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范文1

【关键词】长期投资;风险;决策分析

一、长期投资决策的概念及特点

长期投资决策是指企业为了改变或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能力而投入大量资金,以期望获得更多回报的经营活动。长期投资决策是对企业的长期投资项目的资金流进行全面的预测、分析和评价的财务工作,也是对长期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决策的过程。一般来说,凡涉及投入大量资金,获取报酬或收益的持续期间超过1年,能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企业经营获利能力的投资就称为长期投资。包括用于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新产品研制和老产品改造等这种投资的支出,一般不能全部用当年产品的销售收入补偿,而要由以后各年的销售收入逐渐得到补偿。其基本的特点是:投资数额大;回收时间长;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风险大;不可逆转性。长期投资决策按投资影响范围的广义和狭义可分为战略性投资决策和战术性投资决策;按投资具体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和有价证券投资决策;按投入资金是否分阶段,可分为单阶段投资决策和多阶段投资决策。

二、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长期投资决策是在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投资风险、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下,对长期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取舍。由于这种投资资金量大、时间长、风险大,一般也可以称为资本支出决策或资本预算,长期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长期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影响事关重大,因此,企业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应确定决策的程序:

(一)确定决策目标:就是决策者要弄清楚这项决策究竟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的资料:调查研究,是要对项目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状况进行深入的考察,并对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进行分析,从技术、管理、经济等各方面均能够保证项目的的正常运行。收集相关的资料就是要收集尽可能多的对投资项目有影响的各种资料,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环境的资料,其中有关预期的成本和预期收入的数据要尽可能做到全面、可靠。在调查研究和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企业应该可以对项目相关的情况作出合理的预测,如未来产品和要素市场状况和价格水平,以及未来市场各种状况的概率等。

(三)提出备选取方案: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制定出各种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备选方案应具备多样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增加企业的选择空间。

(四)确定最优方案:通过对各备选方案的分析比较和评价,选择最优的方案。在这一阶段,决策者应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检验各种备选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出最有利于企业的方案。这是投资决策过程的核心环节,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经营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五)项目实施与事后评价:确定了最优方案以后,就要保证最优方案按照预算的要求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将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和个人,并进行严格的事中监督和控制,以确保方案的投资额和各项收支按照预算的要求顺利进行,对发生费用超支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应进行及时调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迅速解决。在项目结束后,企业要对项目的运行状况和效果进行事后分析评价,将实际与预期进行比较,总结经验,以便指导以后的长期投资决策工作。

三、长期投资决策评价的方法

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按照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分为贴现指标和非贴现指标。贴现指标的分析评价方法是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包括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外部收益率和获利指数指标。非贴现指标分析评价方法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在分析评价投资方案时,对项目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不按资金的时间价值进行统一换算,而直接进行计算。非贴现指标分析评价法主要包括:会计收益率法和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四、长期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

长期投资决策是在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即只考虑未来的一种可能性,现金流量也是唯一的。事实上,任何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都会有风险,都难免与预期的现金流量发生偏差。长期投资决策必须包含这些风险因素,充分考虑项目的风险价值。

风险和不确定性两者之间是有所区别的。不确定性是指无法预知未来行为的各种结果,或者无法预知各种结果所发生的概率,如预测未来的可能的竞争对手。而风险是指事先可以确定行为的各种结果以及各种结果发生的概率,只是不能准确预知哪种结果会出现,如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判断未来的销售额分布。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区分两者,往往对不确定性的项目也人为地估计各种结果和相应的概率,把它转化为风险型项目。在决策时如果面临的风险较小,决策时可以忽略其影响;如果决策面临的风险较大,足以影响方案的选择,那么就应对其计量并在决策时加以考虑。对于风险性投资项目,由于已知的概率分布,因此可以用概率分析的方法通过各种数学特征来描述项目的风险大小。笔者认为:风险投资分析方法可采用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

(一)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是对于高风险的项目,采用较高的贴现率计算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法的规则来选择方案。这种根据风险大小确定的,包括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的贴现率即为风险调整贴现率。其计算方法有:

1.数学计算法

风险调整贴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斜率×风险程度

其中:无风险报酬率可以用购买国债的收益率来衡量。国债投资一般没有违约风险,到期收回本息没有问题,在物价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其利率可视为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斜率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有关,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确定。如果投资者们都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小;如果投资者们都不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大,因此,在同样的风险水平下,两者对投资报酬率的要求不同。风险程度反映投资项目风险大小,一般用标准离差率来表示。

2.项目比较法

投资者在进行项目的评估时,可以在市场上找到已完成的类似项目的实际投资报酬率的资料,以此为参考,结合对未来市场变化趋势的预测和被评价项目的特殊性,进行适当修正后确定风险调整贴现率。为了使确定的风险调整贴现率更符合项目实际,投资者可调查多个类似项目,然后对它们的实际投资报酬率进行适当的平均。

3.风险评级确定法

为确定项目风险调整贴现率,可聘请一些专家,请专家根据历史资料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测,首先对项目进行风险等级评定,然后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贴现率。利用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分析评价投资项目时,首先,计算投资项目各年现金流量的期望值;其次,确定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并选择适当的方法确定风险调整贴现率;最后,利用风险调整贴现率和现金流量的期望值,按确定型项目进行分析评价。

例如:东方公司的某投资项目的A方案,其现金流量及概率资料如下表所示。

经专家对该方案风险水平的评定,并结合类似项目的实际报酬率,将风险调整贴现率确定为10%。现用净现值法评价A方案的可行性。

首先计算各年净现金流量的期望值。

根据净现值的决策标准:只要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就可接受该项目;如果净现值小于零,则应放弃该项目;如多个互斥项目进行选择时,选取净现值最大的项目。因此,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表明:A方案是可行的。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比较符合逻辑,因为这种方法反映了风险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增加,时间离现在越远,贴现率对期望值的现值的影响越大,对风险的调整作用越大。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把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混为一谈,并据此对现金流量进行贴现,这意味着风险随时间的推移而加大,有时会与现实不符。某些行业的投资,前几年的现金流量难以预料,越往后反而更有把握,如果树园、饭店等。因此,在选择该种方法时应考虑投资项目的行业。

(二)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

项目投资风险的直接表现就是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按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的思路就是把这种不确定的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确定的现金流量,然后用无风险的资本成本进行折现。把不确定的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流量可以通过肯定当量系数来确定。

肯定当量系数是指不确定的1元现金流量期望值等价于使投资者满意的肯定金额的系数,它等于无风险的现金流量与有风险的现金流量的比值。即: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当年的期望现金流量为5400元。这5400元中是包含了风险因素的。如果投资者此时认为无风险的现金流4500元和这个有风险的5400元是没有差异的,那么,4500元就是有风险的现金流量5400元的无风险值,肯定当量系数为:4500÷5400=0.833。显然,无风险的现金流量应当小于有风险的现金流量,因此,肯定当量系数应当在0~1的范围内取值。

肯定当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项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现金流量的风险越大,肯定当量系数就越小;反之,现金流量的风险越小,肯定当量系数就越大。具体取值的高低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力较强,则可以选取较大的肯定当量系数;如果投资者的风险回避程度较高,则需要选取较低的肯定当量系数。另外,不同年度的现金流也可使用不同的肯定当量系数,变化大的年度取值更低一些,变化小的取值则可高一些。如果为了避免肯定当量的取值的主观性,可以通过项目现金流的变异系数来确定肯定当量系数。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合理的确定肯定当量系数。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范文2

