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篮球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篮球文化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篮球运动是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我校篮球运动员多次在市区级的比赛中获奖。为把篮球运动深入开展下去,以篮球文化为研究载体,培养孩子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探究能力,形成浓郁的校园篮球文化特色。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需求,提出了建设校园篮球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鲜明主题,构建学生的课外活动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富有个性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俱乐部篮球特色的教育教学、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已形成机制,校园篮球文化的氛围浓厚,对学生产生了良性反应。下面就我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做法做简要的介绍。
一、实施篮球校本课程
篮球校本课程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与辅助,让我们体会到了它的突出作用。《课程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经常性地变化,而校本课程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及时地作出调整。
1、锻炼意志和毅力
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够让师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学习。校本课程的实施,得到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他们根据课程安排主动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加强锻炼,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在艰苦而充满期待的训练中,师生共同经历了的困难和挫折,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健康意识、将自己的情思与篮球交融的学生。
2、陶冶了情操,促进身心发展。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渴望在篮球比赛中拿到好名次,渴望在班级间比赛中能上场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连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学生,现在也成了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学生从篮球活动中得到兴趣,运动能力也不断地提高。
3、培养学生之间人际交往能力
校本课程的实施中相互合作非常关键。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互相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了,交往能力提高了。回顾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挫折的烦恼,也有成功的喜悦。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加倍努力,把校本课程的实施进一步落到实处。
二、举办篮球知识讲座
为了使学生保持对篮球运动持续的兴趣爱好,学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篮球课外活动:结合对国际国内影响较大的重要比赛实况,剖析篮球战术运用、介绍相关规则。学校成立了篮球梯队开展兴趣活动,通过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强化对学生的体能、技能、智能训练。主要内容包括耐力和爆发力;智能的训练主要包括篮球攻防的战略战术、反应的灵敏性等,使学生保持对篮球运动持续的兴趣爱好。篮球节期间,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篮球特色活动,展示球星风彩,介绍球赛经典,观看篮球比赛,一切都是围绕篮球而开展,使学生亲历篮球风暴。
三、我校的俱乐部建设
1、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学生如何锻炼,知道他们自己做自己的教练,自己做自己的医生,能够为自己开运动处方,能够进行自我评价。为他们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俱乐部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有了兴趣,搞体育就执著。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仅要培养一般的兴趣,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2、建立会员的体质档案
俱乐部具有选拔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我们应做好学生的体质档案保存工作,以便于纵向对比和对训练效果的准确记录。俱乐部不仅是课外体育教学的形式,更是进行的体教结合的一种新的尝试。做好这一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们的期望。俱乐部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走体教结合之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祖国培育优秀体育人才,更是充满勃勃生机的光明之路。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坚持以本校研究为主体,积极争取市和区一些重大教学研究课题。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级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不断增强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我校体育教研组师资配备合理,教师经验丰富,有区级篮球优秀教练员,区篮球训练重点基地和教练员,储备很大能量,在教育教学,课程开发过程中,起到了指引作用,并提供许多理论的支持和精点案例的叙述;课题开展以来,青年教师的科研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撰写出一些高质量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制定许多体育活动的计划等。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
篮球运动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其鲜明的参与特征、强烈的时代特征以及独特的规范特征,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为了营造篮球运动的氛围,使学生保持对篮球运动持续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引导组织学生组建班级兴趣组、年级兴趣组、校运动队。组织学生锻炼,班主任抓班级兴趣组,社团组长抓社团兴趣组,专职体育教师抓校运动队,并指导班级队、社团队的技术动作,形成了班主任、社团组长、体育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网络。
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也说明我校的篮球特色教育是成功的。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让篮球的魅力带给你无尽的愉悦。
参考文献:
[1]崔允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宋学光,赵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育教学,2003年第2期.
