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

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1

一、企业董事会的基本架构及运行状况

2020年, 户企业共召开董事会 次,形成决议 项,审议事项涉及“三重一大”、企业重要经营活动、财务预决算、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报告、人员招聘、重要人事任免、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配系数确定、工资薪酬调整方案、股权投资、股权转让、公开招标、工程改扩建、融资贷款、贷款担保、贷款偿还、基本制度建设、公司章程修订、公司战略方针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内容。

各企业为了规范董事会运作,制定和完善了多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董事会议事规则、企业管理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公务车辆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集团安全管理制度、财务内部核算制度、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招标管理制度、工程物资管理制度、子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

二、企业董事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董事会制度不够健全。董事会基本制度体系一般包括:董事会的规模与构成、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董事和董事会的职责职权、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制度、董事会的会议与议事规则、董事会会议制度、信息与报告制度、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评价制度等。从调研的企业看,董事会制度尚不够健全,有关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制定与完善。

二是董事会的核心地位不够突出。个别企业对董事会的职责、职权的掌握与理解不够透彻,哪些是董事会的权力,哪些是经理层的权力,划分的不尽合理,董事会的权力没有得到充分的确认。比如,有的公司审议重大事项时召开的会议,以领导班子会议或者是联席会议代替董事会会议,未能体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及权威性。

三是董事会的会议决策机制不够规范。有的企业召开董事会次数较少,不符合公司法规定;有的企业涉及“三重一大”事项未召开董事会进行集体决策;有的企业召开董事会会议,未通知监事会成员列席。

四是董事会会议准备工作不够细致和完善。有的企业董事会会议议程的安排、资料的准备不够充分,会议通知和会议资料不能提前送达全体董事及监事会成员以便充分调研、酝酿后发表意见;提案资料、会议记录、董事会决议等相关资料不规范、不完整。

五是董事会成员空缺时间较长。有的企业董事退休或调离后,长时间未进行补选,未及时调整班子成员。

三、加强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建议

一是规范董事会会议机制,提高董事会的核心地位。公司法规定董事会会议包括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一般情况每年度应当至少要召开四次定期会议,定期会议计划应当在前一年年底之前确定。临时会议是企业出现紧急和重大情况,需要董事会做出有关决策召开的会议。董事会会议议程的安排、会议议题及相关资料应当在会议召开之前送达全体董事和监事会成员。会议纪要、投票的结果以及决议的表述要完整、清楚、准确的记录,一人一票制,并由出席董事签字确认,董事会会议记录要保存完整。同时,董事会制度需要不断创新。首先,应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这就是要求把企业董事会做“实”,让董事会真正成为代表出资人利益的决策主体,实现董事会的科学化和精准化。其次,应该建立保证董事及时了解企业情况、获得决策必要信息的责任制度,应当保证他们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和实际问题,为董事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第三,应该从制度上规范董事的履职行为,提高董事的履职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二是完善董事会报告制度。董事会通过工作报告制度接受国资委的监督,国资委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企业上一年度的工作情况,要求在进行报告的时候,既要肯定工作成绩,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年度工作报告应当需要包括如下方面内容:董事会制度建设与运转情况、公司的发展情况、公司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活动的主要指标、公司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情况、经理人员的选聘情况、企业改革情况、企业职工收入与分配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全面风险管理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情况、董事会决定的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调整以及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情况、董事会的主要工作设想等。

三是建立健全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制度。评价董事会工作的重点是董事会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主要包括董事会的工作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日常运行、决策科学性和效果以及对经理层的监督管理等情况。评价周期为年度评价,采取多维度评价的方式,分别由董事、党委班子成员、经理层成员、董事会秘书、部分职工代表和国资委进行评价,董事会评价工作还要听取派出监事会主席的意见,之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综合形成董事会年度评价的意见予以反馈。

四是结合实际设立董事会的专门委员会。董事会下设审计和风险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用来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审计和风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指导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审核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议公司的会计政策及其变动并向董事会提出意见,督导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及实施,对企业审计体系的完整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督导,与监事会和公司内、外部审计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对风险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向董事会报告结果。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公司人员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薪酬管理办法,考核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并依据考核结果,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五是强化董事会的决策落实和监督职能。董事会应加强对经理层贯彻落实董事会决议的情况进行跟踪,及时掌握执行决策过程中的实践动态,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及建议,保证公司战略规划、预算计划和各项决议等得到有效落实。制定经理层业绩考核办法,对经理层严格考核、有效激励、约束到位。

