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1
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尤其在今天为实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更需要有为国效劳,为国献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其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渗透”。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在人际交往之中。而这种“渗透”的基本途径,有赖于努力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爱国是一种情感,要善于运用一切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情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要充分发挥祖国五千年文明古国所提供的爱国教材的作用,更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数光辉事例、英雄人物、身边先进人物事迹去感染学生,去熏陶学生,培育爱国情感。然而爱国情感的培育,光靠一、二次活动是难以成功的,学校的责任在于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有明确的长远教育计划,且能适时地、因地制宜地、经常地进行讲求实效的教育,只有教师具有真实的爱国情感,才能激起学生的真情。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充实、生动感人、形式要活、感情要真,充分运用当地现有的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反映当地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生动史料,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要充分发挥班队作用,组织多种卓有成效的活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循序渐进,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作多方位探索,通过“系列教育”达到某一方面教育的成效,将“系列教育”的成效融会贯通,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通过一个个为国捐躯、英雄献身的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业绩来激励学生,开展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的活动,还可以将一些为祖国建设事业流血流汗、无私奉献的英雄们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尤其在近年反暴力恐怖活动十分艰巨的情况下,用身边的反恐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情感。在“学英雄、学雷锋”的活动中,我校曾多次组织师生开展“情系我的兄弟姐妹”捐资助学活动,为本校的贫困学生献爱心活动,以及为身边的小伙伴分忧解难,每年五月借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县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温暖等。通过“国情系列”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以后,深入浅出地讲清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确立长大以后要报效祖国的观念。通过“成就系列”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了解家乡的发展史,特别是近几年的新气象,激励学生增强努力学习、练好本领的紧迫感。学校还利用学校特有的教育素材进行教育,即开展“校史系列”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爱他人、爱集体、爱学校、爱国家的情感。由此可见,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十分重要的。
二、积极引导爱国的行为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2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德育内化;大学教育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白了就是人才的竞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实施主流化历史教育在各个国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学生的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这一条件的有效方式。然而,目前学生的历史教育高校是不足够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的历史教育学生。更新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的历史教育学生,学生强调价值的历史教育,历史教育学院学生完整的科学体系,全面的教育实践促进学生更加迫切。因此,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加强大学生德育内化教学,培养他们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拥有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疑是大学院校的首要任务与目的。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德育内化的意义分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反映的爱国主义主题的“中国现代史”。我们知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的原因如下:它是战略需要,涉及的国家的命运前途和国家;它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是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内容;此外,它还可以在现实中呼唤学生健康成长。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一些问题,原因可能是从五个方面:即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教育目的、教学载体、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
在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育内容后我们可以发现: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反映了旧中国受侵略的屈辱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其次,学生通过了解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内容,可以提升自我民族精神;第三,可以对加强学生的理论、爱党教育;第四,结合中国现代历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主义道路爱国教育;再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以史为鉴”的一种手段,不但可以在理论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领域,都可以为学生的思想进化提供一个平台;最后,该课程还讨论了爱国主义体现的方法与手段,给大学生社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现实依据。
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德育内化水平与学生历史意识呈正相关,与民族精神;教育水平高的历史的学生比史与大学生低教育有较高的公民道德修养;高教育水平的学生的历史比历史学院的学生与教育水平低的综合素质高。学生的历史教育在定性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根据我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大学生德育内化工作的现状,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公民美德和整体质量状况都试作分析。伽玛排名相关系数使用的原则,历史教育与大学生他们的民族精神,综合素质的公民美德和是否有意义相关的。
二、关于加强大学生德育内化的措施
2.1 开展“以生为本”,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育
