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消费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消费论文

大学生消费论文范文1

在本项研究中,笔者对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在校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所用方法为随机抽样,样本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分布比较均匀,男女比例适中。在调查中,将大学生消费分为食物消费,学习用品消费,手机话费消费,上网消费,服装和化妆品消费,数码产品消费,娱乐消费和其他消费类。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8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8%,通过筛选剔除一些不合格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88份。在问卷调查的同时,与部分同学进行访谈,最合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因此,本项研究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行为特征,对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消费依附性很高。大学生自身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供给。在消费收入调查中,90.9%的大学生选择父母供给,3.4%选择奖学金,3.4%选择勤工助学,另外2.3%的同学选择了其他途径。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的依附性很高,这种依附性一方面表现在消费水平会受家庭条件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行为受家庭消费观念的影响。

(2)趋同性与两级分化并存。在月消费额调查中,54.5%的月消费额在500元-1000元,28.5%在300元-500元,12.5%在1000元以上,4人的月消费额在300元以下,占总人数的4.5%。因此大学生消费水平比较接近,83%的大学生月消费额都集中在300元-1000元的中间水平,具有很高的趋同性。但也存在两级分化现象,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月消费可达1000元以上,而家庭条件较差的甚至低于300元。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娱乐、数码产品及服装和化妆品的消费上。

(3)传统消费逐渐减少,时尚消费成为潮流。随着电脑、电子词典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普及,大学生在传统学习用品上的消费逐渐减少。55%的大学生月消费在50元以下,32%在50元——100元,13%在100元——200元。同时与上世纪相比,食物已经不再是大学生消费的主体,消费金额也不大。调查发现,17%的月食物消费在150元以下,36%在150元——350元,28%在350元——550元,另外17人的月消费额在550元以上,占总人数的19%。然而服装和化妆品消费却在上升,41%的月消费额在100元以上。另外数码产品和消费娱乐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2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有着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然而有些方面思想尚未成熟,消费过程中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消费无计划。多数家长按月给孩子汇生活费,但很多大学生并不是按计划消费,花钱时也不考虑生活费能不能坚持到月底。当问及理财状况时超过60%的大学生表示不能合理地规划每月消费,因此大学生中出现了很多“月光族”,一到月底生活费就没了,有的甚至没到月底就将生活费花光,只好向周围同学借钱。另外,大学生储蓄率很低,只有23.9%的同学会在每个月存点钱,大部分学生的储蓄意识十分淡薄。

(2)从众消费。从众性是指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足、缺乏判断力,容易“随大流”,形成“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他们在形成自己的消费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不同程度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就拿我们宿舍来说,大家日常饮食和服装就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当其中一个同学吃什么或穿什么时,其他同学也会相应的跟着去做。(3)攀比和炫耀消费较为普遍。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在消费上也比较注意商品的样式与档次。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月消费额应该在500元以上,16%则希望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水平偏低,这主要是同学间相互攀比和炫耀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好而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更想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形象,通过物质上的优越来填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

(4)超前消费日渐明显。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敏锐地把握时尚潮流,希望用新异的形象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与激情。他们是新商品、新的消费方式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他们喜欢拥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引领着青年消费潮流。受社会风气和环境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惜代价,利用借记卡进行超前消费,这个月就把后几个月的生活费花完了。然而超前消费与大学生自身条件是极不相符的,不仅会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也会形成精神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合理化建议

解决当代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的攀比消费和无计划消费等突出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不仅与大学生自身的认识和修养有关,与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有关,更与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引导密不可分。

(1)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当代大学生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每月的消费金额逐渐增多。然而多数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很低,不知道怎样合理地规划自己每月的消费,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开设专门课程如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等。一方面提倡大学生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节俭消费;另一方面向大学生传播现代的消费理念,增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更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教育引导,使大学生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树立节约、合理的消费观念,养成有计划消费的良好习惯。

