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视媒体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视媒体论文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电视媒体媒介产业媒体企业化

国内新崛起的强势媒体集团完成了在本地的扩张和资本积累以后将向其他地区扩张,因而对众多势力薄弱的地方性媒体形成全面冲击。另外,受数字电视的逐渐普及的影响,观众的选择面更加广泛了,原来各自拥有的大小不等而又带有垄断性质的传播市场正在被瓦解。几乎在全国所有的新闻传播市场上都或明或暗地涌动着资源重组、市场重组、媒介重粗、力量重组的浪潮。原有的单一品种、单一市场的媒体已经显得势单力薄,不足以抗击风云突变的市场经济和境内外强势媒体的冲击。面对央视、各省级卫视以及境外媒体的巨大压力,城市电视媒体都在积极地寻找转变和改革的出路,然而在政策、资金、人力等发面都很有限的情况

下,改革的步伐缓慢,问题重重。

一、企业化改革的“有名无实”

为应对市场发展,城市电视媒体纷纷效仿上级电视台进行企业化改革,集团化改革,和股份制经营成为改革的两大主题。区域性地方电视媒体企业化改革的初衷是做大做强,解决资源配置上的散乱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应对不段发展变化的电视市场。现在,全国百余家城市电视台都开始或完成了企业化改革,还有很多城市媒体成立了当地广电局控股的传媒集团。但从实际情况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简单“加帽子”的“有名无实”的现象普遍存在,离真正的集团化改革的目标还相差很远。

近几年,“集团化”已成为我国媒介的一大关键词。很多地方电视台的管理者提到,在广电集团里面,电视台和集团究竟是什么关系。过去,很多人主张企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由电视台来创办广电集团,集团是电视台的一个经营实体。现在大多数地方电视台都是这样一个思路,即由电视台来创办企业,建立一个传媒集团除原电视台方向性节目之外,其他的外包式节目连同广告的经营全部放到集团里去。而现实中却有很多想不到的问题。这里我们以改革较早的杭州市广电集团为例。虽然,该广电集团改革较早,发展也颇见成果,然而,单就所谓的五花八门的人员聘用关系来看,我们就能发现集团化改革的问题所在了。在整个广电集团内部,聘用关系的由高到低大概是分为以下几种。有广电局的公务员属于国家正式公务员,一般频道总监以上一级的都是属于这样的聘用关系。其次,是国家事业单位正是工作人员,也就是所谓的事业单位编制。虽然整个广电系统已经进行了企业改革,但是,原有事业编制的人员大都是台内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本身也都是原系统中的中高管理层,他们不会因为成立了广电集团,就抛弃了事业编制的“铁饭碗”,因此事业编制已然存在于改革后的集团中。第三个层次就是改革后的集团聘用的人事关系了,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后的成果可同样也体验着竞争带来的压力。而这种聘用关系至少是名正言顺的台里人,在集团聘用的下面还有很多种聘用关系,比如频道聘用、栏目聘用、临时聘用、企业派遣、实习等等聘用关系的人员。这些人大都与事业编制、集团聘用的人从事着同样的工作,可是无论从待遇或地位都与以上几种聘用层次的人相差甚远。(以上为笔者参加杭州电视台招聘时,考查、调研结果)分配的不平等就会引发矛盾,而矛盾本身源于制度的缺陷。道理很简单,就是所谓的集团化改革不彻底。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我国的广电集团都是在原电视台原广播电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集团成立后电视台、电台就应该退位成为集团经营项目的其中之一。而这个问题在很多时候牵扯到了感情的因素和利益的因素。一些电视台提出质疑,到底是电视台管集团,还是集团管电视台,一些电视台的老同志,要通过“电视台管集团”这个意思体现他的价值和贡献,这里面牵扯的矛盾就比较多。因此,现在各地电视台的企业化改革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有名无实”的。笔者个人认为,随着大家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再加上人员更迭,真正意义上的集团管电视台一定会实现。既然进行企业化改革,就不要只改革人员的聘用关系;既然要办集团,整个集团就要有自己统一的管理系统,电视台、电台虽然是集团的旗舰,但决不能成为整个集团的管理者。

二、“股份制”反而强化了“旧体制”

