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端装备制造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端装备制造业范文1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智能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30-03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支撑着各类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加工制造过程,决定着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发展后劲,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的优势产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态势。但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在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辽宁装备制造业出现增速放缓、效益回落的情况,处于增长动力重构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和高端化转型升级,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仍然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辽宁是我国制造装备的核心产业区域,装备制造业区域集中度较高。2015年,辽宁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三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1.7%、31.9%、47.9%。辽宁装备制造业以重型装备为主,涵盖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多个子行业。在市场倒逼机制和政策推动下,辽宁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成果渐显。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实施跨区域兼并重组等,逐渐向系统集成和制造服务化转型,初步实现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1.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充分利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支持沈鼓、沈阳机床、北方重工、特变电工等骨干企业依托国家重大工程,研制一批世界级装备制造产品,逐步改变关键零部件和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制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已经可以提供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钻井船等海工设备。沈阳机床围绕机床产品全生命周期向集金融工具、加工解决方案、新机销售、机床租赁、机床再制造等于一身的工业服务商转型。已启动建设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对接的重要载体――中德高端装备制造园,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先进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工业服务等。

2.发展国际产能合作成为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结构的一个新的动力。辽宁确定了高档数控机床、输变电成套装备、海洋工程与高技术船舶等十大具备走出去优势的行业,装备制造企业加速开拓优势产品国际市场,充分释放辽宁先进装备的产能。如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2014年签订出口南非机车合同近10亿美元,实现从单纯整车出口,向产品配件、运营服务、属地化维修、海外建厂、技术输出等领域拓展。2015年,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实现出货值5.2亿元,同比上升777%。2015年6月,特变电工沈变公司作为工程总承包为印度网公司建设的220KV变电站实现全站带电运行。

3.辽宁装备制造业重点产业联盟相继成立。装备制造业重点产业联盟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打造全产业链为目标,致力于通过多层次合作共同突破技术瓶颈,形成和优化产业供应链,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2015年以来,由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牵头的输变电产业联盟、沈鼓集团牵头的核电装备产业联盟、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沈阳机床牵头的数控机床产业联盟、华晨汽车集团牵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等装备制造业重点产业联盟相继成立。将有利于提高重点产业链相关企业竞争力,促进装备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如辽宁核电装备产业联盟由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联合沈阳远大科技电工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20余家核电装备优势企业、科研院所组建,着力打造核电装备全产业链,形成一系列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标准。

二、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增长趋缓、创新投入不足、产业层次不高、中低端装备产品占比较大等问题。装备制造业组织结构、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均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较为迫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

1.工业增加值增幅放缓,行业下行压力较大。2015年,辽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3%,低于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幅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出现了由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高速增长转为负增长的转折性变化,对全省工业整体运行影响较大。2015年,装备制造业大部分重点产品产销明显下降,如金属切削机床产量98 582台,同比下降14.5%。市场因素对装备制造业影响较大,装备制造业中工程机械、机床及冶金、煤炭、石化等专用设备领域受市场订单不足影响均较为明显。2015年,沈鼓集团、北方重工、大连机床、瓦轴集团等重点企业累计订单金额同比降幅均在15%以上。

2.行业盈利水平下降,部分骨干企业亏损严重。订单不足、产品价格走低,加上劳动力等各类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市场利润,直接导致装备制造业效益水平降低。2015年,辽宁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8.9%、-28.3%、-33.2%,处于历史低位。2015年,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8%,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主要子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降幅较大。2015年,装备制造业4 959户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742户,占全行业比重15%,亏损面比上年同期增加5.2个百分点。

3.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系统集成能力较低。装备制造业产业生态不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尚未完全打通,导致企业主体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无法更好地发挥。装备制造业面临产业链纵向发展不均衡和横向资源不共享问题,制约产业向高端升级。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子行业产业链现状是:拥有一批龙头主机企业,其中不乏百亿、千亿级企业,有的甚至具有世界级品牌地位和话语权。但相关配套的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底部,规模较小、技术较弱、装备较差,缺乏自我升级能力,难以支撑产业向高端突破。造成本地基础材料、零部件、元器件产业不发达,大量关键材料和基础部件需要外购或进口。同时,专业化服务企业难以嵌入生产制造企业供应链,无法形成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4.装备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装备制造业存在产品技术对外依存度高、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最终装配环节,总体处于装备产品加工基地阶段,而非装备产品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单项技术世界领先,成套装备却处于中低端水平。对装备制造业来说,材料、机械、电气、液压等都属于行业基础共性技术,但因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工,缺乏对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和成果共享。附加值较高为主机配套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多数要从欧美企业采购,成为制约产业向高端升级的瓶颈。核心元器件、材料及制造工艺、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缺乏,最终导致装备制造产品性能及可靠性方面的不足。

