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裂爆破技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预裂爆破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预裂爆破技术论文

预裂爆破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地下洞室;爆破;危险;控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下工程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国民经济基本建设各个领域,在水利水电、公路、铁路、油库等工程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地下洞室。对于地下洞室群在开挖爆破施工中的安全、相邻洞室及交叉洞室的施工、厂房岩壁吊车梁基础的爆破施工工艺、以及如何实现快速光爆等,本人在几十年的地下工程施工中,积累和探索了一定的经验,在此与同行分享和探讨。

一、水利工程地下主要洞室开挖方法概述

(1)主厂房。Ⅰ~Ⅶ层边墙预裂、中部梯段爆破拉槽开挖、边墙保护层开挖、支护跟进。岩锚梁部位精确测量造孔、密孔、小药量开挖,开挖前锚杆上、下锁口。Ⅷ~Ⅹ层通过与尾水支洞间竖井溜渣槽(井)开挖,支护跟进。配置多臂凿岩台车,潜孔钻等设备,总用时30个月。

(2)主变室。从上、下二层开挖,底板预留保护层;边墙预裂、中部梯段爆破拉槽开挖、边墙保护层开挖、支护跟进。

(3)尾调室。上层连通洞以上部位反导井掘进至穹顶,然后由上而下扩挖至连通洞底板高程;再向下通过反井钻机形成与底部贯通的1.4 m导井,扩挖导井至6m的溜渣井,再通过手风钻造孔、小型反铲扒渣自上而下扩挖形成,平均月扩挖仅5m[1]。

(4)尾闸室。通过施工支洞分二层完成岩锚梁及其以上部位开挖后,以反井钻机形成与底部尾水支洞贯通的溜渣导井(1.4 m),再通过手风钻造孔、人工扒渣自上而下扩挖形成。

(5)压力管道竖井。以反井钻进形成贯通上、下平段的溜渣导井(1.4 m),再通过手风钻造孔,人工扒渣自上而下扩挖形成,每日平均扩挖1-1.5 m。

(6)尾水支洞、尾水隧洞。分3层开挖,边墙预裂,左、右半幅相继梯段爆破开挖,边墙保护层开挖,支护跟进,平均月进百米。

(7)导流洞。通过多工作面分 3 层开挖,边墙预裂,左、右半幅相继梯段爆破开挖,边墙保护层开挖,支护跟进。 配置多臂凿岩台车,潜孔钻等设备。 平均月进百米。

(8)抗力体置换洞。分2层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手风钻造孔,小型反铲、装载机、运输车出渣,竖井溜渣后再通过大型设备装运渣月。进度 40~60m。

(9)泄洪洞有压段、无压段。分3层开挖,边墙预裂,左、右半幅相继梯段爆破开挖,边墙与底板保护层开挖,支护跟进[2]。 配置多臂凿岩台车,潜孔钻等大型设备,平均月进百米。

(10)泄洪洞工作闸室。通过施工支洞分 2 层完成交通洞底板以上开挖,通过正、反井作业形成与泄洪洞沟通的溜渣竖井,以潜孔钻、反铲进行自上而下的扩挖、扒渣、支护。早期爆破时对设备予以覆盖保护,后期通过渣堆使设备移向泄洪洞躲炮,安全效果优异。

(11)泄洪洞龙抬头段。通过正、反井作业形成约 70#5m)的溜渣斜井,以潜孔钻、反铲自上而下分层扩挖形成。

二、水利工程地下洞室爆破施工过程分析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测量放样,以及其它常规准备工作。由于预裂面一般就是最终的边界开挖面,因此,预裂缝的位置必须准确,当采用垂直的预裂孔时,放样工作没有什么困难,只要按设计的孔位精确的测量就可以了。对于倾斜的孔,特别是预裂面呈某种曲折面的斜孔,放样工作就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斜孔的孔口与孔底并不在同一个坐标位置上,而是随该孔的倾斜度以及地面的起伏而变化。此时,采用整体样架放样就要方便得多。

