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1
一、以铺陈交代背景。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十分擅长在小说的开头进行铺陈,在铺陈中为下文的阅读理解提供钥匙,并巧妙归结到表现的主旨上来。《故乡》先叙述“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所感所思:隐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空间、萧索的荒村等,勾勒出现实中故乡的影像。由此感受到的是“悲凉”并努力寻找记忆中故乡的“影像”。在这里,“我”的悲凉心情,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情感。而触发这种心情的缘由,既有搬家之故,一种失去家园的心结,更因故乡凄凉的景象,使人“禁不住”生出悲凉之情。正是这种凄凉之景,为全篇中人物的活动设置了背景。在与母亲的谈话中,不经意间提到了闰土,也就巧妙地归结到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上来。这一独具匠心的开篇,除交代背景外,还埋下伏笔,与下文勾连,不经意间暗示了对下文理解的钥匙。
二、以叙述展开故事。跌宕起伏
鲁迅小说作品主体部分的叙述,都是曲折起伏,纵横捭阖,体现出大手笔的驾驭能力。《故乡》在引出闰土之后,有一大段“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从他的外貌到谈吐,都是那么富有活力。正在读者期待闰土出场时,作品却宕开一笔,去写一个突然出现的杨二嫂。从她那“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外形,到“尖利的怪声”,到刻薄的语言。可以说,描写杨二嫂是神来一笔,不仅使作品的人物画廊多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而且通过这个人物表现出故乡的变化,人性与人心的嬗变。整个情节的发展避免了平铺直叙,故事内容更丰厚,人物形象更饱满,情节发展更耐读。
三、以描写塑造人物。折射现实
小说是靠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个性鲜明地表现出底层人物的不同形象代表。《故乡》中的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充满活力,并且善于言辞,说话滔滔不绝,给“我”介绍了看瓜与捕鸟的许多新鲜事。他们都是“迅哥儿”童年时的好朋友。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感受到童年这个年华是多么幸福,而一旦走出童年,人生的命运又是多么无常。闰土已经变成“木偶人”,与“我”之间竟然形成了“厚障壁”。闰土是一个厚道、麻木的农民代表,与此相衬托的是杨二嫂,她家开过豆腐坊,算是小户人家。然而生活让她变得尖利刻薄,极端自私,她是陷入年困顿的小户人家的代表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是一面镜子,映照的不仅是人物自身的特点,也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特点。
四、以对比揭示命运。强化效果
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鲁迅先生都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这种对比既可以在同一对象上反复进行,也可以在不同的对象方面进行。《故乡》中杨二嫂前后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我”与闰土关系的对比,现实中的故乡与想象中的故乡的对比,一组组鲜明而深刻的对比,无不在揭示着故乡的沉沦,人民生存的艰辛,并成为整个底层社会的印记。他们无不打上“辛苦”的烙印,或如“我”的“辛苦辗转”,或如杨二嫂的“辛苦恣睢”,或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这是社会转型期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特征的艺术展示。各种对比,从不同的方面或显示特征,或表现变化,或剖析心态,在阅读中是值得去细细品味和认真思考的。
五、以警句作为结尾。耐人回昧
鲁迅小说的结尾很有特点,语言简洁而耐人寻味。《故乡》的结尾:“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作者把对未来的希望形象地比喻为“路”,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最深刻的道理。希望要靠奋斗去努力产生,唯有奋斗才有希望。这样的结尾,是作品悲凉气氛笼罩后点亮的光明之灯,照耀着的不仅是作品中人物所寻求的希望,也是在启示所有的人去走希望之路。鲁迅先生作品的结尾都很简洁、隽永、深刻,而本文的结尾更是经典名句。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2
一、明确目的与要求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个性的培养、注重人文精神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在鲁迅作品中,无论是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描述还是篇章结构的安排,都恰到好处。通过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分析,既可以凸显作品的鲜明立场,又可以深刻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和独立人格。另外,鲁迅作品的文字表现能力极强,是提升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力助手。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在讲解鲁迅作品时,应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新课标指导下,注重学生人文精神、探究精神、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注重语言的赏析
鲁迅作品语言结构分明、内涵丰富、立场较为鲜明,因此教师需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鲁迅作品内涵。鲁迅作品如同一个巨大的迷宫,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就会迷失在迷宫里,无论是作品价值还是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学生都无法了解与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关注的目光放在鲁迅作品语言赏析方面。作品语言带有作者的情感,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体会作品的不同思想和情感。鲁迅作品的语言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赏析和探索时应全面系统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在引导学生赏析鲁迅作品时,应综合考虑作品内容、作品时间、对象等要素,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品味作品所表达的意境美和含蓄美。站在作品语言形式角度来讲,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带领学生一起品位和探索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语言美,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和赏析中感受学习鲁迅作品的乐趣,并在体验作品的同时爱上鲁迅作品。