三、增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途径

先进装备制造是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核心,未来五至十年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应依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基础和科技人才优势条件,推动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汽车等加快发展。加强产业联动和资源整合,推动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切实增强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加快推进由装备制造大省向装备制造强省转变。

1.以集成化和增量优质为突破口,构建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业技术构成复杂,配套零部件多样化,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都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高度灵活的专业化生产网络是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应围绕“补链、强链”,进一步理清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上下游配套、延伸和协作的产业链条。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针对装备软件、创新设计等产业链短板开展针对性的招商强链。支持和引导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由单一产品制造向集工程设计、设备选购、安装调试、维修检测、售后服务等总承包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从制造商转型为技术服务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探索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和集成开发的有效方式和路径,推进协同研发、协同制造、协同服务等,支持整机集成制造企业联合零部件生产企业、工业工程总承包公司联合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协同制造模式。

2.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规模。重视“互联网+”营销的各种实现方式,找准需求和强化营销。注重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装备需求升级结合,对高端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系统、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产品提供就近便捷服务。注重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最具潜力的新的装备需求结合,如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对外开放度,推动轨道交通、重型机械和数控机床等骨干企业利用全球市场资源谋求发展。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企业通过并购境外科技企业、投资建厂、建立境外研发平台和营销体系等,打造跨国企业集团。以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优势与对方市场空间和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彰显装备产品性价比好的优势。

3.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整合行业、企业等方面的资源,推进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加快突破制约高端装备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逐步具备国际水准产品与技术研发能力。统筹政府资源,完善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在产业链关键点上精准发力。构建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和测试检测平台,装备制造领域的平台企业或自主,或通过牵头协会、联盟等形式,组织提供一般装备制造所必需的全方位生产。加强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在智能制造、先进机器人等领域开展重大产业技术专项攻关,力争突破智能控制、关键零部件、何服系统等重大产业技术瓶颈。重点培育一批精、专、特型中小企业,逐步解决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难题。完善装备制造业研究成果共享的政策机制设计,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组建跨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联盟,从横向打通产业链。

4.扶持智能装备的“互联网+”,推动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制造装备的发展方向是低能耗、精密和高速的装备,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装备的创新研发中,推进装备制造绿色智能转型。利用信息化工具优化装备制造企业管理流程和运营流程,发展工业软件,应用到装备制造业行业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自动控制、循环再造等技术手段对存量装备制造企业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等进行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产品、工艺、流程等设计和开发水平,在整个装备制造产品生命周期中实现对环境影响最小化,降低能耗物耗。

参考文献:

[1] 黄群慧,李晓华.中国工业发展“十二五”评估及“十三五”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15,(9).

[2] 李昂,刘翰泽.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 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N].中国经济时报,2015-11-11.

[3] 郭航.中国制造2025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崛起[N].中国产经新闻,2015-08-25.

高端装备制造业范文2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聚 江苏省

装备制造业可以分为传统装备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在国务院2010年10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被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在《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纲要》中都提出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电控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装备、轨道交通和海洋工程装备、大吨位工程机械等,加快提高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向大型化、成套化方向发展。然而,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笔者通过对其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期促进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更好发展。

一、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

1、基于分析性指标的分析

(1)工业生产总值

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涉及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高端专用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现有企业近3000家,销售收入过万亿元,整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是我国最大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从图1可以看出,江苏以及全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一直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除2013年外,江苏占全国的比重也一直在不断增加。

(2)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的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在计量分析中,本文采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从业人员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值,即用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年均从业人数之比来计算。

从图2可以看出,2004―2013年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3)产业积聚

区位熵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用于区位分析中,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又称专门化率,可以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用来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专业化程度实际上也代表了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区位熵指数是从行业角度来分析集聚状况。本报告用区位熵的方法来计算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状况。区位熵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βij表示j区域i行业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位熵指数,qij表示j区域i行业的产值,qj表示j区域工业总产值,qi表示i行业高层次区域的产值,q表示高层次工业总产值。如果βij>1,说明j区域i行业的集聚程度大于高层次区域行业的集聚程度,βij越大,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高。

根据统计资料,计算所得的2004―2013年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指数如表1所示。从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业分行业来看,产业集聚指数大小依次为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设备、航空航天装备。2004―2013年,大部分产业地方专业化指数都有下降趋势,说明产业集聚在减弱。

2、发展现状分析

(1)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高档全地面起重机、高空作业车等国内市场占有率排位第一;城轨和动车牵引制动系统、车辆和门系统、通信与信号控制系统、售检票系统、内装饰等轨道交通装备,交流电动机、变压器、电力电缆、光缆等新型电力设备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为44.4%,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占全国的41%,仪器仪表总产值占全国的40%,金属切削工具产量占全国的75%。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9家,分别占全省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的38.8%和41.8%,位居全省各新兴产业首位。在新型航空材料制造技术、高速轨道交通车辆牵引制动技术、高速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制造技术、超大型施工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智能化网络化机器人生产线集成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率先实现研发突破。

