老化水管,及时更换,保证村民的生活安全用水,同时完善村组道路的加宽项目,特别是通组道路弯道防护栏的修建工作,同时整治红旗堰、重新堰三面光工程,保证实施全村经果林的水利灌溉工程。

(二)和村两委干部将一起学习周边乡镇强村、富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根据村现有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能够保证村级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争取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进一步增强乡村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经常性地深入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了解贫困户的所想所盼,通过动态监测,和贫困户多交流沟通,让贫困户知晓自己的收入,了解自己的情况。对于收入偏低的脱贫户,持续开展帮扶工作,加强动态监测,因户施策,提业帮扶、公益性岗位帮扶等,增加收入,确保他们不返贫。

村两委干部考察材料范文4

关键词:农村民间组织;村委会;职能划分;角色衔接

中图分类号:C912.8;D92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21

农村问题实际上是超大的乡村社会如何组织和管理的问题[1]。时至今日,“以组织管理农村”已是政府以及研究界的共识。在这种共识之下,国家近年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促进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农村民间组织的价值、功能及发展模式、势态等问题。然而应该看到的是,农村民间组织的生成和发展是在村民自治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对农村民间组织的研究不应抛开这一背景独立开展。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视角探讨农村民间组织和村委会的角色划分与衔接问题,并就如何促进两者有效衔接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农村民间组织与村委会的角色定位

我国现行《宪法》以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将村委会定位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通过诸多立法为这一角色设置相应的职能。通观现行法律,当前涉及村委会职能规定的既有中央立法也有地方立法,我们将这些立法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央立法,包括宪法、法律以及各类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司法解释、中央部门各类决定。第二类是省级行政单位,省府所在地的市、计划单列市等所制定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它们当中包括了各省为实施《村组法》而制定的实施办法以及除此以外的其他行政法规和规章。第三类是县级政府以及乡镇政府出台的村干部管理办法[2]。从内容上看,除没有为村委会设置外交职能之外,法律为村委会设定了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医疗卫生,乃至于军事等方面的职能。因此,在文本制度里,村委会被制度设计为全能的农民组织。

但村民自治实践中,乡村关系行政化致使村委会完全脱离了农民自治组织的性质。研究共识认为,作为农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在实际运作中角色走样,职能发生错位和偏离;并非行政机构的村委会在实践中过多地执行了行政任务,而其社区自治职能却实施乏力;村委会及村干部使用行政而非民主手法管理农村事务,日常运作严重依赖或附属于乡镇政府,因此,村委会变现成为基层政府的“一条腿”或者派出机构[3]。

与村委会架构庞大的职能立法相比,现行法律中关于农村民间组织的立法不可同日而语。由于农村民间组织的种类繁多,各类组织有不同的设立目标和运作方式,并且不同民间组织有不同的职能,因此,我国尚无关于农村民间组织职能的统一规定,仅有关于民间组织登记、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或地方立法。2006年我国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它主要是针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而不是一般性农村民间组织。

立法上的空白为理论研究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一些学者从提高农民政治组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村民间组织的角色和职能是代表农民进行利益表达,推动农村民主化,对农民进行民主化教育的[4];另一些学者从提高农民经济的组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村民间组织具有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市场化等方面的功能[5];俞可平教授[6]通过实证研究概括了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认为主要包括:推进村民自治,为村民提供各种服务,调解村民之间的纠纷,帮助老弱病残,维护农村安危,改善农民与党和政府的关系,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等。但是,从前述村委会职能立法上看,民间组织的这些职能均已包括在其中,那么,当村级场域内同时出现两种组织时,两者角色如何区分就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农村民间组织与村委会角色协调的实地考察

通过对辽宁、湖北、广东以及浙江等地的情况进行考察可知,当前在农村中较为主要的民间组织有三类:第一类是活动区域主要在村级场域内,以管理、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为主要宗旨的组织,其代表是老年人协会;第二类是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其代表是种植协会或者养殖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实体;第三类是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新型组织,其代表是社区理事会。

(一)生活服务型组织与村委会的角色区分——以老年人协会为例

浙江的老年人事业发展一贯良好,早在2007年,全省90%的行政村已建立村级老年人协会,农村老年人入会总人数达357.78万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73.36%,有51.73%的农村基层老年人协会已达到了“班子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制度落实好;有活动场所,有经费来源,有教育载体;老年人无非正常死亡,无赌博、吸毒,无参与、迷信活动的“三好三有三无”的规范化标准[7]。

