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类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类论文

工商管理类论文范文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进程加快,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逐步市场化必将浮致人才的全球性竞争在国内展开,甚至进一步加剧。作为时代先锋的当代大学生,是整个社会金字塔中的极具上升潜力的一层,他们面临着由理论到实践的巨大人生跨越,竞争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机遇与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他们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与适应性和开拓性思维以及极强的进取心,并有着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较轻的社会压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当代大学生如何主动学习,培育与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凸现个人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工作实践终的持续竞争能力,以在人才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摆在众国高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同时也是每个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旱是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最开始核心竞争力只是经济学的观点,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所以被引入经济、管理以外的几乎所有领域,其概念也逐渐被引申到了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事实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每个个体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套用普哈拉哈德和哈默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内化了的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能够史加有效地让用人单位快速接纳自己从而取得工作机会的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大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结构的优化、技能水平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途径,全而整合发展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性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找到适合才能发挥的工作岗位,理想就业而实现自身价值。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水平、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关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木要素,至今仍众说纷纭,没有公认的明确的定论。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笔者认为主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坚实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几大基本要素。

1.1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

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价值取向、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强烈的社会贡任感。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是高校毕业生顺利成功就业的敲门砖。

1.2坚实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复合型知识结构是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理科知识与文科知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综合体现,是系统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灵活的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完善而全而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前提,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标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适应未来工作的新型人才。

1.3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

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终身学习观念、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融通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想象能力、能动应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同化顺应能力等,是各种智力性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综合参与的结果。学习创新能力是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是大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1.4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人的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行为符合社会身份,能与他人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涉及适应社会和人际适应两个维度,具体包括生活知识技能的掌握、正确活目标的确立、社会生活规范的遵守、社会群体的融入、社会角色的承担、社会生活的适应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

2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调查分析

本文以某些高校部分工商管理类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涉及5所高校共计1000名学生。实际收回问卷982份,去掉填涂失误等无效问卷后共计收回有效问卷956份,回收率达到98.2%。限于篇幅,调查过程在此不予赘述,下面详细分析本次调查的结果。本次调查设置了4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客观的获取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①在“良好的心里素质方面”方面,有336人显示“非常好”,348份人为“良好”,142人为“一般”,剩余的130人为“不好”,分别占到有效问卷总数的35.1%,36.4%,14.9%和13.6%。显然,认为非常好或良好的共计71.5%,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心理素论文质都不错。②在“坚实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方面,有382人被调查认为“一般”,262人显示为“良好”,170人为“不好”类型,剩余的142人为“差”,分别占到有效问卷总数的40.0%,27.4%,17.7%和14.9%。从这个结果看,大多数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并不具备坚实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只有少数学习努力,目的明确的学生知识面较好。③在“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方面,有481人为“一般”,205人为“较强”,159人为“差”,剩余的111人为“很强”,分别占到有效问卷总数的50.3%,21.4%,16.7%和11.6%。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的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还是一般的,只有部分学生创新能力强,这与各自的自我锻炼和学校的培养方式有关。④在“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277人被判定为“较强”,336人为“一般”,225人为“较差”,剩余的118人为“很差”,分别占到有效问卷总数的29.0%,35.1%,23.5%和12.4%。相当一部分工商管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所欠缺,事实上,这与大目前高校的培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工商管理类论文范文2

 

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但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备受争议,“正经受着废除与续存的舆论煎熬”。当前很多高校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1 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

 

本科生导师制最初起源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者们研究发现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内涵的精髓在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关注学生个体优长,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在我国,21世纪初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试点, 随后各高校开始逐渐引进与实施。我校在2010年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刚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主要是在第三学期根据学生的专业,将本科生分配到相应专业的指导老师名下,2012年开始调整在第二学期对大一的学生就分配指导老师,无特殊情况,指导老师大学期间不会变动,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本科生导师制下,我校师生双方在课余时间就学业学习、专业选择、论文撰写、各级各类专业竞赛、职业生涯发展等内容进行沟通交流,还可参与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设计、实地调研,进入实验室尝试开放式研究型实验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团队学习、竞争合作、钻研创新的氛围,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 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知,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侧重应用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通过对本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师生进行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论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毕业论文教学的时间和精力缺乏保证。毕业论文通常安排在大四,这个时间正好也是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公务员考试、考证等,精力分散,很多学生往往是在未经充分收集资料和调查基础上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写作。我校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分为选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开题报告、正文的写作、修改等几个部分,学生必须正确地分配时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另外,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师生比持续攀升,1个专业教师往往指导7-8个本科毕业生,大多数教师还带研究生或函授学生毕业论文,再加上其他较多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以往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无法保证论文指导质量。

 

