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化学实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实验范文1
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 药品变质造成的实验异常现象
案例:用新制的FeSO4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2时,结果未能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却是灰绿色沉淀,并逐渐变成红褐色.这种情况是学生可以自己分析得出原因的,操作的关键:1.为什么要用新制备的FeSO4溶液?2.为何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的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最佳的改进方案:可以在溶液表面封一层苯或封油层以隔绝空气,氢氧化钠溶液事先煮沸以赶出里面的氧气.
2. 滴加与反滴加的顺序不同造成的结果不同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如Cu(OH)2的制备是高一的一个学生实验.若按教材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可以产生大量的絮状沉淀,但是对该沉淀进行加热时有时就是看不到黑色CuO.实际上,按如上操作一般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绿色的碱式硫酸铜,致使观察不到Cu(OH)2的受热分解现象.所以,建议将步骤改为“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确保生成Cu(OH)2过程中NaOH始终是过量的.
3. 药品长期存放变质造成的实验结果异常
实验室中某些药品由于长时间放置因氧化等原因变质,如我们检验Na2SO3溶液中的亚硫酸根离子时可以先加入盐酸,产生气体能使石蕊试剂褪色,但长时间放置的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钠而不能与盐酸反应.这样的实验在操作之前教师要先检验药品是否变质.
4. 药品的量的用量不一定越多越好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例如在做银镜反应时,在一洗净的试管里注入1 ml AgNO3溶液,然后加氨水到完全溶解,再滴几滴新配的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却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镜.分析原因,应该是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量未控制好引起的.在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不可过量,教材描述为“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实践经验证明,氨水过量越多,银镜反应的效果越差.所以我个人建议,加氨水时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到还略显浑浊(不可使沉淀恰好溶解至溶液澄清)为止,这种银氨溶液氧化能力最强,实验效果非常好.
5. 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如不迅速插入乙醇,反复几次,并不会看到铜丝变红亮,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所用试剂的浓度大小,试剂选用的恰当与否,酸碱介质环境,仪器的选用及装置是否合理,以及实验操作者自身基本操作是否过关等方面也会引起实验的异常现象.
二、实验现象异常的改进与利用
1 .通过异常现象的分析促进学生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严谨的科学态度是高质量地完成化学实验的前提条件.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大多是由于实验态度不严谨而引起的.如:试管没洗干净就进行银镜反应的实验,结果看不到银镜出现;用不干燥的集气瓶收集氯化氢或者氨气,长时间收集不满;使用滴管时,一管多用,或者滴加试剂时随意碰到试管壁,导致试剂交叉污染;不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造成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正常等等.如果查明异常现象是由于上述主观原因而产生的,应该借此机会强调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规范的操作方法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2.利用异常现象进行知识点的转化学习,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
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实验失败或误差较大时,要合理的利用失败的原因将知识点转化到相关知识的应用上,往往学生会对异常的实验现象更加关注,合理巧妙地利用这种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教师在这方面可以多加注意这也是教学艺术的一种升华!
3.利用实验异常现象,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只要学生留心观察实验过程,注意捕捉奇特的变化,就可以发现许多实验异常现象,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究会得到很多重要的发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见怪不怪的现象着手探究、发现问题.中学化学中异常现象很多,其中很多异常现象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探究的极好材料.
