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科学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科学调查报告范文1
以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和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大学英语学业成绩的关联性,从而引导大学英语教师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引导学生采用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江苏某地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以大三学生为主的100名本科生。其中,男生60名,女生40名;理科生86名,其他专业门类14名;二本学生80名,三本学生20名。被调查学生家庭住址属于农村学生50名、集镇学生22名、城市(含县城)学生28名。被调查学生就读的高中地点属于农村中学12名、县城中学42名、地市级及以上城市一般高中14名、地市级及以上城市重点高中32名。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手段是经过该课题研究小组在充分酝酿和集中讨论基础上制定的一份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资料;第二部分是问卷内容。个人资料部分不涉及个人隐私内容,也不涉及姓名、年龄等信息。问卷内容共54道题,每道题有四项选择答案,即A赞同;B有点赞同;C不太赞同;D不赞同。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而公正地就每道题只选一个答案,问卷使用的语言是汉语。采取不记名方式,由课题小组成员对面向全校开放的公选课班级随机分发给100名学生。本次调查问卷共分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
四、结果与分析
根据100名学生所选问卷调查的54项选题,结合动机的种类分别用下面图表来表示(有些选题的所属种类有重叠):从表1可以看出,完全赞同自己的英语学习产生于内部动机的为41.3%,而有点赞同的比率占80.9%,不赞同的占11.8%。这充分说明,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可英语学习应该是自发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与英语学习兴趣紧密相连的。有了对英语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才能为之不断努力,面迎接各种挑战。同时,完全同意外部动机与自身英语学习有关的占38.1%,占了总数的1/3以上。这说明,学生学习英语往往不是对英语直接发生兴趣,而是通过英语学习得到其他目的,实现其他愿景。从表2得知,近景直接动机和远景间接动机的四个选项都相差不大,上下不超过4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一半是有远景直接动机驱动,一半是有近景间接动机驱动。也就是说一半对于英语学习的内容和结果产生兴趣,而另一半的英语学习是与英语学习的社会意义以及自己未来的前途相关联的。表3说明,完全赞同或基本赞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与大学英语学习相关联的分别占43.0%、31.7%,34.0%、26.3%,40.0%、27.6%,而不大赞同或不赞同的人数最多不超过21.8%。从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求知欲和英语学习兴趣呈正比。学学英语过程中,体验成功的需要尤为重要,它能巩固英语学习的求知欲,从而形成稳固的学习动机。多数学生认为学学英语能满足以后的工作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能为以后工作中表现出好胜心和进取心。别人的赞许,自己所附属长者的鼓励或认可是附属内驱力的表现。持附属内驱力与大学英语学习相关联观点的学生也占40.0%和27.6%。由此可见,教师的赞许和同学的鼓励以及亲属的肯定或表扬对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表4可以看出,完全赞同或基本赞同成就动机、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三种动机与大学英语学习相关联的百分比相差并不明显。由调查数据得出,多数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学习必须有兴趣来支撑,而不是靠外界的诱因或奖惩加以维持。但是有40%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也要表层动机来维系,升学、奖励、惩罚、取悦于老师等外部因素或“要我学”观念也影响着大学英语学习。表5说明,完全赞同或基本赞同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与大学英语学习有关联的人数相差也不明显。甚至认为工具型动机大于融入型动机人数多出1-2个百分点。由此看出,学生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目的而学学英语,如通过某些英语考试或获得某些职位的工具型动机绝对不在少数。
五、启发与建议
小学生科学调查报告范文2
活动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学们对课外书的涉猎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科普读物、报刊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65%,诗歌占5%,科普读物占10%,报刊杂志占20%。从阅读情况来看,小说类偏多,占总量的65%。同学们的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我认为小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科学调查报告范文3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其中又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一至二年级学生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这一要求表明在小学低年级养成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极其重要的。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一阶段的课外阅读要求又是极容易忽视的。
1、我所面对的是一年级新生,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我要就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作较全面的了解,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对象、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
2、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发现我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并简单提出对策。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涉及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对象、课外阅读的习惯;家长的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三、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谈话调查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工作之余你读书吗?