三、注重文本学习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3
以下是
1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4.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5.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两名学生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4
一、鲁迅作品被中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鲁迅的作品,一直是寻求真理,热爱国家的青年人的精神食粮,无论哪个年代,富有责任感的青年都应该把鲁迅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资源,从中汲取营养。
1.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鲁迅作品的基本主题就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怀和生存意义的寻求,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有益于人的健全人性,骨气、良知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保持与培养,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子人格的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鲁迅作品丰富的人文底蕴中,仁爱思想、怀疑批判思想及战斗精神更加鲜明突出,更具当代价值。
2.鲁迅作品是好懂的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富仁教授认为,鲁迅的作品恰恰是好懂的,因为鲁迅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类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大部分的鲁迅作品是可以被中学生所理解的,如,在《故乡》中,教师和学生对闰土肯定是十分惋惜的,小时候的闰土机灵,是“我”的偶像:中年的闰土已经被生活的重压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麻木不仁。“我”见到中年闰土时首先的感觉是隔膜,他们之间产生隔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由于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自然会有隔膜。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把作品里的东西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鲁迅的作品是好懂的。
3.当下社会鲁迅精神的缺失
在今天的社会里,许多中学生追求的是物质生活,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独立精神,很多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很多学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承受不了一点挫折,在他们身上没有一丁点儿鲁迅精神和气质,安逸的生活已经遮住了他们的双眼,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在当下,我们仍要提倡鲁迅直面现实的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会自强,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生活。
二、当下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艰难处境及原因
1.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艰难处境
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样一句话,这让鲁迅作品教学处于尴尬境地:教师感到鲁迅的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到拒绝鲁迅已成为鲁迅作品教学的突出问题,但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鲁迅的作品具有相当重的分量,可以说,鲁迅作品的教学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2.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原因
(1)中学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疏于联系
新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反映到鲁迅作品教学中,是造成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原因之一,在中学语文界,虽然大家都承认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又不喜欢鲁迅及其作品,认为他的作品深奥难懂,这样一种现状使教师简单以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并不是去积极的钻研,深入领会鲁迅的作品,学生死记硬背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直接影响了这份精神遗产的有效传承。
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中学语文界与鲁迅研究界的联系渐多,很多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专家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如,钱理群教授、王富仁教授等,但相对于全国数以万计的中学生来说,这样的学者还是太少,新鲜的成果不可能普及到所有的语文教师和中学生身上。
(2)教师的个人因素