1.1缺乏对绩效考核的重视很多县级供电单位没有精准的了解绩效考核的关键影响,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怎样提升单位业务以及经济利益上,忽略了绩效考核。很多县级供电单位的干部阶层忽视绩效考核的工作,导致职员没有目标性,没有动力,进而对供电单位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1.2缺乏完整的体系和统一标准绩效考核,一定要有相应的对照物,就是考核规范。相对来讲,县级电力单位工作量重,子公司以及机构多,缺少相对健全统一的考核体系,许多子公司或机构都有自身的考核模式,出现了多种考核机制共存的情况。由于系统不健全,没有统一的考核规范,职员和其他机构相对比,易对考核成果出现误解,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绩效考核水准。因为规范不一致,易出现混乱,如果表达不清楚或者把不相干的数据用在考核中,有失公平,相关的考核成果也肯定是片面的,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1.3缺乏合理的定位定位对一个单位来讲十分关键,电力单位在开展绩效考核中,一定要进行一个精准的定位,这样才可以确保考核作业的顺利开展。很多县级供电单位对自身认识不足,在进行定位时存在偏差,对考核要面对的目标欠缺十足的考虑,这样,肯定会对考核方式的选取产生影响,定位不明确,对考核成果和单位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1.4内容不合理电力单位有许多机构,各自的责任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在进行考核时,其内容和规范存在差异,但是在实际操做中,考核缺少目的性,每个职位的内容以及标准都差不多,使考核成果的精准性以及客观性下降,职员很难掌握全部信息,长久以来,肯定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还有,考核内容缺少整体性,经常会发生一概而论的状况,只关注任期与职位的作业目标,而忽略了别的部分。

2县级供电企业人员绩效管理措施

2.1正确认识绩效考核首要应使县级供电企业的全体职工都认识到绩效考核的作用以及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并将绩效考核的各项内容公开化、透明化,有些企业对绩效考核认识不清,以为绩效考核会对企业和员工之间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强化全体员工业绩考核的同时,还应对其有个正确认识,明确业绩考核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双方的互赢。

2.2将考核内容、方法合理化从上面所讲述的内容可知,绩效考核在内容和模式上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急需健全。例如在考核中,要按照详细的职位要求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或者考核,要确保考核的可信程度以及主观性,让职员性能和职位需求相符合。并且,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考核,确保考核内容的全面性,不能够一概而论。一定要综合真实状况,使用和考核内容相符合的考核模式,且模式不能太简单,要具有灵敏性,按照持续变动的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

2.3正确选择考核方式,保证考核的公正客观首先对企业中的业绩考核和素质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起来,由于业绩在成果显示上较为直接客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考核周期上可以确定为一到两个月;而对于员工的素质考核,因为无法量化,也无法获得直观的数据结果,只有通过长期的考核才能对结果进行确定,因此属于长期的考核项目,在周期上可以用年来做单位;其次在考核方式上,需要实现领导评分、上下结合、同级互评以及部门自评的方式,然后结合这些评价内容,按照一定的比例对相关系数进行考虑,最终取得总体评价,这样所得出的评价才是最为公正、客观和准确的。

2.4加强工作分析因为对考评作业没有健全的解析,经常致使单位考核规范不一致,目标不准确,操做过程没有标准化等问题。在考核前,单位对职员的实际作业状况或者商品的输出本质并没有健全的了解,在拟定考核规范时,一般是借鉴或者照搬,所以很难准确的输出。因此在拟定规范之前,要深入单位,搞好实际考察,深入了解县级电力单位的运转情况和职员的作业性能,以此作为根据,拟定出和单位相符合的评定机制。

2.5考核中设立专门的考核机构在供电企业的绩效考核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对考核主体的确定,可以设立专门的考核机构,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企业绩效考核的领导,同时也可以体现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供电企业可以考虑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企业的主要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以及职工代表所组成,对企业中的考核制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审核和抽查,对被评议的单位以及员工的申诉进行接待,从而实现对绩效考核的动态管理。

2.6完善配套规章制度考核及考核制度本身都有无法完全克服的局限性,单靠绩效考核及考核制度自身是无法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为了保证考核客观公正性,必须建立与考核制度相配套的其他一些规章制度,如建立涵盖全面、要求准确的岗位责任制,使评议有章可循;制定长远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企业文化,使素质考核有其长远目标可循,制定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准作业规范等等。

2.7不断完善考评模式对于绩效的绩效考评方式,有很多相关探索,普遍运用的考评方式牵扯到业绩、技术能力、态度和工作强度等要素。如果业绩目标主要关联到作业进度和品质,各个机构要在业绩上有很好的表现;具有职责感、纪律性;技术能力主要指业务、沟通和思想才干等;工作强度是指分派作业量的饱和状况和作业条件等。

3结束语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范文3

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猜测、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结果等过程。

2.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有趣的问题中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验,让学生认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难点是正确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明确不确定设计的特点,感受不确定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准备实物:圣诞袜子袋,红色和黄色糖若干,硬币、骰子若干。

【教学环节】(课前播放雪人的动画及英文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下发导学(练)案。)

一、情景引入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一定落在红色区域吗?

随意扔一枚硬币,硬币落地后朝上的面会是什么?一定是“数字”吗?

今天我们学习第七章可能性第一节的内容“一定摸到红球吗” 本节课我们将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投影显示)

同学们,快到圣诞节了,在这里老师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同时,圣诞老人也来到这里并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圣诞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谁来摸一摸、试一试?

设计意图:①通过问题情景的引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关注细节,对教材作适当的修改。如教材中提到随意扔一枚硬币,硬币落地后朝上的面一定是“国徽”吗?而现在的硬币已基本没有“国徽”面,因此我改为硬币落地后朝上的面一定会是“数字”吗?又如将教材中的摸球活动改为摸糖,力求上出自己的特色。

二、合作探究

1.这里有三个圣诞礼品袋,袋子里装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红色糖和黄色糖。教师分别将糖展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猜猜是否一定能摸出红糖。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3.多人实验操作,其余同学观察并记录。(注意:第一,每次摸糖前应该把球摇匀;第二,摸糖时不能看袋子里糖的颜色;第三,摸糖之后记录糖的颜色并放回。)

设计意图:

1.组织学生活动,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感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为结论的得出作铺垫。

2.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在每次的分组讨论前,我都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整理归纳——

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称为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称为不可能事件。

(统称确定事件)

不确定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板书概念,学习概念。

三、随堂演练

1.观察转盘,解决指针是否一定落在红色区域的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概练,解决章题学习中的问题。

2.接力比赛:(看谁说得多)

比赛要求:(人人都需接力说出生活中的事件)

(1)组长决定接力顺序,并画“正”字记录每人的题数。掷骰子决定一名同学记时,必须在10秒内说出一个事件。

可以是确定事件(并说明是必然事件还是不可事件),也可以是不确定事件。

(2)有争议的事件,由组内的同学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裁判,并作好记录。

(注意:要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

(3)以说的最多的同学为胜。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②交给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③掷骰子以及后面的抽签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不确定性。

3.议一议。

①中央电视台“购物街”栏目里面的“小心炸弹”猜价格游戏中, 用5个球代表5个数字,再用一个白球代表炸弹。把六个球放进一个袋子。 游戏的规则是:选手摸到3次炸弹则游戏失败,将价格完全猜对则游戏胜利!主持人高博在选手每次摸球之前是否要将袋子里的球摇均匀?

