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霍尔效应实验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霍尔效应实验报告范文1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014-03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过程主动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教学目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我校承担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师们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探索出一种“问题教学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本文对这一实践做总体介绍。
一、什么是“问题教学法”
所谓“问题”是指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探讨并加以解决的矛盾和疑难。[2]这里的“矛盾”是指主观认识与客观情况不一致的地方,而“疑难”是指有疑问而难于判断或者处理的地方。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在教师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整个实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活动贯穿于实验教学活动的始终,通过实验来分析、讨论和验证,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问题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它既可适用于低年级的基础性实验,又可适用于高年级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二、“问题教学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从教学过程来看,“问题教学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分为两大阶段:以教师为主角的阶段和以学生为主角的阶段。
(一)以教师为主角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开展实验做准备。为此,教师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分好做实验的学生人数,一般以自然班(约35人)为单位,人数如太多则难以进行实验。二是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正确掌握各种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确保实验的安全。必要时进行实验演示。三是在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学会观察,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因为“任何复杂多变的事物,它的本质是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的,人们通过长期耐心细致的观察,才能对各种事物取得规律性的认识,不会观察就不会科学实验”。[3]四是布置正式实验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课后抓紧时间预习,在正式实验时对实验内容做到胸有成竹。
(二)以学生为主角的阶段
从运用过程来看,“问题教学法”主要有五个阶段:预习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对重要或者较难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实验检验―教师点评,完成实验。
1.预习实验内容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熟悉实验内容,继续学习、掌握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掌握各种仪器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发现一个以上的“问题”,同时,教会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方法。质疑法、比较法、归纳法、综合法和观察法等都是一些非常有用的方法。例如,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就是通过这些方法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如此反反复复,最终提出“霍尔效应”原理。又如,牛顿就是仔细观察了习以为常的“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然后通过思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
2.实验操作
在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求每个学生正确掌握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按照实验要求和正确方法亲自操作,把实验准备阶段的实验内容用实验的方式体现出来。目的是利用实验使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和技巧。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安全问题。必须强调每个学生都要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运用正确方法进行实验,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实验安全。二是要求每个学生要注意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些较易或者一般性问题由学生自己加以解决。比如,在做光纤通信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示波器波形弯曲畸变,检查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光学器件后又没有发现问题,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原因,而应要求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查找原因。这样的要求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把在实验过程中新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如果新发现的问题能在本次实验中加以解决,就应当由学生本人当场解决。如果自己通过做实验也解决不了,而且这一问题具有典型性或者重要性,也可以报告给实验指导老师,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应该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等到下次实验来解决。
3.分析讨论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发现的重要或者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对这些重要或者疑难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用来分析讨论的重要或者疑难问题应当具有典型性。这种典型性主要体现在:能突出本次实验的重点内容,或者能抓住本次验的关键,或者问题的解决方法具有普遍意义等。比如,在“霍尔效应”的实验中,24岁的霍尔在分析比较中如何认识“磁场和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霍尔效应”在工业上的应用是如何的?目前物理学家对“霍尔效应”有什么新发展?这些问题都非常典型,并具有方法论意义。二是分析讨论的问题不宜过多,一般有两三个就够了。如果问题过多,分析就不透彻,只是蜻蜓点水,不痛不痒。要集中精力把问题弄得透彻明白,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三是时间安排方面,可以是一边做实验一边分析讨论,也可以放下实验集中讨论,时间可多可少,灵活掌握。四是讨论组织形式方面,一般以自然班为单位。一个自然班人数一般为35人,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并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观点。
