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发展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1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发展对策
一、前言
在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弘扬民族精神,也是推动群众文化组织和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推动着群众文化的具体实施[1]。近些年来,基层群众文化得到了广泛开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群众性文化活动,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精神层面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进行改善和优化。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基层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面对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等地。因为各地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发展水平还不够统一,所以需要不断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2]。我国有很多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农村,有些地方的封建迷信思想还比较严重,这些都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也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也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维系人们群众的基本利益。在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时,一定要加大投入,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切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我国的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三观。结合各地的特点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在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综合素养。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组织不够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的基层组织没有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理解这项工作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某些基层组织管理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文化建设思维还比较局限,认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用不大,没有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觉得就算是进行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不会有明显的成效。另外,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政策导向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都没有对这些基层组织造成太大的影响。很多基层组织还没有认识到时代在变化,我国的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发生了很多潜在的不明显的变化。
(二)发展方向不明确
目前还有很多单位在进行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时,没有把握住发展方向,制定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在建设基层群众文化时,要真实结合群众的需求,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如果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没有把握住发展方向,那么所制定的计划就不够合理,无法切实提高群众的个人素质,无法融入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无法提升我国的文化发展水平。
(三)文化队伍建设不健全
目前,基层文化建设队伍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知识背景,通常都是由基层群众来负责。很多的团队成员对基层文化组织建设的认识不到位,而且有没有实际的相关经验,这就导致在进行文化组织建设工作时,很容易出现问题,使得这项工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无法帮助基层群众提高个人素质。所以,在很多基层单位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建设管理人员也是阻碍基层文化组织建设顺利开展的一大因素。
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对策
(一)提高基层单位的重视程度
要想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就需要加强基层组织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变基层组织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传统的看法,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加强重视的同时,也要求基层组织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带来的具体作用,在基层组织中切实落实各项文化建设活动,为人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文化活动,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
(二)建设文化设施
在建设基层文化的过程中,注意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进行合理规划,坚持循序渐进。各地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提供人才和资金,吸纳民间资源。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建设好基础文化设施以后,一定要引导基层群众进行免费试用。并且定期对这些设施进行维护,保障这些设施真正发挥作用。
(三)建设文化团队
文化团队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什么类型的工作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也不例外。要想提高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就要加强文化团队的建设,不断培养相关高素质人才,提高文化团队的工作能力。除了录用过程中注意筛选,还要鼓励有才华的基层群众参与到文化队伍中来,在身边的小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让文化团队更加亲近群众,提高工作效果。
五、结语
要想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不要急于求成。相关工作人员、基层群众以及政府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切实落实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颖.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4,(5):123-124.
[2]赛尔其玛.探析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与发展[J].中文信息,2016,(7):311-311.2016.07.266.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2
本学期校园文化发展下设以下部门:文艺部、宣传部、体育部、社团部、爱心基金会。主要活动有:
lDJ大赛(校园新声代)[时间:10月中旬至11月]
l校园达人[时间:常规活动,约为每两周一次]
l长、短绳比赛[时间:10月末]
l羽毛球赛[时间:11月末至12月初]
l社团制度改革[时间:整个学期]
l爱心基金会圣诞节系列活动[时间:11月下旬至12月]
l毕业生拼图纪念活动[时间:可能贯穿整个学期]
l“觅”栏目重启[时间:整个学期]
l其他
二、主要工作规划(详见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
文艺部
(1)DJ大赛
传承往年的活动意义,本学期的DJ大赛意义上讲不会作出过多改变。目前活动的宣传和选手选拔已全面开展,活动可能持续至11月。比赛阶段分海选、复赛、决赛,力求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进来并展示自我。复赛及以后的相关的宣传和展示将通过早间广播及其他形式(如开放式观摩、新闻等)进行。比赛的考核内容也会增多,会添加综艺和审美等部分。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DJ活动将会在后期注重DJ的监督和更新,力求将校园DJ做到更为专业的境界。为避免DJ不履行最初的承诺,后期的指导和监督(包括审美、语言组织、主题设计等)将会加强。
(2)校园达人活动
这项活动的前身是音乐角活动。活动将继续以专场形式进行展现,但会引进更多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例如魔方、舞蹈等)。专场时间不求长,频率不求过高;不求及以出神入化,但求才艺充分体现——重要的是创造校园内的大众文化和时尚。初定每两周将举行一次校园达人活动,要求在之前给出具体的规划和操作细则。
体育部
(1)长、短绳比赛
意义上不发生重大变化。对象为除初三、高三外全校学生。裁判员方面可以与志愿者部联合,或自行找人。
(2)羽毛球赛
意义上不发生重大变化。此外,本学期体育部的工作将致力于让更多的同学以多样的形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缔造一个具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社团部
(1)社团制度改革
本学期社团部将对社团进行一次整体规划,要求各个社团能够定期活动、制定详细的计划、建立社员档案等,规范运作。此外,社团活动的制度也将有一定变化。详细请见社团部工作计划,已作出详细规划。
宣传部
(1)“觅”栏目重启
“觅”是一个全校学生接触艺术的窗口,位于图书馆的侧窗。这一板块预计将正常运作起来,定期为同学们提供艺术类相关信息。初定为宣传干事轮流制作板块,内容包括美术、音乐、展览信息三大部分。“觅”内容不求多,但求精致到位,吸引眼球。
(2)毕业生拼图纪念活动
校友回归母校,若能有所纪念再好不过。宣传部计划让应届初三、高三同学抽出一点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绘制一幅班级的拼图,分成以班级人数为单位的部分分给班级成员收藏。待回母校时可以将拼图拼贴于指定的位置,作为班级的特殊聚会。这项互动性强的活动还可以成为电子版,方便校友收藏。
爱心基金会
(1)旧书再利用活动
在08学年度第一学期首开先河之后,此项活动预计将在11月中旬再度启动。与去年相比较,今年的活动将在流程上更细致,意义上更深刻,秩序上更井然。