②扔一枚硬币,“国徽”面朝上是什么事件?假如你长大后当了国际足球裁判,比赛前用掷硬币方法确定双方的比赛场地,你准备怎么掷?(学生做扔硬币游戏,探索游戏中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背景,结合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体会概率实验中随机的重要性。

4.由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为题,让学生组内讨论后完成。

(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

①19:00任意选择电视的某一频道, 它正在播新闻联播。

②经常玩游戏的同学,思维要比不玩游戏的敏捷。

③你购买一张彩票将获得500万大奖。

④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偶数点朝上。

⑤当室外温度低于-20摄氏度时,将一碗清水放在室外水会结冰。

⑥盒子中有99个红球,1个白球,一定摸到红球。

⑦董市镇每年都会下雨。

⑧在我们班同学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个月。

(2)选择题。

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酒瓶会爆炸

(B)在一段时间内汽车出现故障

(C)地球在自转

(D)本届奥运会在中国举行

2.下列事件是不确定事件的是( )

(A)地球绕着太阳转

(B)一个班上的两名学生生日相同

(C)异号两数相乘,积为负数

(D)太阳从西边升起

3.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

(A)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B)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朝上的点数是7

(C)某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合格率为80%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的是( )

(A)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3点朝上

(B)石头能孵出小鸡

(C)在地球上将一枚硬币向上抛高,落下后有国微的这面朝上

(D)明天会下雨

设计意图: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力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②通过事件类型的判断,加深概念理解,进一步巩固新知。③采用有趣的为学生喜爱的形式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小结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知道了哪些学习、研究的思想方法?

1.判断一件事情需要尊重客观现实、借助前人经验、根据自身体验进行数学推理,有时需进行大量的试验及统计才知道。

2.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是猜测,实验,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应用这几步。

设计意图:不仅注重对知识的小结,更注重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一般思想方法的归纳。

五、作业

必做题——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着10个大小和外形一模一样的小球,其中有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白球,它们已经在口袋中被搅匀了,请问,下列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

(1)从口袋中任意取出1个球,它恰好是红球。

(2)从口袋中一次任意取出3个球,它们恰好全是黄球。

(3)从口袋中一次任意取出9个球,恰好红、蓝、白三种颜色全齐了。

(4)从口袋中一次任意取出6个球,它们恰好是1个红球,2个蓝球和3个白球

2.盒中装有20个红球和1个黄球,随机取出一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取出的一定是红球,因为红球有20个,黄球才1个。

(2)取出的一定是红球或黄球,因为盒中只有这两种颜色球。

3. 完成P223 数学理解

选做题——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如果骰子的六面上分别是2,2,3,3,4,4六个数,那么可能观察到的结果共有多少种?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总结解题的关键:运用概念。分层训练,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发展。

六、板书设计

第七章 可能性

1.一定摸到红球吗

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范文4

关键词:否定;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否定词:否定句

英语语言是属于分析性语言的一种。它有着简洁与丰富的表现形式,在其使用的发展过程中,它的词汇与语言结构有着吸收融汇其他语种的能力。它的结构形式既有民族色彩的惯用特点,又有相当灵活的分析性,正如汉语一样,并非处处受其语法一板一眼机械地限制住。因此,英语句中语法结构有时也要分析之后才能确定。正因为英语有其灵活的分析性,有时句子表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不易确定。更何况英语还有一种不太近情理的表部分否定的句子。它往往被人误解,即使是英语有相当功底的人(非母语者),一不留心,也会出现误解。所以有时我们会读到某某指正某某在理解与翻译中误解的文章,而其中不少误解就出在此种范围之内。下面笔者就个人的学习与总结,谈谈英语中的全部否定(total negation)与部分否定(partial negation)的情况。

一、全部否定

英语中全部否定句,乍看起来很容易,无非是用一些如:no,not与never之类的否定词就构成了否定句。但在实际阅读或翻译中,就不那么一目了然。肯定与否定句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确定句子是肯定还是否定,颇费功夫,若望文生义,免不了出现误解。

1、明显的否定句:

a、采用明显的否定词,如no。not,never,little,seldom,hardly,scarcely等词构成。这种否定式简单明嘹。初学者一想到要构成否定句,就会想着这些词,在文章写作与翻译中,仅此表现法,未免单调枯燥。

b、采用词头(或词尾)构成否定词。如un,dis,in,in,ir,non等。也有采用词尾构成否定词的,如less(homeless,classless)等。采用这种加词缀的办法构成否定词而达到否定作用,有时起到文字的修饰作用,就不至于象常用的一些否定词来表达否定作用显得笨拙。

2、不明显的否定句:此类句中,有时有明显的否定词,但可能表肯定,有时又可能表否定,这就不是句中字面上的意思。比如,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你越小心越好,或小心为妙之意)。句中虽有否定词,却不是否定句。又如,You can no moreswim than I can fly(你不能游泳跟我不能飞行一样)。这种句子的含义说得更清楚,应该是这种意思:你要能游泳,那我就能飞行了。这种句子虽有否定词在内,但它并不那么醒目,不过它倒是一种有相当文学色彩的比喻否定。再看一下这种句子:This bookis too difficult for me to read(这本书太难了,我读不懂)。句中没有否定词,可意思是否定的。若此种句型,再加上一个否定词,如He is too wise not to see that(像他那么聪明,不会看不出的)。此句可由上句分析出意思来,上句是无否定词的否定句,句中再加一个否定not,那就应该是否定的否定,这自然就是肯定句了。所以这句可理解为他那么聪明,不至于看不出那种事来。结果句中有了否定词,却又是肯定句了。当此种句型增加否定词时,如不是置于否定不定式的,而是置于前部的否定,如Heis not too old to do it(他不是老人,那事他是可以做的)。句中虽有否定词,也不是否定句,意思仍然是肯定的。所以这句话却不可理解为他老得不能做了。从以上各例句看来,英语中的句子是否定句还是肯定句,并不一定要看句中有无否定词的存在,而是要细心分析后,才能确定是表肯定还是表否定意义的。只要我们在阅读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会发现英语语言中,有些貌似肯定句,实为否定句,以及貌似否定句,却又是肯定句的情况存在。文学作品中,此种现象,尤为常见。

3、转义性的否定句:此种句子的否定似乎是隐形的。它既不借助于否定词,也不是惯用式内涌否定句型,而是由其他词转义而来的。如Rain prevented him from going(下雨,他没去)。此句按字面上意思可理解为雨阻止了他来。这只是转义的否定句罢了。类似的句型可作否定手段借用之,诸如:He refrained from smoking(他不抽烟了),Keep away from the fire(别靠近火),Keep off the grass(勿踏草地)等都是常见的。当然要借用别的词来表否定还多得很,如借用fail,refuse等等词都可表示否定句型:He fai led to keep his words(他不守诺言)。The door refuses toshut (这门关不上)。从以上数例看来,这种借用的否定句型,在写作与翻译(如汉译英)中定会助你一臂之力,而且有文情并茂,笔下生花之感,当不失为一种文字上的修饰手段。

