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交通安全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交通安全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交通安全论文

大学生交通安全论文范文1

一、交通文化节之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11月6日,协会即将举办交通文化节之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同时邀请全校同学参与,这是协会开启发展之路的新起点。以前,协会绝大多的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数只局限于交通学院学生,而现在面向全校同学开放,服务的对象将更加广泛。

二、“交通文化节之交通安全标语、交通图标、交通安全教育征文、交通安全教育海报设计大赛”评审

11月5日,交通文化节征集大赛接近尾声,征集大赛截稿,作品评审工作即将开启。在11月8日前,协会将组建一个“20人”评审组,其中10人是协会从事交通安全教育的志愿者,而其他评委有其他学院志愿者协会推荐志愿者或者协会邀请老师等。协会始终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评审各项作品,坚持各个角度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同学参与交通文化节接受交通安全教育,而评审组也因为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而再次受到交通安全的教育和感悟。

11月8日,评审组将对所有作品进行人工初审,然后挑选优秀作品制作成展板以后在二教展出,同时将作品发布在校园网站,发动同学参与优秀作品投票,让广大同学们在投票的过程中观看作品,认识交通。

三、交通文化节交流论坛之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11月7日,交通文化节交流论坛之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将在交通学院501#举办,本次讲座将邀请交通学院交通工程教学与从事交通安全研究工作的老师为我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本次讲座也面向全校同学开放,相信有更多的人员参与,让更多的人关注交通安全,关注生命。

大学生交通安全论文范文2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长安大学主办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共同协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11637,CN 611369/U),主要刊载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领域的学术论文。《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60页,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共6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95,国外发行代号:BM1775。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版)是长安大学主办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韩国道路工程师学会、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共同协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20957564,CN611494/U),主要刊载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领域的英文学术论文。《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版)为双月刊,大16开,80页,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共6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305。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技术刊物(ISSN 1000033X,CN 611119/U),主要刊载国内外筑养路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材料、试验研究、应用技术、使用与维修经验,机械化施工技术与工艺,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论文。《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为月刊,大16开,80页,每期定价20元,全年共240元,国内邮发代号:5257,国外发行代号:M4170。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18879,CN 611393/N),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汽车工程、汽车运用工程、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学术论文。《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双月刊,大16开,128页,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共6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37,国外发行代号:BM5720。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16248,CN 611391/C),主要刊载长安学研究、交通运输、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季刊,大16开,160页,每期定价50元,全年共2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272,国外发行代号:Q2291。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26561,CN 611423/P),主要刊载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含生态地质和灾害地质)、资源勘查、测绘工程、地球信息科学等地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44页,每期定价50元,全年共3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280,国外发行代号:BM4115。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是长安大学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32049,CN 611442/TU),主要刊载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建筑与基础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28页,每期定价50元,全年共3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40,国外发行代号:BM4981。

以上所有期刊均可在当地邮局订阅,如错过邮局征订,可随时通过邮局或银行直接汇款至长安大学杂志社订阅。

收款单位:长安大学杂志社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大学生交通安全论文范文3

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市民素质的高低。交通环境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形象,关系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共同阅读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演讲稿,请您阅读!

交通安全演讲稿1大家好!我们生活在车辆日渐增多,已经让道路变得拥挤和安全事故多发的环境中,而我们每天都要上学、放学,怎样才能做到安全出行,是每个学生面对的问题。

怎样安全出行呢?

首先,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个学生应该做到的。红灯停,绿灯行的口号人人都知道,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了吗?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交通法规,为自己的安全提供保障。

其次,在上学,放学过程中,同学们在马路上打闹,乱穿越马路的行为也应该改正。

而不乘座无安全保障的车辆,拒绝黑出租,黑校车就是我们对安全做出的选择。

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遵守交通法规,为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从自己做起。

谢谢大家!