经常读 有时读 没时间 30.6% 53.4% 16% 这张表表明家长大多数有较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孩子家庭文化氛围的建设。也许工作繁忙之故所致,有些家庭读书不能形成习惯。
2、你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吗?读多长时间?
调查显示,家长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读书问题。而且大多数家长能按老师要求给孩子有选择的读书。
根据我每天布置,约占98%的家长都能做到一起读,时间30分钟。
3、您孩子喜欢阅读吗?他平时看什么类型的书?
童话故事 漫画等画报 科普类 其他 78.7% 14.8% 6% 有97%的学生喜欢阅读。从这张调查表不难看出,童话故事类和漫画类的书籍最受学生欢迎,而科学类和古诗词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得较少。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天读书,自主性不大。
4、从上面这张调查表很容易看出,一年级学生的学前识字量程度不一,大部分孩子的识字量有限,阅读速度受到影响,独立阅读的能力欠佳。
5、阅读方法没有得到重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随意翻翻过就算了,更多的家长较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缺乏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观,少部分家庭中缺乏读书的氛围,未能较好地为子女提供学习的榜样。
五、几点建议
(一)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二)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尤其在小学一年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责任重大,应想方设法,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当学生出现阅读障碍而引发厌读情绪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
(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本着推荐、自由选择的原则让其广泛阅读。阅读书籍的来源还可以是信息量大而丰富的网络世界。
(四)给予一定的阅读指导。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应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
小学生科学调查报告范文4
【摘 要】文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白银市初级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总结了地理课堂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学生活动;有效性;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6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编号:GS[2014]GHB0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学生活动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笔者设计了“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和“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以及“地理教学资源统计表”,对教师和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层面。①教师在地理课堂上采取的学生活动形式主要有讨论、调查、访问、查阅、收集资料、演示。在诸多形式的活动中,被认为最有效的是讨论和演示。②调查显示,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大多来自课本和教参设计,目的基本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这过程中,80%的教师会考虑到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③大多数学校的地理课堂一周为两节,只有白银市第十一中学的七年级地理一周为一节,使得地理课堂的容量较大,任务比较繁重。④课堂活动效率不高的原因,有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活动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实施,而影响教师缩减,甚至取消学生活动的原因,98%的教师均认为是升学压力所致。⑤设计的学生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教师普遍认为,首先应有助于知识的掌握,所实施的学生活动应可操作,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有效的学生活动。⑥教师的再教育基本流于形式,不仅对教师没有太大帮助,而且近几年的培训以网络培训为主,时间短任务重,反而成了教师的负担。通过调查,教师普遍希望得到实实在在对工作有帮助的学习,如地理制图技术、教学教法等培训。
2.学生层面。①通过调查,有61%的学生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会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些问题,30%的只是有时候会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些问题。②80%的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学生活动能够吸引他们,17%的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学生活动不能够吸引他们。③60%的学生认为地理课上的动手操作活动有必要且比较喜欢,22%的学生认为地理课上的动手操作活动没必要且不喜欢。④75%的学生觉得地理课堂的学生活动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⑤62.07%的学生课堂活动以讨论为主,其次是调查、收集材料,演示,游戏。⑥而在诸多形式的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讨论,其次是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动手制作模型和工具使用频率最低。在诸多形式的活动中,学生最喜欢的是游戏,其次是演示、动手制作模型和工具,最不喜欢的是讨论。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是讨论,其次为演示。⑦64%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生活动,14%的学生很少参与或偶尔参与。⑧68%的学生觉得活动太难,无法完成,18%的学生认为没意思,13%的学生认为别的同学早就有结果了自己没必要参与。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活动形式单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诸多活动中,利用最多的是讨论,它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活跃课堂气氛等优点,因而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亲睐。演示、游戏、动手制作模型(或工具)、调查走访、收集资料这些活动形式虽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并不适合每一个地理问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采用的频率不是很高。因此可以发现,地理高效课堂学生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
2.学生活动的实效性不强。无论是现在所倡导的高效课堂还是有效教学,都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课堂设计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活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升学压力和课时的限制,原本设计好的学生活动在上课的过程中被压缩甚至于彻底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满堂灌,很多学生活动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很好地去实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由此看来,地理课堂上很多学生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都有待探讨。