(2)钻孔

钻孔的机具根据炮孔的直径和孔深来选用,一般情况下,直径小于50mm,深度在6m以内的孔,多采用手风钻,孔径在70mm以上的深孔,则要采用潜孔钻。钻孔时,必须严格控制质量,允许的偏斜度应控制在1度以内[3]。由于岩面的不平整或钻进的方向不是垂直,往往容易引起孔口的偏离,此时,可以采用人工撬凿或用钻机冲击的方法,凿出孔口位置,经检测无误后,才开始钻进。

(3)药包加工

用于预裂爆破的药包,最好能在钻孔内均匀地连续分布。在实际施工中,大多须在现场加工制备,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炸药装填于一定直径的硬质塑料管内连续装药,为了顺利地引爆和传爆,在整个管内贯穿一根导爆索。另一种是采用问隔装药,即按照设计的装药量和各段的药量分配,将药卷绑扎在导爆索上,形成一个断续的炸药串。由于每个孔的深度不一致,装药量也不同,因此,对于每一个孔应当分别准备各自的药串,编上该孔的孔号,不能混淆,然后包扎好待用。

(4)装药、堵塞和起爆

为使炸药爆炸时能够获得良好的不藕合效应,药柱(或药卷串)应置于炮孔的中心。为达此目的,可采用一种塑料制的膨胀联结套将药柱固定在炮孔中央。在我国的预裂爆破中,多半将药卷串绑在竹片上,再插人孔中。对于垂直孔,竹片应置于保留区的一侧,对于倾斜的孔,竹片应置于孔的下侧面。

炸药装填好以后,堵塞之前先要用纸团等松软的物质盖在炸药柱上,堵塞过程中,应注意使药卷串保持在孔中央的位置上,不要因堵塞而将药卷串推向孔边。堵塞应密实,以防止爆炸气体冲出,影响预裂效果。在预裂爆破中,一般都采用导爆索起爆,效果较好。也可采用电雷管或非电雷管起爆。预裂爆破最好能一次同时起爆,但当预裂规模大时,为了减轻预裂爆破过程中的振动影响,也可以分段起爆。

三、水利工程地下洞室爆破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我们要根据爆破安全规程的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安全防护措施和做好安全警戒工作:

(一)参加爆破工作的人员应有公安部门颁发的爆破安全作业证,要持证上岗。

(二)爆破作业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事项和要求操作。

(三)现场爆炸物品都由炸药库统一配送。爆炸物品的使用必须按照当地公安部门的要求,在爆炸物品到达工地后应放到指定地点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看守。领发时必须指定爆破工专人领取并做好登记,不得随意发放。

(四)从装药时开始,场地四周应放出警戒,根据本工地的周围环境,确定爆破的警戒范围为200m,并要按照警戒位置固定专人布置哨位,在附近特别加强了警戒。参加施工的爆破人员,都佩戴明显的标志,其他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五)爆破装药、连线完成后,应由爆破指挥长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起爆顺序,在各警戒点到位后预警-起爆-解除警戒的信号[4]。

(六)爆破结束后,爆破人员对现场又做了进一步检查,尤其要对爆后形成的浮石和危石认真进行排除,处理时周围也要警戒,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组织有爆破经验的专职队伍进行爆破作业,关注爆破先进技术的推广,严格组织和管理爆破队伍,将大大提高我国地下洞室开挖爆破的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志刚,刘殿魁.SH波冲击下浅埋任意形孔洞的动力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04)

[2] 马宏伟.引水隧道在地震波入射时的动力响应解析解[D].北京交通大学 2013

[3] 陈志刚,刘殿魁.椭圆孔对SH波散射的远场解[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3(03)

预裂爆破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字】大型隧道工程,隧道锚,施工,支护优化

一、前言

大型隧道工程的施工工程量巨大且又复杂,在进行开发前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探讨。隧道工程施工前,需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大型隧道工程中隧道锚的施工及支护优化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大型隧道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1.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现场施工条件差,对工程周边环境和市政设施影响范围的控制要求高,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多,发生的概率较大。