观察该省村委会与老年人协会的角色划分时,我们注意到,按照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村委会和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村委会应监督老人赡养协议的履行;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发生纠纷时,可以要求村委会调解。而根据《浙江省基层老年人协会组织通则》的规定,老年人协会的一般职能包括七大方面,比较《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及浙江立法中的条文可知,老年人协会的职能是村委会相关职能的具体化以及扩充,或者说,按照浙江地方立法,老年人协会代替村委会在村庄实施这方面的职能。在运作较为成功的农村中,村委会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的职能基本上都是由老年人协会完成的,尤其是在家庭纠纷的处理,敬老爱老活动的开展以及老年人文化活动的安排上,村委会在这方面的工作几乎完全交由老年人协会实施。

就两者的职能区分而言,村委会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指导老年人协会工作,出面帮助老年人协会解决诸如活动场所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而老年人协会是村委会在农村老年人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两者是互助关系,老人协会的职能以及角色类似于村委会指导管理下的老龄工作委员会,彼此之间基本能够保持和谐合作,出现掣肘的情况并不多见,两者的职能及角色有明显的区分。

我们在广东的调查集中在珠海市S村。该村的老年人协会1999年成立,其主要经费是由村委会在集体经济收益中划拨一部分资金。2000年以来,老年人协会在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平房设立了一个“老人活动中心”,提供扑克、麻将、象棋、台球等给村中老人消遣,通过收取台位费的方式弥补日常支出,如水电费,设备、器材损耗等。该村老年人协会还有一个职能,就是在春节时与村委会合作,组织“舞狮子”活动,逐户贺年并获得“红包”,这是老年人协会最主要的一笔收益。除此以外,协会不具有调解家庭纠纷,监督赡养协议执行,发展老年人公益事业的职能,实践中这些职能主要由村委会依法承担。可见,S村老年人协会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但也几乎没有摩擦和矛盾,老年人协会对村中老年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职能,基本上属于“弥补空虚型”的群众组织。

在农村,类似于老年人协会的民间组织还有诸如妇代会、共青团小组以及北方农村中常见的秧歌会等。这些团体服务于村民生活的特定方面,在相关的领域具有一定组织和管理职能,能分担村委会的日常管理压力。因此,它们是作为村委会实施工作的协助者角色存在的,与村委会之间应是协作关系,但村委会作为综合性组织,对这些组织也有一定的指导和监督职权。

(二)经济服务型组织与村委会的联系及差异——以农民合作社为例

农村经济服务型组织主要是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以合作社为典型代表。自合作社在各地兴起以来,它与村委会的联系就一直为各界关注。有研究指出,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合作社是村民在自愿互利原则基础上组织起来的集体所有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具有提供生产服务、协调管理、资源开发、兴办企业、资产积累等职能。也有人认为,村委会是“管民”的组织,合作社是“民管”的组织,两者本质不同[8]。

在我们看来,村委会与合作社的角色划分应该建立在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农民合作社一共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合作社,其成员主要是本村民小组的村民为主,但也不排除其他小组村民的加入;另一种是以村为单位的合作社,全村村民可以自愿加入;还有一种是跨村建立的合作社,是由不同村中种植或者养殖同类农产品的农民自愿加入。不同范围的合作社与村委会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村委会与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合作社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对于以村为单位以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合作社,尽管两者的职能以及角色较容易区分,但可以发现,村合作社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能将村委会置于尴尬境地。例如,在浙江柑橘产区的一些农村中,随着农村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逐步形成和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地位大有与村两委形成“鼎足”之势。一些实力强大的农村合作社甚至统领“村政”,超越村委会的角色,主导村级事务发展[9]。

