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要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知识要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知识要点总结

化学知识要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思维导图 运用实践

引言

思维导图主要由词汇、编号、线条及图形等构成,本质上为中心朝四周进行扩散的一个图形,其通过运用颜色不同的笔将各级具体的分支画出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根据一定的结构、类别及逻辑将一些零散知识组织在一起,在形成全新且完整的知识系统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

1.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课前预习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一项重要环节即为课前预习工作。现就初三学生为例展开探究,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着学习内容繁多、时间紧迫、学习难度大等压力,由于花了较多时间与精力在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上面,因此用于课前预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在此种形势下,为让学生在较短的预习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成效,化学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通过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延伸出崭新的知识,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开展有效的化学学习[1]。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促进发散思维,通过对某个学习要点进行分析,进而找出自己在这个要点中依然存在的疑惑之处。例如,在预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课时,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就会根据教学的要点,将这一小节中关键知识点找出。其中,有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凭借已有知识进行直观理解,有的知识学生则难以充分理解,且纵观自己整个知识结构体系,未能找到落脚点的部分,那么学生在预习时就要对这部分展开仔细研习。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模式,学生不但能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理清,而且还会对存在疑惑的地方加大研习力度,进而展开有针对性且高效的课前预习。

2.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式学习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将思维导图模式恰当引入教学中,将会极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例如在开展《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课时,教师可根据以下方式进行,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是相等的?”随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形式就问题展开谈论和研究,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推选代表回答这个问题,并向大家详细说明理由。与此同时,教师需安排一名记录员将大家讨论的观点及内容运用思维导图全部记录下来,这时我们发现,学生有的认为质量相等有的认为不相等。当得出各种结果后,学生们便会就采用何种方法来验证各自观点进行讨论,最后大家决定采取实验的方法。得出这个结果后,学生们便会就实验过程中需要的药品、实验器材、实施步骤以及评价方法等展开激烈讨论,当完成这个共同的思维导图时,学生便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课堂的最后,小组选派代表向大家展示总结出的思维导图,全班师生再对各个小组的方案共同进行评价,最后确定统一的方案。

在上述化学探究学习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的意见均得到了重视,不但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之前知识的交互,同时也产生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在讨论结束之际,教师还可向学生们公布自己的总结,不但全面归纳了所有学生的思维成果,同时也帮其理顺了探究思路,使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讨论的结果。

3.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运用

开展化学复习课的主要作用便是通过概括性整理与深化之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形成全新的认知结构。作为从部分至整体的教学阶段,复习课的教学过程通常是整体有关联的知识,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出发,将已学过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方法等进行合并与分类,进而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网络[2]。在化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一种典型运用模式便是教师引导所有学生对部分知识点进行共同归纳与整理,从而达到有效梳理已学知识的目的。由于全班同学在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与学生对主题与次主题进行共同确定,首先确定大致框架,学生再以小组形式对次主题进行讨论后,再由各个小组的代表将相应的次主题绘制在黑板上,最后所有师生将整个复习课题共同完成。

例如,在开展《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单元复习时,教师可安排好各个小组的知识要点归纳任务,那么每个小组就需要分别总结元素、原子、离子、化学式、化合价等主题,并全面且综合归纳这些小节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完成归纳总结工作后,小组代表在黑板上事无巨细写出所有归纳内容。在此种复习模式下,学生在短时间内便对章节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由此可知,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大大促进了复习课教学效率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课等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模式,不但提升了学生预习的效果及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归纳整理已学过的知识点,找出仍旧存在疑惑的地方,在实现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基础上,使学生得到了更多的收获与成效。

【参考文献】

化学知识要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化学知识;口诀歌谣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要点记忆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91-01

化学对于刚接触的初三学生来说既新鲜又陌生,那些专业的化学用语、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化学实验现象、化学实验等知识全部要识记,随着所学知识量的增多,有些学生感觉到自己学习化学越来越吃力,很多知识在脑海中显得模糊不清,常会相互混淆,导致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因此,教师课堂中指导学生利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牢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增强化学知识记忆的几种方法:

一、口诀歌谣法记忆法

在化学知识的记忆方法中,口决和歌谣是或不可缺的记忆方法。它们既朗朗上口,又简明扼要,易记清记牢,深受学生喜欢。刚接解化学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口决应用最多,也最适用。如:取用药品的操作要点:“固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缓立”“块状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量筒的操作要点:“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胶头滴管的使用要点:“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对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编成歌谣,学生记起来有音律和节奏。

