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物实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1
生物学是一门立足于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开设生物实验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许多生物学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各种生物的结构才能观察清楚。因此,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初中实验是生物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生物学实验,学生能够深化理解生物学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生物实验课。
一、启发初中生物实验的主观机理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掌握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 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适当。再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 观察,就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二、初中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
(一)模拟生态法以少量活体生物完成量大的生物实验
教师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前到灌木丛间铲取地表的潮湿、疏松、富含水分的枯腐落叶泥土装在较大号的黑色方便袋中装至半袋处。当学生捉到鼠妇交到实验室时,就将它们放入袋子里的泥土上面,袋口敞开,袋身竖起向上,这样鼠妇自然会好好的生活在袋子里面,不会跑出来也不容易饿死。每次实验后都将收回来的鼠妇放入袋中,若时间较长,泥土有发干的现象,则向泥土中洒入适当水分保持泥土和落叶始终呈湿润状态,这样采来的鼠妇可保存一个多月。运用此种方法,原本只够一个多班使用的鼠妇现在就可满足近十个班实验之用,且最后一个班级完成实验后还留下一活的鼠妇让学生放回适宜的生态环境中。
(二)替代法克服药品或器材欠缺的困难
比如在使用北师大新世纪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教材,其中的第一节课就要运用吲哚酚试剂检测维生素C,然而上级部门目前还没有为初中生物实验配发这种药品,市场上也无法购买到。于是在多次实践中,我总结出运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医院用来消毒的碘伏就可代替吲哚酚试剂而很好地完成褪色反应。高锰酸钾和碘伏在一般的药店或村的卫生室都能买到,且价钱便宜,用量也少。应用此法,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能很好地完成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实验。实践证明,对于条件较差的学校以下方法也是比较实用的:米汤代替《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所需要的淀粉浆糊。
三、初中生物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
(二)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
四、结论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为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七年级生物(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七年级生物(上.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八年级生物(上.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2
关键词: 明确目的 引导 问题意识
探究式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掌握生物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通过生物实验课的观察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并养成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生物学实验,在知识水平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巩固,在综合素质及能力素质上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如何进行实验课的教学呢?综合一直以来从事生物教学工作的总结,于此,简要的概括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生物实验课的目的在于了解客观事实;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做事应该有目的,目的是人们采取行动的原因,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生物实验课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主地为了解客观事实而动手实验。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实验课的教学好奇、好动、陌生。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带着目的和任务走进实验室。
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创设创新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论课上、课下都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氛围与情境,自始至终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中敢疑,并引导学生会疑、善疑和释疑。在质疑和释疑及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做初中生物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时,就有学生提出:甲试管没有吹入任何气体,所以没有变化,而乙试管吹入 CO 气体,肯定变浑浊。我马上肯定这个学生的问题提的很好,并说明在这个实验中,甲试管是用来做对照的,但没有对比性,应当改进。
如何改进呢?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可用打气针或注射器向甲试管中反复注入空气。这样在实验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等创新思维的品质。
在实验课中,一般以问题为指导,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使学生观察时逐步提出设想,明确探索研究的方向,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如:介绍种子萌发时,课前向学生提出问题:种子萌发时是否需要光和氧气?萌发时是先发芽,还是先出根?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这些现象,不清楚,便争论起来,谁也不服输。我趁热打铁,要学生回去设置几个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亲自动手做,并观察做好记录。看谁设置的实验最合理,结果最准确。学生都想争做最好,肯动脑筋,积极思考。
三、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是主导者,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要不断巡视每组的实验情况,要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的姿态给学生以指导,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以适当的点拨和帮助,使每个组的实验都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实验有时要等一段时间。如唾液淀粉酶的实验、光合作用实验中绿叶的脱色等,这时教师要安排观察或讨论的内容,不要让学生闲等,否则课堂秩序容易混乱。
另外,教师还要对操作准确、观察认真、纪律良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于纪律不好的学生,要小声提醒,帮助他们及时改正。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收获、情感体验等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或期末考核中,鼓励学生从实验过程体会、收获科学实验的快乐。这样,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
四、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式实验”,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以前的学生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已经知道了结论,只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由于已经知道了结果,所以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有些学生就是由于对实验失去了兴趣,注意力涣散,破坏课堂秩序。
而探究式实验则不然,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欲望,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也给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心理提供了最好的释放空间,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实验探索中,这样的课堂应该是不难组织的。所以,学生实验应尽可能以探究式实验为主,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问题,自己设计创新性或开放性实验。学生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舞台和空间,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而不会有时间去扰乱课堂秩序,课堂自然也就好组织了。
五、我们还应该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学生和课堂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3
一、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由于课外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所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使用、实验对象管理、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所以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课外实验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许多课外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的“看看种子怎样萌发和长成幼苗”“看看根尖的哪一部分在伸长”“观察叶色与光照有没有关系”“看看水分沿着茎的什么部分上升”等。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课外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
