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扎钢筋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扎钢筋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建筑基础施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一、前言
虚拟仿真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软件编程形成三维数字的图形化模型,生成一种人造的虚拟环境。它涉及到人工智能、传感技术、人机交互和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不仅可以更直观的呈现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筑基础施工是土建类相关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特别是其中的主体工程即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对于施工现场的一线人员来说,掌握其工艺和方法,也是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目前建筑基础施工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实践教学环节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由于建筑专业的特点,教学计划难以和企业的实际生产时间相对应;基础设施施工的周期长,工程量大,短时间的实训不能真实的全面了解其施工过程。
第二、第二学生难以实际动手操作,学习效果不佳:在校外建筑工地的实习,由于时间和费用的限制,以及施工单位出于人身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学生往往不能实际动手完成施工操作,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第三、学习成绩的评定不够合理:基础设施施工内容的学习一般是通过校外实践,学习成绩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考勤情况和见习单位出具的相关报告和总结材料等进行打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建筑基础施工仿真教学软件的开发,能够利用当前的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先仿真后实训,可以全面的了解建筑基础施工的全过程。通过本虚拟仿真软件的建设,可以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把实践和理论进行结合,把真实的工作环境利用软件进行模拟开发,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施工现场的技术和技能,从而减少学生对现场的不熟悉感,使得教学更加直观化。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对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建筑施工仿真理论方面的研究
1991年美国学者提出了虚拟企业的定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在此方面有学者进行了大师的研究,到1997年,国内对虚拟企业的研究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目前相关理论框架已形成,虚拟企业也开始了从制造行业到其他行业的扩展。在虚拟建设方面,从1996年美国发明者协会首次提出概念,到2000年TFV(Transformation-Flow-Value)理论的出现,论证了虚拟企业理论在建筑行业应用的可能性。国内研究人员对虚拟建设研究多在组织管理层面,较少研究具体技术的实现。
第二、建筑施工仿真方法的研究
建筑施工仿真技术是虚拟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主要通过虚拟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虚拟仿真技术一般是通过建立模型来描述整个系统,再通过一些重复试验得到一些有规律的数据。国内研究者高兴夫研究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动态仿真、张正峰则应用可视化仿真中的图形技术,对复杂群建筑施工过程进行了研究。虚拟现实则是在虚拟建设中将枯燥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像,方便进行操作和对比分析,能够研究数据中深层次的内容。赵凌军对建筑物的辨识和几何尺寸的提取进行了研究、王辰辉仿真了液压挖掘机的工作场景,钟登华等人对水电工程的可视化仿真进行了分析,其研究成果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较多,其发展方向目前主要是事件驱动的沉浸和时间驱动的沉浸。
三、建筑基础施工实训教学的现状研究和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土建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主体工程即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该部分工程的施工,对于施工现场的一线人员来说,掌握其工艺和方法,是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对于培养的施工员来说,就更加重要。在学生的培养中其教学时数和学分、教学设备和实训场所以及从教教师数均居各课程之首,该课程也是其他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意义,在建筑行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建筑基础方面的技能就尤为重要。
四、建筑基础施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构建与开发
系统采用Unity3D与3ds Max作为开发平台,实现系统逻辑功能与3D模型的设计制作;使用SQL Server 2008实现对身份信息、实训进度信息的存储;具体的虚拟实训系统通过以上的技术支持,可在PC、移动设备以及Web上运行。
设计框架采用经典的MVC设计模式,将整个系统开发划分为三大模块:模型组件、视图组件和控制器组件。模型组件是视图组件和控制器组件之间的通信桥梁,控制器发出的具体操作信息会被传送到模型组件中,模型组件经过一系列的逻辑计算,将计算出的一系列相关信息发送到视图组件,由视图组件接收信息并最终展示给用户。在本系统中,模型组件由C#功能脚本实现,视图组件由UGUI界面开发技术和3ds Max共同完成,控制器组件则由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负责。MVC设计模式合理划分了软件开发过程,遵守软件开发“低耦合、高内聚”的原则,研发者只需依照系统总体设计约定好的接口方式,即可并行开发不同的系统组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
建筑基础施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由6个模块组成,具体如下:
(1)身份认证模块
其主要功能有:判断登录用户的身份,调出对应的学习模块进度,及学习得分。
(2)公共模块
其主要功能有:工程图纸、技术规范、知识学习、视频库、测试题库、工具箱。
(3)土方开挖工程模块
其主要功能有:场地要求、场地清理、放线定位、机械挖土、修边及验槽。
(4)钢筋工程模块
其主要功能有:弹钢筋线、放置钢筋、绑扎钢筋、放置垫块、放置竖筋、钢筋焊接、箍筋绑扎。
(5)模板工程模块
其主要功能有: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模板安装、质检验收、模板拆除、工程验收。
(6)混凝土工程模块
其主要功能有:混凝土制备、混凝土运输、浇筑与捣实、混凝土养护、工程验收。
总之,建筑基础施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构建了高职建筑类专业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弥补了教学手段、实训条件及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在课堂上实现了教学项目与施工项目、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但这种仿真教学系统也存在着易引发学生现场安全生产意识差和无法做到现场实操等不足等问题,应引起重视。要通过合理设计各教学环节,把虚拟仿真实训与理论教学和生产实际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实践教学渠道,为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能力和发展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小峰.基于虚拟现实的城市规划三维仿真设计系统[J].计算机仿真,2007,24(3):230-235
[2]王健美,张旭,王勇等.美国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现状、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4):37-40,56
扎钢筋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岗位需求;就业能力;实用技能;专业化;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48-02
高楼大厦正在不断地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道不断延伸,土木建筑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很多高职院校均开设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女生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土木类专业对女性从业者而言,是有相当大的职业压力。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较强的组织和社会活动能力;具备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较高的管理理论和能力;关注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以高职女生为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突出就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实用技能,做到个人技能的专业化和差异化,加大心理辅导和职业辅导力度,从而帮助女大学生们找到自身的行业定位,尽快适应行业岗位要求。