如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个电极产生气体的名称和气体的性质编成歌谣。“氢负氧正,氢二氧一。”特别是化合价这节的知识,歌谣的作用太大的,这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记,难理解,难应用。我作了两个歌谣降了难度。一是:化合价分正负,金正非负单质零,氢正一,氧负二要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二是: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硫有负二正四六,铜汞二价最常见。在同学记忆的基础上稍加解释,再去应用,学生会很快掌握要点。这章的知识也就不难。还有学习燃烧的知识时,我用了“三要素”的歌谣,火着起,条件三:可燃物,氧助燃。点火源,紧相连。三去一,火自完。灭火法:一冷却,二隔离,三窒息。这样一来学生记忆扎实,运用得心应手。不仅降低难度从而增强学生的趣味性,不失为记忆的妙法。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是记忆的窍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零散的、枯燥的、无意义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收到奇效。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嫁给那美女、新铁锡铅轻、统共一百斤。”又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许多学生一开始总是不规范或错漏,我把步骤总结为:设、方、关、比、算、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要求先通一会儿氢气,再用酒精灯加热,反应后需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冷却,如顺序颠倒有可能酿成实验事故,可引导学生记成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又如在讲解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吃饱了不一定吃得多,没吃饱的不一定吃得少”来记忆。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

四、“提炼要点”记忆法

化学知识要点总结范文3

它适合于对一个单元教材或参考资料的自学,用以统观全貌。自学以粗读为主,再精读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每一单元或章节之前,按目的要求列出几个题目,如“电解质溶液”一章,要求学生看出全章分四大部分:第一、二、三节讲弱电解质的生成而引起中和滴定引入当量浓度;第四部分为电化学内容,讨论化学能与电能的互换。

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熟悉单元教材的内容,掌握其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

2.笔记式自学

自学不做记录将收效甚微,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时作摘录的习惯。这种自学方法适用于阅读教材的部分章节和参考书,需要去粗取精。适合高年级采用。特别在阅读参考书时,读书笔记成为自学的一个得力助手,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琐碎,如高中有机部分关于石油及石油产品概述,煤和煤的综合利用,硅酸盐工业、炼铁和炼钢等,都适合采用这种自学方法。

现以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为例,简列提纲如下:

(1)石油和天然气——烃的主要来源。

①天然气;②石油。

(2)石油的成因。

(3)石油的成分。

(4)石油的炼制。

炼前处理:为什么?怎样处理?

①石油的分馏(物理加工)

常压分馏

石油的工业分馏

减压分馏

什么叫石油分馏?分馏的实验装置。

②裂化(化学加工)

催化重整目的;重整方法。

(5)石油加工后的产品及用途。

(6)石油加工。

①什么叫石油加工;

②裂解(与裂化的区别);

③裂解的目的;

④石油化工与环保。

通过笔记式自学,可使学生获得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式自学

现行教材不大适合学生自学,这就适合于采用问题自学。例如,盐类的水解,它破除了过去盐的分类,为什么?为何NaAc、NH4Cl、NH4Ac、NaCl的水溶液性质有差异?NH4Ac与NaCl性质无差异而本质又有差异等等。

4.总结式自学

又称收获式自学。化学知识多而杂,系统不甚明显,学生容易一学就会,一多就乱,时间一长就忘,为此就应注意训练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以达到知识系统化。如讲完金属键,中学阶段化学键类型便告一段落,这时指导学生在阅读复习的基础上总结几种键型的本质,四种晶体的异同,并列表归纳。

5.对比式自学

化学概念有很多易混淆,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对比,通过自学找出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似点。如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型体、同种物质;再如裂化和裂解;结晶、结晶水合物,结晶水、湿存水等,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不反复对比,便易混易错,以至张冠李戴。再者,有些概念还必须通过咬文嚼字才能彻底搞清,凡此种种,只有通过对比式自学才能真正掌握概念。

6.讨论式自学

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编拟讨论题目,由学生精读后进行讨论,形成“三角往返式”的信息反馈(即老师为一方,同学之间互为双方),如在讨论溶解度概念时,经充分讨论,,总结归纳为四点:(1)要在一定温度下;(2)在100g溶剂(水或非水溶剂);(3)达到饱和状态;(4)溶解度单位是克。同样,关于电解质的定义,也先阅读后讨论,结论出三点:(1)在溶解于水或熔化状态下;(2)能导电;(3)必须是化合物。对醇、酚之别,硝基化合物与硝酸酯之别等均采用此种自学方法。