教师的问题是造成鲁迅作品教学处于艰难处境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他们是直接向学生传播鲁迅思想的人,他们对鲁迅的了解程度,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也影响到学生对于鲁迅的认可及接受程度。
很多教师没有深入地钻研鲁迅,他们上课时往往照“参”宣科,所以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往往忽略了鲁迅作品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抹杀了鲁迅作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学生都惧怕鲁迅。
但在应试教育的狂潮下,很多教师把精力都用于应试,他们的精力已不在创新研究上了,也不敢轻易地讲授自己的观点,只能遵循着大众看法,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鲁迅作品教学艰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
1.引领学生走进一个充满温情的鲁迅
在同学们的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是一个不易靠近与理解的丰碑式的人物,但事实上,鲁迅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对生命、对生活、对人充满爱的人。从鲁迅生命最后的8个多月时间里写给母亲的信中,我们就能读出他的诚实和温和,能感受到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浓郁的人情味。下面是鲁迅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五月二日来示,昨已收到,丈量的事,即已中妥,总算了了一件事。
海婴很好。每日上学,不大赖学了,但新添了一样花头,是礼拜天要看电影;冬天胖了一下,近来又瘦长起来了,大约孩子是春天长起来,长的时候,就要瘦的。
男早已复原,不过仍是忙;害马亦好,可请勿念,上海虽无须火炉,但仍是冷,夜里可穿棉袄,这是今年特别的。
专此布复,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五月七日
这封信从内容到形式都平凡到了极点,这是一封中年男子写给母亲的一封家常信,字里行间透着温情,透着对母亲的牵挂,对儿子、妻子的爱,读这封信,只要像读你的街坊邻居的家信一样,老老实实地念下去,不必反复猜测其中微言大义,更不必心怀这是读鲁迅著作的神圣感,去揣摩其中的文豪笔法,你读的越不经意,你就越接近鲁迅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在鲁迅作品教学上更要注意鲁迅真实生活的讲解上,从真实的鲁迅出发才会更正确地理解鲁迅及其作品,这样才会消除学生与鲁迅之间的隔膜,让教学有效进行。
2.突破教师本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5
如今,在全民娱乐化、文化快餐化、阅读卡通化的当下,教学鲁迅作品有难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是因为有难度就不教不学了呢?如果因为有难度就不教不学,那么比鲁迅作品还要难教难学的古文是不是更可以不教不学呢?作文是不是也可以不教不学呢?倘若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是不是就该全盘取消语文教学了呢?
鲁迅作品洋溢着崇高精神,鲁迅作品充满着语文智慧,鲁迅作品真切地反映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键阶段的社会万象与人生百态,无疑是中华儿女尤其是青少年提高人文修养、道德修养、语文修养的好教材。鲁迅作品是中华民族共有的语文资源,绝对没有理由因为教学鲁迅作品有一定难度,就采取排斥的态度。教师应从思想深处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找到一条合适的教学之路呢?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保证足够的文化积累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很好地传递鲁迅精神给学生,就要对鲁迅作品有很好的领悟。因此,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积累足够的文化底蕴,是必不可少的。
实际教学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现今的教学理念提倡问题意识,而要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前提,是教师对鲁迅作品形成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积累足够的文化底蕴,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二、切莫神化,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鲁迅
周令飞说:“鲁迅不单是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个风趣幽默、可亲可爱的长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也是人,是一个与大家一样的人,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神是要供奉的,无法接近,而可亲可敬的人就在身边,就在心中。林肯的鼻子可以摸,如果学生也可以摸鲁迅的鼻子,那时的鲁迅就不会被疏远了。
让学生走进鲁迅,就应该给他们一个真实的鲁迅。在很多学生心目中,鲁迅的“横眉冷对”多于“俯首甘为”。其实不然,“鲁迅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喜欢。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这是一个畅怀大笑、毫无机心、充满童真的鲁迅。“鲁迅在大病中总是在不断地看一张木刻小画,那上面画着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花的花朵。”这是一个眷恋着生命,拥抱着青春的美、大自然的美的鲁迅。
三、切忌照搬教参,巧妙选择切入点
对于鲁迅作品,不妨让学生先从捕捉对象的特征、重视细节的特殊作用上加以品读。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有三个片段的描述,作品仅仅捕捉了祥林嫂一生中的三种形象,就表现了她一生悲剧性的遭遇和变故后的轨迹。这三种特征既是人物无数形象外貌的总结,同时又传达了原始形态中社会的立体性和寓意性。在观察、体验和选材的过程中,力求抓取这类特征性细节,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人物形象的丰满性把握,又有助于学生作文题材的丰富性积累。
四、莫一刀切,鼓励多元解读