(3)各产业初步形成相应的产业集聚区

江苏已形成以徐工集团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以南车浦镇车辆、戚墅堰机车为龙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以华恒焊接机器人、天乾科技等为龙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等;已形成以南京、无锡、苏州、镇江为中心的航空装备产业集聚区,以南京、常州为中心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区,以南京、常州、苏州、扬州为中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以徐州、常州、无锡、南京、扬州、苏州等为中心的专用设备产业集聚区。

二、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江苏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都走在全国前列。未来,在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引领下,江苏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产业的集聚化趋势中出现新的重复建设

在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逐步向园区集中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区,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但在部分地区的园区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低层次的重复建设。

2、重大装备的成套能力比较薄弱

江苏省重型机械工业的经济总量虽然名列全国首位,但重大装备的成套能力仍然较弱,在涉及国民经济的重大关键、高端装备方面,如大型电站、石油机械、矿山设备、核电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江苏省仍然是处于配套地位。

3、基础零部件和关键通用机械比较薄弱,依赖进口

江苏省很多基础零部件和关键通用机械的经济总量,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很多重大装备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和通用机械都要依赖进口,如机床行业的产业规模全国领先,但机床的数控系统几乎全部要依赖进口和外省。我国高端机床市场95%以上被国外品牌占据,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高度依赖国外。目前,江苏一些机床企业主要借用美国、德国、荷兰、瑞士等国家的技术开展整合组装,产业创新性较低,竞争力较弱,这种局面最终会大幅提高高端装备制造成本,从根本上限制了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三、促进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强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尽可能避免新的重复建设。在政策扶持方面,既要用足国家关于进口设备关税减免、国产设备抵扣税及财政扶持等投资政策,又要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在扶优扶强大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优势,调动企业积极性,充分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大力实施新产品开发扶持政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加大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优化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骨干龙头企业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优化现有的产业集群。现有基本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有:南京、苏州、镇江等重点航空产业集群;常州、南京、苏州、扬州、泰州、南通等重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南京、常州等重点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徐州工程机械、常州新型农用机械、泰州医用诊断医疗仪器仪表、金湖井口石油机械、建湖采油石油机械、宜兴电力电缆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南京齿轮、无锡内燃机配件、常州刀具、泰州车用精锻齿轮、昆山模具等特色产业集群。鼓励国内外企业进入产业集群园区内新办企业或新上项目,在土地或厂房使用方面给予优惠,企业所得税方面也给予一定减免,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大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主业。龙头企业集中精力抓好产品升级换代的研发设计、产品营销和品牌推广以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从而提高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向上游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和下游的营销网络、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安装调试等链节延伸;由制造业向生产业延伸,以自身的主导产业为基础,发展总集成、总承包、专业维修、检维修等生产业。鼓励龙头企业组建战略联盟,龙头企业应选择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中实力较强的合作伙伴组建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3、加强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配套服务

大力发展与主机技术水平相协调的专业化、规模化配套企业,鼓励配套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升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及关键系统的配套能力,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具有优势的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和服务企业。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发展具有高端装备特色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促进的机制,形成以具有总承包资质、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为核心,若干具有完整配套能力的中小企业为辅助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集群。

4、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管理、研发、技术、行销、品管、专利等相关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建立人才引进基金、创业扶持基金,对人才给予政府专项津贴。高端技术人才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要加强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育和素质提升,筹集技术工人培养专项资金,对相关企业的技术工人培训提供资金补贴。依托国内外高校、大型企业集团,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工人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企业通过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方式,吸引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SJD227)。)

【参考文献】

高端装备制造业范文3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 发展潜力 策略研究 淄博市

“十二五”以来,各地纷纷将装备制造业发展作为地方经济调转升级的重点。淄博市工业体系比较完备,重化工业比重大,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加快突破经济发展困局的重要着力点。

一、发展现状

淄博市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行业规模扩大,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增加。2014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较2011年增加133家,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计分别较2011年增长190%和310%;大型水环真空泵、大型高压电力设备、高精度减速机等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涌现。二是内部结构得到改善,产业升级不断深化。2014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数占全部装备工业的比重达34.8%,较2011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其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占全部装备工业的比重分别较2011年提高22.4个和31.7个百分点。三是效益有所提高,投资相对领先。高端装备制造业2014年实现利税较2011年增长140%,2011~2014年间年均投资增幅达21.2%,领先同期全部投资年均增幅4个百分点。

