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课件范文1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选择了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真正体现出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价值。如《电功率》一节中,我设计出电功率的各个计算公式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在上课时,用鼠标进行单击就可以了。这样我们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还进一步扩充了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无形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运用多媒体课件必须适当的选择,不能为追求时尚而盲目、滥用多媒体课件,不能把运用多媒体课件看作是优化教学的唯一手段。特别是物理学科的教学,因为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注重的是学习者的科学探究过程。所以,如何把多媒体课件恰当运用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仅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如何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课件
1.1 依据教学目的选择多媒体课件
要分析所选用的多媒体课件能否达到教学的目标,而不是考虑多媒体课件的先进性。在理解、想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事物的动态。如《电流的磁场》的创设情景,我恰当地设计好手工制作的电磁铁通断电时吸引大头针的现象的视频,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联想到电流的磁场。
1.2要依据教学内容选用多媒体课件
因各章节内容不同,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有不同要求。并不是每节课都得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学生比较容易明白的知识,就没有必要再多花时间设计课件了。
1.3依据适合教育对象选用多媒体课件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多媒体课件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教学对象不同,他们对多媒体课件作出的学习反应也各不相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依据教学对象特点采用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既符合学生求新好奇的认知心理,又可以成为教师控制教学节奏和调动学生有意注意的有效手段。
2.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脑、耳、口、手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以讲解二力平衡为例,我用视频剪辑工具剪切一段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视频,引入课件中并播放,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为什么钢丝上的演员不会摔下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2.2运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信息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在讲述某一问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总是先用语言描述,然后再画一个示意图,结合示意图再进行讲解,以达到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描述。而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一些物理事实或物理过程若仅靠传统教学手段来完成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势必将受到较大局限。这时教师就必须将所要传授的知识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向学生表达,使学生易于理解。比如,我在讲解“安培定则”时,采用用课件模拟的办法,用Flash制作使用右手的过程,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方法。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3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初中物理有许多概念、定理、定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和消化,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信息的特点,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以讲解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为例,当活塞提起时,圆桶内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外面的大气压就将水压入桶内。这一动态过程实际上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并控制播放速度,掌握画面的可视性,以便讲解清楚。这样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2.4 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和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认为: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每一个问题有所反应,才能使学生的消极学习变成积极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要使学生的积极反应充分得到实现,必须使学生立即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即给学生“及时确认”或“及时强化”。多媒体课件就为学生的积极反应得到及时的确认和强化创造了条件,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奋发向上,使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5 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堂信息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节省教师对复杂图像和表格的描绘以及对标题、定义、定律、原理、公式、例题总结等文字的书写,使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在对物理现象、规律、方法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讲解上;同时,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资料。这样既可提高教学效率,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
初中物理课件范文2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物理课堂结构
如今,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传统的教学工具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现代教育的要求,而且物理本身就是一门抽象复杂的学科,有些内容对于还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教学内容以动态和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时,在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如果我们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压力差,学生理解起来还是很抽象,对我们的讲解过程也比较茫然。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制作出这节课的课件,以活泼的动画效果和直观的图形演示出压力差的前后过程,就很容易解决这一难题,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获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这也为高效物理课堂的建立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使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