(2)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学生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消费上追求时髦和高档次商品,过分的注重享受生活。一些商家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份额,请当红的影视明星进行广告宣传,诱导大学生不理性消费。而且大学生往往得到不公平待遇,一些销售商人为地提高商品价格或者以次充好,特别是价格相对昂贵的数码产品,如果大学生对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很容易受商家蒙骗。因此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环境,商家和媒体要本着对大学生负责的态度,加强健康消费和合理消费宣传,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误导大学生。

(3)完善信用卡管理制度。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信用卡在大学生中已经比较普遍,一些商业银行纷纷前往各大高校进行宣传推广,派发各种各样的信用卡,然而信用卡的相关管理制度却不够完善。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一时的消费需求,利用信用卡借钱进行超前消费,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完善信用卡管理制度,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卡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大学生信用卡管理,对大学生使用频率和金额做出相应的规定,帮助大学生理性消费。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习惯

论文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仅消费能力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也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和超前化的特点。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到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成长和高校的德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永耀.浅谈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3):138-139.

[2]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J].思想理论教育,2002,(11):42-45.

大学生消费论文范文2

在调查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文献调查、访谈法、实地调查这四种方法对襄阳三所高校(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护士学校)的在校女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此次调查问卷共计发放了300份,实收275份,有效问卷数为247份,有效回收率为82%,超过80%,所以此次问卷调查是有效的,此外,还实地访谈了50人。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使用化妆品主要以润肤、保湿、营养、健康等功能居多,而且使用的次数比较频繁,说明女大学生比较注重皮肤保养,而这一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大学生在购买化妆品时主要考虑的是功效、品牌和价格等因素,在对功效的选择上又主要以保湿与美白为主,这些都给化妆品生产商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一)女大学生使用化妆品的类型从饼状图可以看出,最多是洁面类有82.5%的女学生使用,最少的是粉底类产品17.5%使用。可见女学生主要消费洁面类、面膜、水乳和面霜的护肤品,辅消费眼部护理和粉底类等其他护肤品,比较注重面部的清洁与护理,着重管理洁面类、面膜、水乳和面霜的营销。

(二)女大学生选择化妆品的依据选择化妆品的依据有许多,比如:化妆品的使用效果、品牌知名度、价格等。这个柱状图显示,各种依据的差别不大,选择的依据元素较多。女大学生选择化妆品时还是最看重使用的效果和品牌的知名度,结合朋友的推荐,综合进行分析考虑选择产品。

(三)女大学生期望化妆品的功效女大学生使用护肤品都有各自期望的功效。通过调查,有69.78%的同学比较重视自己皮肤的保湿,这一类型的人数最多,人数最少的一种类型重视产品的营养功效,占调查人数的31.67%。根据女大学生在化妆品功效选择上的偏好,经销商在宣传与销售上可以有所侧重,“对症下药”。

(四)女大学生接受化妆品的价格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3.33%的学生能接受每件护肤品的价格在50-100元,占调查比例最多。这说明学生的生活水平有限,不能支付很高的护肤品价格,由此就要考虑护肤品的定价和护肤品的产品定位。通过调查结果我们还可以发现,女大学生对护肤品的消费还是偏理智的,大部分学生表示不会在护肤品方面过度奢侈,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五)女大学生购买化妆品的渠道对于理想的护肤品购买场所,所选渠道的差别不大,但大学生对化妆品专卖店的信赖程度稍多。还有一些认为是由于其他原因选择的,如服务态度好,便宜,省时省力等。女大学生个性独立,想法独立,受自身个性的影响,对渠道的选择也就不同。

(六)女大学生偏爱化妆品的促销从图中看到,打折对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吸引力最大,是一种直接的促销方式。其次是购物送赠品,因其能满足女大学生爱占小便宜的心里,再者就是代金券和积分的促销方式,还有少部分的学生则愿意换购的方式。通过这次调查,提供了化妆品消费市场的认识,让商家能在扑朔迷离的市场环境下及时了解并抓住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的需求,开创出化妆品行业中女大学生市场。