交通安全演讲稿2交通安全陪伴你我,交通安全是一盏照明灯,时时刻刻提醒着你我要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人人都说,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错过了就没有机会。可是,又有多少人为了一时快捷,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过马路不注意交通灯……做出一些不安全,为了一己私利,不守交通法的行为。但是,有时为了一时快捷,有可能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细节决定命运!”有的时候在大家过马路的时候,就是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导致一场场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事故就像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器,危害着人们的生命,他令到多少生命离我们远去,毁害了无数的家庭,毁害了无数的欢乐。

有一次,我在马路上目睹的一次交通事故,就时时刻刻地提醒了我要注意交通安全,谨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当时我和妈妈正在去商场的路上,我看见前方有一辆小车,小车上的驾驶员是一位阿姨,她当时一边开车一边与副驾驶座的另一位阿姨谈笑风生,聊得不知有多么地开心,可是突然有一位老奶奶在绿灯时过马路,那位开车的阿姨没有看到老奶奶,就撞了过去,一条生命又这样离我们远去。在那位阿姨开心的同时正因为她的一时不注意交通安全,祸害了一条活生生的性命。

还有一次,我去学完作文,就走在回家的路上,谁知,在我后面冲出一个小男孩,他手拿着一个色彩缤纷的皮球,一边跑步、一边在马路上嬉戏。谁知,马路上冲出一辆开得非常快的汽车,把小男孩撞倒在路边。就这样一条宝贵的性命又离我们远去。他只是因为在马路上一时玩耍,就失去了他宝贵的性命!

这是我们不忍睹的,怎么忍心让一位位不注意交通安全的人祸害一条条希望的生命。有多少人死于交通事故,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是数不清的。所以,为了不祸害这些生命,请遵守交通安全,千万别让一时方便,付出生命的代价。别为了一时快捷,让生命过早地画上句号。不遵守交通安全,可能会有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请大家遵守交通安全让失去生命的痛苦远离我们!

那怎么样才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让我们的生命更美好呢?在马路上不能随处嬉戏;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有一句关于注意交通安全的名言警句是这样说的:“乱穿马路,失道无助”就是说,要遵守交通安全,如果乱闯马路的话,就谁也帮不了你!

遵守交通安全,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每个人的责任,要学会保护自己,别再让交通事故再次发生!

交通安全演讲稿3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一(1)班的洪佳琪。

相信大家都听到过“平安是福,平安是金”的话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文明交通,与安全手拉手》。

“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这些交通知识,每一位同学都应牢记于心。车祸猛如虎,滚滚的车轮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因此,在马路上行走,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马路上玩游戏,也不能在马路上踢足球。在乘车时,不要把头伸出窗外。过马路时,应走斑马线。

“文明交通,从我做起”,我们小学生也向所有关心我们成长的大人们郑重承诺:一定学好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并用我们的小手去拉爸爸、妈妈的大手,文明交通一起走。决不随意穿马路、闯红灯,决不在公路上追逐玩耍并排走,时时处处做一个遵守交通法规,关心他人的文明好少年。

(唱)“祝你平安,噢~~祝你平安,你永远都幸福是我的心愿!”最后祝愿大家每一天都平平安安!谢谢!

交通安全演讲稿4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1996年2月,国家教委、aji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制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教育部将今年3月28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定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更好地珍视我们生命,在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时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

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

今天是第十四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们希望这个日子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自己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交通安全演讲稿5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违反交通规则。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治安事故……死亡的,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都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目啊!这其中也许有我过去、现在、将来的同学,这是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呀!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交通安全教育片”,使我感触更深。那一幕幕血淋淋地景象,让我看后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严峻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危险不仅仅是坏人造成的!安全意识淡薄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造成意外的源头。所以,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更好地珍爱我们生命,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过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大学生交通安全论文范文4

Abstract: In view of investigation for statu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using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at pres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brought by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on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and its cause, then puts forward to the ness of measures related to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effectively for the student workers.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学生工作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student work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178-03

0 引言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现状调查,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同学发放一定数量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大学生生活起到了扩大交际圈、更为方便的联系朋友以及宣传的积极作用,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安全问题。本文基于此得出对大学生日程行为的管理和教育建议,对目前从事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面向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一、二、三年级分别下发100份以上的调查问卷,并且注重男女的比例,共发放300份,回收287份,其中有效问卷268份,回收率96%,有效率90%,有效率达到了问卷调查发放的要求。调查问卷共设计12个问题,涉及年级、性格、城市或农村、社交网络平台种类、社交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等方面内容。

1.2 调查的方法

本文除了采用问卷调查法之外,还采用访谈法、文献研究等方法。

2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的现状

2.1 社交网络平台简介

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BBS则更进了一步,把“群发”和“转发”常态化,理论上实现了向所有人信息并讨论话题的功能。社交网络平台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在线社区,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如电子邮件、实时消息服务等。此类网站通常通过朋友,一传十十传百地把网络展延开去,极其类似树叶的脉络,称之为“社交网站”。