为了加快电视台的企业化进程,各地电视台开始尝试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很多人希望通过股份制解决分配问题。但其实通过股份制解决分配问题是成本最高的一个办法,而几乎所有搞股份制改革的电视台又都是以全员持股的方式进行改革的。这样企业将来发展的成本将会很大。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旧体制的钢化和重建,等于强化旧体制。在旧体制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解决不了,搞全员持股的股份制之后,这个问题回更加严重。纵观整个市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人控制,体现为大家普遍公认的“主人翁责任感”,可惜这种责任感往往不是体现在发展上而是体现在分配上,在事业发展上则往往持反对态度。比如随着电视台的发展,经营范围的扩大,新栏目的组建,职业化的有更高素质的新人,那原来的“老人”怎么办?“老人”往往对引入新人持反对态度,甚至有的地方台竟然可笑地搞起了所谓的“人事封锁”,大连电视台竟然5年没有引进新的人才,表面的原因说是由于内部人员饱和,其实是因为“老人”们怕年轻人抢饭碗,多一个人分羹,每个人就少分一点。可“老人”们却不曾想到,不引进新的“厨师”,羹只会越和越少,越喝越差。(以上为笔者在大连电视台实习工作,调研结果)试问,在电视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电视台若想发展,并跟上时代的步伐,怎能5年不引进新人才呢?另外,台内的人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有很强的在退休前把电视台“分尽吃空”的动机。但丛企业长期发展来讲,又必须留有一定的发展资金。从整体上看,用全员持股这种方式来搞股份制,不利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超产权”论,认为并不是搞了产权明晰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笔者赞成这种看法,事实证明,股份制并不一定就能解决电视台的竞争力问题。比如,浙江温州电视台,搞股份制改革比较早,但采取新机制的作用并不像原来期望的那么明显。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解决内部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股份制能不能增强竞争机制,怎么引进竞争机制。其次是激励机制,我们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确实很不到位,已经影响到了整个电视台发展的地步了。

参考文献:

[1]朱金玉,巢立明.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07.

[2]黄升民,周艳,马丽婕.广电媒介产业经营新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

[3]钱蔚.政治、市场、与电视制度[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06.

[4]宋建武.中国媒介经济的发展规律与趋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5.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2

(1)电视新闻应该与网络实现互动

在全媒体时代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主要是以立体化和全方位的声像作为主要媒介内容生产和传播。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内容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自由度,从而能够较好地实现受众互动,但是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起来,宽松的网络环境吸引了更多的网民,言论发表也更加方便自由。因此,电视新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添加与网友互动的内容,以便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在开展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对网友的言论进行点评,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网友参与的激情。不断强化电视台与网络结合,积极拓宽电视新闻传播的途径,切实增强电视新闻的宣传力度。[2]例如,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央视网实现了由央视网络版向大型视频新闻网站转变的局面。

(2)电视新闻与移动媒体相结合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手机作为重要的通讯和交流工具,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快速沟通联系。随着使用手机的人员不断增多,手机网络快速发展,电视新闻多媒体化逐渐显现出来,甚至促使手机成了人们随时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手机接收信息成本较低,手机上网人数不断增加,从而直接推动手机成了电视新闻重要的传播途径。[3]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不仅仅是传统媒体,还应该充分借助新媒体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报道,从而有效实现新闻与移动媒体较好的结合。

(3)电视新闻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

在全媒体时代下,我国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这主要是因为新闻传播过程中,讲究的第一原则便是真实性。除此之外,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反应党的路线和方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电视新闻还应该在舆论快速传播背景下,坚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合理地将社会新闻报道和舆论结合起来,充分凸显传统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有效实现社会效益和新闻价值双赢,以便推动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好的发展。

二、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策略

(1)积极联合新媒体,有效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力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播放时间固定、接收地点限制的局面,同时逐渐摆脱了人们单单依靠电视新闻来获取信息的途径,促使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利用互联网来观看电视新闻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优势的传媒力量。在2010年1月,我国通过了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发展的方案,这个政策为电视新闻媒介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媒体也逐渐开始实现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转变,较好的改变了以往单一终端服务向多终端服务的现状,有效提升了电视新闻的传播力。更重要的是更新了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理念,创新了新闻信息传播技术,拓宽了传播手段,这样便为电视新闻节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因此,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新闻应该不断加强与新媒体的联系,紧紧围绕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及时反馈受众对信息的意见,通过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受众的参与度,切实提升电视新闻的节目质量。

(2)加强媒体监管,切实保持电视新闻公信度

1)尽量避免出现播出失误现象

在全媒体时代下,由于拓宽了新闻信息的来源,扩大了受众沟通交流的空间,这样便促使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加全面和生动,但这样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信息的安全风险,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安全和监管工作增加了负担。尤其是在近几年电视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口误门”、“哈欠门”、“补妆门”等各类失误问题。