其次,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且招聘单位对学生毕业论文也无较多要求,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有些老师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往往也是能放则放,纪律不严明,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过于宽松,缺乏量化标准,学生也易敷衍了事,毕业论文教学不能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再者,学生缺乏论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前期科研能力的训练。从课程体系上看,本科教学中几乎没有毕业论文相关的基础课程训练,致使学生到撰写毕业论文时基本功欠缺,甚至不知如何查阅、引用、归纳、梳理、运用相关文献资料。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书写格式不规范,选题大而空、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甚至出现抄袭和引用不当等学术不端行为。

 

最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烦琐,论文答辩流于形式。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指导老师都需要填写大量表格, 评审环节多而烦琐。然而答辩和考核环节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过于宽松,缺乏量化标准,对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严重滑坡趋势。

 

3 本科生导师制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优势

 

(1)师生互动相对频繁,毕业论文教学时间充足。当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指导关系确立以后,通过多次、方式多样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导师熟悉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组织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个性优势。同时指导活动与毕业论文进行结合,可以将毕业论文工作前移,学生在第三学年甚至更早, 就可开始有意识关注论文写作、论文选题等。因此,实行导师制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由第四学年集中指导变为分段指导,在平时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实践调研、写作等训练,毕业论文撰写就轻车熟路了。

 

(2)激发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具有科研性质的论文,体现了学生的科研潜能、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在本科生导师制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导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具有学术权威的科研专著和论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技能大赛,申报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引导学生去思考、 质疑、探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为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思维训练。

 

(3)培养写作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写作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成绩,也会直接影响未来就业、职位晋升与日常生活。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后, 师生之间有了更多沟通的机会。导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参加论文写作相关的活动, 进行适度的写作训练。进入高年级后,可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增加有关文献综述、调研报告和期刊论文的写作练习,掌握论文写作规范。同时,学生可以在小组了进行口头汇报,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毕业论文写作和表达的演练和基础,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4 本科生导师制下实施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4.1 本科生导师制下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学校及教学单位对本科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提供本科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政策及制度保障。例如,2012年10月本校工商管理学院试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其中提出“结合我院学科及专业特点,我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这一新的尝试,可发挥学生的特长,选择合适毕业论文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可行性,同期还试行了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毕业论文成果形式、基本规范和要求、考核认定办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除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形式以外,并提出符合相应要求的“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果、在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可申请免于开题。

 

4.2 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运行管理措施

 

在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要想顺利进行,需要师生的共同协作。首先,导师的管理涉及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导师所在院系。学校应明确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教学任务,根据专业要求,确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以及如何考核评价等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其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及配合。对学生管理主要涉及教务处、学生处和所在院系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需要必要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的规范,如可以规定每月面谈几次,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短信、QQ群、电子邮件、微信和飞信等多种方式和学生交流补充,尽量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得到应有的指导。对于学生在享受被指导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并积极参加导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与导师交流,可要求学生填写指导记录进行约束。

 

4.3 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管理机构需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根据毕业论文教学过程,把考核指标具体化、定量化,考核结果应当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考核业绩与年度绩效、岗位聘任、晋职晋级挂钩。如指导学生完成一个挑战杯项目,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就可以给予导师奖励;如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或者第一申请人身份申请一项专利,导师都应当获得指导奖励。对学生参与毕业论文教学的评价也应要有一套严格的办法,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学分折算、评优、免开题、毕业论文替代、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激励。

 

5 结语

 

经过近5年的运行,我校本科生导师制逐渐完善,在毕业论文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科生导师制下,对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改革,可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的前提下 ,让学生早日进行毕业论文方面的准备,鼓励参加一定形式的科研 ,参与实验实践训练,既能达到毕业论文教学要求顺利毕业,又有利于学生专业意识、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声望 ,是一项值得探索、尝试、推广,促进本科生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工商管理类论文范文3

1.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工商管理类课程最基本的一个特点就是活动性。工商管理类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工自然科学类课程,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理论都是来源于对成千上万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概括、总结、提炼和抽象,都是最具实际活动性的课程。正是因为来源于企业和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实际,使得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知识虽然是理论,但又不是一般的纯理论或纯学术问题,而是与实际情况存在极其紧密联系的应用性理论。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就不仅仅只是知识点、基本原理等的识记理解,也不是如计算机、测绘、画图等一样的某一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应该注重其实际活动性,主要是注重与课程的理论应用性相关联的、工商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素质的养成,诸如专业阅读能力、专业信息收集能力、专业分析提炼归纳能力、专业写作能力、专业表达沟通说服能力、专业策划能力、专业组织能力、专业人际能力等等。一般学生和不少青年教师,尤其是缺乏工商企业实际锻炼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研究生或青年教师,不少认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比较务虚和空泛,虽然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很多,但大多变成了讲故事,忽视或没有认识到该类课程教学需要达成的正是培养切合工商企业实际需要的能力素质,也没有把对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认识,上升到系统性的扩展学生上述诸多方面专业能力素养的层面。

2.工商管理类课程特点与形成性考核的契合性。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工商企业实际所需的诸多种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而这些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采用实时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训练。另一方面,形成性考核的特点正是注重过程、注重参与,注重过程参与中知识、技巧、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习得和养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工商管理类课程具备的特点、同这一特点相适应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形成性考核的特点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这一天然契合性为我们探索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提示了有益的方向。