二、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方式的选择、营销活动的实施都能直接影响营销效果,这就需要根据上述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调查的基本情况来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制订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具体如下:

(一)“一见钟情”的产品策略针对女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自身的特性,化妆品企业要想为其量身订制适合的产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洁面类产品。在校女大学生大部分年龄在17岁到23岁之间,由于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爱美的天性,总希望自己给人的感觉是清新靓丽,光彩动人的,所以特别在意面部的清洁。其次是护理产品,即水乳和面霜。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洁面和日常护理类产品逐渐成为女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从2009年百度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在化妆品类关注度排行中,护肤品类位居第一,关注度占比为68.88%,护肤品成为关注的重点。再者是面膜,面膜就成了女大学生们修复肌肤的必备神器,一旦感觉肤色不好时,她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用面膜修复,而且在敷面膜的过程中心情也会很放松。由此可见,市场上这三类化妆品的需求量最大,生产商在可以在这些方面扩大生产。

(二)“灵活多变”的价格策略价格因素是影响女大学生购买化妆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女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是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对高档产品需求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购买力相对较弱,而且女生都有爱占便宜的心理,她们在消费过程中往往会货比三家,购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调查说明了价格在50-100元的产品比较受女大学生的欢迎,所以,化妆品企业在制定价格时应充分考虑价格的弹性作用,产品的定价应该倾向于中低档价格,结合差别定价法,最好是先做相应的营销调研工作,在综合衡量各方面的情况下制定出合适的价格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学生群体对不同价格的选择,在同类产品之中才能有竞争力。

(三)“心动行动”的促销策略折扣、赠品等促销手段能够诱发女大学生进行冲动消费,这已经成了经销商惯用的手段之一,而且,女大学生还处在校园中,社会阅历少,对市场了解不够,却喜欢消费,也热衷于消费,同时也有着传统的节俭意识,而折扣赠券、降价促销无疑是较好的解决之道,但是降价必须有个限度,因为降价过高会引发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怀疑,降价太低则难以起到促进消费的目的。此外,女大学生们热衷于购买套装,所以商家要提前对套装产品进行合适的定价,计算成本然后给予顾客适当的让利,同时,可以满足一下女占小便宜的心理。

(四)“多重选择”的渠道策略如今的化妆品企业要想自己的产品卖得更好,必须重视网络渠道。除此之外,企业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渠道来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获得更多的利润。与大众市场相比,高校市场具有独特的特征,因此,企业在开发高校市场时不能生搬硬套大众市场的营销模式。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第一,设立校内专营点,专门推广公司产品;第二,设立校内代售点,招聘校内,构建校内销售网络;第三,赞助校内举行的大型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

(五)“明星效应”的品牌策略在此次调查中,专一品牌忠诚型的人群比较少,她们往往喜欢尝试不同的品牌,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所以在品牌竞争上,化妆品经销商基本处于同意水平线上,但女大学生又是个狂热的追星族,她们喜欢自己偶像使用、代言的一切物品,所以,在构建品牌策略时要充分注意到当今的明星效应。

(六)“与时俱进”的创新式营销女大学生群体是相对特殊的群体,她们受教育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又有90后的冲动。企业要针对女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为他们量身定做一套不同于一般市场的营销方式。比如:文化营销、娱乐营销、教育营销、游戏营销、网络营销、体验营销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化妆品市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女大学生也日益成为化妆品市场中的活跃组成部分,化妆品企业要想抓住这块极具潜力的市场,仅仅依靠传统的营销方式远远不够,还需要了解女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特点,再结合市场的发展,运用新颖传播手段和创新性营销手段,塑造有文化内涵和值得信赖的品牌,充分吸引女大学生们的眼球,抓住她们的心理,才能在开辟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优势。