4.解决问题,实验验证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动所有学生对分析讨论的问题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法,并当场通过实验加以检验,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该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求每个学生对所分析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做实验加以检验修正。如在RLC串联谐振的实验中,如何修正电路品质因数Q的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偏差问题。可要求学生在电磁学理论指导下,分析LC的总损耗电阻对电路品质因数Q的测定值有何影响。[4]二是要求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新问题解决不了的,就应该主动请教实验指导教师,直至自己弄明白能解决为止。三是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做实验的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指导。
5.教师点评,完成实验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动手做实验以解决问题的表现进行点评,尤其对具有创新性的闪光点要多加表扬鼓励,目的在于调动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如下几点:一是指导教师要对本次实验进行一个总体评价,辩证分析其优缺点。二是要充分肯定学生具有创新性的闪光点。号召其他同学向具有创新性闪光点的同学学习,还可以在学期总评成绩中对这些具有创新性闪光点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三是在实验结束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此次实验与以往同类实验有何不同?通过实验进行下面的比较:迈克尔逊干涉和牛顿环等厚干涉,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与拉脱法测液体的表面张力,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与金属线胀系数,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如何测定?[5]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写成实验报告交给指导教师,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三、“问题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估
任何教学方法都会涉及教学效果的评估问题,“问题教学法”也不例外。那么,如何评估“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一)从学生上课表现出来的兴趣来评估
兴趣,有时也叫“热爱”。它是一种带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人的一种积极探索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又是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当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他总会觉得称心如意,甚至废寝忘食;反之,则心灰意冷,会持“无所谓”的态度。兴趣有三种类型:一是直观兴趣。它是由直观感觉所引起的,特点是缺乏延展性,不能持久。二是自觉兴趣。它是受家庭或社会的影响,经由情感和联想,记忆和想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引起的,其特点是延展性强,往往时过境迁,还能令人回味。例如,某位老师精彩的讲课曾经引起了你个人的自觉兴趣。若干年后,对该教师的音容笑貌,你还能记忆犹新。三是潜在兴趣。它是由情感、想象,特别是由个人意志所引起的,是一种层次很高的兴趣。它绝不仅仅是由直观或某人联想所引起的,而是潜在于一个人的思想之中。这种潜在兴趣的特点是方向性、自觉性强,积极性高,稳定性持久。例如,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潜在兴趣的支配下,表现出顽强的意志,为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上述三种兴趣,尤其要注意培养直观兴趣。如何判断学生的兴趣程度呢?笔者认为,这可以从平时上课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的热烈程度,课堂讨论、发言的气氛是否活跃等来判断。
(二)从学生上课的动手能力来评估
应开放物理废旧实验室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基地,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仪器,仔细观察物理现象并进行思考,使其加深对物理世界的感性认识,强化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体会到实验思想的严谨、实验设计的巧妙,培养其理性思维方式,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6]
(三)从学生课后学习成绩来评估
这里所讲的“课后学习成绩”不能理解为仅仅指学期的总评成绩,而应该也包括平时实验设计、实验报告、期末实验操作测试、参加各种比赛等方面的成绩。尽管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可能还具有偶然性,但是,总体而言,学生个人努力状况和实验技能总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课后的学习成绩大体上能反映出“问题教学法”教学效果的优劣,应是评估的基本依据之一。成绩比较好,说明“问题教学法”教学效果好;反之,教学效果就差。
四、结论
“问题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以发现或者提出的问题为起点,通过实验来分析、讨论和验证,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教学实践来看,“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分为以教师为主角和以学生为主角两个阶段。其中,以学生为主角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它经过如下环节:预习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对重要或者较难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实验检验―教师点评,完成实验。可从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期末成绩等方面评估“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熊永红,任忠明,张炯,等.以“问题”为主线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究[J].物理实验,2009(4):27.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31.
[3] 季诚响,赵莉丽,杨小静,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大学物理实验,2010(5):94.
[4] 陈健,李兴毅.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与方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120.