2.2 大学生主要使用的网络社交平台较统一

通过问卷的调查,反映出使用网络交友平台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是QQ、微博、微信三类网络社交平台。说明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的选择比较集中,大家都愿意在同样的网络平台上互相交流,如图1。

2.3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主要用于娱乐消遣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主要是“晒相片,发心情”,其次是联系朋友和家人以及通过网络关注最新新闻事件和结交朋友等,如图2。

他们认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表个人言论和信息更能够得到圈内人的点赞和关注,点赞和评论量越多代表自己人际关系越好,大家关注自己,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2.4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时间长

绝大部分的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大学生网络社交的时间占日常生活的时间的比重是很大的。按大学生上课时间换算,大学生每两节课90分钟,那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每天至少花费四节课时间用于网络社交,如图3。

他们认为使用网络交友平台可以有效的扩大交际圈、联系朋友、走在时尚前沿等优势,以后会更乐意地使用它,会成为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许多大学生对网络交友平台的弊端认识不够清楚。

3 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3.1 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生活的积极影响

网络社交平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数据、信息、需求等方面的交流和满足。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可以拓展人际圈、增长自身见识、抒发个人情感,还可以经商,改善收入状况,如图4。

3.2 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生活的消极影响

3.2.1 网络成瘾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个体如果对网络无节制地使用和依赖,就会导致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出现网络心理障碍现象,逐渐丧失正常的现实社交能力。

3.2.2 好坏不分,是非难辨

网上各种骗局层出不穷,很多大学生因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而迷恋于个人憧憬中而无法自拔,伤害了自己,伤害了别人,令家人、学校和社会痛心不已。

3.2.3 自我暴露

网络社交平台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和开放,这也意味着大学生的个人真实情况随即暴露于整个网络平台上,在虚拟世界吐露个人内心的情感,暴露自己的弱点,表露个人隐私,这将对大学生的个人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3.2.4 价值观迷失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成型的关键阶段,在网络平台随意发表个人言论,热衷传播政治、社会笑话,散布标新立异的奇谈怪论,甚至依赖网络,排斥真实生活,容易使大学生遭受不法份子的欺骗与蛊惑,被其引诱而做出有违社会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对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3.3 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影响的成因分析

3.3.1 网络社交平台创新了社交模式

网络社交平台,使用户能够简单方便地贡献内容,交流更便捷,范围更广阔。社交网络是在传统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络平台具有它的高效性、同龄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传统公共网络并不具备这些独特性。

3.3.2 大学生强烈的社会交往心理需求

随着个人身心的成熟,大学生充满着强烈的追新求异愿望。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满足了大学生强烈需求,其及时、便利、新颖、惊奇等特点吸引着大学生。由于大学生对新颖刺激的渴望,驱使他们不断体验网络交友,对未知的人和物充满好奇。

3.3.3 大学生对虚拟与现实世界的错位

网络社交平台的过度使用,容易令人产生现实与虚拟生活的错位,沉迷于网络社交的大学生,心理上过分依赖网络社交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疏远了通过传统人际交往的家人、亲友等社会关系。

3.3.4 大学生对主体性的过分追求

由于网络社交平台虚拟性,参与其中的人隐藏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网络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使网事脱离了现实,造成极大的夸张;再加上网络的监管仍不到位。网民为了博出众、点击量等,想方设法彰显自我特性,影响着大学生对自由产生极端的理解和认识。

4 网络社交平台影响下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和教育的建议

4.1 科学管理学校网络资源

学校网络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社交工具进行科学监管,并联合当地公安部门严管高校学生网络信息,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其次,控制学生宿舍上网时间,凌晨期间切断网络服务。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睡眠时间,避免学生过度沉迷网络社交等其他网络活动,促进身边人的交流。

4.2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应当关注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处理因为网络社交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开展安全教育、案例宣讲等形式,借助网络安全月等活动载体,曝光网络社交中的诈骗手法,提高大学生网络社交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4.3 拓宽育人渠道,提高工作的立体化