六是探索选聘外部董事机制。引进外部董事充实到董事成员当中来,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解决企业的外部力量对于企业内部运作的监督问题,本质上要看董事会对于管理运作和业绩考核能否进行独立监督。另外一个目的是董事会中有成员来自企业外部,他们能为董事会带来新的信息、新的思考方式以及新的资源,也就是说,外部董事会参与到公司的决策过程中来,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支持,体现其作为“决策专家、经营顾问”的角色效能。

七是加强董事会秘书队伍建设。董事会秘书,主要负责董事会事务上工作的管理,是促进董事会合法合规、高效运作的有力保障,是衔接董事与董事之间,沟通董事会与国资委、监事会、经理层和党委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对于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极为关键。为了保证董事会秘书能够有效地对董事会会议的效率和决议质量负责,应规范董事会秘书的工作程序和标准,建立一个有效的董事会秘书制度,包括:董事会秘书的选聘、任用与评价办法,以及董事会秘书的履职指南。

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公司治理;传媒集团;双边治理模式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传媒集团不是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因此,中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与一般企业集团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探索传媒集团的特殊性并研究传媒集团的治理模式,确保传媒舆论导向的同时,提升传媒集团的竞争力,将有助于传媒产业与传媒集团的发展。

一、 公司治理及传媒集团治理模式相关研究

1. 公司治理的含义 。Jensen & Meckling(1976)、Fama和Jensen(1993)、Hart(1995)等人围绕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对公司治理进行了定义。ShlEifer & Vishny(1997)认为公司治理不仅包括问题,而且还包括股东之间、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Wolfensohn(1999)认为公司治理应促进公司的公平、透明度和责任。Mayer (1995)把公司治理定义为:“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它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组织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人员激励计划的一切东西。……公司治理的需求随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

二、 中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产权与股权结构存在缺陷。传媒集团的产权与委托人残缺。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我国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产权都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所有。但各媒体的实际创办者、投资者却是党政部门、群众团体、国有企业等,媒体的主管主办也是这些创办机构,传媒集团的组建变成了行政干预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化的产物,使得传媒集团的产权残缺。我国传媒业实行的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准封闭式”发展和管理,导致了传媒业条块分割,传媒集团实力薄弱。并且传媒集团“一股独大”现象很严重,产权与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使得利益冲突难免,集团治理存在困难。

2. 管理者选择机制先天不足。虽然传媒集团现行的治理结构比传统新闻单位的治理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管理者的选拔机制缺失终没有改变,集团核心领导都是由行政权力任命,政府通过其主管部门任命报纸、电台、电视台的主要领导。从表面来看,国家(政府)是传媒集团的资本所有者,拥有传媒集团的投票权、监督权、重大决策权以及经营者选择权,是符合传媒集团治理结构最优安排的效率原则与本质要求的。但是,正如常永新所说那样,政府是一个特殊的资本所有者,其资本所有权的职能要由政府官员具体行使;政府官员拥有传媒集团经营者选择的实际投票权,但这样的投票权实际是廉价投票权;官员与资本家不同,官员有权选择经营者,却不必为选择不当的后果承担责任。通过对于传媒集团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现行的传媒集团管理者选择体系是缺乏激励因素的,因此,难以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

3. 监督机制弱化。现行传媒集团被赋予了更多的经营决策权,而其内部人控制的治理结构中,个人独断现象严重,并且内部人的自利行为存在:经营行为短期化,过分的在职消费以及工资、奖金等收入增长过快,侵蚀利润等。传统政治化的监督机制被削弱了,而新的资本化的监督机制尚没有建立起来,监督机制的弱化使得传媒集团的治理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导致了传媒集团治理十分困难。《广州日报》黎元江案,以及“北青传媒”事件进一步说明了传媒集团现行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

义。

三、 中国传媒集团双边治理模式的构建及分析

综合考虑传媒集团的特殊性,在研究传媒集团治理模式时,需要考虑如下两个因素:首先,传媒集团作为国有资产部门,需要对于国有资产的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次,传媒作为国家的咽喉,需要对于传媒集团的经营进行监督,确保传媒应有的舆论宣传作用。因此,在构建传媒集团治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对于国有资产与传媒集团经营两方面的监督,优化传媒集团的运作模式,通过构建合理的传媒集团治理模式,促进传媒集团更好地经营,发挥传媒集团的相关作用,并提升传媒集团的竞争力。