对比行业发展依然存在明显的短板和突出的问题。

(一)“小、零、散、弱”的结构性问题没有根本改变

组织结构方面,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2015年全市中小型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就占到96%,带动作用强的大型龙头企业明显偏少。产品结构方面,生产单机、零部件等普通配套产品的企业多,主机产品所占比例只有15%左右。在产业链条和产业布局方面,区域内企业之间、链条内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紧密性的联动增长机制;技术结构方面,产业整体研发能力还相对较弱,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发明专利相对较少。

(二)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突出,高端产品难有定价权,整体效益不够理想

受市场需求下降影响,产业在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或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国外等因素影响,产品盈利能力明显减弱,产品利润来源于技术成分较低。2014年,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为6.53%。

(三)政府管理相对粗放,扶持发展方式值得研究

一是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规划的前置性门槛设置还比较缺乏,容易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二是基层政府对企业的服务缺乏针对性,导致信息不对称。三是在产业基金设立、项目资金扶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影响企业造血发展方面扶持力度仍显不足。

(四)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人才方面还不足

一是多数企业求稳、求快,追求短期效益,不愿冒风险投资做基础性研发。二是不少企业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升、重加工制造轻研发试验、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跟风趋同多注重特色少。三是不少企业长期依赖企业自有资金滚动发展,造成产品更新慢、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往往在竞争中丧失发展先机。

二、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

(一)优势行业确立的基本优势,有利于增强巩固发展能力

一是以新华医疗和中保康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产品生产由单纯的制造向系统研发、集成销售转变。二是以唐骏欧铃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企业,大力研发生产各类电动汽车,成为省内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聚集区。三是轻工机械领域,造纸机械和玻璃机械继续保持优势。四是锻压装备、机电及泵类等产品优势进一步聚集。“锻压装备・淄博淄川”、“电机及泵・淄博博山”两个园区被认定为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五是泰宝镭射的电子标签产品、银河高技术的陶瓷覆铜板产品、纽氏达特的工业用机器人减速机产品等都瞄准前沿领域,物联网设备、高端电子信息设备、工业智能装备等产品领域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和行业优势。

(二)产业链条式发展增强了产业协同发展能力

全市大力实施“铸链工程”,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电网产业、环保及装备技术产业等8条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链内联盟企业采取抱团发展方式,取得积极成效。新华医疗器械向联盟成员单位开放GPO采购平台,实现成员共性材料采购,有效降低成本。市矿山装备产业联盟通过成员共同对外推介,取得了抱团发展、共同受益的良好效果。

(三)骨干企业带动能力增强使产业具备联动发展潜力

全市发展形成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山东唐骏欧铃汽车、淄博柴油机、山东巨明机械等众多骨干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了相关领域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发展。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集群企业达50余家,形成了从核心技术到最终产品、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生产,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链条。

(四)基础产品高端化空间广阔将激发行业配套发展潜能

我市泵类、电机、减速机、轴承、板簧、齿轮等基础件生产企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具备产品更新升级的内在动力和要求。从外部因素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四基”发展严重滞后,关键功能零部件替代进口产品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巨大,对我市众多企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五)省会都市圈关联发展将有效激活全市承接发展潜能

随着济青高铁北线的开工,将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间的流动,为我市对接济青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我市基础工业优势明显,济南、青岛在资金、研发和高端人才方面占优,完全具有产业分工合作的可能。

三、发展策略

策略一:树立“围绕优势基础产品做发展,加快中小企业实力提升”的补充思路。围绕全市的优势基础产品,从点上出发,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占据产业高端市场基础配套产品领域,壮大实力,继而促使企业具备沿产品链条向上层高端产品发展的实力和能力,在产品线上进行突破,最终推动产业在面上实现基础牢固的转型升级。

策略二: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增强发展的着力点。要突出对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项目引进,避免走加工环节过渡膨胀、无序竞争的老路。同时,提倡企业在做强的基础上适时做大,在专长领域稳固的前提下实施多产业发展;提倡把“小产品”做成“大文章”,在“细行业”培育出“小巨人”,打造“专而强”的优势企业。

策略三:多措并举,改善帮扶企业发展的方式。一是避免出现扶持发展“空心化”现象,使中小科技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真正享受到地方政府制定的各类优惠扶持政策。二是项目资金扶持应更多投向有实质性产学研结合的产业联盟或科研机构,促进市场研发主体的合作攻关。三是积极完善地方资本市场,破解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四是鼓励定向培养人才,对于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教育经费补贴。

策略四:引导企业八方面转变,努力改变经营策略。一是发展方向要从单纯制造向制造和服务并重转变。二是产品领域要从主机产品向主机与配套产品并重转变。三是市场领域要从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市场并重转变。四是经营范围要从资产经营向资产和资本经营并重转变。五是生产过程要从单件小批向生产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流水化、绿色化转变。六是管理模式要从工厂制向集团化、事业部化、内部市场化转变。七是经营领域要从装备制造向前后端领域延伸转变。八是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