三、结语

大学生消费论文范文3

1.1总体而言

大学生的消费总额处于不断攀升的态势,这也是因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虽然总额上升了,但从比重上看各项消费上升的速度是不同的。比如“学费和住宿费”是大学生必须消费的,近年也呈现上涨的态势,但是它的消费比重在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中却是不断下降的。这也能够说明大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是越来越高的。增长速度最快的恰恰是看起来相对不重要的“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费”。这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不理性,大学生存在“消费主义”的倾向。什么是“消费主义”呢?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其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大学生认识不清什么是该消费的,什么是值得消费的。这给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严重的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从而影响大学生学业的完成。因此,在消费方面如何使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2缺乏理财观念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对理财知识了解比较全面的占学生总量的极少一部分,大多数学生都对理财知识了解很好,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理财完全没有概念。很多学生的理财知识是从家人、周边朋友或者课外书籍上了解到的。而且,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生活中了解一些理财知识是极其重要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理财问题跟自己毫无关系。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理财现状是比较堪忧的。大学生缺乏用钱的规划和预算,没有坚持记账的习惯。月初节余,月底拮据,几乎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学生进入大学生活是其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不知道该如何支配钱财。

2解决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指导消费的合理观念。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如何理性消费则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异化问题,笔者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以期对促进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良好的消费行为源于正确的消费意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传统对我们国家及个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消费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消费中坚持自觉自律。科学的消费观,不但表现为敢花钱,而且表现为会花钱,是一个有理智的敢花钱与会花钱的统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消费是否正常,从而学会合理、科学的消费。其次,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立对中国传统优良消费的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使科学消费观真正入脑、入心,引导他们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我们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应当使学生懂得生活享受必须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

2.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创新教育体制模式,打破传统,开拓创新,引导大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理性思维、敢于担当、自控自律等消费主体性道德人格。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建立一支执行力强、技术精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及一线教师在内的所有力量紧密配合,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贴学生实际,时刻关注学生的消费动态,及时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各种消费问题。

2.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消费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消费者社会化理论

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而在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方面进行的消费,主要囊括教育、社交娱乐、旅游观光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对于正在汲取知识、储备能量的高校大学生而言,切实把握他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现状,明晰他们的文化消费观念、掌握影响他们消费行为的因素,对更好地引导其开展文化消费具有深刻的实际意义。

一、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根据消费者社会化理论中的家庭、同伴、大众媒体等外在变量因素对消费者进行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大学生消费者自身性别、年级、价值观念等内在变量,笔者提出本文研究模型(图1)。

目前我国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特点在于浅层化、消遣化、娱乐化,因此本研究中提出的一系列假设均围绕影响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行为进行展开。

H1: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浅层化、娱乐化倾向明显

H2:男性大学生会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图1:本文研究模型

H3:高年级大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H4:理工科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H5:211高校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H6a:与父母的沟通频率越高,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比例越高。

H6b:大学生在从事文化消费时受父母影响程度越高,他们从事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比例越高。

H7a:大学生接触媒体的时间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呈负相关关系。

H7b:大学生对媒体的认可程度与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呈负相关关系。

H8:同伴的信息作用越明显,“90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比例越高。

二、研究方案设计

此次研究在于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文化消费过程中是否呈现出浅层化、消遣化倾向,同时探索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采用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ELES 模型)进行研究。

关于家庭影响变量的设置,我们采用了Viswanathan,Childers&Moore等人使用的调查问卷,选取其中部分题目,每个题目均以李克特五分法为基础,但为了避免中国人中庸思想的作祟,选项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设置了6项,分别赋值为1-6。

对同伴影响的调查,研究则借鉴了Bearden 等人(1989)设计的“同龄人影响”问卷,从信息作用方面选取部分题目,每个题目也均以六分法衡量。

关于媒体使用时间的测量,由于当代大学生主要接触网络等新媒体,甚少接触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以在调查中仅调查每天使用网络时间,每天使用时间分为6级,即0-0.5个小时,0.5-1个小时,1-2个小时,2-3个小时,3-4.5个小时,4.5个小时以上,分别赋值1-6。