为此,试图从资产与经营两维度出发,分别对于传媒集团进行监管,构建传媒集团的双边治理模式(图1)。从资产方面对传媒集团董事会进行监管,传媒集团的资产多数属于国家所有,构建基于资产监管的监事会,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的;在经营方面,传媒集团的经营受董事会的指导,经理层在董事会的指导原则下经营传媒集团,然而,由于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存在某些信息不对称,构建基于经营监管的外部管理委员会,对于传媒集团经理层进行监督,确保传媒集团的经营实现集团的目标,并促使传媒集团的良性运作。

1. 构建基于资产监管的监事会。关于监事会的设立,主要是明确监事会的职责与权力,把监事会确定为董事会的上位机关,在监事会下设立包括审计、报酬在内的专业委员会。这样监事会成员应由宣传部、国资委或财政厅人员组成,可以成为一个“独立于企业”的有责有权的监事会,同时又能加强党和政府对传媒集团的领导和宏观监控;另一方面,也使得集团公司董事会的一切决策和发展战略得到党和政府的信任、支持和理解,减少集团外部经营环境的磨擦和阻碍。这个“独立于企业”的监事会更能满足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部门的愿望,它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集团高管人员规避风险。监事会负责监督执行传媒集团的方针,决定章程,决定传媒集团财政收支的预算、决算;向传媒集团董事会推荐管理层人选,审查年度预决算和年度工作报告。

2. 董事会的构成。对于传媒集团而言,对于公司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是各部门追逐的关键,同时也是传媒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协调处理传媒集团的公司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传媒集团应成立集团公司董事会,董事会可以下设除审计、报酬委员会以外的其它专业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在职能上应与监事会下属委员会区别开来)。董事会作为公司最高决策机构,是公司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连接的关键,是公司的法定代表。董事长由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兼任,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结合的领导体制。董事会是集团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贯彻党的路线、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指示、决议、决定;制定集团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决定集团的重大投资决策和经营方案,能够决定集团经理层的人选。对于党和政府的“宏观控制力”,可以通过对集团董事会成员的数量来进行分配。并且可以设置独立董事,以防止集团“内部人控制”,同时,可以防止集团股东之间的“隧道效应”。 作为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对于集团的发展负全面责任,然而,董事会需要接受监事会的监督,对国有资产负责,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

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3

一、星级划分和等级标准

(一)星级等级划分

合作社等级用五角星标注,分为五个星级等级,由低到高从一星级至五星级分别用一至五颗星分别标示。

(二)星级等级标准

1、一星级

(1)设立登记

①合作社已依法登记领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

②合作社成(社)员数5名以上;

③农民成员占合作社成员总数的80%以上;

④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5万元以上;

⑤合作社依法登记后报农业局(经管站)备案。

(2)股金设置

①单个成员的出资额不超过成员出资总额的20%;

②农民成员出资额应达到本社成员出资总额的80%以上;

③同一户家庭成员在合作社不重复出资;

④成员出资额全部筹集到账;

⑤设立每个成员账户;

⑥向全部成员颁发成(社)员证。

(3)建章立制

①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章程;

②依照合作社会计制度独立建帐核算,有完整的会计资料;

③有财会人员;

④有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⑤有合作社资金管理制度;

⑥有合作社成员入退社制度;

⑦设立合作社会议记录簿;

⑧有年度工作总结并报送农业局(经管站);

⑨每季向农业局(经管站)报送财务报表(会计科目余额表);

⑩按时参加农业主管部门召开的有关会议。

(4)民主管理

①合作社建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

②成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1次;

③理事会会议每年召开2次;

④监事会会议每年召开1次;

⑤合作社财务公开每年1次;

⑥重要规章制度上墙公开。

(5)统一服务

①有主产品生产技术或服务管理操作规程;

②对成员开展科技业务培训;

③向成员发送经济信息每年3条以上;

④为成员统一采购配送农业投入品比例20%以上;

⑤统一销售成员主产品比例30%以上。

(6)生产经营

①有生产经营服务及办公场所;

②有核心示范基地。其中,种植业须20亩以上,家畜存栏须500头以上,家禽存栏须1万只以上,水产养殖须50亩以上,滩涂养殖须50亩以上,农机作业服务须500亩以上,食用菌3万袋以上;

③有生产服务性固定资产;