2.盾构推进施工风险大,损失后果严重。隧道工程项目周边都是重要筑物和市政公用设施,加上越江隧道建设本身投资比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后果

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大型泥水盾构进出洞施工各风险事件的权重大小,可以用层次分析法(AHP) 把一个施工工况中同级各个因子两两相互比较(包括因子自身的比较),按重要性大小进行权重标度。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大型泥水盾构进出洞施工各因子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概述模糊综合评价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评价对象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即确定隶属度),然后,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运算,得出评价结果。

三、施工监测

1.监测内容

施工期间共设置7项监测内容:围护墙体水平位移(测斜);围护墙顶垂直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坑外地下水位监测;支撑轴力监测;立柱点监测;周边建(构)筑物垂直位移及倾斜监测;周边土体地表沉降监测。重要是对围护墙移及地表沉降进行监测。

2.信息化施工

(一)在工作井第5层土开挖时,工作井南侧围护墙有局部渗漏水的现象,且出水量较大,同时监测数据显示坑外地下水位日下降量达30 cm,于是立即要求挖机停止继续向下开挖土方,并在墙身内外采用堵漏补救措施(在渗漏部分的墙身内凿槽,埋设开孔型PE泡沫条和注浆管;用早强水泥封缝,然后压注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墙外采用工程钻机钻孔,钻孔深度达到地下连续墙的渗漏处,然后下钻杆实施双液注浆堵漏,注浆范围为渗漏处左右各放宽3 m。双液注浆的配合比为水泥:水玻璃=1:0.5;注浆压力小于0.2 MPa),等监测数据都在报警值范围内。

(二)工作井施工至第6层土,开挖Ⅱ区时,监测Et报显示东侧围护墙体变形明显,El最大位移量达一2.91 mm,最大位移点位于墙顶以下25 m处。针对这种情况,立即组织力量,同步抽槽开挖Ⅳ区的土方,随挖随撑,抓紧安装东西向直撑并施加预应力,同时要求监测单位1天测2次,以便随时掌握基坑变形情况。随着第6道支撑全部安装完毕,墙移趋向于稳定日变化量小于1 mm。经分析是由于Ⅱ区斜撑数量较多,钢牛腿制作焊接间延长,导致基坑曝露时间较长,从而引起该时间段内围护墙移变化量较大,但整个过程其最大累计量及变化速率都在允许范围内。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投入到地下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当中。地下隧道越来越多,不可避免伴随着重叠交叉隧道的产生,群洞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关系着轨道交通的安全问题,因此群洞隧道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地下工程研究的热点。

四、隧道锚施工关键技术

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对岩体的扰动,保护岩层的完整性,出碴运输系统必须适应洞内大坡道及频繁变坡,减少工序的干扰。

1.掘进施工

首先在锚洞洞口进行工作坑开挖,根据现场地质和岩石强度采用预裂爆破和挖掘机大掘进、人工修整边坡、明槽施工,为保证边坡稳定,边坡坡度根据实地情况确定。

2.掘进方案

在锚洞进洞施工中,优先采用机械掘进,选择YT-28型风动支腿式凿岩设备,两座隧道锚的施工顺序问题,采取左右洞错位掘进施工,左洞为先掘进洞,右洞为后掘进洞,待先掘进洞到底后,再掘进后掘进洞,左侧隧道锚采用上下台阶法分3层掘进方式,上下台阶之间的间距为8--10 m。为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和减少超挖,采用了控制爆破技术,拱部采用了光面爆破技术,边墙适当进行预裂爆破。

3.爆破控制

爆破掘进时,把爆破振动对相邻室的影响作为控制的重要内容。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破坏,隧道锚的钻爆施工采用了小间距、低爆速设计,炮眼按浅密原则布设,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周边眼间距为40cm并适当布设空眼。