物理是一门难度较高的理性学科,学生由于个人爱好、学习习惯、智力水平的不同,物理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长时间下去,那些学困生很容易就会对物理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学习成绩更是提不上去,因此逐渐丧失了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基于这种情况,作为初中物理教师的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使学生重塑学好物理的自信心。比如,我经常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互动,对于学生的表现我也总会给予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如,“回答的很好,与上节课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努力!”“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有点脱离实际,不过老师很欣赏你的勇气!“”太棒了,这样的想法真的很独特,老师都没有想到。”……或者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可以向学生传递我对他们的肯定和赞美之意,而且这也有利于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总之,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之风的盛行,“高效”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当然,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和学生积极配合的长期过程。但是不论教师采取哪种方式,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也要围绕学生来进行,让学生满怀激情的投入到物理学习当中。以上是我个人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几点看法,希望能为其他教学同仁在物理教学问题上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以为我国的初中物理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作者:尹强单位: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中学
初中物理课件范文3
一、高屋建瓴,优化情感目标,激活学生学习意识
教学目标是每节课的指引,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和学生的一切就绪行为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和任务而展开,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统筹考虑,精心设计贴近学生发展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从而为一节课的教学指明方向。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关注知识、技能的目标,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导致物理课堂成为简单的知识传输的通道,学生内在的潜能得不到激活,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新理念指引下的物理教学,教师在重视物理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作为首要任务,在教学中制定优化学生情感态度的目标,吸引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充分展示,让他们畅所欲言,激情飞扬,从而使物理课堂上创新思维火花频闪,智慧和观点激烈碰撞,学生沉浸在探寻知识和体验成功的快乐中。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才会变得自然生动,对物理知识生成的来龙去脉了然于心。一节课下来,学生才会享受知识的润泽、潜能的催发和心灵的陶冶,他们才会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二、精心指导,优化知识结构,奠定学生认知基础
良好的认知结构可以让学生自然妥帖地将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新知。而杂乱、孤立、毫无规律的知识体系只会让学生获取支离破碎的知识,给学生的认知增加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物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总结,自主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同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如学习了“简单电路”和“欧姆定律”的内容后,我给学生总结了“三、二、一”的复习体系。“三”即三个概念:电流、电压、电阻;“二”即两种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一”即一个定律。而无论是几个基本概念的联系还是电路类型的判定都离不开对电路中电流的把握,尤其是学习完了初中电学之后,我以“电流”作为主线,帮助学生串起了电学知识的结构,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电学不同知识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此外,教师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训练,释疑解难,补缺补漏。如电路故障专题、电路中电流电压变化专题、设计应用专题、实验探究创新专题等,既深化了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更锤炼了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将知识形成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科学实施,优化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而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否能科学谋划,精心设计,优化师生教学行为,将直接关系着物理课堂的效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和畏难情绪,使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如在教学“长度的测量”时,我预先带了乒乓球、一根弯曲的铁丝、硬币等物品,没带其他任何工具,然后我请学生帮忙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铁丝的长度、硬币的直径和一张纸的厚度。开始,大家只是窃窃私语,无人发言,此时,我鼓励大家,希望他们能发扬雷锋精神,帮帮老师。学生一听这样,便自发地组成了学习小组,相互协作,彼此讨论,很快选择出了最佳方法并得到了答案。这节课也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2)恰当运用现代媒体。一些物理现象,教师很难给学生解释清晰,而计算机模拟的图文并茂、声形结合的课件,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迸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同。物理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在活动中学习物理,在探索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从而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