对媒体的接受程度,借鉴了刘晖(2008)在消费社会化研究中所使用的变量,并结合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对这些题项予以情景化,精选部分题目,以六分法来衡量。

在问卷设计完成后, 笔者以江苏省南京市某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一次预调查。随后,对此次预调查进行了初步的信度、效度及一致性的检验,剔除了Cronbach α值小于0.6的部分题项,并根据试调研的结果对问卷中最终题项的表达、题项排列顺序等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最终的问卷调查于2013 年9月至2014年6月。我们选取了江苏省五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发放了调查问卷。此次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56份,回收率达95.6%。剔除因选项难以识别及审题问题造成的废卷,实际有效问卷876份,实际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6%。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表1是此次调查中的样本人口统计变量分布情况。从这张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样本具有以下特征:(1)男女比例、年级比例均基本持平,便于验证相关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2)从高校类型及专业类型的比例分布来看,与此次调查中总体选取的高校实际情况基本相似。

表1:样本人口统计变量分布表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结构分析。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相关计算公式,我们使用SPSS统计软件求得模型参数α、β,及各类消费项目的基本需求支出PiXi和总需求支出Ei(见表2)。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江苏省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边际倾向为0.394。而在三大类文化消费项目的边际倾向中,娱乐消遣型消费最高(0.216),实用发展型消费最低(0.063);在八种具体分类中,文化耐用品消费(0.115)、旅游观光消费(0.092)、娱乐衍生品消费(0.053)等居于前列,都基本验证了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呈现浅层化、娱乐化的状态。

表2:江苏省大学生文化消费ELES模型参数估计值

当然,尽管培训班消费及实用类书报的基本需求支出指数以41.19元和10.18元排在各类文化消费的第一与第三位,但这两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却呈现出较低水平,也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了解,当前“是否实用发展”虽然已成为大学生选择文化消费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学生对于实用发展型消费却更多地存在着“必需品”的不当观点,认为只要自身能达到一般水平就会心满意足,不会因自身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去主动增多此类型文化消费的数量。换言之,假设H1成立。

(二)大学生个人因素的相关性检验。为更好地检验上文中提出的各项假设,此次研究将“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反映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情况。同时,对各项因素包含的变量取均值后进行相关性分析。

经检验分析,性别变量在当前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中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因此H2不成立。

年级变量在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对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影响效果也不显著,H3也不成立。可能的原因在于受访对象大多出生于90~94年间,基本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很少受到年级不同造成的影响;同时,年级变量与其他影响变量可能存在较强相关性,从而导致年级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的相关性变得不是十分显著。

另外,专业类型及高校类型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假设H4和H5成立。

(三)家庭因素的相关性检验。经分析发现,与父母沟通频率、受父母影响程度均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结合访谈调查数据,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与父母进行适度沟通会使大学生消费者感到被关注、被重视,这样会使他们自身更为关注自己的未来与发展,从而会更多地选择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2)当代大学生的父母大多为60后,思想较为开明,在与子女沟通时较为注重方法,所以,大学生更为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一些指导意见。因此,假设H6a、H6b成立。

(四)媒体因素的相关性检验。在0.05水平下进行双侧检

验,媒体接触时间变量的Pearson系数为-0.440,并呈显著水平。因此,该变量与因变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假设H7a成立。但根据表4.7的数据,我们也发现媒体认可程度变量与因变量间不存在显著负关系,假设H7b不成立,甚至与原有假设相反。结合与相关受访者的交谈,原因可总结如下:(1)目前,大学生一般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娱乐活动或休闲游戏,所以媒体接触时间越长,越易占用大学生进行其他文化消费的时间,尤其是从事课外培训、或阅读课外专业书籍的时间,从而导致他们在实用发展型消费上减少投入;(2)在提出这部分模型假设时,我们预想网络上投放的广告大多为浅层化、娱乐化的广告,而据部分调查者反映这一理论基础本身就有错误,因此造成假设和实际检验出现偏差。

