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品数据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品数据分析报告范文1
关键词:汽车研发;试验数据;管理
1汽车研发试验数据管理现状
与其它数据不同,汽车研发试验数据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多样化的数据类型:包括图像、数字、文字、视频、音频等类型数据;(2)数据处理过程繁琐:有实时处理、预处理及后置处理3个数据处理过程;(3)测量参数多:一个产品的研发试验测量参数高达上万个;(4)某些数据记录由几类数据合成。比如温度和压力等;(5)数据量很大,不论单个试验模块还是整个试验测试的数据量每次到达到几十G的容量。随着现代测控技术的提高,数据结构越来越复杂,测量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但是一直没有有效的数据管理工具来实现对试验数据的有效管理,大量的试验数据都以各类电子文档的方式进行保存及共享。这种落后的数据管理方式存有根多弊端:(1)易出错: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对试验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在数据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手工操作,难免会出错误,影响整个试验的准确性,造成不良后果。(2)效率低下:试验人员从海量的数据文件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试验数据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3)数据利用率低:试验室数据信息的处理还停留在手工记录及分析阶段,大量试验数据记录在试验人员的记录本上,无法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缺乏广泛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4)安全保密性差:以文件方式保存的试验数据容易受到未经授权的修改及访问,使重要数据资料的安全性大大降低。(5)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挖掘工作:在试验中获得的试验数据,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简单的文档管理无法通过数据挖掘去使用那些有价值的信息。总之,大多数企业的试验数据(如试验质量问题点、试验原始数据等)的存放较为分散,无统一管理平台,主要存储于每个工程师的移动电脑中,要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及数据分析时,需要多人协同进行汇总数据并整理与统计,耗时耗力。试验进度都以试验场地每日日报形式,这不仅给工程师工作增加沉重负担,管理层也很难直观的了解各试验进度,同时质量监理方面进行着重复性的整理、知会工作。
2汽车研发试验数据管理系统概述
试验数据管理系统(TDM)能够实现全面详实、科学准确地对试验数据进行系统记录及高效管理,实现试验各环节进度的记录、跟踪与追朔,并实现各阶段的试验数据共享,为大数据挖掘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基础。试验数据管理系统通过掌控试验数据、规范试验流程、试验全生命周期管理,最终达到数字化试验能力、构建知识化工厂,高效的支持科研院所、制造企业试验数据管理的总目标。近几年来,汽车研发公司在高速的发展中,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产品试验验证分析,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知识,并形成了基本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只有对这些数据和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才能有力地支持整车产品研发工作。为此汽车研发企业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试验数据管理平台来为试验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3系统建设目标
通过流程优化、资源整合以及相关联信息系统的建立力求打造一个全周期的、一体化的、高效的试验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整车试验业务运行中的人、机、料、法、环的一体化的闭合管理,具体表现为:(1)全周期的系统。即结合标准和体系ISO/IEC17025,优化试验流程,对所有试验业务实施高标准、严要求,从试验委托到数据共享实现全周期的试验过程和数据管理;(2)一体化的系统。即整合所有系统到同一平台,实现全方位管理和控制,将以试验执行为主线的与试验管理相关的所有信息(例如:试验信息、质量控制、设备管理、能力建设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范化的管理;(3)高效的系统。即通过进行电子化的资源整合,实现智能的任务下达、资源调配、信息跟踪以及交付物反馈等闭环控制,并通过信息共享提高试验数据的利用率和缩短检索时间,以及通过设备智能网络的建立实现远程监控和状态推送。
4建设汽车研发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的需求
从汽车研发试验业务出发,对数据管理系统提出了如下的需求:建立专业的试验数据管理系统,集中管理试验分析相关数据,并在各业务环节安全共享;高效的管理不同类型的试验数据,如一维/二维/三维结构化数据、模态数据以及非数值数据;能够提供来自测试系统数值数据管理的解决方案,实现柔性的数据单位换算和数据特征的提取;提供高效、智能的试验数据的重用方法,以及与数据分类相对应的科学数据可视化方案;以试验对象为核心,并以项目、试验类型、试验科目等为条理,实现试验数据的集中存储、有序管理、快速定位;管理各类试验文档(标准文件、体系文件、分析报告等),灵活定义交付物文档类型,并为每一类文档定义相应的模板;各类图片、参数、BOM结构、文档的搜索、浏览、查看、对比功能,能下载相关图片、报告,又能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样品样件管理,通过状态标识样件的入库、借阅、查阅、报废状态;试验分析业务流程的管控,支持工作任务分解,跟踪、监控和报告分析执行进度;实现试验数据的结果,数据应用方面,能够按照功能等不同要求对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和按照不同试验类别等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建立试验分析的知识库管理平台;系统具体一定的柔性和可扩展性,界面优好;数据安全可控;用户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
5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的建设工作应该本着“数据管理-数据应用-业务优化提升”的思路开展,项目优先考虑将所有的试验分析数据纳入系统管理,建立江淮统一的试验数据管理平台。经过对现有试验工作的分析、评估,该系统应包含以下功能:业务流程管理:理顺相关业务流程,对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与效能。试验业务流程管理:试验分析任务管理、数据结果等;样品数据管理:样品需求管理等;实物样件库流程管理,通过状态表示样件的入库、借阅、查阅等状态;试验统一知识库构建流程定义;测试测量分析数据模板化和标准化定义;试验原始数据/结构化数据/图片结构/分析模板/BOM/试验文档结构等业务模板化定义;数据创建和导入:建立包含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信息反馈等多种输入角色的工作平台,以业务导向,将试验数据快速采集、整理入库的支持。支持试验结果结构化数据(如一维/二维/三维数据、模态数据等)的快速批量导入,实现数据特征的快速提取和柔性的数据单位换算导入支持规范化的文档或报告的创建,实现内容与格式的分离,创建完成后能够体现数据来源与关联关系;分析报告或采集的模板化和标准化,可根据业务需要进行扩展;实现导入模板的定制,支持规范数据内容与样式分离的导入,及支持江淮现有的数据批量导入;数据管理:对相关的试验原始数据、结构化数据、试验任务、文档、图片、视频、参数、BOM等试验相关数据进行规范,形成多维度、结构化的统一存储,方便数据查阅、检索和共享,为产品设计和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持。