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德育思想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德育思想论文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诚信;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就应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所指出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历史证明,“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政府信用已经是社会信用的核心,政府诚信引导着人民诚信,直接影响着社会诚信。毫无疑义,将中华传统诚信道德资源的合理内核与现代思想进行完善融合是我们开展干部诚信教育的理性选择。
1 诚信在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
“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规范构成的,“诚”“信”二字在古代典籍中意思相近又有着一定的差异。“诚”多于“真”、“实”等范畴相关联,涉及人类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像人际交往、个人修养、道德理想等方面。“信”则多与“忠”、“任”等范畴相关联,其基本内涵是守言行诺,即“言必信,行必果。”
“诚”与“信”在含义上不尽相同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将二者互训的:“诚,信也”、“信,诚也。”从先秦时期开始,“诚”与“信”开始连用,《荀子》中就有“诚信生神”之说法,此后“诚信”便作为一个完整的范畴使用。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诚信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就是真实不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2 传统诚信思想的精髓
2.1 诚信为天地间的一种必然法则。“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行,草木不大。”(《吕氏春秋・贵信》)即是说,天地都必须有信而后才能形成四季衔替、万物更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信”被理解为一种超越的、统天统地的绝对法则,这种思想或许有些夸张,但它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信”的近乎敬畏的崇尚。
2.2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被当成立身处世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道德起点,如同车子缺少、这样枢纽就不能行走一样,人若无诚信寸步难行。
2.3 诚信是基本的交友之道。对诚信是交友的基本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着意。在传统文化中诚信交友大致可概括为两个层面:①诚信是晤友的基本原则。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孔子的弟子不但对此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常常以此严格要求和反省自己,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②诚信是择友的基本标准。在社会生活中,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一个人的行为及品德有着重要影响,与那些正直诚实、宽善谦逊的人交友可以受其感染和熏陶,而与那些花言巧语、口是心非的伪善之人交往,不但不会有所获益反而会沾染恶习。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因此,交友要有所选择,要选择仁德之乡居住,以免受不良影响。
2.4 诚信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有着君子重义轻利的思想,但对人们合理的正当的利益追求也决非一味的排斥和拒绝,只是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主张对利益的追求要持节制态度,反对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利,反对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荀子就说过:“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事实上,讲究货真价实,强调童叟无欺也是中华民族经济及商业活动的传统美德,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廉贾义商。徽州商人注重“信义服人”,他们“以忠诚立质,长厚摄心,以礼接人,以义应事,故人乐与游,而业日隆隆起。”同仁堂药店三百多年来始终坚持“炮制虽繁从不敢省工时,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他们皆成为人们传颂的诚信经营的成功典范。
2.5 诚信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为政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主张“为政以德”,而要做到“为政以德”诚信是其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孔子要求为政者做到“敬事而信”并认为“信则民任焉”《论语・尧日》,即是说要赢得民心除了与民生息的“仁政”外,诚实无欺、讲究信用,努力取信于民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信赖。荀子说:“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论语・王霸》孔子也坚决反对与国交往中背后耍阴谋。公元前550年,齐、鲁和解,两国之君会于峡谷,齐国却企图乘机以东夷人劫持鲁侯,时孔子相鲁,闻之后深为不满:“两君之好,而以裔夷俘兵以乱之。”清代大儒王夫之则精辟地概括为:“夫诚信者,中国邦交之守也。”(《读通鉴论》)
3 传统诚信思想在干部诚信教育中的价值
3.1 诚信执政教育是干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在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诚实不欺不仅是上天固有的规律,亦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法则和道德本体。人们的道德规律必须遵循这一“天之道”,这是做人不可移易的法则。“修辞立于诚,所以居业也。”(《周易・乾》)正因为如此,中国历代十分重视诚信的教育。自西汉儒学成为官学之后,《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成为了学校的必修课,学子们在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著作时自然而然的接受儒家诚信观的洗礼、教化,以塑造诚实守信的君子人格。而唐代以后出现的书院更是把诚信的道德教育列入教规之中,如岳麓书院的教规中即有“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等条目。当然,把“诚”“信”理解为超越的、统天统地的绝对法则的思想有些夸张,但“人之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唯君子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袁子・用贤》)的诚信而厚德方能立人,并进而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成人教育思想今天依然闪光。因此,我们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将之融入到干部教育的办学理念之中,把诚信执政教育确立为干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利用一切教育阵地和教育场景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诚信教育,唤起干部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同时,还应该施以相应的保障机制,对干部日常行为规范中诸如打牌赌博、贪污受贿、欺上瞒下、学历灌水等不诚信行为给予约束和严厉的惩处,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和舆论环境,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让干部在教化与熏陶中诚信执政。
3.2 内诚而外信是开展干部诚信教育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主纳思“信”主外行,“内诚于心外信于事”是传统诚信内在的语言逻辑形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而要做到内心的真诚,最好的方法就是“慎独”。“所谓诚真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
传统德育思想论文范文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从地域性上理解是指中国的本土文化,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从性质上说它是经过去粗取精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其内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包含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多种文化流派,并且吸收借鉴了佛学文化,融汇诸多文化于一身,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包容性。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思维和具体行为的影响。中国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谦和包容,对外来文化采取立足本土、兼取其长的态度,表现出有容乃大的博襟,是我国传统文化包容性的具体表现。
第二,务实性。几千年来,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形成了“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即是强调“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务实的态度带领历代中国人民不断探索。