(4)优化实验教学。实验是物理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拓展实验教学,借助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快乐。
初中物理课件范文4
就获取材料方面来看,课外小实验比物理课堂实验更加简单普遍,其试验能够有效运用起平日起居的废旧品,不但更加便于操练,灵活性提升,同时其趣味性也有所增加,使得学生能够在趣味中学习。然而,初中物理教师由于各种因素共同影响,对于课外小实验教学关注程度不高,导致其价值无法体现,进而致使学生自我展现以及综合素养发展机会等方面缺失。通过现实状况可以看出,在初中教学中,物理课外小实验是非常有利于教学的,任课教师务必对其进行关注,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得到完善与拓展,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接下来,我们就课外小实验的优势展开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内容:
第一,课内教学知识能够通过课外小实验得以巩固,促进学生对其深入理解。时间、地点以及教材、器材等方面,都不会制约课外小实验,其不但能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与拓展,从而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得到提高。以《走进分子世界》一课为例,任课教师要通过课外小实验,加强学生们对液体、气体扩散现象的理解,使学生对其认识的更加完整直观,更加感性的认识物理现象。第二,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能够通过物理课外小实验而联系起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生活经验,确保学生能够在平日生活中灵活使用物理知识,使得生活中出现的状况能够得到有效处理。第三,学生们的探究、实践、创造等综合能力能够通过物理课外小实验得到有效提升。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有效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面转变。
二、把握课外小实验设计原则,合理组织
就我们所知,课外小实验教学和相关的物理课堂实验不尽相同,课堂小实验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更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与此同时,课外小实验对于实验器材以及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不高,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方面,同学们能够有机会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挑选,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进行。这种有兴趣乐趣参与的实验活动,更加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的智慧、才华等各方面优势得以展现于发展,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第一,开放性、趣味性这两项内容务必是任课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只有保障实验内容的趣味性,确保实验目的的独特性,促进实验形式的多样性,才能切实培养学生们对实验的兴趣,提升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小实验组织教学中,“一刀切”是极为不可取的。除此以外,对于实验设计方面的要求而言,简单性以及实用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材料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去引导找寻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这样做,不但能能够节约资源、变废为宝,还能够节省时间与精力,促进实验更好的完成。就“光现象”内容学习为例,要在基础教学内容结束后,要组织一些课外的有趣的小实验,引导学生们进行,比方说:用一根针与一张扑克牌表演“神奇的分身术”或者借助玻璃容器、清水、食糖水或食盐水等演示“海市蜃楼”。
第二,在课外物理小实验教学设计过程中,科学性、针对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众多物理实验中,课外小实验是其中一项重要类型,其不仅要遵循物理学的原理,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实使得这些多种形式的课外物理小实验能够加深学生们对物理原理、现象的认识,是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物理规律。如此同时,小实验的开展要与试验问题丝丝相扣,从而使得学生们的实验探究过程中,能够有一定的目标与方向,进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达到强化学科知识的目的。举例而言:①在探究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们试着自制铅笔变阻器,并对其进行猜想。②引导同学们运用小磁铁、泡沫塑料、干电池、铝丝等材料,展开自制直流电动机活动,研究电力大小与电动机转速的关系,从而深化电动机教学内容。
第三,课外物理小实验教学设计中,安全性至关重要。毋庸置疑,学生是课外小实验中的主要参与人,而学生的应急能力往往是不够的。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在设计课外小实验中,就一定要确保其操作简便,便于操控。
三、把握课外小实验开发途径,灵活开展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现有的教学设备与器材,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既要自制教具、进行课堂实验,还需要多途径开发课外小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体验、自由发挥机会,动手动脑,实验探索。创作丰富多样的学具,加深知识理解。
第一,以课堂演示实验为基础,组织延伸式课外小实验,避免演示实验的不足。如教学“压强”这一知识点时,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活动,来了解压强概念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压强的大小,认识压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但在观察时,学生们可能看得不全面、不清晰;在学习知识时,可能被动接受,认为教师所说的就是正确的,或者在教师演示实验中学生会提出其他方案,但因课堂时间有限,未能得到有效开展,此时,教师可基于课堂演示实验,布置课外小实验:请根据老师课堂上提出的实验建议,结合自己的独创想法,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探究出哪些因素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
初中物理课件范文5
1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物理过程,夯实物理
复习基础
对于面临中考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课程骤然增加,教学要求明显提高,从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来说,他们处于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虽然年龄稍有增长,但他们还是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时期,从他们的性情禀赋来说,有爱问爱动、好奇、求知欲强的特点。
教师在给学生复习物理知识时,必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观察到实物或具体的物理现象,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取物理知识,使学生理解物理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为物理的直观教学展现光辉的前景。
1.1 利用实物投影直观展示物理教学内容
