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 政治教学 三轮复习 基础性 专题性 高效性
不知不觉中我们进入了2012年的备考阶段,指导高三复习的教师和许多高三考生一样在不断总结思考:努力增强高考复习的高效性,必须对高三复习作出科学规划。科学备考不仅是对高三教师学科素质的检验,而且影响到政治学科复习效率,更直接关系到高考文综成绩。因此很多学校和教师都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备考的复习顺序、阶段划分、时间准备、内容安排。一般认为高三复习分为三轮:一轮复习打基础,第一年的8月至第二年的3月强化基础知识复习;二轮复习讲热点,4月至5月强化时政热点与教材基础知识整合;三轮复习抓练习,5月至高考前强化综合模拟训练。但是仅仅靠这三轮复习备考或界限分明的阶段划分是远远不够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复习策略,简述如下,以供广大师生借鉴参考。
一、一轮复习突出基础性,夯实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高考试题会选取大量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设立新的问题角度,但知识的落脚点都在构成学科基本内容的主体知识范围内,高考主观试题答案几乎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依据。因此,在高三全程复习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夯实基础知识更是一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任务。
1.时间准备。一轮复习时间可以从第一年的8月开始到第二年的2月底3月初结束。
2.复习顺序既可以按照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的模块顺序,又可以先从必修四开始,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指导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内容复习。
3.复习内容以上一年的《考试大纲》为依据。《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教师和学生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确定的复习方向和重点,以《考试大纲》为纲,以现行教材为本,以重点、难点、疑点、盲点为切入点,明确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基本原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本轮复习主要从微观上把握高考考点的内在联系,坚持全面覆盖,把知识点把准、夯实,不留知识死角。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不心存侥幸,不仅要重点复习主干知识,还要兼顾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在复纲中的考点时也要关注考点表述内容和顺序与教材不一致的地方,做好知识的衔接、延伸和补漏。如:《经济生活》中“货币与财富”、“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税收的作用”、“市场与计划”;《政治生活》中“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文化生活》中“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生活与哲学》中“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等考点。
4、精心挑选一轮复习辅导用书,这本书的基础知识最好可以由学生自己填写,里面的知识点复习是按照高考考点顺序安排的,每个考点都有典型的例题和练习,有以往的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
5、本轮可以进行3―4次政治单科模拟考试,试题最好自主命题,结合复习实际滚动式出题。
在第二年新大纲出台后,教师要密切关注考点内容上的增删,可在一轮复习接近尾声后调整复习侧重点,处理好新旧考点的关系,对于新增考点,要有高度的敏锐感,善于捕捉考点变化背后的信息,并指导学生做好复习。要让学生通过这一轮复习,全面、准确、系统、扎实地掌握每一模块,每一个考点,并且做到学以致用,渡过基础关,消灭知识盲点。
二、二轮复习注重专题性,优化结构
第二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加注意知识结构网络的梳理,强调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结构体系,通过梳理,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1.时间准备。二轮复习从3月初到5月初。
2.内容安排上可以同时进行两个专题复习:理论专题与时政专题复习。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专题复习是把握政治理论体系的好方法。通过专题复习,考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准确地掌握大量知识点,明确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答题效率。
(1)理论专题学习。主要强调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知识迁移。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复习中可以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模块的知识渗透,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答题时也能防止知识零散、答题片面、丢三落四、张冠李戴的毛病出现。如:《经济生活》可分别以消费、生产、分配、交换为单元绘制体系图,或者重点梳理国家、企业、个人三大角度知识;《政治生活》可分为国体、公民、政府、政体、政党、民族、民主、外交理论;《文化生活》可整合为文化的基础性(文化的含义作用)、文化的规律性(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的特殊性(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的时代性(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大单元知识;《生活与哲学》分为绪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五大板块,其中唯物论又可分为物质观、运动观、规律观、意识观等,辩证法分为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否定观,认识论有实践观、真理观,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等。
理论专题复习时绘制的知识体系图,可以将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关系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从宏观上界定学科理论的主干线索,使考生思考问题时清晰地再现学科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为答题提供坚实的空间基础。
此外,还要适当拓展和深化教材知识,如:对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材只讲了是什么、为什么,却没有讲怎么办,而有的题目恰恰考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教材、模拟试题、高考试题帮助学生整理出答此类题的一般规律。又如“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方法”,此类的设问都有规律可循,要善于总结,学会举一反三。