2)合理规避娱乐化趋势

在通常情况下,判断一个新闻节目是否存在过度娱乐的倾向,便需要以最终传播效果为判断标准。这主要是因为新闻信息传播主要是宣传真实、善良和美好的一面,而娱乐化的新闻信息传播却只是以增加收视率和吸引更多的观众为主要目标,盲目的满足受众感情宣泄的需求。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获取途径不断增多,新闻内容更加多样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信息判断的标准。再加上当前电视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收视率,这样便直接导致电视新闻节目在报道的过程中偏向娱乐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电视新闻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不断鼓励创新,坚持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进行严格监管,合理规避娱乐化趋势,从而确保电视新闻节目在坚持创新性和思想性的原则下,不断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艺术性,合理清楚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低速化现象。

(3)强化电视新闻互动性,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形式

为了激发受众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加大参与新闻活动的力度。将单一性的电视新闻向互动性过渡便是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性质的过渡,能够有效地让受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彻底将受众群体从传统的被动接收模式中挣脱出来。其具体的方法是:首先,通过电视直播、热线电话、手机短信以及异地切换实时视频等手段,来对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进行有效地提高。其次,对于网络媒体(如博客和微博)的嫁接而言,要加大合作的力度,从而从根本上实现电视直播与网络在线的双向实时互动效果。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新媒体的发展为电视节目增添了活力,这不仅体现在新闻内容的选取上,还充分体现在新闻节目表现形式的独特上。因此,可以通过网络BBS论坛、微博评论、短信互动等多种形式来有效增强电视新闻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以便合理增强电视新闻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例如,安徽省芜湖市广播电视台的《第一看点》是一档民生类栏目,从2014年初开始,通过植入“芜湖第一帮”微信平台、短信互动等多种形式,同时栏目主持人也在节目中抛出一些与观众互动的民生话题,节目的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收视率也是一路上扬。此外,受众对于新闻报道的真实程度要求很高,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在人们心中的权威性很强,在一些突发、紧急的事件发生之后,电视新闻可通过网络、移动通讯等平台,以直播、连线等方式为广大观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现场信息,融合多元媒体,为受众带来高质量的新闻信息。

(4)积极完善深度新闻策划和报道,提升新闻信息价值

毋庸置疑,新型媒体在时效性上是具备了相对优势的。但在新闻详实性的保持上,其终极的砧码是在于电视新闻之上。因此,作为电视台应该加强新闻团队的职业化程度,大力完善深度新闻的策划与报道,将往日受众群体的“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方向过渡,从而为电视新闻能在深度性上独占鳌头提供有效的保障。新媒体的应用,不但能够改变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传统习惯,还能彻底颠覆电视新闻为主的地位。新媒体的应用,代表着用户为主力军的时代即将到来。其快速、准确、全面以及博大人文情怀的完美展现,势必会对人们未来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

三、结语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3

从资本的本性来看,也有着进军广播电视媒体的冲动。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而广播电视媒体恰恰是能够带来丰厚利润的领域。电视广告收入是我国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2010年间,我国电视产业广告投放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广告额不断增长。据中国广告协会统计,1990年,我国电视广告投放总额仅为5.1亿元,之后逐年增长。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包括1997年、2002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这些年份的广告投放额分别达到114.1亿元、231.3亿元、355.9亿元、404亿元和600.6亿元,不断突破新的百亿大关,且时间间隔越来越短。2008年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电视业广告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增长态势。2011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额超过126亿元,比上年增加17亿元,增长15.2%,2010年增幅为18.7%,创17年来的新高。收入如此可观的产业,受到资本的青睐应该是很自然的事。可见,从产业发展和资本属性的一般规律来看,无论是广播电视媒体还是资本,相互都有着内在的需求,广播电视媒体融资具有客观必要性。那么,为什么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发展如此滞后呢?这就要从广播电视媒体特殊属性的个性角度来思考了。

