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发部年中工作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发部年中工作总结范文1
2017企业工作人员年度工作总结一 作为**集团子公司的**公司,财务部是公司的关键部门之一,对内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应不断提升,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在这一年里全体财务部员工任劳任怨、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财务部的综合工作能力相比2012年又迈进了一步。
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在公司领导及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现将2012年的工作做如下的工作总结。
今年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费用成本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库存材料的核算管理,严格控制材料库存的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建立了材料领用制度,改变了原来不论是否需要、不论那个部门使用、也不论购进的数量多少,都在购进之日起一次摊销到某一个部门来核算的模糊成本。
(2)在原来的基础上细划了成本费用的管理,加强了运输费用的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每辆车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每一辆车当期的运输成本。为运输车辆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对财务人员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对所有成本费用按部门、项目进行归集分类,月底将共同费用进行分摊结转体现部门效益。
(2)国家财政部门对公司的财务等级评定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无任何前期准备的前提下,突然接受检查,但长宁区财政局还是对公司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给公司的财务等级分数也是评定组有史以来,评给最高分的一家公司。
(3)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在集团公司的年中审计、年终预审及财政税务的检查中,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工作。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按公司要求对分公司以及营业点的收入、成本进行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营业点的核算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正确计算营业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使用新的税收申报软件,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3)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4)作为基层管理者,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人员偏紧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20XX年我们将向财务精细化管理进军,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确保营运资金流转顺畅、确保投资效益、优化财务管理手段等,这样,就足以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做精做细。要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部门的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成本归集。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
虽然,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件极为复杂的事情,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
2017企业工作人员年度工作总结二 xx年是公司销量最高的一年,各项工作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进,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这是全体员工和各级领导团结拼搏,全身心的投入,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集团公司有一支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着力开拓的销售团队,对公司高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半年的试用考察期,能正式成为销售公司大家庭的一员,喜悦之情难以表达。
回顾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工作积极性是高的,也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也是尽心尽责的,和各级领导相处也是融洽的,临近内年终,自己有必要对工作做一下回顾,目的在于吸取教训,提高自己,以使把工作做得更好,自己也有信心和决心,在新的一年内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一、销售情况总概:
截止xx年12月31日我负责的客户共有28家。下半年任务为xx吨,实际完成销量:______吨,完成目标______%。全年销售金额:______元(其中含运费:______元),回收资金:______元,资金回收率达到______%;降老款任务建德耀华李副总同意收回70%,了结老帐,具体工作正在跟进中。
