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1

一、工作手段执行差异及原因分析

(一)地质勘查手段

地质勘查项目的工作手段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以及岩矿测试。此外,工地建筑及设备购置等也是地质勘查的手段之一。在地质勘察项目开展过程中,对同一矿区或内容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勘查手段,手段类型的选择是根据实际勘查条件来定,而不同手段所涉及的预算及预算最终执行情况也都会有所不同,从而形成预算执行差异,预算执行差异不仅是指超出预算,有时也会有少于预算的情况。

(二)地质勘查手段造成的预算执行差异原因分析

1.预算制定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预算科学执行的前提是要有周密、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与执行计划,而地质勘查项目开展由于非常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所以在预算编制阶段是否能够充分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及突发事件,制订出更具科学性与可行性的预算计划就成为了关键。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存在预算执行差异,首当其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预算制定不合理,未能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一份不合理的预算必然导致预算执行出现差异。而预算不合理的最重要原因则是预算编制人员缺乏对地质勘查项目的全面了解和相关知识。因此,预算不合理多可以归咎于是一个人为原因。

2.差异产生的客观影响因素

地质勘查项目不是伏案工作,需要进行室外作业,田间地头、深山老林、偏僻山区都是地质勘查项目开展的主要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必然会比室内工作承受更多的外界因素影响。

首先,自然条件影响。自然条件影响主要分为天气、气候影响和地质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天气与气候,风雨雷电以及突发的气象灾害都会对地质勘查项目开展造成严重影响,不仅会延误项目开展周期,同时也会对工作设备造成破坏,从而引起预算执行差异。地质环境影响相对于天气和气候来说变数较小,但也不是万无一失,也会出现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遭遇山体滑坡、泥石流、道路毁坏、大雪封山等影响工作推进速度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预算执行差异。

其次,社会因素影响。地质勘查项目的开展不仅仅会出现在人烟罕至的地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发展要求的增高,越来越多地区需要进行重新勘查与规划设计,因此,地质勘查人员也多会进入到如自然保护区、农田水利、非野生林地等地区,在这些地方开展地质勘查不仅可能会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加会与诸多社会因素发生关联,如环境保护、协议补偿或其他一些费用,从而造成预算执行出现差异。

3.预算执行差异管理的差异

无论是遭遇了人为影响抑或是客观因素影响,地质勘查项目开展只要受到影响,工作推进势必会出现延误,延误工期会产生额外预算,同时为了推进工作开展也必然会对原有工作计划及人员、物资、设备等进行重新调整与安排,这一系列的调整动作也必然会导致额外费用的产生,从而出现管理预算执行差异的额外管理附加费用,这样就使得实际产生的费用与预算计划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大。

二、费用科目预算执行差异及原因分析

(一)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

在项目经费预算中,预算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这不仅是由于预算编制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业务水平有待加强,同时也由于地质勘查的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从意识上不够重视,从而忽视了这方面的控制与把关,最终造成预算编制不具有实际的可行性,进而导致预算执行差异过大。

(二)执行过程缺乏自查与监督

地质勘查由于长期以来过于重视业务开展及外部扩展,对于内部管理缺乏足够重视,从而不仅让预算的编制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同时在单位人员意识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及宣传学习等诸多工作上都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工作人员不仅缺乏自查意识,在预算执行上随意、过度自由,在外部监督机制建设上也比较缺乏,从而让预算执行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和管理。

(三)?笳思翱颇抗榧?错误

由于核算方式的不同,开支内容如果被归集到不同的科目下就可能导致核算数据的差异,从而导致预算执行数据的差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有财务会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重视程度不足以外,对地质勘查项目经费管理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也是造成报账和科目归集错误的主要原因。

(四)突发事件导致预算执行出现差异

工作开展必然会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和问题,从而影响到原本的工作秩序和工作开展进度。在项目经费预算执行上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而让预算执行出现差异。这样的问题从客观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何将这样的突发问题的发生几率最大限度降低,同时如何让预算能够更加全面的在制定之初就能强化突发事件的预判非常重要。

