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文1

>> “借物抒情”作文升格 如何运用象征手法咏物抒情? 借景手法的古为今用 对举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浅析议论文中的抒情手法 善借歌曲创作精妙的手法,巧设作文教学新课堂 浅析借景手法在庭院空间中的运用 从小“物”中“探幽”出大“理”——“借物喻理”手法解读 借物抒情的花鸟画 借景造园手法的当代解读 托物寓意手法运用的几种类型 浅论“点化”手法的运用 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表现手法 试论学生作文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作文表达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试谈修辞手法在作文写作中的运用 浅论苏轼婉约词的抒情与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的抒情和描法 论穆旦诗歌的戏剧化抒情手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付祥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借物抒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条条框框的写作方法束缚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思维,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技能提升慢、语言格式化、缺乏创意的弊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作文 借物抒情手法 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02-01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借物抒情作文缺乏自己的理解,能将借物抒情写作手法真正地应用于作文之中的人数少之又少,笔者基于自己多年对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和对借物抒情修辞方式的领悟,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学习。

一 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

小学期间一些语文教师机械的作文教学致使部分学生对作文厌烦,甚至惧怕,这些情况不利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正确地调整学生对作文的消极情绪。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借物抒情类作文的美感,我在教学中,会首先朗读一段优美的范文。如使用《青青草》一文让学生感悟借物抒情的意境。“美丽的草原上,铺设了人世间美丽多彩的绿绒毯……荒漠上孤独的小草以及都市城墙上纤弱的小草向人们展示生命的意义。”此时,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小草的世界,感受着小草的自强不息、倔强和坚持,领悟着小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坚强地笑看世界,即使只是一棵小草。

另外,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借物抒情作文教学中。在进行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教学中,让学生对“物象”有自主选择权。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话说自己心中最喜爱、最熟知的“物象”,学生们会争先发言讲述自己最喜爱的物品,并且用语丰富地描绘形态、神色,进而使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成功地使学生的写作心理由被动转向主动,这样作文课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写作氛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愿意把作文写好,把学生的写作心理调整至最佳状态。

二 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

由于初中学生对借物抒情文章的写作手法还不熟悉,所以教师运用模仿的方法开展教学很有必要。

1.以课本为载体,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

语文教师在开展抒情作文课之前,要有意识地对课文中的抒情式散文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抒情式文章写作的脉络特点。如在初三上学期的教学中,第一单元《白杨礼赞》对白杨的描写和《井冈翠竹》对翠竹描写等特点。在描写白杨时,文章以白杨的不平凡精神为主线。作家茅盾在文章开篇点题,抒发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接着描写白杨树是如何不凡、伟大,从而将由对白杨的赞美转为对抗日军民的歌颂。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感受茅盾进行借物抒情创作的思路,即开篇引物――由物绘神――由物及人,抒发深层的感情,解释“物”象征的含义,通常在借物抒情文章中会有一条主线引领全文。这样通过上述的教学,会让学生对借物抒情作文有一个基本的写作思路,因此在以后的作文指导和写作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以课本为载体,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的要素

在文章中立意要深刻、鲜明并且贯穿全文之中成为文章的“主心骨”,并且在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在抒情文章写作过程中正确掌握这一技巧可以更好地抓住文章的立意。

联想是文学创作的来源,在借物抒情的作文中要将物象与表达的情感相连,联想要恰到好处,避免过分的雕琢。

三 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反面典型更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借物抒情散文写作技能,从而使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书写借物抒情文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立意、描写、联想方法使用不当的借物抒情文章,让学生通过文章的修改,从不清楚如何写向应该怎样写的方面转变。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错练习,可以快速发现文章中的不足,吸取他人的教训,避免类似的错误在自己文章中出现,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变得更加完美。另外,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修改,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教师占据主角的情况,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四 结束语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三步阅读 划关键句 形成思路 传播快乐

阅读理解题是高考一大难点,更是一大重点,尤其是散文阅读,具有广泛的审美教育功能。散文阅读往往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情感经历和理解能力密切相关,因而复习时必须要有针对性。要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做必要的积累,调动其情感生活体验,触发感悟,在体验中获得快乐,在感悟中获得愉悦,提升相应的理解、认识能力。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掌握方法,三步阅读,逐层推进

