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画蛇添足的文言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画蛇添足的文言文范文1
画蛇添足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足:画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说。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分析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
寓意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画蛇添足成语释义
【成语】: 画蛇添足
【拼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举例造句】:
①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画蛇添足,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②唐·韩愈《昌黎集·卷三·感春》诗:“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
画蛇添足的文言文范文2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应用 反思
多年来,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如一块难啃的鸡肋,因其文化背景距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学科技突飞猛进,教师已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信息技术与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文言文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怎样才能合理地应用,这值得一线教师认真反思。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是汉语言中的精华,但对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往往很枯燥。文言文的古今差异,使学生对其的理解产生了障碍。学生“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叹声不绝于耳,对古文望而生畏,兴趣索然。
古代教育家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视之。”他提出教学要以“闻”“视”为基础的思想。可见直观形象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朗读课文时,配上漂亮的画面、音乐及一些动画效果,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打破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体,它将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难学”的境地中解脱出来,化难学为易学,变苦学为乐学。比如,我在教《鸿门宴》时,先带领学生看历史剧《楚汉争霸》中的相关片段,了解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讲解就简单多了,学生的学习也非常轻松。又如在教《琵琶行》导入新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营造气氛,在课间先用多媒体播放《西江月》的琵琶曲,提问:“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西江月》这首曲子,曲调优美,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支曲子?”同学们说,很难描绘。这时我就此导入课题:“是啊,声音是最难描绘的,因为声音无形,摹声最难,它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可在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画成有形可感的实体,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这就是古代诗文中描写音乐的绝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这首诗仍然感人肺腑。”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可以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
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依然是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同时,对教师来讲,更重要的就是挖掘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果。
1.文言内容,声像并茂。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特别是运用蕴涵的现代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可以改变学生在文言文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的地位,成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课堂主体。教师能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开展各种有趣、富有创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赤壁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苏轼生平与思想、电子课文分析、朗读(有跟读、视频朗读、音频朗读及朗读时用的背景音乐)等供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学生参加测试,按要求完成题目。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赛,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就更浓。学生可以用多媒体听课文朗读,并跟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解决疑难问题;欣赏苏轼的图文资料(如书画);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基础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做出选择。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枯燥的文言文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2.归纳整理,高效快捷。
以前教文言文,教师全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碰到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等,教师更是大黑板加小黑板,上面写满了生字注音、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省略句、倒装句等。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大量的文言知识,归纳整理,制成课件页面,在学生看来,既可减少零碎、枯燥感,又直观醒目;有些需要课外拓展的资料,在屏幕上打出来,既可节省时间,又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文本编辑”的多功能性,对文言基础知识进行精心的编辑,让学生清晰有条理并牢固地掌握文言知识点,如一方面可以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按条理理出来,或者按“实词”与“虚词”归纳,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会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可以对于上述重要的知识点可以用不同颜色标识出来,如把通假字用红色表示,“古今异义”用蓝色表示,……对于具体的“词类活用”,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这种功能按“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分别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大小标识出来,学生就会在这些文字编辑对比中记忆深刻且不容易忘。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要避免“弄巧成拙”
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使用多媒体与否,关键是看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否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即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一味地赶时髦,反而会画蛇添足。在多媒体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以前单纯的语文老师变成了文言知识精通的专家,我们应该清楚地把握自己的这种变化,而不是简单从网络上下载课件,在最重要的备课程序中偷懒;也不是一古脑儿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不是把自己变成“放映员”,把语文课上成录像放映课。
画蛇添足的文言文范文3
关键词:文言结合 整合 炼字炼句处 补充资料
“文”、“言”并重的观念在文言文教学中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却并非件易事。一部分教师所谓的“文言并重”,只是简单地处理为两课时,一课时讲“言”,另一课时则讲“文”,“文”与“言”分离开来,各为一家。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如何让学生既能有效掌握“言”的部分,又能让“文”的学习体现古典文化内涵,让“文”和“言”教学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融合,童志斌老师执教的《项脊轩志》一课,为我们开展文言文教学研究、实践“文”、“言”真正结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一.“言”到尽处有新意
“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所定的培养目标。学生阅读文言文最大的障碍不是别的,就是对古代语言比较生疏。对古代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了解得很少。所以,以“言”为中心的教与学,抓住关键字词,夯实学生文言基础,这的确是文言文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讲解“言”,如何进行字词教学。这节课,在揣摩“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中的“过”和“娘以指叩门扉曰”中的“扉”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生:有一天,我的祖母过来看我。
师:哦,“过”是“过来”,“看”从哪里落实?