(五)媒体因素的相关性检验。经检验,同伴的信息效应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见表3),即大学生越倾向于接受所在群体提供的与文化消费相关的信息, 其从事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可能性就越高。

表3:同伴及环境因素变量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相关性

注:*表示相关系数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主要结论。当代大学生在进行文化消费时,尽管会将“实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在实际消费时,浅层化、娱乐化的文化消费依然占据主流。尤其在生活费充裕的情形下,“90后”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娱乐休闲型的文化消费。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研究针对影响“90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因素变得极为有意义。通过相关性检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经检验,性别、年级变量在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中影响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样本年龄分布过于集中在90至94年之间,样本间年级差异本身不是特别明显,或可能有其他强相关性变量。

专业类型、高校类型变量在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对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影响较为显著,为帮助大学生形成更为理性与务实的消费观念,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参考意见。

家庭因素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父母与子女适度的沟通会使大学生消费者感到被关注、被重视,并且现代的父母思想较为开明,在与子女沟通时极为注重方法,使得大学生在选择文化消费行为时更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一些指导意见。

媒体接触时间越长,越易占用大学生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时间。因此,媒体接触时间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媒体认可程度变量与因变量间则不存在显著负关系,甚至与原有假设相反。这主要是因为,在提出这部分模型假设时,我们预想网络上投放的广告大多为浅层化、娱乐化的广告,而据部分调查者反映这一理论基础本身可能存在一定错误,从而造成偏差。

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观察模仿、从众心理不断发生,并对消费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同伴的信息效应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越倾向于接受所在群体提供的与文化消费相关的信息,其从事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可能性就越高。

(二)对策与建议。目前,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很多“90后”大学生形成了享乐、攀比的文化消费观念,将追求享受、从事无聊庸俗的低层次文化消费作为自己主要的文化消费行为。据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而言,我们建议其需要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务实的消费习惯。同时,建议当今大学生能减少使用网络进行游戏、娱乐的时间,而是将这些时间更多地花在与身边同伴的交流活动中来。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大学生会得到足够多的信息。

父母在子女的消费行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度的家庭交流与合理的引导方法,将会引导大学生选择更为务实有益的文化消费行为。我们建议父母要积极与自己的大学生子女进行交流,对他们在文化消费中存在的困惑进行答疑解难。

对于社会方面,我们建议媒体在广告中多进行一些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宣传。尽管在本次研究中,没有直接证明媒体态度与“90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我们亦不能忽视目前各类广告还是以娱乐休闲型文化消费及文化耐用品消费的宣传为主。所以,媒体应注重广告的播放内容,肩负起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永胜.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39-240.

[2] 朱伟.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7):115-118.

大学生消费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体育消费行为 体育消费意识 体育消费内容 体育消费水平

论文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并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水平、意识、动机等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尽快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作为未来消费行为的主流,其体育消费行为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人们体育消费行为的走向。因此,本文对河南省十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大学生体育消费特点,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调整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为开发河南省高校体育消费市场,促进大学生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平顶山学院、南阳理工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十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每个高校100份),回收问卷967份,其中有效问卷925份,有效率为92.5%。

1.2.2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数十篇以及有关体育消费的相关著作。

1.2.3访谈法:对河南省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具体了解大学生日常体育消费实际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常规的统计和分析。.

