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参观社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参观社区总结范文1
大连市实验幼儿园始终坚持“以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把握幼儿发展的关键期,使幼儿享受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为宗旨,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小衔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经过总结梳理,我园形成了“4+6网格化交互式”(图详见ppt)幼小衔接研究策略,呈现出四大课程、六大交互策略的鲜明特点,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我们分别面向幼儿、家长、小学教师发放相关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幼儿的能力特点,幼儿发展的需求,征集家长对幼小衔接课程的需要、调研小学教师对入学幼儿综合素质的期望等。从而确立幼儿园幼小衔接“大课程意识”,我园坚持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思想,综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效应,相继研发出了四大系统性课程。它包括:五大领域游戏课程、混龄教育特色课程、生活养成课程和思维训练益智课程。四大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对幼小衔接有着全面性与综合性的影响,帮助幼儿储备丰实的知识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生活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实施探究式五大领域游戏课程,促进幼儿知识、能力均衡发展
幼儿五大领域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发展内容。我们始终坚持实施探究式B版教材课程,形成常规化、系统性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淡化教师“教”的痕迹,注重师幼、幼幼有效互动。我园利用信息技术研发与五大领域课程匹配的教学课件、操作单等,创设情景,将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予以游戏化的互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帮助幼儿积累丰厚的知识经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水平,为小学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发混龄教育特色课程,提升幼儿身心综合素质水平
混龄教育中的幼小衔接策略一直是我们始终坚持探索和创新的一项重要研究。目前,我园已经系统性地研发出了一套混龄教育特色课程。课程主要借以混龄游戏的形式,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自由创设、自由交往的游戏机会,让其在符合年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水平。同时,混龄式的编班形式有别于普通的平行班,通过以大带小,让大龄幼儿当家作主,如让大龄幼儿组织餐前餐后活动,带着小幼儿游戏,指导小幼儿如厕、喂饭、穿衣裤、叠被子等。这些活动增强了大龄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心理与行为基础。?
三、开展一日生活养成课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更关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通过每个生活环节之中的养成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同时,一日生活养成课程中融入了公德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制定幼儿园公德教育实施总方案,实施不同的公德教育主题课程,例如:感恩主题、环保主题、文明礼仪主题、 礼貌行为主题等。公德主题课程每周实施3次,活动内容涵盖了五大领域,落实各项教育活动。我园充分发挥混龄教育的优势,通过大宝带小宝的形式,进行模仿式的学习,培养幼儿文明的行为礼仪,引导幼儿树立公德意识,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发展。公德主题课程的实施也实现了幼小课程的有效衔接。
四、探索思维训练益智园本课程,提高幼儿良好学习品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在组织过的一项研究中提出学会学习是孩子成长的一大支柱,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学会学习的一个内容,学习能力就是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创造能力等思维能力。因此,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我们探索研发系统化的“幼儿思维训练益智园本课程”,让幼儿借助对事物的操作,尝试解决问题,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知冲突不断发生,促使其不断地调整自己已有的认知,并不断地获得新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专注、观察、记忆、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幼儿将来入学所必备的多种能力。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学习兴趣、情感、态度、能力、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使幼儿园的思维训练益智课程成为顺利完成幼小衔接的有效载体,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6网格化交互式”幼小衔接研究策略,除研发四大系统性课程之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实际意义的各方力量,形成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园、家庭、学校、社区交互式互动的六大实施策略,实现幼小衔接网格化覆盖,交互式实践的创新形式,使幼小衔接的实践科学化、全面化。
策略一:幼小交互体验日活动
