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范文1
《中秋赏月》阅读原文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中秋赏月》阅读题目
1、为什么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
2、古人怎样过中秋节?根据文中有关介绍,用自己的语言,作一简单描绘。
3、人们为什么会把天上的圆月与亲人的团聚联系在一起?谈谈你的看法。
4、文章结束给人以没完卷的感觉,根据文意,用一二句话补写一个结尾。
《中秋赏月》阅读答案
1、能分别从时令上、祭祀上、气候上三方面说清原因即可。
2、围绕怎么玩、吃什么展开描述即可。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范文2
古典诗歌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的话道出了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
吟读古诗,让我们感受到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维的诗情画意;吟读古诗,如同面对良师益友,让我们可以聆听教诲,受到启发;吟读古诗,如同徜徉在花海,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奇葩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
过年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我们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我们吟:明月几时有;思念时,我们吟: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时,我们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我们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感叹时,我们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激越时,我们吟:凭栏处,潇潇雨歇……下面,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去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它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古典文化洗礼。
【活动内容】
一、分门别类话古诗
(一)自然界的颜色丰富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称。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很多同学家里都养过小动物,小动物既可爱又好玩,在古诗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四)南京、开封、洛阳都是大家熟悉的地名,古诗中也会出现地名。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含有地名的诗句。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今位于重庆市奉节县)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三秦,今陕西省一带)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今江苏省苏州)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成语出自古诗
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
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
三、醉月赏花唱古诗
请你来点歌,男女生各选唱两首,看谁唱得好。
歌曲1:但愿人长久(王菲)
歌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
歌曲2:相见时难别亦难(徐小凤)
歌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歌曲3:满江红(张明敏)
歌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四、灵活巧妙用古诗
下面是一位同学巧用古诗写的作文片段,请结合语境补写诗句。
(1)有幸去杭州,正赶上江南的雨季,阴雨绵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提起了我的兴致,竟决意去冒雨游西湖。
(参考: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今年的中秋节不比往年,我是“_________________”了,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一点儿也不错的。
(参考: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跟踪训练】
一、全班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抽签背诵相关主题,每小组背出相关主题的2首诗,就可获得基本分100分。
1.描写春、夏、秋、冬的诗词。
2.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
3.含(写)月的诗词。
4.描写离别情愁、相思苦的诗词。
5.描写边塞生活的诗词。
二、各组每轮派一人参加抢答诗歌,答题者不能重复,答对得一分,答错不得分。
(一)猜一猜
1.唐朝虞世南有首咏物诗:“的历流光小,飘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请问此诗所写何物?
2.表达不断进取、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你记得有几首?
(二)悟一悟
3.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用刘禹锡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顺手,诚如杜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师节,你和同学去看望小学老师,买了一张贺卡,要在上面写上赞美的话。你可以用哪些诗句来表达你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呢?
三、默写古诗。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________。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
5.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
6.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
7.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古典诗词;传统节日;节庆文化
诗和词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而同样古老的传统节庆与诗词结缘也已十分久远。早在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年节时人们庆祝丰收、拜贺新岁的诗句。魏晋已降,与诗词艺术进入巅峰时代相同时,传统节庆也日渐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和喜爱。文人墨客参与其中,难免高歌浅唱,瞩笔成句。仅在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之中,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即层见叠出,许多文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
1 古典诗词中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1911年以前称为新正、元日、正旦、三元日等。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延。春节,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它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新春佳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诗篇,有的描写春节的习俗,有的抒发诗人的情怀,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达旦地守岁,等待天明。南朝诗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写了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边饮酒一边等待天明的情景:“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碳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一诗中描绘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代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表达了春节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特殊意义:“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宋代晏殊的《元日》描绘了人们斟满美酒,贴上门神,祈求福寿的情景:“屠苏醴酒盈金校郁垒神符卫紫关。三境上真垂介福,绵绵洪算等南山。”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一派喜庆吉祥的节日景象:在哔哔啵啵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饮着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天的旭日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除旧布新,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庆贺新春佳节。