三、降低工作手段执行情况和预算差异的策略

执行差异的原因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客观因素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够完全避免的,但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主观上的努力,通过加强自身管理和规范来不断缩小预算执行差异,提升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首先,切实做好调研工作,调研工作是否到位和仔细,直接关系到地质勘查项目开展的手段选择是否合理,以及工作开展过程中是否还会遇到其他突发问题。其次,加强沟通,寻求协助。地质勘查工作涉及面广,需要许多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协助才能顺利开展,所以加强沟通协助非常重要。再次,加强过程跟踪,及时修正技术方案。预算执行出现差异,很大程度上是项目开展过程中未能及时汇报与调整技术方案,从而让预算执行差异越来越大。最后,加强预算过程监督,避免预算执行差异过大。

四、地质勘查工作手段预算执行差异控制的具体解决方法

(一)加强调研,优化预算

调研是预算优化、确保预算有效执行的关键一步。具体来说,首先要就即将展开的地质勘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与梳理,尤其是要针对项目所在地的气象状况、自然环境、物价水平、劳务成本等进行全面详细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同时结合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勘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进行勘查手段选择、人员调配及预算具体编制,确保预算编制能够充分考虑各方面不变因素与可能的突发因素,让预算编制更具科学性与可行性。

(二)优化团队,强化人员素质

进行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编制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预算编制及管理技能,更需要熟识地质勘查相关知识和预算管理关键点。首先应该对现有预算管理团队进行全面考察,不合格人员应及时强化培训与学习,确保团队素质。其次,要集中学习地质勘查预算管理关键点,避免预算管理工作变成形而上的形式主义,确保预算编制能够契合单位及市场双重要求,最后还要加强与其他单位的交流学习,为团队提供更多学习与深造机会,确保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方法始终紧跟市场需求。

(三)加强沟通,强化协助

突况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未能提前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缺乏沟通协调不仅会让预算执行差异管理难度加大,对于整个地质勘查项目开展也会造成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阻碍。加强沟通强化协调,与当地政府部门积极沟通,集中讨论项目具体事宜,寻找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此外,在涉及到需要当地居民和村民配合的地方也要提前沟通,商议配合方案以及补偿方案,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居民的理解和配合,确保地质勘查项目有序开展,最大限度避免突发事件对工作开展和预算执行造成不利影响。

(四)加强过程监督,及时汇报与调整

地质勘查项目开展过程中遭遇人为或非人为的突况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而如果没有及时向管理单位汇报以及进行技术方案调整,则可能让预算执行差异不断扩大,最终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出现严重偏差。所以,应该加强过程中的跟踪与监督,及时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向管理单位汇报,并根据现有条件及时调整技术方案,确保让预算执行差异最小化,降低预算管理风险发生几率。

(五)加??制度建设,确保预算报批及时跟进

地质勘查工作量调整时有发生,但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报批与跟进则很容易造成预算实际执行与预算编制之间出现严重差异。及时跟进需要通过过程监控加以强化,并就调整与变更推行严格的报批手续,确保每一次变更都能及时备案和记录,从而在预算上进行及时调整,避免预算与实际不符的问题发生。

五、降低费用科目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差异的策略

(一)加强制度建设,确保预算执行规范

首先,将各类费用进行严格核查,剔除不必要项目,同时编制新的预算管理科目报表,将各类项目明确归类。其次,加强与项目各环节负责人员沟通交流,切实落实项目经费需求情况并加强核实,避免部门间因攀比造成的预算虚报问题。此外,还要加强预算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及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强化自律,以端正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预算编制不合理及执行随意性过大问题。

(二)建立跟踪核查机制,确保预算执行符合预算编制计划

无论是野外项目开展还是内部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预算管理,不可预见情况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不可预见情况的及时反映与预算调整是确保预算执行差异有效降低的关键手段。

