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化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1
在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视频学习中: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可以说,在研修学习的这些日子。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
经过这一个阶段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2.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3.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化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化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化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化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化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4.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高中化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2
一、加强学科组建设,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学科教研组是基层的教研组织,学科教研组工作效能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科教学、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创新教研机制、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研文化,将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但从基础调研情况来看,教研组工作存在工作效能不高、管理机制落后、教研水平较低等现状。为此,新一年学会工作将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教研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创建新型教研文化为目的,切实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1.认真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认真领会精神,明确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并以此为行动指南,做好教研组工作长计划、短安排,同时对教研组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的整改活动。
2.加强教研组长业务研修培训工作。学会将根据有关相关行政、教研部门的安排,组织教研组长开展相关的研修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教研与业务管理水平,从而为教研机制创新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3.引领教研组长开展教研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新的一年里,将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组织教研组长对学校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相关教学常规制度进行反思与研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与推广。
二、突出两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
根据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本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创新教研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深入学习、积极研究、先行先试,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深入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因其具有规划性、系统性、长期性等特点,对推动业务学习、提升研究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课题研究将为中学化学教学带来长期的教学、教研效益。为此,学会本学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来抓。
1.进一步开展市级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学科子课题“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之研究”。该课题从属于课堂教学常规机制创新研究的一项内容,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引导老师建立起基于学习取向的课程教学。本年度将在上学年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组织会员深入学习课题实施方案,领悟课题实施目标及意义。同时,引导我会会员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实践中如何开展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的探索。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的课题实施原则,引领参与课题实验的会员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提升,深化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把握学习策略指导训练方法,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的双赢目标。
2.继续开展“九年级化学单元整体教学”之课题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从属于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设计(备课)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两个范畴,试图解决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如何从整体性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该课题是基于目前九年级“低效耗时、效率不高”的教学现状提出的,本课题研究旨在研究、揭示教材单元整体性关系,从而为一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支撑。该课题拟用一半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为使本课题研究得到较好的落实,本学年将结合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的初步实践”、“单元整体教学阶段总结”三次专题研究会议,分别进行理论研讨、实践尝试、阶段小结等相关工作。
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计划,结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研组建设及教学常规机制创新”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相关工作,从而为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求、符合教育改革方向的教研常规与教研机制。
(二)创新教研机制
教研机制的创新是提高教研效果、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措施。然而,从目前学校教研来看,存在“手段落后、模式守旧、效益不高”等特点,甚至有些学校的化学教研工作几乎流于形式。究其根源在于缺乏理论指导、活动效益很低。基于此,学会也将创新教研机制作为本学年的另一项工作重点。
1.积极探索构建“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的教研新机制。对于三位一体教研机制创建的实践探索,将以“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为研究对象、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发挥“讲学评价的传导作用”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学校本教研的效果。由于此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本年度将主要开展如下三项基础性工作:(1)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与培训;(2)基于“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教研机制的初步探讨;(3)基于上述教研活动机制的活动实践。本年度拟开展四次的教研活动,探索活动机制、收集活动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升。
2.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网络教研的最大优势在于克服时空限制、人人平等参与的优点。本年度拟继续通过“中学化学”网络平台,继续开展基于课堂教学调研、教学技能比赛等方面情况的网络教研活动,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技能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将利用“中学化学群”、“初中化学名师教研群”等qq群,拟将开展6-8此的专题网络教研活动。由于网络教研活动在我市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将要求会员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确实发挥网络教研的贡献,发挥其在推进区域教研中的应用作用。
对于网络教研工作,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如创建专题网站、创建专题博客、创建专题qq群等),从而做到有序组织、人人参与、确保实效等。
三.继续推进“三项工程”,创建优质教育品牌
建设三个工程是学会在上一届年会工作计划中提出来的。根据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工作思路,配合国家、省、市工作规划,将用五年的时间,积极探索三个工程的实施策略,并努力使三个工程的建设取得初步呈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会在三个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实践和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新的一年里,学会的工作安排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于“名师培养”工程,我会一方面将继续结合市教育局“红土书香”品牌,倡导名师进一步开展“读教育名著、学教学理论”系列活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