二、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个性思考

我国的新闻媒体都兼具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宣传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为了保证舆论安全,要保证“血统”的纯正性,要远离资本;另一方面,又具有企业的属性,要自负盈亏,自筹资金,这又要求其接近资本。这种双重性在广播电视媒体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从产生到发展,始终带着行政化的烙印。1983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并落实“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决定,即在中央、省、大中城市和县级市开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保证广播电视传播的覆盖面。在此背景下,各地开始了电视台开办热潮。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无线电视台已经超过900家;到1995年全国有线电视台发展到1200家,其中城市电视台占据了绝大部分。截至2013年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79%和98.42%。全国共设播出机构2568座,包括电台153座,电视台166座,教育电视台42座,广播电视台2207座(其中含县级广播电视台1996座)。上述播出机构共开办4199套节目,其中广播节目2863套(不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65种语言的对外广播),电视节目1336套。从上述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广播电视媒体与资本有着先天性的隔阂,从广播电视媒体的上级部门到广播电视媒体人,都缺乏融资的意识,体制上也存在着比其他媒体更多的限制。这种限制出于对舆论安全的考虑。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更强的“喉舌”属性,又是拥有最多受众的大众媒体,媒体中的“天之骄子”。如果广播电视媒体与资本联姻,就有可能被资本左右,“喉舌”的作用就可能被削弱。因此,我国的所谓“四级办电视”,其实就是每一级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广播电视台,再靠它们的积累,复制了一个又一个“小台”。在这样的投资体制下,广播电视媒体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台与台之间同质化严重,资金不足,竞争力弱。抛开产业和资本的一般属性,从广播电视媒体自身的个性角度思考,就会发现,广播电视媒体融资面临着更多的特殊问题。除了上面说的双重属性这一特殊之处以外,广播电视媒体还有一些与融资有关的特点:

1.广播电视业是内容产业。与一般产业不同,广播电视业是内容产业,要靠精彩的节目来吸引人的眼球,才能换来收视率进而得到广告收入。内容,是决定广播电视媒体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资本要进入广播电视媒体,除了要了解一般的经营规律,还要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运作、节目策划制作有相当的了解。

2.广播电视媒体竞争激烈。随着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的普及,人们能够收听到的广播节目、收看到的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观众面对的往往是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数十甚至上百个频道。所以,不管是哪一级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广播电视台,其实它所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家级”的。这就使得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异常残酷。

3.广播电视媒体成本高,投资周期长。电视节目制作是综合的艺术,需要多个部门、多种技术、多种设备的配合,因此成本很高。美国学者布雷德利测算得出:同一个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的前期采访成本比例大约是1:1.8:3.5。广播媒体虽然制作成本较低,但前期投入较多,而其广告收费标准也比电视低得多。所以,从总体上看,广播电视媒体投资需要较长的回收期,这是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4.广播电视媒体属于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属于传统媒体。尽管到目前为止,广播电视媒体仍然有着庞大的忠实受众群体,但是已经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调查统计,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已经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

三、广播电视媒体融资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关系

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但却不是不可协调的。我们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产业,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投融资体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尊重资本的本质属性,遵从融资的一般规律。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广播电视媒体是可以按照资本运作的一般规律来吸收社会资本的,这是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一个产业所必须享有的共性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要获得社会资本,就要多从共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给资本以相应的权利和回报。这与其他领域的投融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时,我们也必须尊重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个性化要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媒体承担着党和政府“喉舌”的职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舆论安全是必须要保证的。同时,广播电视媒体长期的发展历程及其特殊的运作规律都决定了它不能像普通企业那样,自由地吸收社会资本,而必须有一定的限制。这些特殊的个性化要求,是投资方必须要考虑和尊重的。尊重资本、尊重融资的一般规律,这是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共性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广播电视媒体的“喉舌”作用,尊重广播电视媒体的特殊运作规律,是在共性要求基础上的个性要求,是对基本要求的修正。广播电视媒体融资,就是要在尊重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强调个性要求,达到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统一。

四、基于共性思考与个性思考的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策略

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认识和把握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特殊规律,构成了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策略的理论基础。从政策的层面,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广电领域。比如在2004年2月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提出“逐步加大广播影视市场的开放力度,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吸引、鼓励国内外各类资本广泛参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广播影视产业的社会化程度”。2004年11月28日,《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44号令)正式实施,外资媒体公司不仅可以入股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对外资进入大型国有媒体集团的要求也大为降低。这些改革举措主要集中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其实还没有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媒体。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共性要求,从政策层面上允许资本直接进入广播电视媒体。可以仿照出版界的做法,将广播电视媒体也分为时政类与非时政类两大类。时政类广播电视媒体完全由国家独资经营,非时政类广播电视媒体则可进行转企改制,引入社会资本。除了政策层面以外,从共性和个性两方面思考,广播电视媒体融资还要注意以下策略:

1.加强广播电视媒体内部重组。如上所述,由于“四级办广播电视”的体制,我国广播电视媒体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同质化严重。我国的电视台数量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所以,应鼓励广播电视媒体内部的兼并重组,通过优势广播电视媒体的重组活动,精简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数量,提高竞争能力,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些“小台”资金不足、生存艰难的问题。对于优势广播电视媒体,则可以通过这种行业内的“重新洗牌”,实现扩张,提高竞争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指出:“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哪家是完全通过内部积累发展起来的”。有条件的广播电视媒体,甚至可以跨行业组成传媒集团,参与国际竞争。