第三,德育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德育为先,强调扬善抑恶、育人品行,而西方文化则是以强调自然科学为主。如果把西方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力量。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思想上向党和国家积极靠拢。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大学生具有较大可塑性的特点,他们的思想意识存在一定问题。
第一,理想信念模糊。理想信念是支配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是党和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需要,是关系到改革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大体健康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开始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致使他们信仰淡漠,人生目标混乱,有的甚至放弃梦想,从而导致理想信念模糊。
第二,价值取向扭曲。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常常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在生活中不懂得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个人本位思想较重,把个人的自我追求放在首位,看重功利,扭曲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社会责任感缺失。在老一代人眼里,大学生群体应该是心系祖国、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莘莘学子,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处于“不损人”尽量“利己”这一层面,过分强调自身利益,没有回报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严重缺失了社会责任感。
第四,诚信意识淡薄。当前在很多高等院校中,缺失诚信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考试作弊,用各种手段骗取奖学金,这些行为都给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诚信意识的建立关系到社会良好氛围的营造,同样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之力兴学子正气,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对解决现实问题、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大的民族自尊心来源于优秀文化的积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坚韧不屈的精神,是我们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动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稍不到位就容易使其产生无所适从、不思进取的想法,理想信念容易动摇,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使大学生在追求理想中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第二,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体会人生的真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民族国家意识,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观,这些可以激励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不懈努力去回报社会。
第四,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正确的诚信观。对公民进行诚信教育是必要的,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观的培养更为迫切。传统文化一直强调诚信意识,强调人无信不立,号召“诚心者,天下之结也”,这些观念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坚守诚信,求真务实。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以利用。然而,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和更贴近生活,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是一种强迫式的传授,而应该循序渐进地渗透,让大学生自觉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价值。
第一,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是最主要的文化教育阵地,大学里的各种话剧社、曲艺或者戏曲社团都深受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组织学生观看一定数量的经典影视剧,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现其中的价值,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第二,实现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传统文化基础学科,例如设置历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能够增强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从教学主体入手,应注重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水平,使教师在规范自身的言行的同时,起到道德表率的作用,并且对学生进行教育。
传统德育思想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当我们追溯思想史时,就会发现在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洛克那里,已具有了交往理论的初始形态,而后经过18世纪法国哲学家和19世纪德国哲学家,到马克思时已演化出多种形态的交往理论,但国外没有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而是在“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国民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旗帜下悄无声息地进行,所以笔者以“德育交往”为主线,着力挖掘教育交往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1.1 德育交往的理论研究
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如何在实用主义教学体系中处理交往活动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指出“协作交往活动是道德发生的前提”,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他一再强调从交往中去寻找道德起因以此抓住道德作为人类意识活动的根本性起源;美国现代道德认知理论的创立者劳伦斯・科尔伯格强调,个体的道德成长是一种在其自身与社会交往环境相互作用下不断建构的过程,是个体道德经验的不断同化、调整、平衡的过程。
1.2 德育交往的实践研究
就德育教学而言,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所编写的德育教材以“协助个人发展潜能、实现自我、适应环境并进而改善环境的个体社会化历程”为一以贯之的主线,学生得以在与自身、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交往中实现其德育目标。教师在授课时善用澄清法、讨论法、公正团体法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乐于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
就德育活动而言,国外的高校生活更侧重于以情景和活动为中心,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学生在群体交往中实现主体意识的培养。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除了提供学生活动的六百多个俱乐部、学会和协会以外,还提倡学生参加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社会活动或者参加公益活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效体现了思想道德主体性教育的特点。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理论研究
教育交往的研究概述。近几年,先是在教育研究中,一些学者触及到了交往这一视角,相关论著及论文的发表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其中以张天宝的《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2005年)为代表。同期发表的有:蔡春、扈中平的《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2002年),岳伟、王坤庆的《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等,学者们在具体论述德育与交往时,多数集中在德育对交往运用这一层次,主要着眼于两方面:一是把交往作为与“活动”并列的手段,强调它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价值;二是把交往作为对旧式、传统师生关系的挑战,强调交往中的民主和平等。2005年彭未名在其论著《交往德育论》中系统提出了“交往德育”这一新概念,并构建其理论体系,是对我国大学德育理论建设的一个有益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研究概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首次明确谈及交往的应是在张耀灿和郑永廷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一版)中。此后,在一些博士论文中也有学者论及交往,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求善的精神交往互动过程。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就交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因此不能从根本上和整体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问题。此外,一些散见的论文更着重于从主体间性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交往理论的依托,使得目前的研究显得残缺不全。2011年8月由闫艳著述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的新跨越,作者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往视角进行了深度剖析,还对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系统构建,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推进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