散文重在表达情感,要分析思路,进行三步阅读,理解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

写什么:寻找散文的线索。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阅读散文要紧紧抓住这条“纲”,弄清它安排组织材料的规律,从而沿着这条“纲”去分析文章的内容,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其选材组材的意图。例如阅读杨朔的《荔枝蜜》一文,就要找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这条线索;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就要找出“歌颂白杨树的不平凡”这条线索。进入散文的意境。优美的散文可谓“无韵之诗”,其意境可以与诗相媲美。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怎么写: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从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妙佳句中感受到桃花的火爆热闹、杏花的如霞似锦、梨花的素淡皎洁,领略到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过程,并体会《春》一文在形式上的美。把握散文的技巧。散文的技巧即散文的写作特色,包括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多方面的特色。善于把握散文的技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散文的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写作散文的能力。例如阅读杨朔的《荔枝蜜》一文,就要注意把握此文的这样几个技巧:借物抒情,托物言表;欲扬先抑,波澜起伏;首尾照应,突出中心;记叙、抒情有机结合。

为什么写:这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以需要体会文章的感情。感情是散文的精神,因而在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注意体会散文的感情,以便激起心中的波澜,产生感情的共鸣。例如阅读张洁的《挖荠菜》一文,就要体现出“我”与荠菜的特殊感情;阅读冰心的《小橘灯》一文,就要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对“小橘灯”的深切怀念之情。

二、分项训练,形成思路,养成习惯

此环节的复习是依据考点从词语解释和词语深层含义的理解、领会句子的深层含义、理解文意概括具体内容、品味语言等方面展开,复习中重方法指导和实际举例及演练。

1.教给学生解词方法:依据平时积累,判断词语的字面义;联系上下文,找出与该词汇有关的信息;判断词性及词语的感彩而解释词语;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汇在文中的隐含义。

2.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的方法:(1)分清含义的类别,是弦外之音还是言简意丰,是寄深于浅还是托物寓情。依此类别展开联想,找出实际义。(2)分析句子构成深刻含义的原因,是语言的凝炼还是采用了象征、对比、比喻、双关等写作手法。(3)抓住关键词语,如强有力的动词,富有感彩的形容词,以及一些特殊的虚词,去理解句子的含义。关键是把句子所在的段落读懂读透。

3.概括文章要点的方法:(1)寻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也要注意。(2)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成段意。(3)恰当利用段中的提示性语言标志,如“总之”、“因此”、“其实”、“这就是说”等等,其后所跟句子大多跟段意有关。

4.品味语言题的应对方法:(1)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可以从它的表达效果来品味。⑵用词准确生动的可以用换词比较法来考虑它的表达效果。⑶含蓄隽永的语句品味方法:抓住关键词、结合语境、分清含义类型、结合文章的主旨等方面来考虑。⑷引起共鸣的语句: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品味。告诉学生语言通常的特点:如精炼准确、形象生动、个性化、精辟含蓄、朴实清新自然等,并强调对具体语言的分析,切忌套用一般文体语言特点或作家语言风格的概念,而应该从文章的实际出发,对那些最能表达中心思想、最能打动人心、最能令人回味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分析。

三、粗读细嚼,划关键句,深思品味

对于阅读或者高考,掌握阅读方法很有必要。诚然我们教师可能条分缕析地介绍方法,但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没有深厚的情感体验,没有一定的认知水平,没有大量的感悟积累,很难在考试时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深入地理解散文作品内容中蕴含的意义。要用粗读的方式,大量地涉猎优秀的散文作品,对关键信息语段,甚至是题目中关键信息,要在速读时细细品味。结合体验去联想、去想象、去感悟并及时地摘录和记录下来。

我们读马温的《风,越过马背》(见界首中学2010.3训练试题)一文,摘录词句段如下:

成吉思汗喜欢在草原上纵马奔腾。

大雕是草原上的英雄、草原的神话和草原的精神寄托。

成吉思汗需要对话者。

我们所骑的马都是为草原景区服务的……真正的马,我是说一匹充分享有自由权的马。

还有如此自由的骏马么?