学校党团组织、学生团体等组织应当主动占领网络平台主阵地,关注网络社交平台的信息和言论,正确引导网络言论,主动传播和正面咨询,传递“正能量”。其次,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当改变传统的学生压迫式管理方式,形成“网络问题用网络方式解决”,通过参与网络社交平台,与学生在网上平等地互动交流。

5 改进效果

2014年11月24日至30日是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按照教育部思政司和省委高教工委宣传部有关要求,在师生中开展多项网络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周期间,该院举办网络安全周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内悬挂宣传横幅,在教学楼前的宣传栏张贴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海报,对学生文明上网、安全用网进行引导。同时,制作网络安全宣传图片,在校内电子屏滚动播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果。

今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各二级部门分别遴选了部门通讯员和网站信息员,各班级设立网络信息员,并组织人员参加网络信息安全培训会,围绕当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严峻形势,从国家信息管理法规与政策、网络管理机制和网络技术防护等三个层面就如何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作了专题辅导讲座。各院系400多个班级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主题班会,宣传面覆盖到全学院10000多名学生。

在网络宣传的同时,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以院系党总支、各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截至12月1日,全院共有近300名学生在网上参与答题,广大学生还参加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启动的“网安启明星”工程体验活动,健康上网、依法用网、文明护网的意识都有明显的改观。

6 结论

经过改进,该院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意识有明显的提高,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安全事大大减少,这说明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大学生之间安全、实时的交流以及拓展其人际圈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学院的网络社交平台的调研以及网络社交安全的宣传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该院将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切实形成一体化的网络教育工作格局。在今后工作中坚持网络文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两线并重,不断完善学院网络信息安全防控体系,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向“网络安全示范学校”的目标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利会.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实性――基于武汉市七所高校的调查与CNNIC的报告[J].新闻传播,2011(10).

大学生交通安全论文范文5

近年来,龙游县交通运输局机关党支部紧紧围绕局党委的中心工作,大力开展交通文化建设,在学习文化、惠民文化、廉政文化、安全文化、创新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坚持以“学习文化”建设为抓手,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学习文化”是指以机关广大党员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全体党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岗位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近年来,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营造“学习文化”的氛围,推进了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一是强调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首先转变那种将人身分成学习和工作两个截然分开的阶段性的传统观念。提倡终身学习,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新的学习理念。二是在学习的内容上,突出了“四个坚持”:坚持方向性学习,最根本的是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坚持能力性学习,要勤于思考,提高围绕中心、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深入基层,提高调查研究、服务基层的能力。熟练掌握文字表达、写作技巧,提高参谋服务能力。坚持创新性学习,对前人、他人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思路、新的应用并有新的成果。坚持博览性学习,学习一切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了解掌握当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思潮等最新发展动态,学会敏锐地观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拓宽视野,使自己正确把握时代要求,始终走在时展前列。三是在学习的方法上,注重了党员阵地教育与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有机结合。实践中,注重依托党校阵地,对党员进行全员培训;依托党员活动室,落实“”制度;依托职工阅览室,丰富党员职工的文化生活;依托红色阵地,组织革命传统教育。今年来,开办了党员身影活动长廊,以图片展览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党员在交通建设、管理、养护和施工一线吃苦在前,勇担责任的场景;组织党员到井冈山、上绕集中营缅怀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开展了结对帮扶、“献爱心、送温暖”、“关爱留守儿童”、“公路先锋林”活动;组织了摄影比赛、兰球比赛、歌咏比赛、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极大丰富了党员和职工的生活,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四是在学习载体上突出了创先争优活动、文明创建活动和学习“最美干部”、“最美司机”活动的有机结合。今年以来,我们在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上,迅速掀起了“学习最美干部、争做最美交通人”、“学习最美司机—吴斌”的热潮,深入开展“做最美交通人—我们的价值观”专题讨论活动。围绕“为最美交通人画像”这一主线,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就“最美交通人应具备哪些元素”、“如何做最美交通人”等话题进行学习讨论。在此基础上,组织了全系统“我心中的最美交通人”演讲比赛,挖掘、提练了徐晓飞等10名“最美交通人”的先进典型,同时,积极发挥机关职能作用,指导下属各单位广泛开展了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公路、文明窗口、文明示范岗活动,形成了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烈氛围。

二、坚持以“惠民文化”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三个服务”的基本理念

所谓“惠民文化”是指以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为手段,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通行”的基本理念落实到各项交通运输工作中,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交通人的工作成果,取得他们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认同和支持。