(2)苹果贺卡活动
作为圣诞节的保留活动,本学期苹果贺卡将在细节上进行完善,时间上紧凑不拖沓,及时传递校内外的祝福。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3
关键字:发展农村文化 五大意义 三条措施
文化馆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共同愿望。
我们所要构建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具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宏伟目标的新农村。构建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各个领域整体着眼,全面推进。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文化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
一、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的意义
1.对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宏大目标是否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联系农村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又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的关注,不同利益群体差距的扩大已经对坚持共同理想信念提出挑战。
农村文化具有认同功能。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建设新农村的理想,宣传构建新农村的主张,使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农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认同中国广大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建成“两个社会”而共同奋斗。
2. 对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
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否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新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化具有规范功能。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农村文化是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好形式。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已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3. 对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用。
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基础。文化落后、愚昧无知,是根本不可能构建新农村的。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新农村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具有传授知识功能。群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承载体。由于农村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发挥才智,取得教益,因此它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传授交流效能、社会教育效能、乐中求智效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4.对社会心理危机的缓和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安定的社会秩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如果将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起来,再扣除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再加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及失去土地等原因,造成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情绪和一些地方心理危机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
文化具有沟通人际关系、宣泄人们情绪、调剂精神的效能。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绪的渠道,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可以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可以给农村弱势群体带去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缓解两极分化后部分农民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
5.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的“乡风文明”。
农村文化具有强大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但其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本身必须是强势文化。纵观农村文化的现状,虽然由于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它仍然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的农村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显偏小。首先,国家以及省、市、县政府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有失公平现象。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人均投入数量,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如2003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71.9%,农村文化只占28.1%;加上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责任承担者的乡、镇党委、政府又大多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农村文化投入甚少。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农村文化的现状如果不改变,就不能承担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况且新农村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农村,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农村中必须发展农村文化。
二、如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
如何发展农村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落实发展农村文化的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以此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1. 落实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
发展农村文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克服重城市、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要明确并牢固树立发展农村文化,保障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是政府天职的执政理念;要切实做到“五个纳入”即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要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文化发展的设施和经费问题,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确保农村文化经费有较快的增长;并建立发展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
2.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在农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四基建设”,充分发挥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要实现服务对象的扩展和服务层面的延伸,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文化室),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还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和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各方共建、共享农村文化的新路。
3.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助推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新农村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促进农民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融合,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要组织好春节、端午、中秋等富有凝聚力、亲和力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和地域文化活动。要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扭转目前农村文化供求脱节、活动单调、缺乏吸引力的局面。让人人享有农村文化,让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4
一、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大,各级领导部门都非常重视基层文化的建设发展。各地往往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各异且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群众也能自发组织广场表演等各式活动,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然而,在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各地还面临各种实际问题,社区文化站点建设和社区文化繁荣发展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一)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还不够