同时,还应该看到,为了发展规模经济,合作社的成员往往来自多个村庄,是各村种植或者养殖同类产品的农户的联合。我们在辽宁抚顺县考察了L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L食用菌合作社是跨村农户的联合,合作社与村委会之间就不可能存在指导或者监督关系,并且合作社的主管部门是H镇政府,具体负责部门是农经站而不是成员所在的任何一个村庄。不但如此,由于L合作社是全镇提高食用菌种植者技术水平,扩大种植规模以及提升农民经济效益的重要力量,所以H镇十分重视合作社的发展,除了在诸多方面提供便利,还要求村委会积极配合其需要,具体而言,有关的村委会一般都需要承担如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宣传合作社的经营政策,动员本村食用菌种植户参加合作社;第二,配合合作社的审查要求,为本村参加合作社的村民出具相关证明或者推荐材料;第三,与合作社协商,为本村村民争取在社中的就业机会;第四,根据乡镇政府、合作社或者本村参加者和就业者的要求以及请求,参与解决本村村民与合作社的投资纠纷或者劳务纠纷;第五,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以及政府要求,为合作社设置在本村范围内的种植基地、研发基地、加工基地提供方便。在这一场合中,村委会成为了跨村合作社的协助者。

(三)农村社区组织与村委会的分工和配合——以社区理事会为例

就农村社区组织与村委会的角色分工和配合,我们考察了湖北省秭归县的“杨林桥模式”和浙江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杨林桥镇位于长江牛肝马肺峡南岸,在农业税改革之后,由于村组合并以及村干部人数锐减,杨林桥镇创新了农村管理模式,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建立社区理事会。就社区理事会与原有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在当地是这样定位的:社区理事会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领导下,以议事恳谈会为主要形式,广泛听取社区农户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决议,再付诸实施,行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职能。社区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协调社区农户实行规模生产、改善社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等,社区理事会成员不取报酬,但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发放一定的误工补助[10]。

“杨林桥模式”是用社区组织代替原来的村民小组,成为村民自治中的常设组织,使之形象实体化,功能具体化,进而与村两委共同形成层次清晰的村级组织框架。在这种村级自治组织框架中,村委会是社区理事会的上级组织,理事会则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村委会缓解基于村组合并、人口分散而在实施职能时出现的“鞭长莫及”的困境。所以,对于乡镇以及村两委而言,它是在原来村民小组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小小村委会”或者说是在村委会之下的“次级村民自治组织”[11]。

和上述模式相比,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的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该省社区组织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农村社区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农村社区内各方面代表组成,理事会的职责就是协调农村社区内各类组织,在这种社区建设模式下,社区理事会负责宏观范围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村委会负责村级场域的其他具体工作。二是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主要职能是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这种模式下,社区组织是综合性的服务者角色,村委会是村庄的管理者角色。三是农村社区办公室(协调小组)。主要职能是运用利益协调机制,牵头协调解一些农村居民想办的事和利益需求相同的事。在这种模式下,社区组织主要是以公益服务者角色出现[12]。

尽管以上不同的社区建设组织有着不同的职能,但是,凡在行政村范围内建立的社区组织,与村委会之间应该是协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有别于“杨林桥模式”中的指导关系。一方面社区组织应该协助村委会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对于跨行政村设立的社区组织,更多的是强调社区内部不同村委会之间要协助社区组织实施跨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共同促进社区建设。

三、影响农村民间组织与村委会合理区分角色的因素

我国多数农村在实施村民自治的过程中,都能协调好农村民间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但也有不少地方出现了两者角色和职能难以协调的情形。概括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定位存在偏差

在村民自治实施之初,村级场域只有村委会这一农民自治组织,但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民间组织越来越常见。研究中,不少人认为,较之于行政化问题严重的村委会,农村民间组织是真正的NGO组织,是构建我国农村市民社会建立的基础,有代替村委会之趋势,为此,村委会似乎逐渐走向没落,并让位于新兴的民间组织。但这种认识是不切实际的。

在我们看来,农村民间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和村民自治中村委会面临的困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使国家在农村的各种计划和安排日益密集,需要获得更多的支撑点,但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组织真空”状态依然存在,从国家整合农村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是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村委会肩负繁重的职能,而村干部人数日益减少,从理论上看,村委会应该进行职能减负,但考虑乡镇政府改革的需求及其实际负担,难以将村委会不能履行或者履行不力的职能上移至乡镇政府,只能通过其他组织承担,而农村民间组织的出现契合了这一改革背景。再者,农村社会正面临阶层分化以及利益分化,利益表达需求日益旺盛,农民仅透过村委会不能完满实现分层的利益表达,进而在组织上需要增加利益表达渠道。上述矛盾决定了农村民间组织总体上是弥补村委会的不足、配合村委会推进村民自治而存在的。换言之,农村民间组织的建立以及角色定位带有强烈的工具性色彩,而不是为了替代村委会而来。