二、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从注重过程参与中综合素质的习得和养成出发,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基于形成性考核的非传统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

1.注重阅读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的。工商管理类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计划、总结、会议纪要、公司方针政策、调研分析报告、市场信息文献等各种材料。因此,在该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能力尤其是专业阅读能力的训练是极其必要的。要运用广泛的阅读训练的教学方法,通过快速阅读、慢嚼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自主阅读、任务阅读、专业阅读、业余阅读、精深阅读、泛览阅读、专门专题阅读、博闻广看阅读、教材阅读、专著阅读、学术论文阅读、财经评论阅读等等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阅读训练,培养锻炼学生广泛的信息搜集、分析、提炼、综合、归纳、演绎、抽象等能力。

2.注重表达的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类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大量面对的是开放式、非结构化、动态性、人际谈判型的企业工作环境与沟通模式,具备较强的表达说服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提倡多问“为什么”。要通过采用提问回答、案例讨论、观点发表、三分钟演讲、五分钟辩论、谈判情景模拟、招聘面试实训等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演绎、归纳总结、概念抽象等能力,锻炼经管类学生提出观点、收集论据、进行说服论证的专业表达能力。

3.注重写作的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类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想提升或上升到一定的管理层次,是需要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必然要面对不少专业写作活动。因此,仅只训练会阅读、会表达还不够,还要具备一定的形成文字、形成理论的专业写作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外经典阅读等方式,要求学生写专业小论文、专业调研报告、专业心得体会、专业财经短评等,锻炼学生的专业语言写作能力。

4.注重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

在当今的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工作环境中,工商企业的大多数实际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各部门、各项目团队、各科室小组的团队分工合作,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但现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强调个性和自我,对团队合作的观念比较模糊。通过团队论文写作、团队调研报告、团队情景表演、团队困难解决等注重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对工商管理类学生形成团队观念意识、明白如何在一个团队中提升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如何分工合作、如何互利共赢等都是很有作用的。

5.注重职业素质养成的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类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表现出优良的职业素养,是需要经过大量和长期训练的。比如办事严谨,原则性与灵活性恰当平衡,工作与说话有条不紊,事情安排轻重缓急,职业形象明朗干练,精神风貌灵敏有主张等,都是工商企业商务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而当代大学生实际上有不少养成的日常行为习惯是比较自由散漫,或者粗心大意,或者“差不多就好”,有时候甚至是玩世不恭的,精益求精的职业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在注重过程参与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不仅是让学生具备工商管理类专业所需的一些基本职业素养意识和能力,对学生整个职业生涯也都是极其有益的。

三、结语

工商管理类论文范文4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部分要靠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依靠地方财政供给,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培养为地方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地方高校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形成的一批占全国本科高校较大比重,与传统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研究赢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类别。我国 2012 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我国高校本科共设置 12 个一级学科,管理学是一个一级学科,管理学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 9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工商管理类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10 个专业。

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科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应用型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有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的,熟悉和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基于以上的分析,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简单说就是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地方高校数量大大增加,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人数都有了很大的增加;工商管理教育的专业学科设置得到了很好的调整和优化,许多地方高校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先后增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工程管理等新型管理专业,及时满足了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广泛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采用了与国际接轨和符合现代经济特点的新课程和更注重实践的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尤其是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市场化、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培养具有扎实管理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熟悉企业市场运作,具有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已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必须尽快解决的任务。

纵观全国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到几乎都偏重于理论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前些年是专业理论课课时多,实践课时少;近几年实践课时虽然增加了,但是实践教学落实难,实践效果差,尤其是校外实习更是如此。大部分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其实习一般都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部分。在上世纪 80 年代,一般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专业教师带队,企业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通常学生被安排在相关职能部门,从最基础的事务做起,并由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具体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所学理论,并将所学的先进管理理论应用于实际,从中发现问题,并为企业提出解决方案,真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取得了非常好的实习效果。但是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为提升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精简机构,压缩管理岗位的人员编制,企业管理部门诸如物流、财会、营销、人力资源等部门的经理及业务人员都非常忙,其本身尚且自顾不暇,哪有闲情去接待学生,更不用说对学生亲手指导了。即便通过各种关系有企业出于情面接受学生实习,但基于资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很多企业也不愿意让学生过多地参与,只是走一走,看一看,打打杂、跑跑腿,很难达到实习的目的。特别是近几年,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由学校组织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遭到了企业的冷遇甚至是拒绝,许多地方高校只得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自找门路实习,企业实习已流于形式,以往有效的实习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其他专业相比,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虽然通过在校内的理论教学,学生对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定的把握,对专业技能也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也仅限于了解,要真正的掌握并能熟练地进行业务操作必须通过企业实训过程的强化才能达到。

