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直播活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直播活动总结范文1
关键词:读者活动资源库;活动策划;读者活动;吸引力
读者活动在公共图书馆界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随着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的进一步扩展,阅读已经不能满足读者来到图书馆的需求,正如阮冈纳赞所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不仅仅指的是图书馆馆藏量日益丰富,更多的是说服务范围的延伸。在读者活动发展得火热盛况之下,我们同样看到了问题的存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走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活动的策划者在开展工作时也略感吃力。如何打破这尴尬的局面也成为每一个图书馆活动策划者的思考。笔者根据这一状况参照172校园活动网为例,提出构建读者活动资源库的设想,以网络为媒介分享活动形式、经验,从而走出瓶颈局面。
一、读者活动现状分析
(一)活动增添了图书馆的魅力值
信息时代的到来,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削减了图书馆藏书的吸引力和优势,如何让读者在图书馆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赋予图书馆新的魅力成为了每一位图书馆人面临的问题之一,而读者活动就是增强图书馆文化魅力的最佳手段之一。例如山西省图书馆过去不为太原市市民所知, 每年接待读者仅20余万人次, 近年借助多项读者活动加强自我宣传, 年接待人次迅速上升到50多万,[1]75可以明显的感受的到活动对读者的吸引力。活动让读者和图书馆之间产生了新的沟通渠道,两者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实现。
(二)读者活动的现存问题
零散性。常规讲座、展览外加节庆的特别策划,各图书馆的活动数量一直处在攀升阶段,大量的活动对读者而言就意味着丰富、饱满的文化体验吗?活动规模小同时进行类型相似的活动,有的活动之间还会存在档期的冲突,这样的零打碎敲容易让读者产生活动内容零散的印象,而活动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也大大小于预期的估算,无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更难有品牌效应。因此活动数量并不能成为作为衡量读者活动成功的标准之一,数量的激增并不能意味着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也会让策划者的精力一直耗费在活动过程中,没有时间去总结、反思活动本身的价值意义,失去思考的时间和进步的空间。
(三)“贫富不均”现象的产生
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活动形式丰富新颖、辐射面积广、活动质量高,源于策划者丰富的知识积累,足够的经济支撑和读者群体对活动质量较高的需求。而经济落后地区各种条件的限制为读者活动设置了阻碍,活动形式大多无新意可言,数量也是为了完成任务。正如前文所说,地域差异、思维层次对活动水平起着影响作用。
二、读者活动发展趋势分析
(一)活动策划系列化、整体化
策划者在活动策划前期,整体构思系统策划,克服浅尝辄止的做法,树立全局观和最终目标的效果远远会大于零打碎敲策划的效果。活动前期精心策划做到有主有次,目的明确,活动后期收集读者反馈意见总结活动效果,参照最初出发点进行反思,这样以来可有效避免活动内容零散、活动周期重叠等问题。
系列活动和零散活动的区别在于系列能把零散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点,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让活动产生更大的影响。整体性强也能让读者产生更强烈的活动感受,能为品牌的树立做了铺垫。
(二)加强对外合作
合作是结合双方优势扩大双方自身力量。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平台、稳定的读者数量都是吸引合作的优势所在。和行政单位合作可获取其优秀资源扩大号召力,和企业合作能为活动注入新鲜元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例如湘图讲坛2013年起联合湖南省卫生厅打造健康教育专题知识讲座,成为湖南省健康巡讲示范基地,由省卫生厅牵头拟定具体巡讲细则和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主讲嘉宾,依托湘图讲坛的品牌效应和成熟的管理模式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讲座。一方面读者能够活动更专业的健康指导知识,讲座内容的丰富性和专业性得到提高,湖南省卫生厅也借用了湘图讲坛已有的读者资源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借用外界优势壮大自身实力对于经费短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双方都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赢的愿景。这种通过“政府+公益事业+媒体+企业”的多元组织运作模式,能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解决公益性文化事业单靠政府力量投入而力不从心 、的难题[2]43。
