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范文1
一、为插图“题字”,体会人间真情
不少课文很感人,描写人间的真情,插图凝聚了故事的精华,如《小抄写员》、《鲁本的秘密》、《地震中的父与子》、《荔枝》……教这类课文时,我建议学生在尽情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为插图“题字”,学生兴趣盎然,结果灵光闪现,妙语连珠。如《鲁本的秘密》一文的插图,学生写到:“为儿操劳,为娘辛苦――心心相印”,“此时此刻比蜜甜、比花香”,“胸针虽小,赤子情深”,“因为爱,所以爱”,“月亮代表我的心,胸针代表我的情”,“贫穷并快乐着”,“什么也不说,妈妈明白我”……美妙的感受,美好的情感!整个“题字”过程充满创造色彩。图片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在为插图“题字”的过程中,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不仅把文本体现的情感点化出来,而且升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与主人公“交流”,架设情感桥梁
有些课文描写的是主人公难熬的苦难生活,命运之悲惨催人泪下,如《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教这些文章常感觉学生的感受不及老师深,怎样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使“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融为一体?我让学生面对图中的主人,问大家:面对着他,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学生触图生情,真情实感发自学生的肺腑,如《凡卡》一文的插图,学生说:“你在鞋匠家做学徒,身后摆满了鞋子,竟然没鞋穿。他们太没人情味里,欢迎你到我家,我会给你……”,“凡卡,你写得如此认真,可是你知道吗,你没写地址、邮编,你爷爷怎么收到?周围没有人帮助你,你太不幸了。”“可怜的凡卡,你赶快想办法吧逃吧,命运应掌握在自己手中。”有的学生声音变低了,有的泪在眼眶打转……他们是心与心在交流,激情四溢的语言,弹奏优美的情感乐章,学生的情感被点化了出来。
三、做小小导游员,陶冶爱美情趣
有些课文的插图色彩明丽,动静结合,虚实相济,美不胜收。如《桂林山水》、《林海》、《索溪峪的“野”》、《鸡公山》、《海滨小城》、《迷人的张家界》等。我将读课文与图画欣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整体地与文本对话。教学这些课文,我会问学生,你们觉得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呢?请你做小小导游,带我们游览吧。为了做合格的小小导游,学生兴致勃勃去读文章,而且努力读出文章的“味道”,学生在对文章“滋味”的体味中,领会到课文语言的内在意蕴,体验出文本的情境美。有的还将课内与课外阅读有益结合,整合知识的同时又用活了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陶冶爱美的情趣,逐步培养审美的能力。
四、畅谈内心感受,感悟多元内涵
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每人阅读都能从某一个“窗口”理解到文本的一道“风景”,他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如《一夜的工作》,有的是感到的劳苦工作,有的是感到他生活俭朴,有的是感到他宽以待人的风范,还有的是体会到他严谨的生活作风……《游子吟》有些同学理解献出阳春三月般博大温暖母爱的母亲,有的则体会游子的感受……而不同理解的交叉,使学生借助别人的眼睛看到更多的“风景”。教这类课文时我常对学生说,大家看了这幅图想说点什么?说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怎么想就怎么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起了手,从不同角度说自己的体验。
五、借图练写,丰富表达情感