④有生产经营服务收入。

(7)盈余分配

①年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②每年提取的公积金按照章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

③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

④合作社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

(8)社会效益

①带动当地农户30户以上;

②为当地农民发展生产开展科技业务培训1次以上;

③为当地农户销售与成员同类的主产品10%以上。

2、二星级

二星级在达到一星级所有条件的基础上,还须达到以下要求:

(1)设立登记

①合作社成员数50名以上;

②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50万元以上。

(2)建章立制

①有合作社年度工作计划。

(3)民主管理

①理事会会议每年召开2次以上。

(4)统一服务

①有产品生产质量标准;

②每年对成员开展科技业务培训2次以上;

③每年向成员发送经济信息6条以上;

④为成员统一采购配送农业投入品比例50%以上;

⑤统一销售成员主产品比例50%以上;

⑥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占全部产品比例30%以上。

(5)生产经营

①合作社有生产经营服务及办公场所100平方米以上;

②合作社有核心示范基地。其中,种植业须100亩以上,家畜须存栏1000头以上,家禽须存栏3万只以上,水产养殖须200亩以上,滩涂养殖须200亩以上,农机作业服务须1000亩以上,食用菌须30万袋以上;

③合作社生产服务性固定资产10万元以上;

④合作社年生产经营总收入100万元以上;

⑤合作社股东权益60万元以上。

(6)盈余分配

①合作社年盈余总额10万元以上。

(7)社会效益

①带动当地农户100户以上;

②为当地农民发展生产开展科技业务培训2次以上;

③为当地农户销售与成员同类的主产品20%以上。

3、三星级

三星级在达到二星级所有条件的基础上,还须达到以下要求:

(1)设立登记

①合作社成员数150名以上;

②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80万元以上。

(2)建章立制

①有合作社发展规划;

②有合作社岗位责任、财产物资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

③有专职财会人员1人以上。

(3)民主管理

①成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2次以上;

②监事会会议每年召开2次以上;

③合作社财务公开每年2次以上。

(4)统一服务

①有注册商标;

②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产地认证;

③对成员开展科技业务培训每年2期以上;

④向成员发送经济信息每年10条以上;

⑤为成员统一采购配送农业投入品比例80%以上;

⑥统一包装销售成员主产品比例90%以上;

⑦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占全部产品比例60%以上。

(5)生产经营

①合作社有生产服务及办公场所200平方米以上;

②合作社有核心示范基地。其中,种植业须200亩以上,家畜须存栏2000头以上,家禽须存栏5万只以上,水产养殖须500亩以上,滩涂养殖须500亩以上,农机作业服务须1500亩以上,食用菌须40万袋以上;

③合作社生产服务性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

④合作社年经营总收入500万元以上;

⑤合作社股东权益100万元以上;

(6)盈余分配

①合作社年盈余总额30万元以上。

(7)社会效益

①带动当地农户200户以上;

②为当地农户销售与成员同类的主产品比例30%以上。

4、四星级

四星级在达到三星级所有条件的基础上,还须达到以下要求:

(1)设立登记

①合作社成员数300名以上;

②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300万元以上。

(2)建章立制

①有专职财会人员2人以上。

(3)统一服务

①产品品牌获得地方名牌;

②有机产品或绿色食品认证;

③为成员统一采购配送农业投入品比例80%以上;

④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成员主产品比例80%以上;

⑤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占全部产品比例80%以上;

⑥建立合作社网站。

(4)生产经营

①合作社有生产服务及办公场所300平方米以上;

②合作社有核心示范基地。其中,种植业须300亩以上,家畜须存栏3000头以上,家禽须存栏7万只以上,水产养殖须800亩以上,滩涂养殖须800亩以上;农机作业服务须2000亩以上,食用菌须50万袋以上;

③合作社生产服务性固定资产80万元以上;

④合作社年经营总收入1000万元以上;

⑤合作社股东权益400万元以上。

(5)盈余分配

①合作社年盈余总额100万元以上。

(6)社会效益

①带动当地农户300户以上;

②为当地农户销售与成员同类的主产品40%以上。

5、五星级

五星级在达到四星级所有条件的基础上,还须达到以下要求:

(1)设立登记

①合作社成员数500名以上;

②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500万元以上。

(2)统一服务

①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占全部产品比例90%以上;

②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成员主产品比例90%以上;