为加强“惠民文化”建设,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三亮三比三争”(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窗口亮职责;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争做服务标兵、争创满意窗口、争树优质品牌)活动。将(水运、路政、运政)等行政执法许可、道路运输证件办理发放、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等许可业务全部纳入办事大厅统一受理,做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分工合作、一窗出证”,实现受理“零推诿”、方式“零距离”、事项“零积压”、质量“零差错”、群众“零投诉”的“五零”服务目标。对地处偏远的地方,设立了流动许可窗口,主动上门为群众办理有关许可。与此同时,增添了座椅、水杯、饮水机和常用药品等便民设施,在办事大厅安装了LED电子显示屏,向广大办事人员播放有关交通的行政法规、相关政策和办事程序,方便办事人员办事。高考期间,为避免因为客流高峰耽误考生参加考试的时间问题,组织运管、路政、长运等单位抽调车辆,成立爱心送考车队,全力为考生们打造了绿色运输通道。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将新农村建设和“惠民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21省道文明公路创建中,利用志棠村与建德交界处一块荒地,清理掉原来的垃圾,种上草皮和花木,将原来的野荒坡建设成为21省道龙游建德交界处一大公路生态景观,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坚持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五化”工作模式

“安全文化”是“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核心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的全面归纳,是安全生产理念和精神支柱,其本质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

近年来,我们在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上探索出了一条“五化”工作模式:即:安全责任风险化、安全组织网络化、安全制度规范化、安全检查经常化、安全教育多样化。

安全责任风险化:就是对“安全文化”建设做到了“真重视、真落实、真整改、真奖惩”:局班子将“安全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每年专题研究“安全文化”建设不少于4次,局领导全年参与安全检查不少于12次,对检查出来的重大问题,亲自抓整改,确保整改措施一抓到底。同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年初,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平时,加强教育、检查和整改,确保目标责任落到实处。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取消责任人年度评先受奖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以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安全组织网络化:就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创安工作领导小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外来人口管理小组、应急抢险突击队、义务消防队、治保、调解组织等八个层面的“安全文化”组织网络。

安全制度规范化:就是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规范“安全文化”建设,并经常充实完善有关安全制度。近年来,在完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安全学习教育制度》、《安全例会制度》、《排查整改制度》、《矛盾纠纷调解制度》、《危险品管理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检查督促制度》、《总结奖惩制度》和《资料归档制度》。

安全检查经常化:就是做到每月对基层不少于一次安全检查,同时,根据交通运输行业特点和上级要求,及时组织季度、半年和年终大检查、春运安全大检查、雨季安全大检查、消防安全大检查,做到检查有计划、有记录、有整改通知、有反馈结果,有检查总结。

安全教育多样化:就是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注重了二个结合:一是在教育内容上,“安全文化”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党风廉政教育、行风教育、普法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树立起遵纪守法、依法行政、诚实守信的理念。二是在教育的形式上,将集中教育培训与知识竞赛、专题演讲、演练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相结合。近年来,先后组织了战备钢桥架设技能培训、依法行政系列培训、执法人员集中军训、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演练、公路水毁抢通演练和文明礼仪教育等。

四、坚持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预防职务犯罪新机制

所谓“廉政文化”是指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

近年来,我们将“廉政文化”建设渗透到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之中,突出了鲜明的交通特色:

一是坚持教育育廉,打牢廉洁自律思想基础。定期组织学习《廉政准则》、中央、县委和各级纪委有关廉政建设要求、规定,并结合交通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各阶段、各时期的廉政工作要求,对机关各职能岗位进行廉政分析点分析、分级,加强针对性教育,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是坚持“四同”、“三个结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四同”即:交通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合同同签订;质量、安全、进度与廉政阳光公开同考核;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模式与基层党建模式同探索;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与纪检、检察、党校等部门联动机制同建设。“三个结合”即:专项治理与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边查边改、随查随改”与督促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情况相结合。

三是探索阳光亮化机制建设,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设立公开栏、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公开重点项目招投标、重大物资设备采购、重大工程变更、重大人事调整、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对疏港公路、衢江航道开发、21省道与46省道连接线工程、龙游交通客运枢纽中心等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建设依据、廉洁从业、招标工作、设计管理、征地拆迁、履约行为、工程进展、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立功竞赛、监督服务等十二个方面内容进行公开,努力实现工程建设高效化、政策处理透明化、项目管理信息化、确保上述重点项目的高效、优质、安全、和谐。

