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德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德教育论文范文1
美术教育就是以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美术技能为目的,传播美术文化。并以美术为媒介,通过教学,是对学生审美能力、道德情操、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它包含了国画、素描、油画,还有工艺品、雕塑、建筑知识的技能培养,以及所有可以和视觉相关的艺术作品。也包括看不见的风俗习俗。提高审美意识是通过审美教育这种方式来进行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一些方式,传授审美知识,把当代审美观念,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思考,使他们成为有审美观念的人,传授审美知识,更要美化学生的心灵、语言、行为做为根本目的。使得学生全面发展。而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审美教育的教学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审美教育与美术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尤为不同的,一个是自带着欣赏的,一个是灌输式,强制性的[3]。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毫利益性。美术可以直接反映人的生活,以及人在生活中的思想、感情、生活等等。要想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审美教育,它就是在艺术创作以及欣赏的首要前提。也就是说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前提。
二、审美教育的现状认识思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翻新,而审美教育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越来越重要,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强。对审美教育也日益关注,跟风现象严重,这也使得许多人走向了误区:
(一)审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随从这种状况在我国教育的体系中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孔子提出“师教”,从表面看是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而实际就是为儒家思想“忠君爱国”而服务,美育与德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德育有一定标准,教育方式就是传统的灌溉式,主要就是对错的判断,是规范学生行为准则,也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标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审美没有一定的标准,它更主观,注重培养学生对的审美的观念与创造力。但是他们又是紧密联系的:美育可以陶冶情操,预防心理疾病;德育对美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美育要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也是需要理论性审美对象为载体,美育与德育,他们在拥有共同特征的时候,还存在自己的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
(二)审美教育=智力教育美术教育是指老师通过审美载体,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思考,使他们成为有审美观念的人,传授审美知识,在审美过程里掌握审美知识,并总结出自己的审美观念,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智力往往是培养理性能力,它是学生从主观走向客观,可见,智力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从主观走向客观的过程,使其逻辑思维形成。而审美教育更趋向于感性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当代审美的观念,使学生由于理性的知识走向感性的认识,最终美化学生的心灵、语言、行为。所以,审美教育=智力教育的观点是错误的。
审美体验包括审美的直觉、联想和想象,而这些情感中又和审美评价互相联系、互相参透。联想有一种事物而想起类似的记忆,主要与情感记忆相联合。而在审美过程里经常回发生这样的联想,也就使审美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而想象就是以审美直觉和联想为基础,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形象,这个全新的形象在客观上是并不存在的,他是虚拟的,他出现的动力就是人的情感。这个过程是时艺术创造的过程,而个人的审美意识和体验就在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美德教育论文范文2
1.理论与实践不完全契合虽然大多数大专院校已经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且确确实实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新的教学要求往往与以往的管理体制发生冲突。
2.教育理念与时代要求不完全契合如今,大多数大专院校在新形势面前,美术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讲授为主。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极为关键,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果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大专美术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1.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大专院校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并在美术教学中加强针对性,有利于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如,在学绘画和书法的人日益增多的背景下,装裱这一美术行业开始走俏。以这一市场经济现象为依据,通过增设字画装裱选修课,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3.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面对时代的新要求,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是满足时代要求的必然之举。如,教师可以举办书画、摄影比赛,带领学生外出写生,等等。这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不能把评价作为形式,而应该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社会名家评价等评价体系显得极为必要。