1.组建专门管理团队

想要达到预算执行差异问题的抑制,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地质勘查工作特性的专门的管理团队。在人员构成方面,首先要包含财务部门及项目涉及部门的全体负责人,从项目各个环节与流程商议预算执行,以确保预算管理能够符合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避免形而上的问题。其次,邀请专门预算管理机构人员共同参与工作,确保预算管理能够适应市场变化要求,避免闭门造车,给单位的项目开展与自身建设发展造成阻碍。

2.强化过程跟踪监督,严格各环节审核批报

科学的制度是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本前提,针对经费预算管理及内部预算,过程监督更为重要。在制度建设上,首先要严格周期预算报批,将过去较长时间才会复查审核一次的周期缩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下一阶段预算调整提供可靠数据参考,确保整年预算始终符合预算管理目标及单位发展实际,实现实际发生数最大限度与预算相符,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三)建立预算管理风险预警机制

预算管理预警机制,是为整个单位全面预算的强化而建立的,风险预警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在户外项目勘察中的预算执行差异问题,同时也能够在内部管理、经费科目预算管理与约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预算管理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可分为几个部分,风险数据库建设、监控点设置、数据拦截与分级、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1.风险数据库建设

预算管理与执行的风险预警机制是对管理过程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所以,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用于数据收集分析的综合数据库。数据库应重视两方面数据收集,第一部分数据是地质勘查单位历史预算管理与执行相关数据。其次是行业内部其他单位或机构预算管理方面数据,确保数据库数据完整、全面且具有切实的参考价值。

2.设立预算执行监控关键点

预算执行差异控制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工作,它需要切实掌握各个预算执行关键点的即时数据以便进行风险分析和防控。预算执行监控关键点应该全面布控与户外项目作业及内部管理与经费预算执行几个方面。野外项目勘查关键点应包括当地调研数据、物价数据、勘察手段预算以及各个涉及预算执行的方面。内部管理与经费预算也应该以预算执行与核算科目为重点,实现全面的精细化的预算执行数据收集,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预算执行风险控制网络,及时发现风险数据。

3.数据拦截与分类

地质勘查项目开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预算执行数据及其他财务信息,预算管理风险预警机制除了及时收集这些数据以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确定每一个预算数据的安全等级,数据安全等级可分为安全、预警、风险三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的安全等级触发不同的应对机制,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风险数据并做出有效反应,避免风险隐患演变为切实的经济损失,造成预算执行差异不断扩大。

4.风险预警例会制度

预算管理风险防控的重点不在于找到风险数据,而在于如何有效纠正和进行预算调整,确保实际执行与预算最大限度实现统一。风险预警例会制度的确立能够通过阶段性预算执行管理工作成效分析入手,找到当前阶段预算执行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加强过去管理工作中未出现过的新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使其能够成为未来工作的参考依据,从而保证后续工作能够避免同类型问题的再次发生。

(四)加强绩效考核,与预算执行紧密结合

?效考核是促进管理工作质量有效提升的重要手段,建立以预算执行差异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预算执行与管理者、工作人员以及单位内部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实际经济收益、福利挂钩,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主动性与自律性。同时,以预算执行差异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系还应该重视预算执行差异问题解决的考核,对未能提供有效解决办法并多次发生同类型预算执行问题的人员予以严肃处理,避免考核年年有而问题也年年发的消极现象。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2

况对过期的工程检测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档案;过期处理

建筑工程检测档案是由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单位出具的,对委托方建筑物的整体或者部分的质量、存在问题进行实地测量过程中形成的系列资料。检测档案包含鉴定报告、委托单、合同和原始记录等等。

1 做好建筑工程检测档案过期处理的重要意义与目的

检测档案是建筑单位档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地保留了建筑在一定时间内的各项检测结果的实际记录,对建筑检测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查询与信息利用等价值服务。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很多建筑单位的检测档案都过期了,甚至早已超期的检测档案由于没及时进行过期处理,导致过期的检测档案逐年增加,不但加大库房占有率,同时也加大档案管理工作量,导致建筑单位在人、物及财力上消耗成本,而且还得不到档案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因此,对建筑工程检测档案过期处理工作的及时开展,是目前建筑行业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有必要进行专题研究。