生:还是“过”。
师:确切说,“过”究竟解释什么?
生:来看我,拜访的意思。
师:很好。按照工具书,古汉语中“过”有个基本义项是“拜访”。唐代孟浩然有两句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首诗的标题叫――
生:《过故人庄》
师:(板书“过故人庄”)那,“过”是什么意思?
生:拜访
师:非常好,请注意,若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过故人庄”就是“经过故人的农庄”,那么诗句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该怎么理解呢?所以事实上,我是受邀而来,专程拜访,绝不是“不速之客”。
师: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娘以指叩门扉曰”,请翻译这句话。
生:母亲用手指击打门
师:击打门?
生:哦,敲着门。
师:问题是“叩”是什么意思?
生:敲击
师:“扉”是什么意思?
生:门
师:很好。我们学过一首短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什么叫“扣柴扉”呢?敲柴门嘛,至于为什么“久不开”呢?标题说“游园不值”,就是游园没遇见园子的主人,吃了一个闭门羹。这里的“值”是“遇见”的意思。
以上是童老师指导学生揣摩“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中的“过”和“娘以指叩门扉曰”中的“扉”的含义。这一环节的处理,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学生在回答了“拜访”和“门”,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然而童老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就势联系了学过的“过故人庄”和“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两个已有的经验知识,“言”的学习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借助已学知识形成迁移,从而理解所要学习掌握的新知识,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言文学习策略。
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同学生以往接触过的其他文言现象作对照,尤其是同经典古诗词句、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其中保留了丰富的文言字词与文言现象)进行参照,也是很有效的路径。文言文中的常用词语是新课标要求的“读懂浅显文言文”的关键,理应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往往耗费大量时间要求学生记忆文言字词,效果却并不理想;而基于学情,适时激活、调用学生原有文言储备,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隔膜消除了,距离却拉近了。
二.“言”到尽处有深意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文最核心的是“文化”、“文学”部分。学习文言文,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两个重点,文言文学习最终的落点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而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以下片段中对“室”和“轩”两字的探究中,发现了“文”“言”结合的点,从而探究出了作者这篇文章的感情脉络。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项脊轩志》,那什么叫“志”呢?
生:记
师:记,记项脊轩。这篇文章写的是项脊轩,或者是和项脊轩有关的人和事。这篇文章称这个项脊轩名称的时候,除了这个项脊轩的“轩”,还有什么另外的名称吗?
生:室。(师投影呈现突出原文中“轩”、“室”二字的语句。)
师:文章里有称“室”的,有称“轩”的,作者是很随意的用这两个字的吗?
生:不是。
师:就是说是有一定的讲究和意图在里面的,他的意图是什么?
生:一下用“室”,一下用“轩”,是有感情基础吗?
师:有感情的变化在里边。
生:“轩”就是对那个阁子特别有爱意的感觉。
师:称“轩”的时候特别有爱意,包含着感情。如果称“室”呢?
生:就是一个普通的室。
师:很好。称“室”的时候作者着眼的就是作为一个建筑的外在存在,而称“轩”的时候,其实是对它满怀着特殊感情的。
我前面已经提到了,是不是一开始它就是一个特殊所在呢?不是。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是吧。我们前面提到了,“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就是从束发读书中开始称“轩”了。而在这之前,作者在讲到这个阁子的时候就是称它为“室”,后来就称“轩”。那又是为什么呢?