美德教育论文范文3
今天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师则把体育课堂作为了美育教育的主阵地,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值得我们去共同探究,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勉。首先,体育老师要考虑如何将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并贯穿于课堂始终。例如,一堂课中所展现出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也体现出了体育教学中的“美”。体育教学中开始部分要求学生在整队过程中做到整队迅速,队列整齐,安静有序,体现出良好的集体形象,展现“队容美”;体育委员步履轻快、声音洪亮、口令清晰准确地向老师报告出勤,姿态大方,会使全体同学产生豪放庄重的感觉,能激发起学生的“内在美”;准备部分的慢跑,要求轻快有节奏,步点一致、排面整齐,慢跑过程中还可以大声喊出具有班级、专业特色的激励性口号,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同时,还可以使队伍精神抖擞,雄壮有力,展示了学生的“刚性美”。基本部分要求教师仪态端庄,语言精练,运用熟练的专业术语,在讲解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语言美”;教师在示范动作时要做到动作准确到位、舒展大方,从而展示出高水准的“姿态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应利用不同的辅助练习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顽强不屈的精神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心灵美”。结束部分选用轻松愉快的练习,让学生充分的展示美的同时达到放松和愉悦身心的效果。放松手段要形式多样,可采用舞蹈、游戏、深呼吸、甚至“笑”等方式整理放松。若能把音乐引入体育教学,体育课将会上得更美。其次,把握好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途径。
1.教与学的协调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运用自己所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展示体育教师的“美”,引导学生追求“美”;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合理的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发挥美育作用。
2.讲与练的平衡
讲与练的平衡包括两个方面: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的平衡;学生的“学”与学生的“练”的平衡。适当的讲解要体现出老师的形体美、语言美,既可以吸引学生欣赏美,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体会教学意图和练习要领,有展示“美”的欲望。讲解清楚,练习勤奋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条件,从教学的目的和培养人才的目标来看,知识只有转化成能力才有意义。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动作(教学内容),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要掌握该动作的初级理论要领,要能够讲述其“所以然”,这是全面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必然要求。必须指出:讲与练的平衡,不是平分、均等、平等,而是教学最佳效果的恰当比例;“教”是学生欣赏美的过程,而“学”是学生展示美的过程。
3.人的美包括“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方面
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体育环境的美育价值在于激发学生内心世界的美即“心灵美”。美学家库申说过:“心灵美就是精神的美与道德的美”。心灵美是人美的核心,是人美的灵魂之所在。只有心灵美才能孕育出毫无矫揉造作的语言美,才能孕育出礼貌文明的行为美。因此,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的美育作用不可忽视。科学研究表明:各种不同的色彩不仅能构成体育环境的绚丽画面,而且能够影响人的兴趣,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中学生对色彩的审美特性,并加以引导,不仅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情感体验,达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目的。恩格斯指出,未来的人们“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并说:“人类伟大的天赋———对自然界的审美感,无疑能帮助人类实现这个统一”这种对自然界的审美感是在一些看来是寻常的现象直接影响下形成。所以,利用体育环境进行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揭示自然美的规律的普遍适用性,力求使自然美成为美育的教材,人们心灵美的催化剂,投合人们的体育审美需要,激发人们体育的审美情感,使他们有愉悦的感受,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在体能、技术、智能、品德等方面都有所裨益。
二、结语
美德教育论文范文4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关乎审美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首先,教材中的美育内容是通过文字来描述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或意境,把学生领人作品的意境之中,让他们感知美、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例如,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时,我是这样再现诗句的意境的:塞外寒风卷地而来,枯草纷纷被折断,塞北一带天气苦寒,八月就已经雪花纷飞。风卷雪花,漫天飞舞,一夜之间,大地、山川被白雪覆盖。一团团雪花挂满树枝,压枝欲折,就像突如其来的一夜春风,吹得漫山遍野的梨花竞相绽放。这样的描述能将学生带人意境,让他们感知塞北的苦寒和雪景的美丽壮观,联想到春天梨花绽开的情景,忘记寒冷而感到温暖,一种喜悦、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以此激起他们的审美情趣,调动他们的审美积极性。