的能力
生物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课外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通过开展“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等课外实验,学生不仅印证和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还学会了人工授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实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课外实验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单靠课内讲授又不够具体、直观,所以学生较难掌握。如“种子萌发过程”“根的向地性生长过程”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之以课外实验,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笔者认为,课外实验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同样大有用武之地。为了使课外实验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加强下述几方面工作。1.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使学生有所遵循;2.实验过程中通过谈话、课堂提问等形式随时掌握实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指导;
3.实验完成后应及时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在条件许可时,还可指导学生就课外实验内容撰写小论文,并进行评选活动,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4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初探
新课程规定初中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需要综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但由于初中生的生物学知识储备不足,而且自身的认知情况、学习能力、学习经验和实验能力等十分欠缺。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恰当的生物学教学和生物实验操作教学,对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应实验进行指导,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初中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能够有效督促教师改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动手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综合知识。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虽然在各个学校开展较早,并且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至今仍然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从根本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未能充分认识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
新的生物教材虽然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但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活动都是以应试为出发点,使学生和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没有全面的认识。虽然许多地区的中考设置了实验测试,但是学生和教师也未能对其加以重视;而且许多学校由于经费限制,实验课堂上,仅仅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而只是要求学生记住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而已,学生真正参与具体实验的机会很少,因而造成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无法提高。并且学生并未亲身参与实验过程,很多学生不敢做实验,对实验产生抵触心理。这种观念上和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使学生根本无法获得知识,从而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2.未能充分重视实验过程
验证性实验是目前主要的实验教学形式。现实中,学生做实验时,已经给定了实验结果,学生只要能够获得结果即可。而且实验指导教师也只检查实验结果,而完全忽视实验操作过程。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模式过于模式化,并且未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生物学习和生物实验的乐趣和奥秘,因此无法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多种生物概念和生物知识。
3.课程安排过于单一,过于注重演示实验
实验的目的,便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他们以前未能发现的东西,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但是,传统模式的实验教学,忽视了探究对学生的重要性,仅仅将演示当成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探究性实验基本未在实验形式中出现。由于实验教学模式上的不合理,导致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毫无悬念的结果,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失去了实验的乐趣,更使学生失去了通过深层探究完成自主学习的机会。
4.生物教师的评价机制和监管机制不够合理
现在,生物实验教学一般是学科教师和实验室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只要进行了实验教学,不管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评估都能通过。所以教师往往通过走形式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而且很多地区的中考仍未加入对实验操作的考查,仅仅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只要记住实验结果即可。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形式,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缺乏重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实验能力很难获得提高的基本原因。
二、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教师和学生需要在实践中重新审视生物实验教学功能
在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重新对实验教学进行认识。在实践中,教师应当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是一门与生物学科相互配合的课程。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应该以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为目标,并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为结果。学生也应该从态度上重视生物实验教学,使自己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发现生物的奥秘。
2.适当增加探究性实验的实验模式
实验的进行是一个探究和创造的过程。通过实验,可以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现阶段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是不符合实验定义的。所以,要学会将传统的验证性和演示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的实验模式,增加探究性实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比例,让学生在教师简单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去探究实验的结果。教师仅仅需要在讲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如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等。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得到自己观察体验和操作的机会,更会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重视生物实验过程
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础性实验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仅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现象,使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因此,生物实验过程在生物学习中十分重要,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重视,加强学生的实验意识,巩固课堂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意识
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实验学习习惯,让学生做好实验的预习和准备工作,并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让学生明白实验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爱护实验仪器、节省实验材料的意识,并从实验过程中获取实验心得,巩固生物知识。
5.改善教学评估方式
由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的生物教学评估方式有很多弊端,所以应改革现有的生物实验教学的评估方式,将生物实验教学也纳入考试范围当中。现在,一些地区开始在中考中安排实验考核,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实验教学的发展。
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搞好生物实验教学,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庆红.生物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的实践反思[J].生物学通报,2005(9).