2 建筑工程检测档案管理法规现状

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家住建部还是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广东省档案局、广东省质监局、广东省建设厅都没有出具明确的检测单位关于建筑工程检测档案的管理细则,对于检测档案的保管问题一直是各单位根据自身状况自由制定。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2006年颁发了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档案管理办法(暂行)》(鲁建管质安字〔2006〕42号)明确规定了检测单位对检测档案管理事宜。42号文规定:“检测档案资料的保管期限分为长期、短期二种。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有关材料以及地基基础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的检测档案应长期保存;其他列入施工技术资料的检测项目档案应短期保存。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据法律法规执行。长期保管的档案资料实际保管期限不得短于10年,短期保管的档案资料实际保管期限不得短于5年。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应进行鉴定。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登记造册,按有关规定经法定代表人批准后进行监销。”然而对于过了保管期限的检测资料要对其进行销毁处理。由于对保存价值问题存在争议,所以顺德、番禺等检测单位,虽然也对单位的检测档案保管期限进行了10年、5年的划分,但是对于过了保管期限的档案却依旧按照永久方式保存。

3 建筑工程检测档案保管和利用情况

3.1保管情况

建设单位目前有八个业务检测部门,检测面积涉及地基、结构、建材、路桥、建筑节能、物理研究、设备仪器等各个方面,自从1984年开展检测业务开始保存了大量的检测档案,2000年进行了部分过期设备检测档案的销毁处理,2001年至今的工程检测档案已经堆积了单位两个百平米以上的库房,并且检测档案目前也在约5万份/年的速度递增。

3.2利用情况

建筑工程检测档案是否需要保管取决于档案的利用价值,单位档案保存是对未来管理风险的一种预防措施,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立足点。然而建筑单位检测档案利用特点如下分布:

第一,从利用对象来看,利用对象局限于建筑单位业务开展部门,从来没有过委托方来单位查询相关鉴定报告和检测档案,检测档案的利用对象相当单一。

第二,从利用方式来看,业务部门对建筑工程检测档案的利用表现在数据、检测类目、原始记录情况等相关记录的查询,检测档案的作用局限于部门资料参考,作为档案的原始凭证作用并不十分凸显。

第三,从利用频率来看,因为各检测部门检测系统中都有保存相关的检测资料的电子版,部门资料库中检测资料和单位档案室中库存检测档案有大面积重合,因此对于单位档案室的检测报告利用频率相当低。

第四,从利用范围来看,各业务部门对检测档案的利用主要分布在近5年内,对于7 年前的检测档案利用率接近于总利用率的百分之一,对于10年前的档案利用率等于零。

4 过期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档案具有销毁处理的可行性

根据国家现有的档案制度、其他省份关于工程检测档案的相关规定结合检测档案实际应用价值,我们单位检测档案管理最大问题就是有限库容和新增档案之间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对到期档案进行销毁或者处理,从现有关于检测档案的法规文件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到期检测档案销毁具有可行性。

第一,国家建设部141号令文件第14条明确规定“第十四条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

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归档。”141号令明确了检测报告的责任保管单位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该对工程检测档案进行永久保存,而检测单位不是检测档案的责任保管单位,因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保管期限,并对定期对到期失去保存价值的检测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第二,根据市场情况,工程检测档案中核心文件鉴定报告委托方也有,建筑单位保存的并不是孤本;

第三,山东省工程质量管理局42号文件也明确规定了不同类别检测档案的保管期限问题,国家档案法明确规定必须对到期档案进行销毁。对广东省检测档案保管具有借鉴作用;

第四,根据建筑单位检测档案利用情况来看,检测委托方和外单位对本单位检测档案的利用近三十年未出现过,建筑单位对十五年前的检测档案率也非常低,而且利用目前我们的保存成本已经远大于利用价值。