我们采取两维的幼小互动策略,幼小携手体验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的美好愿景。一维策略:先是各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我们主要采取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小学,进行校园见闻采集。幼儿学做“小记者”采访哥哥姐姐有关小学生活的问题,如“几点上学,几点放学”“中午饭在哪里吃”等。了解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各种行动规则,使之克服紧张、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帮助幼儿完成入学前的心理过渡,从而树立正确的入学动机和良好的学习心态,形成对小学的整体感官。二维策略: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幼儿园与自己结对子的实验小学定期开展幼儿小学体验日活动。通过深入小学参观,幼儿了解了小学教育的特点。我们再有计划地向幼儿介绍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的环境,参与小学的升旗仪式,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如美术课、科学课、音乐课等,以此来提高幼儿对小学学习的兴趣。我们还组织幼儿参加小学生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如每年组织“幼儿小学体验日活动”,小学生与幼儿一对一结成对子,参观校园、体验课堂、参加校园游艺活动……让大班幼儿全面体验小学的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丰富幼儿的实际感知经验。
策略二:幼小教师交互研修活动
幼小衔接互动活动中,除“生生互动“之外,“师师互动”也是幼小衔接研究的重要策略,为科学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各方面习惯及能力培养。我们联合多所幼儿园与结对学校,定期进行教师间多种形式的幼小衔接主题研修活动。
1.召开幼小教师座谈会,倾听小学教师对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反馈。
我们定期召开幼小教师的专题座谈会,如:学习习惯、课程衔接、历年来新入学的幼儿能力分析等。我们广泛听取小学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养策略,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阅读等能力和习惯,既避免拔苗助长式的培养,又客服顺其自然的割裂,促进幼小间的无缝对接。
2.同主题教学研讨活动,促使幼小课程有效整合。
幼儿园的教师与小学教师围绕同一主题活动进行研讨,从课程领域研读―实地考察―同课异构―专题研讨―观摩活动评析等,感受并探寻幼小授课模式的异同及衔接点,促进幼小教师对幼小课程目标、环境创设、分阶段习惯及能力培养的策略把握等,并达到融汇贯通。
3.建立幼儿连续性成长档案,达成幼小成长衔接一体化。
儿童的发展是动态的,对儿童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评价,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中为每位幼儿都建立了自托班开始的电子成长档案。随着幼儿的不断升班,档案资料也在不断的延续并充实,当幼儿毕业时教师会把每位幼儿的电子成长档案整理好,汇总好,交给幼小衔接对接校或者交给家长,由家长交给小学老师,进行延续记录。成长档案所承载的点点滴滴,折射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个轨迹,使小学教师及时了解了幼儿的个性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快乐成长。
策略三:幼小班级环境交互融合
幼小衔接的实施,不单纯的是幼儿园在了解小学、适应小学、衔接小学,同样也需要小学了解幼儿园、适应幼儿、与幼儿园衔接。通过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参观、交流,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游戏环境的特点。在小学一年级的班级中,教师将一排一排的课桌变成像幼儿园一样圆圆的一个个小组,让幼儿无论听课还是学习互动都能自由地围坐在一起交流、沟通。同时,教师还仿照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在班级可利用空间上创设了幼儿活动的区角,有效地进行幼小衔接,为刚入学的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使刚入学的幼儿顺利地融入学校生活中,减少了很多对小学学习生活的陌生感,促进幼儿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顺利平稳地渡过幼小过渡期。
策略四:家园共育交互合作
1.定期组织家长召开幼小衔接专题讲座,传递科学育儿知识。
幼儿园每学期都召开一次“家园共育,携手成长”来促进幼小衔接的专题家长会,以端正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措施, 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同时,我们借鉴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主要精神即“跨界(Crossover),引导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家长们,研讨幼小衔接相关策略,保证幼小衔接工作地顺利进行。
2.利用信息化建立“知校平台”,实现家、园、学校三方密切合作。
在幼儿园的“知校平台”中,教师及时向家长科学化幼小衔接育儿知识,幼儿在园的学习动态,让家长了解幼儿参与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活动的实时动态。此外,我们还在知校平台上特别设立了“园长在线”“校长在线”幼小衔接讨论区。在讨论区中家长可以随时发起关于幼小衔接教育的一些提问,园长和合作校的校长会及时与家长对话,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利于了园长、校长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中幼儿园与小学各自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介绍入学政策及对新生的要求,通过相互的交流、沟通, 家、园、学校三方达成教育共识,也不断推进知校工作。
3.“家长做教师”课题牵动,树立家长幼小衔接科学观念。
实验幼儿园在大连市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课题研究中,开展“家长做教师”课题研究,挖掘家长资源,加大家长对教育的参与度。家长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各种专长,而且很愿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这对幼儿园来说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在课题实施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请家长进课堂当“教师”,给幼儿讲解或进行表演。如有的家长是医生,就参与组织一些卫生保健“爱护眼睛”“正确的坐姿”之类的活动; 有的家长是教师,就和幼儿们一起探索“学校的秘密”;有的家长具有英语专长,就和幼儿们一起玩“快乐英语游戏”。家长们的参与为幼儿园教育工作注入了活力,幼儿对家长参与组织的活动也十分感兴趣和投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家长做教师”这样的互动形式也让家长逐渐转变了对幼小衔接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解读《指南》精神,让家长了解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科学化幼小衔接教育,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形成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发展的三赢局面。
4.创编早期安全教育指导手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