3.学生活动的目的性不强。有时,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只是发现教学参考资料上有,就原封不动地搬了上来,并没有考虑课堂需不需要,要用这个活动达到什么目的,普遍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学生活动的目的不够明确。由此可见,学生活动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学生活动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将知识内化为地理思维,使学生的地理能力有所提升。
三、对策
1.变观念,提升学科地位。长期以来,语数外和物理化学占据着主课的地位,政史地生不被重视。白银市的中考中,地理只考30分,由于所占比值太小,地理科目成了一块 “鸡肋”,学生、学校和教师都不太重视。很多地区初中地理科目并非中考科目,地理课也经常被主课老师所占用,这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对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地理技能。地理科目也应该成为通识科目,而不能仅仅以考试为目的,适当增加地理课节数,提升地理课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2.加强培训,提升课堂效率。正因为地理科目一直不受重视,这也导致地理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1)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2)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应紧扣地理科目,如地理制图技术、制图软件的应用等。
(3)适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地理科目的培训班和教学研讨会,邀请地理科目的优秀教师进行讲座与展示,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提升地区地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地区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4)充分发挥QQ群、YY等聊天工具的作用,进行地理教学经验的交流和问题的探讨,同时也可资源共享,促进地区教师的共同进步,探讨适合本地区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开发地方性地理教材。
3.增加投入,完善教学资源。由于地理科目的特殊性,在上课过程中必须借助地图、仪器、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地理科目长期以来不受重视,加之教育经费有限,地理科目的硬件设施薄弱,仪器设备短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使得有些课堂变成了讲堂,教师教学手段单调,一些学生活动自然难以开展,高效课堂的实施也受阻。因此,在提升科目地位的同时,还要加大投入,完善地理教学资源,条件允许的地方可开设地理专用教室,促进学生活动的有效实施。
小学生科学调查报告范文5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生本教学的调查结果分析
淄博师专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教材自2007年开始使用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程。淄博师专实施生本教学改革已经一年有余。生本教育理念落实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总结和反思的。笔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从大一、大二、大三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了不同专业的4个班,共计12个班的学生作为样本,共发放了560份问卷,有效回收513份,回收率91.6%。同时对5名教师和12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
关于“你喜欢学习本门课程吗?”一题,12.6%的学生选择了“很喜欢”,64.7%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喜欢”,19.4%的学生选择了“不太喜欢”,3.3%的学生选择了“很不喜欢”。从调查结果可见,仅有77.3%的学生喜欢学习本门课程,这表明我校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程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
当问及“下列课程,你更喜欢”时,只有13.8%的学生选择了“本门课程”,另外50.8%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22.6%的学生选择了“选修课程”,12.8%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公共课程”。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普遍喜欢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对其他课程,尤其是教育类公共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
2关于学生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调查分析
在问及“课堂教学中,你认为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时,49.5%的学生选择了“以讲授法为主”,4.3%的学生选择了“以讨论法为主”,46.2%的学生选择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讲授法仍是我校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虽然有不少比例(46.2%)的学生选择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但是根据访谈调查发现,课堂讨论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个别环节涉及。
关于“课堂教学中,你认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态度是”一题,46.8%的学生认为教师“非常注意教学方法,虚心征求学生意见”,44.6%的学生认为教师“比较注意教学方法,偶尔征求学生意见”,8.6%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太注意教学方法,很少征求学生意见”。
当问及“你对本门课程任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满意吗?”时,23.7%的学生选择了“很满意”,57.8%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11.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7%的学生选择了“很不满意”,这表明目前我校大多数学生对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表示满意,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当然,仍有不少学生不满意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结合开放性题目的分析,大多数学生期望教师不要“一言堂”,渴望师生共同讨论。
3关于教师在教学准备方面的调查分析
在“你觉得老师了解你对本门课程学习的需求吗?”一题中,选择“很了解”的学生占14.2%,选择“比较了解”的学生占56.1%,选择“不太了解”的学生占26.5%,另外还有3.2%的学生选择了“很不了解”。
在问及“课堂教学中,你认为教师在教学准备方面”时,6.2%的学生表示“重视学生状况,对教学内容不太关注”,39%的学生表示“重视教学内容,对学生状况不太关注”,还有54.8%的学生表示“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兼顾”。
通过以上两个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多数(54.8%)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做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兼顾,尤其是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仍有很大比例的教师(39%)只重视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4关于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调查分析
关于“你上课前是否提前认真预习本门课程”一题,仅有3.1%的学生“经常”预习本门课程,44.5%的学生“偶尔”预习,29.4%的学生“仅临时翻看”,还有23%的学生表示“从不”预习本门课程,这表明学生普遍对课前预习不够重视。