5 建筑工程检测档案的过期鉴定与处理

(1)开展鉴定前调查。开展过期检测档案鉴定前的调研工作,确定过期的检测档案鉴定的范围及数量,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对鉴定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2)制定鉴定标准。过期的检测档案鉴定标准主要是依据保管期限表,而目前我国的检测档案保管期限表存在一些不足,在具体工作中需按照保管期限表,灵活运用鉴定原则,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和完善保管期限表。

(3)对过期的检测档案处理。对于一些没有价值的过期检测档案,逐卷编制销毁清册及时处理,同时档案库房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待处理的检测档案,可以将这些检测档案退回需要文件的原档案单位,用于开展馆际交流、教学、展览、流通等。这不仅可以使挤占库房却不敢轻易处理的过期检测档案有了很好的出路,而且也带动了其他方面的工作,一举多得。

做好过期检测档案处理的后续工作。重新清点库存档案,做到帐物相符;收集过期检测档案处理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文件材料,分类整理、归档保存。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检测单位工程检测档案的管理应该视情况而定,单位有条件的可对工程档案进行永久保存,单位不具备保存条件的,可以对实际保管期限已满而且已经没有实际价值的工程检测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参考文献:

气象调研工作计划范文3

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形成的共识

在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过程中,局领导班子成员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通过集中学习和专题调研,对如何在发展改革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思考,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发改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发展改革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在推进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下共识。

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抢抓科学发展机遇。解放思想是我县取得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不竭动力之源。象山30年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当前,我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肩负着推动全县发展改革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部署要求,坚持用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发展改革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

2、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困难、新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牢牢抓住统筹兼顾的方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尽快走出金融危机,促进象山科学发展“漂亮转身”,发展改革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促进我县经济全面转型升级。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改革部门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以实施“四大民生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努力在解决社保、医疗、弱势群体等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为县委县政府提出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民生事业和谐发展。

4、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已成为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当务之急。作为发展改革部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着力推进创业创新、结构调整、要素保障、统筹城乡的体制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矛盾,用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向改革创新要新的动力、新的资源、新的空间,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余姚体制机制新优势。

二、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发改局党委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发展改革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精心谋划,主动有为,发展和改革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抓统筹谋划,参谋助手作用较好发挥。近年来,局党委围绕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助手这一职能,积极主动地为县委、县政府谋思路、出主意、抓落实,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一是加强重大课题研究。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课题的研究,注重将调研成果提炼为决策方案,转化为工作举措。近年来,先后就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改革创新、物价监管”等重大课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对策措施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二是加强规划引导。规划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们既抓好规划的编制实施,又强化了相应的管理机制。相继编制《象山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象山县船舶修造中长期发展规划》、《象山县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对引导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规划管理,编制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开展规划纲要的年度监测和中期评估工作。三是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坚持经济形势季度分析制度,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特别是去年以来,针对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加强经济形势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反复研判形势,及时综合分析提出有高度、有深度、有观点的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突出把握发展特点及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把握大局、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抓项目建设促进投资较快增长。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综合部门,我局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的适度增长。一是强化要素保障。紧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申报争取项目,今年下半年以来,上报国家、市中央投资储备项目60余个,其中12个项目列入新增中央投资计划,争取到中央投资资金3370万元,积极争列省市重点项目,落实总用地指标5180亩,争取到市统筹指标项目47个,到位用地指标3950亩。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政府投资项目,择优筛选18个项目向市、县级金融机构推介,部分项目已明确贷款意向。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完成县长经济责任政府投资项目专项审计工作。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实施评估,出台《象山县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修订《象山县电网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做好新行政中心建设前期研究工作,推进风电等重大前期项目工作进度。加强造价队伍建设,提高造价审核效率。建立中介机构业绩审核通报制度,从严控制超概算超预算现象,08年共核减概算和预算标底1.38亿元。三是强化项目审批服务。建立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制、联合审查和专家评议制度。重点实事工程审批实行优先办理制、提前介入制、陪同办理制、现场办公制、预先告知制“绿色通道”审批办法,海水淡化、海螺水泥、中油重工等重大项目获省市核准。集中力量做好船舶企业的审批服务工作,10个待批的船舶修造企业8家已列入市发改委首批解决名单。