所谓以生为本,是在认识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作用基础上,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实现以生为中心的教学。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学生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而必须树立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去创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辉煌的教学成绩。“以生为本”在教学中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当他的学习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学习目标。 “以人为本”在管理中是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的根本途径。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必须切实体现大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参与到课堂中感同身受。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不仅能够加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而且更能使他们发现其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并熟练运用这些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更深刻的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现实困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突出历史“鉴古知今”作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如果说思想是集体价值观的体现,那么思想教育工作无疑就是实现所制定价值观的手段与形式了。思想教育工作本身具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方向与内容。通过它不但可以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能间接地督促他们发展自我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历史问题,对当今社会仍有深远影响。可见,在提高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过程中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系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企业思想工作既是管理企业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建设的有效渠道。它能使员工在强制性的规章制度中进行自觉地学习自觉行动,这种自觉也是企业在多次有效地开展思想工作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企业思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组织必要的企业互动活动,对员工进行直接教育或自我教育,有规可循、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企业思想氛围,最终保证企业人员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和创造力。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灵魂,是推动我国教学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高等教育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学校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校园或校园中的员工在从事教育工作与实际生活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成功的校园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对内则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首先要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其次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其三使学生产生使命感,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产生积极的因素。
2.5 和谐课堂文化,弘扬正气、锐意进取
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扭转传统、陈旧内部沟通观念,树立新的“以生为本”的交流方式,摒弃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内部滚利模式,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主体性作用,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工作。通过“思、辩、行、感”系列活动,将“和谐课堂”的行为文化深植于心,外化于行。“思”就是开展“感恩+责任”演讲和大讨论活动,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辩”就是开展主题辩论,压邪气,树正气;“行”就是开展“进一线、到基层”活动,老师领导定时、定点深入基层,了解国家国情,弘扬学生爱国情操;“感”就是打造“幸福、快乐学习”,提高学生幸福指数,让学生从点点滴滴感受到德育内化的和谐温暖,增强了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结束语
大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历史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内化工作,可以很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主流的高校历史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德育内化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主导作用,并结合校园的文化环境氛围,以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后盾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金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3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育。地理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中必然蕴涵着丰富的思想素质教育因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把思想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地理知识中去,把思想素质教育作为地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思想素质教育在幼师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作为幼儿师范学校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思想教育价值,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说,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思想素质教育可达到以下目的。
1.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责任。地理学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在加强国情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地理教学,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工农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地协调的发展意识。
幼儿师范地理教材内容是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为主线的,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协调”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教育。通过地理教学,学生能明白资源、环境的关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认识到不能用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与自然必须相互支撑,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地理教学更要使学生明确目前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只能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当今世界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3.使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具体化,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地理教学内容中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与外力、板块的张裂与碰撞、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资源开发与限制、人口增长与控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保护等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再如流星的坠落、四季更替、潮汐的形成、地震的产生日食月食、雷鸣闪电、山崩海啸海市蜃楼、彗木相撞、宇宙黑洞等自然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社会上流行的所谓“2012人类大灭亡”、“闰月之年有大灾”、“彗星的出现预示国家有难”、“十字连星警示世界末日来临”等谣言,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臆造。在地理教学中可结合这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识别事物、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破除狭隘的地方主义思想,树立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信息的社会、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任何国家要求得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环境提供的机遇。诸如欧洲的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南极大陆和海洋资源的开发、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世界和平的实现等都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单靠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不能解决的,需要全球的合作和国家间的协调。中国实现现代化也同样要参与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引进国际现代化的科技和管理方法,广泛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打破闭关锁国的思想。立足国际、放眼世界,树立国际国内两种政治观、资源观、环境观,为日后参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打好思想基础。