(二)资源缺乏,规模偏小

尽管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推进村民自治,并为新农村建设所需,但这些组织发展总体规模偏小,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由人才和资金缺乏所造成的。

民间组织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然而,一方面,由于当前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因此,非经济性的农村民间组织往往难获得管理精英;另一方面,因为组织管理者的工资等待遇条件差,事实上也难以吸引以及留住人才。资金是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缺乏的另一瓶颈,考察实际情况,多数民间组织的资金都要自筹,而且数量严重不足。就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农村中老年人协会而言,根据研究者的调查,每年费用就包括了值班费、看守费、资助特困及患病老人费、各类水电费、书报费等,一年至少需要5 000元,而农村老人大多低收入或无收入,因此这类组织难以靠会费或营业收入生存,政府目前鼓励个人和企业捐赠的措施有限,使得农村民间组织获得的捐赠量极少[13],进而限制了其发展。

为了尽量让农村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但又要减少开支,不少地方的做法就是让村两委的干部、乡镇驻村干部最大限度地在民间组织中任职。但人事方面的过度糅合表面上是节约了一些支出,但实质上是忽视了组织彼此间必要的职能划分,使村级组织之间的职能以及角色区分模糊化。

(三)制度引导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但具体到农村民间组织问题上,除了2006年颁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之外,针对其他民间组织的立法几乎是空白。

在缺乏全国统一立法的前提下,有少数地方出台了区分村级组织职能及调整彼此关系的规范性文件。例如,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村级组织工作规则(试行)》,以此为基础,浙江一些市、县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各自的规范性文件。又如,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台了《吐鲁番地区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实施细则》,湖北省武穴市出台了《村级组织工作规范》。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乡镇出台了类似规范性文件的情形,如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制定的《长胜镇村级组织工作规范(试行)》,除此以外,由基层政府出台类似规定的现象并不多见。

即使上述各地方基层政府制定了规范村级组织职能的规范性文件,然而就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型如社区理事会、合作社以及老年人协会等的职能却并未纳入其中。因此,整体而言,村委会与农村民间组织的关系调整或缺乏制度引导,或未能够与时俱进,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促进农村民间组织与村委会有效衔接的对策

为实现农村社会的有效管理,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农村民间组织与村委会在角色以及职能上的有效衔接。

(一)树立理性观念

其一,应该看到,农村民间组织与村委会同属于农民自治组织的范畴。农民自治组织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包括村委会在内,所有农民自治组织的整体职能是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农村民间组织和村委会之间并不对立,而且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以此为视角,农村民间组织的诞生不应视作为对村委会的“扬弃”。其二,就实践来讲,村委会是解体后,我国村级场域最重要的实体,从发展时间以及资源等方面来讲,当前,任何一种职能多元或者单一的农村民间组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替代村委会,这就使得农村民间组织的建设不可能脱离村委会的协助和支持而独立进行。其三,当前农村民间组织的“草根性”并非是绝对的,农村民间组织的建立过程基本上体现以政府主导的特色。农村民间组织一方面需要承担基层政府某方面的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靠政府或者接受政府管理,因此,这些组织与村委会可能会有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生成、发展轨迹;同时,农村民间组织所面临困境的解决,也离不开政府的关注与帮助。

(二)发挥基层政府的引导作用

乡镇政府应该具有协调农村民间组织和村委会两者角色的职能。我们认为,乡镇政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农村民间组织与村委会划分角色和职能:一是指导民间组织及村委会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相关的法律以及政策;二是根据需要,指导民间组织及村委会建立和坚持村民自治的日常各项工作制度;三是根据需要,指导以及协助民间组织及村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四是根据需要,指导民间组织及村委会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多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五是指导民间组织及村委会就彼此之间的职能分工以及角色达成协议或者形成操作准则;六是调解民间组织及村委会之间的冲突纠纷,协调两者的分歧。