试验测试、测量、分析的原始结果数据管理;支持试验的结构化数据管理,包括一维/二维/三维数据、模态数据等,以试验分析流程为基础,结合试验项目或试验任务、业务部门分类、数据相关的属性对数据的层次、格式、类型、属性、参数、版本等数据信息进行规范与描述,实现试验数据的有效组织、关联及重用,以便查询与管理;对于试验数据的结构化模板管理,用户可基于自定义的试验数据模板结构,根据不同的试验业务需求创建或维护不同模板结构,且可自行扩展。后续的试验数据收集和积累,可基于预先定义的模板进行,确保试验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支持试验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包括试验结果数据、汇总报告、过程数据、文档、视频、图片、扫描数据、BOM等,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清晰的目录和层次管理、快速获取;支持试制试验车型、系统或总成零部件的BOM结构管理;实现试验的样品/样件管理,可利用状态标识样品/样件的入库、借阅、查阅、报废等状态,且状态的切换须通过执行不同的审批流程后进行变化;支持试验的设备资源管理,按照试验设备资源类别分类管理,针对试验设备资源具有完全的分类和库管理功能,包含:标准设备,夹具,工装,量具,台架管理,支持试验规划过程中随时查找设备资源;单一试验分析过程数据管理和试验的知识库管理;支持不同试验数据管理对象的属性管理,方便的不同数据的预览、查询、对比,且支持多种版本文档和图片的在线编辑和注解;支持规范化的文档或报告的创建,实现内容与格式的分离,创建完成后能够体现数据来源与关联关系;以试验任务单为中心将样品、试验资源、试验规范、试验大纲、试验数据、试验报告等不同数据联系起来,支持不同试验数据之间,内部数据单元之间建立依赖、关联关系,支持在后期分析中通过关系进行信息的抽取和利用。数据应用:在系统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属性的抽取、整合,进行报表查询与数据对比分析,可将结果和数据按需组织和分析。统计分析:数据属性(类型、重量、尺寸、强度等)的统计分析、图表解释;统计报表输出及报表的自由扩展;比对分析:支持用户自定义下的多类型的数据属性比较,如优缺点比较、重量比较、结构比较属性等;支持多种模式的对比分析报告输出,灵活的对比报表的配置扩展;能够将试验分析和数字化验证结构进行分析和对比,实现设计和分析的一体化管理;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据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进行一些后处理,发现数据中隐含的信息。如将一维数据以柱状图或表格方式,二维数据以折线图方式,三维数据以云图方式,模态数据以模态振形3D动画方式实现。
6结论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研发试验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复杂。通过实施本汽车研发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将建立一个全周期、一体化、高效的试验业务综合管理模式,大大提高汽车研发的效率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宁.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C].e-works2015产品创新数字化,2015.
产品数据分析报告范文2
一、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目前质量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生产者已经认识到了质量成本数据的大部分用途。通过质量成本数据分析,可以评价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及其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了解产品质量的变动程度和变化趋势,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及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整改,力求使产品品牌、企业信誉、员工素质、产品质量有实质性的飞跃。另外,利用质量成本的数据信息可以向企业外部相关利益方提供质量保证能力的证据,并可将其作为确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目前企业质量成本统计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症结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新兴领域,目前多数企业对这项管理活动还比较陌生。由于管理基础薄弱,统计工作制度不健全,数据来源渠道不合理等,导致收集的数据信息缺乏完整性,进而造成统计分析结论与实际偏差较大,指导性不强,甚至误导信息使用者。因此,提高质量成本统计完整性是改善质量成本管理、实现质量成本管理由量变到质变首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如何从根本上加以改进却缺乏有效的指导。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症结。
一是对质量成本的内涵存在多种认知偏差。有的认为质量成本是为获得质量所发生的成本,有的认为是质量部门的开支,还有的认为是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成本。其实这些理解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影响了数据归集范围的合理确定。二是对质量成本管理迫切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错误地认为开展此项工作主要是用来应付质量体系认证和体系考核。三是缺乏闭环管理和必要的监督机制,数据来源可验证性较差,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加以纠正。四是财务会计核算与质量成本统计没有对接,呈现“两张皮”,财务数据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财务信息与生产、服务等信息不对称,没有做到有效结合。五是盲目地将质量成本核算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试图对会计核算体系“动大手术”,在会计账簿和内部报表中陷入“数字游戏”,造成统计混乱。六是照搬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往往还按部门或按会计期间下达指标并进行考核,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致使有些部门领导心存顾虑,出现主观瞒报情况。七是质量成本统计范畴没有结合行业特点、管理基础、产品质量状况来确定。纳入质量成本统计的产品项目数量不全,覆盖面过窄,降低了统计的完整性;同时有些项目经常变动,缺乏连续性和可比性,弱化了统计分析效果。八是质量管理人员参与质量成本管理力度不够。受专业和工作特点的限制,单纯依靠财务人员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存在局限性,不能解决系统性问题。
三、提高企业质量成本统计数据完整性的对策
借鉴国外质量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改进对策。
1、科学认识质量成本内涵
质量成本的正确表述应为“用货币的语言,以货币的形式表现的质量现实与质量理想状况的差别”。这一方面从经济角度反映了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质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它具有四个基本属性:质量成本是把质量投入与质量损失联系起来考虑的一种观念;研究质量正向投入和负向产出关系的一种质量管理工具;质量成本不是财务会计中的一种成本概念,它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着重考虑机会成本;质量成本是质量信息的一种载体,是质量分析、控制、改进、评价和证实的工具。