二、思想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是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前提。
思想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一切教育思想、教育计划都需要人来实现,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地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地理教师首先应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要融会贯通地理解教材、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当前地理信息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开阔知识视野,充实地理内容;其次应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深远;最后,不仅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还要有较高的理念修养及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这样才能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改革教学方法,深挖思想素质教育素材。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深挖思想素质教育素材。例如我在讲授“中国的人口”一节时,教育学生,我国人口有13亿多,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人一多,衣、食、住、行都紧张,年轻人升学、就业也困难。学生们了解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理解了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出路,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同时也看到长期的人口政策给我国带来的老龄化问题。又如讲“我国的疆域”一节时,重点介绍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通过介绍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及丰富的资源等,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则重点强调台湾、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2)把现代化的一些教学手段引入课堂,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使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智能的条件。在教案设计中不仅要考虑选择有利于思想素质的教学内容,还要选择有利于思想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直观生动、形象地把一些思想素质教育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3)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如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搞一些有关环境、资源、人口、旅游等社会调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地理素质。
3.改革考试方法,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
任何一次考试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考试的级别越高,学生的这种感受就会越深刻。应当意识到,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考查,还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极好机会。应该通过试题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受到一次教育。假若试题能在知识、能力考查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人生观、环境道德观及国情等方面的深刻教育,那么这样的试题,不但体现着教育者的睿智及其所付出的心血,而且试题将发挥多方面功能。通过考试如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心灵的振动,它的意义将是一般知识、能力考查所无法比拟的。
三、思想素质的教育的形式
由于地理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思想素质的教育又具有现实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地理教学活动的特色,可采用多种形式。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形式当然不只是老师讲授,还可以师生讨论,做试验,看录像等。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恰当地渗透资源、环境、国情内容。
2.社会实践。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观察或调查。如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某要素的影响,对人群健康、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当地一些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经验等。为加深感受,还可要求学生写出观察记录、调查报告、保护环境建议书或小论文等。
3.专题报告。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可有计划地请环保、城建、计生、环卫、乡镇企业的有关人士,以及工人、农民或学生自己,就当地或某一单位某一方面地理问题作专题报告。
4.学生活动。
班委会或团支部组织的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阵地。地理教师可以协助班委会或团支部向学生活动渗透地理思想素质教育内容。例如,开展“世界环境日”、“地球人口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活动,“美化校园及美化家乡环境”活动,组织学生办板报,举办与相关的演讲会,成立“环保监督岗”,等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4
一、积极组织各项文体活动,丰富老干部精神生活
老干党支部成立后,在*的组织下,积极开展了各项文体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乐。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购买了二胡、乒乓球、象棋、台球、扑克等文体用品,建设了高标准的门球场,建立了台球室、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每天都吸引大批老干部及附近群众前来参加活动。特别是阚家镇老年门球队组建以来,他们从无到有,队伍逐渐发展壮大,队员之间的技术配合也越来越熟练,在当地小有名气。为了进一步提高知名度,他还积极联系企业赞助,举办了“玛钢杯老年门球赛”等赛事,邀请了市里其他单位前来参加,通过比赛,愉悦了身心,交流了感情,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他还邀请了阚家籍在外知名书画人士,举办了“兴隆杯老年书画展”,收集了上百幅省市级名人的书画作品,并代表全镇组织参加了全市的书画展。在他的组织下,2007年5月成立了壕里人剧团,由退休干部及其家属和附近居民自发组成,现已经发展到60多人,其中有38人能熟练使用二胡、月琴、琵琶、京胡等乐器,有26人擅长唱京剧、茂腔等。剧团成立后,自编自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曾在高密市西部南部安全饮用水工程庆典仪式、全市庆祝“三八”妇女节、柏城杯茂腔剧团电视大赛中等多次参加演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目前,已经在全镇20多个村义务演出,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2007年底,因为开发需要,原来的老干支部大院需要搬迁,因为没有活动场所,在他的提议下,党委、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在镇政府大院东新建设了功能齐全、高档次的文化大院。大院内有老干部活动中心,设有健身广场、篮球场地、门球场地、乒乓球活动室和阅览室等,很快将投入使用。
二、广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解决孩子多元化需求