二、部分否定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范文5

关键词:自我不确定感;程序公正效应:调节作用

分类号:B849:C91

1 引言

程序公正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与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等(eg.,HesBn&Walle,2011;Li,Liang,&Cram,2010;van Dijke,De Cremer,David,&Van Quaquebeke,2010),这被称作程序公正效应(proceduraljustice effect)。为了积极发挥程序公正效应的作用,当今组织或领导通过“办公透明化”、“阳光工程”、“听证会”、“反对暗箱操作”等各种举措以使决策的程序公正化。但是,当询问同一个组织中不同成员对所在组织程序是否公正的看法时,结果却不尽相同。有些成员认为程序公正关系到他们与领导的关系、对组织的认同等;而有些成员却并不关注程序公正。为什么同一举措带给组织中不同成员的感受会如此的不同?何种因素导致组织程序公正效应的不稳定性?这是现实中的领导者们极其关注的问题,目前在程序公正的研究中有一些研究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即何种调节变量导致个体对程序公正反应的差异?

人们对程序公正信息的感知和反应是一个主观的认知建构过程,程序公正是否起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怎样解释程序相关的信息,人们对于程序公正信息的解释不同,他们的反应也不尽相同(De Cremer&Van Hiel,2008),所以个体对程序公正信息建构的差异是导致个体对程序公正反应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这种认知差异,进而使个体对程序公正反应有所不同?首先,不确定感是导致不同个体对程序公正信息产生不同认知的原因之一。Van den Bos和Lind(2002)认为,程序公正发挥作用的根源在于程序公正可以帮助个体减少不确定感,当个体面临或遭遇不确定时会寻求相关信息以降低不确定感,因而程序公正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个体对“自我”的理解也会影响个体对程序公正信息的知觉,因为早期的研究中就已发现程序公正有助于成员澄清“自我”相关信息(如自我概念、地位、接纳)。以上两点让研究者们认识到自我不确定感(selfuncertainty)是引起程序公正信息建构个体差异的重要变量,自我不确定感可以解释公正为什么对人们如此重要,以及公正何时对人起作用(Miedemam,Van den Bos,&Vermunt,2006)。这一变量实现了将不确定感管理与“自我”相结合,从程序公正信息建构的个体差异层面上来探索程序公正效应的个体差异。

本文将从探索组织成员对程序公正反应的个体差异入手,首先介绍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的研究源起及概念,然后通过已有的实证研究分析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当前该领域研究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2 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调节作用的研究源起

研究者关注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有两大源起:一是对“自我”与程序公正关系的探索,二是不确定管理理论的发展。

2.1 “自我”与程序公正的关系

早期人们探索“自我”与程序公正的关系是从个体对程序公正的反应来切人的。用于解释程序公正作用机制的两个经典理论模型――团体价值模型(group-value model)与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Lind&Tyler,1988;Tyler&Lind,1992),认为程序公正对个体起作用是由于程序公正传递了众多与“自我”相关的重要信息,程序是否公正关系到个体对自我认同、自我概念、自我地位、被尊重、被接纳等的评价与判断,当个体感受到程序公正时,个体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Blader&Tyler,2009;Thau,Aquino,&Poortvliet,2007;Wiesenfeld,Swann,Brockne5&Bartel,2007)。研究者在这两大模型的框架下,结合程序公正效应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地探索与验证程序公正向个体传递了哪些自我相关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如何对个体产生影响。正是由于“自我”与程序公正密切联系,程序公正才能发挥其心理效应。可见,“自我”与程序公正的关系是程序公正研究领域的基础性问题之一。

2.2 不确定管理理论

随着研究的深人,研究者们发现程序公正并不是对所有个体起作用。具体来讲,对于有些个体而言,他们并不关心组织程序是否公正:在某些情境下,程序公正也不会对个体产生显著作用。这一问题将程序公正的研究推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探索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变量。为从社会认知角度研究程序公正效应起作用的原因及机制,Van den Bos和Lind(2002)在总结回顾前人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确定管理理论(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该理论认为组织成员运用组织程序公正的信息来降低不确定感,不确定感越高的个体对程序公正的反应也越强烈。不确定管理理论认为,不确定感主要有两大来源:环境与自我(Van den Bos,2001a,2001b),,即不确定感可以分为两类:自我不确定(self-uncertainty)与信息不确定(informafion uncertainty)。由于不确定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近年来成为程序公正领域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eg.,Desai,Sondak,&Diekmann,2011;Colquitt,LePine,Piccolo,Zapata,&Rich,2012;Thau,Bennett,Mitchell,&Marrs,2009),结合“自我”与程序公正关系的探索,研究者开始更加关注自我不确定感这一变量。

2.3 自我不确定感

自我不确定感在有些研究中被称作个体不确定感(personal uncertainty)。目前被引用较多的定义是由Van den Bos和Lind提出的,自我不确定感是一种怀疑的主观感受,或者是不稳定的自我看法和世界观,或者说是这种不稳定自我看法与世界观的交互作用,自我不确定感还包括外显和内隐的感受、人们的主观反应(Van den Bos&Lind,2009)。并且,经历典型个体不确定感的人会产生持续性唤起或至少有不舒服的感觉(Hogg,2007;Van den Bos&Lind,2002)。

个体不确定感既包括稳定的特质成分,又包括由情境所引起的暂时的情境性变化(De Cremer&Sedikides,2009;Greco&Rogeq 200 1;Sedikides,De Cremer,&Brebels,2010)。自我不确定感的特质成分是由生物性因素造成的在不确定感水平上稳定的个体差异(sorrentino,Hodson,&Huber,2001;Sorrentino,Short&Raynoq 1984),它使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自我不确定感水平;而自我不确定感的情境成分是指它又可以被情境因素所引起(Hogg,2001),个体在这些情境因素的驱动下产生的强而短暂的自我不确定感状态。

2.4 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基本假设

研究者首先从不确定管理理论中出发。提出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调节作用的基本假设,以进一步探索“自我”与程序公正的关系,解释公正为什么对人们如此重要,以及公正何时对人起作用。这一基本假设为:自我不确定感高的个体更加关注程序公正信息,他们通过关注程序公正来降低自我不确定感。此外,有关“自我”与程序公正关系的实证研究也为这一假设的提出提供了支持:一方面,程序公正的变化被个体当做表明自我接纳的积极信息,或者自我排斥的消极信息;另一方面,程序公正信息被认为有自我澄清的潜在作用,当具有自我不确定感时,个体缺少可靠的评估自身价值的参照点,因此他们不得不将程序信息作为一种启发信息(De Cremer&Sedikides,2005;Diekmann,Sondak,&Barsness2007;Hui,Au,&Zhao,2007;Sedikides,Hart,&De Cremer,2008;Van Prooijen&Zwenk,2009),通过程序公正信息,个体可以评估自身价值,获得更为清晰的自我认识。

3 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

3.1 自我不确定感的研究方法

自我不确定感包括特质与情境两种成分,目前对于自我不确定感这一变量的研究主要有自我报告法与情境实验法。其中自我报告法是基于对自我不确定感特质成分的测量,而情境实验法是基于对自我不确定感情境成分的操作。