春节有拜会、拜年的习俗。三国曹植的《元会》:“初会元祚,吉日为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描绘了皇帝在“元日”这一天朝会群臣的景象,君臣穿着有华美纹饰的礼服,朝堂上陈列着美味佳肴,君臣欢笑喜悦,祈祝皇家荣贵,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普通农家的新春佳节也别有一番风味。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此诗风格清新,展现了农家庆祝新年的情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清代吴曼云的《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描写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悄悄藏在枕头底下,琢磨着是买爆竹还是买萧吹,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清新自然,十分传神。
春节还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容易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因此,感慨时序变化和时光流逝,勉励人们珍惜光阴,是春节诗词的另一大主题。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2 古典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元宵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赏月、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也是历代元宵诗词歌咏的主要内容。唐朝诗人崔液的《上元夜》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赏月观灯的盛况:“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朝卢照龄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看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相映成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宋代曾巩的《上元》:“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铀毛。”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月光如水,花灯似星,一群少年骑马驰骋,意气风发。诗人感慨万千,勉励向年轻人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
元宵观灯赏灯之际,人们还参与猜灯谜的游戏。清人顾震涛有一首《打灯谜》的诗:“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除了观灯赏灯,元宵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那就是吃元宵。在历代的元宵诗词中,也有很多歌咏这种节庆美食的篇章。宋朝周必大“”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煮元宵的情景。清代李调元在《元宵》中描绘了元宵节深夜小贩叫卖汤圆的情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 古典诗词中的清明节
清明作为重要传统节日,它是唯一兼节气与节日于一身的时日。在唐宋之前,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即今公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唐宋以后清明逐渐将与自己日期临近的寒食节俗纳入名下,清明由普通节气演变为重要民俗节日。作为清明节文化的载体,清明节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人统计,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达八百首以上,现存清明节诗词的总数可能几倍于此。
提到清明节抒怀的诗词,就不得不说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千古佳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不仅在于其意境的深刻,更在于其置“清明”二字于首,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物候。在每年清明节的丝丝细雨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诗。
早在战国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就与清明节产生了联系,后世更相传清明节就是起源于介子推,在清明节歌颂介子推就是理所当然了。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由清明时节百花盛开的景象联想到埋葬在荒郊野外的逝者,进而思考人生的价值。
凄风苦雨再加上离愁别绪,使清明节诗词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如唐代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大唐帝国的两座都城长安与洛阳,聚集了无数文人墨客,也饱含了这些人的辛酸血泪,洛阳城东,张继惆怅;长安城内,顾非熊憔悴,其有诗《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在清明节都是愁云惨淡的,比如宋代大文豪坡,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稳心态,一首《南歌子》一扫哀节悲凉,让江南的春意跃然纸上:“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高翳《清明》);人们怀念亲人和故友:“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人们踏青郊游:“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北宋程颢《郊行即事》);人们蹴鞠“白打”,强身健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露雀罄础!保ㄌ拼韦应物《寒食》);人们荡秋千,放纸鸢:“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宋代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节庆活动在古典诗词中生动再现,古典诗词也因为节庆文化而有了更深沉的底蕴和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4 古典诗词中的端午节
古代有以地支记月的习惯,称五月为“午月”。从史籍上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为夏季大节,它从夏至节俗演变而来,人们要在仲夏之月(五月)的端午这一天煮粽子吃,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夏至一样的大节日来对待。唐代以后,端午才用来专指五月初五。
《全唐诗》与《全宋诗》中有95篇作品与端午节有关,这些诗词记述了节日的意绪,描摹了节日的习俗,追忆了节日的源流,寄托了诗人的感遇,成为了端午节庆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历代在端午节歌颂屈原的诗词也最多。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弘扬了屈夫子”“好修为常,怀瑾握瑜”的独立不迁的文化人格。如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勾起诗人对屈原的感慨,如唐代张耒在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了一首《和端午》凭吊屈原:“竞渡深悲千古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定会历经磨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节日,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自汉朝以来,屈原成了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核心,但我们也发现,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除了楚地纪念屈原之外,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古苍梧郡祭祀陈临等,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同时由于区域的局限性,歌咏除屈原之外其他爱国先贤的诗词较少,影响也有限。如北齐魏收的《五日诗》:“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端午习俗,并且可以感受到当时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处在北方的鲜卑族政权已经知道南海之滨的苍梧郡于五月五日祭祀陈临的风俗。
端午节习俗众多,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插艾枝,储草药,配药方,饮雄黄酒,如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这一天,人们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如唐代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在这一天,人们还击球、射柳,如清人饶智元:“簇簇朱衣分两队,百花深处蹴珠隆薄《天启宫词百首》:“飞凤三花逐电流,例逢e柳拜前旒。”在这一天,人们还插石榴花,采药,系五彩线,贴辟兵符,蒋之翘有诗云:“葵榴初缬药阑敷,彩线珍成续命需。遥听三韩烽火急,真人刚进避兵符。”