理解到:作者借助写成吉思汗与大雕、马、弓箭来写征服世界的雄心及自由勃发的精神,呼唤自由的英雄主义。

四、针对训练,分析错因,强化巩固

学生要独立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阅读题,老师会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试卷讲评,通过与辅导对象的交流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适时安排模拟测试和综合考试,增强学生在心理上和考试能力上对高考阅读的适应性。

这里强调学生在综合测试过程中,一定要把每次自己做错的地方,特别是思维的错因,记录在专用本上,经常地看看,起到一种警醒并强化巩固的作用。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文3

审美情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它是由美的形象、美的艺术所引起的脱离低级趣味的真情,具有丰富的内涵。审美情感具有丰富性、强烈性、纯净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它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人格。

新的教学大纲规定:“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它强调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托,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健全学生人格。语文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本身学习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发掘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美学因素,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并感悟其中的美。要营造审美的情感氛围,应该备好教材、备好学生,注重课堂教学的设置和调控,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等。

一、从教材中挖掘,抓住丰富的作品蕴含是创设审美情感氛围的基础

中学语文教材选材丰富,其中有大量优秀的名家名作,文章从体裁样式到语言风格到文章所包含的思想主旨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情感性、形象性,有着丰富的美,这些都为营造课堂氛围创造了条件,结合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去感悟其中的文学美、社会美、自然美、人情美、生活美等等。

第一,根据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把握文本显示的不同的美,教给学生一定的美学知识,让学生自己有基本的审美判断。例如,在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中,教会学生欣赏作品赋予白杨树的阳刚之美,热情歌颂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如白杨树一般的英勇、刚强、坚毅的崇高品质;在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丑陋的艺术形象的审视,触及人情的淡漠,人心的麻木无情,了解孔乙己这一角色具有的深刻的悲剧意识,是化丑为美;在冯骥才的《珍珠鸟》中,除了珍珠鸟的可爱,还有着人与动物之间的互相依赖,这里,人本身自然的归属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韵,是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朱自清的《梅雨潭》和《春》中声音、线条的组合以及听感触觉的调动,让自己在学习时有着对景物鲜活的印象,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因此一定美学知识的把握,对学生在文学作品中自主去把握美的因素,学会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初步识别,对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第二,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载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件的发展都是以文字的形式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精炼、优美,本身就给人以美感。文学语言具有美感性、褒贬性和表情达意性。(周红兴《简明文学词典》作家出版社主编:26页)运用语言的美感性,可以营造审美情感氛围。作品中文句的参差错落、平仄韵律、重叠反复即文字美感性的体现,教师引领学生感受文学之美。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叠词的运用,有极强的音乐性和表现力――“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脉脉”的流水、“密密”的挨着的荷叶、“一粒粒”珍珠似的荷花花苞以及“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错落连绵的树的景致;运用语言的表情达意性,营造审美情感氛围,如《再别康桥》中前后诗句的反复,诗歌语言的凝炼和音乐美给人以清新之感,充分表现作者淡淡的离愁和依依不舍的情怀。

第三,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建立了不同的审美构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建立了审美主体对美的完整的认识和学习。学生对小说中典型人物、典型细节、典型环境和事件刻画的学习,可以了解作家观察的独特审美视角,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文学作品的结构要求完整和谐,组织安排得当,是美学中形式美的体现。

中国文学传统中意境这一表现手法更是文学艺术美的结晶,在教学中值得充分挖掘和利用。营造审美情感的课堂氛围,离不了文学作品本身创设的意境,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物象与情感的完美融合中,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里打开想象的闸门,将情感恣肆于作品中进行多种审美体验。可以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空旷悲凉;可以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怦然心动;还可以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廖廓孤寂。在意境本身丰富的物象情感中,教师要把握好意境的作用,在课堂氛围中让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情感产生共鸣,以陶冶性情,感化心灵。