除此之外,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还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缺少“双师”型教师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采取的仍然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仍然比较落后,没有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积极生动的教学局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滞后已成为进一步深化地方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地方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也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所谓“双师”,就是教师除教学职务如教授、讲师外,还应具备经过考试或评定取得的经济、工程、法律等其他职称,或被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聘任为相应职务。但目前这样“双师”型教师却极度缺乏。

基于以上现状分析,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管理人才,必须对现行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要更新培养观念,调整课程结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而且是确定培养规格、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目前很多高校在制订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培

养方案时,常常在拓宽专业领域方面苦思冥想,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绞尽脑汁,在教学进度安排方面伤筋动骨,而对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教学模式关注甚少。这种现状对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已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并逐渐发生错位。现行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培养目标高大上。突出表现在:第一,缺乏个性。纵观全国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总体上看大同小异,甚至有些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致,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教育管理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对培养目标本身不进行考察与评价。第二,定位偏高。现行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表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本质性内涵几十年来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得到根本性缓解,毕业生的工作流向更多地转向了公司、企业等单位。从生源素质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很难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计划中应用型特点不突出。地方院校往往参照学术型院校制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等方面与学术型高校没有本质的区别,应用型的办学特色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教学计划中开设的课程,有管理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涉及的课程面广、量大,课程交叉的内容普遍存在。培养的学生即懂管理又懂经济,貌似基础牢,口径宽,实际学的不深不透,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3)实践教学问题多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的安排上主要沿袭传统学术型本科院校的做法,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是以理论知识或陈述知识为主体,实践课程中较多的是验证性的实验和定向性的基础研究。对照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特点和发展模式,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明显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传授,在师资条件、资源投入、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有很大不同。由于很多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基础较薄弱,应用型师资匮乏,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只能以书本知识为主,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评;第二,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工商企业的要求。企业对管理人才的沟通能力、理论知识、社交礼仪、行业知识、领导能力、合作精神、应变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要求很高。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还处于依附理论教学的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有效地满足工商企业的用人要求;第三,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地方高校在鼓励师生参与实践教学方面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教师为了评定职称和增加工资收入,在申请研究课题、撰写学术论文、承担更多的理论课时等方面投入了主要精力,而对费时、费力、低回报的实践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而学生由于实践能力考核环节的缺失,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意愿不高;第四,教师普遍缺乏生产实践背景。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占有很大比重,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较强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基本能够胜任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普遍缺乏工商企业实践经验,不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和人才要求。因此,在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中,往往不能很好执行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第五,校外实习流于形式,落实难。很多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还没有实行校企的紧密合作,学生接触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较少,更没有机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企业采购、生产、经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影响了其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第六,综合实训少。现代企业决策往往是综合性的,只有采用模拟企业实际管理的综合实训才能让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理论,又能把握管理的各个环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培养出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工商管理类专业普遍设置了不同的课程设计,但彼此相互孤立、缺乏联系,综合性模拟实验较少,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实践教学先进经验。

四、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根本特征就是其对职业实践突出的适应性,首先是其专业方向设置能够根据职业实践的需求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培养的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商管理实践岗位,以及具备一专多能的超强转岗能力。其次是其培养方向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其培养规格最突出的特点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加方向特长的一专多能型,其业务培养要求在突出实践能力的前提下追求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三方面协调,德、智、体全面发展。至此,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共同的培养目标可以概述为:培养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地方或区域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商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准,并在某一专门化领域获得较深入的知识培养和较多的实践技能训练的工商管理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教学模块体系

针对传统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我们需要构建创新应用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地方高校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合格、高素质建设人才的教学理念。创新应用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构建四大教学模块来实施,即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模块、专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块。

(三)实践教学模式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结合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业可以采纳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撰写课程论文、中期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五、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培养观念更新

管理类专业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应用型专业,因为高等工商管理教育属于管理学教育的范畴,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将管理学知识在企业中转换为效益的高级人才,毕业后主要到企业第一线从事管理工作,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工商管理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基本特征,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培育取向:其一是具有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其二是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其三是要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其四是与地方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其五是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二)师资队伍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专业必须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其具体方法是采用“引进来,走出去” 的方法。“引进来”就是聘请具有丰富的企业运作经验、长期从事管理实践的高级管理者,从事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请一些高级管理人士、成功的企业家到学校办讲座,从外校引进优秀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来任教,丰富教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加强学科建设;“走出去”就是鼓励教师广泛地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正确的方法,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传授给学生,实现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三)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学生通过实践,有利于他们强化实践能力,熟悉企业相关运作,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是要加大经费投入,高度重视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把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纳入专业建设的工作计划。第二是以项目合作带动实践基地建设。发挥高校工商管理类教师的智力优势,鼓励教师到实践教学基地所在企业寻找合作项目,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可

以让学生有的放矢,也为实践教学的安排提供了完整的内容框架,不会使学生的实习过程流于形式,从而提高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第三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强化校企关系,带动实践基地建设。第四是实施弹性式教学计划,根据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安排学生的实习时间、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晓光.基于系统原理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1(2)