5 古典诗词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以仲秋十五月圆为节日标志。中秋起源于古代“秋分夕月”的礼俗,唐朝时期中秋明月为游历之人思乡的物象寄托。唐代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使仲秋明月充满浪漫色彩。宋朝中秋节开始成为社会民俗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上升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气象恢弘,意趣不凡。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之夜,思念弟弟“子由”就是苏辙,感时伤情,大醉,对月抒怀,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就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些句子依然令人动容,因为这是最接近生命本体的人生情怀,具有千古不灭的普世价值。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节庆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6 古典诗词与传统节庆的关系
古诗有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我们则可以说,有人类活动而无节庆活动则无精神,有节庆而无诗词的点缀则俗不可耐。幸运的是,中国传统节庆不仅与文学艺术早早结缘而行,而且相得益彰、泽被后世。
㈠传统节庆在内容上赋予古典诗词强烈深刻的启发刺激,同时又提供给其以充分展示、不断创新的机缘。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悠远的时空隧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清明节的怀祖情思、端午节的爱国情怀、七夕节的爱情绝唱、中秋节的团圆之盼……饱含了人们多少情感和寄托。传统节日也折射着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节庆文化,体现着一种民俗情结,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使每一个中国人加强了同家庭、家族、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联系,寻找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都为古典诗词在内容和气度的提升上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㈡古典诗词不仅大大活跃了节庆气氛,扩展了节庆影响,提高了节庆品味,而且它们本身也成为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庆文化载体。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志。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因此,大量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佳句,早已成为了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节庆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柏宏军.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4]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范文4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诗题是“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诗中描写了春节的民间习俗。一是“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之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除旧迎新。二是“屠苏”,指的是“屠苏酒”。在除夕用屠苏草泡酒,第二天全家老少都来饮用,据说饮了此酒,可以避开瘟疫灾病。三是“桃符”,古时候,人们过年时,将暗红的桃木削成两块长方形的木板,上面分别画上神荼和郁垒两个神像。传说这两位神住在山上的大桃树下,能吃百鬼,所以鬼怪便畏惧他们。过年时,人们将这两块桃木板分别钉在大门两旁,用它来镇鬼驱邪,这就是“桃符”。直到第二年新年才取下旧的,换上新的。桃符传到唐朝,人们就不再在桃木板上画神像,而是写上吉祥的话语,再到后来,这种吉祥的话语要对偶起来成为对句,桃木板也被红纸所代替,这就是后来的春联。所以,过年贴春联就是由换桃符演变来的。
2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符曾《生查子元夕》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桂花等,煮、煎、蒸、炸皆可。各地制作的种种元宵,虽然风味各异,但均带有团圆的寓意和象征。
在元宵节还有燃灯的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灯的式样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风灯、琉璃灯等。“猜灯谜”是后增的一项元宵节活动,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很受群众欢迎。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放风筝、植树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4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李静山《节令门 端阳》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诗中描写了端午节的两个民间习俗,一是悬“艾蒿、菖蒲”。艾蒿、菖蒲,都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两者皆可人中药,艾蒿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防治病虫害的草药,端午节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故而节日一早,家家都将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希望达到驱魔祛鬼的神效。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种草药的香气。二是喝“雄黄酒”。人们认为端午节饮雄黄酒,可以防毒蛇,在长江流域地区很盛行。
赛龙舟和吃粽子也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传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以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5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诗中写道:中秋之夜,人们都在观赏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但不知他们都在思念谁?诗人在月下,抒发中秋之夜的情思,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是绝对不能少的。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金秋送爽,桂花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佳节。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诗中描写了重阳节的两个民间习俗。一是“登高”,故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二是“插茱萸”,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据说可以避难消灾。王维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说明唐朝时重阳登高、插茱萸已很盛行。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7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清・李福《腊八粥》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范文5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诗词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具有了兴趣,学生才会自觉主动的投入知识的探究中,促进学习的成功。同样,学习古诗词也需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计灵巧的导语,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引人入胜的导语,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如在教学《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时,我运用以下导入方式:同学们,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哪三个(学生回答: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对于咏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同学们知道哪些?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来学习几篇有关中秋咏月的诗篇,从而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真情诵读诗词,激发兴趣。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必须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真情朗读古诗词的习惯,让学生在充满真情的朗读中引领学生直达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的内心,体会诗词的韵味。