2.2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实证研究
(1)调查研究的方法。国内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为数不多,所谓的实证研究也仅仅是对问卷进行的简单处理分析,得出支撑论文写作的数据。杨鲜鲜在其论文《交往-发展理论下的高校课堂教学及评价实证研究》、赵飞在其论文《广东高校德育课基本状况实证分析》中均采用问卷测量法,简单地利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问卷分析。这些研究是对学生德育交往的一般特征的归纳,或者得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批评与建议。
(2)叙事探究的方法。李醒东在其《事件・场景・交往》一书所呈现的德育研究方法实现了相对意义上的创新,他着力以叙事探究的方式来呈现学生社会生活的内容,教育理论在呈现和解释学生社会生活中建构,在进入现场中实现方法与思路的摸索和调整。这是一种生活范式的研究,从具体的事件中引发对学生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考,进而得出对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反思和理解。
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传统德育思想论文范文4
关键词:网络时代,德育教育,机遇,挑战对策
21世纪,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而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的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我们的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青年学生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变,已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学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同时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资料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
3、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免费论文。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二、网络浪潮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文化来的太迅猛,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免费论文。
互联网是开放的,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显的机械和单调。所以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3、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时代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1)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
(2)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3)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办好学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学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
4、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免费论文。德育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 ,由这一主题所决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在德育教育上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
(2)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
(3)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还要倡导生动活泼的学风,将传统的灌输方法转变为吸引和参与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我们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文风表现出来,并且利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也可以在校园网络的信息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总之,网络时代的到来,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参考
传统德育思想论文范文5
一、网络对德育工作的冲击及负面影响11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在信息时代,大学生接受不同主体经不同途径传递的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频率越来越大,其信息摄取行为也愈个体化、隐蔽化,接受信息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首先,大学生理解信息变得多角度化,他们不再简单按照教育者制定的目标去理解信息。其次,大学生理解信息变得更加主动。他们会将各种信息、观点摆在一起,自行选择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而不是被动地听从教育者的安排。21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信息,从而严重影响着德育的作用。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库,数量巨大而且来源广泛的信息凭借网络直接到达学生身边,造成大学生身边的信息空间发生“过载”,使学生的注意力极度分散,有限的德育信息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上难度加大。31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下降。网络信息以其广泛性、多样性、多媒体化等特点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大学生把大量时间用于计算机网络,而对学校德育活动的参与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度下降。这样,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德育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使得高校德育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作用大为降低。41信息质量难以把关,德育环境受到污染。
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由于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单一,德育工作者可以运用管理手段来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努力去掉那些不正确的观点和各种不良信息,同时直接参与信息的制作,担当信息源的角色。因此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接受的外界信息,从信息源到信息流动过程都有较好的可控性,使得信息比较“纯净”。计算机的普及打破了这一局面,在计算机网络形成的环境中,对信息源的限制以及对信息的过滤非常困难,各种各样的信息都能够在校园中传播而形成复杂的信息环境,信息质量大幅度下降,德育空间被污染。51对网络的过分痴迷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养成。网络丰富的信息和各种新鲜刺激的娱乐手段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使得一些大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网络上。一方面,长期的网上漫游缩短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时间,影响了正常的交友活动,人具有社会性,社会活动的减少会给其道德养成造成阻碍,另一方面,由于网上的人和物都是虚拟的,摆脱了真实的环境,人的行为缺乏了角色的约束而趋于放任,极端者利用网络高智商、高技术、难以侦破等特点进行违法甚至是犯罪活动。这些情况虽然不具有普遍性,却影响了某些大学生的道德养成。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网络虽然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然而,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不能采用“封杀”的办法,而应当采用疏导的方法。我们德育工作者应当占领网络这块阵地,抓住时机,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大胆创新,以网络为工具开展德育教学,消除网络给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11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
(1)借助国内已有的知名网站。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一些网络公司及其网站已经跻身于世界知名网站的行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借助知名网站,就是利用其知名效应,使访问者引起兴趣。特别是可以获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络和网站的“路由”。目前,我国可借助的知名网站主要有中华网、搜狐网、炎黄在线网等,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网。