课文中插图的意思,有些课文并没有写明白,这是编者为课文教学留下的一个空白点。教师只要巧妙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设身处地地想象,就能很好地将图中事还原。如《将相和》中为“负荆请罪”一段配了一幅廉颇背负荆条跪在蔺相如门前请罪的图画,但课文只简单地提到廉颇负荆请罪,至于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课文只字未提。但这却是学生感受将相爱国情操的精彩一幕。于是,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特别是人物的动作与表情,想象他们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将当时“负荆请罪”的情景还原出来。结果学生兴趣很高,充分展示了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表达本位 实践策略
表达本位,主张由“公众接受”到“个人主体”的转换,即变接受教材或教师的“观念”为学生主动表达的“观念”,这是最核心的命题。只有强调“个人主体表达”,才能逻辑地凸显出人之言语智慧的根本价值及其个人化、动态化和生成化诸特征,而语文教育就理当呵护和发扬每一位学习者的言语个性或潜在的言语个性。
一、“表达本位”实践操作中的几个转变
1.替作者言说转为自我言说。
过去,人们所诟病的“代圣人立言”的说法,现在依然存在。所谓“字字有来历”,就是不能说自己的话,而要说别人说过的、被证明“正确”的话。叶圣陶在当小学教师时,感叹当时的学生作文,“叫他们将自己的写出来,他们偏偏将自己的隐蔽,却将别人的显示出来”。这样的状况,是不是和我们阅读教学,让学生汲取优秀的语言,所谓的积累相关?积累不是不要,而是要把积累的语言要转化为积极语言,那就是学会用语言做事,就如复述,让学生用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再把故事用自己的表达方式重新组构,实现自己的理解,这种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才是积极的语言。可惜,现在语文课堂中,这样的复述少了,更多的是机械的背诵积累。另外,我们的小练笔,往往是替作者想象空白,却不知,作者的留白是一种艺术,有其存在的价值。这样的积累、这样的练笔,是在替别人说话或说别人的话,忽视了儿童本身的思考,有必要改变。
以小练笔为例,其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表达力或思考力,或形成一种表达图式,而不是为课文的主人公或作者去着想。以“表达”为取向的小练笔,会有明确的练笔内容,尊重儿童的理解,尊重儿童的思考,进行个性化言说,教师的作用是策划适当的言语活动,创设学生表达的语境。如教《将相和》中的“负荆请罪”,让学生想象廉颇负荆请罪的情境,主要是培育学生学习“对话描写,且对话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等”的语言专业训练。如果仅是放开了让学生随意想象,那就不过是替作者写话,破坏了原文本身留白的价值。
2.公用语用规则转为个人语用。
所谓的公用语用规则,就是人们阅读中理解其表达或自我表达中的集体无意识,往往以范文中的表达为标准,就如我们在某个公共场所中看到的“请勿吸烟”“禁止扔垃圾”等带有强制性的话语,似乎是规则的。而个人语用,则依据自己的性情和学力基础,表达自我,如“禁止吸烟”可以改为“吸烟,害人害己”。“禁止扔垃圾”,有学生就提出要看具体情况:把标语贴在垃圾桶上的“垃圾到我家,幸福千万家”;贴在公共场所的“乱扔你的垃圾,就是在乱扔你的人品”;贴在饮水机旁的“水是生命的源泉,垃圾是疾病之源”。可见,个人语用,是不受某种权威所规定的语言,是依据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理解,用自己想说的话来表达的语言。
在教学中,我们喜欢给学生灌输某种概念,某种句式好,或某种用词很恰当,这种脱离语境、脱离言语表达意图的概念式教学,造成儿童只会机械地模仿、照搬:写母亲就是如何如何勤劳善良,写老师就是带病上课,写好人好事就是拾钱包、帮人推车,写坚强就是父亲或母亲遭遇不幸,等等。如此作文,自然是“假、大、空”,学生出现严重的集体失语现象。难怪有人说,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作文里开始的!