和教研论文;另一方面,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计划,为名师争取更多的外出学习、学术交流等机会,进一步拓宽名师的视野;再一方面,积极推荐我市优秀会员参在各级各部门组的专题会议上开展学术专题讲座。
高中化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3
关键词:同课异构;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案例研究
一、同课异构的概述
(一)同课异构的基本内涵
所谓同课异构,简而言之是指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对课程的理解,备课并上课。同课异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多人同课异构,即同一教材由不同教师进行处理;二是一人同课异构也称自我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班级的不同处理。根据组织的规模与参加人员的不同,将同课异构分为四种不同的组织类型,分别是:专家引领的同课异构,学科竞赛中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的同课异构和日常教学中的同课异构。
(二)同课异构的作用和价值
同课异构既是教学研究,同时也是教学培训,是一种有效的研修活动。(1)它为参与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教师们一起探讨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2)教师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教师教学风格,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北生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表现。”(3)同课异构有利于完善校本研究体系,在同课异构中教师对教学教法深入研究,对教学效果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是一个让教师经历校本研究的一个过程。
(三)同课异构的学科特点
不同学科对同课异构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是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特点。在体育学科中,不仅仅包含了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还包含了场地和器材要素。场地和器材的特殊性,决定着体育课堂的教学空间,影响着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控。体育教学内容可以按照项目进行划分,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体操等。同时在这些项目之下也有不同的水平等级,即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因此体育学科同课异构中的“同课”给教师提供了较多的选择,使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田径快速跑教学研究案例分析
(一)A教师教学设计过程摘录
教材分析:快速跑是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锻炼、测验项目。学情分析:全班人数为48人,学生具有一定的跑步知识,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提升学生跑的能力。难点是如何提升学生的跑速,快步频,大步幅。教学过程:采用慢跑热身和行进间的专项热身动作。复习上节课站立式起跑的技术。发展快速跑的能力。(1)直道跑,要求大腿高抬,积极下压,上体放松稍前倾。(2)后蹬跑,要求后蹬时充分蹬伸膝、踝关节。(3)步频练习:设置50~60厘米间隔的标志物,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跑过。(4)步幅练习:按140~200厘米的间隔距离逐增。(5)重点冲刺跑练习。进行同心协力游戏,放松拉伸等。
(二)B教师教学设计过程摘录
教材分析:快速跑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快速跑技术,但是学生的总体水平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跑姿方面。该技术因为动作相对比较枯燥,如何培养学生对该技术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本课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过程:慢跑热身,原地徒手操。准确的摆臂姿势练习。快速跑专项练习(1)小步跑练习。(2)高抬腿练习。(3)后蹬跑练习。起跑反应练习。各种形式的起跑练习反应速度(俯卧、背对、坐、蹲踞式,让局追逐等)。60米接力比赛,放松拉伸。通过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同课异构的异构依据是差异,即教师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同课异构”的表现。
三、同课异构如何有效促进体育教师专业能力
(一)内观:自我反思
“教然后而知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常反思,然后不断地发现困惑,去解决自己的困惑,激发教师去终身学习。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上课,对课堂的教学进行点评,对每个老师的教学分析比较,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对教学进行观察,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中的有效措施、无效环节、具体学情的把握,细节的处理进行分析讨论和自我反思,这样可以切实提高教学的能效性。在同课异构的自我反思中应该注重于:(1)反思对学生学情的把控是否精准。在课堂中是否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性别、体能等特点,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结构,确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2)反思每节课对学生的运动状态的掌握。在体育课上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各有不同,要考虑学生的运动负荷,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水平分层,为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多种预案。(3)反思场地器材运用是否合理。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有着不同的要求,教师要合理运用场地和器材,提高学生的运动负荷,提升教学效果。
(二)外寻:同伴互助
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与合作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与其他教师建立起互惠合作的关系,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共享实现专业能力的发展。同课异构活动中,同伴互助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促进有:(1)通过向其他教师学习弥补专业的不足和教学设计上的瑕疵。教师彼此分享实践和理念,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培养自己的专业情操和意识。通过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改进自己教学设计的不足。(2)不同专项的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达到教学资源共享。体育教师在体育师范院校中学的专项各有不同,如果一个教师学的专项是田径,他有可能对篮球了解的不够全面,此时可以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在不同模块的专业水平和提升整体教学的质量,更加有助于促进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远眺:专业引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得法”需要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面对不同的学情,长时间的积累和打磨,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法”。刚入职的新教师若想“得法”,可以远眺前方的优秀教师并向其学习。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通过和名师互动,树立自己的榜样,并以此引领着教师不断的进步,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在同课异构中,如何通过发挥名师作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1)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呈现的教学形式不同,通过比较与名师的差异,观察其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手段所呈现出的效果。总结出适合不同学情的上课形式和在同一类教材的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思路。(2)可以采取师徒结合的方式,师徒两人同课异构也是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一种。新教师深度参与名师的教学课堂,感受其教学风格、课堂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技能等,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名师的指点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名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新教师有着饱满的热情,师徒二人相互配合,更有利于有效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鹿兰锋,薛彦齐.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有效性策略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0):138+140.
[2]胡争银.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1(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