当今社会对学前教育非常关注,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这导致很多家长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盲目地拔苗助长。为使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规律,在实践中提炼需求、树立经验,我们分别创编了《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指导手册》与《幼儿安全教育家长指导手册》,前者分别从心理准备、生活准备、学习准备、物质准备、家长课堂等方面指导家长;后者则分别包括基本自救知识、火灾地震自救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饮食安全知识、性教育知识等方面。这些家庭教育知识,逐项指导家长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观察培养,克服盲从心理,尊重规律,科学育儿。
策略五:幼儿园与社区交互实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社区化的进程,幼儿园已成为社区内的一个有机成员,社区内广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在幼小衔接实施过程中,我们冲破自我封闭的教育格局,大胆地走出去,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中的多元教育资源,把社区作为幼小衔接的互动对象,与社区组成联络机构,建立交互式互动制度,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教育辐射作用,定期为社区提供幼小衔接知识信息,定期向社区开放幼儿园教育活动, 比如:开放户外场地及大型玩具;开放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学校活动等。同时,社区也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积极地为我们提供便利,提供教育资源。在社区的组织下我们带领幼儿到社区参观超市、消防队、公安局等,了解社区的事物,提高幼儿的感性认识。此外,我们还邀请社区人员来园配合教育,利用社区各单位人员的职业优势来充实教育力量,如请社区警务人员对幼儿进行交通知识教育,请社区保健人员为幼儿进行卫生知识教育等。幼儿园与社区的交互实践让幼儿有机会融入社区,在经历、尝试、发现、学习中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小衔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策略六:小学与社区交互共建
幼儿园参观社区总结范文2
关键词:节日文化;课程
中国的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广泛,开展节日主题活动是促进幼儿对文化适应的有效途径。每个节日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和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积极为幼儿创设生活学习环境,将节日文化纳入幼儿园课程建设,通过中国传统节日、世界节日、民族节日以及西方节日,让幼儿在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选择适宜的传统节日和纪念节日
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3~6岁幼儿学习发展指南》精神,结合山东省编教材,我们因地制宜,将“元宵节”、 “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纳入幼儿园课程设置,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世界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我们选择少数民族的节日,如泼水节、火把节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另外,我们还结合一些特定事件,开展纪念日主题活动,如“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活动、“9.18:纪念活动等。
二、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
开展节日主题活动不仅仅可以使幼儿们感受到节日的文化、体验节日的风俗,还可以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了解节日的内涵,感受到丰富的人际关系以及积累一些丰富的社会经验,最终实现情感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和谐发展。如中秋节、春节,是我国历经世代所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凝聚着我国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中秋节“主题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搜集古诗、儿歌、民间故事等,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团圆节,带领孩子参观蛋糕房,亲手制作月饼,并与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及家长一起分享月饼,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我们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幼儿将家中闲置的玩具、图书、衣物等捐赠出来并参加由幼儿园组织的义卖活动,将所得钱款汇往汶川受灾地区,教师精心策划,首先制作活动倡议海报,引起家长、小朋友的关注。各班教师对小幼儿进行爱心教育。与家长一起布置会场,活动过程中,有购买物品的幼儿可以得到一张爱心贴纸,多次购多次得。活动结束后,幼儿和家长将卖得钱款交予各班老师记录,由幼儿亲自放入捐款箱,并可以得到老师颁发的爱心徽章。经过教师和家长代表共同整理,将所捐钱款上交幼儿园财务室,第二天上午,由老师、家长、幼儿代表前往邮局,购寄爱心包裹。该活动已经成为我园传统活动之一,每年的5月份开展,在一次次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教师与幼儿又提出了新的想法,在2014年的义卖会上,将拍卖教师、家长与幼儿共同合作的创意美术作品,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被爱中学会付出爱,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情感,帮助幼儿从小养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让纪念日过的更加充实、有意义。
三、注重节日主题活动的实施与创新