3.接受性语用转为表达性语用。
多数阅读教学,基本以接受性语用为主,即把课文当做范文,讲解作者表达的艺术,概念化地呈现给学生。实际上,我们的语文课不是教学生懂,而是教学生会用。这“用”,就是表达性语用,是在创设的语境中“用”。教《跨越百年的美丽》,如果创设另外一种语境,以“淡泊名利的美丽”“居里的科学之美”等为话题,让学生在文中寻找依据,让学生依文本的语言再表达,培育表达力,那么这种表达力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为表达而表达。
现实中,不只是在内容上可见学生的“被”表达,形式上也是如此。中国新闻网就有报道:春节来临,学校就在学生中开展向祖国母亲拜年活动,拜年网页的内容设计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通过这种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此整齐划一,学生们不管愿不愿意都要被迫参加,而参加时拜年的主题还是给定的,这恐怕就有些欠妥了。感情是一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的东西,学生们表达爱国感情,可以通过参加义务劳动、写日志、发博客、参观博物馆、听老讲故事等形式,给祖国拜年只是其中一种罢了。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只有按照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才真正有可能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体会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激起努力学习的决心。“被”表达的结果,只能是形式的“壮观”,至于能否收到实效就很难说了。
二、“表达本位”课程取向的价值——指向主体表达
1.提高阅读力。
阅读过程就是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史,表达离不开阅读,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中的“语言软战争”,亟须拯救母语表达力。什么是阅读力,就是以自由思维为内核、阅读中能以独立评论为形式,实现表达为本的哲学元命题,从而走向以“立言”来“立人”、以“立人”来“立国”的教育高境界。正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国家与民族的衰落肇始于母语语用之弱势,而其复兴亦同样发轫于母语语用重拾活力四溢之强势——中国阅读教育任重而道远。
2.提升思考力。
实践中,我感受到我们的语言训练往往把语言客观化,把语言当作物进行训练。脱离了语言与人的联系,把语言从世界与人的这种本体联系中剥离出去,导致物性描述。比如,我忧愁地站在一棵树下;我忧愁地站在一棵孤独的树下;我忧愁地站在一棵……树下。老师们往往拿这些句子进行比较,看哪句话写得更好。这种比较不会有错,而且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但这种比较脱离了具体的文本语境,没有从运用语言者的角度看他的运用意识,这样的语用,我们称之为“消极语用”。课标一再强调联系上下文推想语句的意思或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即在一定的语境来看语言、运用语言。从消极语用转变为积极语用,教师关键要唤醒学生的表达意识、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3.增强表达力。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范文3
[关键词]文学作品;困境;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管石华(1981-),男,江西于都人,于都县仙下乡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一、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及困境
儿童文学作品指的是儿童诗、童话、寓言、课本剧等儿童文学体裁作品,是小学语文的重要课程资源,它在陶冶学生性情、增进学生美感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村小学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困境:1.教学中,如何消除儿童文学作品在创作时所附带的时代印记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的积极作用;2.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成人化的解读与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很难做到不留痕迹的破解;3.儿童文学书籍等课外教学资源的极度缺乏,导致连教材中安排的一些“综合性学习”(如课外拓展阅读)也很难落到实处,使得儿童文学作品的教与学仅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
二、解决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困境的策略
针对目前农村小学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现状,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紧紧扣住儿童文学作品“儿童化”这一特性,积极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逐步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1.在朗读中品味。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其语言有不同的风格,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精心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作品的不同意境,表现作品丰富的情感,表现对作品内容更深入的理解。这样,对学生感悟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和形成良好的语感,以及促使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独立的意象世界,效果十分明显。如《猴王出世》第一节,我们可设计读为主、层层深入的教学:一读,读出整体。学生自主读这一节,整体感知石猴出世的神奇。二读,读出理解。围绕预设问题“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神奇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细读,理解内容,体味神奇。三读,读出形象,读出韵味。重点品读“那猴在山中……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通过引读、师生互读、比赛读、表演读等手段,读出石猴的形象,诵出古白话文的韵味。四读,回归整体。齐读后,引导学生交流石猴的整体形象和古白话文的特点。如此设计教学,既突出了课标中的“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又可让学生越读越有趣味,使文中人物形象(即作品的独立意象)在读中不断丰富,深入人心。同时,在不同形式和要求的朗读中,更可促使学生读出古白话文的韵味,发现古白话文的语言特点。