通过对各种实验现象的分析、探究,唤起了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将“苦学”变为“好学”、“乐学”,这正是当前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教学理念.只要我们一线教师善于处理异常现象,因势利导,不但可以化解课堂失误,更会增加学生对我们的信服力,增加我们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这对于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高中化学实验范文2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做人。新世纪的教育只有真正切入并融于生命,才能体现教育的生命,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一、开展层次化、开放性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合理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既要符合认识规律,又要满足化学教学要求,还要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一层次为认知型实验教学阶段,这一层次是传统的规范验证性实验。目的是熟悉实验史实,体验基本科学实验过程,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观察、实验、记录、条件控制、化学用语化等基本技能。第二层次为综合型实验教学阶段。这一层次是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这一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综合的基本概念,可以对所有学生开设。第三层次为设计型实验教学阶段,这一阶段是结合化学教学而进行的一种尝试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化学科学的较高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定实验项目,自主思考,综合多门学科知识和多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来完成实验操作,撰写出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习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去寻求一种新思路。学生在实验中自始至终是主体,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创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以上三个层次是螺旋式上升的,分阶段进行的,开发新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装置,教师需要选好实验项目,指导好学生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教学平台,设计性实验要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价值和设计的必要,要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落实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全面开放化学实验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从时间、空间、实验内容以及实验形式上的全面开放,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式化学实验能够拓展研究的空间,使学生自主实验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关,学生将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与现有的教学实验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发挥求实的自主精神提供了学习、实践条件。在开放式实验室,学生通过接触新颖的社会生活课题,接触一些先进的科研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创新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创新。从化学实验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这一课题来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带领学生学习并探讨如何将化学实验绿色化。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绿色化学教育,是强化学生绿色化学思想,培养未来绿色化学公民的重要手段。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用预防化学污染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方法,对常规实验进行研究改革而形成化学实验的新方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也最为直接,化学实验是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最好渠道。在高中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教学资源,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究性教学。开发微型实验,循环使用溶剂和充分利用反应产物,注重学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渣及学生实验产品的处理。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验能力,在问题的提出、实验用具、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等方面设计不同开放程度的实验,最终使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创设多纬度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自主性效果。学生通过实验创新实践,能够在实验兴趣、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途径等方面都得到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波.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平衡移动实验设计[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
高中化学实验范文3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兴趣;主体性
一、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
兴趣永远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同时也是我们最佳的学习动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是一样,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引导学生更主动的积极的探究实验,从而提高化学实验的质量。然而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呢?笔者认为,我们要紧抓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与兴趣趋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把复杂的问题清晰化,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去学习。
1.视频的演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逐渐走进了我们的教学课堂。在多媒体的运用中,视频的演示往往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深受学生的喜爱。视频生动而形象的特点,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播放一些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视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如,“玻棒点火”,“粉笔炸弹”“喷雾作画”等这些实验,充满了趣味性,但是其实却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通过这样类似的趣味性视频的演示,可以先诱发起学生的好奇心理,然后,我们再将其化学原理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故事的讲述
在高中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化学教师,在平时我们可以多积累些关于化学实验的故事,这样,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将其引用,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卤素的相关制作实验时,我们就可以讲述科学家们为发现与制取卤素的一些小故事。如,诺贝尔为了将炸药制取出来差点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居里夫妇俩更是不辞辛苦的在一个破旧的棚子里奋战几年,最终得到了一百毫克的氯化镭。通过这些故事,用科学们不畏辛苦的执着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向科学家们学习,科学探究化学实验。
3.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往往会对自己身边的事更加的关心,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心理特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尽量的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交给学生一些有用且有趣的化学知识,这样他们会对化学实验更加的感兴趣。例如,在卤素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如,说我们在磨刀的时候,可以现将其浸泡在食盐水中大致十几分钟,这样可以使刀磨得更加的快,而且还能够延长刀的使用寿命。还有我们吃的食盐是从海水中或者盐矿中得到的,在化工上,我们可以用食盐水溶液进行电解得到氯气。
二、重视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主体性
学生才是学习中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引导者,在化学实验中也是一样,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然而在过去的实验教学中,有些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常运用指令式的语气要求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是十分失误的举措,即使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应该耐心的细心的对其进行引导,而不是命令式的指派。同时,笔者认为,学生在实验中,往往能够从失败中寻找更好的方法,更加的了解实验,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
1.实验操作的主体性
俗话说的好,“说得好不如做的好”,只有我们自己去实践了,才能够真正的从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化学实验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是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不能代劳的。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以一个辅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进行实验。因此,在实验操作中,我们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充分的参与到化学实验中,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
2.实验设计的主体性
在高中的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是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进行设计的。而实验设计往往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有些化学教师可能因为过于担忧学生难以进行实验的设计,而直接的告诉学生该如何做。其实,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放心的放手让他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我们要重视化学的实验教学,进而促进化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与运用化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对高中化学实验的掌握。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在化学教学中,不断的探寻好的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实验范文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检验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继承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结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大部分实验是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80%以上,学生自我创新的机会太少。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索性实验很少,这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常用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老师将实验方案、步骤和注意事项明确地呈现给学生,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再把实验现象、结果和对应的知识进行比较,最后进行概括。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时候“严格”地要求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与书上或老师所讲的相吻合,否则,就认为自己的观点有错误。这样下来,做实验和观察实验只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书写实验报告也只是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实验的目的最终演变成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从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