确定每月节日主题,每次节日主题活动的开展,制定详细的主题活动方案,关注细节,形成经验性材料,便于幼儿园资源共享如三月爱心节、五月义卖节、六月家庭节、七月毕业节等。每年3月爱心节,结合“雷锋日”活动,大班教师集思广益制订了主题为“相约春天,让雷锋精神在实幼闪光”的系列活动,每个班级负责其中的一项内容,大一班幼儿走进社区,开展文明小天使在行动活动,捡拾垃圾,向居民宣传文明行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大二班在幼儿园开设雷锋故事宣讲团活动,向伙伴们讲述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大四班幼儿则走进社区敬老院,为老人们献歌献舞,奉献自己的爱心,青年教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也奔赴敬老院,为老人铺床叠被、打扫卫生,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每一个活动从设计、组织实施到活动总结及问题反思都有细致的记录与分析,幼儿园将活动方案总结并共享,以便于其他班级开展此类活动作为参考,并将不同的活动形式充实到活动方案中来,形成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四、在节日文化活动中促进家、园、社区协同发展
在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开展中,家长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源,如每年的圣诞节、元旦,各班家长委员会成员都会与教师一起策划活动内容,提供人力、物力支持,与幼儿参加亲子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另外,我们因地制宜,结合“世界家庭日”等节日开展槐林踏青、社区春游、挖地瓜、摘草莓等农家乐活动,世界邮政日参观邮政局,了解相关的知识等,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在节日文化活动中促进家、园、社区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巍.《幼儿园传统民俗节日教育的探讨》
[2]虞永平.试论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2008.01
幼儿园参观社区总结范文3
一、以情为主,家园互助,发挥幼儿自主管理优势
1.尊重幼儿的意愿,重视幼儿的情感,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以情为主,以亲为先,积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幼儿开心地度过每一天。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尤为重要,它具有广泛性,潜移默化性,持久性的特点,尤其对正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幼儿来说,它的影响更是潜在而深刻的。幼儿往往对老师存在一种依恋的情感,在他们心目中老师的位置无人取代,因此,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心境。例如:刚入园的幼儿,头两个月是“分离性痛苦”状态最明显的时期,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缓解和减少他们的哭闹程度。其次,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永远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营造清洁、健康、温馨的家庭式环境,提供方便、舒适、卫生的生活设施和足够的活动空间,在活动室为孩子设置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玩具,如:布制玩具娃娃,小猫、小狗、小熊等。娃娃家玩具,如:模仿厨房用品的桌椅、炉子、橱柜、冰箱等及各种炊具,客厅摆设的椅子、镜子、沙发等孩子平日看到或接触到的物品,让孩子有回家的亲切感觉,同时引导孩子怎样去玩,如:指导女孩子抱娃娃,利用穿线板“帮娃娃穿衣服”;指导男孩子到“厨房”去做饭,转移孩子想家的情绪,从而一步步引导幼儿喜欢上幼儿园,停止哭闹。这种方法使孩子学会了操作,也稳定了情绪,可谓一举两得。
2.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力量,协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及配合。在班级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从实际出发,让家长参与,使家园同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建立班级QQ群,平日与家长主动沟通,密切联系,挖掘利用家长的资源力量,提供可行性教学材料,让幼儿尝试和体验物体的形状、性能等,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例如:利用家中废旧物和幼儿制作玩具,与老师一起制作玩教具。大家吃橘子让幼儿一边吃橘子,一边数橘子瓣,这样会加强幼儿记忆,同时与幼儿亲切交谈,锻炼其语言发展,还可以掌握一些未发现的细节。带领幼儿去观察幼儿园的动物区,家长还可以让幼儿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以及数量等,在培养爱心的同时了解数量,认知事物。
二、保教结合,注重常规习惯培养及个性化教育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习惯对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在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科学饮食,游戏等活动。老师做以正面引导,形成规则意识,幼儿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按要求主动去做相应的事情,从而养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在幼儿园里,老师也是把培养幼儿生活习惯放在首位,这也是保证教育教学的前提,讲究卫生是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日生活中,我们重点培养幼儿洗手、洗脸、漱口的方式,正确指导,从一点一滴入手,从细节做起,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对大班的孩子来说要学会幼儿自己洗脸、刷牙、梳头、穿衣服等,还要帮助幼儿保持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玩具和图书等,从哪拿放哪去,叠好床铺以及协助老师摆放碗筷等,激发幼儿进一步的劳动热情,通过这种细小的劳动,可让幼儿及早摆脱成人的照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点我们和家长配合,同时在家庭里也要创设学习氛围,如:在家中家长每天为幼儿设置一定的学习时间,时间在半小时之内,让幼儿动静结合,学习方式可以是亲子阅读,讲故事及认知等。刚开始时,有的幼儿不太习惯,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短到长,慢慢让幼儿适应并习惯。我们积极鼓励幼儿,引导幼儿阅读开发智力的图书,学会倾听,知道如何看图书,从中学会道理,同时锻炼幼儿注意力,发展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等,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尊重儿童不同需求,实施个性化教育。
明明喜欢画画、菲菲爱好弹跳舞、彤彤有唱歌的特长……针对幼儿的不同需求,我们开展了以游戏为主的个别培养教育。幼儿游戏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参与性,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运用感官和肌肉运动,直接接触周围世界,通过亲自摆弄、操作、观看、触摸、倾听等感知客观事物,继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自发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幼儿获得生活的、社会的、自然的、数学及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形成简单的概念,从而掌握初步的生活和学习技能。
