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项目经理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项目经理培训

项目经理培训范文1

强化机制保障,实行全员风险抵押

根据重庆市电力公司相关考核办法,技培中心不仅承担着完成市公司员工参加国网竞赛调考项目的考前培训工作的重任,而且还承担着考试成绩国网排序居中段以上的考核压力。为确保全面完成考前培训与考核目标要求,技培中心一方面制定了《2012年度公司下达竞赛调考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方案》和《竞赛调考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激励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层层落实责任,中心主任与各部门负责人及项目组签订了2012年度竞赛调考目标责任书,并首次实施了全员风险抵押,根据责任和任务不同,全体教职员工按不同标准,分别缴纳了风险抵押金。把竞赛调考任务和每一个职工联系起来,以赛促练、以考促学,举全中心之力,全力以赴做好竞赛调考工作。

强化项目管理,实行项目责任制

为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技培中心结合自身实际以及培训项目管理实战经验,2012年度公司竞赛调考前培训项目均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技培中心精心为各个考前培训项目选聘了专业知识深厚、管理经验丰富的项目责任人、运行专责以及班主任,为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精心策划布局,形成有效工作推进机制

考前培训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强调宏观控制与协同配合。技培中心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月度工作例会,积极策划布局,排忧解困,解决共性与方向性问题;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工作流程与标准,超前谋划,积极、主动工作;各项目管理团队树立了较强的责任心、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积极与公司主办部室、基层单位专业人员沟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竞赛调考相关资料与信息,开展了有序且富有成效的课题研究工作。

强化服务保障,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

为了确保竞赛调考取得理想成绩,技培中心非常重视集训管理,要求各项目要像备战高考一样,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从严管理。一是资源优先,培训与服务设备设施等各类资料均优先保障集训需要;二是全身心投入,集训期间各部门通过工作协调,确保了各项目责任人、运行责任人以及专职班主任等均专心工作,项目相关人员实行全过程值班;三是管理从严,各项目集训阶段均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严肃考勤管理;四是提升学习实效,通过专家指导下的系统讲授、自学与释疑,提升学习效率;借鉴高考复习经验,实施密集的模拟考试,以强化学习效果;五是强化保障,有序组织集训学员参加体能、心理训练以及各类活动,并提供优质、规范的培训服务,解决好后顾之忧,确保集训期间学习、生活双满意。

强化质量监控,全面实行质量测评与督导

为确保竞赛调考项目培训秩序与质量,技培中心制定了《关于加强国网竞赛调考项目培训秩序管理与质量监控的若干规定》,对强化培训秩序管理,提供资源优先保障,以及强化培训质量监控,确保竞赛调考实效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ISO10015培训管理国际标准,以及技培中心培训管理实际,实施培训督导、质量测评是对培训过程与质量实施监控的有效手段,并将监督检查结果纳入中心月度绩效考核。

一方面通过培训教学督导,对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各个环节,以及对培训准备、培训实施以及培训服务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督与导,加强及时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促进了培训质量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将考前培训项目纳入年度重点测评范围,从参培学员、送培单位、公司主办部室等三个维度实施培训质量测评,并收集与反馈各方面对培训工作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各项目共同进步

项目经理培训范文2

实施背景

适应电网技术发展和企业管理进步的要求

特高压骨干网架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提高大电网驾驭能力,加强专业化、精益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徽省电力公司在开展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实践活动中,亟需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发挥先导作用和保障作用,适时开展技术理论、思想转变、队伍稳定方面的宣贯培训;开展变革中新业务流程对接方面的能力提升培训;开展变革后跨专业、岗位以及转岗员工的岗位适应性培训,将公司系统广大员工的思想、行动迅速统一到企业发展战略部署上,为电网技术发展和企业管理进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适应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三个转变”的要求

随着公司发展和规模扩大,集约化管理是提升效率和赢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务必加强人力资源管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转变”。即:实现员工管理由总量控制向结构调控与总量管控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实现由事后控制向事前计划控制、事中流程控制和事后结果控制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实现由单项工作的推进向综合体系建设和系统集成的方向转变。

建立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集团化运作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体系,务必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夯实培训基础管理工作。以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为抓手,推进人力资源集约化管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三个转变”,使人才队伍结构优化、素质提升、配置精益高效,以适应其他业务发展的需要。

适应组织机构优化对岗位能力素质提升的要求

特高压骨干网架和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员工的岗位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要创新发展,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持是前提,提高员工岗位能力素质,顺应企业发展,公司开展了“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的管理课题研究,系统梳理和深度分析生产经营、营销服务和组织管控带来的巨大变革,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发现和探索全新的培训需求,打造一批面向管理、专业技术及生产一线员工的精品培训项目。通过精品培训项目的规划、实施与运用,着力提升各层级各专业员工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为公司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内涵、特征和做法

内涵

根据人力资源集约化总体要求,以“新标准、新流程、新能力”为培训重点,以“全员、全岗位、全过程”为培训范围,以《质量标准·培训指南》GB/T19025—2001(IS010015:1999)为依据,抓住培训机制建设、培训需求调查、培训项目策划、培训项目实施以及培训评估等重点环节,对培训项目实施多维度全方位质量管控,构建一批与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相适应的精品培训项目。

特征

(1)依托标准化管理,突出“三全”“三新”,抓实“三定”“三考”。以《ISO10015: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为指导标准,以“三定三考”(定员、定编、定岗,考核、考绩、考勤)为抓手,以“全口径、全过程、全业务”为前提,以“新标准、新流程、新能力”为主线,依据新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的具体要求,按照专业体系分层分类开展精品培训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各类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加强岗位能力建设,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和能力。

(2)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素质要求的培训需求调研和策划。按照新体系下岗位目录,编制管理、技术和生产技能三个序列所对应的培训需求策划书,建立人力资源集约化下培训项目名录。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规范》,对岗位机构变化较大的如运行、检修、营销等专业的培训规范进行重新梳理,更新补充,提取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编制培训模块,按照不同的能力等级优化整合,形成适应新岗位的培训单元需求表和培训科目组成表。人力资源部与业务部门组织本专业的各级专家、一线班组长、管理专责及有关的培训师,结合各岗位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会诊分析,形成正式培训项目计划予以执行。这样一下一上的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项目的设计保证培训项目既面向生产一线实际,又大幅度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全方位、多维度、广角度的培训项目效果评估。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是评价培训项目质量的核心环节,传统的培训项目效果评估是根据培训项目的重要程度分为反应评估(一级)、学习评估(二级)、行为评估(三级)和效益评估(四级)四个层次。在“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的管理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在做好培训项目常规评估的同时,重新设计了一套全方位、多维度、广角度的培训效果评估反馈体系。安徽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同培训项目业务主办部门,对精品培训项目组织参培学员、参培学员的直线经理人、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开展多维度全方位评估。针对专业管理人员,重在评价其对新知识的领会应用和执行力的提升程度;针对专业技术人员,重在评价其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的理解程度;针对一线生产技能人员,重在评价其技能水平的提高和解决生产现场难题的实操能力。多维度全方位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实现了多角度反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及时改进培训组织实施工作的不足,完善培训项目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提升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做法