校园篮球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三人制篮球 应天学院 可行性 研究分析
1.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人制篮球这一个创新课程能让学生从中找到快乐,提高学习兴趣,丰富体育知识。对三人制篮球这项体育活动,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电视或者网络了解的,这项运动在中国正在慢慢推广,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三人制篮球联盟和社团,这项体育活动在中国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好评和追捧,假动作时尚花哨,过人灵巧技术,传球令人眼花缭乱,没有严格规则限制的比赛,这些使大学生乐于模仿和学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时尚体育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大学校园中的流行可以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应天学院的学生思想开放活泼,对于时尚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加之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三人篮球定能吸引他们的兴趣。
2.三人制篮球对学生的篮球技术催化
三人制篮球这一个创新课程能让学生从中找到快乐,提高学习兴趣,丰富体育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经常参与三人制篮球等运动的学生在身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大多数比其他学生强。这就说明这些时尚前卫的运动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参与这些运动的学生经常要反复练习,只有练习多,勤奋好学,才能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所以三人制篮球这项体育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三人制篮球的比赛中或者表演中,心态非常重要,关键时刻怎么处理比赛得分,在表演舞台上怎么面对台下的众多观众,这些都是三人制篮球手的拿手好戏,自信心和心理压力控制非常好,所以说三人制篮球这项体育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这些便是三人制篮球带给学生的好处。
3.三人制篮球对体育课程中的催化
三人制篮球是一门创新的体育专业课程,如果加入到体育专业课程中,就必定会让学生眼前一亮,不仅增加新鲜感,而且增加趣味性,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三人制篮球的动作不是非常好学习的,一些动作必须自己长时间参考书本或者视频去学习才能入门。如今要把三人制篮球运用到体育课程中来,教师的教学会让学生学习三人制篮球更加轻松、更加专业,使学生可以改掉以前那些错误的动作,学习一些更加新颖的动作,这对学生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人制篮球也可以参加一些商业活动。学生学习三人制篮球,如果运用自如,就可以出去表演。如今许多大城市这个项目运用得非常好,CBA的开幕式也请到了一些国内三人制篮球的高手进行表演。
时下三人制篮球是一种非常时尚的健身运动,一群年轻的学生在一起说说笑笑、互相切磋,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学到了新技术。时尚与体育的结合是一个新事物,它从一个微小的侧面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多样化,追求的标新立异,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抓青春时尚的脉搏,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将时尚体育锻炼意识纳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开发潜能,将一些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时尚体育运动拉到课堂上,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活跃大学生的思想。
4.结合三人制篮球赛,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三人制篮球赛可以培养一批业余篮球裁判员等体育骨干力量,为各系开展各种形式的篮球比赛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应天学院的学生篮球人才很多,目前部分系科已经尝试开展三人篮球比赛。学院自己培养的裁判员在裁判工作中,大胆、果断、敢吹、敢判,得到了运动员和师生的信任。比赛也培养了组织人员,他们除了组织、宣传好比赛以外,还提出与企业联合举办比赛,由企业出资赞助的想法,这种与社会接轨的方法不仅解决了学校比赛经费的问题,而且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为今后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三人制篮球比赛给应天学院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使课内所学习的篮球知识与课外比赛有机结合。
5.结语
5.1三人制篮球赛运动强度适宜,具有竞争性,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竞争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5.2三人制篮球赛降低了技术运用的难度,增强了趣味性和对抗性,激发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时为运动能力有限的普通学生开辟了参与篮球运动的新途径,促进了篮球运动在应天学院的普及与发展。
5.3三人制篮球赛经济可行,竞赛周期短,设施简单,组织方便,便于在应天学院普及和推广。
5.4三人制篮球赛以其独有的优势作用于学校,能够丰富学生课余文化休闲生活,促进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推动应天学院校园体育氛围朝文明、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志军等.我国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1):68-69.
[2]吴建春.论三人制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校园篮球文化论文范文3
“好课堂”必是“简约高效”的课堂,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好教师”是“面向全体、关注未来、塑造心灵、尊重个性”的教师,教师工作的一切要体现“用智慧点亮人生”;“好学生”必须是“中国灵魂、全球视野、身心健康、个性鲜明”的人……
以上这些“概念题”正出自张掖市第二中学的“课改文化新解”。作为全省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样本校,在几年的实践中,张掖二中为社会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这份“区域课改试卷”未必是破解普通高中课改诸多问题的“标准答案”,然而,他们在教改路上的探索,对于推进全省普通高中课改,或许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考题一:
走在探索知识的大道上: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文化不是孤立的存在,在丝绸古道,寺院的存在有何文化意义?”带着一连串问题,高二(12)班的6名学生组成了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始了“甘州区寺院文化的沿革”课题研究。交了开题报告后,6名中学生开始拜访专业人员,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寺院的基本知识。每周末,他们都到大佛寺、西来寺等寺院管理人员那里,做有关知识的课题访问。在研究中,每个组员都写有活动日记、研究心得、自我评价和对伙伴的评价,最后形成了研究报告。在假期,由袁玮等3名同学组成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走街串巷寻访,制作了《舌尖上的张掖》《张掖餐桌上的浪费》CD片。