3.1.1 自我报告法

目前对于自我不确定感的测量方法均为间接测量。研究者分别通过自尊不稳定性量表(Labile Self-Esteem Scale)(Dykman,1998)、主观高成就量表(Subjective Overachievement Scale)(0leson,Poehlmann,Yost,Lynch,&Arkin,2000)、自我概念清晰度量表(Self-Concept Clarity Scale)(Campbell et a1.,1996)、社会比较取向量表(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Scale)(Gibbons&Buunk,1999),测量被试的自尊的不稳定性(self-esteem instability)、自我怀疑(self doubt)、自我概念不清(self-concept unclarity)、社会比较取向(social ComparisonOrientation)进而间接测量其自我不确定感(De Cremer&Sedikides,2005;Thau,Aquino,&Wittek,2007)。

当运用自我报告法测量自我不确定感时,研究者测量的均是被试特质性的长期倾向,这通过量表中的代表项目可知,例如,自尊不稳定性量表:“我常常在前一分钟自我感觉不错,但在下一分钟却自我感觉不好”,“我的自我感知每天都是一样的”;自我概念清晰度量表:“我对自己的感觉常常与他人不一致”,“一般来说,我对我是谁,我是什么,都有清晰的认识”;社会比较取向量表:“我不是那种常常与他人相比的人”,“我常常想知道在类似的情境下,他人会如何行事”。

3.1.2 情境实验法

当研究者关注自我不确定感情境成分的调节作用时,他们通过具体情境来唤起被试短暂的自我不确定感,然后将被试分为高自我不确定感组与低自我不确定感组。

大多数研究者所使用的情境实验范式源于Van den Bos(2001a)的研究,具体操作是,首先在唤起阶段,让被试回忆一个让自己处于自我确定,自我不确定的具体情境;然后在诱发阶段,让被试回答两个开放性问题:“你在自我确定/不确定的时候会产生何种情绪?”“此时又有怎样的生理反应?”。根据研究目的不同,研究者对该范式有一定的发展,如De Cremer,Brebels和Sedikides(2008)在自我不确定感中的归属不确定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中,为了操作归属不确定这一变量,在诱发阶段将以往询问被试的两个开放性问题修改为:“请简要描述当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归属于某类人群时你的情绪”,“请尽可能详尽地写下当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归属于某类人群时自己有何生理反应”。

3.2 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

3.2.1 开创性实证研究

早期研究者将“自尊”(self.esteem)作为“自我”的相关变量来研究“自尊”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eg.,Brockner et a1.,1998;Vermunt,van Knippenberg,van Knippenberg,&Blaauw,2001;Van den Bos,2001b),以期通过这一调节变量来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估等方面的差异是如何影响程序公正效应的。但这些研究并未得到清晰一致的结论,为了探明个体在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估等方面的差异如何影响程序公正效应,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从“自我不确定感”这一调节变量出发,通过研究“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来探索调节作用视角下“自我”与程序公正的关系。

在De Cremer和Sedikides的研究中自我不确定感的操作变量是:自尊的不稳定性、自我怀疑、自我概念不清,通过自我报告法来测量以上三个变量,用实验法操作“有/无发言权”与“准确性”来研究三个操作变量如何调节程序公正对个体程序公正判断、积极与消极情绪、合作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反应机制中起调节作用,即与自我不确定感低的个体相比。对自我不确定感高的个体来说,程序是否公正对程序公正感判断、积极与消极情感、合作行为意向影响显著。同时,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的研究还通过情境实验法操作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情境,非自我肯定情境,来研究自我肯定是否会平衡高自我不确定感者对程序公正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肯定能积极地抵消高自我不确定感被试对程序公正的行为反应。此研究将“自我”与程序公正关系的研究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后续研究都是以此研究为基础,通过扩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变量来深化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

3.2.2 基于自我不确定感类型的扩展研究

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的研究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例如。根据自我不确定感的定义,自我不确定感既有特质成分又有情境成分,而在该研究中,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并未明确指出研究中所关注的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是何种成分的调节作用,是特质成分还是情境成分?而Thau,Aquino和Wittek(2007)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问题。Thau,Aquino和Wittek(2007)认为之前研究并未直接关注自我不确定感的特质成分的调节作用,故将社会比较取向(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作为稳定的自我不确定感(chronic self-uncertainty)的操作变量,通过现场研究来测量被试的社会比较取向与组织程序公正感来研究长期个体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与组织中性工作行为(antisocial work behaviors)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比较取向对程序公正与性工作行为的关系没有出现调节效应,即长期个体不确定感高的成员对程序公正的关注和反应与长期个体不确定感低的成员没有显著差异。

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在其研究展望中谈到,他们研究的是广泛的自我不确定感,而自我不确定感根据其来源(如尊重、地位、接受等)也可以更加细致地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自我不确定感,所以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之一是研究不同类型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也开始从这一个角度切入,基于自我不确定感的情绪、归属、地位的来源,来研究自我情绪不确定感(De Cremer&Van Hiel,2008)、归属不确定感(De Cremer,et a1.,2008)、自我地位不确定感(De Cremer,et a1.,2010)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

De Cremer和Van Hiel(2008)运用情境实验法来研究指向“自我”的不确定情绪如何调节程序公正对个体自尊的影响。具体操作是,首先让被试“生动地回忆一件使其感觉厌恶(确定感)/恐惧(不确定感)的事件”,然后在不确定情绪指向“自我”组,要求被试“退回到该情境中,描述和恢复这个情境就好像你又一次经历它一样”;而在不指向“自我”组,要求被试“退后几步,并且远离这个经历,以这种方式来观看这个情境就好像它再次远离你一样”。研究结果表明,当不确定情绪指向“自我”时,程序公正对个体自尊感的影响更加强烈,该研究间接表明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

De Cremer等(2008)通过情境实验法(具体操作见前文)分别研究自我不确定感中的归属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影响组织认同的调节作用,以及一般不确定感(general uncertainty)对程序公正判断的影响。研究不仅验证了一般不确定感的调节作用与具体类型不确定感调节作用是有区别的;研究还发现归属不确定感调节程序公正对组织认同的作用:在被唤起归属不确定感的被试中,获得发言权的被试比没有发言权的被试有更高的组织认同感。

De Cremer等(2010)的现场与实验研究都表明自我不确定感中成员对其自身在组织中地位的不确定感(standing uncertainty)也是重要的调节变量。当结果不公正时,地位不确定感能显著调节程序公正对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相比地位不确定感低的个体,地位不确定感高的个体更加关注程序公正信息,程序公正对于个体的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更显著。

3.2.3 基于程序公正认知机制的深入研究

人们对程序公正效应背后的认知机制的探讨深化了程序公正效应研究。将自我不确定感的调节作用引入到人们反应程序公正的认知机制层面,是对该领域研究的又一次突破。

Greifeneder,Mialler,Stahlberg,Van den Bos和Bless(2011)在探索程序公正效应认知机制的同时,将自我不确定感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这一研究的具体目的是探讨不同水平自我不确定感的被试,其在形成程序公正判断时,所基于的认知策略有何差别。研究既通过自我报告法间接测量自尊的不稳定性来研究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又通过情境实验法直接操作个体不确定感来研究其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体不确定感高的被试更加关注程序公正信息,因此他们是基于程序公正的内容信息的系统化加工形成程序公正感判断,而个体不确定感低的被试基于可得性经验(accessibilityexperience)的启发式认知策略形成公正感判断。