③工业产品通过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

(3)生产经营

①合作社有生产服务及办公场所400平方米以上;

②合作社有核心示范基地。其中,种植业须500亩以上,家畜须存栏5000头以上,家禽须存栏10万只以上,水产养殖须1200亩以上,滩涂养殖须1200亩以上,农机作业服务须3000亩以上,食用菌须100万袋以上;

③合作社生产服务性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

④合作社年经营总收入3000万元以上;

⑤合作社股东权益800万元以上。

(4)盈余分配

①合作社年盈余总额200万元以上。

(5)社会效益

①带动当地农户500户以上;

②为当地农户销售与成员同类的主产品50%以上。

二、星级评定

(一)组织实施。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组织实施。依法登记运营一年以上的合作社可申请参加星级评定,评定每年进行一次,每年一季度为评定期。

(二)申报程序。要求参加星级评定的合作社,于每年12月底之前,向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递交星级评定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包括合作社星级评定申请表、合作社自评表、合作社书面工作总结、本年度末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及其它评审材料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机构代码证、合作社章程、合作社规章制度、合作社成员名册、制定(参照)的生产操作规程、有关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培训次数人数证明、社员产品交易记录、取得的荣誉称号等反映合作社运行情况的资料复印件和有关图片。

(三)审查受理。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合作社星级评定申报材料后,采用查阅、审帐、明查和暗访等形式进行考核检查。考查人员将考查结果及整改意见书面提交集体评审。评审主要围绕合作社设立登记、股金设置、建章立制、民主管理、统一服务、生产经营、盈余分配、社会效益等八个方面进行评议。

(四)公布确定。被评定为星级的合作社,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市政府审查同意后予以公布,并颁发证书。

三、星级管理

(一)实行动态管理。对已被评定为星级等级的合作社实行动态管理,星级合作社于每年年底须对照星级等级标准开展自查自评,并将合作社年度工作总结、年末财务报表和合作社自评表等材料报送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复查评定,确保星级合作社持续达标。

(二)对已取得星级的合作社未按规定进行年度自查自评、发生重大事项造成恶劣影响等原因的,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出降低或取消星级处理。

(三)合作社自接到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星级的通知后,须认真整改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报告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四)对星级变动的合作社,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须将原星级证书收回。

(五)对严重降低或复核认定不达标的合作社,按下列规定处理:

1、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达标合作社的情节,做出限期整改、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星级的处理,并向社会公布;

2、凡在一年内接到整改通知三次以上或通报批评二次以上的合作社,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出降低或取消星级处理;

3、凡被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降低或取消星级的合作社,自降低或取消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评定星级,一年后经审查符合整改要求的,方可重新申请评定星级。

四、附则

(一)此前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4

2021年,综合办公室在集团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作风要转变、工作要提速的总体要求,以完成集团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为目标,在各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集团综合办公室全体同志的齐心协力,按照序时进度推进本年度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现将综合办公室2021年1-5月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综合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负责人1人,一般管理人员5人,驾驶员2人。综合办公室是集团公司管理层直接领导下的综合管理部门,是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主要工作有办文、办事、办会。综合办公室人员分工却不分家,在工作上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二、主要工作

(一)办文工作

1、收发文工作。截至2021年5月31日,共办理收文登记447份,共办理发文登记15份,收、发公文办结率100%。所有收、发公文保存完整,字号连续。综合办公室累计起草各类公文和材料20余份,其中包括公司董事会、党支部工作的相关总结报告、情况说明及其它各类公文和材料。在办文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公文处理规定,严把公文审核关,确保了公司公文制作质量。

2、外宣工作。在此基础上,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外信息宣传工作,按照“周提醒、月通报、季点评”的考核指挥棒,做到综合办公室“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压力”。1-5月,综合办公室共撰写外宣信息30条,采用率100%,在叶集区政府网、区先锋网、区信息快报等网站采用,大大提升了集团公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树立了集团公司良好的国企形象。

(二)办事工作

1、扎实做好机关事务管理。一是认真做好董事会和经理层日常办公服务工作。二是加强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健全机关固定资产台帐,完善购销台帐和领用制度,有效控制了办公费用支出。三是积极牵头负责机关效能建设,细化考核项目,强化工作纪律,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转变了工作作风。四是努力为其他单位提供服务,完善集团公司各子公司章程,做好营业执照更换,工商注册工作。