为了确保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的精品培训项目能够落地实施并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公司着重在培训的机制建设、资源整合、流程管理、质量提升、评估反馈等方面加强管控。

(1)完善培训机制建设,保障精品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

①健全完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为适应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要求,安徽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依托标准化管理,先后出台了《安徽省电力公司全员培训考核指导意见》《安徽省电力公司培训项目开发管理办法》《安徽省电力公司精品培训项目申报与遴选管理办法》等指导文件,修订完善了《安徽省电力公司培训项目名录》,在制度建设上为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工作的落实提供政策依据,在培训经费、培训资源等方面为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②进一步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安徽省电力公司大力开展了培训资源的优化整合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培训中心建设发展的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按照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对支撑机构设置的具体要求,公司下设一个综合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下辖两个技术技能培训分部(电科院分部和安庆培训基地分部)。综合培训中心、培训分部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综合培训中心主要侧重管理类、技术类培训,同时建有与现场同步的电网运行、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电力通信、电力营销等技能实训室;电科院技能培训分部依托电科院的检修人才、设备资源,建有变电检修、油气等检修类实训室;安庆培训分部依托安庆供电公司,建有高、低压带电线路、电缆、配电等实训室。

同时,公司采取激励和考核措施,调动各级技术、技能专家和国网领军人才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培训师队伍。经过多年的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培训中心、培训分部基本建成了覆盖电网主工种,实训设施先进的公司技能实训基地,服务于教育培训工作的软、硬件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精品培训项目构建和质量管控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培训中心发挥其管理培训优势,结合公司管理创新、典型经验、群众型创新等课题,大力开展了管理类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电科院分部发挥自身科研实力,实行科研、培训、修试一体化运作,打造技术类和检修类等精品培训项目;安庆培训分部紧密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构建了现场培训与生产相结合的农电类、输变电类精品培训项目。

(2)加强培训需求调研,提高精品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①立足全业务岗位工作标准,形成培训需求调研内容。遵循“结合岗位,能力必备”的原则,立足于公司全业务岗位工作标准,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和分解,确定培训模块和培训单元的组成。选择培训单元内容的基本点是公司系统所属培训机构实训设施具备,而生产现场不便开展,现场又是急需的内容,原则上每个岗位职种层级由4-8个左右单元组成,单元培训时间为7天左右。

②采用单元制需求调研方式,实施培训项目需求调研。以市、县公司相关单位或部门为基本需求组织,采用单元制需求调研方式,组织实施培训项目需求调研。各市、县供电企业在组织实施培训需求调研时按照员工与公司的共同发展需要,采用员工问卷调查、集中和个别访谈,组织管理层对员工现有能力与岗位标准要求的偏差分析等多种形式确定员工的具体培训需求。

③实行流程化管理,提高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效率。编制年度培训需求调研任务书,按照培训管理、实施的不同层级组织开展精品培训项目的需求调研工作,需要依据规范的管理流程。

(3)开展培训项目的设计与策划,保障精品培训项目的有效实施。在做好培训项目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精品培训项目进行策划,策划的内容包括确保培训顺利实施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培训效果的评价准则等,以保证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开展,为实施评价和监督提供依据。

①成立培训工作专业组。按照专业划分成立“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等十大专业培训工作组,培训工作组由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省市公司级技术专家和首席技师队伍、技能实训基地的专职培训师、各级职能部门的专家以及培训管理的专业人员组成。各个专业培训工作组在人资部门的组织下召开研讨工作会,研究各专业精品培训项目的构建策略,制定并落实培训实施方案。

②确定培训科目组成表。依据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结合各岗位新的工作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培训规范》,确定培训科目组成表,落实师资和教学方式,形成一整套可实施的培训教学方案。

(4)组织实施培训项目,确保精品培训项目质量。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是培训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精品培训项目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方案和培训科目指导书,重点做好“三个突出”,确保预期的培训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得到落实和保证。

一是突出一流的培训师团队。培训师团队主要由国家电网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的各级专家、一线的技术技能骨干、培训机构的专职培训师组成,形成了一个专、兼结合,既熟悉现场工作规程、工作标准,又掌握培训教学方法的一流培训师队伍。

二是突出一流的技能实训设备。安徽省电力公司自2007年以来,在实训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已建成了覆盖生产、营销、信息通信等主要专业、主要工种的实训基地,实训设施先进,与现场同步,并适度超前,能够完全满足技术技能培训,并保证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是突出适应岗位需求的培训内容。安徽省电力公司对岗位机构变化较大的如运行、检修、营销等专业的培训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更新补充,按照岗位需求变化引起的新业务、新要求、新标准、新流程,编制培训模块,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5)开展多维度培训项目评估,进一步完善精品培训项目。在开展常态培训项目质量评估工作基础上,由培训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了由参培学员、参培学员所在单位直线经理人、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共同参与的多维度培训项目评估工作,切实提高精品培训项目质量。

①多维度确定评估内容。一是由参培学员对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教材、培训组织和培训手段等方面(兼顾对培训管理、餐饮、住宿、交通服务等)进行满意度评估;二是由参培学员所在单位直线经理人对其参加培训后的学员相应工作能力提升的满意度评估;三是由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对学员在受训期间表现以及培训考核情况进行评估。

②多维度组织实施评估。将《培训项目反应评估表》和《培训项目行为评估表》下发至送培单位,由其分别组织参培学员及其直线经理人逐项填写,集中后,以电子表格和纸质形式反馈省公司培训项目管理部门;将《学员培训情况反馈表》同时发给培训项目承办单位,由其按培训项目对参加培训学员逐一评价,以电子表格和纸质形式反馈省公司培训项目管理部门。

③多维度形成评估结果。省公司培训项目管理部门将反馈情况组织人员按项目进行多维度汇总分析,形成分析图表直观反映培训项目效果,综合参培学员、参培学员所在单位直线经理人、培训项目承办单位的具体意见形成多维度评估报告。分项目形成的多维度评估分析报告作为各培训机构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的主要依据。