生:外部装修了。
师:请注意,当他称“轩”的时候,这个房间有着特殊的情感呢和意味。在成为书房之前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建筑物,而当他因为妻子去世,冷落了这个地方,它又恢复为一个普通的建筑物存在。
这是师生讨论“室”和“轩”的一组对话。“轩”和“室”两个字在这篇文章中不属于重难点实词,很多老师不大会去关注这样的词,但童老师并没有就此放过,而是从这样两个看似浅显实则情感丰富的两个词中挖掘出了作者的情感脉络来。从“室”到“轩”最后又回归“室”,由一个普通的建筑物的“室”,到能在书房里读书因此对阁子满怀着特殊情感的“轩”,最后因为妻子的去世而又变成了普通的屋子的“室”,作者的情感脉络因此变得清晰明朗。
梳理文章的脉络情感和写作特色最忌凭空分析,贴标签、概念化地讲解。“文”的品赏要落实在“言”上。于“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通过“分析”,通过“细读”,进入文章最核心的情感、思想、文化中去。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其主要工作就是要在文本的教学解读中,找到这样的“文”“言”结合的关键点,在教学设计中获取纲举目张的抓手。
三.感受言之美、文之内涵
因为文言作品时代背景的遥远,语言习惯的巨大变化,使得学生在领悟文言文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时感到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翻阅大量的与文本相关联的资料,从中选取能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资料,在教学设计中适时地补充讲解,这样往往起到化难为易、水到渠成的效果。请看教学片断:
师:前面回忆的是母亲对什么方面的一种关注呢?
生:日常生活。
师:哦,生活方面的,“儿寒乎?欲食乎?”我们平常想到的,就是嘘寒问暖。母亲的表现集中为对晚辈的生活的呵护上,而大母的话更加触动他的心情。
刚才有同学讲到了,母亲对他的期望可能和大母对他的期望不一样,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下投影: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没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归有光《先妣事略》
从这两个细节里面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只有大母对他怀有殷切希望,其实母亲也对他怀有殷切希望。只不过因为有另外的专门回忆母亲的文字,而在这篇是集中回忆大母了。所以大母的这种期望和期待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他想起来长号不自禁。――有压力就行了吗,还要有什么?
生:有行动。
师:那么他有没有呢?是有行动的。“竟日默默就此,”闭门苦读。后面还有一个细节“余扃ǘ居,久之能以足音辩人”。在房间里待的时间长了,能够辨别出外面走过人的声音。那表明什么呢?对,在房间里待的时间确实很长,很专注。
那么,他仕途的前途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始皇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师:这是教材中删掉了的原文当中最后一段话。一个是蜀清,一个是孔明,原先都是“昧昧于一隅”,什么叫“昧”,“拾金不昧”的“昧”就是“隐藏”的意思。名扬天下之前是怎么样的?大多数是默默无闻的,不为人知的。他想到这两个历史人物,可能也想到什么啊?
生:自己。
师:归有光一直待在项脊轩,处败屋。归有光是从这两个历史人物的遭遇身上看到自己未来的希望。
以上有两处补充了材料,第一处补充了母亲对归有光学习上的期待。当原文中没有具体交代,而学生对母亲之“泣”和大母之“长号”这两个情感又难以把握的时候,童老师适时地引入了这段资料,这样将母亲之“泣”与大母的“长号”二者比较,家庭的衰败、亲人的早逝、自身的命运与责任感等多种情感相互碰撞、糅合在一起,从而让作者“长号不自禁”,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体悟到作者在“悲”字背后所深藏之意。这段资料的引入,让学生对文本有更为深入地理解,对作者情感有更为真切的体悟。
第二段资料引入的是被删去的原文最后一段话,当学生在理解归有光在项脊轩中“竟日默默在此”产生疑惑的时候,童老师在此处适时补入被教材删去的最后一段,以理解归有光“竟日默默在此”闭门苦读的动力源泉,相当有效。归有光写作本文的时候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这时的归有光对自己的前途是充满了自信和憧憬的,这一段也最能表现归有光写作此文的最大目的。
当然在信息量极其丰富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极其慎重地补充材料,绝不能让资料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文言文教学设计同时要考虑文言、文章、文化这三个维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绝不能将文言、文化等不同维度割裂了之后再加以“拼合”;或者将文化狭隘地理解为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思想等之类的具体内容。教师进行教学安排时,也绝不能孤立地讲“言”,这样课堂一定枯燥索然无味;也绝不能拔高地讲“文”,这样的课堂也一定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两者在教学中应相生相融,“言”的讲解要渗透“文”,“文”的理解要因循“言”,“文”“言”相生相融,文言文教学才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真正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画蛇添足的文言文范文4
《〈论语〉选读》的教学从原先的资料匮乏,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经逐渐走入到了资料充实,相对成熟的阶段。如何处理文本与资料的关系,如何处理孔子思想与现实的关系,笔者在此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能把《〈论语〉选读》按一般文言文来处理
一般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文本体裁和内容做不同的处理,或重人物形象的分析,或重意境情趣的分析。但在不同中却有着更多的相同,我们会花上很长的时间进行文本的浅层理解――翻译,以此来积累文言古词,了解文言句式,从而能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但是在对《〈论语〉选读》的处理上决不能停留在对孔子言论的解读上,实践性才是我们教学《论语》的重点所在。
我们从《〈论语〉选读》教材的编排特点大体也可以了解到教材编排者不想让老师花时间在对文本的浅层理解上。《〈论语〉选读》中每一课每一章都有译文,难懂的文言字词,涉及到的古人名等都有注释,每课后还有“相关链接”介绍后世学者对该篇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在这种编排下如果我们还要花时间去对文本进行详细解读,这无异于画蛇添足。