对于求知欲望特别强,创造意识活跃的中学生来说,要扭曲他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独到的看法,无疑是在扼杀他们的思想。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因为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引导,不能硬性反驳学生的观点,也不能要求统一见解。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6
一、艺术构思巧妙:苦命人儿悲惨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祝福》中,主人公祥林嫂从来就没有获得过春天般的温暖,她丧夫、再嫁、失子、死去等几个关键情节都是在春天发生的。让我们走进小说巧妙的艺术构思中。
(一)丽春之时,祥林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最低,一个寡妇的处境很艰难,更何况“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摆在祥林嫂面前的是一条受人唾弃的改嫁之路。但“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的她不能自作主张,只能由夫家人任意摆布,即像商品一样被卖掉。
(二)孟春之时,被卖再嫁。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她依然选择了“名誉”权,于是她逃到鲁家后,非常勤快,然而“新年刚过”的一天,祥林嫂到河边去洗米时,突然被婆家人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抢了回去。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
(三)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祥林嫂被迫改嫁后,幸运地做了母亲。但祸不单行,“春天快要完了”的一天,孩子竟“给狼衔去了”,命运之神不公平地从她怀里夺走了仅有的一丝春光。这个悲惨的情节再次发生在春天,而且随着“春天快要完了”,她的生命也将结束。
(四)迎春之时,凄惨死去。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沦为乞丐,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这时候正是万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连春意都未来得及享受,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
在大年夜的祝福声中凄惨地死去的结局安排使祥林嫂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巧妙的艺术构思上看,祥林嫂是一个生命里没有春天的苦命人儿。
二、农村女性悲剧:社会心理冷漠
马克思说:“人,归根结底,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物形象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思考,能揭示祥林嫂悲剧产生必然性。祥林嫂为什么会死,以及死后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显然与周围的人物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如下两点值得肯定。
(一)成功地塑造了以祥林嫂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妇女悲剧形象。小说除了四婶、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动上对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围的人物对她的态度也使她终遭遗弃,无人过问,使她求生不能,寻死又不敢。作者塑造了一个勤劳、质朴、善良、顽强、奋力抗争生活各种迫害及封建礼教摧残的典型农村劳动妇女的悲剧形象。
(二)小说中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看/被看”的模式。在“好奇”的看客们“看和被看”的背后,作者以一个潜在的视角,高屋建瓴地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和残酷,人们隔崖观火,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如同看戏。而只会看戏、做戏的民族是可悲的。这也是鲁迅批判国民性时反复关注的问题。这体现了鲁迅对老大中国的劳动妇女的衰腐、麻木、悲惨,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三、反抗性质盲目:典型意义不同
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因为她被卖改嫁时的出格反抗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受了封建伦理思想的毒害;她之所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临死怀疑鬼神有无,是因为听了柳妈的迷信话语。因此,她的反抗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她的抗争的性质是非常盲目的,抗争的结果不是跳出“苦海”,而是进了“狼窝”,怀着这种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
作品的深刻意义还在祥林嫂在鲁四老爷等封建势力的迫害下,周围的人不但不同情她,反而蹂躏她、践踏她。病态的社会,以及病态社会的人们的存在造成了祥林嫂悲剧,所以说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悲剧。鲁迅深刻地洞察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尤其是在拯救女性的灵魂时,他刻画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其目的就在于让我们行动起来,拯救衰亡的中华民族。
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必须充分挖掘小说的情感因素,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小说中人物心灵的“情”弦,一旦心灵的“情”弦鸣响,情感的火苗燃起来,那么这个形象就会在你的心中迸射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卢今.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
[2]赵晓笛.鲁迅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
[3]王瑶.鲁迅作品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汪晖,钱理群.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学苑出版社,1990.
[7]鲁迅.彷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8]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