(三)抓协调服务,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积极发挥“重点工程攻坚年”活动办公室作用,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工程监管,制订出台《象山县重点工程考核评优办法》,做好人大政协督查员、干警联系人、挂职联络人制度的组织落实工作。强化协调服务,协调解决了炸药缺供、石材供应难、柴油供应紧张、建筑材料涨价等问题,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加强载体平台建设,重点工程简报实行“一周一报”制(刊出27期),及时通报项目前期和工程建设进度。有效开展“开工促进月”、“环境整治月”、“安全质量月”、“竣工投产月”等专项活动活动,力促城东市场、林善岙隧道、新乐船厂等14个项目实现新开工,三门口大桥、丹城四小、中心城区滨海水厂等12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印发《县重点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重点工程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2008年,41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34.36亿元,占年计划112.0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45个百分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四)抓体制创新,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牵头完成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遗属政策的出台实施。中心镇改革步伐加快,石浦镇已列入全国小城镇改革发展试点,西周镇培育政策已出台,贤庠镇已列入省级第二批中心镇培育规划候选名单。积极开展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出台《象山县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并通过市里论证;初步拟定《石浦镇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方案》。全面完成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参保农户12.8万户,参保率达98.5%。

(五)抓监管服务,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一是加强价格监管。积极应对价格上涨偏快引发的价格问题,保持市场价格稳定。改进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解决企业间热供需矛盾。及时制止我县客运中巴车的集体上涨等价格行为,积极疏导水、电、热气、屠宰等价格矛盾。依法对粮食、牛奶、食用油、石油液化气等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施临时价格干预。全面完成2007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验审工作。积极配合县政府做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审核工作,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二是严格价格执法。组织开展清费减负活动。减免企业价格评估收费2万余元严格督查150多项停止和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落实,及时办理收费许可证的注销变更。同时,清理规范各镇乡、街道自行出台的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共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75个,暂停68个,降低(包括经营服务性收费)18个,进一步减轻了群众和企业的负担。重点查处公安、农林、工商、国土、气象等12个部门的涉企收费,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件,违法金额10.2万元。三是优化价格服务。积极开展“代表委员谈价格、《价格法》实施十周年宣传月、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宣传价格法规政策。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化解价格矛盾,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开展价格认证,拓展价格服务领域。

(六)抓资源节约,新型墙材使用逐步推广。全面开展砖瓦窑专项整治组织实施工作,按计划完成淘汰拆除14座粘土砖瓦窑任务。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推广应用,完成建筑节能和新墙材推广应用市级试点示范项目验收,完成我县5家新型墙材企业产品资格认证。新墙材总产量达1.11亿标砖,新墙材应用比例达68%,新墙材生产比例达52%;积极做好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和混泥土搅拌车辆的养路费减免的协调工作,散装水泥生产率达到75%。加强墙改、散装资金管理,专项资金征收突破1000万元。推行墙改散装基金缓缴措施,10家企业缓缴墙改散装基金400万余元。

(七)抓内部建设,队伍素质得到提高。注重学习培训,邀请相关领导作十七大精神、依法行政、反腐倡廉专题讲座,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制订出台《局宣传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刊出《发展和改革》30期,《今日象山》刊登我局相关工作报道60篇。加强内部管理,依据“四条禁令”等相关规定,出台《局机关工作人员违纪违规处理意见》,制定《局编制外聘用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意见》,规范编外职工待遇。增强工作主动性,建立局领导工作一周上报和科室月度工作检查制度。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倡导创新合作的机关文化,进一步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提升机关效能,组织召开机关行风建设监督员会议。深入开展“帮企业、鼓干劲、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出台八方面帮扶措施,成立帮扶小组,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局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08年度局获得县开放型经济优胜服务单位,县重点工程优胜服务单位,县调研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局上下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力拼搏的结果。实践证明,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驾驭和统揽全局的能力;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丰富和完善发展改革工作思路;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切实加强发改局自身建设,更好地肩负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的职责。总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这几年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最根本的经验,也是今后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最根本的要求。