实施效果

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工作实施后,在安徽省电力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培训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建立与了公司发展新形式相适应的员工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提高了各阶层员工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全面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能力,有力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员工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各项考核指标有了明显的提升。

(1)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有了全新发展。推动了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公司系统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显著提升,公司重点监测的培训项目质量、培训学员满意度等大幅度提高。

(2)人才成长速度加快,人才当量密度提升明显。建立健全了公司人才培养机制,公司人才成长速度加快,人才当量密度提升明显。公司现有国家级人才5人,国家电网公司级专家55人,省公司级专家335人,在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开展的十大专业领军人才选拔中,安徽省电力公司入选30人,位居国家电网公司前列,公司系统各项人才素质指标明显提升。

(3)参加各类竞赛成绩突出,成果显著。安徽省电力公司近几年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国资委组织的各类岗位业务竞赛、调考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屡屡实现新的突破。一批通过岗位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一线员工脱颖而出,成为工作骨干和专业带头人。

(4)安全生产保持良好局面。安徽省电力公司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年”活动部署,生产、基建、农电、交通等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科学调度电网运行,强化电网风险防控,成功应对持续高温大负荷、“海葵”台风等恶劣天气挑战,圆满完成迎峰度夏保供电任务。公司实现“三无三防、一降一升”安全目标,未发生影响安全生产业绩考核的人身、电网、设备以及信息系统事件。

(5)电网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电网前期工作成绩斐然。完成2013-2017年电网规划滚动调整并通过国家电网公司评审。“十二五”规划所有500千伏项目完成可研,合肥众兴变等6项500千伏工程获核准。加大电网项目储备,2012年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获核准。工程质量工艺水平普遍提高,110千伏及以上项目优质工程率达到100%,安庆双岭500千伏变电站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推进配网标准化抢修及平台建设,解决24.2万户配网低电压问题,配网供电能力不断提升。加强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和运营工作,全省电动汽车充电量和行驶里程位居全国前列。

经营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人力资源集约化下精品培训项目构建与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培训质量,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安徽省电力公司始终跟踪电网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2011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专利149项;2012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专利177项,国际专利4项。

(2)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丰硕。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活动,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成果丰硕,成绩斐然。2011年获得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2年获得省级、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3)企业的社会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公司首次在安徽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连续三年在安徽省万人评行风活动中,均居各行业之首,在省公共服务行业行风评议中获“免评”单位,有力提升了诚信央企、责任央企的社会形象。

项目经理培训范文3

关键词:沟通技能;项目经理;提升策略

沟通是指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在商业高速运行的今天,对于企业中的我们,学会如何及时、准确、高效的与人沟通、表达自己、了解他人,已经是上班族的必修课之一了。

国内电信运营商即使上市多年,仍然由于特殊的起源及企业架构,企业内部的运作依然国企氛围浓烈,而且长期的甲方垄断地位,导致企业对员工个人沟通的技巧培养不足,甚至缺少必须的习惯传承及分享。企业的员工可能会适应企业本身的沟通模式,但是,一旦面对陌生客户或者突况,沟通能力的不足马上暴露无遗。这一点,在电信运营商的项目经理身上表现最为突出。

电信运营商每天都发生大量的项目,由于项目本身就是一项临时性的工作,所以项目关系人相互未必熟悉、甚至会非常陌生,这必然导致各种沟通问题,进而对项目产生的各种负面因素。企业的现状是:因为项目经理沟通技能的不足,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甚至项目失败的例子时有发生。所以,积极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甚至成为左右项目进展的决定性因素。

电信运营商的项目经理沟通技能不足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笔者认为是企业与个人两大方面。本文将从这两方面,重点分析造成项目经理沟通技能不足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一、企业方面原因及提升策略建议

1、企业原因

第一,企业本身国企气氛浓烈,形成了特定的沟通风格,企业里的管理者传统的管理思想很强烈(官本位),成为有效沟通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管理者自我为中心与等级观念强烈。

第二,企业缺乏重视、缺少对沟通技能的专项培训。企业的现状是非常注重对技术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训,而忽略管理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对于临时性的项目,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是项目的成败,而不愿意过多关注具体影响项目的软性因素。

第三,企业现行使用的大多数是"老师傅带新人"制度,即一个本岗位的资深老员工通过言传身教来向本岗位的新人传递经验。但是,由于同岗位员工存在的竞争关系,必然导致这种制度的不可行,甚至出现反效果。所以,即使是资深项目经理"带"出来的新任项目经理,在独立承担项目的时候,也时常表现得手足无措,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想边总结,往往形成是各种各样的做事风格,缺乏必要的企业沉淀与总结。经过观察,电信运营商的新任项目经理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得对项目应付自如,这必然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率的降低与客户服务的不足。

第四,项目经理通常是由技术专家兼任或者技术员晋升而来,直接学习管理专业的专业人员很少,所以,电信运营商的项目经理通常是一个优秀的技术专家,但却通常不是合格的项目经理。

第五,奖惩制度不明确,项目经理主观能动性低。由于电信运营商对项目经理的激励措施不足,惩罚力度不够,导致做好做差一个样,大锅饭的现象严重。项目经理也因此表现得主观能动性低,主动做好沟通工作的意愿不高。

第六,地域与文化差异。电信运营商作为重要国企,面向全国招聘,员工来自五湖四海,这种做法极大的丰富了企业文化。但是,也正因为来自各个地区的员工,他们的沟通方式都带有本地区的沟通特点与特色。比如,北方人说话大嗓门,南方则相对温和;北方人喜欢直爽干脆,南方人则迂回婉转。经验告诉我们,单一的、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沟通方式通常不适合所有的项目干系人,问题也因此产生。

第七,专业领域的壁垒。越是大型项目,涉及的专业领域就越多,但是,项目经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只熟悉某几个专业,甚至是一个专业,这时,因为对专业的不熟悉,必然产生各种沟通的误会与障碍。最常见的,就是营销专业与技术专业的矛盾,电信运营商每天都在上演营销与技术的战争,永无休止,究其根源,是专业领域的不同,引起思想上的不理解。

2、提升策略建议

第一,企业领导者需要以身作则,放下自我为中心的官本位的思想,公正、真诚的与员工进行沟通,以身作则的营造一种和谐的沟通环境。以上文施工问题为例,按理来说,施工完工告知客户(G院)是理所当然而且是必须的事情,但是,这个简单而必要的程序却长期被忽略。企业长久以来的自我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这个问题上暴露无遗。