2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

2.1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日常生活费用也随之大幅度提高;同时,学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大学生对健康体质的追求,使每年大学生用于体育消费的资金都呈稳定上升趋势。但仍有许多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淡薄,往往是被动地进行体育消费。从表1可见,低年级大部分学生体育消费最主要的动机是盲目的;把强身健体作为体育消费的主要目的,不管在那个年级中都占了比较高的比例;四个年级在体育成就方面差别不大;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都越来越重视愉悦身心、社会交往及追求时尚的需求,这说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越来越明确。尽管接受体育消费的大学生群体日趋增加,但仍有许多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不明确。这种情况势必导致有限的体育消费资金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另外,大学生体育消费没有明确的目的,往往会使消费资金降值,造成原本就有限的体育消费资金短缺。

2.2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体育消费内容的调查分析

表2显示,当今大学生在体育服装上的支出是主要的,其次是在运动饮料上的消费。在调查中发现,更多的大学生对校园运动场馆的适当收费无法接受,宁愿不活动也不进收费的场馆。这样的体育消费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正好相反。另外,从表2还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的各项体育消费在个人体育总消费中的比例相差不大,这说明现代女大学生健身意识在不断的加强,而来自大、中城市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比县城、农村较合理,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受原生活地消费习惯的影响,呈不均衡和偏态分布,从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看艺术类较差;各专业的大学生在观赏性体育比赛及去健身俱乐部消费较少。

2.3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分析

2.3.1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

由于男、女大学生对体育活动认识及生理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者体育消费水平的不同,统计数据明显地反映出男生体育消费水平比女生要高,而且男生体育消费支出在日常消费中占的比例也要高于女生(见表3)。

2.3.2地域不同,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也不同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上经济发展状况对体育活动认识的制约,两者直接影响到各地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而且不同地域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有明显的差异(见表4)。

2.3.3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专业

体育专业的学生用于购买必备的运动服装及观赏体育比赛的支出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而在其他的体育消费内容的支出甚至还低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由此可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要高于非体育专业,而非体育专业之间无明显差异(见表5)。

3结论与建议

3.1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及审美价值等认识不够,体育消费动机不明确。因此,应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调整消费结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使其合理利用有限的体育消费资金。

3.2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消费倾向也逐渐趋向稳定和成熟,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学生对收支会进行计划性安排。但应重视低年级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盲目性,多进行正确引导,并多提供体育消费方面的知识。

3.3农村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呈不均衡和偏态分布,这主要是受原生活地消费习惯的影响。因此,应充分重视农村家庭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及动机,提高他们体育消费支出的回报率,使农村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

大学生消费论文范文6

关键词:广州大学城高校;女子网球;消费;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80-03

一、前言

网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集高雅、时尚、健康、休闲于一体,以其独特的气质和运动风格深受女性的喜爱。特别是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国际顶级赛事中屡创佳绩,各种高水平赛事移师中国,使女子网球运动迅速升温,一度成为人们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网球热潮。尤其是在高校,网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1],伴随着网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各种网球消费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女子网球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广州大学城高校女子网球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更好的引导女大学生进行合理的网球消费,推动女子网球运动在高校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随机抽取了广州大学城校区的八所高校(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药学院)进行调查研究,以选修或必修网球的女大学生(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以广州大学城高校女大学生网球消费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高校网球消费以及体育消费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报刊杂志等相关文献资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分类整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选取广州大学城校区的八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对选修或必修网球的女大学生(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表,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96份,回收率为99.0%,其中有效问卷386份,有效率为96.5%。以上数据均符合本次调查的要求。所得有效数据为论文的讨论和分析提供了实证材料。

3、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对论文的框架、研究思路等环节向专家们进行访谈,就女子网球消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相关内容向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院系(部)的领导、网球老师进行了咨询与探讨,听取他们对本课题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4、实地考察法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网球场地以及周边体育用品销售商店的实地考察,了解网球场地的收费情况、网球器材、网球服装等相关情况作详细的调查。

5、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消费与网球消费的概念界定

1、消费

消费的广义理解:指人们消耗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可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类;狭义理解:即生活消费,指人们消耗物质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2]。

2、网球消费

网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网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统一称为网球消费行为。有一定的经济情况,不仅是人们参与网球运动的前提,也是网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3]。

(二)广州大学城高校女大学生网球消费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