2.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资源融资。广播电视媒体拥有一些特有的资源,如知名频道、名栏目、名主持人等。这些资源,可以作为融资的重要依托。2011年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以全年1.3333亿元冠名费名列湖南卫视之首。这就充分说明,广播电视媒体虽然存在着一些其他行业所没有的关于融资的限制,同时也存在着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优势,广播电视媒体经营者应该善于挖掘资源,充分地利用资源。

3.争取实现广播电视媒体直接或间接上市。早在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就将“传播与文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的13个基本门类之一。2003~2010年间,国家陆续颁布了一批有助于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文件。截至2013年底,传媒板块总市值达到5876亿元。截至2014年2月28日,在国内上市的传媒类上市公司达到46家。在这些传媒企业中,有的虽间接与广播电视媒体有关,但目前还没有广播电视媒体上市的先例。囿于目前政策的限制,电视媒体可以通过注资等方式,借助上市的传媒企业实现间接上市,创造条件争取直接上市,通过股市来获得资金。

4.结合新媒体形态,引入风险资金。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融资发展滞后,而网络新媒体在融资方面却得天独厚,究其原因,就在于新媒体得到了风险资金的光顾。风险资金的注入,使得新媒体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在保留原有的传播属性、保住忠实的老受众的前提下,完全可以与新媒体融合,并在融合过程中将传统的传播方式与新媒体形态有机结合起来,让投资者看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勃勃生机,从而吸引资本的目光,引入风险资金,实现快速发展。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4

(一)吸纳普通民众内心声音

电视新闻当中不乏对人物的采访,但是常规的电视节目,更多是针对一些事件进行采访,这是传播者按照需要去促使受传者发声,而不是受传者愿意主动发声,缺少心与心的互动,因此不属于深度沟通。央视在2014年清明节前后推出的《清明说吧》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普通民众在沈阳、北京、武汉、重庆、西安等地的公共场所,走进预先设置好的封闭的玻璃电话亭(即“说吧”),以背后的滚滚人潮做背景,在“说吧”里摄像头的记录下,说出对逝去的亲人、挚友们的怀念。“说吧”的创意很简单,实际上是媒体功能的一个具化和延伸,但它为人们在合适的时机提供了一个倾诉内心情感的平台,伴随着感人肺腑的故事和话语在节目中不断出现,在受众当中激荡起情感的共鸣就不足为奇了。类似的节目还有央视的海采调查《你幸福吗?》、《家风是什么》等,尽管节目甫一推出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基于人们的内心需求而推出话题,原生态展现人们的回答甚至不惜暴露采访中的“毛边”(如“你幸福吗”——“我姓曾”、“家风是什么”——“是爸爸每周日打我一次”这类“神回复”),体现了情感真实和表达真实的双重审美,因此仍然可谓是电视新闻中的精品之作。

(二)展现民众日常生存状态

从广义上讲,电视都是表现民众的日常生存状态,但依从深度沟通的角度,这种日常生存状态显然是有选择的,笔者认为,主要应是容易产生社会焦虑的新闻题材。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后,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人出现了严重的集体焦虑⑤。新媒体能够及时抓住这种生存状态并对焦虑情绪进行适度的化解,这应当是媒体深度沟通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央电视台2014年2月播出的《走基层•蹲点日记——开往春天的地铁》,用8集篇幅展现了一幅北京地铁的全景图:早高峰的拥挤不堪,排着长龙的乘客,车下的挤不上去,车内的挤下不来,白领、北漂一族想要及时地搭载地铁,去寻找这个城市给他们提供的希望,而地铁站工作人员则日复一日地努力维持着秩序。在节目中,地铁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展现人们生存状态的道具,展现普通人的忙碌、劳累、重复,却不放弃梦想和责任。节目最后邀约专家提出了城镇化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就从理性和感性上沟通了舆论和决策,而普通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也极易感受到一次充分沟通达成的正面激励:他们尚且如此,我又有何不满足?