第二,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沟通技能,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沟通技能培训机制。而且是针对全员的沟通技能的全面提高的培训,不仅仅是管理层也不仅仅是项目经理。以上文刘工为例,刘工曾经在"老师傅带新人"制度下,获得超过一年的"培训"。但实际上他不注重个人形象,过多佩戴饰物、个性化的发型,说话不分场合等等的问题,显然告诉我们,他连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都不清楚,独立承接项目就无从谈起了。

第三,取消"老师傅带新人"制度,改为从各个专业领域的优秀项目经理或者管理干部中选材,作为企业的内部培训师,以专职或者兼职的形式,对企业员工定期开展沟通技能的培训,或者是经验交流分享。如果是专职的形式,需要人力资源部专门设置此类岗位。如果是兼职的形式,注意给予培训师足够的激励。

第四,在选拔任命项目经理时,应该增加项目经理沟通能力的考量因素。建议使用小组面试或者内部竞聘等形式,增加管理层对项目经理的了解,并从客观上加强项目经理本身对沟通能力的重视。

第五,制定清晰的考核细则,奖惩明确,调动项目经理的主观能动性。

第六,各地区的沟通方式特点,不是简单的上课说教可以解决的,建议企业组织多层次的项目经理活动,特别要注意让来自各个不同地区的项目经理互动,让项目经理从实践中感知不同的沟通方式,并从中学会如何应对。

第七,适时适当轮岗,打破专业壁垒。建议企业适时适当的情况下,采用项目经理轮岗的方式,让项目经理本人,切身实地的感受来自不同专业的问题。那么,当他再回到项目经理岗位,或者更高的管理岗位,就能更好的理解各个专业的问题与需求了。

二、个人方面原因及提升策略建议

1、个人原因

笔者认为,除了从企业的角度建立新的企业文化,制定新的制度外,针对项目经理本身,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项目经理主动学习意愿很低。电信运营商很多项目经理本身来自技术领域,他们对技术知识的学习意愿很强,却不重视管理知识的学习,对于沟通能力的学习意愿更低。根据笔者观察,很多项目经理认为,沟通就是说话,沟通能力与生俱来,根本不需要再学习。他们表现出对管理知识、沟通能力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低。

第二,项目经理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具体的事务上,而没有精力做好管理协调的工作。这种现象在电信运营商非常普遍,有组织分工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项目经理本身从技术岗位晋升而来,没有及时转变思维适应新岗位,他们更愿意自己做具体的事情,而不是通过有效沟通实现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项目经理也因此花费过多时间做具体事务,没有时间实践项目。

第三,项目经理过于追求项目的进度与结果,忽略在项目中锻炼沟通能力的过程。电信运营商是大型国有企业,企业内出现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就会出现项目小组成员偷懒少做事,甚至是不做事的情况。这是项目经理锻炼与发挥沟通能力,提升管理水平的最好时机。而许多项目经理本身过于强调项目的进度与结果,他们认为只要把事情做完就可以,谁做都一样。因此,他们错过了很多在项目中锻炼沟通能力的过程与机会。长此以往,即使是所谓的"资深项目经理"或者是"老师傅",也未必是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

2、提升策略建议

第一,主动增强沟通能力的学习与培养。项目经理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加强沟通能力的知识与培训,比如,参加在职的研修班,企业内部培训或者各种私营机构的能力提升训练等等;项目经理也可以透过与优秀的领导同事的交流,获得沟通能力的经验。把上述渠道获得的知识,经过实践与总结,内化为自己的个人心得,全面提升沟通能力。

第二,项目经理应及时转变思维,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学会使用有效的沟通方式,达到整合项目小组成为团队的目的。

第三,项目经理应该注意在强调项目进度与结果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过程控制,只有在过程中注意锻炼与发挥自己的沟通能力,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进而是"优秀的"项目经理。

参考文献:

[1]许成绩,等.现代项目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2]沈晓青,等.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财经界,2007,(8).

[3]王庭军,贾小波.浅谈项目管理中的沟通[J].管理观察,2008,(9).

[4]金正昆.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J].现代交际,2007,(1).

[5]张涛,等.有效的沟通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谈专业管理团队如何做好项目沟通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06.(7).

[6]佚名.人际交往--你应该知道的技巧[J].生活,2005,(8).

[7[美]克里思-马修斯.硬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8]王强.圈子圈套1、2、3部及解码篇[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9]亚伦-皮斯,芭芭拉-皮斯.身体语言密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10]孙秀英.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时代经贸,2007.(7).

[11]李淑娴,焦弘.消除人际沟通障碍实现组织有效沟通[J].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范文学者、进修教师专刊,2006.

项目经理培训范文4

论文摘要:软件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软件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从分析、设计、编码到浏试、维护全过程)都能在管理者的拉制之下,以预定成本按期,按质的完成软件交付用户使用。目前,软件项目管理不善的新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将在分析软件项目管理存在的新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时策办法。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深人,应用软件的规模及复杂程度也日趋大型化、复杂化,这就导致软件开发的方式也从早期的单兵作战式或手工作坊式渐渐转变为集团化、工厂流水线式的团队协作开发方式。这种情况下,如何管理好项目的每一.步运作,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是每一位项目主管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软件项目管理存在的新问题

(一)缺乏项目管理系统培训。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较少或不够系统。项目经理或管理人员不了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和一些常用工具和方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项目管理知识的指导,完全依靠个人现有的知识技能,管理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大。在软件企业中,以前几乎没有专招收项目管理专业的人员来担任项目经理(甚至很少是管理专业的),被任命的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技术上独当一面,而管理方面非凡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二)对项目计划熟悉不足。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功能熟悉不足。项目经理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项目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做计划是走过场,因此制定总体计划时比较随意,不少事情没有仔细考虑;阶段计划因工作忙等理由经常拖延,造成计划和控制管理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管理。没有计划或者是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计划的项目是一种无法控制的项目。

(三)管理意识存在偏差。部分项目经理没有意识到自己项目经理的角色,从总体上去把握管理整个项目,而是埋头于具体的技术工作,造成项目组成员之间忙的忙、闲的闲,计划不周、任务不均、资源浪费。在软件企业中,项目经理大多是技术骨千,技术方面的知识比较深厚,但无论是项目管理知识,还是项目管理必备的技能、项目管理必备的素质都有待补充和提高,项目管理经验也有待丰富。有些项目经理对于一些不服管理的技术人员,没有较好的管理方法,工作不好布置的工作只好自己做。另外由于工作分解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项目任务无法有效、合理地分配给相关成员,以达到“负载均衡”。