(作者单位为淄博市统计局)

参考文献

高端装备制造业范文4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事件:

大冶特钢于1月25日2010年业绩预增公告,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5.62亿元,同比增长68.84%,预计实现EPS为1.25元,其中三季度实现0.27元,四季度实现0.33元。

评论:

公司是1993年5月由大冶钢厂作为主要发起人,与东风汽车公司、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泰富于2004年年底通过股权拍卖的方式入主大冶特钢,中信泰富通过新冶钢和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大冶特钢58.13%的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司产品以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为主,目前铁、钢、材产能分别为100、110、120万吨。2009年全年弹簧钢、轴承钢、齿轮钢产量分别为16、18、24万吨,三者产量占比超过50%,为公司核心盈利品种。此外,碳结碳工钢产量15万吨,高压管坯产量约为2万吨,冲模不锈钢和工模钢产量各为1万吨,易切削钢产量2.5万吨。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制造、铁路轴承、机械及锅炉制造等行业,2009及2010年中期数据显示,用于汽车及铁路轴承制造方面的产品在公司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45.39%和43.36%,而贡献的销售毛利则分别达到53.39%和57.60%

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据报道,2010年,公司通过品种结构调整,促进了效益的提升。坚持“市场有需求、发展有潜力”的品种开发方向,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抓住新兴行业和领域,成立了核电用钢、高铁用钢、环件等9个攻关组,全年开发核电支撑材料、工程机械非调钢、高速列车电机轴用钢等新产品164个。全年特级轴承钢销量同比增长216.73%,高级齿轮钢增长88.33%。东钢区域通过提升质量,中高档轴承钢的生产同比增长44.86%,毛利率由2009年的8.96%提高到2010年的12%;各成材机组关键品种大幅提升,实现了老装备向中高档产品生产的转变。

我们看好大冶特钢在高端特钢特别是锻件领域的扩展战略。首先,高品质的合结钢、不锈钢、轧辊用钢、轴承钢、军工钢,特别是大型锻材、模块、锻件,其需求一直保持旺盛,即使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也较小,目前公司锻造产能已不能满足现有订单合同;其次,公司在高品质特冶锻造领域的生产和研制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经验积累、有良好的市场准入基础和广阔的销售网络;最后,中信泰富的高效管理将是公司超越竞争对手的重要保障。按照吨锻件毛利1200元的保守计算(行业可比锻件吨钢毛利约1200-1500元),预计锻件产能达产后将为大冶特钢贡献EPS0.2元。

受益高铁产业大投资和高端装备制造

公司未来将明显受益于高铁快速发展:大冶特钢是国内最大的铁路用渗碳轴承钢供应商(约占65%),近三年铁路轴承占公司收入17%,主营利润占比达21%,另外公司部分弹簧钢也应用于铁路行业,在国内钢铁公司,大冶业务收入与铁路相关性最高。

特钢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材料,未来需求潜力仍然巨大。特钢的下游有超过70%的应用是在汽车、机械、高铁等装备制造领域,2010年公司业绩超预期也主要得益于我国汽车、机械及高铁的快速发展。2011年来看,汽车机械行业仍将保持在较高运行水平,而高铁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提速,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特钢产能的增长低于汽车、机械、高铁等相关装备制造业产能的增长。而长期来看,在中国经济转型格局下,以建筑为主的普碳钢需求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按照目前发达国家的钢材需求结构,特钢总量占钢材需求总量的20%左右,我国只有10%不到。特钢作为我国走向世界的机械、汽车包括高铁等装备制造业重要原材料,未来需求潜力将远超普碳钢。

背靠母公司 业绩大受益

真空特冶锻造等项目今年将投产,母公司长协矿支持有望年内实现公司2011年仍有诸多亮点。一方面公司将继续扩大高效产品的生产比例,另一方面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的3.6万吨的真空特殊冶炼、锻造、辗环项目已试生产,8万吨的特殊钢锻造项目也将在今年二季度以后投产,未来完全达产后两项目能够贡献1.5亿元左右的净利润。

公司所需铁矿石主要为现货矿,大股东中信泰富目前持有20亿吨磁铁矿资源的开采权,年均最高可生产2760万吨铁精矿或球团,潜在年产量可达7000多万吨,第一条产线预计最早将于2010年第四季度投产,其余五条均将于2011年投产。项目一期设计产能1200万吨,正常状态下能够完全满足旗下特钢公司的矿石需求,届时公司将会获得相对稳定的铁矿石货源。虽然定价方案尚未确定,但我们认为将明显优于现有矿石消费结构。