(三)加强村“两委”建设,限制干部交叉任职

有研究者指出,凡是村“两委”坚强有力,民心凝聚的村落,民间组织与村“两委”的关系就融洽,民间组织也能得到正常发展,并对村民自治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凡是村“两委”软弱松懈,民心涣散的村落,民间组织与村“两委”的关系就紧张,民间组织多呈现“异常”发展,并对村民自治产生较大冲击[14]。因此,在构建良性村级组织体系过程中,首先应加强村“两委”建设。其次,要适当限制村干部和农村民间组织管理者之间的交叉任职。应该看到,村委会与民间组织之间有不同的职能,过度交叉任职,就难以划分职能以及角色,所以应限制社区组织和村委会之间的交叉任职程度,其交叉度最多不宜超50%。

(四)加大对农村民间组织的人才以及资金支持力度

我们认为,国家以及各地方政府依据农村不同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应该鼓励农村精英分子参与当地民间组织的管理,利用本地优势,发挥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借鉴近年有效实施的“大学生村官制度”,有条件地给予某些有需要的民间组织以人才支持。与此同时,为适应农村发展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民间组织的资金支持,以保障民间组织的基本运作,发挥其农村治理功能。经济基础较好的村集体,应该在每年的经济收益中按照确定的比例,定期向农村民间组织划拨运作经费;还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向农村民间组织捐赠款项和必要物资。

[参考文献]

[1]萧唐镖. 二十余年来的乡村建设与治理:观察与反思[J].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3(8):1223.

[2]张丽琴.村委会职能研究:立法分析与实证考察[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56.

[3]贺雪峰.民主化进程中的乡村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12.

[4]李修义.关于试办“农民协会”的若干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2(6):5558.

[5]李惠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5.

[6]俞可平.中国农村的民间组织与治理的变迁:以福建省漳浦县长桥镇东升村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夏季号:7884.

[7]沈小平.我省九成行政村已建老年人协会[N].浙江老年报,20071023(1).

村两委干部考察材料范文5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乡、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继续开展农村调研,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现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本村村民服务。

2、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同时,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经常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要不断的学习,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3、坚持记录好个人工作日志,详细记录每天工作的内容、进度、成效、收获、不足等,形成完整的到村任职工作日志。

其次,要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在上一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村中的各项日常工作,及时做好各类会议、活动记录,资料的整理、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发挥专长做好网络宣传、计算机维护等工作。做好村务电子化工作,协助村两委继续做好村务公开工作、退伍军人档案以及各种资料、文件录入电脑存档工作,促使村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加大对大汲店旅游业的宣传力度。关于村庄的故事、传说,要尽最大努力去和村里的老人探讨,认真记录并录入电脑,为大汲店的旅游业提供文字性材料。

3、为国庆献礼工程大水系十月份的通水工作做好准备,包括河道清淤以及沿河农民生活用水排污口的治理等工作。

4、主动关心弱势群体,继续完善我村困难群众档案,通过个人努力给予他们帮助,并积极联系外部力量对困难群众予以帮助。另外,选定一户困难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5、加强与相关高校的联系,邀请河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来村进行社会实践与调研,加大宣传规模,提高层次,加强与高校、企业等的联系和合作。

村两委干部考察材料范文6

大家好!

20xx年10月15日,我满怀豪情,信心百倍的来到温河村,开始了建设新农村的激情生活。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三年了,在镇党委、政府的严格要求下,在温河村干部群众的领导帮助下,下面我就到村任职近一年来的一些工作和想法向各位做一下汇报:

一、村官工作的主动性来源于摸清村情。

摸清村情,为我工作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尽快开展工作,我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了解村情:一是通过查阅村里的档案、工作和会议记录、向村两委同志虚心请教,和村民交谈;二是通过工作了解情况,比如统计民兵材料、整理低保材料,发放低保证、帮助村里写总结和计划;三是学习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农村政策、各种涉农文件和法律、法规;四是在工作中向两委班子成员学习农村具体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尽快掌握本村的实际情况,胜任农村工作。

同时,我花了一个月多的时间,跑遍了我们跃华村的绝大部分村民小组,了解到了我村现有高效农业比较少,过去我村曾以梨果特色产业闻名全市、全省,但由于近几年梨果的经济效益不断下滑,梨果的种植规模在这几年正急剧萎缩。在了解村情、走访群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书记、主任等领导同志为什么要日夜思考,寻求如何摆脱目前土地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的途径。