其次,可以借助图片或影视片段再现作品中的美育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得赏心悦目的美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例如《诗经?蒹葭》的教学,可以先出示一幅幅水边芦苇的图片,让学生非常直观地观察到蒹葭的优美廣耽,可望而不可及,引起他们对作品所表现的美好意境的向往,激起他们的审美情趣。此外,还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来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教学《沁园春?雪》,利用多姿多彩的声像资料,由古代的万里长城到今天的三峡工程,由古代的大禹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很容易领悟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境,很容易接受“人民是伟大的”这个观点。这就是美育的形象性在起作用,因为它带来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轻松地接受并欣赏。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是审美主体,审美内容最终要通过审美主体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而起作用,而且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和提髙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实现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终极目标。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髙,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有意识的、系统的训练。我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首先,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发现美。还要经常地、系统地安排一些训练内容,让学生通过对作品主题、题材、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等因素的分析归纳,主动去发现作品中的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
其次,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欣赏美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认识活动。这一活动要求学生的直觉和情感的积极参与,人境生情,与作者发生情感交流与共鸣,产生喜、怒、哀、乐等心理反应,获得审美享受。例如在指导学生欣赏《社戏》中关于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的几个片段时,先让学生认真阅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或图画描绘这些片段。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自然地进人意境,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以及少年儿童的淳朴、天真和友爱。训练中,学生的身心与文中的情景融为一体,他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沉浸在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之中,由此获得愉悦、欢畅的心理感受o
再有,培养学生的审美再创造能力。审美再创造就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参与,由赏到析,产生联想和想象,升华美感的过程。学生审美往往局限于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他们获得的大多是自然、社会、人物表象的美感。因此,必须诱导学生在欣赏美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透过表象挖掘蕴含其中的内在美,领悟弦外之音,感悟形象之外的真谛,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就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抒情,为什么不是其他的角度。教师应该渲染出一种“爱”的教学氛围,做出“身感其情”的境界,使学生切实领悟到“父爱”的力量,让学生明白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从而使自己在写类似文章,抒类似情感时可以借鉴此类写法。这样,教师就引导学生由接受领悟上升到欣赏创造了。这就是美育的情感性在起作用,它使学生在领悟“父爱"时恍然大悟:原来爱是如此简单而又永恒,使学生轻松进人学习角色。
三、结语
美德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03-001
语言文学课中的文学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所谓审美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审美把握,它同真理观、伦理观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的看法。青年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才能谈得上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语文教学在教育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许多文学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性,反映了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的审美要求、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这些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语文教学发挥美育功能的坚实基础。比如,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表现出各种高尚的审美情趣。陶渊明的作品独爱傲霜的,陆游的诗作赞美圣洁的梅花,王安石歌颂挺拔的松树,郑板桥的诗画偏爱青竹。抓往这些,可以引导学生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们都能不同程度发现美、欣赏美,而获得的审美享受却不尽相同。这不仅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观不同,更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能力不同。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主要依赖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审美教育。所以,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青年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观照和喜爱,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感受、想象、鉴赏、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作品的语言、形象、意境等方面,下工夫培养青年学生的审美能力。