当问及“教师是否会布置课前作业帮助学生预习新课”时,仅有11.3%的学生选择了“经常”,55.9%的学生选择了“偶尔”,12.2%的学生选择了“上课前临时布置”,仍有20.6%的学生选择了“从不”。教师对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消极态度。
在“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方面”一题的回答中,39.6%的学生认为“经常给以指导,鼓励学生思考和开展合作学习”,50.3%的学生认为“有时给以指导,偶尔开展合作学习活动”,10.1%的学生认为“从不给以指导,不太注重开展合作学习”。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50.3%)对学法指导不够重视,这可能是导致部分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5关于教学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结合的调查分析
当问及“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用哪些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时,选择“联系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创设教学情境”的占39%,选择“联系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的占16.4%,另外还有44.6%的学生选择了“二者兼具”,这表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意识到了教学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问及“课堂教学中,你认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时,48.3%的学生表示教师“讲授内容十分丰富,经常把所学知识与小学教育教学相结合”,34.5%的学生则表示“讲授内容比较丰富,偶尔把所学知识与小学教育教学相结合”,还有17.2%的学生认为“讲授内容不太丰富,很少把所学知识与小学教育教学相结合”。
6关于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分析
在对“老师在教学中做以下哪一种改变,能让你更愿意学习本门课程”的调查中,高达59.2%的学生选择了“从小学教育教学中会碰到的实际问题入手进行教学”,另外有10.7%的学生选择了“增加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16.7%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深入浅出,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13.4%的学生选择了“注重教学方法,使要记要背的东西容易记住”。
当问及“你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时,选择“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讨论为主”和“二者兼具”的各占14.2%、9.2%和76.6%。
在“你认为最理想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题的回答中,11.1%的学生认为是“教师精讲,学生听”,41.3%的学生认为是“师生共同探讨”,26.7%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讨”,还有20.9%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互助学习”。
关于开放性题目“如果愿意的话,请简单描述本门课程在你心目中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的回答中,多数学生提到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联系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等。
(二)对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1教师方面
所有接受访谈的5名教师都表示尝试过几次生本教育课,但是都没有全面开展生本教育教学改革,大家一致认为上合堂课学生人数众多,而且学校的教学设施还不够健全,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有的教师提出这样的见解:生本教育理念本身是好的,可是当它成为一种模式的时候似乎就成为一种形式了。还有的教师提出这样的质疑:我们现在上课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采用案例教学法等,这难道不是生本吗?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甚至存在误区。
2学生方面
接受访谈的12名学生中,学生普遍反应不太了解生本教育理念,甚至个别学生根本没听说过生本教育。不少学生反应他们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当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感觉不知所措。部分学生表示这种生本教育课堂上乱哄哄,担心学不到东西。访谈结果表明,学生一方面缺少对生本教育理念的了解,另一方面确实需要转变学习方式。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生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反思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主动性欠缺
老师重视教法忽视学法、学生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导致学生中普遍存在“60分万岁,多1分浪费”的想法。
2教学模式刻板机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采用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讲的多,学生讨论少;课堂讲的多,课外活动少;结论下得多,学生思考少;理论讲得多,学生实践少。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形式刻板。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抽象,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和教师不能有效沟通,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和响应,导致了教学的恶性循环。
3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不够
教师对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布置重视不够,无法帮助学生预习新课。课堂上缺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方面做得不够。
4教师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认识还不透彻
部分教师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认识还不透彻甚至存在误区,虽已具有生本教育的意识,但仍未完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这种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5教学集体规模偏大,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教学集体规模偏大,班额编制需要调整。教师教学所利用的教室的物理环境,尤其是合堂教室的教学环境需要改善。
总之,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在淄博师专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生本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发现问题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参考文献
小学生科学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 就业歧视
一、调查报告的设计背景与方案
(一) 调查背景
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并不是很乐观。作为特殊群体的农村女大学生,处境更是步履维艰。“来自农村”让她们承受着地域带来的限制;“身为女性”使她们在无形中遭遇着性别的歧视。
(二) 调查对象
选择即将毕业的农村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三) 调查方法和过程