*注重从本镇实际出发,发挥老同志的特长,分别成立了中小学校外教育辅导队伍和“五老”报告团,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开展好系列教育,他经常与镇关工委的其他同志一起研究探讨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走街串户,深入家庭、学校进行调查,了解现在的青少年到底关心什么,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教育,讲什么样的课能对他们的成长有实效。根据调查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然后把报告团的12名同志分成三个小组,各组准备不同的内容,有讲法律知识的,有讲传统教育的,有讲道德文明建设的。镇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成立后,先后在双羊小学、初家学校、阚家中学等学校做了题为“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法制意识”等多个主题报告会。围绕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有关知识,结合生动的案例及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关法律常识和道德理念,勉励学生从小做到知法、守法,自我塑造良好形象,取得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守法意识都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他还利用当地的“精忠岳祠”被市关工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时机,因势利导,每逢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以“精忠岳祠”为载体,组织老干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向学生宣讲宋代抗金著名将领岳飞的英勇事迹。“精忠报国”、“岳家军”、《满江红》等精彩的典故、诗词等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启迪。他还根据本地暑假很多在外打工的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情况,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在他的提议下,镇党委政府拨出专款,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先后收留了60余名“留守儿童”。他在辅导孩子学习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中间,有的不安心学习,经常出入网吧,还有的因上网骗家长、偷家长和学生的钱进网吧等问题,决定针对存在的问题,走访慰问,与学校、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如何解决学生的不良行为,从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整体合力,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三、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帮助解决基层矛盾纠纷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5
[关键词]德育教育 工作 注意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过去一直比较强调课堂灌输。从广义上来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灌输,它的本意是强调人的发展与完美不是自然形成的、要借助于自觉的有系统的教育,但我们不能把灌输理解为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不能以学生需要灌输为由而掩盖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培养未来祖国需要的新型人才,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倡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性
课堂教育,是目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途径和方式。但现在的课堂教育基本以封闭教育为主。封闭的教育方式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却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而且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造就具有开拓能力的新型人才。
怎样实行开放性的教育呢?现代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首先在内容上,既要传授书本知识,也要涉及到社会知识;在教育计划上,应该多给学生留一点自由活动的余地,允许他们参与开展一些为他们所特殊需要的活动。这种活动不一定非要集中在一起,可以有集中,也可以分散;在教育渠道上,应突破课堂教学的范围,有指导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考察社会,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教育形式上,应更多地开展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活动,有吸引力的活动,组织一些自由参加的活动,减少一些“必须”和“不准”的指令。
我们实施这种开放性的德育教育方式,会使学生获得比实施封闭教育多得多的信息,从而丰富他们的思想,增长他们的才干,使他们更深刻、更全面地去认识社会,为今后走人社会做好准备。当我们手里的缰绳松开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在造就自己成材的道路上,会跑得更快,走得更远。
二、自主性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有一个弊端就是不大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完全被看成一种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我们面对的学生虽然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但他们内心那种被承认、自主独立的意识是很强烈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改变那种“我说你听,我管你服”的状态,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既是我们施加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过程中能动的主体。我们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这个内部因素,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我们的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帮助他们自觉地克服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当他们走人社会面对不良习俗冲击时,能通过自己的感悟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引导他们树立做事情能有一种自强不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和精神,并能自觉地意识到时代赋予的使命。
德育教育过程中,只要我们得法,尊重并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并相信他们,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其实是很优秀的,他们的良好表现也会让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职校教师从心底里油生的一种自豪感。
三、渗透性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是中职教育的核心,但它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仅仅只是班主任、德育教师、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它必须要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教学实训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中。学校的每位老师和管理者都是德育教育工作者,只有这样,德育教育工作才最有力量,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我在这个学校生活和学习,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这样一种教育。
四、实效性
过去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忆苦思甜。现在再用这种方法会让学生非常反感。曾有学生对老师说:你说过去有多苦,那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们国家现在在奔现代化了,我又不会再过你那种生活,你讲的,我根本不理解。细想起来,学生说得也有道理,社会在发展,国家在进步。我们必须转变德育观念,更新德育内容。
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结合时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及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德育教育更贴近生活、贴近学习、贴近社会,从而既解决了理论教育的空泛问题,又使教育过程具体化,能够解决和回答学生的认知困惑问题,使德育实效得以显著增强。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6
一、西方学校德育的基本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众多的伦理学说和道德流派,折射到学校德育领域,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样态。尽管欧美国家的各种德育理论主张各异,德育模式不拘一格,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式,但是,通览西方的学校德育,我们依然可以捕捉到一些基本特点和共同特征。
(一)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本化的道德理念