(2)热点专题复习。高考从不回避热点,积极反映当前国内外热点问题正是政治学科高考的命题原则之一,把握时代性、关注热点就成为此轮复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哪些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呢?从内容上看主要有国际国内重大案件、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一般社会现象和大家熟知的自然现象等,这就要求备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搜集整理热点资料,以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为载体,把社会生活和基础知识有机联系,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热点专题复习切忌猜题押题,而是把握高考“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原则,整合出热点背景下教材涉及的主要知识专题,再根据题目设问角度,选择理论知识,联系材料实际,转换语言作答。
3.二轮复习的模拟训练应以文综训练为主,从单科向文综考试转换需要一个过程,要引导学生很快适应分值、题量、题型等的变化。
以上两轮复习既从微观上准确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又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在纵向复习和横向复习的基础上,5月初可以进行第三轮复习。
三、三轮复习强调高效性,提高效率
一般复习把此轮称为“冲刺阶段复习”,集中进行模拟试题演练,分析高考题型,进行高考试题的训练,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和融会贯通。但我认为这样的训练应始终贯穿三轮复习的全过程,因此第三轮复习还应侧重这样几个环节。
1.根据练习反馈,及时查漏补缺,进行反思创新。抽出一段时间分析整理归纳前一段的练习和模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弥补知识漏洞,实践证明在练习模考中查缺补漏更具有针对性。学生会发现有的是基本功不扎实、有的是答题思路不明确、有的是知识有盲点、有的是不注重书写。教师可以采用集体评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评互动,体会考试对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要求,也可以让学生对标准答案进行讨论,是否有商榷或调整补充的地方,从而挖掘试题价值,争取一题多用。
2.研究高考试题,注重技巧方法,适应应试要求。精选几套近两年新课程文综成套试卷,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让学生集中训练,通过对高考典型题目的练习和剖析,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应用规律,强化解答试题的基本能力,掌握高考常见题型的一般思路、方法和技巧,使复习尽可能与高考命题的思路合拍,从而增强备考的高效性。比如常见计算题的解答,读图读表题的规律,“体现类”“原因类”“措施类”“启示类”题型都是这轮复习集中研究总结的问题。
3.重视探究题型,科学准备应对,树立创新意识。体现开放和实践精神的综合探究题在高考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近两年安徽考试说明都指出试题将加强探究性。如论证和探究目标中增加了“论证和探究,得出合理的结论;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述,这种变化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梳理并演练此类题型,掌握“确定研究课题类”、“选择研究方法类”、“设计活动方案类”(听证会、主题班会、辩论会、演讲稿、倡议书、建议书)、“绘制数据图表类”等基本类型的答题基本要求。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中政治;复习效率; 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伴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推行,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和桎梏,给学生“减压减负”,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其教学压力很大。要想在高考中能够有所收获,必须在复习中刻苦努力,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引,要能够删繁就简,化抽象为具体,将零碎的知识点加以整合、归纳、总结,提高复习的效率,才能确保政治总复习的效果。
一、夯实基础,细化知识
高中政治的复习的确需要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甚至是搭建立体化知识架构,但是这些系统化、理论化的整个模块知识离不开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基本理解和掌握。简而言之,即任何的知识网络结构的搭建都需要有着对基础知识全面、细致的把握作为支撑和保障。高中政治学科中,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哲学等方方面面的学科知识,而且其中更不乏有些艰涩、难懂、少见的知识点或概念,需要学生去透彻地理解,作为高考解题的依据。而在总复习阶段,学生要能够在每个知识点上花足够的时间用以琢磨、研究,为第二轮总复习阶段知识网络的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高中政治《生产、劳动与经营》的单元复习中,有关于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多种投资方式的概念理解。作为尚未走进社会、真正和投资理财打交道的高中生而言,对于这些生僻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就深挖知识点,将其加以对比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点、理解障碍,为后续的知识模块划分奠定基础。
二、提纲挈领,整理归纳
在将思想政治高考大纲范围内的所有知识点进行逐一细化讲解之后,一方面要求学生不可松懈,抓紧时间对各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记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选取一种最为全面、细致的知识网络架构模式进行知识点的填充和联系。在高中政治第二轮复习环节,我将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进行逐一的细致研究,然后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划分方式制作知识体系完备、知识讲解透彻的知识框架图,并在复习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地充实、完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尝试构建自我独特的知识结构,然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完善,推进高考总复习的进程。