四是探索权力运行实时监控机制的建设,加强对关键部门、重点岗位的监督。进一步完善24小时录像监控机制,交通执法公务车安装GBS卫星定位系统,实施24小时全方位监控。积极探索以电子政务网络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交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实现对权力运行的网上实时监察监控。

五、坚持以“创新文化”建设为抓手,引领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所谓“创新”,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有的规律,发明前所未有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我们以实现交通运输自主创新总体战略目标为动力,全方位、循序渐近地建设交通运输“创新文化”:

一是构建起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完备、制度健全、党员职工认同并自觉实践的“创新文化”体系,确立了符合时代特色的创新价值观,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竞争、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风尚。同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创新行为,逐步形成适应市场激励创新的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创新文化”。

二是建立了局和下属单位科普网络,积极开展科技宣传活动,关注科技创新动态,广泛宣传创新政策、创新典型、创新成果和领军人才,切实营造了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支持创新、人人推动创新的“创新文化”氛围。

三是开展了经常性的有特色的适合不同群体需求的“创新文化”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建立了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学习交流机制,领导干部注重创新导向学习,机关工作人员注重政策和创新思维的学习,工程技术人员注重新技术、新材料的学习和研究。

四是围绕中心工作,大胆创新实践。在21省道文明公路创建工作中,在试验路段采用了“湖沥青”新材料,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和抗老化、抗车辙的效果。在320国道文明公路创建中,继续采用了“湖沥青”新材料。同时,积极引进了美国的水泥路面共振破碎技术,开展了大粒径碎石层、1.25公里“应力吸收层”新工艺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了“创新文化”。

大学生交通安全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交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27-02

社交网络,俗称SNS,其学理上是以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中的交流手段为基础,在互联网中营造人际交际与信息交流的新兴网络平台,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在几年前已经风靡全世界。近年来,随着我国手机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微博、开心网、人人网、微信等为主的社交网络迅速崛起,《2010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指出近37.5%的参与者为学生群体[1]。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社交已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社交中,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是较快接受网络的群体,也是受网络影响最强的群体。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开阔大学生视野,带来高科技、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学习成绩下降,人际交往淡化,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自我迷失,甚至有的大学生相信网上爱情、网恋,还有的导致网络欺诈等。

(一)迷恋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网络上各种知识浩如烟海,并以其所特有的新颖快捷、互动平等,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网络交往中一些娱乐内容也会对大学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下滑、不能正常继续学业。在一些高校对学生做退学警告、退学等学籍处分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过度迷恋网络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课程不及格无法继续学业。

(二)沉迷网络,导致网恋误区

网络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网络聊天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无论是天南海北、距离多远,通过网络都能轻松地畅谈。高校网络已基本普及,所以大学生上网聊天已成为校园里的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些同学在网聊的同时会引起网恋。网恋几乎已成为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时尚。

(三)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淡化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以电脑和网络为中介,与所交往对象不用面对面交流,通过QQ等聊天途径与对方交流思想、观点等,可以随时选择交往对象和交谈内容,也可以自由行动、不受限制,真实地表达自己。这种虚拟世界可能对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在现实中缺乏真诚并怀疑别人,从而无法正常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长此以往,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减少了现实生活中参加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和班级组织活动的机会,与同学、朋友、老师、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不敢交流、不想交流,导致人际交往淡化。

(四)网络欺诈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社交网站和网上聊天工具已走进大学生的生活,网络社交满足了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空虚、渴望交友和缓解释放心理压力的需要,在网络社交的虚拟世界中,很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往往较轻易相信别人,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大学生网上聊天交友的心理,以交友、谈恋爱为谎言,骗取对方的信任,约其见面或是骗财骗物甚至骗色,更有甚者谋财害命,而受害者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

(五)对生活缺乏热情,导致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都是用的虚拟角色,而且也不是直接接触,这常常会导致双方心理产生信任危机,甚至可能引发人格障碍。网络即时聊天、BBS、各大论坛、百度贴吧之类的虚拟社区基本都不是实名制的,不能保证人们发表言论的真实性,这使多数大学生在参与网上交际时抱着一种游戏的心态,发表言论不负责任,也不相信别人的言论。网络和现实的差别还可能导致大学生形成攻击型人格或双重人格,不少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网上却很活跃。这当然有其好的一面,可以使这类学生找到宣泄感情的平台;但也有其不好的一面,部分自控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会沉迷于网络,现实中与人交往愈发减少,甚至可能产生自闭症等不良后果。