2、提高对质量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全面质量管理之中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常抓不懈。
3、加强对质量成本统计完整性的监督与考核力度
建立由质量、计划、检验、生产、采购等部门组成的跨部门专题小组,重点针对部门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检查(按月或按季),并出具审核意见。将审核结果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考核范畴,同时制定科学、量化的考核办法。 4、选择切实可行的质量成本数据收集渠道
对于与财务信息紧密结合的统计项目,如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以及外部故障成本中的维修差旅费等,应由财务部门直接从财务数据中提取;对于难以从会计账簿中提取的项目,如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中的维修材料费等,应由各基层单位填报,同时报送编报说明及相关分析,经专题小组审核会签后上报财务部门汇总。
5、搭建质量成本统计项目与内部财务预算之间的衔接平台
在完善内部财务预算的基础上,明确质量成本项目与财务预算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对应关系,直接从财务预算中提取数据,计入相应的质量成本。这样可有效利用财务数据,既简便可行又避免了数据遗漏。
6、细化质量成本统计科目
按新的国家标准将质量成本划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五个一级科目,并在确定的一级科目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并细化二级及明细科目,确保科目的设置涵盖全部质量成本统计项目,以避免统计漏项。
7、简化纳入质量成本管理的产品项目,按照产品类别进行统计
传统的统计方法往往是按单台套产品进行统计。由于单台套产品数量众多,类别繁杂,一方面不可能覆盖全部产品,造成统计缺乏完整性;另一方面单台套产品发生损失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较大,影响分析效力。因此,按类别进行统计可以杜绝此类问题,提高统计完整性和分析有效性。
8、实行全寿命质量成本法
即纳入质量成本管理的产品类别确定后,将研制、生产、交付、保修、服务全过程所发生的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费用均统计到质量成本中,并对其全寿命周期进行质量成本跟踪管理。此法与传统的统计方法相比有显著的进步。传统统计方法注重期间(按年度统计较常见),而全寿命质量成本法注重产品类别,要求质量成本数据的归集、分析按产品类别或项目进行(如×××类产品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报告期间×××年至×××年),直至保修期结束。该办法有利于连续、完整地考察产品质量损失情况,掌握产品质量损失动态变动规律,更好地做到持续改进。
产品数据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全程供应链;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中国制造2025”
引言
传统的供应链过程中,钢铁企业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对本企业生产制造一系列环节都有用的详细信息,这对产品的营销和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全程供应链的各合作企业间应该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消除全程供应链系统内部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利用及时有效的数据对产品和市场的供需做出正确的决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交易行为的形成,使得企业的经营模式也需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基于全程供应链的电子商务管理可以帮助钢铁企业从传统的经营方式向互联网时代的经营方式转变。
1、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钢铁行业中产品种类和型号众多,但所有类型的产品的研发、试点生产、大规模制造、到销售配送都需要对市场需求的详细分析报告和全体供应商的积极配合才能高效、高质满足市场需求。而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各自生产的产品只能满足一部分客户要求,有可能是满足特殊用途的特殊产品,就导致产品的研发到推出到退出市场的周期是一次性且无法重复利用的。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国家大力倡导钢铁行业的改革与升级,这对传统钢铁行业产生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一般的钢铁企业都将精力集中在向统一的大市场推销标准化产品,很难实践真正的市场,很难真正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低成本已经不是当今钢铁市场的唯一标准,在没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客户的需求的情况下生产大量的、同质化产品只会加大产能过剩,而不能满足市场的真实需要,而且不利于建立客户忠诚度,使得客户流动性大。钢铁企业的传统市场营销是面向统一的钢铁市场进行的营销活动,响应客户需求的速度不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服务质量。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市场需求的挖掘和产品销售要以“客户为中心”,重视细分市场,适应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全程供应链管理,全程供应链市场管理运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手段,从市场管理思想、流程到具体实现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创新与生产不应全部分离,创新与生产分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研究部门不断专业化和层次化,且受到企业其他部门的管理技术制约。这使得研究部门划分成不同的职能专业,同时使研究开发与生产、销售等后续活动严重脱节,研究、生产、销售等部门和客户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不能建立持续创新机制,所以要注重突破性创新,加强持续性创新。
2、基于全程供应链和电子商务的钢铁企业管理
2.1需求挖掘与市场营销
基于全程供应链和电子商务技术下的需求挖掘的目标就是要能真正做到直接把握客户真实的需求,并且在最短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些需求。这对产生销售机会直到最终销售成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全程供应链和电商技术的销售管理改变了传统销售管理的推销方式,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销售管理流程,以现代化的电商技术手段作为支撑,能够快速地响应客户的需求。其主要流程是销售部门发现销售机会,通过客户选择窗系统来进行报价、合同、订单、收款等管理。此流程通过电子商务交换平台、客户信息库、销售功能产品、智能分析工具等进行技术支持。全程供应链销售管理流程在电商技术的支持下,保证了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响应,这主要体现在客户选择窗、在线销售、电话销售等多种形式的协同销售,电子订单的快速处理等。