[2]王卫.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0)

工商管理类论文范文5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跨世纪教育中亟待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我国高校自70年代后期从国外引进工商管理教育以来,一直处于探索之中。工商管理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工作。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企业宏观环境的持续优化,国企、民营经济、外资被彻底激活,企业总量呈几何级数增加,对各种工商管理人才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也在激增。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112所,其中一类本科院校313所,二类本科院校476所,三类本科院校323所,其中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院校达402所,占高校总数的36.2%,在校学生人数超过5万人。虽然每年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基本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人才市场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需要各类高校对本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并改革,探索一条既能发挥自身最大教学优势又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工商管理本科培养模式。//html/jianli/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含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的整个教育过程,即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3)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4)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考核方式。

我国的一类大学本科、二类大学本科、三类大学本科所设置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是不一样的。

工商管理类论文范文6

MARREWIJK等认为,工商人类学家可能会使用的4种理想的、典型的组织文化干预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调查、参与式观察、民族志的方法、民族志实践家方法。这些工商人类学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层级组织管理和组织内外部环境的研究中,如应对外部的新兴社会环境、不同的客户偏好;内部成员对于组织和管理改变的愿望及影响,及其所涉及的控制点、变化问题、相关目的;还有如何通过提高管理部门的积极性、激发团体的兴趣在组织内部建立权威。对于民族志实践主义的应用有2种不同的情况即集中在民族方法学领域;关注工商人类学的发展[12]。民族志研究方法的特征是它能深刻而丰富地描述社会互动的各种模式,并且能对特定文化人群社会互动模式的意义给予精湛的说明[2]。工商人类学家以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为目的,将工商人类学观点应用于参与组织改革的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一套完善的优化干预策略。如BATE[3]在他关于英国国营铁路的文化研究中,通过重新阐明和界定其组织文化视角的变化进程,帮助英国铁路成功的实现了管理改革。调查导向的工商人类学理论揭示了组织干预在其建构组织文化、设计组织结构方面的应用原理。以ZELL为例,他从工商人类学的角度解释来自惠普2个部门的经理们如何利用员工的创意重新设计建构组织,藉此研究,他帮助其他管理者学会应对来自组织成员的创新和善用这些创新帮助构建新的组织文化、设计新的组织结构[13]。这些研究表明,调查导向的工商人类学理论与干预组织变化过程的相关性。MARREWIJK等[11]在成熟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干涉主义方法的4个不同维度:①干涉主义是自反性的认识过程,具备严格的客体/主体二分思维方式。②管理的取向性要求研究者亲自收集和求证日常活动中的资料。③强调对组织文化“深层次”的理解。④连结多个层面的语境。工商人类学在传统人类学的基础上发展出的纵向研究方法也是干预组织策略的重要特征,他们通过模型化和数字化以往的人类学描述性素材,反映被研究的组织成员、组织文化和其他组织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形式,很好地拓展了过去人类学所取得的成果,丰富了当下工商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阿吉里斯的行动科学试图从科学角度(包括认知心理学角度)解释社会科学的本质,而工商人类学可以从不同于科学的文化角度(如萨满、设魅、意志作用、灵感等)来解释组织文化与组织成员行动的互动。

2萨满文化与组织文化管理者

企业管理者与专业管理咨询公司普遍认为,组织文化是可以并且需要管理的,这些人通常会用类似“有计划地、系统地改变公司的文化”的表达方式来阐述他们的观点。他们总结的影响文化变革的因素一般包括:有利于组织文化变化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文化变革的内部条件,变革的压力和突发事件。这些条件的创造和把握有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同时,有助于企业制定文化转变的战略以及详细的计划[14]。企业管理者的作用与萨满巫师的职能有着几乎平行的相似性。萨满文化通过仪式把神话中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同组织规划紧密联系起来,并把它们引入组织成员的日常生活中[15]。这些各部族经济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节日仪式,顺天时应节令,在物质生产活动和各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基础之上形成萨满文化。在萨满文化发展演化的漫长道路中,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不断地总结着在实践中得到的生产、天文、医学、艺术等知识与经验,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某些养分,汇成了民族文化的巨川。作为散落文化现象和残存文化遗产的萨满文化,既属于世界范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原生态区域性遗存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大系统中,是处于正统文化之外的边缘文化。它部分被整合(像饮食),部分被排斥(像萨满教),更多地处于一种自生自灭、逐渐消亡的状态(像民间艺人和生活器物、习俗等)[16]。在日常生活中,萨满巫师在他们的社群与环境之间,充当着沟通者与评价者的角色。一个萨满巫师所拥有的资源就是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源,一个萨满巫师所拥有的知识就是部族文化的内容。充当文化变革者角色的萨满巫师,就像组织文化干预者一样,设计、执行并参与社群文化干预,他们作为变革者的角色贯穿始终,直至新的组织文化形成。