(三)营销趋势加强
营销是以知道市场需求,抓住市场需求欲望,以最好的方案进行推广,扩充,营造需求氛围。并进行目标销售,达到广告效应,品牌效应,以树立品牌性。营销的另一个概念就是推广,提高曝光率[3]。就读者活动的本质而言,其实就是通过活动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而优秀活动的定义就是抓住读者的需求心理,对图书馆进行推广,提高图书馆的曝光率,和营销的定义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营销体系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读者活动可以吸收已经成熟的营销体系进行自我营销,无论是从分类到操作方法和营销手段都有成熟的体系可供参考。
三、建立读者活动资源库的必要性
(一)活动反馈机制能衡量活动本身价值
如上所说,笔者认为一个活动是否成功最主要取决于读者的参与感受,它的存在可以为策划者指明前行的方向,读者活动的主体是读者,自然读者的感受才是活动存在的决定因素。反馈机制的建立便于活动策划者重新审视活颖旧恚减少日后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读者是否觉得这个活动策划得有意义成为衡量这个活动是否有价值的标准之一,也成为了以后是否还有举行类似活动的必要性的参照之一。
(二)分享活动经验借鉴成功典例的必要性
无论是哪种策划手法,实际操作起来都需要长期的酝酿,但如果已有成功先例可供借鉴,再次操作起来的成功性大大提升。1999年辽宁省馆为地方“两会”等大型会议提供系列化、全程化信息服务、受到领导机关、广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单位的热烈欢迎,辽宁省文化厅发文号召厅直单位“学习省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开拓的工作理念,主动的服务意识,诚信的敬业精神”[5]。随后各省馆陆续开通两会会议服务都获得了一致认可和强烈的反响。优秀的活动经验借鉴在于让这种成功的活动形式能够为更多提供优质的文化体验,减小了尝试失败的风险、减小了精力、物力浪费的机会。
四、活动资源库的框架构建
(一)以172校园活动网为参照分析
以活动为内容的网站数量并不少,很多活动网站影响力也非常大,之所以以172校园活动网为参考案例是因为其商业成分相对较小,符合读者活动的公益性质。
172活动校园网网站导航包含校园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团日活动、校外活动、聚会游戏、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策划书下载、活动总结、精英论坛10个栏目,开设了本月热点、图文资讯、活动滚动栏等板块。网站上许多汇集了高校校园活动优秀案例,管理者还对许多类似的活动做了相应梳理,方便用户对比,例如“大学社团招新创意活动汇总”,收集高校社团招新中的创意点,为有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网站所提供的策划书下和活动总结,能让用户清楚的了解到活动前期准备和活动效果。优秀的案例可直接借鉴,为活动策划者提供策划思路和经验。
(二)读者活动资源库框架设想
读者活动大致分为讲座、展览、节庆、宣传推广四大类型。在笔者设想中,将其分开设相应栏目让网站脉络更清晰。分享的每场活动中应包括前期策划书、中期活动照片、后期新闻报道、读者感受反馈四大内容,这样以来可提升借鉴的可行性。除此之外可开设在线活动版块,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可将正在进行的活动分享给每一个用户,读者也可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湘图讲坛的中国梦,从读书开始大型网络直播讲座,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将讲座分享给湖南省109个地市公共图书馆的万余名读者,打破了讲座场地人数限制,扩大了讲座的受众面。
五、结语
读者活动资源库的成立目标就是以读者参与活动的感受为依据,分享成功的活动案例,减小策划者在策划活动初期的探索,帮助策划者在活动初期寻找创意思路,节约人力、物力。力求为每一个在读者活动策划中找不着方向的策划者服务,以提升图书馆界读者活动整体水平位终极目标。设想中仍有许多不成熟和不完善之处,有待更多的推敲和斟酌之处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郑卫华.读者活动:公共图书的独特风景线.[J].图书馆学刊,2006(04).
[2]李臻,罗瑜.公共图书读者活动新解.[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01).