2.2产品研发
全程供应链中的新产品研发业务统筹包括产品概念形成、产品规划、研究开发、测试验证、市场导入,之后进入产品市场拓展与产品服务阶段。支持业务运营的主要包括协同研发电子商务管理系统、研发项目财务管理系统、研发人员管理系统以及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等,这几个系统一起构成了对企业研发业务的管理支撑系统。在产品研发的业务和管理支撑层面上需要进行诸如产品策略与协同策略的确定、研发规划的实施和监督、电子商务管理等活动,构成了研发体系的决策层。从而构成了基于全程供应链的电子商务产品研发体系,从流程、决策、组织、绩效考核、激励、项目管理、价值链、研发平台等多个层次和角度对产品研发过程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
2.3生产制造与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下的全程供应链协同计划是在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下,同步协同整个供应链从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到客户的生产和运作规划和计划排程。与客户协同的需求计划,使预测更为一致和准确,协同需求计划通过建立多维度的分析和预测模型以及和客户的信息交互沟通,实现全程供应链统一的需求预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与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的协同,钢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在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支撑下进行,从而使有效的信息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传递和沟通,从而实现预测协同、库存协同、产能协同、运输计划等多种协同。供应链协同计划可以明显缩短交货提前期,在协同生产模式下快速响应。
3、基于全程供应链和电子商务的钢铁企业信息化
钢铁企业应遵循“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等方针,从企业的需求挖掘和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四大模块入手,全方面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支持,使钢铁企业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步入全程供应链模式下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3.1钢铁企业信息化体系架构
由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和信息安全服务提供总体支持。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的前端为Web前置、Web应用服务、移动应用服务三个方面,而包含高速缓存和多协议适配消息队列的中间层则成为了连接前端和应用服务集群的通道。应用服务集群主要包括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四大方面,而这四大方面的技术支持为文件存储、数据仓库、大数据分析。除此之外,实时监控系统保障了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安全,实时监控系统包括Web服务监控、应用监控、虚拟机监控、数据层监控、网络层监控。
3.2市场营销模块的体系架构
在全程供应链和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营销管理以竞争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销售计划为决策基础执行营销信息管理、营销人员管理、产品盈利管理三大管理职能。在管理职能的控制下,从市场分析开始,按照市场推广、机会捕捉、合同签订、订单确认、产品交付、客户服务等流程,最终将市场营销深入渗透至客户群。而市场营销体系主要分为市场管理、销售管理、客户管理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前后连接形成闭环,三个方面的管理都需要客户信息库、电子商务交互平台、职能分析工具、功能产品的技术支持。
3.3产品研发模块的体系架构
基于全程供应链和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协同研发体系组成结构主要包括产品规则、零部件及供应商管理、产品数据管理、产品可视化、流程管理、生命周期支持、制造规则、CAD/CAE/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制造)这八个部分。其中,研发平台的协同层次是按照产品概念形成、产品规划、设计开发、测试验证、市场导入、市场拓展与推广的流程展开的。而协同的交互对象涉及到了全程供应链中的各部分人员包括供应商、客户、内部和外包员工、合作企业等。通过这些交互对象的实时沟通合作,保证了产品研发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3.4生产制造模块的体系架构
钢铁企业的研发部门将协同研发生成的产品研发报告书交由钢铁企业高管审核通过后,将转交给制造部门进行生成制造。其中,生成制造的决策层需要根据产品研发报告书制定出全程供应链协同生产规划,而管理层则负责依照全程供应链协同生产规划进行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经营层在管理层的领导下,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按流程以此制定出需求计划、供应链计划、制造计划、外包计划、运输计划、采购计划。并将采购计划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按照钢铁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需采购的物料,生产部门将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进行储存,经过设备维护等前期工作后正式开始生产加工、产品装配、产品存储等流程,最终将产成品销售给顾客。
3.5物流配送模块的体系架构
物流配送是体现企业良好的服务质量的首要标准,物流协同模块包括全程供应链库存跟踪、安全库存警示、质保书查询、出厂资源查询与下载。决策层包括业务模式、物流策略、业务计划、品牌文化。以此为基础实施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其保证了物流配送流程的正常进行,电商技术使得物流信息能够实现不间断的更新,使得企业、客户、相关供应商能够实时监控物流的去向并及时纠正存在的偏差,并根据物流进度调整整体生产计划,实现期中控制,提高企业的整体销量。以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为依托的物流配送流程主要有接收订单、进行采购、仓储保管、加工养护、分拣包装、进行配送、配送服务。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全程供应链和电子商务服务技术在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随着钢铁企业市场细分不断深入和客户需求逐步多元,使得钢铁企业由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信息化智能制造势在必行,而电子商务技术作为实现信息化最有效和最通用的手段,更应该被钢铁企业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大规模定制是钢铁企业再创竞争优势的重要生产方式。而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前提便是将全程供应链渗透到钢铁企业的各个模块。
参考文献:
[1]郑忠,黄世鹏,龙建宇,高小强.钢铁智能制造背景下物质流和能量流协同方法[J].工程科学学报,2017,(01):115-124.