2.1萨满文化视角下的组织文化变革

管理者和萨满巫师依赖于他们自己的信念,都知道组织的问题是社会性的和体系上的,而非技术上的。当他们处于变革过程中时,都能起到有效的引导变革的作用。管理者和萨满巫师能够为组织成员提供可供选择的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并且都渴望获得变革参与者的支持。随着萨满巫师在仪式中扮演角色的变化,其对仪式的指导和构建也发生了重要转变。管理者在控制组织成员,对其制造具有紧迫感或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工作引导方面,扮演了萨满巫师的角色。FROST等[15]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身份,探究了萨满文化视角在组织文化变革上的价值,其重要性在于包含各种符咒的仪式、在精神上的地位,以及萨满文化作为变化过程中的一部分推动组织变革的作用。萨满文化的视角是整体性的,强调了组织生活的精神深度,以及组织及其成员潜在的自愈能力和自我修复力。在REITER等[17]看来,萨满文化的视角包含四重现实意义。其一,萨满巫师比其他组织成员拥有更强的意识和理解力,生活于符号化的世界里,理解巫术的用处。巫术是对压力状态的一种回应,是一种在情绪安全与对事物解释上满足人类需要的实践。组织在适应有压力的环境时,就可能被困于某种失灵文化之中,这需要萨满巫师对外部压力作出回应。企业运作也存在类似这种“监狱”场景的困境,组织受困于这样一种恶性循环:挫败的滋生,孤立的加剧,创新的减少,进而为了适应更大的外部环境变化造成变革能力的减退。这种情况下,管理者的协调作用在组织中就不可避免,同时管理者也会被要求提供帮助。其二,在变化着的环境里,为了解释自身行为,管理者帮助组织成员进入和逐步理解符号化的现实世界。REITER等[17]认为解释和预测,特别是与投资相联系的活动,是类似萨满的方式执行的活动。金融从业者是专业人士,他们被期待能既正直又有洞察力地去解读复杂的信息,去把握有利的投资机会,或者使合作更容易实现。BATE[3]认为这种有《圣经》视野的宗教意识,对取得一个变革项目的允诺,是很有帮助的。然而,为了适应现代西方社会的理性,整个概念都很不幸地被切除了。其三,管理者寻找方法去体验和理解雇员们变革的动力来源,并通过集中、加强、反复出现的模式强化变革的动力,增强变革的力量。萨满巫师被视作力量的代言人,联系着人类和精神世界。他们能够修复因破坏症患者与超自然力之间的关系而引起的无序。在学习和自愈的过程中,组织中的管理者使用组织成员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单独附在萨满巫师身上的,它来自于萨满巫师和变革拥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萨满巫师和他的变革拥护者们通过这种力量,希望构建一个对他们的变革行为认知和崇拜的理想环境,因此萨满巫师经常在公共仪式上使用这种力量。如马夸人的仪式是直接与公共政策相连的。在TAUSSIG[18]看来,这些组织里的权威是基于仪式的隐秘知识而产生的,由集会、萨满之歌、特殊语言的使用、参与者身份的限制、还有仪式所需要的物品等共同构成了这种力量。组织文化变革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萨满仪式被反复呈现的,这使得变革的含义集中地展示给组织成员,并在以后的变革活动中有选择性地再次呈现。最后,管理者从整体的视野上来理解变革的过程。在整体视野下,管理者从经济的、宗教的、空间的、符号的内容上理解组织的行为。用整体的视野来理解变革过程中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之间的关联性,对变革策略的实施也是有帮助的。