(四)相互间缺乏沟通。在项目中一些重要信息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在制定计划、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技术新问题或成果等方面和相关人员的沟通不足,造成各做各事、重复劳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些人没有天天定时收邮件的习惯,以至于无法及时接收最新的信息。

(五)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项目经理没有充分分析可能的风险,对付风险的策略考虑比较简单。项目经理在做项目规划时经常没有做专门的风险管理计划文档,而是合并在项目计划书中。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充分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胜,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的章节简单应付了事,随便列出几个风险,随便地写一些简单的策略,对于后面的风险防范起不到什么指导功能。

(六)项目干系人相关新问题。在范围识别阶段,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有关人员及其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以致于无法得到完整需求或最终经权威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由于项目经理的工作新问题,客户参和程度部不高,客户方相关责任人不明确或对范围和要求责任心不强,提出的要求具有随意性,项目前期对需求的确认不吃积极;或者是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各话、昨是今非但同时又要求目尽早交付;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无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二、加强软件项目管理的办法

(一)加强项目经理的系统培训。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和实践,再丈上项目管理知识和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组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应实行项目经理知识技育资格考核制度,让项目经理自觉补充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和一些常用工具和方法。

(二)提高项目经理对计划的熟悉。在高上术行业,日新月异是主要特征,因此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提高目经理的计划意识,采用项目计划制定相关各种知识、技术、具,加强对开发计划、阶段计划的有效胜进行事前事后的评估。超级秘书网

(三)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实通过对考核乡勘际的合理设定和宣传引导项目经理更好地做好项仁管理工作。技术骨干在担任项目经理之前,最好能经过系统的目管理知识,非凡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学习,实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意识。

(四)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制定有效的择通制度和沟通机制,对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的事件进行通报作夕教提醒,以提高沟通意识;沟通方式应根据内容而多样化,甘究有效率的沟通;通过制度规定对由于未及时收取邮件而造成壮失的责任归属;对于非凡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通以确保传达到位。超级秘书网

(五)提高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意识。通泛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把握风险识别、量化、策略探究、反应控制尔工具和方法把握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通过加强对项目知划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审核提高项目组的风险管理意识。总结本表业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及其策略作为风险管理计划中必要的风险详容,并切实评估相应策略的有效胜和可行险

(六)理清项目头系人。项目的目的就是实现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愿望。项目干弄人管理应当从项目的启动开始,项目经理及其项目成员就要分耀项目干系人包含哪些人和组织,通过沟通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驱动他们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减刁琪对项目的阻力,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项目经理培训范文5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大型商业银行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在总行的科技组织体系中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承担本行系统和产品的研发等工作。经过多年的摸索,研发部门也逐步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研发管理体系,覆盖了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程序开发、软件测试到投产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基本能够满足自身经营发展和业务创新的需要。但也应该看到,商业银行的软件研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效率不高、版本有缺陷甚至引发系统故障等问题,与业务需求和客户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软件研发的精细化管理。

1.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控制

研发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系统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是第一要务,控制好软件质量将从源头上确保系统上线后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因此,在按照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完整流程开展研发的基础上,需对每个阶段的管理进行细化,同时还要保证各环节之间做好无缝衔接,从制度、流程等方面入手,制定精细化的标准和管理要求并严格执行,将可能由产品质量引发的风险控制在研发阶段,避免产品“带病上线”。

2.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

人们通常认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提高效率存在一定的矛盾,精细化管理很可能会带来效率的降低,其实,在项目实际研发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因为项目管理流程过于粗放和各环节衔接不顺畅而导致软件研发过程中出现项目范围失控、进度延误、效率低下、预算超支、产品质量较差等问题;另外,由于缺少统一的工具平台,项目组成员之间缺少信息共享和沟通,也不利于项目顺利实施。因此,对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精抓细管项目流程各环节活动,提高工具自动化水平,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

3.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和贴近客户需要

对于科技研发部门而言,在确保软件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满足业务需求和客户要求是最终的目标,即当下被普遍提及和追求的极致客户体验。在“多”(任务多)、“快”(时效性强)、“好”(质量好)的背景下,研发部门往往容易犯“省”的错误,甚至省略了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最终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在软件研发过程中,为了达到业务需求目标,需要制定周密、详细的研发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制定差异化的项目管理策略,促进开发与业务相融合,及时响应业务需求,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

二、软件研发精细化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软件研发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统筹考虑流程、制度、工具、人员、考核评价等方面,制定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才能够达到提升软件研发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1.细化项目级别和类型,制定差异化的项目管理策略和流程

商业银行由于金融业务的多样性和信息系统架构的复杂性,研发项目数量众多,导致管理难度日益增加,采用统一的项目管理策略越来越难以满足不同类型项目的实际需要。为更好地契合项目实际情况,需要在原有软件研发管理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类型的项目进行细分,并制定基于分级分类的组织级项目管理策略。根据项目规模、复杂度、关联系统、重要性等特性,可以将商业银行软件研发项目分为三个级别:(1)大型工程通常指规模较大、复杂程度较高、涉及多个业务领域或系统的大型工程,一般是多个项目的组合。其项目管理工作往往比较复杂,例如,需要由项目管理办公室(PMO)成立工程协调组负责统筹协调相关事宜;优先保证工程中项目所需的各项资源;更加紧密地跟踪工程中各项目进度、风险和问题;严格管控工程中各项目的实施过程、代码及文档质量等。(2)重点项目通常指由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战略规划或技术研发特点圈定的一些需要重点实施的项目。其项目管理工作没有大型工程复杂,但需要项目经理具备丰富的经验,保证项目所需的资源;紧密跟踪项目进度、风险和问题,严格管控代码及文档质量;项目实施过程可在组织级管理规范允许范围内进行裁剪。(3)一般项目指除上述大型工程和重点项目之外的其它研发项目,该类项目往往数量最多,而且由于银行业务种类繁多,项目实施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该类项目按照业务特性进一步细分,分别明确适合不同类型项目的研发过程管理、文档管理、考核评价等要求。例如,互联网金融类项目往往需要采用迭代式开发模式,对于研发过程管理、文档要求有别于其他类型项目;数据分析类项目由于偏重数据的收集、分析、加工和统计,其文档模板与通用模板差别较大;对于含采购的项目,在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文档要求、考核评价指标设计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特别定义。采用分级分类的项目管理策略可有效解决商业银行软件研发项目种类繁多、项目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项目研发效率,更好地满足商业银行软件研发工作实际需要。