(三)关怀底层人物生活命运

作为电视来说,镜头应当“朝上”还是“朝下”,这是没有悬念的,镜头应当充分关注最底层的百姓,关注他们的生活命运和不幸际遇。从建设和谐文明社会的角度讲,也必须遵循“木桶短板理论”,以最脆弱样本作为评判标准,这其中底层人物的感受无疑最具有标本效应。中央电视台2012年推出的《走基层•问暖•关注大凉山失依儿童——金子找妈妈•心愿》,以14岁的女孩金子为代表,关注了四川大凉山一个特殊群体——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的失依儿童。节目讲述了少女金子如何在家族长辈的阻挠下去看望妈妈的过程。在类似的新闻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往往是打动人的关键,他们的生活既不可避免地受到周遭现世的影响,又同时受到外来社会的新发展、新观念的冲击,这样的人物命运在基层社会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关注这些人,以小见大,来反映社会变迁,重新解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是特别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深层沟通,也是媒体责任和使命所在。

(四)调节社会深层矛盾危机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5

电视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已经受到了新媒体的层层冲击,需要迫切改变现在的发展困境,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而互联网化则成为电视媒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也就是说,电视媒体的发展需要替换落后发展机制,优化产业链,创新行业发展新模式,在内容、营销、渠道和终端方面进行互联网化的转变,以互联网化的路径和思维进行电视媒体重塑,以谋求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

一、内容互联网化:“内容为王”是基础

“内容为王”是由维亚康姆总裁雷石东提出,指内容资源是传媒业发展的灵魂,传媒产业的生存之道主要在于内容资源的好坏,优质的内容资源是传媒业发展的根基。所以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要注重内容资源的生产与制作,拥有好的节目内容资源,才会带来超高的收视率和庞大的受众群体。因此,电视媒体内容的互联网化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电视媒体内容互联网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方面是聚焦用户需求。柳传志曾经认为在互联网下的创新企业中,营销和渠道为核心驱动力的前驱结构,用户需求和产品本身为驱动的后驱结构,在技术和财富的互联网时代里,后驱结构才是对用户形成引力效应进而创造快速增长的合理结构。所以说,聚焦用户需求才是互联网创新的本质所在。在互联网化的时代里,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变得个性化,一般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特殊化的需要,这就需要经营者站在“人”的角度思考和看待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使得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加符合用户的习惯和体验。在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中也要遵循这一基础,改变原先电视媒体中受众的不平等地位,在电视节目的设计和规划时,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增强受众的话语权,注重受众体验,特别是要满足个性化受众的特殊需求,将更多的受众群体拉回到电视机旁,扩大电视媒体的受众覆盖面。

第二方面是注重数据化分析。在大数据时代,海量、变化的大数据成为了信息的载体,利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进行内容制作,经营者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用户的精确需求,确立目标消费群体。美国政治惊悚剧《纸牌屋》成为传统电视媒体内容生产数据化的代表。该剧的制造摒弃了传统的电视剧的制作模式,而是凭借网站后台储存的3000多万个有关用户收视的收集与分析,将数据分析所得的最受观众欢迎的核心元素进行组合拍摄。最终该剧播出后获得超高收视率,并为网站制作方带来丰厚利润收入。所以说,传统的电视媒体必须要掌握与受众相关的巨大数据信息,依托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组合、扩展和优化开发新的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电视媒体的内容创作,提高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方面是寻求内容资源跨屏合作。虽然传统电视媒体在内容制作方面比新媒体略胜一筹,但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和发展,受众越来越喜欢在可以进行选择点播的互联网新媒体上观看电视节目。另外,随着网络自制短剧和自制综艺节目的勃兴,传统电视媒体内容生产的优势受到强烈的冲击,因此寻求内容资源的跨屏合作就成为提高传统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比如湖南卫视以高价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节目独家网络播映权卖给爱奇艺;河南电视台与爱奇艺网站共同开发《汉字英雄》等,都成为传统电视媒体寻求内容资源跨屏合作的典型案例。因此,传统电视媒体寻求与新媒体的内容资源跨屏合作将是传统电视媒体进行互联网化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也有利于新媒体优势资源的整合发展。

二、营销互联网化:数字化整合营销是关键

在互联网化的发展进程中,营销成为了传统电视媒体进行变革发展的重要一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传统的营销方式不再适用当代消费者,这就促使营销改变原有的结构以适应当前的发展。数字整合营销产生于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之下,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营销产物,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之上的所有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整合。因此,传统电视媒体营销创新就需要利用数字化整合营销的方式进行产品、服务的推广和宣传。