二、具体履行职责:
1、实习考察期:xx年年1-6月
1)管理公司客户13家,每月发货量在150t-250t不等,在发货和客户沟通上,经过半年的培训和林经理的指导,自己完全能对应。上半年处理了公司客户投诉4件,基本学会了退货、换货的程序,今后能独立操作和应对。
2)每月按时完成新客户开发统计报表和工作小结,六月份执行每日汇报制。
3)开展crm系统进行初始化工作。
4)送样客户60家,并做到及时跟踪和反馈试用情况,但这些客户都较小,大部分是电话询问要样,有的联系半年才有少量订单(如双良、科亮),可见开发比维系难度更大。成功开发新客户40家,但点多量小,客户群采购也不稳定性。
5)合研发部新产品开发寻找市场:gmt纱、中碱smc纱;对变压器及卫生洁具市场展开调查。
2、任务承包期:xx年7-12月
下半年加入华东片区,正式开展业务工作,对宁波山泉、三方电力、浙江德鑫等大客户占销售总量的70%,为保证做好服务跟踪,在质量纠纷、抱怨、投诉、退货等问题上及时处理,保证客户满意度
在寻找可能的新客户时,形成了自己的套路,主要利用网络工商企业目录、专业杂志广告、贸易展览等途径;在联系之前,应掌握该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现进货渠道、用量、结算方式、关键人物等,同时掌握各种能够保证有效推荐的信息;尽可能的接近买主,当面沟通;推荐产品的重要因素可信性,诚信促进成交。下半年开发华东片新客户累计10余家,其中在短切毡方面成效显著:上海良机冷却设备(7吨)、上海金日冷却设备(累计发货近50吨)开发成功,明年将能保持稳持续定供货。同时关注市场行情,对新产品绝缘子用环氧玻纤,摩擦材料用玻纤短切丝等市场进行深入了解,完成详细的调查报告并将信息反馈研发部,为其提供基本的市场需求信息。到广州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复材展,首次接触参展工作,圆满的完成了接待、洽谈、记录、信息收集、总结等任务参与公司第十一届国际玻纤年会客户筹备工作,协助完成发放客户邀请函、来宾统计、食宿安排等工作,并完成洽谈记录、年会总结等善后工作。经过磨练,我显得更加成熟,业务更加熟练,信念更加坚定,我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公司充满了信心。
三、公司活动:
在完成本质工作之余,极参加公司组织的一些企业文化活动,即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又在各个方面使自身得到提高。(1)热心关注团委工作,被评为xx年桐乡市市级优秀团员;(2)有幸当选公司中秋晚会及公司第十一届年会晚会的主持人;(3)协助公司其它部门开展企业文化活动;(4)凭借个人对写作的爱好,担任销售公司《巨石报》《巨石通讯》的通讯员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认真完成好公司、团委交给的各项任务,为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尽一份力。
四、自我反省:
回顾自己xx年年的销售工作,与客户沟通,公司内部各部门协调都十分融洽,但由于自己刚迈进社会,仅凭着对销售工作的热爱,而缺乏经验和专业的营销知识,在工作中主动性欠缺,过于相信他人,造成货款回收的延期;在产品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对新客户开发显得不够重视,使客户开发进展相对缓慢。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克服不足,多向杨经理等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学习,为了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进行以下几点反思:
1、为能在营销知识上有所提高,我在工作之余进行浙江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学习,但在处理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和心态上,未能分清工作的重心,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2、在工作中认真、仔细的程度还有所欠缺,对文字性材料没有校对意识。
3、工作激情不足,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工作的氛围中。
4、参加公司其它活动过多,分散销售工作注意力。
以上几点反思,仅仅是一部分,我工作上的不足还很多,今后会戒骄戒躁,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
五、xx年工作规划:
(1)加大新客户开发力度,集中精力在网上查找信息,整理汇总后按地区逐个搜索,只要有一线希望的,主动送样,及时到现场跟踪使用结果。
(2)由于我司生产的短切毡质量还存在问题,对绍兴等地的透明板材行业难以进入,望明年产品质量提高,成为明年工作的重点开发对象;而方格布有很大的市场,但我司定价太高,客户难以接收,据悉,泰山的方格布目前供不应求,价格为8200-8600元/吨,我司产品在质量上优于对方,但2500-3000元/吨的差价,距离实在太远。而对于中碱方格布,市场需求量很大,加上这些用布客户大部分都采用我司纱,进入该市场较为容易,但价格问题是前提。
(3)随着明年十万吨无碱池窑的点火出丝,华东地区土工格栅市场,海宁天星、海利得、成如旦将是一个增长点。
(4)浙江德鑫明年将搬迁至桐乡,新增3台缠绕设备、部分转产中碱管道,所以对中碱纱需求量预计有所增加。
(5)对中碱网格布用纱,xx年采购点是山泉、金伟、大连新东方,但随着xx年价格上涨,估计上半年将没有销量。
研发部年中工作总结范文2
2007年1月1 日,英特尔宣布:中国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区进行销售与市场运作――中国成为与美国、欧洲、中东部非洲和亚太区并列的第五个独立报告区域,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此时,距离英特尔在北京设立第一个代表处已经过去了22年。
谁也没有预料到,当初仅有三五个人、不到10平方米的一个不起眼的代表处能发展到今天:英特尔在上海、成都、大连等多个城市分别建有芯片制造、测试和封装工厂,并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英特尔还在中国其他地区设有16 个分公司和办事处。中国,已成为英特尔在美国以外投资最大、机构设置最全面的区域市场。