三、充分利用社区和自然资源,满足幼儿成长需要
1.社区环境是一部活教材,是幼儿情感教育的优良基地。作为班主任应进一步开发,利用社区中有价值的环境和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设立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深入具体地了解身边接触和发生的人和事,感受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技能性。引导幼儿到新建的小区参观,了解什么是餐饮、娱乐、超市、医院、学校等,进行随机教育,时刻感受周围的变化,激发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带领幼儿走进福利院,敬老院,工厂等场所,进行慰问演出和参观,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感。通过社区活动,让幼儿看到更多形形的社会现象,让其学习良好的社会现象,同时引导幼儿正确面对不良现象,学会辨别是非,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参观社区总结范文4
审议是指通过 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及权衡以作出一定选择的活动。课程审议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和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并最终作出恰当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课程审议是社会民主的产物,更是教育民主的特征之一,还是教师转业自主的重要表现。课程审议意味着参与教育过程的相关人员对课程及其实施具有决定权,尤其是教师对课程的实施进程拥有根本的决定权。
幼儿园课程审议以幼儿园发课程的实施及建设为目的,也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作出选择。我国幼儿园课程不是国家课程,一般不采用行政手段强行统一。因此,幼儿园对课程有很大 的决定权。当前,很多幼儿园正在进行园本课程的建设。这样,幼儿园课程审议就成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成了教师转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课程审议过程发生的幼儿园几乎是不存在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幼儿园课程审议的意识性、合理性尚待加强。
二、谁在审议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体,在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中,在不同性质的幼儿园课程中,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教师、保育员、园长、家长、政府行政人员、专家、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参与幼儿园课程审议。其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要形式。分析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实践,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几种不同的情况。
从目的性、经常性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审议有以下三种情况:
(1)哑口实践:教师之间极少交流,分配教学任务甚至相关科目后,各自完成任务,互不了解,互不关心,课程实施过程中当然也就不会有配合和整合。这种情况虽然是极少数,但的确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同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幼儿园的人际氛围等因素有关。
(2)偶尔为之:教师之间有一些课程审议的现象,但出现频率很低,目的性不强,还没有意识到课程审议对课程实施及课程建设的作用。
(3)经常发生:课程审议成为教师的一种经常性活动。教师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课程审议,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课程审议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课程审议过程中专业才智得到充分激发,思想也会碰撞出火花。
从参与者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审议有以下四种情况。
(1)班内审议:课程审议主要在班内教师进行。在很多幼儿园里,保育员也参与课程审议。
(2)班际审议:课程审议不是局限在班级内,而是发生在幼儿园的不同层面。有时是年级组内的审议;有时是研究组、学科组或领域组内的审议;有时是综合性的,由园内众多人员参与审议。有些教师甚至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课程审议,幼儿对某些课程内容、活动形似、活动材料甚至活动规则具有发言劝和决定权。
下面是某园大(二)班的H老师和X老师及大(三)班的W老师之间的课程审议片段:
教师H:我的想法是既然出去一次,就尽可能让幼儿多看、多听,充分发挥调查的作用,不要局限在看“河流”上。
教师X:我认为不是不能看别的,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看被污染的河流是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只用了6分钟,而看奶牛场却用了11分钟,看老年活动室也用了9分钟,看埋电缆用了15分钟,在路上随意走走看看也用了不少时间。是不是?
教师H:我认为自己还是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虽然看“污染的河流”只用了6分钟,但达到了调查的目的。我设计的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感知河流被污染的状情况,并知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清楚地盾到了河流被污染的状况,也闻到了气味,还看到了两个排污口,我想上目的已经达到。
教师W:其实,你们可以沿着河走一走,也许还可以发现其他污染源。
教师X:也可以从当地居民那里了解河流原来是怎样的,污染以后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H:当时人只注意让幼儿感知河流污染情况,没有考虑那么多,时间也到了10点25分。其实可以再深入一点的。我的目标是不是太死板了?
教师X:是的。根据昨天的情况,你在那时返回是合理的,孩子又累又渴,应该终止活动,主要问题是整个上午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教师H:我真的觉得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次参观的机会,让幼儿多看一些东西。
教师W:多看是不是要以完成教学目的为前提?外面的东西很多,随意让幼儿看是永远看不完的,我们是老师,我们和家长带幼儿出去是不是应该有点不一样?