霍尔效应实验报告范文2
关健词:物理实验教学;实验兴趣;教学效果;综合素质
一、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最早接触到的一门系统而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基础教育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普遍性(力、热、电、光) 、基本性(一切实验的基础) 、通用性(适用于一切领域),把高、精、尖的科研实验分解,绝大部分与常见、常做的普通物理实验有关,所以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课就为学生今后从事任何科技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同时, 大学物理实验课又是一系列后续专业实验课的重要基础。通过物理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周密实验设计、精确科学测量、熟练操作仪器、准确数据计算和处理能力。物理实验技能是学生今后进行其它实验和从事科技工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有部分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 认为实验课枯燥、没有兴趣, 上课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和示范做实验。做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不去分析,等待老师解决。实验报告照抄实验讲义, 实验只是机械的操作实验仪器, 被动地接受知识, 没有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对如此重要的环节不予重视? 我们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同学们的计算机、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同学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它们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另外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同学选择考研,对于考研要考的科目如英语、数学等课程,不用老师督促他们也会加紧学,此外他们还要应付专业课等等。因此,大部分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将物理实验放到了比较次要的位置。其次是有的同学就怕动手做实验,有的同学在高中基本没有做过实验,特别是有些女学生畏电如虎,实验仪器根本就不敢摸。还有就是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法上有问题,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如何转变学生对实验课的态度,启发他们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实验操作技能乃至创新精神,是摆在全国各高校教学部门和物理实验室面前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 我们根据具体实验内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二、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氛围,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实验课同其他课程一样,要想让学生重视它、研究它,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他。一个好的环境对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实验室的走廊上开设了四个宣传窗,橱窗内展示的内容不定期更换,主要介绍一些物理学上重大的实验、重要的物理学家、最新的高科技的物理实验、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以及一些简单有趣的小实验等。实验课前开放演示室,早到的学生可以自由参观。自从办宣传窗和开放演示室以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做实验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大楼总要最先看看宣传窗,这也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在每间实验室的墙上都挂有物理学家和一些重要科学家的像,让学生一走进实验楼层,就有一种很好的实验氛围。此外,我们在上实验课时,将实验中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例如,霍尔效应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虽然许多教材都会提到这一点,但是往往一笔带过。其实,现在的学生往往只对有用的知识感兴趣.如果在实验课之前让其知晓本实验的实践价值,应该对于提高他们的实验兴趣和实验的认真程度有帮助。例如可以配图介绍霍尔传感器在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可以介绍如何利用霍尔元件对磁场的敏感性,检测钢丝绳断丝;也可以介绍如何利用霍尔元件测量微小位移等等。这部分的叙述应当配图,以增加直观性;总之,应当突出本实验原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点,即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三、 一些经典物理实验不可或缺, 学习科学家的物理思想
例如,牛顿环实验是一种利用分振幅方法实现等候干涉现象。为了研究薄膜的颜色, 牛顿仔细研究凸透镜和平面玻璃组成的装置。通过实验发现明暗相间的圆环, 牛顿环实验装置简单, 但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却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物理学家利用这一装置,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推动了光学波动理论的发展,杨氏利用这一装置验证了相位跃变理论,阿喇戈通过检验牛顿环的偏振状态, 对微粒说提出来了质疑。这些经典实验对物理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 给学生讲述当时的实验情况, 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通过做这些实验, 可以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物理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注重实验内容,渗透相关知识
例如,在示波器的实验中,学生往往会提出“什么是锯齿波”、“为什么要用锯齿波扫描”、“为什么看到的波形不稳”、“什么是同步”这类的问题。为此,我们除必要的讲解外,还在原有的两个实验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实验内容:用外加锯齿波观察正弦波。通过这一实验,使学生对“锯齿波”、“扫描”、“同步”“回扫线”、“消隐”等现象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因为这些知识有些涉及到了其他学科的内容,所以通过这一实验使学生们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采用多种方式教学,灵活运用于实验课堂
对于基本的物理实验, 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实验课前预习实验讲义, 查找相关资料, 写出实验预习报告, 上课时老师只讲实验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让学生自己摸索实验仪器的操作, 由实验现象和测量数据得到结论, 在做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些物理实验内容, 理论知识还没有学习, 我们可以先简单介绍理论,让学生对理论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讲解实验内容; 有些仪器比较精密或者操作复杂, 可以采用演示法, 例如分光仪的调整与三棱镜顶角测量实验, 老师讲完仪器结构以后, 可以先给学生演示, 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调节技巧, 要讲解清楚如何快速准确调节好分光仪。然后让他们动手做实验, 这样可使学生快速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 提高效率。
结束语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是每一位实验课教师探究的问题。我们实验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探索, 使学生对实验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观察和判断,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 在思考中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为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经验,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以全面提高我校的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大学物理实验 2006年9月出版,第19 卷第3 期P92-94.