回顾历史,英特尔对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投资始于1996年。当时,英特尔决定在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建立一个芯片封装测试厂,后来又几次追加投资,如今已成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最大的投资项目。英特尔投资浦东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意味着英特尔开始看重中国市场,为今后逐步向中国进行战略倾斜拉开了序幕,而且从此以后,英特尔与中国政府似乎找到了一个战略契合点,两者之间的合作走向良性互动。
2005年3月,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厂二期投资项目启动。位于成都市出口加工区西区内的英特尔项目的总投资规模扩大到4.5亿美元。同时,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英特尔拥有3座工厂,总投资额达5亿美元。加上这次英特尔技术开发公司成立新投入的3900万美元,英特尔公司在中国的芯片测试封装厂及研发中心总投资累计已接近10亿美元。到2007年3月,英特尔又宣布投资25亿美元在中国大连建立300毫米晶圆工厂。这是英特尔在亚洲的首家300毫米芯片厂。在英特尔2007年的工作总结中,承诺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将达到38亿美元。对于英特尔而言,中国无疑是其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未来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既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痛。今天,所谓中国制造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中国发展模式的不足。从英特尔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来看,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不再仅仅是工厂型的投资,而是研究性投资与工厂型投资并举。90年代初,英特尔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研发机构,1998年11月,创建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作为英特尔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个研究实验室。2005年5月12日,英特尔公司宣布英特尔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外高桥正式落成。英特尔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是英特尔继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后在上海浦东新区的第三期投资,此举标志着英特尔公司在上海近十年来的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战略上,英特尔公司则将中国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中国不再仅仅是制造基地,英特尔的部分研发工作也转移到了中国。
在中国,英特尔公司由传统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技术转型,选择中国上海设立技术研发公司有三大原因。第一:人力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低廉一直被视为中国制造的关键。但是,与以往的中国制造恰恰相反,英特尔之所以在中国上海设立技术开发公司恰恰是看中了上海的人才,尤其是对芯片技术发展非常了解的人才,这是许多国家不具备的。第二:本地化优势。支持本地化发展是本次英特尔扩大投资设立技术开发公司的主要原因。该项目将主要从事与全球同步的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开发以及中国的客户服务,包括封装技术研发部、快速存储器上海事业部、用户平台研发部和封装设备开发部等。其业务包括闪存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开发,台式机系统开发,服务器动力和热能的开发以及封装技术开发,以实现英特尔把最新技术带到中国的承诺。第三:快速增长的移动通信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市场无疑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移动通信市场。今天,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未来很多年都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于英特尔而言,能否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取得突破,中国市场将是未来的关键。因此,此次设立的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的重点项目之一就是手持设备的芯片设计、封装以及测试,尤其是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进行本地化手持设备芯片开发。目前,上海已经成为英特尔北亚地区最大的运营中心。
回顾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英特尔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与它一直注重与中国宏观发展战略的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985年进入中国,到如今在大连设立芯片工厂,英特尔在中国的投资先后出现三次,这三次的波峰都刚好与中国政府的国家开发开放战略吻合。从在华投资建厂的布局来看,投资上海,配合“浦东崛起”,投资成都,呼应“开发西部”,投资大连,紧跟“振兴东北”,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台阶“先提速东部、再提升西部,后复兴东北部”保持同步。2008年,英特尔在中国的制造工厂和研发事业都进入了全新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从单纯的消费市场转向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市场。