[2]朱艳新,彭永芳.供应链视角下钢铁流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2013,(05):151-155.
[3]谢刚,王圆圆.武汉地区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J].电子商务,2011,(06):10-11.
产品数据分析报告范文4
一、大众媒体分众化趋势
大众媒体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并影响着系统中的其他个体。在汽车媒介生态系统中,以汽车杂志为代表的汽车媒体在汽车厂商和受众中更多地传播汽车相关信息,帮助汽车厂商和受众的营销目标实现,同时汽车杂志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汽车厂商的广告支持及受众的阅读支持。因此,我们应该在市场营销学及传播学的范畴内分析媒体的受众策略。
(一)市场营销学的经典模式――大众媒体的“分众化”趋势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书籍,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过程[1]。大众传播的优势是和工业时代相适应的。自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时代以后,生产技术大大提高,商品数量迅速上升。为了快速和尽可能多地销售商品,传播者需要通过大众传播,把大量的“受众”转变成消费者。因此,从20世纪早期开始,传播者都是按照“大众化”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让尽可能多的受众受到信息的影响。
随着生产能力和商品数量的过剩,西方市场营销学者发现大规模的生产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消费市场,找不到顾客的商品很容易变成“库存”。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市场学家温得•斯密提出了“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的概念,即按照消费需求(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的过程。每个子市场都是由一群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需要与欲望、购买行为或购买习惯的消费者所组成,属于不同子市场的消费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2]。“市场细分”把以前数量庞大的消费者进行了分类,厂商不再拿着现成的商品去找顾客,而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设计和生产产品,市场营销从“产品本位”进化到“消费者本位”阶段,厂商的精力从生产商品上面转移到寻找“目标消费者”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众传播也在逐渐步入信息的细分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大众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分众化(或小众化)的趋势,任何一家媒体在关注广大受众普遍需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不同受众的需求。这种分众化的趋势适应了广告主寻找“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对广告客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便于他们在目标消费群体感兴趣的媒介、版面或节目中投放广告,使其更为集中的投入获取更大的广告收益,这反过来又加快了大众传播分众化的进程。
“分众”(demassify/demassification)最早由美国未来学家阿文•托夫勒提出,它是和大众传播概念相对而言的,针对有类似需求的明确的目标群体作出的相对准确而集中的信息传播[3]。“分众”理论和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细分”不谋而合,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分众”理论一度成为市场传播及营销领域的主流模式。传播实践证明,正是“目标受众”的追寻造就了富有个性的杂志、广播频率、电视节目、报纸栏目等。
由于汽车的消费者层次普遍偏高,所以从广告(即信息)的制作开始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即汽车广告在阐述汽车特性的同时要有高雅的画面和能体现身份的诉求,这样才能抓住该分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同时在使用媒介的选择上也有很强的目的性。
2001年,中国的汽车工业驶上了快车道,由于市场环境好,不少汽车杂志都是按照“大而全”的办刊方针来设置内容,导致很多汽车杂志内容雷同。辽宁科技出版社当时也决定创办一本汽车杂志,面对当时国内汽车杂志已经有了不下30种,大多都是综合性汽车杂志的状况,辽宁科技出版社通过市场调研得知,当时世界汽车年生产量已达5000万辆,我国每年新、旧车交易量也达200万辆以上。有车就要修车,车多了就需要更多的修理服务,那时候,国内汽车维修厂家逐渐发展到20余万家,汽车修理工达200余万人。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出版社没有盲目跟从综合性办刊风潮,决定在“汽车维修”这几个字上深耕细挖,于是一本名为《汽车维修技师》的杂志就诞生了。精准的定位给杂志找到了“细分”出来的读者,许多汽车维修技师们发现了这本杂志,不仅积极订阅,而且乐于收藏。杂志创刊两年半就实现了盈利,2004年盈利较2003年增长60%,2005年盈利较2004年增长50%[4]。
(二)范围经济的要求――行业消费类杂志“分众”化下的思考
“分众”这个受众概念创立的本意,是想通过对广大消费者的细分,找出“分众”受众,进而对其进行集中的、精准的传播,以提高传播效果,并规避“大众化”传播粗放式传播的弊病。但是过度的细分,带来成本的提高以及经营方式的单一化,又背离了现代工商业显著特征和有效的经营手段之一――规模经济。作为“分众”类媒体的汽车杂志,在历史上因为“分众”而成功地凝聚了一批围绕汽车消费而具有商业价值的受众。不管是已经购买汽车的使用者,还是准备购买汽车的潜在用户,汽车的高价值特性决定了汽车杂志的读者在社会系统中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购买力,相对高层次的物质需求及开放的消费价值观,他们完全不同于诸如《电器》杂志等以关心家用电器的读者为目标的“分众”。对这些“分众”采用什么样的受众策略,既有精确的分类,又防止成本的无谓增加,值得我们研究分析。这就要用到“范围经济”的概念了。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指由厂商的经营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别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在传媒经济中,通过分摊日常开支或增加其他效能,使共同生产和销售两个或更多产品比分别生产和销售这些产品划算时,就出现了范围经济,它是传媒企业的普遍特征,也与传媒产品的公共商品性质有关[5]。对于汽车杂志来说,辩证地认识自身“分众”的价值,结合汽车受众的相关信息需求,提供相应的内容报道及广告信息,就是汽车杂志范围经济的直接体现,一定意义上也影响了汽车杂志的受众策略。