2.在想象中感悟。想象,能把学生带入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所呈现的独特场景中,引领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促使学生头脑中实现相应作品情境的再现,与作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自然走进作品的意境,升华情感认识。因此,我们在把学生带入儿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中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储备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相似想象,去深入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及其意境之美。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范文4
文章都是由字句组合成篇的,而字句在文章中却有轻重主次之分。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刘熙载认为,“多句之中必有一句为主,多字之中必有一字为主”(艺概·经义概)。这些“为主”的关键性字句,或是表现主旨的致力点,或是情景双关的纽结,或是一枝出墙的红杏,或是作品意脉的焦点。总之,通过它们可以窥视中心,提携全文。因此,语言文字的教学切忌等量齐观平均使用精力。若启发学生以“为主”的字句为突破口,锲入进去,深入发展,生发开来,就可以揭示作品的内蕴和艺术特色,探明作者的创作意图,显示出沉着而飞动、简要而丰富的教学风采。现辑录几例,以现一斑。
一、锲入人物的性格
课文景阳冈讲的是武松打虎的事,其主题是赞扬武松智勇双全。那凶恶的大虫进攻武松使用的是“一扑”、“一掀”和“一剪”。而武松对付的办法均是“一闪”。这“一闪”两字,“看似寻常最奇崛”,因为一般人独自于山冈丛林之中遇见大虫,恐怕早就魂飞魄散,浑身哆嗦,即使有点拳脚功夫此时也使唤不灵,而武松在这生死关头,不但镇定自若,而且表现了绝顶的轻功。“闪”者,如影之一过无踪,如光之一现即灭。前面冠以“一”字,说明一步到位,干脆,利落,准确,不必再加挪动,正如那书法家下笔则点如瓜子捺如刀,无需填填补补。同时武松三次以“一闪”对付大虫的三招,让它“气性先自没了一半”,然后相机进攻的防御策略是正确的,如同两军对垒必到敌方“三鼓”“彼竭我盈”之际才发令进攻。———别看这“一闪”两字极普通,由此锲入,结合上下文,分析却有板有眼,揭示了丰厚的内涵。至此,我问那些听得入神的学生:“‘一闪’两字表现了武松哪些性格特征?”学生兴致勃勃,发言此起彼伏,最后归结为三:非凡的胆量、精湛的武功和正确的策略。
在武松进攻的阶段,他那“一跳”是制胜的关键,当大虫咆哮着再度扑过来,武松“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正好让武松“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地揪妆,一按按将下来,然后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打死大虫。很清楚,武松的这“一跳”,跳远了不能就势揪住大虫的顶花皮,跳近了则会葬身虎口———“为什么不远不近恰到好处呢?”在这节骨眼上,我有意打住,用一提问促使学生钩前连后,主动分析,讲出答案:原来这与大虫头次扑过来武松留心观察分不开,当时虽是以“一闪”护身,却不是消极防御,防御中注意了虎扑的起止距离,作好了进攻的思想准备。“一闪”和“一跳”是描写主人公的“为主”的字词,因此,由此锲入进去,能引导学生由行动到心灵完成一种逐步深化的认识,使一个智勇双全、胆大心细的古代英雄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地活跃在学生脑海之中。
这样分析人物性格,突出了常见常用的字词,使它们展示出气敛神藏、义深意远的艺术特色,显示出作家运用语言的功力,能改变学生重华丽辞藻轻常用字词的偏见。
二、锲入作品的底蕴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已串讲完了前面两个故事。在这个当口儿,我小结了一下:
“在‘完璧归赵’中相如一发现秦王无意偿城于赵,就设法取回和氏璧暗中送回赵国,后来还廷斥秦国二十余君,然后请就汤镬之刑。在‘渑池相会’中,相如面对拒绝击缶的秦王,置生死于度外,扬言‘以颈血溅大王’,终于迫使秦王就范。在这两个故事中,相如大智大勇的形象呼之欲出。是什么力量使得相如的智慧和勇气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呢?换句话说,他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呢?”
学生议论纷纷:
“显示人生的价值!”
“爱国!”
“憎恨秦王!”
都能说出一些道理,但谁也拿不出确凿的论据,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一反常态,未加点评,更未作结,留下了这一悬念,却去串讲第三个故事“将相交欢”。在分析中突出了相如忍让回避不与廉颇争列的可贵言行,板书了相如向门客交心的直接引语“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并问学生:“相如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把什么放在首位?”
“国家利益!”学生齐答。
“如果说前两个故事表现了相如的‘伸’,那么后一个故事则表现了相如的‘屈’,两者好似相反,实质是一致的。你们说怎样理解这‘一致’呢?”我进一步启发学生。
学生:“哦,老师,我知道了,相如能伸能屈都是为了捍卫赵国。”
“爱国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只有爱国精神才能使他大智大勇大忍让!”