部分地区的文化主管部门把社区文化建设与居民自发休闲娱乐混为一谈,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部分街道文化站没有建立文化建设规划,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际效果,也没有相关指导和绩效考核。上级领导部门在对社区工作的考评检查中,也没有把文化建设放在应有的地位。
(二)文化建设的职责不明
当前,街道和社区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尚未指定明确的主管部门,相应的职责也不甚明确,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没有健全的政策法规
当前,文化建设还是社区工作的新事物,我国也没有建立明确的政策法规。对于社区来说,文化建设的考评、内容指导、资源共享等相关问题都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
(四)投入不足
绝大部分社区并没有实际的经济来源,工作开展依赖上级财政拨款。虽然近年社区获得的经费有所提高,但由于群众的文化需求增速快,财政拨款仅能维持文化站的日常运转,开展活动的空间受到较大限制。多数文化活动室因为资金短缺,长期不能完成设备更新,文化活动开展受限明显。
(五)文化设施不足
在绝大多数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相当滞后,缺乏必要的场所、器材和相关设施,无法满足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
(六)文化建设人员缺乏
开展社区文化加设,必须拥有一支文化素质高、道德素质高、文化专业技能较强、热衷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而现实是专职文化管理的干部还十分缺乏,文化骨干更是匮乏,文化建设人员缺乏的情况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档次以及水平的发展。
二、推进社区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具有一定奉献精神的文化骨干团队是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的必要保证。文化站必须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制定计划,定期开展系统培训,让骨干队伍能对文化建设发挥真正的骨干作用。此外,要特别重视发挥社区文艺志愿者的重要作用,为社区文化站点提供更多的人才。上级领导部门也要加强对文化站建设的力量指导,给文化站输送更多专业人才,逐步提升社区文化站点开展文化活动的价值。唯有建立骨干队伍,社区文化站点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强化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建设是开展文化建设的主要部分,我们要多方面入手强化社区文化站点的硬件设施建设:
第一,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大投入,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让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更为迅速;
第二,有机整合现有资源,并让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资源应用的效益;
第三,基层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方自筹经费,如接受社会捐赠、收取活动团体抵偿费用等,让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社区文化站点的建设。
(三)创新社区文化建设路径
由于社区文化建设尚未形成既有模式,因此,街道文化站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高瞻远瞩,积极作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结合实际,努力创新社区文化建设路径,创立出群众喜爱的活动载体,探索惠及群众的文化活动形式,使得社区文化建设持之以恒地发展。
(四)树立社区文化的品牌意识
街道文化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要把树立地区品牌作为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首先,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应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是群众性的。由于各地社会发展、文化沿袭以及区位地域风情的差异,每个社区均存在特色各异的文化;其次,由于各地固有各式文化形态,原生的文化资源保存较好,从而形成形式各异的风俗文化;另外,基于不同的社区环境特色来树立文化品牌,有限打造符合现代审美兼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不断扩大影响力,形成社区自有的文化特色。
(五)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模式
要不断创新街道文化站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文化站的职能功效。首先,街道文化站要立足于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发挥文化宣传的作用,积极组织各式文化活动,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达到娱乐大众、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的作用;其次,要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特性,开展形式多用、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的认知和参与感更强,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社区文化活动能够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5
区语言文字工作要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思想的指导下,以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重要任务为抓手,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快推进本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创建一个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语言文字氛围和语言文字的环境;迎接市语委对我区语言文字工作的全面督导评估。
二、重点工作
1、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于2月26日在全区集中性开展《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宣传活动,增强市民对《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知晓度。
2、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区语言文字监测工作网络,成立区语言文字监察员队伍。开展监测工作,对各类媒体、公共场所、学校等规范用字进行监督检查,净化城区内用字环境。
3、为迎接市语委年对我区语言文字工作的督导评估,区政府督查室和区语委办联合在4、5二月集中对本区各委办局、乡镇街道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组织召开年区语委全委会,贯彻实施《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以迎评工作为契机,提升我区的语言文字工作质量,全面推进区语言文字工作的纵深发展。
5、加强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管理,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规范使用文字的能力,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有效开展
6、结合“迎世博、学双语”活动,倡导市民积极参与“双学”活动,将语言文字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紧密的结合起来,推动区精神文明建设。
7、本年度区内在职公务员、媒体工作人员、教师均按国家标准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率达80%以上。对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有困难的人员,通过培训,帮助达标。
三、具体措施和时间安排:
一月份:
1、区语委召开各委办局、乡镇街道语言文字工作迎春座谈会,交流各委办局、乡镇街道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部署今年语言文字工作要点。
二月份:
1、各委办局、乡镇街道制订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并将计划交区语委办(团结路29号,截止日期3月15日)。
2、区语委结合市语委工作要求和本区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情况,布置学生口语交际表达章的争章工作。
3、2月26日,全区集中开展贯彻《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宣传活动。
4、建立区语言文字监测工作网络,成立区语言文字监察员队伍。
三月份:
1、启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检查、评估工作。
2、申报市语言文字工作课题研究项目。
3、开设普通话强化训练班,提高部分教师和公务员讲普通话的能力。
四月份、五月份
1、区语委与区精神文明办公室联合组织开展“迎世博、学双语”的双学活动,积极动员市民参与“双学”活动。
2、对区各委办局、乡镇街道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全面的督查。
3、召开年区语委全委会。
六月份:
1、督查工作小结,对有关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七、八月份:
1、为“推普宣传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基层单位开展“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专项电脑小报比赛。
2、整理语言文字工作档案资料。
九月份:
1、举办第九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
十月份:
1、做好迎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十一月份、十二月份:
1、迎接市语委对我去语言文字工作进行全面督导评估。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6
关键词:企业文化;问题;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更是文化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但目前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其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简单的自然发展状态。