一、女生的就业现状与分析
(一)就业现状
女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就以比较集中而且比较理想的就业方向为例。比如说某个好大学,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类的专业在国内来说算很不错的,本科毕业时会有许多单位来招生,招聘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施工单位。很多单位在女生去投简历时,对方会说“对不起,我们不招女生”,只有部分单位会适时的招一些,而且对女生的要求高很多。而设计院呢?好一些的设计院不会参与高职专科的招聘工作,只有部分设计院会来,而且只是来看看,不一定真要。
以典型白领――建筑设计师为例,目前,市场上对建筑设计人才大多要求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具有一级注册建筑师资质,并担任过大型住宅或建设工程开发的设计。另外,还需要全方面地加强自身修养,如需要熟悉电脑操作和维护,能熟练运用CAD绘制各种工程图以及编制施工生产计划等。
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而这些,对于高职层次的女生来说,她们毕业后,普遍感到前途迷茫:有岗位,干不了;能干的,却门槛太低,竞争激烈,待遇差。这导致部分女生转行。现状就是:初次就业率低、待遇低,就业质量远远不如男生,大部分女生的职业道路没有男生那么平坦顺利。
(二)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通过大量调查和统计,就业困难原因主要集中在性别差距、能力差距、心理差异。从用人单位和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方面分析如下。(1)性别和生理原因。调查表明,在建设行业里,无论哪类企业,都有很多的男性不希望女性在工作上超过自己,特别是在男性主导的这个行业里。(2)高劳动成本原因。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诙时间的连续性。女性有断裂带,即生育哺乳期。而这一阶段,企业不仅要负担工资、福利,同时,企业的工作也因休假而受到影响。二是退休金的负担。女性要比男性早5―10年,而且由于女性一般要比男性领取更长更多的退休金。三是职业培训费的利用率。由于女性工作时间比男性短,因而女工的年均培训费要高于男性,其利用率相应的也比较低。(3)能力差异原因。如女性在总体上体力弱于男性,不适合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高空作业、野外作业等一些特殊岗位;女性生理期使得她们在安全和健康方面受到特殊保护,限制了女性从事某些职业岗位;女性在抽象思维、宏观驾御等能力和冒险精神等方面弱于男性,使得她们总体上在一些职业领域内的成就不如男性等。这些因素客观上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4)心理素质差异原因。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由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学历不高、动手能力不强和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存在,容易出现诸如焦虑、恐惧、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情绪不稳定、意气用事、感情脆弱、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等不健全的就业心理素质。其他原因还包括法律和机制原因等。
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对女生的缺憾
现有的培养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设置、实训手段,都是针对男生设定的,比如施工技术的砌筑、抹灰、绑扎钢筋、搭设模板和脚手架等,都不适合女生,导致女生不感兴趣、不愿动手参与,最终达不到实训教学目的。
三、解决途径的探索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
遵循“专业化、差异化、技能化”的调整原则。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都应该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导女生进入适合女生特点的细分专业,比如造价、工程管理、档案等专业。
根据当代女大学生特点实行差别教育,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差别教育。高校应该针对女大学生特有的优势制定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要符合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只有这样多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模式,才能帮助女生走出困境,建立专业信心。
(二)能力培养途径
能力培养包含方方面面,总结起来无非是: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三大块。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一是课堂教学与社会观察结合。不但要在课堂里向女大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在学校外让女大学生进行各类社会观察,充分了解社会环境特别是本行业的工作环境,提前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二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让女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所学的理论知识要与自身的创业目标相结合,边学边做,这种模式更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这往往是企业看中的方面,也是女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三是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结合。这是指让女大学生前2年在学校里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第3年进入到社会实践,以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份进入到工作环境,参与企业的工作过程。
(三)技能训练方法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结合行业特点,以培养侧重于工程实践的工程师为主要目标,人才的培养过程要结合工程实践。
在保证基础课程教育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女生特点,做到一要精选几门技能课程,例如资料编写、CAD绘图、预算清单计算编制,等等;二要加大实训力度,设置从简单到复杂的螺旋状发展途径,力争贴近工程实际,实现学校学习到企业就业的直通车。
(四)心理辅导与职业辅导结合
随着大学生社会就业压力和竞争的加大,特别是对在就业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而言,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是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和成功性的关键因素。
健康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才能促进女毕业生正确择业,主动适应,谋求发展;而不健全的就业心理素质,则会影响她们的择业、就业和发展。因此,针对以上状况,加强对高职院校毕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其就业心理素质,实现自我完善,使女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展现自我、提升就业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结束语
不论土木专业还是其他专业,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以及本人的共同努力。女生应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把精力放在提高综合素质上,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当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就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实用技能,做到个人技能的专业化和差化,从而帮助女大学生们找到自身的行业定位,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绍明.影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心理素质分析[J].经济师,2013,(2).
[2]周游.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王春来等.土建类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J].现代交际,2010,(10).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Based on the Occupation Need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Approaches
―Taking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SHEN Xin-fu,DENG Han-xuan
(Liu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iuzhou,Guangxi 54561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