二、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审美特点,注重教学审美情感交流

审美情感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教学讲授和交流中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在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上,积极调动其已有认知水平,走进课堂情感氛围。中学生活力丰沛、活泼好动,审美心理出现拓展性变化,在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确立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兴趣,调动情感。学生的情感态度是进入教学氛围的关键,只有当学生用审美的心境和审美的态度对待审美对象的时候,真正的审美教育活动才得以开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调动他们的注意力,以作品情感作为他们课堂的审美情感,在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排除不利于课堂学习的情绪,使干扰课堂内容的其他情绪得到转移,融入课堂情境之中。这里强调只有学生真正体验了审美情感才能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丰富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体验、感受和领悟。如在课的导入部分,以疑激趣,以情激趣,把学生从散漫的状态集中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让学生“吟诵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似乎感到那滚烫的诗句在燃烧;聆听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似乎感觉到一股愤怒的岩浆在奔涌;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似乎触摸到那朴实的语言所饱含的炽热感情”。(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第5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二,美是具有直觉感受力的特征。在教学氛围里,要注重学生对审美形象的感知,加强审美形象的直觉感受力。直觉感受力是美学感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不经过理性思维的,与心灵直接发生感应的一种体验。例如,杜牧《江南春》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莺啼、绿树红花、依山的城郭、飘飞的酒旗、空朦的烟雨、鲜丽明媚富有生机的江南春景,学生在把握诗句的形象的同时,运用直觉感受进行再造想象并体会后两句文字蕴含的一种悠远的历史感,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思考。所以,凭借大量的审美实践,使学生的直觉感受力和直觉思维能力能得到发展。

第三,利用美学知识进行教学,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审美情感的交流和对课堂氛围的调控。教师的语言体态要根据教学情境和整个审美情感氛围吻合,根据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内容,确定情感基调和语言表达,自然和谐地将整个课堂与学生的审美情感相融合,将审美情感的交流达到一个高度,使课堂的情感互动气氛得到活跃,使作品与学生情感碰撞出火花,以达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完全统一。一位语文教师在讲解契诃夫的《变色龙》正文时,教师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坐标系,当时同学们纳闷:这是什么意思?原来教师将课文中主人公的喜怒当做纵坐标,将时间作为横坐标,在坐标轴上画起抛物线,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在高低起伏的抛物线的最高点和最低落点各画上一个圆圆的脑袋,并添上简单生动的表情,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一同画起来,在几年之后,学生仍然记得小说的情节。课堂上师生围绕作品主题的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推动教学的开展,给了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在和谐积极的情感氛围中,引发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的热情。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个人修养、广博的学识、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氛围和对教学的调控。

三、注重教学环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创设审美情感的氛围

在教学中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审美情境。美学的形态有多种多样,有声、光、色、线条等等,利用文字给我们的空间,将现代化设备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审美情感主动与审美客体交流,从而进入教学氛围,达到审美教育目的。

第一,利用音乐在朗读环节创设氛围。人的视觉和听觉对美的感知是最直接的,在中学教材中有很多作品可以利用音乐调动审美情感,朗读的方式有朗读、默读和诵读。在这个环节,选择与作品情感恰当的音乐,如在古典诗词部分可选用古筝、二胡、琵琶等来作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就可用《渔歌唱晚》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默读,体验诗的意境。结合语言本身的美,营造课堂氛围,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第二,运用影像。人的视听觉辅之以其他感觉,能让学生的美感更强烈。如在《苏轼赤壁怀古》一文的教学末尾,运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歌曲和图景作为结束,会给学生强烈的情感震憾和感染,与前边的教学互相呼应,让学生体验到时光易逝,应在青春时珍惜光阴,干一番事业的豪情,他们便得到了比诗文本身更高一个层次的思想认识。

在美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的体验是真实的,学生的身心是愉悦的,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接受并创造美,通过对艺术的直觉体验和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感性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最终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和融合。

靠道德说教和生硬灌输甚至强迫接受,是难以培养出健全而正常的人才。以情激情,以爱发现爱,以心理解心,在情感的滋养中,启迪学生对于人性、人生、社会的认识,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师生间的真诚交流和探讨,在艺术的科学的指引下,才能激励青少年感悟生活的真谛,帮助青少年自我审视,发现和了解自我情感和内心意识,促进心灵境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