(六)网络社交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减弱

在对部分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问题的调查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上网聊天、网络交往没有那么可怕,认为网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更坦诚,所以很多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更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没有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二、对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对网络社交重视力度不够。

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网络虚拟社会都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但目前网络社交工具并不安全可靠。360服务报告称2013年第一季度,360共接到用户反馈的网购欺诈事件926例,涉及八类骗局,从受害群体来看,超过半数的网络欺诈受害者是高校大学生,而在网络兼职欺诈的受害者中,高校大学生的比例更是高达80%以上。由此看出,社会媒体对网络交往的舆论力度不够,相关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网络虚假信息、非法入侵行为时有发生,而受害者多数为生活阅历简单的青年大学生。

(二)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没有足够重视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健全了校园网站,并有相对应的思政教育网,但很多高校对网络社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学生网络思想动态了解把握不够。

(三)由于网络世界缺乏约束机制,只能靠自觉

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校园向社会的转型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完全成熟,生活阅历简单,对社会现实认识不够深刻,辨别能力差,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很多大学生认为在网络交往中,大家互不干扰,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失去了约束机制,从而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网络行为不文明,道德意识弱化,自我约束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弱。

三、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策分析

(一)社会应加强舆论引导,推选网络社交实名制

社会应注重舆论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上网意识,形成道德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关于网络社交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一些社交网站实行实名制上网,为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社交提供健康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

(二)高校要加强网络交往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安全教育,把网络交往安全教育列为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学生处、保卫处、团委要增加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各院系的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班主任、辅导员等从事学生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学生网络交往安全教育引导,端正上网动机,防止轻率和不正当网恋,提高警惕,增强识骗避险能力。

高校可开设网络交际、公共关系学等选修课帮助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交际。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及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社交能力特别是网络社交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汇编典型案例、模拟演练、播放相关影片等。辅导员则应充分利用级会、班会等机会结合学生表现情况进行讲评,告知大学生常用的急救电话如110、120等,鼓励大学生在受侵犯时积极向家长、老师和公安部门及其他社会有关机关寻求帮助和救援,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同时把有关的法律法规、网络社交的安全注意事项等结合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案例进行网上教育,普及安全知识[2]。

(三)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网络已成为广大青年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其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共青团是高校团员青年根本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是高校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更应该注重网络新媒体在团组织中作用的发挥。当前,微博、微信、QQ等网络传播工具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使共青团组织面临着如何提高团员青年的网络鉴别力,如何把握导向、引领青年。网络时代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所以共青团组织就要善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又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在思想引领、组织动员、舆论引导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1.正视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力,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交流情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越来越受青年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青年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新媒体的主要传播对象。2012年初,下发了《关于在全团广泛运用微博开展工作的实施意见》,高校团委微博得以快速发展,几乎覆盖各个团支部,团委微博以新浪和腾讯微博为主,微博内容围绕上级团组织要求和各高校活动特色,以传播正能量为主要内容。高校团组织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平台的沟通、联络、交流和聚集方式,加强与青年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举办大学生微博大赛、微信大赛,规范微博、微信管理,将其作为一种工作交流平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使微博、微信等成为开拓共青团事业的一种有效载体。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青年大学生的注意力,减少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比重。2014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联合下发了中青联发(2014)2号《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全国各高校团委纷纷开展“三走”活动,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减少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时间。团组织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增加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从中增长知识、培养兴趣、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从而减少网络社交时间,让学生真正走下网络,走向校园,走向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四)大学生自身应摆正心态,正确认识网络文化

生活态度决定处世方式,大学生应正确看待网络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网络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传播了不少优秀文化。大学生应利用网络摄取积极的知识,比如关注国际及国家大事,了解就业信息,阅读有益书籍及文献,提升自身的能力,充实自己的生活[3]。大学生应该摆正心态,合理利用网络信息交流这一有利工具,进行适当的网络社交,促进大学生学习和人际交往技能,利用网络交往的功能促进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雷.社交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