实物投影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方便、直观、快捷、高效地帮助教师进行组织教学。例如在习题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投影技术,将学生做过的出错的题目,特别是将典型错误和课堂当堂练习结果投影出来。一来可以加深出错学生的理解和印象,使出错的学生减少犯同样错误的机会;二来也可以对现在没有出错的学生予以警示。再如在“汽化和液化”这一节,需要比较蒸发与沸腾两种物理现象。比较的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多,学生在掌握上有点儿困难,所以可以将二者的区别列一表格投影呈现给学生。这种应用有利于直观地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系统化,促进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对学生打好物理学习基础很有必要。
1.2 利用动画视频直观展示物理教学过程
物理现象本来就是客观、具体的,但很多物理现象由于肉眼看不见而变得抽象。多媒体中的动画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不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有着更高的利用价值。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效果远比传统教学的班好。因此,灵活适当地把多媒体技术融入物理教学中,能富有实效地加强物理教学的直观性,这是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的,也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此外,从课堂气氛和反馈信息来看,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有效地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将这些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极为有利的。
例如,在“电磁感应”这一单元的复习时,学生对什么是切割磁感应线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对于磁感应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制作出教学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关于刻度尺、天平和秒表等测量工具的读数问题,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课件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力求熟能生巧,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角度获取新信息,拓展物理
复习知识
多媒体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教学内容的及时拓展、更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只要有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具备上网浏览的能力,就可以“安坐在家中,便知天下事”。现在很多教师都有一个“法宝”——上网。教学资料不足可以上网,查找最新的教学信息可以上网,与同行讨论问题也可以上网;有些教师甚至有自己的个人网站,还可以与学生在自己的网站上共同学习。
当前,初中课程改革中的物理新课程中有很多的“生活·物理·社会”“读一读”等内容,课本中的内容相当对比较少,在教师补充有关内容的同时,如果需要可以上网进行查找,达到进一步拓展知识的目的。学生在借助多媒体技术获取必要知识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以锻炼和培养,符合终身受教育的教育方针,并且有利于他们加深对书本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率。
3 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或重现物理实验,突破物
理复习难点
教学的一个基本过程是将知识用信息表现的方式进行传播的过程。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知识用直观、清晰的形式展现出来是每个教学工作者追求的一个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注入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学手段也基本上是粉笔加黑板,而且有些演示实验以现有的条件要么不能做,要么做可以做,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直观、清晰地进行模拟实验。
其实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除了利用其直观演示现象揭示本质的功能之外,还经常利用它来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电磁联系”这一章时,关于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发电机等节内容多涉及一些演示实验。教师都在做好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拍摄视频,在复习课时放给学生看,学生一下子就回忆起上新课时的实验情况。
笔者还通过Flash制作相关物理课件,创造一个虚拟的模拟物理实验环境。学生通过一个虚拟的模拟物理实验环境可以模拟物理实验过程。例如,调换电动机磁极或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都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向;学生还可以控制演示的播放速度或利用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和辅助分析手段,对电动机的转动过程、换向器的作用进行直观的、有序的辅助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学规律。
另外,在讲述“家庭电路与家庭安全用电”时也多采用通过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分析解决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这一方法。尤其是触电这一现象,教师不可能做演示,无法直接使学生感受到。而多媒体课件却可使上述任务轻松完成,从而加深学生对此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现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多次重复、模拟实验过程,再次呈现物理现象,使“静”态变为“动”态,使“微观”变为“宏观”,使“高速”变为“低速”,使“连续”变为“定格”,等等这一切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都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它的动态模拟特长,对辅导教学、优化效果起到巨大的作用。由于多媒体的模拟展示,很自然地把学生吸引到知识产生、发展和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去,使他们通过详细的观察,发现和掌握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并推动分析、比较、猜想、假设、推理、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真正起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与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平行班的几次检测和对照来看,运用多媒体组织物理总复习课的班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充显示出来,彻底扭转过去教师主宰课堂的情况,“满堂灌”“一言堂”的局面也就不存在了。
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复习课教学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能很好地弥补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弥补物理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加以完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用计算机来模拟实验,虽然有利于实验的清楚讲解与透彻分析,但它毕竟是人为设计并制作的,学生有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真的吗?