2、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长期以来,对如何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容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也有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统一了企业的标识,做了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3、重视企业文化的设计,轻视对员工的教化
有的企业虽然设计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但仅仅热衷于把企业文化设计出来,展示出来,热衷于通过企业文化的展示改变企业的社会形象,热衷于让大家知道企业在做企业文化。而缺乏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教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4、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随意性强
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如何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很多企业各项工作都有年度计划,唯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计划,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很强,缺乏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二是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5、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人的因素
一是忽视员工的参与度。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间力量,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反馈,员工没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忽视员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又要给员工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员工,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贯彻、推广,轻视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造成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途和可能达到的职位程度缺乏认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6、企业文化缺乏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其自身的独创性。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企业往往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而是简单学习一些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没有表现出企业特有的文化色彩,没有真正的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没有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无法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法使社会公众通过这些精神文化识别企业形象,产生对企业的认同与选择。
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的措施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包括:
1、对企业的背景分析
企业文化要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就离不开对企业的文化背景、经营背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熟悉企业的业务特点。要分析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曾经做了哪些自觉、不自觉的工作,对企业过去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SWOT分析。具体工作要细化,要仔细梳理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一项工作中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的差距表现在哪里。只有做好了这些背景分析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充分显示出自身深厚的文化沉淀,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2、梳理、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核心理念的梳理、提炼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企业的核心理念要得到员工的理解、认同,对员工产生激励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析企业的定位,提炼企业的愿景。很多企业在做愿景设计时,目标过空、过大,不切实际,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企业的定位分析。要在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自身的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愿景。二是分析企业的经营特色,提炼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是决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基础,要避免企业精神文化的雷同现象,就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深、做细。三是分析企业的文化特色,探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某企业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温馨的家园文化”的文化特色,这种家园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客户是一种大家庭文化,对客户要形成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和形象力;对员工是一种小家庭文化,对员工要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3、理念强化
企业的核心理念总结、提炼出来以后,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企业的文件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对员工进行强化,使员工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动员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动员会,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召开骨干员工座谈会,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达一方式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使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三是VI系统执行操作。在建立和完善企业VI系统的基础上,可根据各业务单位的特点确定不同地点的展示辞条,完成企业理念的展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以一定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体现和强化。推出VI导视系统,对外可以进一步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增强企业对客户的吸引力,完善企业的品牌形象;对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力,以文化力推动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
4、认同消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如何让员工认同消化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地”,把文化力转化为竞争力,这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避免企业文化成为“空中楼阁”。认同消化可从以下工作入手:一是典型人物的树立、学习和推广。可开展《我们身边的故事》作品征集活动。通过作品征集,挖掘发生在员工身边的对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对企业贡献最大的人等。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丰富企业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员工在学习、认知企业文化时产生积极的、具体的联想,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消化企业的核心理念。二是优质服务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在员工中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在员工中树立规范服务、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以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三是神秘顾客制的启动。通过聘请“神秘顾客”,对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现场暗访,可以从顾客的角度,及时发现、改正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客户满意度,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可以给企业员工以无形的压力,引发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服务技能,改善服务态度,促使其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可以帮助管理者查找管理中的不足,拉近员工与企业和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达到内练功力,外塑形象的目的。四是开展“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的讨论,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认识。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及推进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员工只有理解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认同企业文化,才能自觉地将企业的目标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