霍尔效应实验报告范文3
高考改革后,很多省份高考是自主命题,高考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于是就出现了同样是理工科的学生,他们在高中选修测试的科目也可以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学生,选修测试科目也不尽相同。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而言,把物理作为选修测试科目的学生一般均能将物理理论与实验知识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实验基础技能,以及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而其他学生物理理论和实验基础相对薄弱。这种差异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愈发明显。因此,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实验基础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模块化教学。即实验内容打破传统的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等顺序编排的方式,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物理基础和各专业物理实验的需求,把实验内容分成预备性、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或研究性实验等四个教学模块,其中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模块为必修,而预备性、设计或研究性实验模块为选修[2-4]。预备性实验模块又可称为“前导性实验模块”,主要面向实验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前期的实验训练平台,尽快的适应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内容,比如:单摆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测定重力加速度,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测定冰的熔化热、测定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等。基础性实验模块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操作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实验技能以及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等,范围可包括力、热、电、光、近代物理等领域的内容[2-3]。比如:金属线胀系数的测量,转动法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液体比热容的测量,示波器的使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霍尔效应及其应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分光计测量棱镜的折射率,光栅衍射等。综合性实验模块可在一个实验中包含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综合应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这类实验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在前一阶段基础性实验模块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拓宽学生眼界和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能力,比如:共振法测量弹性模量,密立根油滴实验,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试验,声速的测定,夫兰克-赫兹试验等。设计或研究性实验模块,主要面向学有余力、对物理实验饶有兴趣的学生。第一种方案是根据教师设计的实验题目,给定的实验要求及条件,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独立操作完成实验的全过程,记录相关数据,并做出独立的判断和思考。第二种方案是沿着基础物理实验的应用性教学目标的方向,组成小组,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自行选题、操作和撰写研究报告,完成整个实验流程。教师只要担负指导工作。通过以上两种方案,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具备基本的科学实验素养,比如自组显微镜、望远镜,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电子温度计的组装与调试,非线性电阻的研究,非平衡电桥研究,音叉声场研究等。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
大学物理实验主要是基础教学,主要的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精神。开放式实验教学则给予了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活跃的灵感和充沛的创造力都可以藉由这个实验平台得到展示,让物理实验真正成为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篮。同时,开放式实验教学可以相应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与使用价值,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真正做到“成本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3-4]。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进行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的尝试,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等多个环节做出改革。结合分层次、模块化教学,笔者认为预备性实验模块、设计或研究性实验模块应向学生完全开放。物理实验基础薄弱的学生可选修预备性实验进行补差训练,学业优秀的、可独立完成课题的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专题实验研究,在时间、内容上灵活掌控,为培养优秀学生创造条件。但是,开放式实验教学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课题的选择良莠不齐,考核的标准难以掌控等等。所以,必须培养与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同时又敢于革新、乐于革新的物理实验教师队伍。
三、建立网络虚拟实验室
虚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及仿真软件来模拟实验的环境及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又一重要手段。与昂贵的实验设备相比,只要很少的投入,便可有效缓解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经费、场地、仪器等方面普遍面临的重重困难和压力,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虚拟实验,无疑非常地具有吸引力。而且开展网上虚拟实验教学,学生在课余时间可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和实验后的复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能够突破传统实验对“时、空”的限制。对于一些实验仪器结构复杂、设计精密且价格昂贵的实验[3],学生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要弥补这些不足,可以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操作,在虚拟的环境中,学生一样可以接触现代化设备和科学实验方法。然而,虚拟实验替代不了真实的实验操作,而是作为传统实验的有效补充,因此,应该把传统实验和虚拟实验这两种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是更好的选择。
四、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实验教学的流程往往是教师调整好实验仪器,课堂上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做一个实验演示,接下来学生机械地按照实验既定步骤和要求重复操作,最后提交个大同小异的实验报告应付了事,甚至有的不做实验也能编造个大致的实验结果[4]。这种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大学物理实验流于形式,不仅谈不上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限制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难以激发他们对物理实验课的兴趣,更是偏离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启发式、引导式、交互式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
(一)启发引导式教学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摒弃传统教学思维,把课堂还给学生,专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善于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实验中恰当地设问,并给予基本理论的指导,由学生来自行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启发式教学也有很多的难点,所有实验环节的设定,教师必须能够掌控实验的进程,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方可进行指导,不仅不意味着教学工作的轻松,反而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课堂的机械灌输工作量少了,但是实验过程环节的前期准备和过程指导多了,环节设置必须更加的巧妙和科学,教师自身进行过多次尝试后,确保实验的大方向不出错,试验方法相对成熟,才能更加有效地启发学生独立去完成实验,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否则,这种名为启发,实则是放任自流的教学,不仅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教师也没有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这将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失败。此外,结合大学物理实验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多角度来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4]。如测量半导体P-N结的物理特性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学、固体物理学、电子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来完成实验;引入激光全息照相、核磁共振等实验,使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全新知识点的引入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略到物理实验与现代科学的魅力。
(二)交互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