[3]兰晓华.销售88定律[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
[4]王旭明.国内图书馆读者活动的研究与思考.[J].图书馆,2013(02).
[5]李超平.图书馆推广:观念与操作――兼论读者活动.[J].图书馆建设,2008(10).
[6]汤翠丽.关于职工文化活动网络项目的设想与论证.[J].天津市公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
[7]李璐璐.基于国民阅读现状调查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05).
[8] 原民民.基于拓扑排序和边活动网的网络课程设置方案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2 (04).
[9]吴汉嵩.论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发展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02).
网络直播活动总结范文2
1 引言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作为卫生职业院校各专业的普通文化课之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软件技术的操作,而且能够有效地选择和利用技术解决相关问题。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完善与改进,演练结合式的课堂学习逐渐过渡为任务、项目、问题等活动方式。
在课堂学习活动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各种新鲜媒体或驱动问题本身兴趣较高,缺乏对活动任务本身的兴趣,伴随学习进度,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学习动机难以维持,导致偏离学习目标。分析其原因,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会重点考虑项目、问题等活动的主题,力求主题新颖、紧密结合社会、与学生相关,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对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缺少一定的策略设计。
本文将学习动力设计模型作为思考工具,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将学习动机因素与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相结合,增强学习动力设计的操作性,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从而优化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效果。
2 学习动机设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福克将学习动机定义为“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美国M.Keller教授提出“ARCS动机设计模型”,该模型包括4个部分:注意、相关性、自信和满意。我国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杨开城教授在综合心理学有关动机研究成果、学习观、教学观基础上构造了CASPER-POP-CRC学习动力设计模型,该模型包含12个要素,作为设计学习动力系统的思考工具。该模型英文名称中的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动力设计的要素,一共12个,构成学习动力设计的充分条件。这12个要素分别是自信、注意、满意、好伙伴、尊重、相关、利益、结果、权力、代价、职责和认可。
3 学习动机设计要素
CASPER-POP-CRC学习动力设计要素包括活动任务/交互过程、成果形式、活动规则、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知识传递等五类。在活动任务的动力设计中需要有效设计自信、注意、满意、好伙伴、尊重、相关、利益和代价;成果形式需要设计代价、满意、自信、结果;活动规则需要考虑利益、满意、尊重、权力、职责;信息资源的设计需要考虑代价;知识传递则需考虑注意和权力。
针对卫生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结合高职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认知规律与学习现状,在日常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将基于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每一类设计要素中选择部分要素设计相关策略,如自信、权力、职责和代价、认可和满意等相关要素。
4 “学习动力设计模型”在信息
技术课程中的实践
以CASPER-POP-CRC学习动力设计模型及相关设计要素的理论为指导,下面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材《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中第四章第五节进行详细的策略设计,并开展教学实践。
4.1 学生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为3+2护理09-2班全体学生,本次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相关操作,能够创建个人文件夹目录,能够利用字处理软件创建文件,并处理文字的相关格式,能够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基本搜索。学生没有参与过网络主题探究活动,在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上需要进行体会与实践,本次实践特开展问题式教学活动。
4.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4.3 教学流程及分析
第一阶段:情境创设
教师播放中央新闻台的一期新闻直播间节目,展示目前社会老龄化现象,阐明对家居护理员的需要。提出问题:你作为已经毕业的一名护理专业学生,对家居护理了解哪些情况?居家护理的职责包括哪些?你对学弟学妹们能提出哪些从事该行业的学习建议?
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文件,形成对主题的初步认识,交流并阐述个人见解;浏览相关资源网站,思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策略设计】在学习活动的初始阶段,重点设计注意要素。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特别利用了多媒体文件进行感官刺激,传递的文件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相符,同时根据媒体新闻创设了现实问题与任务情境,赋予学生一定的角色,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问题界定
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浏览主题网站资料,并展示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
学生浏览主题网站,在学习目标指引下,进一步提出具体的相关问题:居家护理包括哪些具体工作?居家护理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如何向学弟学妹们介绍居家护理员?名片等卡片的制作标准是什么?相关图片、文字如何进行插入与编辑?