4.喷锚及衬砌施工

隧道锚的喷锚及衬砌主要分为前锚室段、锚塞体和后锚室两个阶段:1)前锚室段:前锚室段的围岩级别为Ⅲ级,初期支护采用?25先锚后灌式中空锚杆,L=3.0m,环纵向间距1 m,梅花形布置,洞壁设E6钢筋焊接网,设置间距为1米的钢格栅拱架。

五、支护技术的优化

1.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现场工程实践,研究认为常规锚杆支护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常规支护用直径20mm、长2.0m锚杆的长度和刚度不足,从而发挥不出锚杆的支护作用。顶板围岩的松动圈半径一般在2~2.3m,2.0m长的锚杆其不能锚固到围岩的塑性硬化区内,导致锚杆失效不起作用;经常会出现锚杆被拉断的现象,说明锚杆的刚度不够,不能满足巷道开掘初期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的特点。

(二)围岩表面约束能力差。由于高应力或构造应力的影响,使得支护体首先在较为薄弱的地方出现过量变形、岩石松动和破坏,进而形成破碎区,破碎区的发展导致围岩自承圈破坏。如不能及时将破碎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就不能发挥顶板岩石的自稳能力,从而不能有效地遏制围岩的局部破坏和破碎区向纵深发展,进而导致巷道围岩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2. 常规支护技术优化

通过以上常规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经本人对工作地点的实际情况了解,我率先提出了新的支护方式,使用直径为22mm、长2.4m取代原有普通锚杆的支护,得到了老工程技术的批准及大力支持。

采用新型直径为22mm、长2.4m的全程锚杆取代直径20mm、长2.0m锚杆,进行巷道顶板支护,使巷道开掘后顶板松动圈形成了一个整体,增大围岩的强度,提高围岩自承能力,控制了顶板的下沉量。采用强度大、长度较长的锚杆能锚固在稳定的岩层内,并适时在巷道关键部位进行锚索加固支护(由于锚索长度较大,能够深入到深部较稳定的岩层中,锚索对被加固岩体施加的预紧力高达200kN,限制围岩有害变形的发展,改善了围岩的受力状态,增加围岩自承圈厚度,实现厚壁支护),很好的解决了巷道顶板下沉、破碎的问题,随着支护强度的增大,有效的控制了顶板岩层的变形,施工的安全也得到了保证,同时一直困扰的进尺问题也迎刃而解。

六、结束语

隧道施工的完成,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着重要意义。当今,在修建大型隧道过程中,隧道锚施工还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不足,大型隧道工程中隧道锚的施工及支护优化问题必须提上日程,认真严谨的对待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宏伟 越江隧道工程大型泥水进出洞施工风险综合评价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2年,23页

[2]张猛 群洞隧道优化施工技术及影响效应研究 山东大学研究论文 2013年5月,18-21页

预裂爆破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奥法;施工原理;工程;应用

1.新奥法简介

1.1新奥法的概念

所谓新奥法,就是奥地利隧道施工新方法的简称,英文为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简写NATM,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由L.V. 拉布西维兹、米勒-菲切尔等隧道专家提出的一套隧道施工理论和方法,它迅速为各国工程界所接受并获得广泛的应用。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的的理论,充分利用岩体的自支撑能力,结合现代量测监控技术,采取柔性支护的手段来达到隧道或巷道的稳定。

1.2新奥法的发展

新奥法与传统矿山法都属于钻爆法,它最早是应用于隧道工程。拉布西维茨1934年尝试在地下工程中使用喷浆支护。在1942~1945年建造的洛伊布尔隧道中首次采用了双层薄衬砌。1948年,他提出了量测工作的重要性。在1953~1955年修建普鲁茨-伊姆斯特电站的有压输水隧洞时,按拉布西维茨的建议采用锚杆支护而获得成功。1963年拉布西维茨将这种施工方法正式命名为新奥法。1964~1969年他又提出了在岩石压力下隧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强调采用薄层支护,并及时修筑仰拱以闭合衬砌的重要性。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推广,新奥法日趋成熟,在山岭隧道中被普遍使用,并已广泛用于其它岩土类工程。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推广喷锚支护,到80年代新奥法已被广泛采用于矿山井巷、隧道等工程。