(2)鼓励德育工作者个人设立网页。通过有目的的组织,帮助一些德育工作者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网页,提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与热心网友进行沟通、对话、辩论、答疑、咨询活动。由个人建立的网页有时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更灵活,更容易使人感到有平等性而被接受。(3)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德育教学。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乐、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他多媒体仿真画面,使大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思想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21采取新的德育方法(1)采取“网上”聊天的方法。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因势利导式的“渗透”教育才能有效。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网上聊天这种形式开展教育,通过“闲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答疑解惑讲道理。(2)采取“网上”辩论的方法。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实践表明,人们总有各种成熟或不成熟,准确或不准确的观点,并且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愿意别人能倾听自己的观点,注意自己的存在。
但是,生活中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场所很少,因此许多人存在这方面的心理压抑感。信息网络出现以后,开辟了“我来说两句”的场所,给人以不限时间、场合、顺序、范围、对象的说话机会。辩论的方法从表面看是一对一,实际上许多“观辩”者也是受教育者或是受影响者,不排除有时“观辩”者的思想观念转变更快更彻底。(3)采取“网上”咨询的方法。在网上开展信息咨询,如学生工作信息咨询,包括有关学生工作方面的奖励、处罚的政策规定,校内重大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日程安排,校内热门话题,遵章守纪,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再如网上心理咨询,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打开心扉,心中的压抑感得到释放。还可以在网上开设毕业生就业服务系统,一方面可以使用人单位能够更全面、更方便地了解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和择业意向;另一方面增加了就业信息公布的新渠道,提高了信息的公开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应聘、择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机会。可在网上开设就业“指导”、“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解答”、“择业技巧与方法”等栏目,使学生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摆正自己择业的坐标,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31
增加德育内容(1)网络道德教育。由于今后的年轻人学习、工作、娱乐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因此,网络使道德教育比过去更显得重要。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规定: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方面的道德教育。校方为此专门制定了一本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向学生解释攻击计算机网络和发送伪造的电子邮件等行为是错误的。经过短期培训后,学生还必须参加一次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在我国,部分高校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了网络道德教育,开始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增加了“网络道德与文明”的内容,重点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网络法律规范、网络礼仪、网络安全以及网络健康等方面的教育。(2)网络法规教育。网络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青少年好奇心强,富于挑战,在掌握了大量的计算机知识后,便将网络当做他们施展技能的天地,并依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必须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网络法规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法规方面的各项规定。自80年代以来,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制订了许多相关政策和法规。近几年更是加快了网络立法的进程,仅2000年一年就颁布了七部网络法规。作为教师应该关注这方面的动态,把最新的网络法规、管理规定等及时向学生传达。
同时还要看到网络时空只不过是现实社会的虚拟,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律法规和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国家保密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如:《宪法》第四十条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国家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因工作需要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网络中使用的电子邮件从本质上讲只是为了便利人们的交往提供的一种先进技术手段,电子邮件的内容与账号同样受法律保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法律课教学时要注意这方面的灌输和引导。(3)网络安全与健康教育。告诉学生在网上可能遇到的有害情况,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如: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的密码,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不要回复任何粗俗、暧昧或肮脏的电子邮件;不要跟陌生人约会见面,如有必要须有朋友同行并且约会地点选在公共场所等等。针对一些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中,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网络综合征的出现,还应开展网络健康教育,使他们明白: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使用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网络也是这样,使用网络并不是要在网上消磨时间,而恰恰是为了节省时间并以此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4)学德教育。
在网上信息非常简单、快捷,而且不用通过电视台、杂志社、报社等社会信息过滤系统,因此对学生进行学德教育,培养他们严谨的学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需要有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此同时,由于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比较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如网上资源搜索、下载、搜索引擎等方式,使得抄袭他人作品成为更简单的事,甚至美国波士顿大学还发现有八家网络公司在网上出售论文,即所谓的“论文工厂”,为大学生抄袭论文提供便利,因此网络环境下学德教育不能忽视。41改进德育教学评价内容及方式。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高校德育教学评价应对学生正确思想与行为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德的状况的要求与考评的管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可否认,目前德育评价相对于学校的智育和体育的评价还依然是一个比较差、比较弱的环节。比如在评价内容上习惯于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去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受教育者,当受教育者的品德言行不符合既定的品德标准时,不是用新的实践去重新检讨既定的品德标准,而是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否定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状态,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受教育者,这导致对德育对象估计失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失调、对立,严重影响了德育实践的效果。再如,在评价方法上也不甚科学,如我们经常采取的评语法,即用简明的评语来表述评价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只注意定性描述而不注重定量分析,因而不够精确,对评价对象不能逐一排出先后次序,有时难以做具体的比较分析。做评语时,也容易掺杂个人偏见或主观因素。网络环境下,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在校表现,需要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1)把网上道德作为一项评价指标。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21世纪的受教育者已经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超级秘书网