西方文化以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为基本维度,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传统。具体到学校德育领域,反对外在强制和高压对个体道德自由的剥夺,尊重个体的尊严、价值和地位,追求和向往人本化的道德教育,是西方学校德育的重要倾向和表征。始于古希腊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说,成为欧美学校德育凸显人的意义与价值的指南。他们认为,道德是由人制定和设计的,人创造道德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祉,使之更好地生活。因而,在人与道德的关系上,道德是为人而存在的,而不是相反。学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成就人的德性和德行为己任。康德(ImmanuelKant)“人是目的”的论断,使得西方学校更加重视德育的本体价值和内在价值,即德育的主旨在于“成人”,而不是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外在工具和手段。“非人的”、“无人的”,甚至是“反人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工具主义教育方式,是对人权、自由和民主的背叛,不仅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而且亵渎了道德教育的本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所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深受欧美国家的欢迎,在德育工作中被广泛实施和贯彻,这也是欧美国家践行人本化道德理念的重要体现。在西方的学校德育中,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满足其发展情感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需要,让学生建构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道德系统,以尊重和落实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当前,以学生为本,坚持人本化的道德教育,已成为欧美学校德育的重要理念和实践行动。
(二)反对道德灌输,提倡道德自主
反对灌输,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是人本主义道德理念的拓展和延伸,是西方学校德育的一贯传统。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指出,道德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之所以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对于那些有可能处于冲突之中的价值作出审慎的决定;之所以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学生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1]因此欧美国家均反对道德灌输,提倡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儿童对道德的领悟与接纳,进而心甘情愿地实践道德,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人。杜威(JohnDewey)强烈反对道德说教和道德注入。他既指责康德所提倡的绝对道德律令和普遍道德法则的空洞性,也抨击黑格尔(Hegel)思辨道德哲学的空疏性。杜威认为,他们的错误在于剥夺了儿童道德需求和道德自主的权利,扼杀了儿童道德创新精神,于儿童的道德生成无益。他主张学校德育要给儿童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儿童在实际的道德权衡、道德体验和道德判断中领会道德的意义,促进儿童各道德因素统一协调地发展。在杜威看来,传统形式主义道德教育的失败之处在于把儿童当作一台机器,无视儿童的兴趣、喜好、需要和个性等自然禀赋,因而无法有效激发儿童的道德动机,不仅无法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反而导致了儿童道德批判精神的缺失。教育并不是把外在特定的道德规则和信条灌输给儿童,远离儿童现实生活的任何外在约束都不利于儿童道德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内化道德,实现道德自主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在杜威看来,儿童是在活动中经过道德推理和思维训练而最终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只有那些在思维训练基础上形成的习惯才能代表真正的道德行为。”[2]因此,他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地学习,自由地探索,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注重认知,推崇理性的道德范式
主知主义是贯穿西方学校德育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成为西方诸多德育工作者的共识。“问题中心法”、“发现法”、“小组讨论法”以及“辩论法”等在欧美学校德育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Socrates)关于“知识即美德”的命题,将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获得道德知识同拥有道德等同起来,开创了道德教育中理性研究的范式,拉开了西方学校德育强调知识和理性的帷幕。随后,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AmosComenius)“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以及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知识就是力量”的确证和扩充下,道德理性在学校德育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校德育将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任务。20世纪以来,在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的推动下,认知主义德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在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中表明,儿童的道德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既不是儿童固有内在善性的自然展开,也不是儿童在无条件地服从社会道德规则的活动中所获得,而是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觉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并研究了不同阶段儿童道德发展的表征。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惩罚的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定向阶段和亲社会行为的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和良心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刺激所有儿童的道德向上发展,如果方法得当,直至达到第六个阶段乃是一个正当的、合理的教育目的。”[3]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柯尔伯格在反对灌输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两种学校德育方式。道德讨论法旨在提高儿童道德认知,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而公正团体法的目的则是通过建立有利于维护集体利益的共同行为规范,培养个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两种方法的有机整合,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而且也可以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变。
(四)整合德育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
家庭、学校和社会既是青少年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也是对他们实施德育活动的教育机构。随着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欧美学校开始摆脱传统单纯依靠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片面思维,将学校德育辐射到整个社会,注重整合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力量,发挥道德合力,构建系统、综合化的德育网络体系。杜威认为,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雏形的社会。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口号。杜威强烈反对将学生束缚在学校这个狭小的天地中。他认为这是一种偏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的片面做法,忽视了社会道德资源的综合组织和有效运用,无益于学生的个性成熟和德性完善。他主张将学校德育扩展到家庭,延伸到社区,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大舞台上组织有益于学生道德成长的德育素材。杜威的德育思想,不仅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有利于优化组合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力量,因而备受欢迎。经过欧美学校德育的广泛实践,逐渐变成现实,在构建和完善纵横交错的立体化学校德育网络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此外,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作为学校德育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将道德教育扩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也是当前欧美学校德育的一个基本特点。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在学校德育中的积极效应,欧美许多学校均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网、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网等网站,通过德育信息、搜索、浏览以及采集等形式,实现了学校德育资源的共享。同时,学校德育工作者通过BBS论坛、实时在线交流、网络视频等形式进行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将德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网络德育教学、网络德育沙龙等有机结合起来。网络负面信息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和毒害,催生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滋生和蔓延,弱化甚至抵消德育效果,为了预防、减少、杜绝这一问题产生,欧美学校不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制定学校网络文明公约和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则,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教育,将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空间的德育工作紧密衔接起来。