7.探索式自学

这是发展学生高水平自学能力的一种方式。尤其适用课外学习,其程序是:提出问题——阅读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实验——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再提出问题,……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课内探索主要适用于简单问题,如此较复杂问题可将其分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解决。如“络合物”一节,可分为(1)无水硫酸铜为何遇水变蓝?(2)CuSO4溶液遇NaOH溶液为何出现蓝色沉淀?(3)加入氨水后为什么沉淀溶解?(4)再滴入NaOH为什么不出现(WOH)2蓝色沉淀?看来似乎问题很多,但都围绕一个Cu2+的去向这个中心问题,并以此为探求知识的途径。继而以Ag+AgC1[Ag(NH3)2+]为线索设计另一条途径,使知识步步深化,随后讨论络离子的破坏,内界与外界的互相转化,这样,便形成一条清晰的知识脉络。

还可以写成论文的方式进行。

此外,还有圈点式、眉批式和混合式等自学方法。采用一种还是同时采取几种自学方法,要视教材内容具体情况而定,并需教师精心选择与适当安排,使读、议、讲、写、练结合进行。

总的来说,中学化学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使学生学会阅读化学教材,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认真读书和思考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为使用化学工具书,及模型等学习工具打下基础。通过初中到高中的化学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达到如下要求:

(1)能独立阅读化学教材,分清主次,掌握中心,并能归纳、概括写出要点或眉批,旁注。

(2)比较熟练地查阅和使用物质溶解性表,溶解度曲线、比重与百分比浓度对照表,以及各种图、表,为使用化学工具书打下基础。

(3)学会使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模型及各种标本,有条件的还要会使用幻灯投影仪等现代化学习工具。

(4)能改进自学方法和养成认真读书,读思结合,先复习后做书面作业等良好习惯。

以上四条要求是相互联系,不能孤立割裂开来,从初三到高三如何逐步达到这些要求,还要根据各学年的化学教材和学生实际,来研究和拟定各学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如初三学生开始学习化学,应在他们原有自学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化学学习达到:

(1)在教师指导下学会阅读化学概念,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等教材,初步能归纳概括写出要点和根据教师要求,在阅读时做各种批注。

(2)会查和使用物质溶解性表、溶解度曲线和比重与百分比浓度对照表,以及会使用一些标本帮助自学。

化学知识要点总结范文4

一、明确模块的功能,定位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化学用语,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中学化学中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都可能涉及到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因此,离子反应是以后学习化学的一个基本工具和载体。《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还不丰富,离子及电离理论又没有深入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但离子反应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三、分析学生情况,做好学情调查。

不少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会感到不适应。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许多学生的双基能力不牢固。比如:元素化合价知识、化学式书写、物质溶解性、复分解反应等等知识都已模糊或者根本就已遗忘,这些都会对离子反应的教学形成巨大的障碍。如果立马进行离子反应的教学,那只能是照本宣科、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查漏补缺的弥补教学。

四、根据实际,做好高初中知识的衔接。

针对实际,开展高初中知识的衔接工作。先让学生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名称及其化合价,然后分析化合价和化学式的关系,巩固练习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最后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加强物质溶解性表的记忆和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最终,还要将初中典型的复分解反应加以归纳和总结,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通过一系列的强化训练和查漏补缺,初步让学生建立起离子反应的必备知识。当然这些都要增加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

五、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设有”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 “实验”、“阅读”、“讨论”、“学与问”、“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等栏目,编排和教学要求上侧重了趣味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不能把学生当做知识的接受体,一味地把知识当初货物传送给学生就完事。要教会学生如何对知识和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进行探究和解释问题等等。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优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事半功倍。比如:酸碱盐概念的学习,在师生共同归纳出酸的概念后,教师就不能越俎代庖地提出碱和盐的概念,而是要提示学生根据酸的概念,采取对比、归纳、总结、举例的方式,尝试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整理和思考碱和盐的概念。

六、及时归纳、提升拓展。

在《离子反应》教学结束后,针对该节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自主的提出问题,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从而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如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离子反应书写的要点: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前提,拆易溶、易电离物质(简称两易)是关键,删前后相同的离子是手段,查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简称两守恒)是保障。通过学生的自主总结,学生明确了离子反应书写的要点和方法,特别注意到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拆成离子,单质、气体、氧化物、沉淀等仍然写成化学式,那么学生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就心中有数、容易多了。