如在高中政治中,必修二模块是对经济生活知识的讲授,我就抓住政治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网络关系链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将整本教材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归纳,然后再寻找其与经济生活四环节的联系节点,然后以此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行知识记忆和理解,提高高中政治总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精讲强化,巩固练习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要求我们完全摒弃传统高考复习中的“题海战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不需要做题。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适当的习题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习题数量相对减少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在题目的选择上“宜精不宜多”,而在这方面,历年高考真题的练习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高考复习环节,以凭借精讲习题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把握,让学生在练习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知识遗漏点,查缺补漏,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中哲学模块中,往往存在“学生基本理解概念或定义,但是一遇到题目还是一无所知”的教学难题,这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还是不够到位。这时,形象、具体的习题能够给学生带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教师在带领学生处理习题的时候,整理总结出一定的解题技巧,利用题目中出现的知识点引出其他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高中政治复习效率。
总之,高中政治的总复习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合理科学指导,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特性,并不存在所谓的高考复习“万能法”,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范文3
高中政治的复习的确需要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甚至是搭建立体化知识架构,但是这些系统化、理论化的整个模块知识离不开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基本理解和掌握。简而言之,即任何的知识网络结构的搭建都需要有着对基础知识全面、细致的把握作为支撑和保障。高中政治学科中,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哲学等方方面面的学科知识,而且其中更不乏有些艰涩、难懂、少见的知识点或概念,需要学生去透彻地理解,作为高考解题的依据。而在总复习阶段,学生要能够在每个知识点上花足够的时间用以琢磨、研究,为第二轮总复习阶段知识网络的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高中政治《生产、劳动与经营》的单元复习中,有关于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多种投资方式的概念理解。作为尚未走进社会、真正和投资理财打交道的高中生而言,对于这些生僻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就深挖知识点,将其加以对比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点、理解障碍,为后续的知识模块划分奠定基础。
二、提纲挈领,整理归纳
在将思想政治高考大纲范围内的所有知识点进行逐一细化讲解之后,一方面要求学生不可松懈,抓紧时间对各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记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选取一种最为全面、细致的知识网络架构模式进行知识点的填充和联系。在高中政治第二轮复习环节,我将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进行逐一的细致研究,然后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划分方式制作知识体系完备、知识讲解透彻的知识框架图,并在复习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地充实、完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尝试构建自我独特的知识结构,然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完善,推进高考总复习的进程。如在高中政治中,必修二模块是对经济生活知识的讲授,我就抓住政治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网络关系链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将整本教材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归纳,然后再寻找其与经济生活四环节的联系节点,然后以此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行知识记忆和理解,提高高中政治总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精讲强化,巩固练习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范文4
教师篇
当前,教育部正研制新的高中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将发生重大变化。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该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体现和运用?面对全国卷试题的特点,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应对?这也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而高考“遵循教材”―“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高于教材”,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视野的高度、宽度在哪里,课堂教学的水平与边界就在哪里;备考复习的程度在哪里,高考的效能就在哪里。
因此,备考一轮复习,教师首先要有充足的储备,教而有道,才能立足于正确的备考方向。
1.对照考纲明确教学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课程标准或考纲中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再现和整合,也不是四项基本能力的点到为止,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思路和措施,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提升复习质量的基础。
如衡水中学备考中的如下目标就可以很好指导教师的目标思路。
史实――对基础知识储备和基本历史概念的落实。
史通――对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做到纵横贯通。
史论――对历史知识的说明和评价,做到史论结合,论从
史出。
2.制定合理有序的教学计划
计划不仅仅是进度表,应是时间、知识、能力的有效统一,才能有效控制教学节奏、教学效果,掌控学生学习进度和程度。
如2015届高三备考中青岛市城阳区教研室历史学科要求制定的教学计划配档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计划的形式主义。
3.熟识历史学科素养,全面指导一轮复习
统观2016年高考全国卷试题,各个学科,各套试题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比较隐性。大多数题都不只是考查某个单一的核心素养,而是综合考查多个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全面掌握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运用和考查,才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可以参考这几篇文章)