以往相关理论认为,在不确定感状态下,人们形成公正判断是一种启发式的认知过程(Tversky&Kahneman,1974;Van den Bos&Lind,2002;Venkatraman&Huettel,2012),而该研究结论却与之相反:在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下,个体做出程序公正判断是一种非启发式的认知过程。Greifeneder等(2011)认为,该研究结论与传统理论研究本质上并不矛盾,因为以往相关研究关注的不确定感类型主要是信息不确定感,它使个体不得不寻找其他“信息”,即启发物来做出公正判断。而研究中自我不确定感条件下的个体并没有经历信息不确定感,所以无需寻找替代物。故,Greifeneder等(2011)的研究表明,自我不确定感在个体形成程序公正判断的认知过程中也起调节作用。这为探索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自我不确定感不仅能引起对程序公正的强烈反应,而且,它还可能使个体在形成程序公正判断时基于不同的信息源,这将该领域的研究视野从表层的态度与行为结果变量上的差异伸展到深层认知机制的差异研究。

4 小结与展望

总体来看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发现:从研究结果来看,自我不确定感是否对程序公正效应产生调节作用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者对自我不确定感调节程序公正效应的探讨不仅涉及程序公正作用机制的行为与态度层面,而且开始关注程序公正效应的认知机制层面:从研究方法来看,在现有研究中,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操作既有自我报告法,又有情境实验法,而且这两种操作方法有整合的趋势。笔者认为目前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中,未来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深化。

4.1 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的本土化研究

目前关于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调节作用的研究均是以西方个体为被试,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中国本土未见有相关研究。根据霍夫斯泰德的跨文化研究,中国是一个不确定感规避程度较高的国家,相较于西方人,中国人对于不确定感的容忍度更低,规避不确定感的动机也就越强烈。据此推测,中国人对于自我不确定感的规避动机可能比西方被试更加强烈,中国被试自我不确定感的调节效应是否会更强?相比于西方被试具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种本土化研究不仅有利于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于本国企业中,同时还可以从跨文化的视角进一步加深对自我不确定感调节效应的理解。

4.2 自我不确定感特质与情境成分的交互调节作用的研究

自我不确定感包含本质上相异的两种成分,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只有Thau,Aquino和Wittek(2007)明确说明他们在研究中将自我不确定感当做一种长期稳定的倾向,但该研究却并未发现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而其它大多数证实了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的研究却并未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成分进行明确地说明与澄清(eg.,Greifeneder,et a1.,2011;De Cremer,et a1.,2010;De Cremer&Van Hiel,2008;De Cremer&Sedikides,2005)。所以,未来研究在对“自我不确定感”进行操作定义时,有必要澄清其是特质成分还是情境成分。

要想从本质上把握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片面考虑自我不确定感的特质成分或情境成分是不可取的。因为组织成员的行为更可能是受到这种交互作用的影响。大量的行为变化可归因于个体一情境交互作用(程亚华,2007),例如在关于特质移情与状态移情对个体助人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韩丽颖,2005),结果发现两种成分的移情相互作用,共同对个体助人行为有影响。自我不确定感特质成分、情境成分交互后的调节作用会怎样?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组织完善其政策极为重要,因为通过了解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组织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成员的人格特质来调整组织环境和成员的办公环境,使环境与人相匹配。这种相匹配的状态有利于领导者制定高效的提高成员程序公正感的政策。

4.3 自我不确定感与自我肯定关系的研究

自我不确定感较高的成员可能会对组织程序是否公正做出相对极端的反应,这会扰乱组织士气和凝聚力(De Cremer&Sedikides,2005;Sedikides,et a1.,2010),所以管理者需要寻找缓和高水平自我不确定感成员对程序公正过激反应的途径。而“自我肯定”可以减少自我不确定感高的个体对于程序公正过激的反应(De Cremer&Sedikides,2005;Sedikides,et a1.,2010)。探索自我肯定与自我不确定感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来缓和高自我不确定个体对程序公正的过激反应,对于组织运用自我肯定技术来应对自我不确定感个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极为重要。

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研究仅通过自我不确定感与自我肯定的交互作用来说明自我肯定对自我不确定感个体的作用,对于自我肯定通过哪些变量影响自我不确定感的调节效应,即对中介变量的研究却少有涉及。自我不确定感的结构极为复杂,其中可能包括自我怜悯(self-compassion)、自主(autonomy)或自我控制(self-control)等(Sedikides,et a1.,2010),自我肯定缓解自我不确定感调节效应的中介机制可能在自我怜悯、自主或自我控制中激增:也可能在感知到的社会接纳、尊重或地位中增强(Fein&Spencer,1997;Kumashiro&Sedikides,2005;McQueen&Klein,2006)。自我肯定的中介机制到底存在于哪些自我不确定感的构念中?不同构念的中介机制是否有差异?这些在未来研究都有待于揭示。

4.4 自我不确定感与特定人群相结合的研究

将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调节作用的研究应用于实际组织时,要求管理者关注具有高自我不确定感的成员(De Cremer&Sedikides,2005)。例如,新员工(newcomers)。与老员工相比,新员工对于自身在组织中的自我地位与自我角色具有不确定感(De Cremer,et a1.,2010;Kramer,2001;Sedikides,et a1.2010)。新员工需要通过程序公正的信息进行有意义的构建(sense-making)来降低这些不确定感(De Cremer,et a1.,2010),因此他们对有无发言权的反应也更强烈(Takeuchi,Chen,&Cheung,2012)。新员工需要建立认同以融人新的环境(smith,Amiot,Callan,Terry,&Smith,2012;严鸣,涂红伟,李骥,2011);不确定.认同理论(uncertainty-identity theory)认为自我不确定感会激发个体去认同组织(Hogg,Meehan,&Farquharson,2010)。所以与老员工相比,自我不确定感较高的新员工建立组织认同的动机可能更强。

研究新员工自我不确定感与程序公正的关系对于新员工人职指导、组织社会化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却鲜有实证研究专门探索新员工自我不确定感与程序公正的关系。新员工对于程序公正的反应是否与具有长期稳定自我不确定感个体的反应相似(De Cremer&Sedikides,2005)?在新、老员工身上起调节作用的自我不确定感类型与成分是否具有区别?新员工通过程序公正信息建立组织认同时,自我不确定感也在其中起作用,那么自我不确定感、程序公正、认同三者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这都有待未来研究进行探索。弄清新员工自我不确定感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新员工明确自身在组织中的地位、角色,增强其组织归属感。

4.5 结合信息不确定感来研究自我不确定感的调节效应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范文6

【关键词】否定句 命题符号表征 知觉符号表征

引 言

否定句作为人类语言中广泛存在的语言形式,一直以来得到了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而且,近些年来随着心理学的大规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渐完备起来,这都为从心理学角度揭示语言规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可能。于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学者们逐渐开始从心理加工层面对语言中的否定现象进行研究。对句子加工的研究中,一直以来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命题符号理论将句子加工看作是线性的命题的连接;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知觉符号理论则将句子加工看作是对经验的知觉模拟。本文将在这两大阵营之下,对心理语言学领域中简单否定句的加工模型和假设作以梳理,从而为否定句的研究提供更多视角,也为研究否定句之外的其他更为复杂的句子的加工提供更多参考。