教师H:是的。
从上述课程审议片断中可见,教师的认识由不一致逐渐趋向一致。当然,教师的认识并不是任何时候趋向一致都是合理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审议都能导致教师认识的一致,这里有一个标准的问题。转贴于
(3)园际审议:幼儿园之间不定期或定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审议。不同幼儿园的教师组成旨在解决课程问题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幼儿园之间通过课程审议可以优势互补。
(4)社区人员参与的审议:课程审议的参与者不限于幼儿园的幼教工作者,社区人员也可以参与。其中包括社区专业指导人员(教研员、幼教研究人员等)、家长及其他社区人员。这些人员给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视角、新的知识、新的资源,也可能会给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挑战、新的困惑。社区人员与幼儿园之间观念的一致性水平决定了这种审议的成效。以下是社区人员参与课程审议的案例片段。
教师D:幼儿用纸盒建成摩天大楼后,觉得纸盒的颜色不好看,有的小朋友提出在大楼上刷颜色。但大楼太高了,幼儿怎么也够不着,就着急了。我站在边上也急了,就对他们说:可以把楼房放倒,这样就可以蹲着途。小朋友很快给楼房上了美丽的颜色。
教师D: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用这个办法呢?
社区参与者:我觉得这样做并不是最好。
教师G:是不是包办了?
社区参与者:好象不符合你们正在实践的实习场的“逼真性”原则。
教师D:什么是逼真性?
社区参与者: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个楼房是建好后放倒再装饰的吗?实习场是摹仿生活的,与现实相似的。
教师G:幼儿会不会把工作当成游戏?
社区参与者:其实,真和假对幼儿来说,可以很快加以转换,幼儿一直在真理和想象中跳跃。实习强调真实是基于真实情境中问题和挑战的真实性。在比身体更高的物体上刷颜色,幼儿以前没有碰到过,是现实的实习场给定的。它是一次挑战,一次教育机会,一次很好的锻炼。
教师的建议可能剥夺了这个机会:
教师G:好象是的。
教师D:这样是不是也有安全问题?小朋友站在高处刷颜色可能会觉得不平稳。
社区参与者:他们不但觉得不 平稳,还会觉得房子会移动,需要其他幼儿合作来按住房子。教师的作用就是安全保护。这样给房子刷颜色,幼儿能记住很长很长时间。
教师D:是不是我们对实习场的原则把握得不够准?
社区参与者:建议对每一条原则举例说明,就举自班级的实例,这样有助于理解。
教师:让我们再想想。
三、幼儿园课程审议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课程审议的主体,教师的学识特点决定了课程审议的特点。教师的学识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性学识”,他既是依存于有限语境的经验性知识,也是异常丰富、生动、充满弹性的功能性知识,比之研究者的“理论性学识”,缺乏严密性和普适性。教师的”实践性学识”是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的课堂以特定的教材、特定的儿童为对象形成的知识,是作为”案例知识”加以积累、传承的。教师的“实践性学识”具有个人性质,是基于每一个教师的个体经验和反思而形成的,这种经验的传承也是也接受者的实践经验的成熟作为基础的。
幼儿园参观社区总结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围绕本学期园务计划,梳理规范家长工作的有效经验.积极创设
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和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实效性.帮助家
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提高教育能力,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使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一体化,让幼儿在
渗透着良好教育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二、上学期工作回顾
__学年度,我们成立了又一轮的家委会并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挥好公示栏班级家园
联系窗的桥梁作用等以外,我们还开通了“家长借阅角”、
针对特殊儿童家长需要,开展肥胖儿工作指
导、每个年级组织一次家园大活动,每个班级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亲子活动等,并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在__学年度中家教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和不足,比如,我园园舍场地狭小,大型的家教指导活动
很难开展,在每学期一次的素质教育汇报活动以及全员性的家长讲座中,我们要借助中学礼堂以及镇文化
中心进行,为指导工作增添了难度和工作量.其次,家长的参与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
力中慢慢有了不断的增强,然而祖辈家长的观念还是略有落后,带养的幼儿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相对较差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新一年的家教工作中不断去克服和作为重点工作去思考和努力.
三、工作目标:
1、以常规工作为基础,营造家园合作的良好空间.
2、以创新工作为亮点,继续发扬家教工作的新途径,不断进步革新.
3、整合家庭与社区等教育资源,加强幼儿园与社区的融合互动,进一步拓展教育空间.以家长和社区资
源为补充,凸现三位一体的新合力.
4、继续家庭教育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家教指导活动创造性地、有序地开展.
四、具体措施:
继续采用多种形式: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开设家庭教育讲座,进行零距
离的家长访谈、开通“家长借阅读角”、“家长咨询热线”、
每学期组织一次面向社区家长的素质教育
成果汇报活动,每个年级组织一次家园大活动,每个班级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亲子
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家园合作,提高家园合作质量.