2、加强公务车辆管理。认真做好车辆的调度、使用和管理工作,限度保障集团公司公务用车需要。综合办公室重视驾驶员的安全学习和教育,加强车辆油材料管理,实行车辆油材料消耗月报制度,完善预付费用,凭卡加油,财务结算的油料控制制度,截止2021年5月底,集团公司公务车辆,未发生一起一般以上交通责任事故。

3、认真做好党务管理。1-5月以来,综合办公室积极发挥综合办公的特点,努力转变工作职能,着力提高党务工作水平,加强党建基础管理,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三重一大”等制度,并在区直单位(企业)党代表会议和区第二次党代会代表工作中积极主动协调、服务,推选产生了2名代表参加,为集团公司争取了荣誉。

4、组织安排各项活动。综合办公室牵头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各类活动,得到了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1月份组织开展疫情防控进社区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结对共建的南海嘉苑小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发放免费口罩和消毒水,清理小区内陈年垃圾。3月份开展“3.8妇女节进敬老院慰问活动”,组织集团公司女职工给敬老院老人打扫卫生、送去慰问品、陪老人拉家常等;组织集团志愿者参加全区植树节活动,共植树50余颗,提升了大家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了凝聚力和向心力。4月份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叶集莲花山烈士墓园,开展“清明祭先烈党史心间记”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让每个人更加坚定信仰、使命,从而以实际行动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在第33个爱国卫生月来临之际,组织公司志愿服务队,身穿红色小马甲,穿行在小区内外,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扫垃圾和废弃物,消除卫生死角;规范各种车辆的停放秩序,消除乱停乱放的现象。5月份,组织集团公司志愿者在柳林大道与未名路路口,开展文明实践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协助交警维持秩序,保障高峰时间重点路段的通行安全;组织党员和党建工作者到安徽宝业建工集团考察学习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为集团公司下一步的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提升寻找了合适的路径。

5、集团公司搬迁工作。2021年5月1日,集团公司正式由原城投大厦12楼搬迁至新办公楼南海嘉苑S1#楼办公,开启了集团公司的新征程、新发展。综合办公室牵头负责搬迁工作,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事务杂的不利条件,精心策划、统筹安排、分工明确,制定了细致周密的搬迁工作目标计划,倒排时间、责任到人、定期督查,在短短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里,落实了物业管理单位、搬家公司、新办公场所安排、员工车辆停放、职工食堂组建等多项具体工作。在集团公司各部们通力配合下,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期间未发生任何档案丢失、设备损坏、安全意外等情况。本次集团公司搬迁到新场所办公,改善了集团公司办公条件,提升了集团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振了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集团公司下一步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办会工作

办会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年来,办公室严格按照董事会要求,坚持从严、从紧、从需的原则,修订完善公司办会制度,落实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努力提高办会质量。先后圆满完成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职工大会、区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来集团公司调研的座谈会、各类央企到叶集考察的座谈会、区内部门和乡镇街参加的各类融资座谈会和推进会、各地金融机构来集团合作交流的洽谈会,由于准备充分,衔接紧凑,从会议材料准备到会议期间的茶水服务,做到了会议材料严谨,会议服务热情,确保了会议各项议程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5个月以来,综合办公室在集团公司管理层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和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和领导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二是忙于日常事务,对各子公司和其他部门情况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对融资、投资领取缺乏专业、系统的知识,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作用发挥不好。三是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有待加强,办文、办事、办会工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工作缺乏创新精神,习惯于老办法、旧思维办事,工作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切实加强办公室建设。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围绕办文、办事、办会工作特点,加强党务、工会知识学习,注重工作人员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岗位适应性,充分发挥综合办公的职能作用。

二、提升跟近工作进度。合理安排时间,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及时掌握基层信息,为日常基础管理工作收集素材。

三、坚持高效优质原则。认真做好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努力为集团公司领导和各部门服好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5

于洪区农业的区域优势比较明显,经过几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涌现出许多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色之乡、村”。截止到今年7月份,全区完成工商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8个,入社会员284人,注册资金2916万元,带动农户8760户。

一年来,全区农业坚持“特色推进”战略,农业特色产业长足发展,农产品资源丰富。全区利用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覆盖了蔬菜种植、花卉种植、家禽养殖、食用菌培养、特种动物、果木种植、水产品养殖等各产业,其中:蔬菜种植18个,养殖业19个,林业4个,渔业2个,农机服务业2个,其他形式3个。合作社发展势头较好,随着特色产业的壮大而壮大,同时又发挥着稳定原料供应、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于洪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不强