为了提供读者所需要的行业信息,汽车杂志等行业消费类杂志作为一个实体需要建立完整的采编及运营体系,维护这个体系正常运作的成本主要是固定成本,包括编辑、印刷、发行等,而主要的收益一般就是广告收入。随着读者需求的变化,杂志需要根据读者的需求变化在杂志的定位框架内调整相应的信息供应包括内容和广告,这些调整所涉及的增加成本相对于原来的固定成本增长不多,而广告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却是可观的。现实中,多元的广告信息提供模式所产生的效益高于单一广告信息提供模式,而多元的内容信息提供模式相比单一内容信息提供模式可以对汽车杂志等行业消费类杂志的“分众”受众产生更强的吸引力。这些杂志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大众”多元信息的提供来满足“分众”多元信息的需求,不仅可以增加杂志的经营效益,还可以帮助广告主提升营销效果,更可以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实现大家满意的“多赢局面”。由此可见,多元化的信息提供的方式对汽车杂志等行业消费类杂志而言,是一种盈利的模式的扩展,也是一种经营理念的拓展。
二、行业消费类杂志“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观点的提出及特点分析
上面我们探讨了媒体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成功演变,但是同时也发现简单地通过“分众”模式开展行业消费类杂志的经营,并不完全相符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要求,行业消费类杂志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提供来满足它们的“分众”受众的“大众”需求可以增加杂志的经营效益,提升行业消费类杂志在业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行业消费类杂志“分众中的大众”观点的提出
汽车杂志这些行业消费类杂志的“分众”受众,有其特殊需求,就一般而言的分众营销模式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反而有可能让专业杂志这些小众媒体在所谓的“分众”道路上越走越窄,甚至影响到杂志的生存。因此,本文提出专业杂志“分众中的大众”这一新的受众策略观点。
“分众中的大众”这一受众策略主要存在于行业消费类杂志中,比如汽车、房地产等行业消费类杂志。它基于行业消费类杂志的不同读者大类,界定了“分众”受众的范围,但是,这些“分众”也有他们相关的“大众”化需求,需要汽车杂志提供符合他们消费层次的“大众”化的信息,包括内容信息和广告信息。以辩证的视角来看待“分众”中的“大众”存在,探讨“分众”中的“大众”价值,分析“分众”中的“大众”关系,就是我们提出的“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观点。它既不同于大众传播范畴中的泛大众策略,又不同于分众传播模式中的细分小众策略,它是建立在“分众”受众基础上的“大众”受众策略,对行业消费类杂志的内容编辑和广告经营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的特点
“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具有以下特点:
1、辩证性
“分众中的大众”是对“分众”及“大众”概念的辩证统一。传统的分众模式帮助我们界定了“分众”的存在,但是 “分众”群体并非是绝对的、纯粹的“分众”,他们同样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也有具“公约数”式的“大众”信息需求特性;这样一种客观存在需要我们以辩证的眼光来探讨它的价值,行业消费类杂志的信息专业性及权威性维护了一个特定的“分众”群体,但是这一群体对相关大众信息的需求,同样使得其存在着更多的受众价值,要求我们以“大众”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并产生相应价值。可以说,行业消费类杂志的“分众”是基础,而“分众”中的“大众”又是维护这一“分众”存在及发展的重要方式。 “分众中的大众”辩证地看待了行业消费类杂志“分众”基础上的“大众”发展模式,行业消费类杂志不可能背离其专业的特性而脱离“分众”,投入到“大众”的范畴中去,也不应该只局限在不断细分的“小众”市场而背离“大众”的经营模式。
2、多元性
“分众中的大众”观点的提出,也是基于行业消费类杂志受众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需求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身份、价值观等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个体差异化特征呈现也更为明显,原先基于爱好、职业、工作等方面的界限逐渐模糊并被打破。我们通过对《汽车之友》杂志内容报道和受众的需求的关联分析中就可以看到,受众需求的发展变化推动了汽车杂志内容报道的转型,直接体现在栏目设置、信息类型等方面的变化上,对汽车杂志满足这些“分众”的“大众”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对《汽车之友》、《汽车测试报告》等汽车杂志的广告分析中,同样可以发现汽车杂志广告信息的提供也是随着受众消费行为变化而产生了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汽车杂志“分众”的“大众”多元化信息需求也促使汽车杂志上出现了这些“分众”需要的非汽车行业类别的“大众”广告。这些现象再一次证明了“分众中的大众”模式中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的重要性,行业消费类杂志也只有通过“大众”的经营模式,才能满足“分众”的多元化需求,促进杂志发展。
3、层次性