越南:制造优势开始发力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土地及劳动力价格也出现持续上涨。伴随着在华投资成本逐渐上升,外资公司在选址时也进行更多考虑中国周边发展较快的其他国家,同时寻求中国以外的投资渠道。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同时,英特尔公司也将目光放到中国周边的地区上。其中,英特尔在越南的举动尤其引人注目。
近年来,越南政府积极努力改善其经贸投资环境,促进了越南的经济快速增长, 2006年经济增长率高达8.2%,特别是在2006年底越南加入WTO之后,预计入世效应将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目前,越南已经吸引了富士通、住友电木、日东电工、名幸电子、鸿海集团、神达电脑等电子制造企业相继进驻。越南又是东南亚10国联盟当中PC市场增速最快的一个国家,2005年6月,英特尔总裁曾经表示英特尔公司在该国的销售额正不断增长。有数据显示,2005年越南国内的电脑及相关设备销售额估计达到了7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30%。伴随着越南市场的扩大,英特尔公司也将目光投向了越南。2006年1月,越南政府向外界透露,英特尔已向该国政府提出申请,希望投资6.05亿美元在越南建立一座芯片制造厂。然而,英特尔公司却对越南政府的消息不置可否。这多少给急于向世人昭显成绩的越南政府带来一点尴尬。直到2月28日,英特尔公司才消息称,它将在越南投资3亿美元建立一家进行芯片包装和测试的制造厂,并在越南的胡志明市举行了一个庆祝收到越南政府颁发的投资许可证的庆祝会。
2007年下半年,英特尔公司的越南工厂开始投产。英特尔公司亚地区副总裁John Antone称:“这家制造厂将是我公司在世界上建立的第七个服务于全球电脑市场和电话市场的制造厂,全球市场对闪存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这家制造厂将雇佣1200名员工,它同时也对网络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所用的一部分芯片进行测试和包装。首批投资的3亿美元资金将用于该制造厂在第一阶段即从现在到2008年期间的投资和开发工作,这笔投资将包括在英特尔公司今年60亿美元的全球资金费用预算之内。英特尔公司有权选择是否对该厂进行第二阶段的投资,如果它在第一阶段投资结束后选择继续投资,那么英特尔公司总共将在越南投资6.05亿美元。至于它是否会进行第二阶段投资,将视该厂在第一阶段的投资收益和市场行情而定。
尽管距离工厂的完工和运转还有很长一段时期,英特尔已经闲不住了。2007年3月,公司在工厂地点附近破土兴建了一座办公大楼,并紧锣密鼓地准备基础设施和工程资源,以支持在这个新兴市场的大规模项目。越南成为英特尔在亚太地区仅次于中国的投资国家之一。然而,在越南,英特尔需要担心的事情远远比中国多得多。
胡志明市陈旧的电力配电网络是英特尔担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英特尔公司试图通过建设一座由两条线连接到国家电网的专用变电站来解决问题。让英特尔感到少许安慰的是,预计到2008年底,有3座电厂将上线投入使用。如果说,英特尔公司在越南遇到的基础设施的不足还只是金钱上面的小问题,在工程前线,英特尔在工程师和高级管理层上都面临严重的技能人才短缺。由于在越南基本不存在高科技行业,所以,迫切需要大量的学生进入技术领域,这也是英特尔公司最担心的问题之一。为此,英特尔已经着手为关键职位聘请职员,并且要派他们去亚洲其他国家接受培训。
尽管越南的运营最初将“纯粹是一个生产场所”,英特尔正为进一步的发展努力扩张所需要的充沛空间。
印度:研发能力不容小觑
在亚洲,英特尔另外一个重要的投资国家当属印度。与越南相比,印度在IT技术领域给中国带来的一定的威胁:从成本战略上考虑,印度的优势在于人力成本,每年供应20万技术人才,而成本仅为美国的1/6。随着印度逐渐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新兴市场之一,英特尔也打算使印度成为公司在全球的开发中心。作为英特尔在海外增长最快的市场,英特尔在印度的团队已开发出了芯片级产品及架构,先进的计算、通信及无线产品,比如英特尔迅驰DUO双核处理器NAPA就是在印度完成开发的。英特尔公司年的“万亿次研究芯片”的约一半工作也是在印度完成的。这表明,英特尔印度研究中心正迅速地成长为英特尔研究与设计的关键场所――英特尔在印度的3000名员工中,有2000多人就是在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就在不少人还以为印度的外包产业只是单调乏味的工作时,印度已悄悄爬往产业链的最高端。
然而,英特尔在印度的业务进展得并不如希望中的顺利。这种不顺利主要来源于政府政策的制定。2005年10月底,英特尔取消了在班加罗尔开发的四核心Whitefield Xeon处理器的计划。2006年,作为英特尔全球重组的一部分,英特尔在印度裁减了约1000个职位,占英特尔在印度员工总数的1/3。在2005年12月份,英特尔公司曾经透露它计划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以加强它在印度的研发业务,并考虑在印度设立芯片加工厂。到了2007年6月,英特尔发言人又表示,英特尔已经决定不在印度建厂。英特尔给出的理由是:本来,英特尔计划继续拓展印度市场,并将印度运营中心发展成为集测试、组装和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工厂。但是,由于印度的半导体政策迟迟未能出台,导致英特尔的建厂计划延迟。英特尔公司认为政府拖累了他们的言论也惹怒了印度政府,他们对此言论进行反击,表示是英特尔一直不把印度的芯片制造放在心上,所谓建厂是英特尔在撒谎,英特尔严重忽悠了他们。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金融快报》则说,英特尔一直未有意印度建立晶圆制造工厂,只是想建立一个装配,测试和封装工厂。事实上,2007年3月的中国大连工厂落成后,芯片生产的产能已经足够,这也是英特尔决定取消印度建厂计划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