(一)幼儿园方面
1、开展有效的家委会的各项工作,体现家委会参与管理的效能.
成立新一轮的家委会,定期召开家委会例会,沟通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听取家委会的合理建议,不断地提
高家长工作的服务水平,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班级的管理中来,进一步地增强家庭与幼儿园的互
动,促进家园的更好协调沟通,赢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更好地形成家园的合力,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
2、宣传与沟通并举,积极做好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
通过与每一位家长的零距离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幼儿家庭的特点、家教现状及家长在家教中
的困惑、经验等,认真分析汇总,对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通过家长沙龙、家长会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
服务.
3、进一步发挥好公示栏、幼儿园网站和班级网页平台的作用,同时结合季节、节日等及时、适时发放各
类告家长书,使更多的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活动动态,及时对家长进行
教养工作指导,从而达到有效的配合.
(二)班级方面
1、时时开通家长咨询热线,班班建立家园联系窗、家长阅览角,使家长知道幼教信息、幼教知识、健康
卫生等方面的内容,真正成为家长服务的窗口.
2、各班在学期初召开家长会,期末开放日活动与学年末进行素质教育汇报,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课改、素
质教育实施情况,促进同步教育.
3、各班教师认真做好新生家访工作,及时做好家访记录、家访情况分析汇总、家访体会等.园方以电话
回访、查看总结体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建议,家长在家长访谈中的体会经验,进一步提高教
师的家长工作服务水平.
4、根据班级幼儿特点,灵活地召开好各类班级家长会,不断提高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
5、继续开展好家长访谈月活动,通过双向沟通互动,不断调整家长工作的内容,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
进一步提升家教工作的有效性.
6、根据家长需要,开展富有特色的服务项目:“班级微信群”.
开学初,第二周开始各班建立班级微信
群、QQ群,及时向家长传递孩子在园信息,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优点和不足,商讨改进策略
;了解家长的特殊需要和愿望,给予有针对的服务;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建议.
(三)整合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不断拓展教育空间
1、以各类活动为抓手,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积极加强与社区的融合和互动,继续加强与居委会、敬老院、小学等教育基地的联系.把人才请进来,邀
请社区文艺团队指导幼儿园教师及幼儿的腰鼓和扇子舞、海防营官兵为幼儿展示队列训练、社区民警指导
幼儿园进行防火演练、大班幼儿进小学参观、参观海防营等.同时,结合“重阳节”慰问活动、“八一建
军节”广场演出、社区家庭幼儿园才艺交流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不断丰富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扩大
幼儿园在地区的影响.
2、挖掘家长资源,加强家庭和幼儿园资源的整合利用.
每年幼儿园总会有一部分孩子换有龋齿或者纳入肥胖儿行列.龋齿和肥胖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体发育,
甚至影响心理健康.幼儿园在做好龋齿、肥胖儿矫正工作的同时,要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要求家长配合
幼儿园共同参与到孩子的龋齿和肥胖矫正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家园统一,事半功倍.
3、积极开展0—3岁的早教服务活动,有计划地加强0-3岁婴幼儿家教指导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婴幼儿
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教养方法.促进家长教养观念的转变和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促进03幼儿的健康
快乐成长,为3-6岁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依托科研,提升家教质量
在家教工作中,我们将以科研为依托,在认真做好《农村幼儿园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这一
家教课题的同时,结合我们以往的课题经验为引领,如:《421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亲子
口头语言交流的现状、问题与指导》等,通过宣传、指导、交流、反馈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使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行事历
九月份:
1、收集整理0-3岁婴幼儿名单.
2、推荐成立家委会、膳管会.
3、召开第一次家委会会议.
4、向家长公示所有教职工的手机号码,开通家长咨询热线、微信及QQ群.
5、召开肥胖儿家长会议.
6、各班召开家长会.
十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敬老爱幼系列活动.
4、下发《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家长需要,改进教学工作.
十一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家长讲座.
4、请家长参加教学研究月研讨与展示活动.
十二、一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各班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4、各类资料收集整理.
二、三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各班召开家长会.
3、“三?八”母子同乐活动.
4、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四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家长讲座.
五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请儿保医生来园为孩子作身体检查、免费咨询.
4、继续开展肥胖儿指导工作.
六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0-3岁婴幼儿免费家教指导活动.
3、请家长来园观看素质教育汇报演出.