【策略设计】在问题式学习的过程中,界定个性化的问题是开展学习的关键,会指引学生进行目的性学习。在这个环节中,为了避免某些学生迷失在所提供的资源中,仍首先需要设计注意要素,其次是针对高职学生重点设计权力和代价等要素。为学生展示具体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注意;赋予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内容的权力,所提供的资料内容丰富,获取难度要适中;在学习目标和学习资料指引下,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认知加工,形成挑战性的问题,并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第三阶段:探究活动
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教师协助学生分组,并进行任务分配。一名学生搜集居家护理相关介绍,包括文字与图片;一名学生搜集卡片制作相关要求与模板;一名组长统一管理小组活动,汇总素材,组织交流,形成解决方案。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创设假设,罗列事实。教师作为小组一员参与交流,并对交流提出评价与建议,引导学生不偏离问题的分析与方案假设。学生以清单的形式列出表格,展示知道的、需要知道的、需要做的相关内容。针对学生需要知道的知识与操作,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讲授作品布局注意事项,提供艺术字、图片、文本框等对象的基本操作。
教师针对各小组进行个性化辅导与帮助。学生登录资源网站,下载相关素材,讨论并整理素材,制定解决方案后分工制作作品,一名学生为家居护理员制作名片,一名学生制作家居护理员的介绍材料,组长汇集小组观点,制作学习建议与方案。
【策略设计】在探究活动中,要避免部分学生偏离学习目标,需要通过变换学习方式,例如师生学习、生生学习等,同时变换教师身份,参与学生活动,利用鼓励性言语激励学生展示想法;在活动中关注权力与伙伴要素,赋予学生选择协作伙伴的权力,有助于平等交流,互助合作;并在小组中将任务分解为不同类别,由学生商定自主选择角色,增强学生的信心;赋予每一个角色相应的职责,提升学生的责任心。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
根据班级的人数,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作品,请小组成员在班级内展示。一名成员发言讲解对此次主题的理解和认识,介绍小组分工合作情况;一名成员展示小组作品,总结优缺点;组长总结活动,提出学习方向。教师要明确提出相关建议与个人意见。
【策略设计】在成果展示阶段,利用高职学生的成就感需要,重点设计注意和自信要素。利用组间竞争或自我推荐等方式推选作品案例,满足学生自我展示的需要;允许学生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介绍和提交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五阶段: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活动的收获,展示学习目标与知识点,重点突出;共享各小组作品,展示作品评价标准;提出下一轮的学习问题。学生欣赏各小组作品,根据作品标准与学习目标开展组间互评,发现不足,提出完善性意见和建议。
【策略设计】在活动的结束阶段,通过各小组作品的共享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学习目标与小组作品的对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及目标的认知;开展组间和组内评价,利用多方面评价,使学生以多种形式获得认可,同时活动中的评价操作引导学生获得满意感,消除失败感。
5 实践反思
利用CASPER-POP-CRC学习动力设计模型思考与设计学习动力系统时,教师应按照教学环节分别设计动机因素。在本案例中采用问题式学习,按照情境创设、问题界定、探究活动、成果展示、活动总结5个环节设计相关动机策略。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策略:
1)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当设计相关注意策略,例如多媒体、情境创设、变换学习方式、变换身份等;
2)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关注赋予职业院校学生的权力、代价、职责、尊重与自信等策略,例如资料搜集、伙伴选择、角色与职责认定等;
3)学习活动结束阶段,利用多方面评价使学生获得认可,并产生对活动及作品的满意度。
另外,本文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班级的容量、不同教学方法、小组交流的支持技术等均会对学习动机的策略设计产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开城.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刘梅,王宏.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的策略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6):78-81.
[3]陈立春.美国“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原理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3):79-80.
[4]陈秀琼.基于ARCS理论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构建[J].三明学院学报,2006,23(2):221-224.
[5]王芳.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西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