“廉颇能负荆请罪也是被相如的爱国之情感动!”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地赞扬了两位主人公的爱国之情。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总结,三个故事都突出了“国”字,其内容如次:
完璧归赵,出使不辱国;
渑池相会,相君不辱国;
将相交欢,团结卫赵国。
在这段教学中,是否启发学生以蔺相如“先国家之急”的直接引语进行锲入,效果大相径庭。不锲入,它仅能解释蔺相如不与廉颇争高下的原因;锲入开来,则显出文章“立片言居要”以警策全篇的匠心,使爱国精神从不同的角度辐射学生的心灵。
三、锲入诗歌的意境
白居易的琵琶行串讲完了。我表情朗读琵琶女自我介绍身世那段,读到“绕船明月江水寒”一句时,板书了个大“寒”字,并启发学生:“优秀的诗歌写景总是与感情密切融合,创造出深远而统一的艺术意境。从这一认识出发,你们思考一下,在琵琶行中,环境景象的特征‘寒’与琵琶女的衷情有何相通之处?与白居易、众听客的心态有何一致之点?请从这两个问题中选择一题,写一段话,然后读给大家听。”
十分钟后就有十个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语段,现择其认识深刻、文字畅达的两段抄录于后:
“诗中的‘寒’字,一方面反映了环境景象的特点,因为秋夜气温下降,江边更是寒气袭人;另一方面还透露了琵琶女那昔盛今衰、暮境凄凉所形成的心境。当她年轻貌美之时,‘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那些阔公子不惜财帛,尽力抬举捧场,琵琶女过着‘今年欢笑复明年’的放纵生活;而一旦年长色衰,则‘门前冷落鞍马席,只得嫁给‘重利轻别离’的商人,以至江边孤守空舟,‘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怎不令人心寒?”
“不仅如此,两位天涯沦落人的心情在诗中虽有不同形态的变化,但终归达成感情共鸣而使读者的神思聚集于一点。可不是,那琵琶女动手弹奏就‘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声暂歇稍停,就‘别有幽愁暗恨生’;而同病相怜的诗人呢,平日则‘往往取酒还独倾’,送客舟中也‘醉不成欢惨将别’,听演奏竟叹息连声,青衫湿透,还有那满座听众的掩面抽泣,这些散见于全篇的叹息、怨恨、愤懑、悲戚都是由心寒演变激化而成的,与寒江秋月的外景形成了韵致翩跹而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氛围。”
我见火候已到,小结如下:“根据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到,‘寒’字虽为一普通形容词,却十分出色地凝聚了感情,描绘了景象,揭示了题旨,渲染了气氛。一身数任,四通八达。诗歌的意境创造把‘寒’字推向了制高点,为它确立了全篇独尊的艺术地位,它也就无往而不适地解释着一切,笼罩着一切。因此,我们从通体出发感受全诗,一个‘寒’字可以了得。”
至此,不由学生不惊诧这篇把两人心灵共振倾吐得酣畅淋漓、委曲动人的千古佳作竟能如此高度集中,从而真正领悟到白居易穷究人情、体察物理、融铸汇合和高度提炼的艺术功力,真正钦佩诗人“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创造统一意境的独到运思。
四、锲入作者的心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接近尾声。我问:“‘孤帆远影碧空警一句只提到了‘远影’,难道李白目送孟浩然只看见孤帆的‘远影’么?你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看法。”
学生:“老师刚讲过,远去的小船在诗人眼中是由近及远,由大变小,最后消失。因此,诗人既看见孤帆的‘近影’,也看见‘不远不近之影’,当然还看见‘远影’。”
我问:“那为什么不把三者全写出来呢?”
学生:“诗只四句,写不了。”
“全写出来就嗦了,要剪裁。”
“全写出来就没有想头了,没有余味了。只提‘远影’,正是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
回答一个比一个精彩!
我又问:“‘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中有一‘见’字,主语当然是李白。小船已消失了,他只看见浩瀚的江流奔向天际,你能想像出诗人的位置和神态吗?”