“行动性研究因为具有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深受学生喜欢。”学校课改主任单成鹏告诉记者,“学生几乎人人都参与了课题研究,仅高二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结题课题就有14个,发表文章十多篇”。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其他课,只能通过过程来控制结果。对此,张掖二中建立了“研究性学习报告”,让学生将活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学校要求,各年级部每学期开展一次小论文、照片和DV作品等成果展示活动。
学校提倡用三面“镜子”看学生研究成果。第一面是望远镜——以发展的眼光看,尊重创造,激励进步;第二面是放大镜——以欣赏的眼光,尊重个性,挖掘潜力,释放潜能;第三面是显微镜——以反思的眼光,明察秋毫,阳光自信。这样的评价机制,使综合实践这门弱势课程在张掖二中真正变成了常态课程。
在张掖二中教师的眼里,行动性研究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对生活、对社会、对自我的感受、观察、思考。
陈学彪校长的话充满诗情画意:“综合实践课程是师生生命与智慧含苞绽放的过程。套用冰心老人的一句话:研究在左,行动在右,在行动研究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一路上奔走的师生,走得辛劳,挥洒汗水,却洋溢着快乐与幸福……”
考题二:
校本课程“火”起来——如何给学生创设多元成长生态环境
酷爱篮球的张掖二中体育教师刘杰,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组织学校篮球队,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篮球运动的学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他发挥传统优势,为学生开出了一门选修课——“篮球大本营”。“第一次选课就有100多名学生,足足编了2个班,后来3个班都不够了。每年开展的校园篮球明星赛都是特长班的。”刘杰自豪地说。
在张掖二中,教师们开发出的校本课程达40余种。学生有兴趣,教师有资源,就可以开发成校本课程。教师资源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周边地区资源的利用。如陈学彪校长开发出的“人生规划”每次都吸引上百名师生前来听课;语文组教师点评“四大名著”,学生们听出了“百家讲堂的味道”。
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化,是高中新课程结构的最大亮点。但在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一直是一大难点。在此背景下,张掖二中按照专题讲座、系列讲座、拓宽延伸、形成课程的四步走战略,整合开发了“实验研究课程”、“生活技能类课程”、“艺体类课程”、“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类课程”等六大类课程,开发主体呈现出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人士及高校研究人员一齐参与的多元化;课程开发资源呈现出本土化和从重点学科向一般学科延伸、从小范围走向大区域发展的多样化。
“每年数学组的几何教具制作展,生物、地理组的科技大篷车,物理组的水火箭发射、鸡蛋撞地球,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组的创新小实验,地理组的校园植物展,信息技术组的电脑作品及信息科技创意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各取所好、各展其能。”
该校还确立了8家单位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深入生产、生活一线。与此同时,创建校园文学社4个,艺术类社团5个,学习类社团5个,体育类社团4个,心理社团1个。学生自主成立器乐队、合唱队、交响乐团,学生的表演成为校园艺术节压轴节目……学生当家作主,点燃了激情,校园里一切都更鲜活了。
社会大课堂系列活动是该校一个重要的校本课程。为了更加贴近社会,二中按月举办丰富的“我是社会的主人”系列参观活动。如,4月的清明节扫墓缅怀革命先烈;5月走进“张掖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区”;6月参观河西制药厂、银河集团等企业,8月组织学生参加军训;9月激情穿越湿地……“这样的参观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社会、感受发展,学生们用手中的镜头留住‘美’,收获了自信。”
“高中课改要树立教育新理念,不能仅限于几间教室,要让学生走进企事业单位,走进农村社区,走进田间地头……体验生活,洞察问题,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身心健康、个性鲜明的人。”陈学彪校长说。
考题三:
“学分管理”激发学生潜能: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张掖二中探索改革评价体系,首先是从学分认定“开刀”的。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原则,首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进行“手术”改革:变一张书面考卷为多元测评;变统一监考为诚信考试;变百分制为星级制。
为避免学生满足于“拿足学分”,学校规定,某一方面有特长并取得突出成绩或在某一方面有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生,可授予创新学分,学分“保底不封顶”,实行“网络认定+成长记录”双线管理,建立了“共性标准+个性差异”相结合的学分认定体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超越自我。
高三年级组主任吴佩禄告诉记者:“一个学生,如果考试成绩可以,但缺勤、作业完成质量不好、课堂表现不佳等,教师可以降低学分。这样,学生评价由‘政教处的事情’变为每个教师自觉实施的过程”。
实施学分管理,从学生身上看到了什么变化?陈学彪校长说:“激发了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高二(3)班的一位同学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破天荒地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辩论会上,作了一次语无伦次、声音颤抖的即兴发言。正是这次看似不精彩的发言,成了我的破冰之行,我开始有了自信。”
考题四:
刮起“课堂改革风暴”:新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我展示”、“我回答”,“我补充”、“我纠错”“、我质疑”。在张掖二中符合新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新课堂比比皆是……2008年秋,“诱思探究教学论”创始人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首先在张掖二中刮起了新一轮“课堂改革风暴”。
这是一次新课改前夕的“头脑风暴”,颠覆了传统的课堂观,一时间,从年级辅导会到学科组交流会,老师们言必称“自主、合作、探究”,开口闭口都在讨论“学习小组建设”……
学校提出“两精讲三不讲”:精讲重点、难点、易混点,精讲思路、方法和规律;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能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学校要求老师们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每堂课要充分体现“观察探究、思考研究、迁移运用”三个认知层次,调动学生“七动”:动手做、动耳听、动眼看、动口议、动情读、动笔写、动脑思。
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创设的多元情境引导下,快速实现由旧知向新知的导入,教师开门见山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好奇心;随后在学习提纲的引导下学生们自学深思、勾画圈点、分析归纳……“导、思、议、展、评、检”六环节生态课堂流程构建,让师生的生命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激情被激发出来,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
如今,张掖二中的课堂上,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代替了原有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