让学生能沐浴到孔子思想的光芒,感受到孔子的智慧,通过学习,激起他们内心向上、向善的潜意识,进而主动要求提升自我修养,这应该是我们重学《论语》的目的,也是每个教师应该去努力的方向。结合现实来解读《论语》应该作为课堂的重点。
二、对《〈论语〉选读》的解读不可太深也不能拔得过高
就最近几年开展《论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两个明显的问题:解读太深和拔得过高。
《论语》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后世的学者大儒,皓首穷经,也不敢说吃透了孔子的思想,更不要说通过半学期的课程学习,通过老师的解读就能讲清楚孔子思想,何况我们语文老师对《论语》缺少深入的研究,大多数老师只是临时抱佛脚查阅资料,自己只能算得上一知半解,没有深入解读《论语》的能力,就没必要把本应师生共同探讨的课堂变成高深莫测的布道场。如果现在的我们也还在大谈特谈“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明显是罔顾事实;古人尊崇孔子为“圣人”,把他供奉在了神龛,如果我们现在也把他当做神明,那是不切实际了。读《论语》首先得剔除他“圣人”的光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人,唯有如此,学生才不会觉得孔子的思想是我们现代人高不可及的。
细读《论语》,我们从孔子与众弟子的交往中,最先感受到的是他有着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当他看到弟子表现优秀或学有所成时,他会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他会以一种近乎感叹的语气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会在子贡能做到举一反三时,非常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诉往而知来者。”他会在子夏请教《诗经》后能领悟出“礼后乎?”高兴而又谦虚地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正因为孔子是人,所以他做不到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当他的得意门生颜渊去世后,“子哭之恸”,甚至悲痛地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讲究中庸之道的孔子会为自己的弟子去世而异常哀痛,这也见出了他的真性情。当众弟子侍坐在他身边时,他看到闵子骞“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在孔子的喜怒哀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这些情感都是因学生而发,他绝不是后世被人画在纸上,接受膜拜的那个“孔圣人”。对孔子,我们毋需把他拔得太高,把他当作完人,当作“万世师表”。
三、对孔子观点不可全盘接受
我们得承认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中国人性格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他有关“智”“仁”“勇”的一些论述,有关教育、交友、处世的观念的确可以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但有些观点应该根据我们现实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对待孔子思想的态度也要与时俱进。
对于交友,孔子强调“适可”原则,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朋友忠言相告,不听就作罢。这个原则在处理一般的意见分歧时是可行的,如若朋友所做之事性质恶劣,有违法乱纪的趋向,而他又一意孤行,作为朋友假如依然坚持这个原则,为了不自讨羞辱,而放任朋友做出产生严重后果的行为,这不仅害了朋友,而且自己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对于这种情况,真正的朋友一定要忠言相劝,这才是对朋友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治国理政上,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肯定道德的感化而否定刑罚的约束,这在孔子追求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或许是适用的,但在现实社会,只靠道德的感化,是很难实现治国理政的目的。能被道德感化的民众必须是有“恻隐之”“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君子,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我们不可能期望每个人都是君子,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君子。因此孔子的治国之道只能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期待,如若我们不结合实际盲目推崇,那么我们的社会可能会形成“好人吃亏,坏人得利”的病态。
孔子的言论和思想我们应该辩证地接受,不能言必孔子,把孔子的只言片语当作我们修身、治世的良方,毕竟孔子所处的环境与两千年后的今天有太大的差别。我们不能说孔子的言语到今日还是句句有价值,也不敢说孔子的行为到今日还是样样可以做模范。
画蛇添足的文言文范文5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好处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了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的,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和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
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处于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
它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的了解还不很清楚,驾驭起来难免会不顺手。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想象,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三、解决之道
1.明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性质