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总体上看,我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思想是高度重视的,态度是坚定不移的,行动是积极主动的,措施是果断有力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从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次、高标准来衡量,按照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衡量,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来衡量,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解放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从总体上说,局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综合素质、工作作风的主流是好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改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在思想观念、工作措施、操作能力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履行好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当好参谋助手、开展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还不能有效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因此组织协调力度还不足,改革创新的步子不大。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以及创新规划管理方法、提升产业结构、推进重大项目、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还有不少难题亟待破解,需要我们作更为艰苦和深入的探索。

2、重大问题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加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警预测,科学把握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增强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为县委县政府提出决策依据,是发改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们着力开展重大课题的研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但我们深切感到,在工作中,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层次不一,年龄结构相对老化等问题,因此对宏观经济和战略研究的工作力量整合不够、力度不大,注重抓当前,谋划长远的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关系长远的思路、规划、项目政策等研究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化,前瞻性地预见重大问题、系统性地分析矛盾根源、创造性地提出对策措施上仍需进一步强化。比如,规划体制改革推进较慢,规划安排和落实还缺乏有效的机制,重编制轻实施现象比较明显,实施约束力不强,规划对发展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参谋助手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虽然我们的很多建议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但是从高标准严要求来看,尚还有很大距离。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深度研判经济形势,准确提供对策建议还有待研究深化。“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还存有困难,刚好处于金融危机影响的非常时期,指标等重要问题的研究难度更大,如何整合资源,科学定位象山的发展还需要依托研究机构共同研究。

3、重大项目的推进合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是拉动内需实现保增促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局着力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为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比如,项目推进的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如何进一步增强全局合力、增强与县级有关部门以及乡镇(街道)的合力,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加强重大项目督查监管,共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及如何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切实做好重大项目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等等问题还需深入的研究,探索更好的办法。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还存在不足,项目整体推进不快、项目前期谋划储备、投资结构优化、投资体制改革等存在问题需要继续探索。重点工程的协调服务还不够,在项目推进和管理中的综合协调效果不甚理想,部分问题困难没有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对重点工程推进情况全过程了解、跟踪、督查,掌握工程推进情况还不够全面及时。造价审核效率还需提高,与相关项目管理部门的工作交流沟通还不够,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还需加强。个别项目在监管审批与监管的相互配合协调上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在内部操作流程上做进一步规范,价格成本监审机制尚需规范落实。

4、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还需进一步深入。我局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中,认真履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职能,积极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方面作出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体上创新突破不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兄弟县(市)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还缺少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核心型企业,对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强、影响大的重点项目不多,还需更好发挥综合管理职能。抓服务业发展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仍然比较突出。作为全县抓服务业发展的牵头部门,组织协调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必须进一步研究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措施落实,加快推进我县服务业发展步伐。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推进力度还不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出台,但各方面配合政策还不完善,如何加快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5、机关内部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局的机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抓得紧,抓得实,也取得了效果,党风廉政建设总的情况是好的,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有的干部对政策的学习不深、理解不透,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干部工作作风上仍存在效率不高、办事拖沓等现象。有的干部创新进取的愿望不强,干事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在队伍建设方面,干部队伍结构层次不够合理,对干部职工的培训、业务指导、工作联动以及协调推进工作等方面的手段不够多,服务的主动性和超前性仍显不足,内部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在执行中仍有不如人意之处,无法满足日益繁重的发展改革工作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全局上下特别是局党委领导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全面反思和深入剖析,从客观因素上分析,上述许多问题的存在,有诸多客观原因,但从主观因素深入分析,还是努力不够,工作不到位,剖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科学发展的系统性认识还不够。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必须实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深层次转变。科学发展观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我们虽然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但由于平时业务性工作繁重,没有对理论进行深入钻研,理论学习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把握不够系统、全面和深入。在实际工作中。