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中信泰富高效的管理机制渗透效果显著。2004年中信泰富入主后,其高效的管理机制在公司里逐渐发挥作用。高效的内部管理使得公司2005年以来三项费用率一直维持在业内最低水平。公司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推行精益化生产和高效管控模式试点,2009全年降低工序成本22970万元,吨铁入炉焦比等主要消耗指标均创新低。2009年公司人均产钢量及人均营业收入分别高达334.83公斤和168.01万元,在特钢公司中均排名第一,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由此也可窥一斑。

同其他特钢类企业相比,公司在资源及市场上不占有绝对优势,其毛利水平相应也并非最高,但是由于其在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其净利润水平通常较其他传统特钢行业较高。长期以来,公司三项费用率不超过4%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在管理方面具备的优势。我们认为在特钢行业目前发展的阶段,低费用率对特钢类公司盈利水平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费用率的控制同样可以弥补资源短缺方面的短板,从而获得行业平均收益。另外就是公司对于原料成本的控制也是其强项,在2010年原燃料大幅上涨影响到其他钢铁生产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可以看到的是公司受到的影响却较小,主要一点在于公司对原料采取的灵活采购政策。

高端装备制造业范文5

我国面对全球竞争加剧,环境资源约束日趋严峻,以及高端人才短缺等挑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推动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全面振兴,以旨更加有效地为各个领域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装备及其服务的保障。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行业。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正是有基于此,各地都把发展高端制造业作为“强省兴市”,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目标诉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业、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五个细分领域。未来十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达到15%;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带动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发展动力十足,成为装备制造业的新增长点,但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快增强,特别是在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运行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包括(1)部分装备行业核心技术过于依赖国外;(2)基础技术、基础机械和基础元器件发展滞后;(3)有些装备市场仍以外资企业为主导;(4)部分行业在软硬件方面与发达国家“落差”较大;(5)装备制造质量水平、技术水准、劳动生产率,以及作业技能与先进国家业界相比“差距”甚大等。

纵观上述问题,其中多数是客观存在的,且予以突破与改变,是需要综合实力作依托与支撑,并需要时日的;然而,装备制造加工的质量水平、技术水准、劳动生产率,以及作业技能的“差距”,是可以且完全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予以缩短的,综观今日中外装备制造的整个要素环境与过程,“硬件”、“硬实力”,已经相差无几,主要是“软件”、“软实力”,关键是掌握与操作装备制造人的综合因素及其技能,此间的“反差”,还十分明显,例如:在高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方面,美国大约是中国的3.7倍;又如:在发达国家,一个工人可以凭借机器人或者自动生产线,看护数十台机床,而在中国则是数个工人围着一台普通的机床“团团转”等等,这其中的效率差距不言而喻。因此,加快提高装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大在线工人的职业与岗位培训,增强劳动力素质与作业技能水平,对正在全面推进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来说,可谓:迫在眉睫。

正是有基于上述,专致于产业经济领域岗位与职业智能化、数字化情景模拟高端培训的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作为,积极聚焦国家及各地倾力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一流专家,集成优势资源,率先研发且创新构建国内首个以定向定标培训高端装备制造业在线、在岗员工为主体目标诉求的,具有指标示范意义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情景模拟技能培训中心,以旨全力打造“中国版”装备制造智能化培训港。

以“景业崇德、格物致知”,为企业机构发展理念的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职业教育、引领专业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师资培训服务15年,是国内专业从事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虚拟仿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的“创新型+专业型”培训机构,是国家“双软”认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已于2014年2月成功挂牌上市;上海景格凭借其优势资源与核心竞争力,为国内外职业教育机构(职业院校、高等院校)提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创新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师资培训、专业课件合作开发等方面的服务,为职业院校提供专业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产品包括:仿真教学软件、虚拟实训软件、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管理平台、考试系统软件、实验实训设备等;多年来,上海景格相继为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数控机床、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提供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培训资源建设、培训课程开发和校企合作咨询管理服务。上海景格的合作伙伴遍布中国、香港、台湾、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安哥拉等12个国家和地区,客户数量逾3000多家。以下是上海景格构建与打造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情景模拟技能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景格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的整体构架。

一、“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的中英文标准冠名

1. “国家装备制造业(上海景格)智能化培训港”;

2. “国家装备制造业(上海景格)智能化培训营;

3. “国家装备制造业(上海景格)智能化研修中心”。

二、“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聚焦的主要产业领域

“景格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首轮开设的高端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聚焦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领域,主要包括:“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智能化农业装备、机器人制造业,以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等国家与各地急需的先进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领域。