从语言知识到语境中的句子理解:早期的否定解释

1.转换生成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是较早揭示句子如何在人脑中进行加工和表征的理论[1]。乔姆斯基采用了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达规则,这些规则规定着一个结构体的抽象表述(深层结构)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转换而最终成为人们实际发送和接收的语音信息的浅层结构。该理论将说话人对句子的生成和听话人对句子的理解看作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

在该语法理论中,肯定句和陈述句被看成是核心句,而否定句则是在核心句基础上经过否定转换而生成的。因此,比起肯定句来,否定句由于多进行了一个否定步骤的转换,加工起来应该比肯定句复杂。根据乔氏提出的核心句、非核心句区别,如果句子“The secretary types the letter.(那个秘书把信打出来。)”是核心句,那么其否定结构“The secretary does not type the letter.(那个秘书不把信打出来。)”就是核心句+否定。乔治・米勒通过记录反应时的心理学实验方法,证实了正是多出的这一层转换占用了一定的处理时间,也为转换的心理真实性提供了实验依据[2]。而且,句子越是复杂,转换次数越多,相对应的处理时间也就越长。毕佛等人也使用具有相近表层结构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证明人们在解码句子时的确要恢复深层结构[3]。

与此相反,也有研究驳斥了这种理论解释。福多和加勒特的实验显示,听话人在听到句子后马上对句子进行了解码的处理,并没有经过转换,而且被试也并不觉得句式复杂的句子比简单的句子要难处理[4]。他们认为否定句更难加工是因为否定句改变了肯定句原来的意思。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句子解码中的语言知识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只是部分被利用,在实践中人们无需也无暇在两个层次之间进行转换来达成对句子的理解[5]。

虽然转换生成语法的心理现实性值得怀疑,该理论模型也不断受到挑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乔氏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塑造了实验心理语言学第一个十年的研究。之后,句子研究则更多地考虑到语言所存在的语境和社会性。

2.语境中的句子理解:三步处理策略与语用假设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语言交际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信息的产生和理解过程,还涉及到许多非语言层面的知识。Searl将句子的理解概括为三个步骤:听话者首先抽取句子的字面意思;然后根据语境和交际约定来决定字面意思是否为说话人的意图;若不符则进入第三步,推断出句子的间接意义[6]。Clark和Lucy将三步骤处理策略应用到否定句理解中[7],结果发现理解肯定请求所需要的时间少于否定的请求,说明被试在理解否定时的确先抽取字面意思。但Gibbs的实验却发现:只有在处理孤立的句子时,间接请求比字面请求需要更多时间[8];当句子处在故事的语境中呈现时,字面意义反而比间接意义需要更多时间。

同样将否定句的加工困难置于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考察的还有Wason的语用假设理论[9]。该理论认为,否定一定是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之下的。为了理解否定句,听话者就必须首先对语境进行恰当推理,正是这个过程造成了否定句的加工困难。但是,该理论并不能解释在有了恰当语境的情况下,为何否定句依旧比肯定句难以加工。

命题表征理论下的否定模型

不管是从语言本身入手还是加入了语境的考量,本质上都没有脱离对语言学模块的形式分析。为了进一步找出信息在语篇中的表征和存储方式,Kintsch和Van Di JK于1978年提出了命题表征理论(propositional representation)[10]。命题是组成语篇的基本单元,而句子的加工实际上是对一个或多个命题的表征。因此,句子处理速度并不取决于句子所包含的单词数,而是命题个数。

例如肯定句“苏三吃面包了”的命题表征就是: 吃[苏三,面包];其否定句形式“苏三没有吃面包”的命题表征形式则是:没有[吃[苏三,面包]]。可以看出,在命题表征的框架之下,否定被看作一个外显的操作器(operator),这个操作器像胶囊一样将整个命题包含在它的辖域中。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何听话人在建构否定句的意义表征时比肯定句的意义表征更为复杂。命题表征理论从诞生之日起,至今仍有着较强的生命力。早在1989年,Macdonald和Just在一项实验中使用了同时包含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的句子,结果发现,由于否定词“no”的存在而降低了被否定项“饼干”的通达性[11]。证明了对于同样的命题,否定概念的加工的确较为困难。但是,外显的操作器是怎样作用于否定信息的通达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而且,后来有研究发现在更长的时间延迟条件下,是否包含否定词对读者理解句子的影响力逐渐减少。

对此,Kaup后来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个变量,即情境变量的作用,提出了两水平表征理论[12][13],将否定信息的通达性同时归因于基于命题符号的外显的表征和基于情境模型的表征这两个水平的因素。后来又提出命题表征的效应早于情境模型的产生[14]。但无论哪种模型,对于没有情境的句子,如那些未做任何时空上限制的句子都显得无能为力。

知觉符号表征下的否定加工模型

具身认知作为认知科学的一个新领域近些年来蓬勃发展,在该认知体系的框架下,句子的理解被看作是对于知觉符号的表征和加工的过程。知觉符号表征(perceptual symbol representation)是20世纪末由Barsalou提出的用于解释语言理解的理论,他认为语言不仅是一系列命题或者符号信息,还包含着对语言所指的内容进行经验模拟的过程[15]。

有不少研究都已经证实了在句子表征过程中存在知觉符号的模拟,这些研究也从一个层面抨击了命题符号。之后根据每句后所呈现图片是水平还是垂直位置的不同而探测到被试的反应时的差异,据此该研究指出传统的命题表征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而知觉符号理论却能很好说明这个问题[16]。研究者又通过被试对事物形状的再认或者命名,发现当句子后所呈现的图片中的物体形状与句子暗指的形状一致时,反应时明显少于不一致时的反应时,再一次证实了语言理解中的确激活了相应的知觉符号。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研究通过类似的方法都证实了句子理解和表征需要激活相对应的知觉符号[17][18]。但是,命题符号在对句子进行表征时无法体现出被试对事件的形状、空间等信息不同而引起的反应的差异。

于是,在知觉模拟的框架之下,Kaup进一步提出了否定加工的两步模拟假设(Two-step Simulation Hypothesis)。首先,Kaup等人采用Zwaan2002年研究中所用句子的否定形式,通过图片再认,探测到读者对于与事件被否定状态相匹配的图片的反应显著快于不匹配的图片,从而提出被试在理解否定时首先模拟的是事件的被否定状态[19]:……即在理解句子“天空中没有老鹰”时,读者第一步首先模拟的是有老鹰的情况,也就是张开翅膀的老鹰(天空中的老鹰而不是巢穴中的老鹰)。这表明在理解的初期,不仅被否定的信息得到了表征,而且否定加工时先关注的是事件的被否定状态。其次,在另一项实验中,Kaup等通过相同的实验范式,先让被试阅读包含对立谓词的德语否定句,之后分别在时间间隔为750ms和1500ms的延迟条件下向被试呈现图片[20]。图片中所描述的物体的状态或者与事件实际状态匹配,或者不匹配。而对于具有对立谓词的否定句来说,与事件实际状态不匹配则意味着与事件被否定状态匹配,反之亦然。这样做有利于对实际事态达成一个确定的结论,因为此类句子包含着非此即彼的关系。该实验探测到了在延时条件下否定句的实际状态匹配效应显著,表明被试在理解的后期开始关注和模拟事件实际状态,这说明否定的理解最终达到对实际状态的表征。通过这两项实验,Kaup关于否定句的动态的两步模拟假设得到验证。