二、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与时俱进是德育创新的永恒主题。当代西方的德育理论经过历史的洗涤和积淀后,适应时代呼唤和德育发展的诉求,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一)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督导
“如果没有一套具体的道德观念和指导原则,人们就不能解决道德问题。”[4]自20世纪后半叶,面对层出不穷且日渐严峻的青少年学生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西方各国通过制定教育政策、建立德育组织以及完善德育管理体制等形式,加强了对学校德育的领导和管理。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出台各种教育文件和政策,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公民。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出台,将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作为解决危机的重要措施。1988年,美国前教育部部长贝内特(WilliamBennect)在教育改革总报告中,以能否在“道德课”、“纪律秩序”和“勤奋学习”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作为衡量学生“增强成功的民族精神”和“富有爱国精神”的评判标尺。英国实施国家指导学校德育、管理德育课程的改革方案。1978年,英国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和“社会道德教育中心”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1988年,英国颁布了《国家课程》,将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作为学校德育的基本目标。俄罗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制定了《俄罗斯联邦国家2001~2005年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俄罗斯联邦爱国主义教育构想》等等。欧美各国重视并加强对学校德育督导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断加大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投资。例如,从1960年至1980年的20年间,美国对教育投资增加了60%。20世纪80年代,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WilsonReagan)再次重申增大道德教育投入的重要性,他指出,美国教育领域中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并非源自教育经费短缺,而是因为经费分配不当,尤其是在道德教育中缺乏充足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入21世纪以来,美、英、德、法等国不断追加教育经费,并通过政策保障和制度规范,确保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的督促和检查等系列措施,作为推动本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注重汲取传统德育思想,品格教育呈现回归和复兴的态势
“二战”之后,欧美各国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具体到学校领域,由于深受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自由主义的影响,违反校规、校园暴力、少女早孕和学生吸毒等现象层出不穷。面对学校的紊乱和失衡,欧美各国忧心如焚,他们希望回归传统,吸纳传统德育思想,尤其是要传授“自尊”、“责任”、“关爱”、“诚实”、“关心”、“勤劳”、“同情”、“容忍”、“合作”、“宽容”和“自律”等核心价值观,克服、消解相对主义和自由主义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切实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并以此化解道德困惑。由此,自20世纪8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品格教育在欧美学校开始兴盛起来。品格教育在学校中复兴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品格教育著述。如凯文•瑞安(KevinRyan)和麦克林(Macleans)编著的《校园内外的品格发展》(1987年)、雅各布•本宁加(JacobsBenninga)的《道德品格与小学公民教育》(1991年)、格拉斯•西斯(GrasseSith)的《希望的学校:培养今日青少年的精神与品格》(1994年)和《品格教育:指导学校管理者》(2001年)等。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品格教育伙伴”提出的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1)有效的品格教育应进行核心伦理价值观教学,以此作为学生良好品格的奠基;2)品格是一个包含思想、情感和行为在内的复合体;3)有效的品格教育应采取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和全面的方式,在学校的各个环节推进核心价值观;4)学校理应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区;5)有效的品格教育应为学生提供实践道德的机会与条件;6)有效的品格教育应开设富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学术课程,此种课程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要,有助于他们获得学业成功;7)品格教育必须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8)学校教职员工应当成为一个学习型的道德集体,共同承担品格教育的责任,并努力遵守和维持核心价值的一致性,以引导学生品德的发展;9)有效的品格教育倡导来自于教职员工和学生所组成的道德领导力量;10)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家长和社会成员成为品格教育的伙伴,共同参与品格教育活动;11)有效的品格教育应把学校生活的品格、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师的实际情况、学生展现良好品格的程度纳入评价范畴。[5]另一方面,大量的品格教育组织和品格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如品格发展基金会、品格教育研究协会、品格教育联盟等。这些机构通过编制品格教育计划、选择品格教育方式、开展品格教育评价等活动,将学校的品格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德育理论的多学科整合
20世纪是欧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德育理论繁荣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涌现出形形的德育理论流派,如存在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价值澄清学说、关心模式、体谅模式和人本主义理论等。由于各种德育理论的视角不同,所关注的道德问题不同,因此,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解决全部的德育问题,也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越来越多的欧美教育学家认识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社会道德的进步,并非任何一种德育理论所能奏效。因此,欧美国家注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加强不同道德教育理论流派在学校德育中的整合。诚如康内尔(W.F.Connell)在《20世纪世界教育史》中所指出的,德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解读的领域,倘若仅仅通过某一门学科来探述这一范畴,不仅是有限的,而且也是极为危险的。在当代欧美国家的学校德育中,德育工作者尝试采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视角综合思考学校德育中的冲突和困惑,并通过实施学科德育,不断推进和改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而且,借助学校这个平台,德育的各个理论流派也改变了竞争和对立的僵局,彼此之间也展开了广泛的对话和交流,增进了共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经过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积极倡导和努力实践,各种德育理论流派逐渐走向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从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发展看,这些理论派别正从以往的对立状态走向趋合,相互对立中实现相互借鉴,从中达到新的发展,这是随德育人性化所实现的趋向。表明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人格的个体,任何单一理论都是无法达到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