三、“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提供的主要服务功能

“景格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提供的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服务功能:一是为“中心”重点聚焦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门类中的各道重点工序与各个关键岗位及其员工,提供智能化与数字化的作业技能培训;二是为“中心”重点聚焦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门类所制造装备的使用企业及其员工,提供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在线在岗操作技能培训。

四、“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开发的主要培训产品

“景格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为“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智能化农业装备、机器人制造业,以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领域,提供的主要系列培训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其中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汽车制造业/方面

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汽车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

2. 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新能源汽车维修等。

(二)机械加工制造业/方面

1. 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2. 数控技术应用、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模具制造技术等。

(三)工程机械制造产业/方面

1.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维护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等;

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

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等。

(四)轨道交通制造产业/方面

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

2.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维护专业等;

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等。

(五)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产业/方面

1. 通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2. 智能化农业机械应用技术。

五、“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提供的智能化培训模式

为了满足且确保“景格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首轮聚焦的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需要的目标诉求,“中心”正在邀盟业内外专家,加紧分门别类地设计开发智能化培训模式,现将“中心”已经成功开发,且已在“汽车制造”与“工程机械制造”两个产业领域在线实施运营的智能化培训模式,简介如下:

(一)汽车制造业智能化培训模式

1. 网络培训课程定制开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愈发成熟,国内外的整车企业对网络培训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愈发地提高网络培训课程存在着覆盖面广、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场地及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等优势,“景格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已经帮助BMW等国内外整车企业开发了众多的技术及非技术类WBT课程。

2. 整车虚拟实训系统开发 整车虚拟仿真培训系统利用对整车的真实三维建模,采集车辆真实数据,建立起虚拟的实训环境,能够帮助整车企业解决员工的初级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的培训效率。景格从2008年至今,已经陆续帮助长安铃木、上汽集团等国内外整车企业建立起整车虚拟实训系统,提升了企业的培训效率,节省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3. 生产线工艺流程培训 通过视频、三维、FLASH等表现手法,让企业生产线一线蓝领员工在实际上工位之前,预先了解到企业内部每一个工位的操作内容、技能要求、劳保知识等一些有用的技术知识,帮助企业缩短员工岗前培训时间,节省了新员工从进入企业到实际产生生产价值的过程,变相地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二)工程机械制造业智能化培训模式

1. 工程机械数字化培训资源开发 采用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人性化的视觉设计和交互体验,基于科学的教学培训设计理念,为全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开发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工程机械售后服务 、工程机械制造生产线的培训课程(WBT)、虚拟仿真培训系统等数字化培训资源。其优越性不仅仅表现在节省资源、节省资金、节省场地、节省能源等方面,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发挥着实物培训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如危险性实验实训、小概率事件的发生、破坏性过程、微观过程观察等。

2. 工程机械数字化培训资源开发 针对职业能力培训特点的数字化网络培训及学习平台,在完善培训的功能外,更增加了交流、协作、评价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强大的易用性和丰富的功能模块,使讲师可以有效地创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线制作网络课程、管理课程、创建和布置作业、在线考试和加强协作学习。使学员可以轻松学习、快乐交流、热情参与,帮助企业实现网络培训的实时控管和提升,更富乐趣、更有效果,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3. 工程机械模拟器开发 景格以高度仿真形式实现培训内容硬件装置与软件系统的交互操控。通过结合三维虚拟场景,运用真实的操控装置实现实验实训项目在模拟工作环境内的实时仿真操作,有效弥补了真机训练时间不足、场地受限的缺陷。让学员在安全、环保、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机械操作的技能技巧,为快速熟练学到真机实机操作技能奠定了基础,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智能化培训的主要平台

作为综合性与系统集成型的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培训中心,“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将由以下六个“智能化培训平台”(或“功能载体”)构成:

(一) 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政策信息服务平台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制定请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支持与产业导向政策,因此,作为“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来说,首先应该构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其对内对外的双向功能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对内/第一时间汇集与掌握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导向政策(或“法规”),有利于“装备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在设计开发培训课程与服务项目时“接天线、取名分、占先机”;对外/在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与使用高端装备企业,提供“智能化技能培训”服务的同时,还能为相关企业提供“产业政策咨询服务、产业导向服务,以及企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对接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等增值服务,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功能模块”系统集成港

“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将由若干个“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模块”组成,以旨打造成一个具有指标意义的智能化培训系统集成港,其中包括:“汽车制造业智能化技能培训功能模块”、“轨道交通制造业智能化技能培训功能模块”、“工程机械制造业智能化培训功能模块”、“农业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培训功能模块”,以及“机械加工制造业智能化技能培训模块”等,每一个“培训模块”,都配置本“培训模块”周边系列培训服务配套系统,以形成一个个独立运作的技能培训综合解决方案服务载体。