[2]卢文祥.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5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97-01
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生物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是一门刚刚接触的新科目,有一定的陌生性,但是由于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能够吸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神秘。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切实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真正的受益者。要知道学生对实验是非常有兴趣的,多样化趣味性的生物实验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而,在初中生物的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笔者近下来将要探讨的内容。
1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经常遇到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正常开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条件限制。主要是实验仪器设备的不齐和实验材料的不全。例如血型这节内容,尽管学生非常有兴趣,但是碍于没有材料,也就无法展示给学生更多东西,达不到既定教学目标。学校在这方面应力争完善实验条件,不能让学生因设备材料不齐而无法开展实验。(2)实验时间和空间限制。生物的生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譬如季节性或者地域性,这就导致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实验材料难以准备充分。比如学习花的结构一课,讲的是桃花,因为它的结构完整,但是在讲这一节的时候,往往不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无法找到教材所需的实验素材。(3)教师实验态度有待提高。有些实验做的过程比较复杂或做的时间比较长,部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不做实验,以为这样既省力又省心。很多教师觉得教学进度无法把每个实验都做一遍,甚至很多实验都没有什么效果。
2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实践策略
初中生物实验的形式主要有演示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观察性实验、制作实验等,当然每种形式的实验考察的重点也是各有千秋。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尤其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只有真正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组织计划、操作实验、得出结论。怎样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培养实验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尽管初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但持续性不高,课本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距离较大,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有效运用好教材,组织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验,变演示性实验为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比如学习植物分类一课后,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动手为校内的植物挂牌,当学生在校园里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后,他们就更有学习的成就感。
(2)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我们经常说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这个过程的开始,就是实验原材料的准备,参与过程要从这里开始。所以我们的初中生物实验课程,要舍弃实验员提前把所有实验材料准备好的过程,真正放权交还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准备。比如关于鼠妇的实验,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去寻找,部分学生会在校园中的各个角落去找鼠妇,有些躲在枯枝落叶下面,翻开叶子它们就会很快爬走。通过这样的亲身实践体验,“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环境,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这个知识点通过学生寻找的过程无形就加深了印象。同时,学生们用自己准备的原材料去做实验感觉肯定是不同的,更有成功的体会。
(3)将情感体验融入实验教学。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科知识,更要学习各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渗透情感道德教育,这也是践行新课程标准的宗旨与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人发展。如强调爱惜生命、学会探索、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等,诸如此类情感精神教育,完全可以让学生在体会实验教学知识的同时,通过情感体验唤醒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巩固生物学习成果。
(4)有效拓展课外生物活动。要想更进一步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在积极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有效拓展课外生物活动,这样可以持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所以,开展课外活动,作为生物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经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初中生可以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和理论转化实践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结合生物日常教学内容,利用课外这片广阔的天地,组织学生采集动植物标本,成立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引导采写生物日记,记录学习所思所想。此外,教师应及时关注报刊杂志上的生物科技动态,并及时向学生宣讲传达,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自己主动学会关注生物科学动态。通过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事业得到扩展,在知识、能力、兴趣和思想方面也都能得到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进,陈士元.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2] 刘东亚.初探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亮点[J].考试(教研版),2009,(04)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6
一、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实验室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目前,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硬件设施“跟不上”。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普九普实”验收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也有所改观,但实验室建设还是远远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独立的生物实验室和必备的教学仪器设施,化学、生物合用实验室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农村学校之中。在重庆市迎接国家教委义务教育均衡化检查东风的吹佛下,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终于走上了快车道。2016年春,我区农村学校基本上按照国家教委的规范化要求建起了实验室并配备了基本的实验仪器与设备。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基本上按课标要求开设了实验课程,学生也走进了神秘的实验室,动手做起了实验。(二)实验室使用与实验员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初中生物之所以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正常的实验、实作课,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分年级使用的实验室与专职的实验人员,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二十余个班级使用同一个生物实验室,造成实验室安排与调课经常协调不过来。实验人员在同一个实验室准备不同年级的实验器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实验教学只能是停留在教室演示给学生看一下,让学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无形中减少了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加大投入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功能室)的建设,对规模较大的学校在初中部也应当考虑配置专职的实验人员。(三)教育(课程)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人才,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利用、选择、开发,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库来让教师获取“营养”,并通过互联网来借鉴观摩别人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成果。学生也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世界与扩大知识面及查阅相关资料。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校园网络及教学多媒体,缺少相应的图书和标准实验室,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硬件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没有资料可查,学生没有大量的图书可供阅读。教师与学生不能共享与利用互联网上现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等均受到极大的影响。(四)生物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构成上来看,呈现专业(专职)教师偏少;兼职教师多且经常换人;教材多变,让教师无法适应;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有些农村单设初中甚至于没有专职生物教师。面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整体“量”与“质”的不足,如不尽快改善这一现状,创新实验教学和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只能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
二、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