2.建立分层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多措并举促进制度落地实施

目前,商业银行大多已建立了统一的软件研发管理制度,但在制度体系建设和制度落地实施效果上,各家银行水平参差不齐。制度是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并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实施,项目管理才具有真正的规范性和执行效力。在制度建设层面,首先是建立分层次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针对商业银行软件研发过程中涉及的不同项目类型、不同参与部门制定或补充管理细则、工作指南等,进一步细化管理要求,为研发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和指导。其次是加强制度宣贯。软件研发的参与人员众多,仅就软件实施阶段而言,通常包括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架构设计师、测试经理、应用支持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要让制度规范深入人心,除了做好制度宣传解读,还需要对各级人员进行宣贯,针对不同角色组织不同层次的培训,从而实现日常工作执行与制度规范要求相匹配。最后,随着实际工作的发展变化,需要对项目管理制度规范进行及时更新,并根据需要及时补充新的管理细则、工作手册等。只有建立完善的精细化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才能使参与软件研发的所有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3.以自主研发为主,搭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统一协作工具平台

商业银行软件研发管理流程复杂,涉及人员和部门众多,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往往分散在各个工具之中,或通过邮件、公文等形式进行分别处理,这种方式导致项目管理流程碎片化,不利于掌握项目整体管理状态;同时,由于各家银行项目管理流程往往具有各自的管理特点,市场上很难有成熟的项目管理软件完全满足行内需求。商业银行软件研发工作参与方往往涉及业务部门、科技部门(含开发中心、测试中心、数据中心等),项目管理包括立项管理、业务需求研制和评审、项目计划及审批、项目任务分解、软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测试管理、缺陷管理、变更管理、投产管理、结项管理等多个流程。通过自主研发工具,实现软件研发项目从立项到结项的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为不同部门、不同角色的人员提供统一协作平台,即可实现对项目管理流程的统一监控和跟踪,以及项目管理数据的集中管理和使用,从而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效率,达到项目精细化管理目标。

4.健全项目经理培训体系和资质管理机制,形成项目经理培训、考核、聘用的闭环管理

项目经理作为研发项目团队的核心,其专业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商业银行应加强项目经理的培养,对项目经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系统化的项目经理培训体系。从培训内容上可以分为项目管理理论培训、专业技术培训、案例讨论、优秀项目经理经验分享、外部交流等;从培训对象方面可以分为高、中、初级项目经理培训;从培训师资方面可以采用内部师资和外部师资,从而实现对项目经理的全面培养。二是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项目经理资质管理机制,综合考虑项目经理经验、项目考核情况、项目经理考试情况等对项目经理资质进行评定,同时将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反过来作用于项目管理实际工作,例如不同级别、规模和复杂度的项目需要由不同资质的项目经理来承担。通过上述措施,实现对项目经理培训、资质评定和聘用的闭环管理,有效提高商业银行项目经理精细化管理水平。

5.建立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提升项目量化管理水平

项目经理培训范文6

1.

开发框架

开发的系统中所应用的技术都是基于JavaEE,技术成熟稳定又能保持先进性。采用B/S架构使系统能集中部署分布使用,有利于系统升级维护;采用MVC的开发模式并参考SOA体系架构进行功能设计,使得能快速扩展业务功能而不会影响现有系统功能的正常使用,可根据实际业务量进行部分功能扩容,在满足系统运行要求的同时实现成本最小化。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系统功能隔离运行,保障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图1.开发框架与体系结构图

1.1.

web端技术栈

(1)前端采用elementUI/jquery/bootstrap/vue实现,前端和Controller交换数据基于json格式。

1.2

业务端技术栈

(1)

业务端基于springboot、springMVC、JPA、SpringData技术栈构建,对于复杂的系统则采用springCloud构建。

(2)

四层分隔:controller(Facade)/service/dao/entity,其中façade主要用于生成json,实现和前端的数据交换。

(2)命名:按照功能模块划分各层包名,各层一致。

2.

系统安全保障

2.1

访问安全性

权限管理是系统安全的重要方式,必须是合法的用户才可以访问系统(用户认证),且必须具有该资源的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该资源(授权)。

我们系统设计权限模型,标准权限数据模型包括

:用户、角色、权限(包括资源和权限)、用户角色关系、角色权限关系。权限分配:通过UI界面方便给用户分配权限,对上边权限模型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策略根据角色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角色的变化

性较高,如果角色修改需要修改控制代码。

而基于资源的权限控制:根据资源权限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资源较为固定,如果角色修改或角色中权限修改不需要修改控制代码,使用此方法系统可维护性很强。建议使用。

2.2

数据安全性

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比较常用的是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层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操作系统层面通过防火墙的设置。如设置成端口8080只有自己的电脑能访问。应用系统层面通过登陆拦截,拦问请求的方式。密码不能是明文,必须加密;加密算法必须是不可逆的,不需要知道客户的密码。密码的加密算法{

MD5--不安全,可被破解。需要把MD5的32位字符串再次加密(次数只有你自己知道),不容易破解;加密多次之后,登录时忘记密码,只能重置密码,它不会告诉你原密码,因为管理员也不知道。

3.

项目计划的编制和管理

本公司项目基于敏捷过程的方式组织,项目计划基于需求和团队反复讨论的过程。在开发系统时都经过了解需求,开需求分析会议,确定开发任务,推进开发进度,测试,试点,交付等开发步骤,其中具体内容有:

1,了解需求:跟客户沟通,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对需求进行过滤,最后整体成需求文档

2,需求分析会议:也就是项目启动会议之后要做的事情,对拿来的需求进行讨论,怎么做满足需求。主要对需求进行全面的梳理,让开发,产品,项目都熟悉整个需求。

3,确定开发任务:根据敏捷开发法则,需求变成一个一个功能点之后就是安排开发任务了。根据团队现有的资源合理分配任务,和时间节点

4,

推进开发进度:在开发的实际过程中,注意节奏的把控,注重功能点完成的时间点。

5,

每一个功能点完成之后都会有测试工程师进行单元测试。

6,试点单位进行试用,然后解决问题。

7,交付

4.