七、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练习、整理、作业、应用是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的必要途径。结合这一节课的重难点和疑惑点,为学生出示有针对性的例题和巩固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结合学生解题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规范地解答问题,灵活地应用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

化学知识要点总结范文5

化学知识的结构和英语有某些类似之处。我们在学英语的过程中知道,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就要掌握单词,要掌握单词就要掌握好字母和音标。打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化学知识中的“句子”就是“化学式”:“字母”就是“元素符号”:“音标”就是“化合价”。这些就是我们学好化学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它们,就为以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及酸碱盐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讲究方法记忆

俗话说“得法者事半而功倍”。初学化学时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因此,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记忆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学习事半功倍,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下面介绍几种记忆方法。

1.重复是记忆的基本方法

对一些化学概念,如元素符号、化学式、某些定义等反复记忆,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记忆最基本的方法。

2.理解是记忆的前提

所谓理解,就是对某一问题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质的结构后,还应理解这种结构的意义。这就容易记清该物质的性质,进而记忆该物质的制法与用途。所以,对任何问题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以旧带新记忆

不要孤立地去记忆新学的知识,而应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记忆。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要联系前面所学化合价的知识来记忆,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4.谐音记忆法

对有些知识,我们可以用谐音法来加以记忆。例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可以编成这样的谐音:一个姓杨的姑娘,买了一个合金的锅盖,拿回家,又美又轻。

5.歌诀记忆法

对必须熟记的知识,如能浓缩成歌诀,朗朗上口,则十分好记。如对元素化合价可编成:“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铝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价上有氮磷,铁二三来碳二四,铜汞一二价上寻”。又如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点可编成:先通氢,后点灯,停止加热再停氢。

三、要重视实验

做好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因此要认真对待。每次实验前首先要明确该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牢记实验装置的要点,按照操作步骤,细致认真地操作。其次要学会观察实验,留心观察反应物的状态、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如做镁的燃烧实验时,不但要注意观察发生耀眼的白光和放出大量热等现象,更要注意观察镁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因为这白色固体是氧化镁,是不同于镁的物质,因此镁的燃烧是化学变化。此外,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完毕写好实验报告,都是不可忽视的。

四、要注重小结定期复习

“化学易学,易懂,易忘”,很多初学化学的同学都有此体会。要想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每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后要及时小结,系统复习。

化学知识要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化工技校;化学分析;学习兴趣

化学分析是指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其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分析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它的理论又具有系统性、十分严密.技工学校开设化学分析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全方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促使他们掌握并运用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甚至学会基本的科研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分析化学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处事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这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从事相关社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得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化学分析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一、联系实际找出学习化学的必要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找出学习化学知识的必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通过操作研究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来学习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中应用.最终可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酸碱滴定的兴趣,还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和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技校的学生大多数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素质发展不稳定.而学生极其容易受教师影响,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所教授的科目也必然会产生相同的兴趣,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尊重学生,尽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良好师生关系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多激励、少批评,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其二,尽力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造师生共同参与研究讨论的学习情境之中.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将知识传授和兴趣培养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

三、启发学生独立学习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最终是要学生养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他们智力发展的最佳水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重要时机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由浅入深的传授给学生,最终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要点可操作技能.例如,教授沉淀滴定法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一开始让学生做实验,产生疑问,进而引出课题.教师帮助学生思考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并设计问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并根据此原理进行溶液配制.

四、引导学生全面透彻的理解以强化学生的兴趣

毋庸置疑,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而想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就必须要通透理解知识,才可能将其运用到实践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对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总结能力培养的重视,这才能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例如,学习重量分析法是教学一个重难点.讲授完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建立一个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

五、增加实验操作以加强学生的兴趣

化学实验不仅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更是直观性地展现了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必须要创造条件,提供简单的、易操作、安全方便的实验设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来操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比较能吸引学生的小实验,让学生可以产生兴趣,从而自主动手操作.例如,教授酸碱滴定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测定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掌握酸碱滴定的知识,并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另外,教师还可以提倡探索性实验,即学生根据已经学到的化学知识,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操作,验证实验,得出结论,这不仅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技能.但是在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时,教师必须要适时予以指导,比如,实验的主要方法和操作时应当注意的事项.这种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现在化工技校的学生学习化学必须要从单一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是学习化学分析的初衷,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正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禾.化学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