一是宣传的不够,二是社员的参与意识不强,三是带动面不宽,四是发展不平衡。由于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没有跟上,不少干部、群众对合作社不了解,不知道合作社是做什么的,能为农民带来什么好处,对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合作社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经营规模总体偏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全区11个涉农乡、街,有9个乡、街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马三家街道成立了12个,其余乡、街不均衡,有的专业合作社只是原村集体的一个化身。

(二)经营管理不够规范

部分合作社重组建,轻管理,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不够规范。一是运行情况不太正常。虽然区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成立时都设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章程,但多数合作社并未按章程运作,5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分散经营的情况,未能按合作社法的要求统一管理。甚至有的合作社只是为了完成区里交办的任务数而成立,从未经营管理过,有的一个村同时成立了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同为相同的5个人,只是各自经营原来的业务,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注册之后基本没有运行。二是民主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多数合作社没有成立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没有专门财务人员,未按章程制度办事,合作社日常运作包括重大事务决策往往由个人说了算。三是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经营管理合作社能力普遍较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合作社,尽管有比较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但精力和时间主要在企业。四是经济效益较差。经营管理不规范最后体现在效益上,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发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起到了带动农户致富的目的,但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效益总体不佳。

(三)部门服务还需加强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体制还不够明确,二是优惠政策得不到兑现。近年来,市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和优惠政策,从税收、供电、用地、运输等不同方面给予合作社支持,但从实际情况看,相关部门在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还无法较好落实到位。农民从原来的不交税到组成合作社后需要缴纳一定的税金,影响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三是贷款比较困难。合作社没有资产抵押,财务管理普遍不规范,银行发放信贷比较困难,导致合作社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难以形成辐射和带动农户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有相当部分在10人以下,力量比较薄弱,技术水平不高,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三、推进于洪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一)在发展速度和质量问题上,要始终坚持量质并举原则

应始终坚持量质并举的原则,既抓量的扩张,又抓质的提高。对已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切实加强指导和服务,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逐步规范、提高,对新组建的合作社,要从源头抓起,在组建、登记阶段就加以规范,并在各方面积极给予指导和扶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规范一个、提升一个”,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范中快速发展。

(二)在发展模式上,要提倡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带动的合作社

能人大户懂技术、会经营,在农村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奉献精神,龙头企业实力强、影响大,由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帮助农户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对接市场,实现较好效益。建议区政府切实加大对能人大户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他们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龙头企业,要继续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发挥好各类“龙头”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各乡镇(街道)要对本地农产品种养、贩销大户进行摸底调查,编制能人大户名册,经常过问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对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能人大户,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农业部门要加大对能人大户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工商部门要认真做好登记服务工作,并在入社手续上给予方便,降低能人大户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本和门槛。同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允许多种形式并存,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样化发展。

(三)在发展措施上,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建议继续执行对新办合作社的奖励办法。鉴于当前入社登记手续已经简化、费用基本减免的现状,对新组建的合作社给予适当奖励,提高农民群众兴办合作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建议采取积极措施,保证省、市已经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领导,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6

高校作为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我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基础。伴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教育产业的发展也将逐渐脱离以往纯粹依靠行政支持的模式。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与高等院校之间是一种宏观调控与被调控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现阶段,高等院校为了应对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提升竞争能力;深化产学研工作,采取多种渠道增加高校收入。与此同时,国家为了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允许多元投资主体兴办高等教育,给高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活力。

以上因素导致了我国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办学规模也日益膨胀,各种大型在建工程在高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办学规模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效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大量存在“不讲效益,不考虑成本,管理粗放,经济责任得不到有效落实”等现象,高校高层领导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从内部控制理论出发,将公司内部控制理论运用于高校这一非盈利主体,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分析