此次调查主要采取随机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两种调查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并运用个别访谈法。问卷调查着重从性别、地域、学历、调查对象自身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个别访谈主要是针对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通过访谈,以期了解她们在就业中的真实状况。问卷调查,理工系回收85%,文科系回收80%。
二、关于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条件还是工资水平都是较低的。她们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各种歧视:
(一)农村女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向:
1.个别用人单位的就业招聘内容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的要求
2.个别用人单位的就业招聘的面试中存在着潜在的不合理要求
(二)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职业岗位层次出现差异
女大学生就业多聚集于教育、饮食、文秘等服务型行业[3],而那些要求能力较高的岗位,女性人才所占的比例却比较少,尤其是农村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
(三)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收入存在差异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农村女大学生所处的职业岗位层次存在差异,从而也造成了其收入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四)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
农村女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因性别和地域等因素受到限制,致使她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比男大学生和城市女大学生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三、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歧视给自身带来的影响
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各种歧视,包括地域上的、外貌上的、学历上的等等,这些都给他们自身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对心态的影响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被失业加剧了她们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
(二)对未来期望值的影响
许多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性别歧视,对她们的未来期望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对性别看法的影响
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的各种限制和障碍,让农村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性别观念上更偏向认为男性比女性有优势,从而在生育上更偏爱选择男性。
(四)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往往把一部分原因归罪于家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了造成了家庭生活的不和谐。
(五)对社会认可程度的影响
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就业歧视,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找不到自我价值,在沮丧中降低了对社会认可度,不相信社会。
四、农村女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关心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保证她们顺利实现自身价值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真正了解这一非正常现象即就业歧视背后的原因,从而把握问题的所在。
(一)客观原因
1.制度原因
(1)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带来的弊端。
(2)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带来的弊端。
(3)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不到位。
2.法律原因
我国有关就业歧视的立法本来较少,而针对遭遇就业歧视的农村女大学生,国家更是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一些法律流于形式。
3.经济原因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要顾及企业的成本。而女性在生理上本身存在着相对于男性弱势的一面,如此,这给一些用人单位带来了借口,即排斥聘用女性,包括女大学生。
4.文化原因
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性别文化对男女角色有了固定的定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对女性就业的歧视。
(二)主观原因
当然,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就业歧视也有自身的一些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信息闭塞,不自信
2.部分农村女大学生期望过高,不能正视现实
3.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导致就业遭遇歧视
五、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对策探讨
根据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女大学生在遭遇就业歧视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应全面考虑社会的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以帮助作为就业主体的农村女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制度保障
1.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就业
2.加大正确性别文化的宣传力度
3.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
(二)法制完善
当前,我们国家在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把握好现实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完善法律法规
2.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三)学校方面
1.学校应根据就业市场的情况来设置专业,给予就业指导
2.学校可以以就业指导中心为平台,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
(四)个人方面
1.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2.大学生应自觉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3.不要自负和自卑,树立良好的心态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社会中存在的制度和规则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学校专业设置以及职业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不是一朝一夕得以解决的,用人单位招聘的观念也非一日能改变,因此,今后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依然严峻。所以,我们每一位农村女大学生应努力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身的能力,让自身的改变引领社会整个环境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赵银河.关于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文献资料,2010,(32).
[2] 傅静.从性别歧视的角度简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