语文教学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性质,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电教媒体,不但不会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而且会影响对教学内容的表现。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距现在的年代久远,涉及的资料多而杂,知识点多信息量大,用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方式,“少慢差费”的弊端很明显,电教媒体的优化组合能使这些现象完全改观。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常为大量的板书所累,文学常识,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等,无所不用板书,学生还觉得乏味。我在实践中发现,将现成的教学软件与自制的教学软件组合应用,效果相当好。
2.了解学习者的状态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任何教学媒体都只有在直接作用于学习者时,它的潜在教学功能才能转化为实在的教学功能。实现这种转化的必要条件,是要与学习者的状态相适应。
画蛇添足的文言文范文6
第一,首先要重视古汉语的学习,尤其是课内文言文实词解释的学习。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对古汉语的学习,古汉语里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章,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有许多实词是有生命力的,这些有生命力的实词解释和成语的解释往往是一致的。
如:“安之若素”的“素”怎么解释呢?其实我们曾在初中语文课文《活板》中学过:“有奇字素无备者”的“素”解释为“平素,平时”,与“安然若素”的“素”同义。又如:“置若罔闻”的“罔”作何解释呢?古文学得扎实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核舟记》中有一句话“罔不因势象形”的“罔”解释为“无,没有”,两者意思一样。还有,《出师表》中,“陟罚臧否”的“否”和“否极泰来”的“否”同义,都解释为“坏恶”。
第二,要重视形声字的结构,分清形旁和声旁。
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分为两部分:形旁和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掌握了形声字的知识概念,可以使我们正确解释字的意思,从而避免很多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成语。
如:“病入膏肓”的“肓”,学生往往会写成“盲”,为何?就因为他们不懂形声字的结构,“肓”的结构是“上声下形”,大凡和人体有关的字都是“月”字旁,由此可知,“肓”与人体有关,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分,即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而“盲”的形旁是“目”,与眼睛有关。
第三,重视音形相近,意义不同的字的对比。
新课标对成语的掌握要求很高,学生往往不理解成语的解释而写错别字,所以对于一些容易搞混的字,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进行对比区别,显得十分重要。
如:学生常常把“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搞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理解这两个字的解释,“骛”的本义是“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而“鹜”解释为“野鸭子”。经过对比,学生才能真正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心无旁骛”也不会写错了。
二、在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一,教成语释义时,培养学生的敏觉力。当学生不理解某一成语的意思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来揣摩成语的大概故事内容,进而理解成语所体现的内涵。
第二,用成语联想法,培养学生的流畅力。由成语的字面意思进而联想到成语的故事内容、具体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发散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对成语进行归类教学,培养学生的变通力。根据不同的角度对成语进行归类,譬如根据典故进行分类,根据其引申义进行分类,根据成语的感彩进行分类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第四,设计成语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独创力。许多教师对作文教学感到一筹莫展,不知从哪里入手,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成语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成语故事进行扩写、续写、改写,可以引导学生对成语故事进行新解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三、成语教学要与时俱进,符合时展要求
第一,要把握好成语的朗读停顿。
成语绝大多数是四字的,在朗读时一般都是两个字做一次停顿,如:迥然/不同、平分/秋色、披肝/沥胆等。但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这样停顿的,我们教材中没有列出的少部分少于或多于四字的成语,如:莫须有、快刀斩乱麻、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在朗读这些成语时则要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停顿。
第二,要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成语,融会贯通。
这一点与笔者在上文中谈到的根据不同角度对成语进行分类是一回事,根据相同范畴,不同角度把成语集中起来,比较学习,效果一定很好。例如,在教授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就应该把整个初中教材中关于四季的成语整合起来,集中进行理解、掌握。
第三,要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可以适时补充一下意思相近的成语,如十二个出自寓言的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积极回答:“百步穿杨”“杞人忧天”“自相矛盾”……同时,我又补充学习了“愚公移山”“指鹿为马”“惊弓之鸟”“井底之蛙”等词语,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成语教学似轻实重、似易实难,它重在运用和积累。
四、成语教学时要注重浸润其中的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