数字化的整合营销强调互动性,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在传统电视媒体的营销创新中,社会化媒体营销则是进行互动性传播与交流最有利的方式。微博、微信以及各大社区交流平台的广泛使用,不仅实现了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双向沟通,还创造了口碑传播和品牌社群,实现了基于关系网上的链式传播路径。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在电视的播出平台上获得超高收视,塑造了节目的品牌和影响力,而《中国好声音》开通的官方微博更是如虎添翼,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好声音》的微博粉丝数就超过76万,微博转发量和评论达到12亿次,网络点击量超过13亿次。另外节目还通过各种争议性事件形成话题讨论,抓住受众眼球,提高节目的关注度。由此看来,社会化媒体的营销方式,是传统电视媒体进行互联网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积极探索与社会化媒体的互动和融合,才能把握节目的舆论走向,更好地为节目的推广造势。

数字化的整合营销强调目标营销,也就是精准化营销。要想实现营销的精准化,就必须要准确了解用户的需求。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中,收视率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唯一衡量指标,只通过收视率的高低来判断受众的需求已经不适用与当前互联网化的发展。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用户的数据资产成为经营者了解用户需求最为重要的资源。

受众在观看节目时可以被定位、被区分、被连接,由此可以获得潜藏在受众背后的巨大数据信息宝库,依据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就可以实现对受众群体的精准化的营销,提供最符合受众品味的节目,播放最适合受众需求的广告,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目标受众群,还能增强节目的品牌忠诚度。

三、渠道互联网化:核心平台构建是重点

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中往往通过建设各种“媒介”来垄断信息渠道。但这种情形被当下的网络新媒体坏境所改变。各种“关注”“推送”“搜索”等功能,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需要劳民伤财才能构建的媒介通道,因此,电视媒体提出了“媒体一体化”设想,即建立更多微博账号、微信账号、APP、视频渠道等媒介渠道来广泛接触用户群,实行全媒体的渠道战略。以北京电视台为例,各种节目所属的新媒体账号,各种单独的APP应用,可谓应有尽有。其中仅微博账号就达112个,微信账号150个,包括独立建设的IPTV、节目官网、电视台网站、BTV大媒体等,数量极为可观。但是只有数量上的增加,没有质量上的飞跃,这成为传统电视媒体实现渠道合理整合的新困境。

2014年年底北京电视台提出的“大媒体”运营平台建设和策略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借鉴意义。北京电视台在EMC、天云软件等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建立了“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云平台”,形成了一个以云计算模式为核心的制、编、播全媒体平台。

云平台的意义是,打通所有新媒体通道,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但能对分布在这些新媒体通道中的用户进行沉淀、导流,将流量统一到平台上面来,同时也能利用这些通道,将传统媒体的优势最大化,尤其是如何将正确的内容输送正确的终端,内容的加工与处理,都在核心平台上实现,根据需要输送到有需求的各个端口。北京电视台将所有资源集中在核心平台上,根据外部对接特点和属性,都通过核心平台来进行资源匹配和调节。这种建立核心平台的渠道策略又被称为“中央厨房”,成为传统电视媒体进行互联网化发展的崭新思路。

四、终端互联网化:多屏转化是方向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晓涛在2014年12月15日举办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指出,电视屏的互联网化是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据。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各种PC终端、移动终端占据了整个终端渠道的大部分,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电视屏才是电视媒体主要的终端输出渠道和生存立足点。所以说,电视屏是电视媒体进行生存发展的主战场,如果不能实现电视屏的互联网化,电视媒体的输出渠道就会加速衰落。

电视媒体的终端互联网化正在悄然发生,各种力量都在角逐电视屏,例如小米的“小米盒子”,百视通的“红米”,乐视的“乐视盒子”等。因此对于电视媒体来讲,客厅保卫战已经刻不容缓。面对这种白热化的竞争局面,电视媒体需要积极寻找新的路径和方法进行应对和化解,保持和提升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电视媒体终端互联网化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视屏的互联网化,二是多屏转化的互联网化。电视屏的互联网化主要依据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有线电视网络是输送节目内容和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屏的主动脉。有线电视网络中的电视机顶盒可以提供点播、回看、直播等增值业务,同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得电视媒体终端不断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转变。多屏转化的互联网化在于实现电视媒体从固定屏走向移动屏,从大屏走向小屏。

电视媒体论文范文6

【关键词】自媒体 民生新闻 电视

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自媒体极强的互动性,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线性传播方式,为全民皆信息传播者提供了可能性,这对传统的电视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得不应势而为,积极探索与自媒体的关系,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一、自媒体概念及特征

1.自媒体的概念。自媒体,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它是以微博、博客、博客、论坛、微信、QQ等新媒体形式为载体信息的个人媒体的总称。