2.新奥法施工原理和技术

2.1新奥法的岩体力学原理

传统矿山法依据的是“松弛载荷理论”,该理论是泰沙基和普罗托奇雅可诺夫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它认为,稳定的岩体有自稳能力,不产生载荷;不稳定的岩体则可能因松弛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结构予以支承,作用于支护结构的载荷就是围岩松弛范围内可能坍塌的岩体的重力。而新奥法依据的是“岩承理论”,该理论认为,围岩稳定是岩体自身有承载自稳能力;不稳定围岩丧失稳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限制,则围岩仍然能够进入稳定状态[1]。可见,这种理论非常重视过程和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载能力是其基点。

2.2新奥法的支护技术

与新奥法的力学原理相适应,新奥法摈弃了刚性支架的大量使用,如木支架、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支架、钢支架、整体混凝土支护和砌石支护这些靠支架强行支撑松弛围岩的传统支护方法,而是采用柔性支护来加固围岩,如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锚网支护、锚喷联合支护、锚杆注浆支护、锚喷网联合支护等,并且要恰当掌握支护时机,支护结构尽量形成闭合的薄壁圆桶结构,可以和围岩一同产生有限的变形以释放应力而获得更高的自承能力。新奥法把岩体既看作产生载荷的原因也看作主要承载结构,支护结构和岩体要形成统一体并共同发挥承载作用。

2.3新奥法的量测技术

新奥法是掘进施工由经验和定性走向定量分析的方法。根据工程的地质、规模和施工要求,要制定合理的量测计划和确定量测项目。量测项目主要有位移、应力应变、接触应力等三大类。可以采用水平仪量测围岩表面垂直位移和地面沉陷,用伸长计量测围岩在不同半径处的变形,用收敛计量测收敛变形,用压力盒测定接触应力,等等。通过记录、整理、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围岩的稳定性分析,用于调整施工方案或指导施工,故而新奥法是设计和施工一体化方法。

3.新奥法施工

3.1新奥法施工原则

新奥法的施工原则可以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少扰动”就是在进行掘进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破坏。因此,要优先选用机械开挖,如单臂掘进机、全断面掘进机、掘锚支综掘机。采用钻爆法时要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控制循环进尺和及时支护。

“早喷锚”是指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使围岩的变形进入受控状态,既可防止围岩松弛坍塌又允许适度变形以产生自承能力。若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可以采取超前支护。

“勤量测”指采用量测仪表来量测围岩位移、应力应变和接触应力等,通过数据来分析围岩的稳定性或变化趋势,以便调整开挖方法、支护方法等。

“紧封闭”是指尽量采用喷锚支护,避免围岩暴露而致强度和稳定性降低,要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性支护,使围岩和支护结构处于良好的共同工作的状态。

3.2新奥法施工程序

新奥法施工程序如下图:

4.新奥法在各种工程中的应用

4.1新奥法在井巷工程中的应用

新奥法由传统矿山法演化而来,是传统矿山法的推陈出新。井巷掘进在矿山工程中占40~60%,对矿山的生产、安全和开采成本影响很大。在矿山井巷工程中,有些使用期很短,如矿块天井、凿岩巷道、拉底巷道、装矿巷道等采切工程;有些使用期较长,如主副井、斜坡道、通风井、主溜井、主要硐室、石门和阶段运输平巷等开拓工程。对于采切工程,一般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就可。对于开拓工程,尽量采用新奥法施工,但要求明显比隧道低。

矿山巷道除特殊情况下一般采用直墙拱顶,多数不设仰拱不闭合。除了主副井外,由于巷道断面较小,很少采用再砌或再喷混凝土的复式支护。多采用钻爆法开挖,有条件时可采用掘进机开挖,岩层极为松软时可以人工开挖。钻爆法施工时一般分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按照掏槽眼——辅助眼——边帮眼——底板眼的顺序进行微差爆破。根据围岩的稳定性和地压力的大小,用工程类比法确定初选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一般用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锚网支护、锚喷联合支护、锚喷网联合支护等。在施工中,根据量测监控的数据来分析判断初选支护方案是否恰当,用逼近法或抽稀法来调整以找到最佳支护方案。迄今为止,依据岩体力学理论计算而得出的锚喷支护方案仅供参考。大姚铜矿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锚喷网联合支护掘进阶段运输平巷,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4.2新奥法在采场中的应用