因此,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决不能完全抛开物理实验,一定要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让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还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是科学知识的讲授,还有许多情感的交流和世界观的渗透,这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做到的,而且它还不具备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变的教学能力。在使用时应筛选课题,选择用传统手段“很难讲清”又“必须讲清”的内容,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协同其他教学手段强化重点,突出难点。
4 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减负,增强物理复习
信心
当前的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目前物理试题变得越来越注重于考查学生的能力,直接识记的概念性的题目几乎没有,考试试题日益灵活。同时,上高一级学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的中考压力、学习负担就明显加重了许多。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压力,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这是摆在物理教师面前又一个新的课题。既然要同时面对社会对学校升学率的压力和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责任,那么推卸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寻求更有效的对策。
初中物理课件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CAI;物理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情境交融、师生互动、思维拓展的过程。针对初中物理学科而言,要想实现课堂高效教学教师就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丰富学生认知方式。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中的运用给学生探究物理知识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充分激发学生物理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重新审视物理过程,更加深刻把握物理规律。
一、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创设物理情境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方式和手段,离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可能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让他们身临其境由被动变主动地去学习。
例如,在新授课“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以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的情景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在引入压强的概念时,向学生呈现雪中艰难行走的步行者陷入雪中和愉快滑雪者轻松前进的动画,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在讲授机械能时创设人造卫星升空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与神奇;在讲授“液体压强”内容时,可以先放一段人在水中行走困难的录象,引导学生走进问题中去思考等等,然后去探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蕴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且给他们难以忘怀的印象。实际上,由于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为一体,更具有交互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具有几个独特优点:(1)信息传输量大,质量高,速度快;(2)交互性强,应用范围广;(3)多种感官刺激。教师要积极采用新的多媒体技术授课,恰到好处地应用,从而逐步构建起适合现实所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阐述物理学规律
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在其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学生认知物理的前提。这些规律是前人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不断的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规律性的知识在认知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不顾及其感受,只是照本宣科式的进行讲解,学生也只能囫囵吞枣,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教学涉及到的一些事物、现象等现实生活中学生积累不多的、比较贫乏的物理学规律都可利用信息技术很好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测、推理提供帮助。
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也可将实验器材“搬”上屏幕,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行拖动蜡烛,引导学生观察能否在光屏上观察到像,并分清像的虚实,正倒以及大小。记录物距与像距的数据,引导学生试图得出其结论。这样的教学无疑会激发大家的物理思维,有利于物理规律的教学与讲解。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不能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只能较为肤浅的了解知识,根本无法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因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动态化,为突破教学重难点进行大胆尝试。
比如,“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是一节使用多种电学仪器的实验课,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往往由于学生平时对实验仪器接触较少,对课堂上使用多种电学仪器进行测量,有的学生就感到不知所措,经常出现电路连接错误,造成实验数据难以测量出来。为了减轻学生实验的难度,让学生按步骤顺利做好实验,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了测小灯泡电功率模拟实验过程的模拟动画,课前教师结合实物实验,分步演示,讲清仪器使用方法和实验步骤,省时省力,直观性、可操作性强,因而大大加快了学生实验速度和准确性。
五、深入挖掘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物理情感
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媒体、网络的收集,增大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不同的层面陶冶学生的丰富情感。比如,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以及焦耳、牛顿等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精神品质和对物理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促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形成;介绍爱迪生从1600多中材料中寻找合适的材料做灯丝,法拉第历时十余年经过400多次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学史,促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学习态度。
六、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1.要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其他传统教具之间的关系。虽然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存在诸多的优势,但并不是说信息技术能够取代传统的黑板、挂图、演示实验等。要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材和教学任务出发,以培养学生物理兴趣为切入点,恰到好处的使用信息技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不能只注重营造气氛,而忽视学生物理思维启发。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制作过于精美的课件不但不能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反而会干扰学生学习思路,不能顺利达到既定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