2.自媒体的特点。首先,信息传播不受时空和职业身份限制。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只需借助一个手机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事发现场的实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发信息、晒实况,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也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其次,信息传播的交互性。自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群体参与感,能够在媒体平台上自由地参与讨论、分享,从而提升了受众地位。第三,信息传播零门槛、草根化。网络传播以“零门槛”的方式吸引了众多的用户,能够轻松让用户成为信息传播者和制造者,而不再像以前一样,只由专职身份的人来做这些事。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及其现状

电视民生新闻播报的是百姓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或是与百姓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热点政策,其特点是充分体现了“民生民意民情”。其新闻采访制作是以调查、跟踪等多种方式为主,内容多是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事件并以百姓的立场来播报各种新闻信息,是一种价值丰富的电视新闻。

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记者不再是主宰整个新闻事件的身份,而是更多地作为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去了解人民各个层面的需求。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电视民生新闻只是反映了新闻事件,但却没有像自媒体那样能够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评论,这就成为了其重要的短板。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内容冗杂、重复、琐碎化,而且过于娱乐性,对情节过于渲染、煽情,比较重视视觉冲击而缺乏人文性和责任心。

三、自媒体给电视民生新闻带来的冲击

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无疑给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媒体挑战着传统媒体的新闻话语权。2009年发生的“央视配楼失火”事件,最先火灾现场的不是主流媒体,而是一位恰巧路过的市民拍下并到网上的,成为了先于传统主流媒体消息的第一位。这条信息在半天的时间里就被访问了37万次,跟帖发表评论有1700多条。而主流媒体是在事件发生后一天才了这一消息。

第二,自媒体对敏感新闻具有很强的挖掘能力。“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这个事件最先是由社科院学者发帖在网络传播开来的,在受到关注后,一场“微博打拐”的互联网行动荡漾开来,在民众舆论呼声和关注极高的情况下,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才陆续报道了此事。

第三,自媒体的草根性,决定了其姿态平民化,更能吸引广泛民众的参与。自媒体开创的公民新闻,全民皆记者,对民生新闻的切入视角更独特,用词简单质朴接地气,更能引起广泛的认同感,并吸引着众多的人参与评论、转发,从而使该新闻得到更广泛、更快速的传播。

四、自媒体的缺陷性又为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提供了突破契机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缺陷和不足,而自媒体的这些缺陷和不足反而会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突破口。

第一,自媒体在传播新闻时是无序的、良莠参半的,而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却有着较好的公信力。自媒体信息传播速度虽快,但是呈碎片化传播形式,其真假性、客观与否都取决于用户的自律,者有可能造谣,转发者也仅是跟风,不会去考究其是否真实,因此一些造谣信息也随之得到了广泛传播。这种误导大众、失信于众的行为也就自然损害到自媒体的公信力。自媒体的这种缺失,就需要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来为网传事件正名,还原事实、引导舆论,重新占领舆论制高点。

第二,自媒体仅限于对新闻事件的快速传播,并不会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和解读,这是远远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来龙去脉了解的需求的,这也是自媒体的致命点。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这方面却有着其优势。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会通过实地暗访走访、咨询专家或专业机构的专业意见、主持人的剖析解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矶韵喙厥录事实进行还原,这种专业的新闻素养和深刻纪实的报道风格成为传统媒体的核心优势,在以内容为王的媒体竞争中,专业、优质的新闻报道无疑成为了其制胜法宝。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制作是由专业设备、专业采编队伍来完成的,不管是对深度新闻的把握还是对常规新闻的追踪报道都是自媒体所无法企及的。

第三,自媒体的传播优势可以为传统电视媒体新闻传播服务。首先,自媒体可以成为原始新闻来源。纵观不少热点民生新闻事件,我们发现很多最先都是在微博、微信广泛传播的。比如2014年《机场如厕环境调查》这个民生新闻就来源于网友爆料,后经过专业采编、追踪、暗访,对新闻细节进行还原后才制作成完整详实的报道。其次,自媒体为增强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渠道。现在,不少民生新闻栏目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这就为受众参与对事件的评论提供了平台,而且开设了二维码,方便手机用户参与实时新闻互动。庞大的微信、微博用户群在第一时间接收了解节目动态,因此有效提升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形象。

借助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已经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媒体传播形式,其以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受众广泛、传播速度快的优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呈现出了区别于传统媒体与部分新媒体的新特征。因此,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制作团队要辩证地看待自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关系,既要认识到自媒体的相对优势,又要善于抓住自媒体自身的缺陷,并以这些缺陷和不足为契机来寻找突破口,从而重拾失地,更好地发展,以图再现辉煌。

(作者单位:营口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陈锐维.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J].新闻世界,2013(01):36;

[2]刘宽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