内部控制的思想产生于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它是企业大规模化和资本大众化的结果。随着股份公司规模日益扩大,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逐步出现了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法,为了纠错查弊,有些企业建立了简单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纠错查弊”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促使内部控制扩大到企业内部各个领域,其职责不仅包括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可靠,还将促进企业贯彻经营方针以及提高经营效率纳入其中。因此内部控制是以维护资源的安全、保证信息可靠、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益为基本目标,以会计控制为重要手段,采用预算管理、内部审计等控制措施实现基本目标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相比,高校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其根本目的是发展教育,为国家输送高技术人才,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但是,绝大部分高校都是政府出资建设,属于国有资产,本身存在投资者难以履行监督义务,导致高校管理人员职权过大过滥的局面,因此,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高校内部管理体系,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保护资产安全就显得更加重要。《高等教育法》第六十五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同样,《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七条规定:“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制度”。在上述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教育部和财政部更是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必须逐步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杜绝监督者缺位的现象,各高校必须结合校内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绝大部分高等学校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国立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或校务会,拟定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护和管理校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等。这些规定表明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基地,也是一个事业单位,需要维护资源安全,保证信息可靠,提高办学的效率和效益,这既是高等学校管理的任务,也是高校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教育产业的关键力量,正在面临资金、人才、生源、质量等的激烈竞争,高校一方面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能力。这是现代教育产业改革背景下高校必须实现的转变。高校如何抢抓机遇、规避风险、实现跨越式发展,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强化内部控制。

三、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构建措施

根据高校管理模式的特点,高校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中,首先应该完善管理机构,理清管理职权,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其次,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和预算管理体系,定期和不定期对单位账务的合规程度进行检查;最后,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健全高校管理机构,确定各责任人管理权责。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是全责相互制衡的管理机构。而目前高校内部财务混乱,管理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缺乏合理的治理结构。公立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结构主要由党委会、校务会组成的管理结构,但是应该看到高校筹资渠道及委托关系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的现实。

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建立健全的机构,健全的管理机构是内部控制活动的基础;另一方面,内部机构间、各经办人员之间要实施科学分工与牵制,严格执行不相容职位相分离,这是内部控制机构发挥作用的基础。高校应该在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方面做到党委会和校长班子、书记和校长分设,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内部控制环境。

第二,基于各高校基本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主要涉及获取企业所需的资源,并通过有效配置相关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为达到内部控制效果,内部控制常常采取企业决策权的分配,并对决策权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等手段。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体系,主要包括运行、监督和反馈机制。高校自身具有非营利的特征,常常导致内部控制观念淡薄。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高校必须基于自身办学特点和院系规模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具有经济、管理、专业理论依据的完备的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才有章可循。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作为工作的指导,内部控制才能发挥效用。

第三,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设置专业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于监督企业的经营业务是否符合内部控制框架的基本要求,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并提供完善内部控制和纠正错弊的建议。在企业中,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常常由董事会领导,或者由监事会或财务部领导。高校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给出评价意见,同时监督各个单位的财务支出是否合规,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否符合预期等。例如,高校在扩建中涉及很过建设项目,需要对项目的财务收支审批权限、人事管理、物资和设备采购活动等方面进行审计,观察项目的运营过程中的具体作业规定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及检查程序等,结合上述三个维度,将所需要的控制形成文件,作为控制任务的执行、记录、考核、评价的依据。

第四,领会预算的本质,强化高校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查弊纠错和保护资产安全,其目标已延伸到提高效率和效益、保证管理政策和目标的实现上。预算是保证内部控制结构运行质量的监督手段,已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对于高等学校,可以借鉴企业的做法,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在项目前期规划好资金的来源和用途,防止资金被挪用,提高高校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企业中,董事会具有预算方案的制定权,管理层负责预算方案的执行。由于总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运行和管理,预算通常由他们组织编制,然后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董事会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往往不能全部提出,导致预算管理中董事会职权弱化的现象,从而滋生了预算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针对上述问题,董事会可以设立专门的预算委员会,在理解企业日常情况的同时,具体负责预算的制订、实施过程中的监控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现象。高校在项目预算管理中,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审核,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

第五,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归根结底,内部控制制度的成功与否离不开设计者和执行者的素质。优秀的员工素质,将极大提高制度执行的成效。对能接近现金、贵重资产、或其他易于挪用资产的职员更应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其内控意识。再完善的控制制度都需要员工去执行,只有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加强防范才能降低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要着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可以通过加大培训力度的方式,全面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增强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理念要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和“经营型”转变,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同时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很长时间内,高校的运行都是靠政府行政拨款,不需要太复杂的管理体系。但是,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展和市场化经济进程的加快,必须重新将高等学校的管理提上日程。内部控制作为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内部控制的改革之路需要更多的人不断研究,提出更多的改进意见,才能提出更完善的内控制度,最终提高高校的资源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沈烈:《论高校内部控制的转型与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

[2]陈海燕:《高校内部控制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