(1)历史学科素养内涵。
(2)2016年考题学科素养对照。
(3)例题解读五个学科素养。
课堂篇
1.优化复习模式
一轮复习基本思路是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通史。可以采用宏观―微观―宏观的复习方式,由线及点先单元再每课,再由点到线由课到单元,并适度淡化三轮复习界限。在一个知识体系下展开复习,再对知识点进行精雕细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小专题总结,更便于学生把杂乱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提升化。
案例 如必修一 第一单元在进行基本复习复习过程后,可以适当进行小专题链接。
(1)通史链接: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折射出的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
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折射出的经济、思想文化的特点。
(2)横向链接:
①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代希腊时期的比较。
②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2.深化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是复习、考查的重点知识,一轮中不仅要识记、区分、理解主干知识,更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深化。
案例 必修二 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第一步 学生自主归纳概括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步 材料解析: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和影响。
第三步 多视角认识近代经济机构的变动。
第四步 主干知识延伸: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特c和认识。
第五步 经典考题针对性训练。
如此,既可把握基本知识点的线索,又能提升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
3.拓展、延伸知识空间,增加、研读史料教学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用
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即两课教育)是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的重要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人从教学的实践出发,总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顺势应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两课的积极性和主动,从而达到改进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也叫实例教学或个案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场景进行分析和创作,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以及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共同探讨,学生在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过程中,提高其识别、分折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教学现状
思政课程是高校的必修课程,现在的教学模式是主要是由任课老师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一般的教材都会从基础讲解到实例应用由浅入深地编写,学生在学完基础之后,面对多而庞杂的实际生活,不知如何去理解课堂上所灌输的内容,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掌握了部分相关理论,书本内容部分可以熟记,但是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效果就大打折扣。
2、可行性分析
(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这是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关联,通过对案例的展示,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与讨论,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端,为整个教学过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
(3)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应用已有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教学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都呈现出不可超越的优势。可见,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可行的,相信案例教学能给思政课程设计教学带来质的改变。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实施的对策
1、教学前教师精心组织内容
教学的目的围绕学生展开,那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教学的内容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为目标,要求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精心挑选和分析,适当时可做一些改动。案例选取基本要求:(1)案例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案例中要涵盖课程的绝大部分的知识点。(2)案例要有实践性,案例要与现实相吻合,能够被学生理解。(3)案例要有系统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大部分案例之间应该相互联系,前后连贯,由易到难。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与否,要求教师不但要精心备课,还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精确选材,精心组织。
2、课堂组织演示
首先利用课件讲解知识点和注意事项,然后选用一些简单、结构清晰、涵盖课程知识点的案例。教师一步一步地演示给学生看,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点。然后举出涵盖该课程知识点的一个难度相当的实例,先让学生看效果,再思考其方法: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同时也找出其亮点。最后要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综合性的案例,并布置一定量的不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课后作业。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不同,可以让他们都能找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就感。 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能理解知识点,而且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了能力的提高。