2.2萨满文化视角下的管理者职能

萨满巫师是仪式的控制者,他通过主持仪式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先知,依靠群体里的其他领导角色和其自身对政治、经济的控制力,萨满巫师的角色已扩张成为文化变革的主导力量。WALLACE[19]认为,萨满巫师和他复兴的仪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变革功能。第一是文化创新功能。组织文化变革包括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系统,重新分配组织内部的知识。由此,复兴仪式通过除去旧文化体系中不必要的东西,将剩下的部分组合成一种更具适应性的文化结构,将组织带入充满新的动力,同时充满新风险的境地。第二是解决群体认同困境。在变革中,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有磨合与碰撞,很多组织成员不具备足够的分辨能力,来与“天然的盟友”结盟抑或辨别出“敌人”。萨满巫师通过确定变革对象将不同的组织成员区分开来。这些变革的对象或是旧文化体系中受害颇深、或是与新旧习惯相结合的、或是化解社会主导媒体和权力界限的文化元素[20]。第三点是社会的重组。重组行为减少了外部环境带给组织的压力,这样的行动还可以促成传统文化价值的再合成以适应其在现代社会的身份。结合以上萨满巫师组织文化变革的职能,立足于PHELAN[21]组织文化振兴的概念,分析得出在WALLACE[19]的六大文化功能变革阶段中管理者的文化变革职能:①在组织文化失去调节作用后的一段时期,根据外部变化,管理者重新安排工作。这样的补救方式是为了让组织成员陈述出自身目标和缺陷,目的是弄清楚现存组织文化期望发生和避免发生的改变。②通过沟通,有魅力的领导者由自己的拥护者来帮助传递信息,强调继往文化的成功,这有助于成员对过去成功企业文化的理解。同时,将过去成功的企业文化放置在当下发生的问题中,会赋予它新的解释,这些解释在与现有组织成员的互动中形成。③可以由拥护者领队,将组织成员分成小团队,组织一场针对其追随者的竞赛。④拥护者可以发展策略或团队行动的项目,克服来自组织中那些不愿意在充满魅力的领导者指定的计划中分享他们信仰的人所造成的阻力。⑤通过对复兴运动的常规化,把组织建立成一个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制度、习惯多种多样的常态化组织。⑥一个被WALLACE称之为“新稳固组织”的新文化价值观就成立了[22]。KOTTER等[23]将这些阶段称之为转变过程,其管理意义在于:激增的紧急事务,建立一个领导团队,对行动授权,创造短期的团队成就,重复,坚持改变。组织文化变革为社会带来新的生命和能量,通常发生在社会经历剧烈的文化变革,外来殖民,或者是感知缺失的时期。组织文化变革是最为精细和困难的,开发最少,但在社会变革度上的潜能却是最有力的,成为一盏在社会治疗和重建运动中的灯塔[24]。理解复兴运动中的萨满和组织文化变革中的管理者在角色和地位上的相同之处,就能在细节上理解决定一场成功变革的因素[21]。

2.3其他变革主体与文化抵抗

在关于部落组织的文化变革的讨论中,一个很关键的论点是个人与群体如何理解、协商或抗拒变化。AILON-SOUDAY等[24]认为,在全球化变革后,民族身份成为一个标志性对抗资源,民族身份属于为独立而战的重要一部分。在对待有强大支配权的管理者和他们充满侵略性的变革战略态度上,雇员强调他们的专业、合作性或民族的独特性,跟其他个人及群体比的相似点与不同点。这种强调是最典型的,因此往往被看作是身份证明的先决条件。求同存异是管理者都必须要接受的理念。在宽容协调的变革策略里,相互依靠和协同是管理者的重要手段。此外,文化元素由人们建立起来以区分自己与他人,或用于对抗变革。当组织部落以同一个民族的名义和文化价值来组成联盟时,怎样使‘族裔’成为变革的力量,发挥‘族裔’在变革中得作用,这对管理者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空间设置和组织文化变迁的人类学解释

3.1空间设置理论与实证研究

HERNES[25]认为,组织空间设置影响组织内部的活动,组织内部的活动也会影响组织空间设置,两者的相互影响对组织空间的设计和建设起到关键作用。这个影响和被影响的过程包含了巩固和发展。另外,HANCOCK[26]描述了一系列有表现力的人造事物的象征性和审美性结构,包括空间安排和设计、建筑选址、内部空间和家具装饰,进而研究组织文化变革如何通过这些事物的应用而被塑造和传播。KORNBERGER等[27]实证了空间设置和组织文化的相关性。他们认为,从紧密结合物质性和文化的工商人类学视角,深入研究空间设置这个物质性和社会性相融合的概念是再好不过的出发点。以工商人类学研究社区的物质文化与空间设置的相关性为例,道格拉斯在《纯净与危险》中讨论了村子里女人们的房子在山上的位置要比男人们的低,这可以理解为男人们对女人生殖力量的恐惧。MALINOWSKI等[28]注意到特洛布里安岛上村落的空间设置是其整体和次部落分离的反映。BENEDICT[29]研究了普韦布洛(美国科罗拉多州中部城市)印第安人悬崖屋和半圆形村庄的结构与他们的习俗和信仰的关系。这些工商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为研究组织文化变迁和空间设置提供了指导性的实证参考。LATOUR[30]从工商人类学视角来研究空间设置对组织变迁的影响,他指出组织不仅体现出人类的物质性,也是人类在与外在事物相互关联和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性的表现。同时,ORLIKOWSKI[31]认为,不可将社会性和物质性作为组织及其内部活动相互独立的2个方面。她以黑莓的无线邮件设备为例,讲述了其功能是如何改变组织社会性和物质性的交流,认为这不仅与带有某些社会影响的组织物质性相关,还是一个社会性-物质性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