2.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是传授知识、学会解题,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预设的,对问题的解决只要求一种方案或答案,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当前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来看,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
高中化学实验范文5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知识是需要学以致用的,课本上的知识是一方面,实践动手操作是另一方面。这一点,在化学这门学科上是尤为突出的。实验在高中化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整个研究的过程,还能够启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爱好。与此同时,实验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能一成不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谈谈如何实现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希望能对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创新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
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还是偏重课本的讲课,对于化学实验却涉足较少。然而,高中化学课本上的许多原理和定律都是需要实验来佐证或者需要实验来得出结论的,可见高中化学实验是至关重要的。实验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兴趣和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多多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自己去根据实验观察和操作去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性和创新意识。另外,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要分别在实验准备、操作、观察、分析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在实验准备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高中化学课本,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通过阅读课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阅读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也吸引着学生探究欲的萌发。接着,教师演示实验或者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破解之前阅读课本时所产生的疑问。再者,让学生小组讨论实验现象,试着总结实验结论。最后,由教师把大家的发言总结,查漏补缺,进行透彻的分析。这样的高中化学实验的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课堂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和技能,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创新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手段
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都需要创新,然而一切的教学创新都是需要配合合理的教学手段来实行的,因此,教学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主要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实验的设计、方法需要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下面就介绍几种创新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手段:
1.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实验材料和仪器
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化学实验的材料和仪器,再通过某些适当的操作来实现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观察物质的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但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化实验其实不利于现代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学生平时熟悉的实验材料来代替指定的仪器,产生的效果说不定会出乎意料的好。比如,在“原电池和电解池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所指定的石墨电极和用作电解槽的U形管可以分别用电池碳棒和塑料盒来代替。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指定的实验内容,材料的替换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电池和碳棒的一些知识。此外,U形管体积小,不方便观察,用体积相对较大的塑料盒来代替U形管也方便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所以,有时候只需要几个实验材料的巧妙代替就可以使高中化学实验变得更有趣,更利于观察和理解,对学生高中化学的学习起到非凡的成效。
2.多让学生参与到高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
学生在高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跟着教师的演示,照葫芦画瓢。但实验并不仅仅是操作,还包括实验中的观察,同学间的讨论,还有对化学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等。因此,教师需要多多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欲,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思考、多实践,发现问题、分析现象,以培养学生做高中化学实验的能力和兴趣。比如,在做带有盐桥的锌铜原电池装置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盐桥是否可以用金属导线替换,如果替换的话,又会给实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和讨论,引起学生好奇,再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和之前做的猜测作比较,再对实验进行分析。如此所形成的高度融合的高中化学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综上所述,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是不适应新时代的学生教育的,必须要不断创新,开创出更适合学生,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成果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更顺畅地取得新的硕果。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实验范文6
关键词:学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学习情境,对巩固、提高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启迪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对训练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我们每一个高中化学教师都面临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科学地将实验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将新课标对实验教学的要求落到实处,并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一、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兴趣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学习和掌握了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但这与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要求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首先要做好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工作,对学生的化学实际认知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对他们在知识上的缺陷、技能上的不足,学习动机与方法上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纠正和弥补,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好头、起好步,不至于对化学学科的学习产生畏惧感。做好这一步工作之后,高中化学教师就可以实施自己的实验教学计划了。众所周知,化学实验教学基本上是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的演示实验,一种是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而这两种方式,又是紧密联系相互利用的。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动手实验提供范例,学生动手实验的成功与否又是对教师演示实验教学成功与否的检验,而有的时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演示实验也可由学生来做,而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指导,使之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因而,在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制订周密的计划和预案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实验兴趣的激发。古人说:“学贵有疑。”设“疑”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精神的动力。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尽量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存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产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要去探究,而在探究的过程中,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技能得到了增强,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视野得到了拓展,不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变得更加浓厚和持久,学生的化学素养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二、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规定了高中化学三维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更应该认真地运用这种学习方式。笔者认为,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与能力培养起来较为容易一些,探究学习方式和能力的培养就要相对难一些,因为探究是要超越一般能力的,没有基础不能探究,没有基本的技能不能探究,没有兴趣不能探究,思维不活跃也无法探究。而一旦培养起了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就会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使学生的学习突飞猛进。因此,为了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就要在实验教学的过程别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还是个人的独立实验,都应把探究性贯穿其中。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通过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也可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通过增加实验的未知性,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某些实验所验证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水平,教师就可将这类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放在知识教学之前去完成。对一些学生确实难以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点拨或学生合作探究去完成。具备了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要善于做好实验报告,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仅是让学生从实验中领悟化学知识的缘由,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演示是其中的一种培养方式,在操作中更要让学生着手将化学演绎的过程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实验前让学生写好实验报告、操作报告、程序过程。化学实验结束后可以分小组总结,写出化学实验报告,形成化学实验论文。每位学生还可以在班上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最后形成化学综合成绩的考核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动脑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从化学中悟出了科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