项目进度保障体系

4.1制度保障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强有力的开发指挥机构和开发保障体系,投入能保证开发进度如期实现的足够的开发队伍,实行专业化开发。建立从项目经理到各开发人员的开发任务,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需求变更进行协调管理,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开发的公共类保证开发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强化开发过程的时间点把控问题,对开发任务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在时间点内完成开发任务。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开发团队、个人的积极性。编制科学合理的总体开发进度计划,运用专业管理软件,对开发计划进行动态控制;并在总计划的基础上分解明确的月及旬计划,项目经理抓住主要技术难点,严格按计划安排组织开发,重点抓好关键技术的开发。定期检查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对开发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进展和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不断优化开发的方案,保证各开发有条不紊的执行。

4.2开发进度开发工期保证措施

任务分发将利用一流的开发策划、高效的组织、科学的领导和动态的控制,用一流的运作与协调、一流的技术框架与技术、一流的团队素质等来实现一流的管理,从而通过过程控制实现最终产品的精品,满足客户对工期、质量等各方面的要求。

完善的开发计划保证体系是保证项目工期的纲要,掌握开发管理主动权,全面而宏观的控制整个开发的过程,是保证开发进度的关键。通过完善的开发计划保证体系,采用先进的开发计划计算、设计软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开发进度计划。

1.

编制三级网络计划

在开发过程中中我单位将分级编制网络计划来控制整个项目的开发。

(1)一级网路计划

根据项目总工期控制项目各阶段里程碑目标。

(2)二级网路计划

根据各阶段分项业务的工期目标控制分解成分部目标。

(3)三级网路计划

主要技术使用控制周计划和日计划。通过对关键技术开发编制标准业务,建立计划统计数据库,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工期进行全方位管理。

2.制定派生计划

根据总控工期、阶段工期和分项业务工作量制定出技术保障、商务合同、物资采购、设备定货、人力资源等派生计划,是进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最迟完成或最迟准备的插入时间原则,制定各类派生保障计划,作到各项工作有备而来,有章可循。

工期保证体系框图

技术保证体系

综合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体系

技术总监

开发组织设计

技术总监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试验室

项目经理

奖惩制度

岗位责任制

经济责任制

开发团队

单元测试

技术培训

测试用例

开发进度计划保证

月度计划

季度计划

年度计划

技术工作责任制

技术标准

设计文件

招标文件

技术规范

技术工作标准化

开发团队

实现工期目标

4.3施工进度三阶段控制措施

(一)开发进度“事前控制”

1.积极做好业务需求,业务流程等准备工作,为自己尽早投入开发创造好条件,把准备工作做细做充分,确保按时无障碍开发。

2.编制详细的开发进度计划,包括需求文档,业务分工计划,业务流程等。

3.关键技术或特殊技术编制相应的开发进度计划,制定相应的节点,编制节点控制计划。

4.编制开发节点实施细则,明确搭接和流水的节拍。

(二)开发进度“事中控制”

1.严格审核开发人员的进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并监督各人员按照已制定的开发进度计划进行开发。

2.在本项目开发期间,按开发进度需要,配备充足的开发人员,确保时间点的正常运行。

3.在开发期间,每周结束前,组织召开一次碰头会,协商解决当周开发过程中和第二周开发中将会发生的问题,应解决的问题决不拖延。

4.狠抓开发进度与质量,加强技术培训。只有在确保技术过关、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求速度、讲进度、抓工期。

5.根据开发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和调整开发进度,并定期向客户通报系统开发进展情况。

(三)施工进度“事后控制”

1.根据开发进度计划,及时组织测试人员通过事先编写的测试用例进行分项测试与系统测试。

2.定期整理有关开发进度的资料,汇总编目,建立相应的档案。

5.

项目质量保障体系

5.1过程中的保证

依据项目的软件特点、合作方的项目实施要求,采取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模型设计,软件详细设计,单元测试设计,编写单元测试,系统培训,系统测试等一些列的措施在过程中保证项目的质量。

5.2技术方面的保证

公司研发人员均为国内高校分子计算机专业或招聘的高级技术人才,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扎实丰富,整个团队具有高级工程师、博士的人才搭配,具备强大的持续研发能力。

5.3软件质量管理责任分配

角色

职责

配置管理员

制定、创建和维护配置库,提供文档规范,并传达到各个部门。

QA(质量保证)

参与项目各个阶段的评审,进行过程评审和产品审计,检查文档和代码的规范执行情况

QC(质量控制)

软件测试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测试人员进行软件的测试设计和执行工作

5.4工作产品和活动

活动

责任人

工作产品

是否可裁剪

项目立项

项目经理

项目计划

配置管理员

配置管理计划

QA

质量保证计划

测试人员

系统测试计划

需求管理活动

项目经理

需求调研报告

需求规格说明书

用户、项目经理

用户确认书

QA

评审报告

设计过程、决策分析活动

设计组

概要设计说明书

界面设计图

详细设计说明书

项目经理

决策分析评议表

QA

评审报告

开发编码、集成过程活动

项目经理

版本记录

QA

评审报告

开发人员

程序代码

系统测试活动

测试人员

测试用例、测试报告

QA

评审报告

项目结项、交付与维护活动

项目经理

培训教材

用户手册

安装手册

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经理、客户

用户验收报告

QA

评审报告

项目跟踪与监控活动

项目经理

项目问题跟踪日志

QA

不符合项问题跟踪记录表

项目跟踪与监控活动检查单

风险管理活动

项目经理

风险管理列表

QA

风险管理活动检查单

配置管理活动

配置管理员

配置状态报告

变更请求审批表

变更跟踪记录表

QA

配置管理活动检查单

评审活动

项目成员

评审报告

QA

评审活动检查单

5.5评审

评审是以一种正式的形式进行,如有正式的、事先定义好的有关职责的各种角色,并遵循组织规定的流程。

对于任何工作产品的审计,都会组建与之对应的专门评审组,包括作者、主持人、记录员以及陪审员若干。评审组的成员可以包括PPQA、项目组成员,但不能有作者的直接领导或者管理者。

评审小组先召开一个预备,作者会针对工作产品向大家做个总体的介绍,例如讲解一下本工作产品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其相关的实现

细节、开发标准等。应该允许甚至鼓励评审组成员动手查看工作产品,或者查看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检查单。