3、让学生实践讲授案例
学生在实践课堂中,首先要求学生独自讲授教师理论课中讲授过的实例。其次适当增加难度,让学生做那些教师在课堂上放映过并讨论过的实例。最后布置一、二个主题让学生课堂讲授。学生通过自己实践讲授,理解理论,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4、精心讲评、善于总结
在完成一个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实践辅导时要耐心的解答、引导、启发,有些问题要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辅导,对于一些有共性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也可以由教师演示讲解分析,要视问题的难易选择适合的方法,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总结时,对于一些学生好的创意和方法,首先要进行表扬和肯定,再对创意进行对比;如有不足之处,首先应尊重学生的思考,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和意见,再让学生自己思考补充。
四、结语
国际国内形势千变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正视不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课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应用案例教学,使课程更具有鲜明的教学目标,才能将复杂的知识嵌入生动的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只有让两课教育更加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也需要在课本内容、教师教法上不断创新。只有以学生为本,贴近他们,服务他们,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有效。
【参考文献】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对话教学,开放性,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38-02
对话教学思想由来已久,先秦时期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是对话教学的实践者。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系统地阐述了其对话教学思想,指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就必须变单一传授式教学方式为对话式教学。但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学生的知识基础、客观环境等对话教学因素中,教学内容这一关键因素,并非全都适用于对话教学模式。我们只有选择适宜对话方式的教学内容,才能发挥对话教学的优势,有效开展对话教学。
一、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的教学内容才适宜对话教学
适合对话教学的教学内容,首先是一些具有深入理解性的知识;那些已被学生掌握和学生完全陌生的知识都没有开展对话教学的必要。
学生对某些知识虽有所理解,但其理解一般都缺乏深度和广度,采用对话教学的策略则能很好地增加深度,提高广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中,有两种知识没有必要进行对话教学:一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知道的“供求对价格的影响”这一知识点,一是“价值决定价格”这一知识点中学生从未接触过、完全陌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而学生对“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虽然关于“价格对生活的影响”这一节点都深有体会,但是体会并非理性认识,更未上升到理论高度。这类学生有所了解但又理解不深的知识,就符合“理解性”特征。对这种知识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对话教学的优势,有效地促进或加深学生的理解。原因有二:一是这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尚不全面,很多学生仅仅知道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的反方向变动,却不知道价格变动同样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不同,还受相关商品自身价格的影响。可见,对话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才适宜对话教学
所谓开放性,是指对教材内容的认知需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这类知识通过对话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探索,既能拓宽、丰富对知识的认识,又能拓展对该问题的认知思路,还能锻炼、提高思维能力,这是传授式教学所不能实现的。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公司的经营》中“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这一知识,教材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一知识的内涵却不仅仅是这三个方面。运用对话方式对这类开放性知识进行教学,教师通过恰当地引导,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集思广益,总结、归纳出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更多因素。在这个对话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可使学生认识到,提高经营者素质、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积极参与竞争与合作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成功。从而,拓宽和延伸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认识到,立足教材,结合实际,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从而利于转变学生对待教材知识的观念,学会用批判的观念来认识教材知识,提高其认识能力。
三、具有学生参与性的教学内容才适宜对话教学
教学内容的参与性,一方面指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内容,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也乐于参与对话学习的知识。
在对话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是开展对话教学的前提,选择学生关注的问题是调动学生热情的关键。选择教学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所关注的热点。例如,当前物价上涨是社会广泛关注也是学生谈论比较多的热点问题。在《经济生活》第二课“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围绕这一热点,设计对话话题,诸如“联系实际谈谈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经济生活措施解决物价上涨问题”。这样的对话教学话题,所有学生都有生活感受,有见解可谈,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发挥对话教学策略的高效作用。
四、选择对话学习话题应面向全体,给每个学生话语权