1.抓住美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把握词语的感彩,不同的句型、语调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写边防战士在茫茫的沙漠里防守边疆,时间已经很长,仗也打得很多。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穿”用得准确、形象。频繁剧烈的战斗、漫长的驻防时间,使金属的盔甲都磨穿了。从侧面点出了战士生活的艰险,渲染了战争气氛,给人以无穷想象的空间。
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句中关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注意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境和美学情趣。如杜甫写的《登高》诗中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和“不尽”,既是对眼前景色的真实描写,也是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的抒发。看着眼前无边秋色的萧条景象,想到岁月的艰难、人生的失意、病老的痛苦,还有残存的希望,谁能说尽诗人心中有多少的人生感慨呢?所以,“无边”、“不尽”既写出了空间无限,时间无穷,表现出万里河山的浓重秋意,也显示出诗人广阔的胸襟和无尽的感慨,可谓用词精妙。
2.抓住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是作家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生活图画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必须突出文学形象。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的美。作品中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形象美也表现在对整体画面美的欣赏上,如峻青的《夏夜・秋色》,描绘了一幅海滨仲夏夜的美景。
讲授这一类课文时,应让形象说话,把艺术形象再现于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感受和共鸣。
3.抓往美的意境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意境的基础。所谓意境是作家创造的可经看得见觉得到的具体的生活画面,与作家在他创造的形象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是一幅可以看得见、感得到的生活画面:作家离家已一个多月了,现正行进在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望着再圆的明月,思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通过这幅生活画面,作者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凄凉寂寞之感,思乡怀亲之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全篇无一字提到思乡,但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使人联想到思乡。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美德教育论文范文6
对美感经验着墨最多的杜威(John Dewey),不仅着重于探究师生间教学互动过程中所蕴含的美感体验,也主张课程应透过完整经验,使经验的主体能专注于经验的过程中,使个体内在理性与感性达到融合的状态,同时在经验过后能获得完满自足的美的感受。这里的经验主体不仅指涉教师,最主要的是幼儿。教学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的一件“作品”,教师与幼儿既是“做”,也是“受”的对象。换句话说,杜威的经验观不只是重视课程经验要能引发个体内在完满的感受,同时也重视经验过程中,相关人、事、物间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
“想象力”和“艺术”对人们的启发,希望透过美育可以使个体破除习以为常的态度,产生不同的视野进而丰富生命经验,还希望能改革过度理性化的教学与课程,让学校重视美育的影响,最后希望藉由美育来改变社会,打造一个和谐共荣、自由民主的社群。将艺术中有关鉴赏与批评的观点应用于课程当中,研究者认为他在《启蒙之眼》中指出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多种表征形式,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舞蹈家或是作家等,皆有与世界有关的重要事物要诉说,对于肯定多元认知与意义的诠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
多元的美学观点,除了有助于研究者重新省思自身的教学模式与过于制式化的课程经验外,如何将课程经验“艺术化”也包括了理解幼儿对于经验的感受,以及本身对于课程互动过程中各种条件因素的敏锐性,教师不单只是如研究者所述无意识的教书匠,而应是具有个人意识的艺术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幼儿透过教育的过程,摆脱社会意识与主流价值的操控,使自身得以自由地存在,这才是研究者最终所关心的问题:如何使幼儿得以展现其主体自由的意志。
二、美学价值就在于它重新审视了课程中幼儿的主体问题
以及对课程意涵的扩大与充实。而随着美学如何激发幼儿主体性,并使之得以展现的主张不同,也在课程上形成不同的课程美学派别。就此目的看来,同样也借助美学做为主体展现的另一种途径的。傅柯的生存美学思想,是从各种权力论述与社会脉络中来思考人可以如何存在的问题。如前所述,当幼儿进入到教育体系开始,幼儿本身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社会主流意识与价值的影响,而且经由各种评量机制与学校制度的运作,幼儿不自觉地成为规训下的主体,就傅柯看来,这其实是论述实践的结果。过去研究者习惯以“唯有念书才能换取好的未来”这种主流意识来思考课程问题,致使课程成为知识训练的场所,深究其原因其实也是一种论述实践的结果。傅柯提出生存美学思想的目的,正是积极寻求身为人的“能动性”。他透过自身对于界限的体验与超越,不仅展现出人与权力论述抗衡的那一面,也呼应了前述研究者在教学现场中的困境与无奈。更重要的是,他从古代希腊人对性活动的道德反思而发展出各种具自我意志的节制风格所获得的重要启示,揭示出人作为自身的统治者,对自身的行为实践所行使的自我决定的能力。换句话说,傅柯的美学观不在于探究课程中的美感经验,或是探究课程本身蕴涵的艺术性,而是着眼于人的“自由”与“解放”,探讨人一方面既能满足自身的欲望,一方面又能妥适地生存的生存艺术。因此,许多的课程美学观点虽也是重视幼儿的主体经验,以及探讨如何展现主体性之问题。但研究者认为,傅柯的生存美学思想从主体的解构与重构来探究人的“存在“问题,能有助于我们重思课程目的与经验之合理性,也响应了研究者自身所遭遇的教学困境。这也是何以研究者聚焦于探究傅柯生存美学思想的原因所在,为的就是寻求课程的另一种可能性。
美的客观论始自古代毕氏学派起就奠下了基础。他们主张”美”乃是内在于事物本身,它们必须合于某种秩序、规则,才能算是美的事物。而当时,认为宇宙万物所蕴含的自然法则是一切美的事物之法度。这样的观点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其它学者身上,同样获得了支持与延续。正是认为人为之美必须符合自然法则的这种观点,使得艺术的目的为透过”模仿”来呈现事物美的属性;而艺术家的职责则在于为我们呈现出美的原理原则。总的来说,主张美是客观属性的论点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说法,且一直持续至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