评审小组的主持人负责确定什么时间开始真正的评审会议,在预备会和正式评审会议之间,评审小组成员对工作产品进行彻底检查,并依据相关标准和准则评审工作产品。

在预定时间,评审小组成员以会议形式聚在一起,依次对产品进行检查,主持人负责对整个会议的进展进行控制,记录员记录下这个过程。

在工作产品中发现的每一个缺陷都会被认真记录下来,并被适当分类。

会议结束后,负责人需要分析相关缺陷,找出产生此缺陷的原因并加以修正。

主持人应确保所有的缺陷都会得到解决和修正。如果过程需要加以变更的话,应将相关问题移交相关的质量保证人员。

阶段

评审内容

评审时机

参加人员

是否可裁剪

计划阶段

项目计划

项目启动会议

项目所有成员

配置管理计划

项目所有成员

质量保证计划

项目所有成员

系统测试计划

项目所有成员

需求阶段

需求调研报告

项目评审会议1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设计阶段

概要设计说明书

项目评审会议2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UI设计图

UI美工、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详细设计说明书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决策分析评议表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编码阶段

代码检查(1)

项目评审会议3

开发组成员、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代码检查(2)

开发组成员、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测试阶段

系统测试用例

项目评审会议4

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组成员、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系统测试报告(1)

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组成员、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系统测试报告(2)

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组成员、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阶段

用户手册

项目总结会议

项目所有成员

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所有成员

5.6质量保证(QA)

QA工作审计产品

文档

责任人

项目计划

项目经理

需求规格说明书

项目经理

概要设计说明书

项目经理

源代码

开发组

系统测试用例

测试组

系统测试报告

测试组

用户手册

项目经理

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经理

入最佳实践库的产品

项目经理

QA工作中需要审计的活动

活动

评审时机

项目立项

计划阶段

需求管理活动

需求阶段

设计过程活动

设计阶段

决策分析活动

设计阶段

开发编码活动

编码阶段

集成过程活动

编码阶段

系统测试活动

测试阶段

项目结项

阶段

交付与维护

阶段

项目跟踪与监控活动

每月一次

风险管理活动

每月一次

配置管理活动

每月一次

评审活动

每月一次

QA审计中的不符合项目问题

对QA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问题要写入《不符合项跟踪记录表》,以邮件的方式发给问题的相关人员,做好和项目成员、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之间的沟通,问题的上报流程:项目组成员沟通解决——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总经理。QA要对不符合项问题进行跟踪与监控,直到问题解决,QA验证并关闭不符合项。

6.

系统测试验收方案

系统测试验收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工作内容,分别是验收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文档验收以及项目终验。

6.1.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即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依照双方合同约定的系统环境,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设计满足建设方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并能正常运行。验收测试阶段应包括编写验收测试用例,建立验收测试环境,全面执行验收测试,出具验收测试报告以及验收测试报告的签署。

6.2系统试运行

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测试环节以后,可以开通系统试运行。系统试运行期间主要包括数据迁移、日常维护以及缺陷跟踪和修复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了检验系统的试运行情况,甲方可将部分数据或配置信息加载到信息系统上进行正常操作。在试运行期间,甲乙双方可以进一步确定具体的工作内容并完成相应的交接工作。对于在试运行期间系统发生的问题,根据其性质判断是否是系统缺陷,如果是系统缺陷,应该及时更正系统的功能;如果不是系统自身缺陷,而是额外的信息系统新需求,此时可以遵循项目变更流程进行变更,也可以将其暂时搁置,作为后续升级项目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6.3系统文档验收

系统经过验收测试后,系统的文档逐步、全面地移交给客户。客户按照合同或者项目工作说明书的规定,对所交付的文档加以检查和评价;对不清晰的地方可以提出修改要求,在最终交付系统前,系统的所有文档都需要验收合格并经双方签字认可。

6.4项目终验

在系统经过试运行以后的约定时间,双方启动项目的最终验收工作。 最终验收的工作包括双方对验收测试文件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系统试运行期间的工作状况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系统文档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结束项目工作的认可和接受。 项目最终验收合格后,由双方的项目组撰写验收报告。

7.

技术服务与支撑

我公司在合同有效期内提供免费维护期和长期的技术服务,向用户用户相关技术人员免费提供原理和技术上的指导和咨询,使用户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本协议的软件开发及测试成果。

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相关部门人员现状,一旦系统安装调试完毕投入正常运行后,卓安公司在交付本系统的一段时间内,专门指派若干名专业工程师为用户使用部门进行指导培训和维护,直到用户安排的技术人员能完全接管本系统的操作管理为止。

7.1.

现场支持

系统在售后期间,提供7×24小时的技术支持服务。如系统出现故障,将保证30分钟远程响应;影响生产的故障4小时抵达现场,并派出专业工程师在8小时内排出故障;不影响生产的故障8小时内抵达现场,并派出专业工程师在2个工作日内排除故障。如在2个工作日内无法解决,将在2日内向用户方提出详细解决方案及日程安排,交给用户方确认。

7.2.

技术支持

长期电话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和远程在线服务。用户可以随时拨打技术支持热线电话或通过远程协助进行有关技术咨询,专业技术人员会耐心解答用户的问题。免费提供需求预测、系统规划等支持。当用户需要对系统扩容、调整时,将免费协助用户准备预算、规范书、工程有关事项。

7.3.

常规维护

系统在售后期间,会安排工程师定期对系统进行运行检查。如有功能需求分析范围内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维护期后发现的在需求规格说明书范围内问题,同样及时进行修改。对用户提出的方便操作和易用等可用性方面的要求,尽可能满足用户要求,并保证在接到要求后两周内解决。用户提出性能要求,如属于软件编制因素导致性能较差,技术人员主动调整软件,以提高性能,保证在一个月内解决。

7.4.

变更管理

对系统的应用平台和开发、运行环境以及应用系统的变更和升级的详细资料第一时间提交用户。

8.

培训计划

8.1.1.

培训工作概述

用户软件系统项目建设完工后,为了使各个使用本系统的部门能熟练的操作系统,利用系统提供的功能来处理日常工作,本公司将对使用系统的相关部门员工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

培训过程按系统使用部门划分,分别培训各部门使用的系统功能点及业务流程。另外为了用户管理需要,将重点培训2名系统管理员,培训系统管理相关功能。

8.1.2.

培训规范

由于培训过程涉及到时间、场地、人员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本方案所提及项只作为参考大纲。实际培训安排因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并下文到各系统使用部门。

培训的效果与参与人员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客户各部门对参与人员要做好工作,引起重视。主管部门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在培训结束并且参与培训人员试用一段时间后,组织一次系统使用测验。

通过系统使用培训,达到以下目标:

Ø

使相关使用部门了解系统运作,熟悉系统功能。

Ø

使系统有效的推广到相关使用部门,让员工积极参与使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