(三)国内外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信息情报支持中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进步与前沿技术的不断导入,高端装备及其制造技术也将不断优化与升级,与此同步,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的制造技术水平与技能培训水准,也将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因此,应用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设置,在“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建立“国内外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信息情报支持中心”,是必要的且是必须的。因为,通过“信息情报支持中心”,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与掌握,以致导入与引进国内外最新、最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技能培训”信息、方式,致使“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实施的“装备制造技能培训”解决方案,始终与国内外前沿、一流的“装备制造技能培训”水平保持同步。

(四)“国内外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教研交流中心

加强业界教研交流,是提高教学水准与质量的主要途径,“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技能培训”亦然。“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旨在建立的“国内外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教研交流中心,其主要功能有二:一是,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业界的教研培训互动交流,取长补短,集成优势,充实与完善技能培训内容、调整与改进技能培训方式、优化与提升技能培训质量;二是,通过“教研交流中心”的平台,为国内的同行业界,特别是为中西部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技能”培训机构;同时,为这些地区的“培训机构”培训“培训管理与实操人才”。

(五)“高端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平台

“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除了担负“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人才”正常教学培训任务之外,还积极作为,主动承担“高端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的推荐与交流工作,“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旨在建立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1)对优秀的技能培训人才进行表彰,并向技能培训人才的输出企业进行通报;(2)设立“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奖励基金”,对在“技能培训”中,有创新实践,特别是有独到创见的技能人才,除了及时总结他们的作业操作法,还视创新创见的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3)建立“装备制造业优秀技能人才信息库”,对有意邀盟与受聘的企业, 以及技能人才,提供交流服务的机会与咨询服务的平台。

(六)高端装备制造业职业技能鉴定咨询和考核服务平台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格装备制造智能化技能培训中心”,作为上海乃至国内装备制造业界的首创之举,上海景格完全可以通过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国家先进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及考核主管部门的权威认可与授权,以获得为国内参加不同级别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人员),提供“报名、培训、考核,以及发证”等“一条龙”服务的名分与资质。

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可与授权的装备制造业/职业鉴定咨询和考试发证服务平台,其专项的服务内容包括:汽车制造与操作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数控机床制造与操作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操作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与操作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与操作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港口机械制造与作业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模具加工情景模拟/技能培训及考核等。

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可与授权的装备制造业职业鉴定咨询和考试发证服务平台,其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国家级先进制造装备情景模拟/技能培训网络学习平台;国家级先进制造装备情景模拟/技能培训考核中心等。

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可与授权的装备制造业职业鉴定咨询和考试发证服务平台,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国内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各类在线在岗从业技能人员。

高端装备制造业范文6

>> 辽宁装备制造业“走出去”问题研究 中国制造业正陷入低谷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对策研究 装备制造业,谁主沉浮 装备制造业“拐大弯” 装备制造业:走向高端之路 民营装备制造业发展探析 全球装备制造业“盛宴” 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装备制造业需要重组版图 先进装备制造业加速跑 江门:装备制造业腾飞加速 辽宁装备制造业比较研究 沈阳装备制造业进阶 装备制造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促进产业由大变强 “一带一路”背景下沈阳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加快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探析 推进智能制造升级 装备制造业市场广阔 装备制造业引领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装备制造业走出低谷 装备制造业走出低谷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艾西南")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由于市场需求的下降,产能相对过剩,投资增速开始降低。2013年,金融资本进入机械装备产业的脚步几乎停止了。

装备制造业作为最大的工业门类,其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举足轻重。

2002年中国装备制造业销售额1.85万亿元,到2012年达到了18.50万亿元,十年内增长了10倍,年复合增长率达26%。这十年,被称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黄金十年”,中国进而成为全球第一装备制造业大国。

2013年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迷茫的一年。2013年上半年,机械装备业的产值增长速度下降到8%,平均产品销售净利润率从2012年的7%下降到4%;进入2013年下半年,行业产值增速下降到1%~2%,产品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下降,销售收入净利润率急速降低。据预计,2013年全年,我国机械装备产业增速不到5%,销售收入净利润率平均不到3%,很多细分行业出现多年未见的“全行业亏损”。

由于市场需求的下降,产能相对过剩,投资增速开始降低。2013年,金融资本进入机械装备产业的脚步几乎停止了。考虑到产业项目的投资是“连续的”,当前投资计划是在过去10年高速增长时就已经确定的,所以产业资本还在继续增加投资。现在的投资是“惯性”投资。

其中,产业资本的投资分为两类:一是现有落后生产线的升级改造;二是新增产能生产线的建设。2013全年投资增速低于1~8月份的情况。相对前几年,投资增速降低了约25%。由于市场需求的下降、产品利润率的降低,估计未来几年产业投资金额会是逐步下降。

未来机械装备业的投资机会,将主要出现在两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