学生:“伫立黄鹤楼。”“临江极目远望。”
我再追问:“诗人为什么还伫立黄鹤楼,临江远望呢?”
学生:“感情深。”
“舍不得。”
“依依惜别。”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范文5
一、随文练笔,益处多多
(一)理解运用相得益彰
课文理解是习作运用的基础,习作运用又深化了课文理解,二者水融,互动互促。
(二)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
作文没有内容可写,一直是写的训练的一个难点。随文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且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突破了难点。
(三)提高阅读教学写的密度
小练笔的随机进行,能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随文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
(四)有效地渗透习作方法
习作方法的习得仅靠习作课的讲授,不仅所得有限,且过于枯燥,而在阅读教学中借助课文这一范例加以渗透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五)大大提高写作兴趣
随文练笔形式多样化且灵活变通,难度不大,学生一般较为喜欢。
(六)为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由于我们的课文多以组编排,每组间的课文结构或体裁较为相似,其用意之一是为习作训练提供范例,因此在教学课文时辅以练笔,能为习作教学服务。
二、随文练笔,策略点点
策略一:模仿练笔,迁移语言范式。
1.仿典范句式
教材中有不少典型的规范句,从修辞上分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等;从句式上分有陈述句、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等。积累并迁移这些句型,能帮助学生规范语言,提高语言文字驾驭能力。这种练笔看似原始低级,却是学生获得语言的起始点,构建“万丈高楼”的地基。仿句式练笔一般中低年级较为常见,如:《桂林山水》一课的语言,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排比句式,以此来设计一些比喻句、排比句的仿句训练,定能增加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仿构段方式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的学习一般是由模仿学习逐渐过渡到创造性学习的。在教学精彩文章时,我们只要紧紧依托文本资源,抓住契机,适时进行经典句、段、篇等方面的模仿、迁移,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经典的写法。如学习《北京亮起来了》后,学生通过观察,写下了《平潭亮起来了》。学生通过仿照文本语言,再结合自己的感受,诉诸文字,既有课的影子,又有心灵的折射;既有仿的痕迹,又有“创”的内容。这种练笔,挖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创生了文本的再生资源。
3.仿文章体裁
教材文章体裁很是丰富,如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剧本――《负荆请罪》,议论文――《为人民服务》,书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等。如此多样的体裁,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习作范例,因此,接触每一种体裁我都会根据相关课文设计相应体裁的文体训练。如:学写剧本《完璧归赵》,书信练习等。
策略二:理解练笔,变通语言空间。
1.移植文本,体验改写
课文中的当事人经历的事是学生未曾经历的,如何让学生与主人公的感情产生共鸣?我们可采用转换角度的方法,让学生想像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体验了人物的内心变化,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草原》一课课后这样要求: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我先让学生再次默读第一段所描绘的美景,并想象夕阳西下时的草原景色发生怎样的变化;默读文中想见时情形的描述想象离别时的情形。然后再动笔写出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形,学生顺文续编,就文改写,创作欲望高涨,效果颇佳。
2.借助教材,搭桥辅写
借助教材,搭建桥梁,链接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理解生活,体验生活,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如学习第三册《我们成功了》一课后,请学生想象,2008年,你能为中国奥运做些什么?于是学生敞开心扉,情感激扬的述说:“我想为运动员当拉拉队……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写一写,能使学生得到提炼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运用训练。
策略三:想象练笔,生成语言智慧
1.拓展文本,情动辞发
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具有供读者想象的语言空间,在教学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依托文本,把握语言空间,拓展语言情境,想像语言情节,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如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小男孩救助小鱼时的那份执着,我除了让学生模仿小男孩的动作外,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在乎”,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写。伴随着对这个词语的深刻体验,将学生置于独特的情境之中,让文章内蕴的情感跃然纸上。
2.立足空白,活化形象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66-02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提出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致力探讨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进行的,在现代教育中,多数人认为,学生能力就是学习成绩,而往往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但做人先于做学问,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德育教育的渗透。因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教好书,而且还要育好人。因此,我认为学生能力既包括学习能力又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的能力,而语文教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涉及面也较为广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让学生在学好语文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广泛而全面的德育思想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经常被人们提起。作为一个教学将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师,我以自己的观点,再一次重申一下。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总是时不时出现一些让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件,学生与教师产生冲突、学生与家长产生不愉快、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矛盾等一系列的事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尽量避免和减少类似状况的出现。关于语文学科的作用,新大纲基本沿用了试验大纲的提法:“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1]现在的学生问题和矛盾,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认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思想不成熟,离不开德育教育