3.2组织文化变迁中的空间设置

空间设置过程中,旧的组织文化对新的空间设置的阻碍常常被低估,新的空间设置给组织固有文化带来的基础性改变也常常被低估。KORNBERGER等[27]认为,修建创造利润的生成性建筑,是一种解决组织文化变迁问题的可行性干预方案。一座生成性建筑反映的是波动,而不是静止的状态,这种生成性建筑从5个方面讲述自己与其他建筑的区别,分别是:骚乱性、灵活性、问题产生、运动和设计[32]。建筑师们一直在尝试着去设计出一种永恒的建筑,但是建筑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它只能是暂时性的。在空间设置与组织文化变迁关系的研究中,对公司总部设计的研究是备受关注的领域。公司总部的设计构思能很好地反映出一个组织的文化形态。如墨尔本国民银行总部的改革设计,其实也是国民银行经营策略和文化改革的组成部分。公司总部的设计也与权力有关,随着权力的增强,建筑也显得更有权威。公司对权力的操控不是从外部强加进来的,而是从内部彰显出来的,生根于空间设置的理念。根据DOVEY[32]对组织内设备放置的研究,空间设置与管理权限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组织内设备的空间放置体现了管理权的不同形式,这体现了不同的组织文化。KOTTER等[33]给出一个关于通过空间设置来改变组织文化实践的例子,他们让同一家公司里的办公室职员和工厂工人混合起来参与文化变革方案。由于业务外包,公司数千平方英尺制造工厂已被闲置。公司决定对工厂进行重新设计:他们把生产线转移到工厂的中心位置,建造一条宽敞的走廊围绕着生产线。走廊的天花板用玻璃建造,这样,即使在多云的冬天也将会有光线通过玻璃天花板照射进来。在走廊的另一边建造行政办公室。基本上,工厂将在整个公司的中间,是办公室,而在两者中间的则是宽敞的走廊。社会物质观由于工商人类学者认真考虑了空间设置的影响而变得有趣。

4组织文化变革中的工商人类学家

工商人类学家们以咨询顾问、变革推动者、跨文化专家等身份积极参与管理,帮助组织解决问题。他们要诊断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替代性方案。从理论上讲,工商人类学家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于管理咨询顾问。通常管理咨询顾问都有一套自己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甚至是一项明确的措施。他们更像是医生给企业看病开药,他们行动的哲学是信奉理论;而工商人类学家是企业的“自己人”,他们需要深入地挖掘企业员工的主导变量,即价值观,或者更宽泛的说就是想法,进而是组织的主导变量,即组织文化,通过实际行动与结果之间的不断磨合推导出一套适合企业或组织个体个性的行动理论。管理咨询顾问带给企业的通常是单向的或企业自身形成的双向学习路径,而工商人类学家的目的就是带给企业员工或组织双向学习路径,从根本上将主导变量、行动策略与最终的结果,如更高的绩效统一起来。其中主导变量可以具体到员工的价值观、组织文化等。同时,工商人类学家还强调文化族群间社会化的差异与相似;而管理顾问们则强调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心理因素[2]。在介入理论的设计上两者也存在根本的差异。工商人类学家设计的介入理论是为了通过现存规则的调整来跨越互动与文化脉络之间规则的歧异;而管理咨询顾问设计介入理论是通过政策和结构的改变来操控环境[2]。两者的区别在表现形式上也显而易见。首先,两者最重要的一点区别是“为谁工作?”管理咨询顾问通常与高层管理人员一起工作,获取与高层管理者相同的信息。工商人类学者更倾向于与组织内部研究对象一起工作,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文化的各个层级,他们比管理咨询顾问更能适应组织各科层的工作。PAR-KER[34]认为,工商人类学家是管理层和员工沟通的一个渠道。那些要求工商人类学家对组织成员进行调查研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们期望得到有关员工的重要信息。工商人类学家在工作中运用参与式观察法,这种方法需要时间的积淀;而咨询顾问们却像是流水线工作,计划井然,步骤有序,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且他们倾向于利用敏感和关键的数据陈述其研究,因为他们遵循着严谨这一工作原则。组织的顾问们却更喜欢用管理者的观点陈述数据。这些差异都产生了对以调查为导向的人类学家的需求。此外,工商人类学家在企业中主要扮演2种不同的角色:一些工商人类学家主要关注企业生产的产品,他们帮助企业设计出有吸引力的畅销产品,并且成功地将产品营销出去;另一些工商人类学家关注商业组织本身,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日产运营效率。当然,不管研究工商世界的人类学家关注的点是什么,也无论他们受雇佣的身份是什么,他们都是通过应用人类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如参与观察法、访谈、分组调查、多样性的跳差技术以及网络分析来开展研究。总之,工商人类学家对组织内部的纵向变化感兴趣,人类学者展示的是协商探讨新的万众期待的组织文化的发展路径,他们的成果展示出当下人们所渴望的解决方法,管理前景和那些以不寻常的方式咨询的人的坚持。在西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工商人类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在中国,国外的相关文献只能提供有限的参考价值,因为管理的本质在于本土化。西方管理理论的提出有其自身的制度环境,与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紧密相关。由此,需要管理学家与工商人类学家共同努力,促进管理人类学与工商人类学的中国本土化发展[35]。如果将中国本土管理学严密地限定在西方主流管理学范式中,中国本土管理学的发展可能很难获得突破,因为西方管理学主流范式的研究对象、方法有一系列先在的预设[36]。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