新奥法提出的岩承理论和柔性支护理论,在采场地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非金属矿山还是金属矿山,只要采取地下开采,都需要处理采场地压问题。在地采矿山中,特别是采用空场法和采后充填法来开采水平和微倾斜矿床、缓倾斜矿床或倾斜矿床,都会面临采场顶板控制问题。在顶板坚固性和稳定性差的时候,常常采用系统锚杆、锚网联合、锚杆桁架、锚带网等支护方法来处理顶板或局部不稳的地方,以保证回采期间顶板的稳定和采场安全。在露采时,常常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锚网、锚索等支护方法来加固边坡或平台。其实际效果往往远胜木桩、挡土墙和砌石加固,且造价更低。

4.3新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新奥法起源于传统矿山法,成就于隧道工程。由于隧道工程断面较大、长度较长、穿过的岩层较复杂、要求更高,是新奥法应用最彻底的领域。从开挖方式上,隧道掘进可以采用钻爆法、全断面掘进机、盾构法等多种手段。钻爆法时可以采用全断面法和台阶法施工,尽量减少开挖对围岩的破坏。如围岩稳定性较差,开挖前可以采用锚杆、小导管或管棚超前支护[2]。从支护手段上,隧道初期支护可以采用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喷联合支护或锚喷网联合支护,并且往往做成封闭的薄壁圆桶结构(设仰拱),并进行注浆封水或导管排水,还常常进行二次衬砌或复喷混凝土支护(起安全储备和美观作用)。如地压过大时,可以采用钢纤维、钢拱架或钢筋格栅混凝土支护。大箐隧道采用钻爆法正台阶施工、锚喷初期支护、模筑钢筋格栅混凝土二次支护的方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4.4新奥法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新奥法在公路工程中也有广泛应用,在开挖深路堑、处理高陡边坡、稳定路基方面都发挥作用。对稳定的石质边坡,可以进行喷浆覆盖以防止风化;对不稳定的石质边坡,可以采用沙浆锚杆加固,可以用锚喷加固,可以用锚网加固并防止落石。还可以用位移量测和变形量测手段来分析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可以用长锚索来加固边坡或填方路基。在昭待公路的修建过程中,用长锚索来加固边坡或填方路基得到大量使用。

4.5新奥法在其它工程中的应用

此外,新奥法在国防工程、水利工程、水电工程、地下铁道、地下建筑都有一定的应用。重要的地下弹药库和地下军事基地都使用新奥法施工。蔓湾水电站左岸的高陡边坡坍滑治理就大量采用锚喷支护和预应力锚索支护而取得成功。新奥法的二次支护方法在地下建筑和地下铁道建设中也被大量采用。

5.新奥法施工的注意事项

当然,新奥法也非万能和唯一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矿山法,它的施工技术更复杂,设备要求更高,成本也更高,施工速度更低,而且,在一些地质条件较复杂或软弱地层中,不适于新奥法施工。在下列情况下,不适于或需要采取适当的辅助措施才能进行新奥法施工:①涌水量过大的地层;②因涌水产生流沙现象的地层;③围岩破碎使锚杆钻孔和插入都极为困难的岩层;④工作面不能暂时稳定的岩层;⑤沙石、碎石、沙砾层[3]。

6.结论

新奥法将岩体力学理论和工程施工紧密结合,从开挖、支护和量测监控的系统的思维出发,确保设计和施工的一体化,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有很广很强的适用性。随着锚杆材料、喷浆工艺技术、光爆技术、量测技术等的发展,新奥法将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施工成本会不断降低,施工速度会不断提高,而施工质量和安全却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于书翰,杜谟远主编.隧道施工[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