“分众中的大众”模式有一定层次性。在第一层次――杂志行业系统中,不同定位的行业消费类杂志产生了不同的“分众”;在第二层次――行业消费类杂志系统中, “分众”却是又构成了杂志自身的“大众”。但是无论这些“分众”数量多少,对于第二层次杂志来说,仍人是一个“大众”的群体,需要用“大众”的眼光来看待,用“大众”的模式来经营。如果再采用“分众”的经营模式,就有可能违背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性,不利于行业消费类杂志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分众中的大众”观点产生于行业消费类杂志这个小众媒体的原因。而第二层次杂志本身又可分成不同的层次,比如定位高的《汽车测试报告》及定位普及化的《汽车之友》,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分众”层中的“大众”受众,需要用“大众”的模式来经营。
“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的提出,是在“分众”营销模式逐步成为目前杂志行业的主流经营模式下的深入思考。行业消费类杂志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能够像综合类杂志一样将社会大众作为自己的目标群体,而是需要通过“分众”的受众策略来寻找精准的读者,而简单地以“分众”模式不断地细分专业杂志的读者范围,提供单一的“分众”信息,不但不能满足这一受众群多元化的“大众”信息需求,反而只能让行业消费类杂志这一小众媒体越来越小众,面临发行量小和广告投放量少等诸多问题,甚至影响到杂志的生存。“分众中的大众”观点的提出,使得行业消费类杂志可以在明确了自身读者群的基础上,针对这个“分众”群体采用“大众”化的经营模式,提供多元化的内容报道及广告信息,以满足这些“分众”的“大众”需求。同时行业消费类杂志仍然可以在定位于专业小众杂志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读者及广告客户,增加行业消费类杂志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不仅可以应用于行业消费类杂志个体的具体经营,也可以应用于行业消费类杂志系统的发展模式探讨。
三、“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对汽车杂志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的提出,为行业消费类杂志的经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行业消费类杂志的现实经营中,“分众中的大众”这一受众策略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广告多元经营及行业消费类杂志内容报道调整方面。
(一)“分众中的大众”模式下汽车杂志的广告经营
汽车杂志的“分众”受众对信息供应有了多元化的需求,其中就包括广告信息需求,对现代杂志来说,广告是杂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分众”的价值。一方面汽车杂志要通过刊登最新车型的广告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汽车杂志更要通过读者价值的广告转换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在简单的分众模式中,汽车杂志所面对的广告客户范围就非常狭窄,而且更容易受到行业客户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分众中的大众”模式下,汽车杂志就可以深度挖掘“分众”的价值,并且根据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寻找更多的非本行业的广告客户。
我们先了解一下汽车杂志的“分众”――读者的基本情况。2008年9月,世纪华文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汽车杂志读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汽车类杂志目前的读者社会特征、读者对报刊的喜好度与关注度、读者广告阅读情况(广告关注度、期望的广告类型等)、读者购买杂志目的等[6]。从读者年龄结构来看,《汽车之友》和《车主之友》在26―30岁之间的比重分别达到44.74%和52.63%,高于汽车类读者同一年龄段的平均水平。而《轿车情报》在31―35岁之间的比例则占到45.83%。对比发现,《车主之友》的读者主要集中在26-35岁之间,读者较为年轻化。从总体上来说,阅读汽车杂志的读者主要集中在26―35岁年龄段,他们占据比例在70%以上,其次为36―40岁年龄段的读者,16―20岁年龄段的读者仅占据了1%[7]。分析认为,汽车杂志的读者主要集中在消费高峰年龄阶段,略偏离年轻化,同时汽车杂志的读者主要以男性为主,对地产、手表、户外用品等消费品都具有高度关注度。从这些数据分析,汽车杂志的“分众”除了对汽车有兴趣,符合汽车潜在消费者的条件之外,还有很多符合相关年龄、收入、职业等产品的潜在消费能力。实际上,通过对汽车杂志的广告客户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汽车杂志读者的广告价值远远超出其他行业。
我们选取了《汽车之友》、《汽车导购》、《车王》和《汽车测试报告》四本汽车杂志从2004年到2008年每年5月刊共20本刊进行广告内容抽样分析,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非汽车行业类广告在汽车杂志中的地位正在提升,尤其对于中高档汽车杂志而言,非汽车行业类广告的比例甚至已经高于汽车相关类产品的广告比例,如:《车王》,汽车行业不相关类广告在抽样总量中的比例占42%,仅次于整车广告的46%,远远高于汽车相关类产品的广告12%比例。而《汽车测试报告》也体现出了相类似的情况,汽车行业不相关类产品广告30%,大于汽车相关类产品广告的20%。对中档杂志来说,汽车行业不相关类产品广告的比例相对较少,《汽车之友》占16%,《汽车导购》占7%。
而从四份杂志在非汽车行业类产品广告比例的构成走势趋势上看,(见图一)《车王》和《汽车测试报告》作为高端汽车杂志,非汽车行业类广告比例呈上升的趋势,《汽车之友》作为一份中档专业资讯杂志,非汽车行业类广告相对稳定,《汽车导购》定位相对低端,对其他类型的广告主吸引力较低,因此非汽车行业类广告较少。这就反映了汽车行业外的广告客户对中高端汽车杂志更加重视,而汽车杂志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汽车行业以外的广告信息,一方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另外也增加了杂志的经营效益。“分众中的大众”模式对于汽车杂志的广告经营提升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为何中高端汽车杂志的非汽车广告比例激增,而中低端汽车杂志比例较低?主要原因在于汽车杂志的受众定位和广告主对汽车杂志使用的定位不同,也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分众中的大众”层次性的体现。中高档汽车杂志的受众购买力较强,杂志的定位更受高端广告主的青睐,对于高档消费品厂商、房地产厂商而言,中高档汽车杂志的受众对他们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通过在中高档汽车杂志上的广告投放可以为其获得更多的潜在客户,因此,对中高档汽车杂志的广告内容投放呈现上升的趋势。中低档汽车杂志的受众虽然在汽车行业内消费能力偏低,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他们也是消费能力较强的群体,并有一定的个性化的需要,因此,同样有行业外广告客户选择它们,比如电子类产品、户外休闲产品等。