二、村官工作的激情萌发于热爱农村,关心如何致富奔小康的广阔情怀。

做好村官工作,要带着热爱农村工作的激情,踏实工作。村里的事情复杂, “大事三六九,小事天天有”,村干部的工作是“上管天文,下管地理,左管生儿育女,右管油盐酱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负担重,享受待遇低。我只有带着强烈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才能做好村官这份工作、才能胜任大学生村官这份岗位,否则,我们只是走走过场、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把村官这段经历仅当着我们今后发展的政治“镀金”,那将有害于农村、有害于我们自身,更有害于党和政府的这项有利于我国“三农”发展的政策。

在我上任的这一年时间里,我主动参与了村里大、小事务:大到全村工业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改厕工程,春季的造林绿化工程、梨果基地的培育,经费的征收等。小到两口子吵架离婚,债务纠纷、邻里纠纷等事情。这些事情我们村干部必须做好,一旦做不好,往小的方面说,是在群众面前没名气,在领导面前没面子;往大的方面说,会影响到一方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所以说,要做好村官,必须踏踏实实、认认真真,饱含激情。

三、村官工作的好坏取决于能否强村富民。

我始终认为:拓宽富民渠道,是我们当前做好村官工作的有效途径。要履行好我们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我们必须在拓宽富民渠道上下一番功夫。踏上村官工作岗位以后,我十分关注本镇(华北村优质梨果基地,革新村500亩设施高效农业等)、临近乡镇的(上岗果品蔬菜基地、千亩山芋基地等)一些高效农业项目,发现这些高效农业项目一般都是公司的运营模式,先期投入很大,对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确实有一些作用,但是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在短期内很难显现。而且由于先期投入巨大,一般农户不适宜做这些高效农业,且因无专业技术、产品的销售也是个很大的问题,等等。

为此,我自己积极寻求致富项目,今年四月我去东台考察甜叶菊,后又去四明镇学习村官前辈们的种植技术,并购得万余株甜叶菊幼苗,在家附近的一亩多承包地里进行了试种,目前长势良好,因为甜叶菊保底价是按每斤7元收购,产量在200到300公斤,效益将大幅超过棉花和水稻等粮食、经济作物,一旦今年试种成功,将大幅带动

周边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我认为这种无声的宣传,也是最有效的宣传。我想通过这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去改变群众的种植模式、去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去改善群众的生活。我愿意承担先驱者的风险,因为,我也来自这片土地。

四、农村工作的体会和设想。

一年的村官生活我受到许多领导的指导和鼓励,我感受到了村民的需要和肯定,我对农村工作的认识由模糊逐渐清晰,从一个懵懂的青年慢慢成长为一个干练的村官。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世纪。然而农村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及农民小农意识的影响,增加了农村工作的难度,交通等硬件因素的不足,制约着农村发展。对于跃华村的发展我有以下几点设想:

(一)用己所学,为跃华村干群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使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而且也需要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我认为大学生村官到村,首先是为领导、群众服务,其次是把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有需要的地方,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我准备在镇、村领导的支持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镇、村两级建立大学生村官法律服务站,提供普法服务。随时听唤领导的安排,服从群众的诉求,认真解答村民提出的涉法问题,做法律的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在普法过程中不仅能帮助群众,还能锻炼自己,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和村民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

(二)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工商业、服务业发展。

我村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稻谷、棉花、梨果等,种植结构单一,效益较差。可以引进一些投资规模小、风险系数低、易见成效的种、养品种,建设一批高效农业实体。引进一两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对于促进我村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把握机遇,充分利用跃华村的区位优势,努力把跃华村建设成为海河的“东南村”。

20xx年,镇道口经济区落户我村。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必将惠及我村的广大干群,对村民增收致富必将带来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跃华村毗邻政府驻地旁,临近沿海高速,如果建设一个规范的集贸市场商业区,对于树立跃华形象,增加跃华人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五、存在的不足。

(一)深入农户调研时间多,形成书面材料少,以致需要相关素材时又要重新调查。

(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以上只是我个人工作一年来的简单总结和对跃华村建设发展的拙见,对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加以改善。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三年的村务工作,在各级领导的谆谆教诲下,村民的殷殷期盼中,我在不断成长。一年的工作实践,让我受益匪浅。随着对工作的不断深入,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一个更加成熟的我会为跃华村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请领导和同志们看我的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