幼儿园参观社区总结范文6
社区学前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积极落实市、区、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让课程改革更深入、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学生学习经历更丰富的总目标,以“夯实基础抓规范,提升内涵促优质”为抓手,推进幼儿园内涵发展,妥善解决入园高峰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多元需求。
二、工作目标
以落实《金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挈机,实现对学前儿童教育和看护全覆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以《金山区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抓手,提高园长课程领导力,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均衡发展;以“五大培训工程”为载体,增强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与幼儿发展意识,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重点工作:夯实基础抓规范,提升内涵促优质
难点工作:推进规范学前儿童看护点建设,完成非法学前儿童看护点取缔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 形成“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机制
整体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形成“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机制,通过“学区、园际联盟、组团发展、公民结对、对口支援”等形式,实现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监管、服务的全覆盖。
1、关注管理的宽度。
(1)学区式:全区分成4个学区,侧重依法行政、园务管理。
(2)园际联盟式:每所一级园带教2—3所二级园,侧重保教研究。
(3)“公”“民”结对式:每一所公办园带教1——3所民办园和看护点,侧重安全和日常教学常规检查、指导,提升民办园(看护点)办园质量。
(4)对口支援式:与市示范园结对,提升办园品质。
2、关注管理的深度。
(1)城乡组团:均衡城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席园务会制度、教师交流、联合教研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乡镇优质园的创建。
(2)区外结对:以市优质园合作项目为抓手,建立与长宁、徐汇优质园结对机制。探索“资源共享式、项目研究式、跟岗学习式”的实践,实现部分幼儿园办出特色,创出品牌。
(3)关注团队建设,构建和谐乐园。结合局党委提出的“抓住根本,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抓住核心价值根本,积极引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二)夯实基础抓规范,提升内涵促优质
1、实施《金山区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展全员培训,保障各级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均衡发展,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
2、举办“老师的故事”——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园长论坛。推广使用“园长工作手册”。
3、承接金山区建区15周年城乡均衡发展幼儿园论坛。“夯实基础抓规范,提升内涵促优质”,总结已有经验,展望今后发展。
4、均衡城乡资源,加快乡镇幼儿园的优质园创建,20xx年有2所幼儿园争创市一级园,1所幼儿园市一级园复验。
5、配合督导室做好区域教育现代化综合督政工作。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上海市对金山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综合督政工作。
(三)落实《金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硬件保障
落实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对学前儿童教育和看护全覆盖,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加快罗星幼儿园、A5、E21幼儿园的建造以及临朝、松隐幼儿园的改扩建工程,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四)推进《金山区城乡幼儿园组团发展》项目
1、总结组团经验,促进城乡组团项目发挥更大绩效。继漕泾、朱行、山阳、艺术幼儿园顺利通过一级园验收的基础上,本年度廊下、兴塔幼儿园创一级园,东风幼儿园一级园复验,组团园间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2、开展对20xx年组团项目评估工作。
(五)加强园长课程领导力,提高保教工作的有效性
1、加强园长的课程领导意识,强化课程质量,加强区级质量监控,园长每月上交月主要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反思、应对措施,规范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管理。
2、规范园务管理,实施“园长工作手册”,园长一日三巡每月要有侧重点,要起到引领、指导作用。园长每月上交月工作检核表。
3、继续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与幼儿发展意识,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4、幼儿园后备干部班跟岗培训工作。
(六)加强监管,规范民办园(看护点)管理
1、加强监管,规范学前儿童看护点
建立监管机制,加大看护点管理力度。推出三项举措:一是建立专人专管机制。二是建立督查机制。做到:(1)重点突出(每月定检查、指导重点);(2)数据翔实(每月幼儿人数、看护人员变化、安全、卫生现状数据月月更新、据实);(3)反馈及时;三是建立信息通报和反馈制度。
2、加强协作,取缔非法学前儿童看护点
20xx年要全面取缔非法学前儿童看护点。因此,民管中心要积极依靠与区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职能部门和所属地政府,取缔非法学前儿童看护点。
3、加强指导,规范办学行为
继续实践“公办民办结对(看护点),促进均衡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公办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规范民办园(看护点)的日常管理,公办园每两周一次,在园务管理、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等方面进行对口研讨、确保安全、卫生、规范。
4、通过开办三大员等培训班,提高看护人员上岗持证率
年内初级保育员、营养员培训班开班,提高看护人员上岗持证率。
(七)加强保育队伍建设,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1、开展保育负责人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竞赛,提高保育队伍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全区保育水平均衡发展。
2、实施《三大员操作手册》,开展全员培训。
3、成立区保育工作中心组,开展常态管理和研究。
(八)其他工作
1推进学前网络教研,开展幼儿园网页制作评比,举行“电子白板”基础应用专题研究与交流活动。
2、组织园长外出参观学习,拓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