再从《汽车族》杂志的广告分配结构来看,(见图二)整车汽车产业和油品、轮胎等汽车相关产业是这本杂志广告的支柱产业,依次占62%和18%。相比之下,另外几个行业的广告投放量相对较低。手机、电脑等电子类产品占9%的份额;钟表、酒类等高档消费品占5%的比例;运动、户外等休闲用品所占的比例是4%;房地产和其他行业各占1%的比例[8]。对于汽车杂志来说,它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读者需求及杂志定位,争取不同的汽车行业外广告客户。例如,定位高端时尚的汽车杂志可以多争取高档消费品和时尚用品的广告份额,而定位在汽车运动与自驾游类的杂志则要挖掘运动、户外休闲用品广告市场的潜力。
从罗兰贝格咨询有限公司对汽车杂志受众的调查中发现,(见图三)豪华车主对名表、名酒、钻石相关事物表现出较高兴趣,因此定位于中高档的汽车杂志很快就得到这些有实力的汽车行业外广告主的高度重视,汽车杂志受众的价值得到了高档消费品厂商的充分认可,而汽车杂志也通过与这些行业广告客户的合作,满足自身读者的信息需求,汽车媒体在汽车厂商及受众间的中介作用开始展现,并通过“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创造了一个多赢的局面。
另外,从整个杂志广告市场的情况看,由于媒体的传播特点不同,消费类杂志广告市场明显地依赖计算机、化妆品、服装服饰、通讯、汽车等行业,而行业类期刊则主要依赖特定行业的广告投放规模。2006年期刊广告投放额超过亿元的行业有:日常生活用品、计算机、服装服饰、电子、文教媒介、机动车、通讯、建材、医药、机械设备、房地产和家电12个行业,它们的广告总量占期刊广告的87.99%[9]。由此可见,汽车等行业消费类杂志在“分众中的大众”模式下开展多元化的广告经营活动,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行业消费类杂志的发展前景应该是光明和灿烂的。
(二)“分众中的大众”模式下汽车杂志的报道内容
汽车杂志作为汽车工业的行业媒体,读者就是由于对汽车信息的需求而聚合在一起成为汽车杂志的“分众”,为读者提供汽车相关的信息是杂志的主要报道内容,是它们的“本业”,这是由杂志本身的行业特性决定的。在“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中,我们更多地关注行业消费类杂志“分众”受众的多元化需求特征,并通过“大众”模式进行满足,在报道内容方面,汽车信息仍然是汽车杂志所提供的主要信息,但是对于“分众”的这些多元需求,可以尝试通过“大众”经营的模式予以满足,比如开辟一个介绍读者感兴趣的行业或者产品的小栏目;与读者感兴趣的商品厂家开展联合报道等形式,甚至可以通过创立专刊的形式增加报道频次和数量,让“分众”读者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中国汽车杂志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国内汽车杂志行业的佼佼者――《中国汽车画报》,已开始尝试这种“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下的报道内容转型。通过读者调研反馈的信息发现,杂志的读者对豪华钟表、珠宝、时装等奢侈品信息非常感兴趣,而国内期刊市场却没有一本有影响的介绍国外钟表信息的杂志。随着钟表等奢侈品广告客户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他们的杂志合作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时尚、财经、新闻类杂志,而是希望与汽车杂志等拥有一定消费能力和广泛喜好的读者的杂志合作,同时钟表也是国外汽车杂志的主要广告客户。鉴于此,《中国汽车画报》决定增加对钟表行业信息的报道。《中国汽车画报•钟表专刊》于2008年6月应运而生,首期就发行了8万份,随《中国汽车画报》主刊发行,共48页。范围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至2008年12月底,《中国汽车画报•钟表专刊》成交了5家钟表厂商广告客户。而到了2009年12月底,就有10家钟表厂商投放了广告,发行量也达到了15万份,取得了通过一年半时间实现发行量和广告量翻倍的良好业绩。《中国汽车画报•钟表专刊》的成功打造,说明《中国汽车画报》的读者对其《钟表专刊》是非常接受的,随着发行量的增加,广告客户也随之快速增长[10]。通过这个实证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对汽车杂志等行业消费类杂志通过报道内容转型来满足其“分众”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并实现经营效益的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行业消费类杂志“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是基于对分众及大众传播模式深入思考,结合行业消费类杂志小众媒体的特点而发展的。这个观点的谨慎提出,为汽车杂志等行业消费类杂志经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通过汽车杂志成功案例的实证研究,表现出它对行业消费类杂志的经营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3.
[2]兰苓.现代市场营销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62.
[3]高萍,畅榕副主编.广告策划与整合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49.
[4]袁跃东.期刊市场的细分是一个大趋势――《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的内容定位评论推荐[J].编辑学刊,2006(2):46-47.
[5][英]吉莉安.道尔,李颖译.理解传媒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
[6]世纪华文.2008年下半年中国报刊媒体广告价值分析报告[M].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2009:100-120
[7]李文斌.汽车类期刊读者结构分布、阅读习惯分析[J].今传媒,2009(6):96.
[8]王刚.中国汽车类杂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