二是改革创新的力度、深度还不够。创新是推动全局工作顺利推进的不竭动力。从整体上看,领导班子开拓创新意识较强,但还存在稳妥有余、开拓不足的问题,实际工作中还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套路干事,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前瞻性、突破性研究还不够,缺乏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一些问题上突破不够多,视野还不够开阔,目光还不够长远

三是调查研究,工作作风扎实深入还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对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能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尤其在项目争取和重点工程推进等重要工作投入了较大精力,但调查研究的深入还不够,到基层调研时,多数停留在开座谈会、听汇报的层面,掌握实际情况不够细致全面;同时,调研思考不够深入,对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的政策引导和工作抓手的研究还不够及时、不够具体,积极探索、勇于开拓不够。

四是抓内部建设、形成合力的方法还不够。干部队伍建设整体素质大幅提高,但参差不齐现象仍然存在,少数干部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还不够,不同程度的存在缺乏奋发昂扬的精神,个别同志不太安心本职,有的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工作与岗位的关系、职务与进步的关系。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个别同志服务意识不够强,办事效率不够高。发展改革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力还不够。

四、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将在学习实践活动和今后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地实践中,进一步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对照县委县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虚心听取各部门意见和建议,围绕提高战略谋划能力、协调推进能力、便民服务能力活动目标,力争在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有新提高,在重大项目的推进上有新突破,在重大改革举措的推出上有新作为,用发改工作的新成效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思想解放,力争在科学谋划水平上新提高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县情及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是发改局的重要职能。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经济转型升级、企业发展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创新意识,在重大课题研究上取得新突破,作出前瞻性的分析预测,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是在重大专题调研上取得新突破。加强统筹安排,每年突出若干个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宏观性的问题,坚持超前思考、集中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创造性地把上级党委、政府发展的精神与发展改革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制定战略提供服务。二是在规划引导方面取得新突破。强化规划的指导性、约束性和权威性,建立完善的规划实施机制和以规划为依据的绩效考核制度,形成落实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重点探索确保“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启动“十二五”规划的前期和编制各项工作。三是在重大经济活动监测预警方面取得新突破。及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针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做好季度和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特别要加强服务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政策建议的前瞻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抓项目建设,力争在扩内需保增长上有新突破

全面落实项目中心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发挥重大建设项目对全县经济社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加大投资,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83.6亿元,为今明两年以50亿政府投资拉动200亿全社会投资奠定基础。深入开展“重点工程突破年”活动,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科学安排投资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和推进条件,梳理排定“上报一批”、“催批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等“五个一批”项目,实行动态推进。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开工建设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分解、早落实。二是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县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职能,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切实做到三个“到位”,即责任分解到位、跟踪督查到位、考核奖惩到位。三是探索完善重点建设保障机制。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在前期工作、征迁安置、环境整治、要素保障、企业项目落户建设、服务管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严格工程建设监管,加大项目监管力度,及时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工作,确保项目的规范推进、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高质量。

(三)抓结构调整,力争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上有新成效

我县经济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攻坚期。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保增促调”总体方针,着眼长远,坚持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全面组织实施《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纲要》,研究制订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意见以及现代服务业及其重点领域发展专项规划,明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产业和空间布局。在税费政策、土地政策、要素和价格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我县服务业发展环境。二是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临港工业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新型能源、石油化工等临港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园区)生态化、信息化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区域特色产业的集聚集约发展。三是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尽快形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优势和局部强势。四是加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从项目审批源头上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1030”循环经济行动计划,重点推进10大基地建设和30个重点项目建设。巩固粘土砖瓦窑整治成果,大力推广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扎实推进散装水泥发展。

(四)抓统筹协调,力争在改善民生上有新作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全面推动《象山县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和《石浦镇扩权强镇建城改革试点方案》的实施,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和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加强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各专项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事业发展。启动“十二五”社会事业相关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三是切实加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把教育支持政策的重点放在农村、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上。全面实施“四大民生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水平,切实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基本需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四是继续做好全县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工作,尤其要加强复杂宏观环境下社会发展形势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力争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全市的社会和谐与稳定。

(五)抓学习教育,力争在机关内部建设上有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