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的我,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未离开过学生,我觉得当代的学生虽具备了一些辨别是非观念的能力,但他们在认识自我、约束自我、人际交往、举止行为、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渗透思想教育。例如: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基础版)第一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毕淑敏的《提醒幸福》,论点很明确:注意幸福,学习享受幸福。在讲解本文之前,我首先会对学生进行提问:“对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你觉得幸福吗?”有的说:没感觉;有的说:我不幸福;有的说:我很幸福。在对本文进行讲解之后,作者的意图一目了然,她提醒我们注意幸福,时时刻刻去提醒自己感受幸福,那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幸福呢?让学生们通过学习领悟到幸福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提醒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树立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我以罗丹的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于美的发现”结束本文之后,就出现了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个女同学主动来找我谈心,她说:这几天因为父母想离婚,使她有了轻生的想法,今天听老师讲了《提醒幸福》后,她想开了,即使父母真的离婚她也应该觉得很幸福,因为她并没有真正失去亲人。听了她的话,我觉得很震撼,没想到短短的一节课会达到如此好的效果。这样更坚定了我在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渗透的决心。
二、结合教材及学生所处环境进行德育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我们平时的德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恰到好处的思想教育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换言之,在不脱离教材、比较切合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譬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的故事,赞扬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品质和宽厚待人、顾全大局的风格,也赞美了廉颇“负荆请罪”的优秀品质。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学生实际出发,告诫他们:大家出门求学都不容易,当同学个人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学习蔺相如宽宏大量的处事原则,不应斤斤计较,还要学习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以免伤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当同学与某个班干部之间有冲突时,应以大局为重,积极主动地配合班干部完成工作,一起维护班集体的利益和荣誉。
三、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对学生的影响,使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对于“90后”学生而言,富二代、啃老族已不鲜见,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出现了极大的转变。除此之外,学生的攀比心理明显加剧,追求名牌、高消费的观念不断升温。通过学习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让同学们认识到主人公玛蒂尔德这样一个为了追求虚荣而被改变了人生命运的典型人物。小说告诫了那些生活在幻想里却不愿意付出劳动,只想借他人之光赢得一点儿虚荣的人们,要脚踏实地地生活。然而,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我们是否反思过呢?难道啃老族、追求名牌的人们不是这一类的人吗?如果每天养尊处优习惯了,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将怎么面对?其实环境是人为缔造的,而个人对环境的看法是主观的,对人生的价值也是主观的。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要让学生知道条件优越不一定就是好事,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等文章,无不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在授课过程中总是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潜移默化地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去纠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教师要爱岗敬业,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深信――身教重于言教。学生上课不舒服,我会关切地询问病情并督促他们及时去看病休息;课堂上看到有学生走思时,我会用眼神暗示学生要集中听讲,很少点名批评,这样既不耽误教学的课时进度,又维护了良好的课堂秩序,等课下我会找学生个别谈心。有时上课看到学生精神状态不对,我就利用课间与学生沟通、谈心,给他们以关心和帮助,为学生解忧;有的学生离家比较远,当生活上需要帮助时,我也会伸出援助之手为学生解燃眉之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用自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导航者,以热情的态度、真诚的语言,认真细致地教学,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对学生严格而不粗暴,关怀爱护而不纵容,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从心里去接受老师,敬重老师,这样才能使他们沿着正确的轨迹运行,我认为这也是德育教育的渗透。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教师神圣而重要的使命。“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育人工作始终贯穿在我的课堂上。我坚信:教书与育人工作是绝对不能分开的,这两者是相互容纳和相互渗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