3.引导学生思绪驰骋,展开想象。古诗词大多语言精练,意蕴深远,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在表面感悟,学生进不了诗词的内部,不能感悟诗词的内涵,则也不可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自己的思绪随着作者的思想起飞。通过从单调的文字符号演化出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穿越时空走近作者,与主人公展开对话,拉近与作者和主人公之间的心灵距离,使远古的画面嵌入学生脑海,让学生感觉新奇,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二、构建诗词教学情境,促进学生领悟诗词内涵
古诗词远离学生生活,其描写的事物以及作者的情感,作为初中学生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领会内涵,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1.走近文本,体会情感。优美的诗词必然紧密联系着作者所处的年代,背负着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想要真正的理解一首古诗词,就必须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情感世界,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创作背景,从而感悟这首诗词的内涵。如我在教学《春望》的时候,让学生在课前自行查找资料,了解杜甫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然后我让学生来扮演诗人的角色,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那“溅泪”、“恨别”的苦闷,“白头搔更短”的痛楚,在学生的表演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一刻,学生即幻化成诗人,杜甫强烈的感情变化被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诗词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熟读诗词,感悟意境。诗词表现的意境,融合了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如“圆月”、“明月”,往往寄托着人们亲友团聚,美好祝福的愿望;而“残月”则更多是别离的象征。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悟意境,创造浓重的学习氛围和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
3.巧妙铺垫,创设情境。古典诗词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对古典诗词的感悟需要学生多维感官的共同参与。因此,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从而富学生对古典诗歌形象的感受,形象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配上古琴曲《阳关三叠》,深情演绎送别情;教学岳飞的《满江红》可配上古曲《十面埋伏》,烘托壮志凌云、征战沙场英雄气概等。
三、将古诗词运用在学生生活中,拉近学生学习情感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理解,学会鉴赏,更要培养学生将古诗词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比如在春游时,在登上了高山之巅之后,可以启发学生:“此时大家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描述自己的心情?”很多学生都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学生考试失误时,可以用“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来总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可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富的想象,对诗词的运用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充分理解诗词,善于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范文6
一、 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法
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有要加强课外阅读,开阔眼界,丰富语言积累。
(一) 精读仿写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优美的文章,在学生充分朗读之后了解文章的结构,领悟语言特色后引导学生仿写,如在进行学习了写人的文章,及时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对熟悉的人进行具有个性特征的描绘。再如学习了写景的文章,我们把学生带出去,要求抓住特点,有条理、有重点的观察事物,在描写时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具体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写作训练,如:(1)抓重点词语联想练习;(2)学习课文句式仿写。
(二) 品读改写
学生在学习古诗后,反复吟诵,体会意境品味诗的情感,让学生根据诗意改成记叙文,学生在愿意基础上通过想象加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语言再创造的过程。这样既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作文的提高。
(三) 略读略写、补写、续写
对一些略读课文学生在了解大意之后,掌握缩写方法,抓住主要内容缩写,还可以联系阅读文章让学生,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补充。
二、 加大阅读量,丰富积累
(一 )语文课内诵读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组成阅读和作为的熟练技巧 ……”据此,我校教师以教材为切入点,依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诵读积累。
诵读就是高声朗读,配合相应的头部、胸部肢体语言,这个过程是对文章的体味、欣赏,更是享受。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老师先要做出示范:腔调或长或短,声音或高或低,或摇头晃脑,或气定神闲,悠然自得,口齿生津,傲游于经典之中,漫步于圣贤之间,读书之乐,无与伦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此美读必然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此时教师及时地领读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诵读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反复练习,享受诵读的乐趣,最后教师严格地一句一句检查,一遍一遍过关。这样学生在 内就学会了准确的诵读方法,并养成了准确的诵读习惯,完成了积累的第一步——准确诵读。
(二)语文课外诵读积累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实验班级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阅读课上除了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喜欢的图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体阅读事宜实用的图书,低年级的学生阅读《好孩子画报》、《小学生报》、《小学生报.拼音版》,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新少年》、《下学生报.低年版》、《小学生作文报.拼音版》、《童话大王》等。让学生交流读书感悟、读书方法,即使做好读书笔记,以此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积累语言。
每天早自习为晨读晨诵时间,朗读的内容主要为《积累伴我成长》。低年级的学生还要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高年级的学生还要读《论语》、《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和唐诗宋词、老庄名言等。
(三)校外诵读积累
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亲子阅读”。鼓励学生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制定阅读计划和阅读时间表,确保每天自主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低年级的学生看图画版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余秋雨》、《三毛散文集》、《易中天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等都在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之列,阅读范围之广,阅读难度之大出乎教师们的预料,也因此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课题研究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