国内已有实验采用汉语否定句为实验材料试图为这一假设提供更多证据,但是结论并不一致。李莹、王瑞明等以汉语句子为实验材料,采用句子-核证范式[21],证实了否定句理解进程中期被否定情境的知觉仿真和理解后期真实情景的知觉仿真,认为汉语否定句的理解中知觉模拟和知觉符号激活是一个动态的“两步走”加工过程。与此相反,高志华采用图片再认范式,研究了汉语普通否定陈述句和否定祈使句的心理过程,结果并不完全符合两步模拟的过程[22]。从而提出汉语否定句理解并不完全遵循先被否定状态再到实际状态的过程,对实际状态的模拟可以在理解的初中期就完成了。还有的研究中进一步将汉语否定句分类成为“不是”和“没有”否定句,结果发现前一种否定句符合两步模拟,而后一种否定句实际上是一步模拟就完成了[23]。

融合命题符号表征与知觉模拟的加工模型

命题符号表征与经验模拟表征作为解释否定句加工的两大阵营,一直以来在心理语言学界相互对立,各具实力,不相上下。但是却无法彼此取代。实际上,将这两种理论相互融合的观点也并不鲜见。早期Paivio提出的双重编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以及Barslow的LASS理论都体现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两种编码方式。Paivio认为意象系统和言语系统是两个功能独立又彼此联系的信息加工系统,前者用于加工和表征非语言信息,而后者则主要用于加工言语信息[24]。但在该理论中并没有涉及语义信息和意象信息如何共同协作来完成对同一种信息的完整加工。LASS理论则更加强调知觉模拟在认知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在融合的视角下,Mayo通过对比两种否定句的加工模式,发现在否定句的加工中的确存在两种模型:在处理包含对立谓词的否定句时,其加工机制符合融合模型,被否定信息和否定标记被整合在一个意义单元中得到表征[25]。如,“吉姆不是有罪的(Jim is not guilty)”。将被编码、整合成为完整的概念单元“无罪的(innocent)”;而在处理状态不确定的否定句时(uni-polar),由于最终的完整概念单元不可及,理解者则采取了否定加标记的加工模式进行表征。例如,“吉姆不浪漫(Jim is not romantic.)”无法被整合为一个意义单元,则最终被标记为“浪漫的(romantic)”加上否定标记。Mayo认为采取何种表征方式取决于句子是否包含一个确定的表现形式来表征语义单元。

在国内,何先友等人采用中文句子探讨了在理解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对状态不确定的独立否定句的动态加工过程,首次提出了锚激活与限制满足(anchor-based ac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constrained model)的否定句加工模型[26]。该模型认为,在对状态不确定的否定句进行加工时,如“裙子不是红色的”,事件的否定状态先得到激活,在此基础上再向这一锚的周围的记忆节点进行激活扩散与搜索,当语言、语境信息能够提供确定的状态时,则接受为最终状态。反之,当确定状态无法获得,可在线索也耗尽的情况下,理解者会接纳“NOT X(不是红色)”以及相应的被选项为事件的最终状态,加工过程随之停止。该模型将两步模拟假设所应用的状态确定的否定句看作是否定加工的一种特例,同时,该模型也体现了图示加标记模型的特点,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加工的结果所保留的信息的多少。

结 语

本文从否定句入手,回顾了心理语言学领域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对否定加工过程和机制进行解释的理论和模型,并以这些理论和模型为主线梳理了相关的实证材料,期望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命题符号与知觉符号之间的较量还在继续,哪怕是融合型的理论也还存在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1)这种共存是同时发生的还是具有一定的先后次序;(2)这种共存是选择性的,还是加工过程的一种策略选择的;(3)对于在状态不确定的否定句是否可以应用。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验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Chomsky,N.Syntactic Structures.The Gague:Mouton.1957.

[2]Miller,G.,& Isard,S.“Some Perceptual consequences of linguistic rules”.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63,2:217-228.

[3]Bever,T.G.,Lackner,J.R.& Kirk,R.“The underlying structures of sentences are the primary units of immediate speech processing”.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1969,5:225-234.

[4]Fodor,J.,Bever,T.& Garrett,M.“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and Generative Grammars”.New York:McGraw-Hill,1974.

[5]李志雪:《试论句子理解中几个主要的心理语言学模型》,《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6期,第16-20页。

[6]Searl,J.Indirect speech acts.Cole,P.& Morgan,J.Syntax and Semantics.Vol.3.Speech acts.Hillsdale, NJ:Erlbaum,1975:59-82.

[7]Clark,H.,& Lucy,p.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meant from what is said:A study in conversationally conveyed requests.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75,14:46-72.

[8]Gibbs,R.Contextual effects in understanding indirect requests.Discourse Processes.1979(2):1-10.

[9]Wason,P.C.“The Contexts of Plausible Denial”.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65,4:7-11.

[10]Kintsch,W.& Van Di JK,T.A.(1978).Toward a model of text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Psychological Review,85:363C394.

[11]Macdonald,M.C.& Just.M.A.“Changes in activation levels with neg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and Cognition.1989,15:633-642.

[12]Kaup,B.Processing of negative during discourse comprehension.Shafto,M. B.& Langley P.Proceedings of the Nineteenth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Mahwah,NJ:Erlbaum,1997:370-375.

[13]Kaup,B.Neg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accessibility of text information.Memory & Cognition,2001,29:960-967.

[14]Kaup,B.& Zwaan,R.A.“Effects of negation and situational presence on the accessibility of text inform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 2003,(29):439-446.

[15]Barsalou,L.W.(1999).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2:577C660.

[16]Stanfield,R.A.& Zwaan,R.A.“The effect of implied orientation derived from verbal context on picture recogni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2001,12:153C156.

[17]Fincher-Kiefer,R.Perceptual components of situatin moedels.Memory & Cognition.in press.

[18]Kaschak,M.P.& Glenberg,A.M.“Constructing Meaning: The Role of Affordances and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in Sentence Comprehension”.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0,43:508-529.

[19]Zwaan R.A.,Stanfield R A,& Yaxley R H.“Language comprehenders mentally represent the shapes of objects”.Psychological Science,2002,13:168-171.

[20]Kaup,B.& Zwaan,R,A.“Processing negated sentences with contradictory predicates:Is a door that is not open mentally closed”?Journal of Pragmatics,2006,38:1033-1050.

[21]李莹、王瑞明、莫雷:《否定句理解中知觉仿真的动态过程》,《心理科学》2007年第30期,第791-795页。

[22]高志华、鲁忠义、马红霞:《汉语简单否定陈述句理解的心理模拟过程》,《心理学报》 2011年第43期,第1380-1387页。

[23]王冠:《否定句理解过程中的知觉表征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4]Paivio,A.Mental representations:A dual coding approach.Oxford:OUP.1986.

[25]Mayo,R.,Schul,Y.& Burnstein,E.“I am not guilty”versus “I am innocent”:“Successful negation may depend on the schema used for its encoding”.Journal of Em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3,40:43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