面对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学校必须将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的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所以,对学生道德的评价应包括网上道德水平的评价指标,如学生上网后遵守网络道德的情况,被网管处理的情况,被网友谴责的情况的记录和反映。同时,还应实施对学生自身定期上网的道德状况的评估,如破坏校园网的情况,“黑客”行为的有无,恶意造谣、诽谤同学的问题,对教师的不良人身攻击或评价等。(2)评价方法的创新。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借鉴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每个学生将本门课程学习期间所做的所有工作总结整理成个人的“文件夹”,并进一步制作成个人和课题组的网上学习主页。学习主页中还包括每个学生的学期论文,包括个人与小组对当前高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成功个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做的调查研究报告,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搜集和整理的全部资料与信息,并综合成每一届学生集体创建的课程资源库。这种全新的学习评价与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展示出每一个学习者的才华与鲜明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创造出一种师生之间,本届同学之间直至不同届互不相识的学习者之间跨时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评价的新模式。
传统德育思想论文范文6
[关健词]德育课教学 实效性 教学方法 学习主体
德育课教学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学生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德育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重结构轻创新,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妨害和限制了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实效性包括德育教育效果和德育教育效率两方面,强调德育课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真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懂得如何正确做人,正确看待事物。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要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重视发挥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
德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认同教育者所倡导的对社会、对事物、对人生的观念,并内化于自己的观念体系中,成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过程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体验、感情的积累和行为的实践才能完成。因此,德育教师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时,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才能实现德育的效果。现在有的教师不管学生懂不懂,夸夸其谈,甚至有些问题教师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就引进课堂中,致使教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要克服教学中的盲目现象,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增强课堂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当前社会变化对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市场经济中利益突显所引发的金钱观、享乐观等,以及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虚拟化等。面对这些问题,德育教师必须在德育活动中及时关注并引发思考和研究,增强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种价值取向的辨别批判能力,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进取品质和优良品德。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德育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从头讲到尾,满堂灌输,教学效果较差。德育课的理论性比较强,所讲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由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最优化。所以,教师在教案的设计、知识的传授、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能力的训练以及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要灵活多变,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设疑的问题难度适中,由浅入深,问题有新颖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
此外,德育课教学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德育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组织辩论赛、分组讨论等等,让学生感到德育课不是假大空,的确对自己有帮助。
三、重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德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是满堂灌输,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淡化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所以,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独立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改进德育课考评方法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还存在着陈旧的“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考评方法,这种方法使本来就对枯燥的德育课没有兴趣的学生更加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要想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进德育课的考评方法。
1.创设合理的考试形式
改革考试观,摒弃教师课堂讲什么,学生笔记记什么,期末考试考什么的做法,应以能力考核为目的。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笔试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开卷考试和口试,并配合写一些小论文,立足于通过学习知识,获得一种再学习的能力,即重在理解运用而非记忆,重在课堂参与而非结果。
2.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惟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个性和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构建科学的考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强弱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尽量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特长。比如可以使理论考核占30%,如小测验、小论文等,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活动占20%,主要考核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努力使各层次学生在相应的评价体系中得到充分发展;卷面成绩占50%。
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
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特色,如就近期的一些国内大事开展“揭批”、“向地震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等活动,肯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比如引导学生通过查报纸、翻杂志、上网搜寻、请教老师、关注广播电视,去学习、感知、领会国内外大事,提高学生素质和立志报国的使命感;倡导他们参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定期到校园捡垃圾”等活动让学生明白人们的环保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多重要,从而提高了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的积极性。
总之,德育课教学可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树立新的德育教学观念。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德育课空洞、枯燥,而会在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在知识、能力和觉悟方面都有所收获,切实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高志军.浅议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7).
[2]李志英.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的思考[J].水利职业技术教育,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